最新教师作文800字 教师作文批改评语精选(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作文800字 教师作文批改评语篇一
高老师虽然刚来学校工作不久,但她对学生却孜孜不倦。有多少个沸腾的白天,她在明亮的课堂里循循善诱的给我们讲课;有多少个寂静的夜晚,她在灯下不知疲倦的批改我们的作业。为了把我们培养优秀,她流下了多少汗水,耗费了多少心血!
有很多次,我都很想对高老师说:“您辛苦了!”
高老师您是个十分负责的老师。刚教我们班的时候,班上有几个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您都会及时跟家长联系。您对每一个同学都十分严格,不管是谁,您都会努力教育我们,直到把态度端正了为止,起初,大家都感到很不理解,久而久之,大家也明白了您都是在为我们着想。渐渐地,我们都不在报怨您了,反而越来越喜欢您了。就在您和我们共同的努力下,这次期末我们取得年级第二的好成绩。
高老师您不但对工作负责,对学生也非常关心。记得那次您是那么亲切,那么慈祥。我们班的胡睿同学,可能是因为昨天着凉了所以吐了下来。同学们看了,有的扇走气味,有的捏紧鼻子。而您却关怀的对胡睿说:“胡睿,要不要回家休息一下!”胡睿勉强的摇摇头。您又转身把吐出来的东西清理掉。您是那么认真,那么细心。“爱生如子”这个成语用在您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还有一件事也一直让我记忆犹新。那一天早上,我们都在早读,只见数学老师拿着一捆试卷来的班级报分数,下课时得知自己没考好后,泪水便不争气的流了下来。正在这时您走了过来,知道事情后,关心的对我说:“汗水胜于泪水呀!”您那短短的一句话照亮我的心田。好像一只温暖的手给我鼓励,让我重新振作起来,从那以后我都一直坚持着。每当我要放弃的时候,您的话总在我耳边回荡,让我有信心。
谢谢您高老师,如果您是一首动人的乐曲,我就是那乐谱上流动的音符,在您充满爱的旋律中跳跃。高老师谢谢您对我的教育之恩,我会永远感激您的!
教师作文800字 教师作文批改评语篇二
在我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美好的词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人们常说“老师像春蚕,默默地无私付出;老师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取决于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又有许多人把老师比作春雨,无私奉献,这是源于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确,老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然而,要当好一个老师,却不是那么容易了。
在我的心目中,我们莘松中学中预二班的班主任张玉秀张老师是一位好老师——作为一名数学任教教师,她尽心尽责地把知识交给我们;同时,作为一名班主任,她带领着我们整个班级向前进!
张老师每天准时到校,从不迟到;她传授知识给我们,不求回报;她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从不马虎;她每天督促我们的作业订正,认真负责;她关心我们的成长,做到了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
张老师经常给我们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并举实例说明,每次我们在听完她的讲述后,都获益不少。令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张老师曾经给我们讲的“破窗理论”,老师要我们守好自己的“第一扇窗”
张老师在每天的作业批改时,都十分认真,有做错的题目就会批改出来,进行作业讲评,告诉我们做题思路和方法,然后督促我们及时订正。
这学期,我班的陈正阳同学因生病不能来上课,长期以来在医院进行治疗。于是,张老师就组织我们进行捐款,为陈正阳同学募得医药费,还不断带领班级同学去看望他,她真切地做到了关爱学生的成长。
张老师还经常在我们进行卫生打扫时亲自示范,告诉我们卫生打扫时的要点。
在我们调皮不乖的时候,她会比较生气,会让我们进行反省,但依旧会耐心教育我们。……
如果说园丁用他们辛勤的劳动培养出各种花草树木,那么张老师就是用她的智慧,爱心和汗水浇灌,培育,呵护着我们这群“刚破土而出的幼芽”
有人说“老师是蜜蜂,给千家万户献上甘美的蜜汁。老师是恒星,永远在浩瀚的天空中闪烁着光明。”
在我的心目中,班主任张老师就是那辛勤劳作的蜜蜂,就是那不停闪烁的恒星,她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好老师。
教师作文800字 教师作文批改评语篇三
1. 论据充分有力,分析透彻合理,哲理性较强。
2. 例证丰富,选材得当,描述详略得当,较具说服力。
3. 逻辑推理能力较弱,证据不够确凿充分。
4. 未能写真事说真话诉真情,塑造真实的个性,表现独特的个体。
5. 语句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6. 语言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言至意达精炼有力笔力尽现,寥寥数语便能传递人物的神采。
7. 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
8. 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9. 语言基本通顺,偶有不畅。
10. 语言不够晓畅,句意含混模糊,佶屈聱牙,令人费解。
11. 语句啰嗦,言不达意,只详不略,赘话连篇。
12. 语言过于简略,似为纲要式叙写,但又未能提纲挈领,
13. 文意残缺不全,叙写枯燥,干瘪呆板,毫无生气。
14. 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15. 文章对……的气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处对文章重点…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
16. …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17. 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小作者对…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18. 事例叙述生动具体趣味性强且与前面的比喻…一脉相承。最后作者用寥寥数语表现出了自已对…的情感令人感动。
19. 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20. 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教师作文800字 教师作文批改评语篇四
一般来说,读教育教学书籍,多多少少有些枯燥,因为其中理论性的语言难以马上消化理解。但当我捧起管建刚老师的《一线教师》时,却爱不释手,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因为读这本书,让我感到非常亲切——它用朴实、真实的语言记录了管建刚老师的平凡教学生活,在这些教学生活中,经常会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读这本书,让我学到了教育智慧——它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记录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说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是教育教学的细节处理的艺术和智慧宝库。
整本书分为十个手记,包括:作业学、纪律学、协助学、情感学、育人学、自立学、个案学、激励学、复习学、反思学。掩卷深思: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为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爱心,管老师在“一线协助学”中讲述了一个教育主题“我为班级做点事”给我很大启发。首先,管老师做了一番演讲:“每天,为班级做点‘额外’事,你为班级做事,也是为自己做事,你为同学做事的同时,也正在为自己打造一颗宽广、善良、正直、受人欢迎的心灵。”演讲之后,管老师宣布本周“每日简评”的主题为“我为班级做点事。”接下来,管老师就观察同学们的表现,一旦发现同学中的爱心行动,就不失时机地给予赞美。并让同学们根据这一主题,进行每日简评,写出自己在这次主题活动中的感受。通过这次主题活动,班级起了极大的变化:同学们学会了不计报酬地为班级做事,知道了为班级做事是开心的,更感受到了什么叫集体荣誉感。像这样的教育主题还有很多很多:“从预备铃到上课铃,我在做什么?”“每天让妈妈笑一笑”“ 每天收获一点点”等等。
反思自己的主题教育活动,每个学期都根据学校工作重点、班级学生特点有计划地开展着,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不够深入,教育效果也不是十分显著。向管老师学习,每周抓住一个教育细节,紧紧围绕一个教育主题,有计划、有实施,有反馈,有总结,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线教师》这本书,对本人触动很大!同是一线教师,同样行走在教学这条路上!真是天壤之别!管老师总是能把想法付诸行动上,然后反思自己的做法!还会把个案记录下来!不成为名家就是怪事了!我们也在做教师,一辈子都在做这重复的事!很多班主任总是在埋怨班里孩子乱,孩子不好教,孩子不听话!现在看来还是我们给予他们的“诱惑”太小。课堂不够精彩,无法诱惑他们的眼球!管理不够细致,无法诱惑他们的内心!奖励措施不够另类,无法诱惑他们的举止!惩罚制度不够民主……孩子们的思想在不断成熟,我们凭空的说教只会让他们更反感!繁杂的事情很多,班主任老师一天下来一般都已经筋疲力尽了!能静下心反思自己工作的应该不是很多,但大家对自己的工作很尽力,在做着一件反复的 而又复杂的事情!真的希望大家能给自己减负!不只做教书先生!向管老师学习,重视“每日表扬”,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实际的帮助,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展示自我、受到表扬、成为榜样的机会。
教育需要智慧,管老师是一位智者。他深知儿童心理,一切从学生出发,尊重他们、关爱他们、赏识他们,遇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总能想出一个个教育教学的妙招。看完这本书,愿我们能把读书中点点滴滴的感悟和收获运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
教师作文800字 教师作文批改评语篇五
自小走进学堂,也就走进了学习殿堂。
然,又有多少人愿意学习,自觉学习。
人们都明白读书的.重要,但真正安心读书的却很少。有人统计说国人每天读书者只占5%,甚至更少。君不见,走在路上,公交车、火车上,除了闲聊者,就是玩手机者,很少见一个人拿着书看。究其原因是没养成阅读习惯,心太浮躁,不能专心做一件事。有人情愿在淘宝网上讨价还价,也不想打开网页读一两篇文章。甚至有人像孩子似的坐不住,一有空闲就去逛街,买不买东西也要在街上溜一圈,哪家店衣服打折了、哪个店做头发比较好,哪条街发生了什么事……
有人经常抱怨,看到什么都烦,天天唉声叹息,说生活没意思,活着没意义。日子在叹息中过去,在抱怨中流失。这是心里空虚,没有个人爱好。如果爱读书、爱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就不会觉得生活无聊,日子没奔头。
无论我们的生活处于什么状态,每天和学生打交道的教师就应该比一般人爱学习、会学习。
为了教好学生,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自我学习习惯,勤于读书,善于求知。
信息时代的学生,每天接受很多信息,如果教师不学习,不更新知识,还没学生懂得多,又怎能教好学生?为了跟上时代发展,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教师就应勤奋学习,学会学习,才能教出会学习的学生。
为了让自己生活充实,我们也应该每天坚持学习,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为此,我尽量少上网,只在需要查资料、写文章时上网,不玩游戏不购物。离开电脑时的空闲时间自觉拿本书读,哪怕是坐车外出,在候车室、在车上,也习惯性的带本书。有人会说,时间那么紧,能看几页呢。时间是挤的,能看多少是多少吧,总比闲扯强。
上个月周末时间,我去市里一所大学,校园内的柳荫下,湖水畔,都有学生安静地读书,我又专门走进学校图书馆。偌大一个图书馆里座无虚席,学生们都在安静地学习。也许你会说,他们是学生,任务就该学习呀。可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周末时间会有如此多的学生在此自觉学习吗?
不是为了需要时才学习。学习应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是要伴随终生的。现在常有人说提笔忘字,脑子出现短路卡壳现象;写作中,常常也会思路受阻,原因就是读书少、写字少。
青年人要读书,中年人要读书,即便是退休了,也要读书。读书不仅收获知识,更新知识,更让生活充实,心灵丰盈。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为了一个民族的未来,教师们应爱读书。只有教师爱上了阅读,才能教会学生阅读,教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
学习不仅仅指的是读书,还要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周边环境,风土人情等。训练一双敏锐的眼睛、敏感的心灵,来发现这个世界、感悟这个世界的美,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发现环境的恶化,进而学会环保;发现做好事的,学会赞美;发现真理,勇于创新。
拥有了观察力,还有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我们教育学生要把学习的知识进行消化,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进而转化为能力。这个转化过程就是要思考后才获得的。而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自己不思考,怎么能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呢。
善思,才能读出文中内涵,体会作者意图;善思,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抒发自己情感,文章才能打动读者;善思,才能做一名智者,站在思想高度俯视人生。
教师作文800字 教师作文批改评语篇六
作文教学,是与语文教师的职业生涯始终相随的生态修行。它要求教师参透写作之于人生的意义,怀有作文育人的高度敬畏,保持站在高处的修己自觉,苦练“道技合一”的指点功夫,追求“拆骨当柴”的精神境界,进而,体验精神的快慰,感受生命成长的愉悦以及由此产生的职业的幸福与尊严。
作文教学 人生意义 修己自觉 精神境界
学生作文“有戏”还是“没戏”,取决于教师指导得“力”与“不力”。指导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教师不断磨砺自己的眼光和才学,努力提高教学境界,并以此引领学生的作文境界。由是观之,作文教学,便是与语文教师的职业生涯始终相随的生态修行。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写作便具有这种审视作用。当你用文字表情达意的时候,你必得对你的生活环境、人生坐标、生活质量等作一番考量和分辨——想看清自己的生命是粗鄙还是精致,庸俗还是优雅;试图确定自己的精神是沉静还是浮躁,是翱翔于天还是匍匐在地。随着笔端文字的流淌,你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渐渐清晰起来,内心便丰富充盈起来。写作还有助于宣泄情绪、安顿心灵。人生况味多样,喜怒哀乐愁惧早晚都要品尝,写作可以成为你排遣情感的通道。鲁迅靠一支笔“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而不至于窒息,史铁生靠苦难淬火的刚性文字让自己再次站立起来。海德格尔说:“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那么,写作便是寻家、归家。司马迁、李白、辛弃疾各自在自己呕心沥血写就的信史豪歌壮词中寻得了心灵归所。我们也总是从他人的文字中获益。文字是一种声音,一种来自心底最柔软和灵魂最深处的别样声音。依靠文字,你我相互读懂;文字是你的生命符号,文字代表着你,凭借文字你介入社会,参与社会的改造。写作之于人生意义重大,美国学者查尔斯·布考斯基满怀激情地论述道:“通常它是唯一的东西,在你和不可能之间。没有酒,没有财富能够与之相比。什么也不能拯救你,除了写作。它支撑着每一堵墙不使其倒下。它炸开黑暗。它是最终的精神病医生,是所有上帝中最慈善的上帝。它是最后的期望,最后的解释。这就是写作。”
学生作文尽管因有不少限制和要求与作家的创作有些区别,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它永远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命活动。写作课程,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然而,当前的一些作文教学却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淖之中。在前不久的一次高三作文教学研讨会上,一位名师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十个段落,面对七八个不同的作文题,给高三学生示范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地进行“魔方配段”,从而“潇洒应对高考”;另一位据称是高考作文研究专家的教师在引经据典后,竟发表这样的宏论:“既然大文豪苏东坡能编造论据忽悠欧阳修,我们在缺乏论据时为什么不可以自编名言谋取高分啊!”在他们的眼中,作文教学的价值已经完全被扭曲,所谓的指导也完全退化变味。教学生投机取巧、胡编乱造,是对写作这一伟大而神圣的精神创造的亵渎,是对“培养真正的人”这一教育真谛的背弃。
医生和教师做的都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但医生关注患者肉体生命的健康,教师关注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唯其面对的是“人”——心性复杂的人、独一无二的人、时刻成长的人,故应保持警觉;唯其承担的是为“人”这一“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莎士比亚语)塑造灵魂的伟大工作,故应心存敬畏。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作文又是学生最能够坦露内心、舒展性灵的敏感地带,因此,作文教学要怀有育人的警觉与敬畏。一张皱巴巴的纸,可能传达着成长的烦恼、求助的渴望;歪歪斜斜的几句话,可能是思想和理想在萌芽。《圣经》中拿芥菜种子比喻信心——芥菜种子微小,但当芥菜长成时,却有人身之高,甚至天上的飞鸟可以宿在它长出的枝条上。学生最初的稚弱文字,就是那一粒粒芥菜种子。一位教育家说,学生的心灵就像一块极为柔软的透明皂,即使是善意的抚摸也可能留下浅浅的划痕。面对这些稚嫩粗粝的文字,教师要精心呵护,用心血和汗水去滋养它成长,而不能漠然视之或粗野剪裁。
同事小张是一个工作不到5年的教师。读他的作文评语,我很受感动和鼓舞。一位学生在一篇题为“阳光”的作文中写了不少社会阴暗面并表现出有些偏激的愤世嫉俗的情绪,张老师引用高尔基在《新生活报》上写的一段话,引导他辩证地看待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在阳光最晴朗的日子里,腐败的东西总是格外显眼。我们过于把注意力集中在与美好希望背道而驰的事实上,就看不到阳光,就感觉不到它那滋生万物的力量了。”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自从看到你的眼神的那天起,我便在你的眼神中颠沛流离……你的眼神是湖,我的唯一选择便是在湖中沉溺。”这是一首情诗,从写作技巧来说,不失为一首好诗;但其内容关乎情爱,这对于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节的青年学生来说,需要加以引导。张老师在作文后面写道:“自从我看到你的眼神的那天起,便感受到你浓浓的爱意……我最大的心意便是为你赢得满眼笑意。”一位学生因为期中考试考砸了,触景生情写了一篇《校园秋景》,调子很低沉,甚至用上了李清照《声声慢》中的词句。张老师给的评语是:“黄花虽瘦并非哀怨憔悴,是坚忍着迎西风斗寒霜劲挺的身姿;枫叶正红,却非离人泪染,那是拼搏者勇斗逆境赢得的光荣。‘雁过也’,谢它殷勤提醒我晨起加衣,珍惜光阴;‘西风紧’,天公作美,相助我强身健体,百病不袭……”这些评语,不仅是教师文才的流溢,更是思想感情的显露。
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去,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这就要求教师自身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还要有对事业的“一往情深”、对学生的满腔热爱,通过自己的“言教”塑造学生的灵魂,“使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射下都闪烁着无穷无尽的色彩”(马克思语)。
作文指导,包含着命题、批阅、讲评等诸多环节,教师不仅仅是指导动作到位的教练,更是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灵魂飞扬的导师——用思想孕育思想,用文字感召文字,用灵魂呼唤灵魂。
要想使指导得心应手,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尽力让自己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视学生的写作,不能等高平视甚至仰望学生。一方面,教师乐写、善写,有着真切的写作经验和甘苦,指导学生写作自然切实可行,这也是叶圣陶等教育大家大力提倡教师写“下水文”的原因。另一方面,教师热爱写作,并且以此为乐,对于学生也是一种感召和濡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教师还应是个热爱读书的人,让阅读成为思考和写作的源头活水。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加强“文外功夫”,观察社会,思考人生,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开阔视野,斑斓思想,这样自然“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溢于唇齿”。我们知道,写作是一个人文采、思想、文化修养、人格魅力的综合展现,其形象的高大与卑微在说话与写作中展露无遗。指导时,隔靴搔痒、纸上谈兵只会令学生生厌,那么,教师唯一要做的,便是切实地修炼、提升自我,使自己的指导能够入木三分、点铁成金。
站在高处,即要站在写作的高处,站在思想认识的高处,站在品格修养的高处。否则,难免陷入尴尬的境地。不妨来看一篇学生作文——
我们现在的生活缺少什么?
周五下午是一节英语课。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走进教室开始上课。班里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直到英语老师出现在门口,才有人敢说这是一节英语课。随后,语文老师退出,英语老师入主课堂。班上对刚才发生的事一片嘘声。英语老师问:“本来是英语课,语文老师来上课,你们为什么没有提醒他?”“我还以为是调课。”只有语文课代表一个人小声嘀咕算是回答。
为什么语文老师在时没有人敢提这节不是语文课?为什么在英语老师入主教室后,同学们才对这事发出嘘声?为什么前后反差如此之大?为什么?!
我以为,“为积威之所劫哉”!
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的缺失,使得我们习惯于随大流、服从权威,而这种现象非常普遍。长此以往,会把我们引向默认权威的极端,思维的自主性下降,对于善恶、美丑、真假的认识判断能力退化,一个个听话的好孩子逐渐成为学校或社会这部机器上一个个固定位置的小零件,不知道怎样改进,不知道为什么而做,只知道有人叫他这么做。
在这种不敢质疑师长、尊者或权威的背景下,学生或小字辈缺乏独立的思想与之交流碰撞,这会使他们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对于双方皆有害无益。这种人将来投入到社会,必然会使现阶段已然较为集中的权威更加集中,创新能力日益下降,阶级固化日趋严重,社会这架机器不断老化,渐渐失去活力,最后坏掉。
由是观之,我们现在的生活迫切需要培植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
具有了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师生关系将真正变得平等,不会再有不正常的沉默和虚假的回应,有的是和谐融洽的真正交流,彼此碰撞,教学相长,这对双方都大有裨益。而具有独立意识和领袖精神的人才一旦走向社会,必然像新鲜血液一样让社会焕发活力,获得强大的动力。
但,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距离我们还有多远?我们的文化背景和现实情况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这是刘同学的一篇随笔。作为当事人的我,看完后心里有些不快,给出了这样的评语:“老师记错了上课班级,这是紧张忙碌的高三生活中的小插曲、小浪花,其他同学哈哈一笑,你却如此小题大做,竟然扯到‘为积威之所劫哉’上去了。看来你们不光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也缺乏幽默素质和宽容胸怀啊!”不料等随笔再收上来时,我看到了刘同学在我写的“幽默素质和宽容胸怀”下画了一道波浪线,下面写了几个字:“你有吗?”这让我很生气,决定把他叫到办公室狠狠教训一通。但随即,“你有吗”,如同一声声追问又使我冷静下来。扪心自问:学生的分析有道理啊!平时不是让学生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吗?学生大胆吐露真言了,我又反过来讽刺学生,岂非自相矛盾?于是,为自己缺乏高度而愧疚起来。考虑到其中蕴含着很丰富的教育意义,征得刘同学的同意后,我把这篇文章连同评语还有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一起“拿”到班级讲评。想不到的是,在我做出诚恳反思之后,刘同学也站了起来,对自己文章夸大的倾向和尖刻的语言表示真诚的歉意。不要装腔作势,要坦诚交心,这是我的收获。
《庄子·养生主》中,庖丁对文惠王说:“臣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庖丁的高妙处就在于融“道”入“技”,处处是“技”,又处处是“道”。不断参悟教育真谛,自觉将道与技融为一体,使人们看到的是“技”,背后隐藏的却是无处不在而又无迹可求的“道”——对作文教学实质和规律的深刻领悟和精准把握,是对于作文教学的精妙独特的设计思路。
一次同题异构活动,由两位教师分别上一节“新诗创作指导”课。第一位教师课始花了不少时间,介绍了新诗的形式特点、创作手法(比如如何捕捉意象、如何安排结构、如何打磨语言)等,然后欣赏了徐志摩、戴望舒、冯至等现代著名诗人的几篇代表作品,最后让学生从“春雨”、“我愿意”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写一首不少于10行的新诗。结果令人失望,少数学生写出了诸如“春雨润物无声”、“我愿意做一只雄鹰,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之类的立意老套、语言平俗的作品,多数学生则是嘻嘻哈哈互开玩笑,把诗歌创作这种“极庄严伟大的创造性活动”变成了一出轻佻浮浅的滑稽戏。第二位是一位女教师,她的教学设计截然不同。她并不专门花时间讲有关理论,而是在课前准备的音乐和画片的背景下,介绍自己游历青藏高原、西双版纳等地的见闻感受,声情并茂地朗诵着自己创作的一首首诗歌,中间结合这些诗歌穿插介绍诗歌意象、意境、结构、语言等知识和技巧。教师讲述得如梦如幻,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有一位喜欢音乐的男生竟将部分诗歌即兴谱曲演唱。这一切使整个课堂被浓浓的情浸润着,让你欣赏着、感动着、回味着。这时,教师拿出一沓照片——仍然是她平日里拍摄的照片,有风景,有人物;有叫人愉悦震撼的,有叫人担忧悲伤的——让每位学生任选一张在照片的背面写一首“题画诗”。于是,我们看到了,班里每一位学生都积极投入到诗歌创作中——他们先在练习纸上打草稿,然后打磨,唯恐自己的诗句配不上这么美丽的照片。课后,我们在欣赏着一首首从心灵深处流涌出的天籁文字,惊叹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纷纷惊诧于那位女教师写作指导技艺之高超。诗歌是情感艺术,无动于衷怎能有诗句流出?诗歌写作需要触动情感的气场,情感稀薄怎能使学生动情忘情?诗歌写作指导需要教师以情唤情,过度理性、情感冷漠的“冰棍”怎能擦出创造的火花?后一节课看似随意散漫,实则精心设计、匠心别具——不教死板板、孤零零的无用处的“屠龙术”,而教由道孕育、受道掌控的充满灵气的“招招鲜”。
指导学生作文就是为学生的精神打底子,不可怠慢亵渎,但知之易而行之难。从外部环境看,排得满满的“硬课程”挤兑了学生的读书时间和精力,铺天盖地的数理化作业抹杀了学生读书的心情和趣味,还有悬在头顶的中高考之剑……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使不少同行将自己热爱的作文教学视为畏途。从教学本身看,作文本身的复杂性和指导的高难度常使教师心存迷惘、捉襟见肘,“养其根而俟其实”的“慢功”,也使得部分热衷于搞分数的教师渐失耐性和兴趣……于是,作文教学的百花园变得荒芜了,作文这本来最能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最能激发教师创造激情的劳动,变为最没个性、最没感情的技术训练。于是,作文成了学生的“怕”,教师的“痛”。
对此,我们要拥有强大的专业自信,要拥有基于对作文教学本质规律深刻认识、精准把握的科学规划。我们不仅要做富有经验和一把绝活的实践型教师,更要做充满理想和激情的人道主义者。唯有如此,方可像王栋生老师那样秉持着“没有创造的思想就不会有创造精神”的原则,鼓励学生大胆“唱反调”,想“大问题”;像曹勇军老师那样“营造学生的写作生活”,用读书和作文的绿色生态去压缩灰色的习题领域;像蔡明老师那样鼓励学生多投稿,“只要有作文竞赛就不会放过”……读书的基座大于高考的基座,写作的要求高于高考的要求,人才的标准优于高考的标准,高考就会成为“小菜一碟”。
语文教师的教学负担,很大一部分来自作文批改。有教师戏称批改作文为“挖山”、“推石”。不管是东方愚公移山的故事,还是西方希绪弗斯推石的神话,都意味着沉重苦涩,透露的都是劳作时力的消耗、心的倦怠、创造激情的消退和欣赏目光的迟钝。此时,滋兰树蕙的人文理想、扛肩为梯的成就意识和拆骨当柴的殉道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进入这样的境界,“作文大山”便成了妩媚的风景,挖山推石变成了寻春探胜,一路上翠微染心,清溪悦目,千岩万壑,风光无限。此时,你仍会感到身体的疲劳,但更感到精神的快慰,看到生命成长的愉悦以及由此产生的职业的幸福与尊严。你会觉得,思想的褶皱被一缕缕年轻的思绪抚平,心灵的尘垢被一篇篇纯真的文字洗濯,失落的梦想由一个个活泼的生命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