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作文450字(四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科普知识作文450字篇一
老师带我们排队走进科普馆。我的第一眼,就看见墙上挂满了墙板,贴着壁纸,壁纸上都是科普知识。我慢慢地走着。
最靠门的壁纸上写着一些触目惊心的文字: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北京时间20xx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东经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截至24日14时30分,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人受伤。
我继续看下去,看到了几张雅安地震和各种灾难性地震的图片,觉得十分痛心。图片上的灾区,满目疮痍,人们在地上痛苦的呻吟。昔日热闹安详的小镇去哪儿了呢?平日里欢声笑语的人们哪儿去了呢?这地震,又多么像战争。“战争”过后,这里只留下依然的硝烟,满地的坑洞。还活着的人坐在地上,脑子里回荡着那些惊恐痛心的场面,背影是如此孤独无助。他们没有了家,甚至连亲人也没有了。地震啊,你简直就是一个恶魔,夺走了他们温暖的港湾,最亲爱的人!
不知过了多久,我听到了一个甜美的女声响起。回头一看,是我们学校一位女老师。她微笑着对我们说:“大家好!我是防震减灾科普馆的解说员。请大家跟着我来。”我不由自主地走上前,随着她的视线看向另一张壁纸。“大家请看。这里是防震减灾的一些科普知识。哪些地面动物在地震前有异常反应呢?地震前,猫、猪及牛、马等大牲畜均有异常反应,表现为乱咬、乱跑、乱闹;有一些动物又表现为呆滞、不吃食。”我点点头,认真的听老师解说。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位男老师来了,他也是解说员。两位老师在不同地方进行解说。
最后,老师笑了笑,说:“我的解说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的倾听。希望大家在这里能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下面同学们可以自己再看一些其他的科普知识。再见。”
我走到科普馆中心,那里放着两个地震仪。一个下面是龙,另一个是蛤蟆,两个都是铜色的。我端详了一阵,就到其他地方起去了。
我把目光停在了一组数据上:地震数据之最。
我迫不及待往下看。
“世界震级最大的是20xx年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里氏排名);
“死亡人数最多的是1201年7月发生在地中海东部的地震,死亡110万人;
“地震损失最大的是20xx年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损失金额折合为人民币约是8000亿元到1.5万亿元。”
我捂住嘴,惊讶极了。地震不仅给人们带来伤痛,还带了那么多的损失。可这种灾难是不可以避免的。我不免有些失落。
准备结束时,我看到壁纸上面写着很多对我们有用的自救急救知识和建议。比如,地震发生时正在上课,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要记得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看完这些,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画面:本来毫无生气的地震现场,重新回放。一个个同学和老师有序地从教室里出来;一个个百姓不慌不忙地跑出家门。每个人都像是料到一样。因为快速逃离,竟无一人受伤或死亡,只有房屋倒塌。他们欢呼着,互相拥抱着,大喊“活着万岁”。大家乐观坚强,共同重建家园。没过多久,一个崭新的城市崛起了,是那些勇敢善良的人们赐予了它第二次生命!我欣慰地笑了。
我的眼光落在了最后一张壁纸上。看了没多久,老师叫我们了:“同学们,已经上课了。请大家先回去上课,欢迎下次再来。”我不舍的看了最后一眼科普馆,走了出来。
透过窗,逆着光,我依稀看到那一张张生动的壁纸。谢谢你们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心里默念着。防震减灾科普馆观赏时间结束了,再见。
科普知识作文450字篇二
你是不是对鸡的鸣叫声习以为常?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里面的学问可多啦!鸡界有十几种语言,包括接触、吃食、惊慌的信号。
比如,母鸡经常发出一种接触信号,表示:“我在这里,就在旁边。”小鸡听到后,会变得很安静,不怕周围的异常声响。
母鸡通知小鸡吃食时,能发出多种信号,一种表示“我找到了吃的”,另一种表示“有好吃的”。小鸡们听到声音后,就会立刻跑来吃食。
公鸡受惊时会发出特殊的鸣叫,警告同伴快躲藏起来。母鸡听到叫声,便立即逃跑,化险为夷。
小鸡失群后,会高叫“叽呀,叽呀”,表示寻找同伴。等到找到了同伴,就会发出“叽叽”的低叫声,表示:“找到啦,找到啦。”
凭着这些鸡语,鸡们可以很好地交流、生活。动物的`语言真是博大精深,你可不要小瞧了它们!
科普知识作文450字篇三
要想知道天气的变化情况,不一定要看“天气预报”,大自然中有很多东西会告诉我们答案。比如,“要想知道天下不下雨,先看雨蕉哭不哭”,雨蕉就是一种预报天气的好帮手。
在美洲的多米尼加,人们都会在自家门前栽上几棵雨蕉,外出前看一看,来判断天气的阴晴状况。
这种树木在当地真的十分常见。
雨蕉树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呢?
原来,雨蕉的叶片和茎干的表皮组织十分细密,全身好像披上了一层防雨布。天下雨以前,空气温度很高,雨蕉树体内的水分很难靠平日的蒸腾作用散发出去,于是便从叶片上溢泌出来,形成水滴,不断地流下来。这就是人们看到以后所说的雨蕉树在“哭泣”了。因为看到雨蕉树哭泣以后,天都要下雨,所以,人们便把雨蕉树“流泪”当做要下雨的征兆。
大自然的规律总是那么神奇,留心的人总能从中收获学问。
科普知识作文450字篇四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相对于石油农业提出的概念
,是一个原则性的模式而不是严格的标准。而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是有严格标准的,包括: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所以并不是生态农业产出的就是绿色食品。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
提,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作为"石油农业"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概念,被认为是继石油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
生态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不仅避免了石油农业的弊端,并发挥其优越性。通过适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农药等,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但又保持其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它既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又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和高效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体系。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中国的生态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20世纪70年代主要措施是实行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等;
80年代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的模式。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均有了较大发展。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