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大全
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23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大全,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2023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大全
1.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
2.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的主题?
3.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
4.为什么说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5.如何理解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6.为什么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历的“三件大事”是历史性胜利?
7.如何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8.如何理解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9.为什么说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10.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11.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12.如何理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13.如何理解坚持好、运用好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
14.如何理解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15.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16.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17.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18.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19.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21.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22.如何理解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
23.如何理解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24.为什么说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25.如何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
26.为什么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7.如何理解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28.如何理解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29.如何理解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30.如何理解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31.为什么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32.如何理解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33.如何理解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34.如何理解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
35.如何理解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36.如何理解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37.为什么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38.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39.怎样理解树立大食物观?
40.如何理解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
41.为什么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
42.为什么要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43.为什么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44.如何理解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45.如何理解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46.如何理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47.为什么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48.如何理解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49.为什么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50.为什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基础研究?
51.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52.为什么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53.如何理解完善协商民主体系?
54.为什么要积极发展基层民主?
55.怎样理解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
56.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57.为什么说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58.怎样理解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59.加快建设法治社会主要有哪些重点?
60.如何理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61.如何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2.怎样理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6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64.怎样理解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65.怎样理解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66.为什么要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67.为什么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68.为什么说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69.为什么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70.如何理解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
71.如何理解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
72.为什么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73.怎样理解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74.为什么要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75.为什么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76.怎样理解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77.为什么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78.为什么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79.如何理解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
80.如何理解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81.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主要有哪些要求?
82.为什么要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83.怎样理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84.深入推进能源革命主要有哪些要求?
85.为什么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86.怎样理解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87.为什么要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88.如何理解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89.如何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的伟大变革?
90.如何理解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
91.为什么要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92.为什么必须长期坚持“一国两制”方针?
93.怎样理解形成更广泛的国内外支持“一国两制”的统一战线?
94.如何理解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
95.为什么说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96.怎样理解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97.为什么要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
98.怎样理解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
99.为什么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100.为什么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101.为什么说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102.为什么要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
103.为什么要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104.如何理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
105.为什么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106.如何理解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
107.如何理解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
108.怎样理解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的要求?
109.为什么要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
110.如何理解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111.为什么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112.为什么要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
113.如何理解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
114.如何理解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
115.如何理解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五个必由之路”?
116.为什么说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
二十大报告辅导百问
(1-10问)
1.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全面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入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系统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政治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对于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大会召开的时间节点和时代背景非常重要而特殊。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在党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特殊的时间节点和时代背景,往往赋予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以重大而特殊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来看,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从党的历史来看,党的二十大是在我们党成功走过百年奋斗历程、又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讲,从一个百年历程迈向新的百年历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在这个关键时刻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必定在党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新时代历程来看,党的二十大是在新时代走过第一个10年、进入第二个10年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新时代1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对于在新时代进入第二个10年的关键时刻召开党的二十大,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全党全国人民充满期待、寄予厚望。从国际来看,党的二十大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加剧动荡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党如何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不仅关系中国未来一个时期的改革发展,也将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党的二十大充分彰显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取得的最重要政治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二十大旗帜鲜明地坚持和维护“两个确立”,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同志继续担任党的总书记,强调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确保党的核心和指导思想长期稳定,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强大政治优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之策。
第三,党的二十大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比如,提出了“两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一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遵循;深刻阐明了党的理论创新“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突出强调了科教兴国、全面依法治国、国家安全并分别进行部署;等等。这些对于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都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指导作用。
第四,党的二十大科学回答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一重大历史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系统阐述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强调这是我们党给出的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提出“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两个长期存在”、“两个永远在路上”、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等重要思想;提出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等重大举措。这充分展示了我们党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展示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立场和坚强决心,对于我们党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以党的永不变质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的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大会的主题,是大会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大会报告的灵魂和主旨。领会好大会主题的丰富内涵,对于全面准确领会大会精神特别是报告的精神非常有帮助。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大会的主题。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都依此惯例,在报告的开头郑重提出大会的主题,旗帜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党在新的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党的二十大主题不仅高度凝练、言简意赅,而且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政治内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第一,关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强调的是“旗帜”和“思想”问题。旗帜就是方向,思想就是行动指南。开宗明义亮明党的政治方向和指导思想,是要郑重宣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道不变、志不改,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第二,关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强调的是党的基因和血脉问题,是要郑重宣示,全党必须恪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坚定历史自信,传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意志品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三,关于“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这强调的是精神状态问题,是要郑重宣示,全党必须保持自信果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保持定力、勇于变革的工作态度,永不懈怠、锐意进取的奋斗姿态,使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充满旺盛生机和强劲活力。
第四,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强调的是奋斗目标问题,是要郑重宣示,全党必须紧紧扭住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集中一切力量,排除一切干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五,关于“团结奋斗”。在以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更多强调的是努力奋斗、不懈奋斗。首次在大会主题中强调团结奋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反复证明,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才能胜利,不团结就会一事无成;奋斗才能成功,我们的一切成就都是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新的征程上,我们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必须坚决维护全党团结统一,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3.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三个务必”,与毛泽东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加强作风建设、弘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鲜明立场,体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
第一个“务必”,强调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不忘初心”,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完整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大提法,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三个务必”的第一个,就是要激励全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第二个“务必”,强调的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这是对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的继承。1949年3月,我们党在西柏坡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70多年来,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自觉践行“两个务必”,经受住了取得全国政权和长期执政过程中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和困难风险的考验,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重申全党“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就是要激励全党同志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经受住“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第三个“务必”,强调的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经验,也是夺取新时代新征程新的伟大胜利的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发生了变化。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高瞻远瞩,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就提出,全党同志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向全党发出了敢于斗争的强烈信号。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新时代1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和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远见卓识。在新的征程上,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随时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特别是要有效防范化解可能迟滞甚至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大风险。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三个务必”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来,就是要激励全党全社会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依靠顽强斗争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完全可以相信,新时代的“三个务必”,必将如历史上的“两个务必”那样,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也必将成为新时代党的作风的鲜明标识。
4.为什么说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这是对过去5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程和成就的客观评价。从以往几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过去5年工作的总结评价来看,党的二十大对过去5年工作的评价是非常有特点的,“两个极不”准确地勾画了过去5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显著特征。
第一,关于“极不寻常”。这主要强调5年来我们走过的历程。党的十九大以来的5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遭逢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叠加碰撞。这样的国内国际大背景,决定了这5年我们肩负的使命任务是极其艰巨繁重的,面临的复杂严峻局面是超乎寻常的。一方面,我们必须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勇于战胜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坚定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现在看,这两方面我们都做到了,但过程充满艰辛。5年来,巨大风险挑战接踵而至,不仅有风高浪急,更有惊涛骇浪。比如,从2018年春开始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摩擦,到2019年香港发生的“修例**”,2020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中印边境冲突,再到2022年春发生的乌克兰危机,以及几年来西方势力在很多领域制造的一系列事端,特别是美国国会领导人窜访我国台湾引发的台海局势紧张,等等。这些风险挑战一个接一个,哪一仗都不好打,哪一仗打不好都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党中央对可能面临的重大风险挑战早有预料、早作准备。党的十九大就明确提出要打好三大攻坚战,并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醒全党必须高度重视风险防范问题,强调面对风险挑战,面对来自外部的各种遏制打压,我们要保持定力,骨头要硬,腰杆子要挺直,决不能腿肚子发软,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必须寸步不让。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对、迎难而上,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战胜了一个接一个重大挑战,有力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有力维护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大势。
第二,关于“极不平凡”。这更多的是指我们取得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蹄疾步稳推进改革,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大力度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方位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联系5年来我们面对的形势比过去更加严峻复杂,奋斗历程更加艰辛艰苦,我们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5年来的奋斗成就来之不易、极不平凡。
5.如何理解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与以往几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不同,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过去5年的工作没有分领域进行总结,而是用两段话简要概括了5年来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的重点工作、办成的大事要事、应对的重大风险挑战,把重点放在总结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上。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亮点。这样的谋篇布局,既兼顾到党的十九大以来5年党领导人民所做的重点工作和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突出了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伟大变革及其重大意义,而且有利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认识,增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意志和斗志。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第一,5年来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了7次全会,分别就宪法修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审议通过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的报告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决议,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既定的战略部署,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5年来党和国家办成了一系列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这些大事要事,有的放在过去5年工作总结当中,有的放在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当中,要贯通起来看。比如,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隆重庆祝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我们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并制定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号召全党学习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不忘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等等。这些大事要事,既是过去5年取得的标志性成就,也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三,5年来党领导人民成功应对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风险挑战。比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我们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制定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面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的严重挑衅,我们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展示了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进一步掌握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主动,进一步巩固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格局;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特别是面对外部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我们坚持国家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展示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成功应对这些重大风险挑战,充分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超凡的领导能力、决断能力、战略定力,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勇气。
6.为什么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历的“三件大事”是历史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只有充分认识这“三件大事”的历史性意义,我们才能深刻理解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及其深远影响。
第一,走过漫漫征程,历经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这是党和人民的光辉节日。百年功绩光耀千秋,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到2021年已走过百年光辉历程,从当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成长为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第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必然,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必然。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三,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摆脱贫困、实现小康,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团结带领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苦奋斗。改革开放之初,确立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经过努力,在20世纪末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高瞻远瞩地提出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一历史性胜利,标志着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
这“三件大事”意义非凡、影响深远,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必将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7.如何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10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16个方面。
一是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二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三是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四是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五是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六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七是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八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九是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十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十一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十二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十三是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大刀阔斧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人民军队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显著提升。十四是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提出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十五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十六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8.如何理解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八大以来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明确指出,“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看,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还不到位;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金融等领域还有不少风险需要防范化解;全面深化改革仍需向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社会文明程度尚需提高,高品质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不够,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繁重;民生保障还存在短板,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趋势还不完全适应;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国家安全领域还面临不少风险挑战。
从党的建设方面看,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仍不时抬头;有的领导干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自觉、不坚定,贯彻落实停留在口头上,或不顾实际盲目蛮干、乱作为;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并呈现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
充分肯定成绩、敢于正视不足,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对人民担当负责、勇于自我革命的体现。我们的事业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从来都是在解决问题中前进的。对党和人民艰苦奋斗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任何人都无可否认;对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我们绝不回避掩饰、讳疾忌医,而是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清醒头脑和坚决态度,始终保持解决问题的坚定决心和耐心。只要我们坚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发扬成绩、总结经验,强化问题意识、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解决好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就一定能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
9.为什么说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个重大论断,以宏阔的视野高度评价了党的十八大以来10年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重大意义。对此,可以从4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在新时代的革命性锻造中,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第二,在新时代的伟大奋斗中,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激励感召下,在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考验的过程中,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14亿多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极大增强,志气、骨气、底气极大增强,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迸发出攻坚克难、踔厉奋发的巨大热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第三,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我国发展实现历史性大跨越。10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经济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如期实现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第四,在新时代的伟大进程中,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发展的成功实践,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旺盛生命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我们坚持胸怀天下,提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倡议,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国际秩序观、全球治理观、正确义利观、新安全观,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总之,10年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10.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个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深刻揭示了“能”、“行”、“好”的内在逻辑,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必然。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指导的党。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100多年来,正是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辛探索中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成功开创、坚持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历史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强大的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中国共产党人既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又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不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恩格斯深刻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们党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我们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推进的,我们的发展成就是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的。
实践充分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10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11.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应对其主要内容准确把握、理解到位。
第一,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这一重要思想博大精深,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各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在此基础上拓展为“十个明确”,并对具体内容进行了调整充实。这“十个明确”,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座理论大厦的主体部分,构成了这一重要思想的“四梁八柱”。把握住了“十个明确”,就掌握了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精神。深入领会“十个明确”,还应与“十三个方面成就”结合起来、联系起来。“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深刻理解“十三个方面成就”,就能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更加全面准确深入的把握。
第二,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行动纲领。这一重要思想不仅在理论上有着坚实的支撑,在实践上也有科学布局和顶层设计,这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十四个坚持”,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十四个坚持”是对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高度凝练和科学概括,对我们党不同时期形成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作了整合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这一重要思想的实践要求,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第三,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把“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联系起来学、贯通起来学,准确把握其基本观点、核心要义、科学体系、根本要求,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2.如何理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和内在规律。对此,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加深理解。
第一,“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的经验总结和规律揭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运用其科学真理解决各国面临的实际问题。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也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开启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进行民族化和本土化,成功开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确道路的历史进程。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植根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毛泽东曾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小平借鉴《礼记·礼运》中关于古代小康社会的描述,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有力凝聚和激发了亿万人民的奋斗热情。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和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过程中,鲜明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作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是创造性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结合时代要求提炼概括出许多重大创新理念和思想。比如,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吸收借鉴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等传统治国理念;关于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吸收借鉴了任人唯贤、选贤与能、正己修身、以德为先等古代吏治思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吸收借鉴了协和万邦、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和而不同等传统邦交之道;等等。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形成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第三,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征程上我们党肩负的使命任务艰巨繁重、面对的风险挑战复杂严峻,给我们党治国理政带来新的考验,也给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自觉地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一方面,要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际,深入研究回答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运用中华文化丰富宝藏,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通过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充分激发中华文化的内在生命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与时俱进,展现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13.如何理解坚持好、运用好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此,报告从6个方面作出概括和阐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第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党的理论之所以得到亿万人民拥护,就在于始终秉持人民立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根本价值取向,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自信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炼就的精神气质,自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贯穿党的百年奋斗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体现着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贯穿着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决心和信心。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
第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第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增强问题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敏锐眼光,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第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这“六个必须坚持”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求,是在实践中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遵循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和运用好的立场观点方法。全党要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准确领会其丰富内涵、思想体系和实践要求,把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14.如何理解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党作出的郑重宣示,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总动员令。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过党和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必须紧紧扭住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集中一切力量,排除一切干扰,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坚持走自己的路的伟大创造。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使命,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融合吸纳了世界上有益文明成果,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我们要坚定走自己的路的信心和决心,奋发有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了“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了宏观展望,重点部署了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搞好这5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要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党已经走过创造辉煌的一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得历史性成就,进入了乘势而上、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的关键时期;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清醒认识到,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外部环境更加不稳定不确定,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环境。基于这样的考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牢牢把握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等重大原则,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15.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判断,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和要求,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深化理解。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开创的现代化。近代以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矢志不移的梦想和追求,但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没有任何政治力量能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决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领导力量问题,为中国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制定了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开辟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10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不可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实现现代化首先有一个走什么路、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模式和价值体系的问题。我们党领导人民探索和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们讲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中国式”从根本上讲就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形成的。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就既不可能成功开创,也不可能继续向前推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质的规定性,既反映在党的领导这个根本要求上,也反映在推动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新路径,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
第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把准方向、走对道路。党的二十大对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作了全面部署,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更加错综复杂。目标越宏伟,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是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民族复兴伟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16.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基本国情和具有的首要特征。迄今为止,全世界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不超过30个、总人口不超过10亿人。我国在14亿多人口规模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将使世界上迈入现代化的人口翻一番多,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彰显了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口规模巨大,决定了我国现代化必须是高度自立自强而不能是依附他人的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路。人口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压力就大,也给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要素保障等带来严峻压力。大有大的难处。正是有难处,而我们能够解决好,才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也有大的优势。人口规模巨大创造了巨大人口红利,支撑劳动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形成超大规模市场和超大规模经济体。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一系列新的特征。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顺利实现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14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如果我们搞的现代化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中国式现代化,而是西方化或者全盘西化,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没有今天这样的好局面,更谈不上有什么更好的未来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多么伟大、多么不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心骨和领航者,具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强有力和广泛的社会动员能力,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实现现代化都难以比拟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现代化建设中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的谋划和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不断迈出坚实步伐。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统筹兼顾中协调处理好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各领域的关系,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实现突破,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必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我国要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世界上没有现成模式可遵循、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没有外部力量可依赖。只要我们贯彻好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部署,始终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就一定能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一定能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中国方案。
17.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这精辟阐明了我们推进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和鲜明指向,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美好期盼,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对推动共同富裕一以贯之。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指出,“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共同富裕作出全面擘画、系统设计,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取得新成效。
共同富裕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难题,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些西方国家在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长期存在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有的拉美国家人均收入不算高,但分配差距很大。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更不是搞“福利主义”那一套。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不宜分成城市一块、农村一块,或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一块,各提各的指标,需要从全局上来把握。
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的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必须更加自觉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分配制度,规范平台企业健康发展,防止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光荣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独创的,以自身的实践打破了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迷信,超越了线性发展的逻辑,超越了资本主导的逻辑,超越了“国强必霸”的逻辑,是一条人间正道。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保持战略耐心,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持续推进,不断取得成效。
18.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对此,要深入理解和把握。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全部成果的总括和结晶。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创造性地确定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是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不仅强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而且认为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那种离开精神文明进步的单一物质文明发展,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符合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那种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重大原则要求贯穿始终。
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对物质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目标,我们必须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决定着我们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我们必须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在全社会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精神风貌。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19.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准确把握这一精辟论断的科学内涵,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关重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自诞生起就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化使这一联系千百倍地拓展和深化。西方现代化模式下,资本对利润无止境追逐,导致对自然无节制索取,在创造了极为丰裕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环境创伤。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发生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以极其惨烈的代价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人口规模巨大和现代化的后发性,决定了我国实现现代化将面临更强的资源环境约束。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宜居程度较高的土地面积只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9%;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极不平衡;油气、铁、铜等大宗矿产人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外依存度高;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近一半木材依赖进口。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摒弃西方国家大量消耗资源能源、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现代化老路,努力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否则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将难以承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为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攻坚战纳入三大攻坚战,把美丽中国纳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全党全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个重要论断,从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深刻揭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重要特征。对此,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这是源于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文化基因。“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的内在特质。中华民族自古讲究“和为贵”,遵奉“和合”理念,对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历史上,中华民族对外战略基本上都采取守势,即使是国势最盛时期也是开放吸纳而非开疆拓土,目的是保境安民、以包容求强大。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成为中国人民最迫切、最强烈的愿望。经过长期不懈奋斗,直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我们才拥有了建设自己国家、创造美好生活的和平环境。这一段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记忆,让我们更加深刻懂得和平的珍贵,因而绝不会把自身曾遭遇的苦难强加于他人。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正是这种持久的追求和深沉的期盼构成了中国通过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的不竭动力。
第二,这是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深刻认知。国情决定道路取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的不同阶段,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始终是党领导人民完成不同时期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展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让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整体迈入现代化行列,规模和难度都世所罕见,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奋斗、持续发展。因此,继续营造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对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目标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第三,这是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一个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实现繁荣富强,必须主动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曾经作为现代化先行者的“西方式现代化”,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是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这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现代化老路,必须坚决摒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走出了一条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这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全新方案。
总起来说,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对历史、现实、未来的综合判断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历史自信、道路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21.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对此,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贯彻。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邓小平说过:“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打破了只有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具有明确的本质要求。
从本质特征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往开来、持之以恒、一以贯之、赓续推进的可靠支撑,更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强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和未来走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同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区别,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本质要求。
从科学内涵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全面提升我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水平。全面提升物质文明水平,必须坚持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方向,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模式和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全面提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全面提升政治文明水平,必须坚持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方向,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精神文明水平,必须坚持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全面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必须坚持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方向,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必须坚持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方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从国际影响看,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开创了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致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1.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对此,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贯彻。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邓小平说过:“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打破了只有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具有明确的本质要求。
从本质特征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往开来、持之以恒、一以贯之、赓续推进的可靠支撑,更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强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和未来走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同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区别,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本质要求。
从科学内涵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全面提升我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水平。全面提升物质文明水平,必须坚持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方向,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模式和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全面提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全面提升政治文明水平,必须坚持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方向,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精神文明水平,必须坚持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全面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必须坚持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方向,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必须坚持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方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从国际影响看,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开创了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致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2.如何理解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作出了精辟阐述,从8个方面明确了第一步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
第一,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意味着我国将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并在高收入阶段继续向前迈进一大步。届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社会生产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
第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上取得长足发展,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把发展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三,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四化”同步发展、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形成新发展格局,既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路径,也是重要目标。届时,我国将迈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依托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短板加快补齐,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
第四,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等各方面制度将更加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到充分保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形成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良好格局。
第五,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文化、体育、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意味着我国将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民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居于世界前列,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全面提升。
第六,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进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随着经济增长将再上新台阶,分配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第七,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更加完善,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碳排放总量在达峰后稳中有降,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根本改善,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功能稳定恢复,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将成为常态。
第八,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人才体系和运行机制更加健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公共安全能力全面提高。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23.如何理解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并从8个方面明确了未来5年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完成好这些目标任务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
第一,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第二,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第三,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第四,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第五,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第六,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第七,国家安全更为巩固,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平安中国建设扎实推进。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巩固拓展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第八,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24.为什么说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这为我们准确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战略环境,提供了科学指引。对此,可从以下3个方面深化理解。
第一,当前国内外环境给我国发展带来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从国际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我国发展环境带来重要新变化。主要表现为: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些新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总的看,我国将在一个更加复杂严峻的战略环境中谋求和推动自身发展。
第二,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总体上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一方面,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可能增大。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另一方面,我国发展仍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有利条件。比如,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新动能增长,抗风险能力增强;已形成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拥有丰富人力资源,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居世界首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2.4亿,高技能人才超过 6000万人;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中国之治”优势日益彰显;等等。综合判断,“危”与“机”交织并存,能否化危为机、转危为安,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第三,增强斗争勇气、战略能力、应对水平,努力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看到,尽管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演进,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各国相互依存加深,加强交流合作的动能依然强劲,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还要看到,我国仍处在成长上升期,发展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阻挡。特别是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长期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时与势在我们这边,一定能攻克一个个难关险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树立机遇意识,积极努力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塑造机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趋利避害、赢得先机。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坚决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25.如何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基于这样的考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
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我们的全部事业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只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一定能够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凝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实践充分证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必须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确保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第四,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动力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须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问题导向,聚焦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第五,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我们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必须把握好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历史特点,统筹把握好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26.为什么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条件和阶段、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历程以及各国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判断。对此,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从主要国家现代化历程看,持续推进工业化进程、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是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发展这一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人力资本水平、产业基础能力和现代化程度等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距离。只有经济总量规模继续扩大和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社会事业发展、文化事业繁荣、生态环境美好、国际地位提升、安全能力增强等各方面建设的物质条件才能不断得到夯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有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二,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路径。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经历了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供给体系质量还不高、资源要素投入消耗较大、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还未完全形成等。同时,全球范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深刻改变全球产业面貌和分工格局。如果创新驱动、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方式不能尽快形成,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累积,就可能影响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乃至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的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优化生产函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持续顺利推进。
第三,高质量发展是确保现代化建设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支撑。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也要看到,我国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还不高,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的2.5倍,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同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要推动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的高质量发展,完善分配制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四,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高质量发展是以安全为前提的发展。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资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问题更加凸显。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应对好各种风险挑战、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依然紧迫。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完善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制度和政策,坚决守住安全底线,确保现代化事业不会错失机遇、不会被打断进程,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并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7.如何理解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这是新形势新条件下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新的重大要求,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采取的重大举措。具体要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以强大国内市场对冲和化解外部冲击与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具有现实紧迫性。同时,我国已经形成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在市场规模、产业体系、人力资源、区域格局等方面具有巨大发展优势和潜力,近年来我国经济内循环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可以从3个方面发力。一是提升供给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强大有效的供给能力穿透循环堵点,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二是激活需求潜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深化消费和投资领域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巨大需求牵引力。三是强化改革动力。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完善公平竞争规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实现供给和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第二,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可靠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拥有了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强大的生产能力。但同时要看到,确保国内循环畅通还有明显短板和弱项,主要是产业基础能力较弱,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存在“断链”风险;原始创新能力较弱,基础研究缺少“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能源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等。特别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形势下,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脱钩”、“断链”风险加剧,这些短板会更显其短、弱项会更显脆弱。需要树立底线意识、强化极限思维,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切实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可靠性,确保在极端情况下我国经济建设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第三,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土化、短链化趋势明显,我国推进贸易和投资对外合作面临不少挑战。要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以中国开放的提速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失速。一是继续扩大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强化我国国内市场形成的强大生产和消费能力,更好发挥其对全球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更好推动其向提升对外整合产业链供应链能力转换。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二是继续扩大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并充分发挥其改革开放高地作用,以深层次改革促进高水平开放。三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投资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健全与开放相适应的风险防范体系。
28.如何理解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重大部署。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要求。
第一,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我国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1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过去10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万户增长到4457万户,翻了两番。民营企业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贡献巨大,是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二,客观认识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遇到一些困难。一是融资问题部分缓解,但融资难融资贵仍然突出。民营企业融资难度和利率未有明显降低。二是税费负担有所减轻,但整体成本仍然较高。特别是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集中于行业中下游的部分民营企业经营成本增加较快。三是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持续改善,但市场准入、产权保护等问题仍然突出。四是部分政策有助于民营企业长期健康发展,但调整过快过猛影响企业经营。一些地方政府在落实税收、社保、环保等政策上“一刀切”,干扰企业正常经营,误伤部分规范经营的民营中小企业。五是民营企业活力较强,但缺乏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方向。不少民营企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缺乏转型的人才技术支撑,这也阻碍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政策,现在不会改变,将来也不会改变。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关键要抓好多方面政策举措落实。一是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完善高质量的公平竞争制度,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二是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持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监管和柔性执法体系,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预期。三是依法保护企业家权益。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依法保障企业家权益,健全涉产权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和常态化纠正机制。四是更好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提升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
29.如何理解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我国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制度基础。世界一流企业是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引领全球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力量。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制度作为基础和保障。
第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经历了放权让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国资监管体制等改革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党的领导,必须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这种制度安排是对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创新。国有企业、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民营企业等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从国有企业、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来看,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党建入章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等全面落实。1.29万户中央企业子企业、734户地方一级企业、2.63万户地方国有企业子企业基本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完成占比达99.9%。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推行,中央、地方企业各级子企业完成占比达99%以上。市场化用工机制深入推进,公开招聘人员占新进员工总数比例达99.7%以上,实行全员绩效考核企业占比达99.7%。
第二,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成果。当前,我国一些行业领军企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具备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良好条件。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诸如,经营效率、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等企业软实力都有待增强和提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展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遵循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形成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经营机制、激励相容的现代企业激励机制、监督适宜的现代企业监管机制等制度体系,保障和实现我国企业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第三,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立足制度保障多向发力。企业兴则国家兴,企业强则国家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培育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一是提升技术变革的创新力。坚持创新核心地位,鼓励支持企业聚焦行业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提升对产业链核心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掌控力。二是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实现资本、资源、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全球化配置,形成一批主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链主”企业。三是提升彰显自信与担当的影响力。推动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形成更多跻身全球前列的中资跨国企业,鼓励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四是提升优秀企业家的引领力。加快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树立对企业家的正向激励导向,推动企业家成为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30.如何理解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这一重要论述,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指明了改革方向和目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体系,夯实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制度基础,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当今世界,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一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畅通市场循环,疏通堵点卡点,可以充分发挥大国经济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国内供需有效对接,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丰富供给能力,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二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市场体系的基础制度、运行效率、开放程度、监管体制等都要与之相匹配,以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并持续增强发展内在动力。三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就是要推动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高标准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从而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有力地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客观认识当前我国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对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市场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必须尽快补上。一是市场体系基础制度要进一步完善。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增强,市场准入制度的统一性、严肃性、权威性要强化,公平竞争制度刚性约束有待加强,社会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需健全完善。二是要素市场化改革要进一步深化。科学严格保护和高效合理利用土地的界限需进一步厘清,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要加强,有关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领域的制度规则有待健全。三是市场环境和质量要进一步优化。部分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政策阻碍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市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信息、标准等“软衔接”不够,影响市场流通效率。四是监管效能要进一步提升。一些领域和地区仍然存在监管责任不落实、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管能力不足问题。
第三,认清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点任务。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牢牢把握工作着力点。一是不断夯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全面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平等、全面保护各类所有制企业产权,推动涉产权冤错案件依法甄别纠正常态化机制化。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增强公平竞争刚性约束,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第三方评估制度。二是深入推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土地利用计划的管理和跟踪评估,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和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完善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界传输、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三是加快改善市场环境和质量。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制定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清单,清理废除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的规定和做法。建设高水平商品和服务市场,推动市场高标准联通。四是全面提升监管现代化水平。推进综合协同监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等方式,加强各类监管的衔接配合,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快推进智慧监管。
【2023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大全】相关推荐文章:
2023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
2023年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百问
2023年党员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心得体会5篇
最新基层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心得体会精选5篇
基层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心得感想精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