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学智慧与幸福人生有何关系作文 国学智慧与幸福人生培训心得模板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国学智慧与幸福人生有何关系作文 国学智慧与幸福人生培训心得篇一
◎儒家很强调“德”,认为“德”是快乐的源泉,这个“德”包括“仁者无忧”的德性,包括“以和为贵”的德性,包括“中庸”的德性。
◎道家的快乐逻辑是从自然到当然,从当然到释然,从释然到怡然。这是道家快乐之道的总原则。
◎以儒、道、佛(禅)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快乐原则。我们可以而且应该从中汲取丰富的快乐人生的智慧,体味“亦儒亦道亦禅”的精神境界,以儒养性,以道养身,以禅养心。
“国学”这个概念其实是在近代才出现的。大家都知道,鸦片战争我们没打赢西方人,这时候大家就要思考:为什么我们没打赢?思考的结论之一就是西方的技术很好,所以我们开始向西方学习。清政府开始搞洋务运动,很多留学生被公派到西方学习,在这一背景下,传统文化受到了空前的批判。但是当时也有思想家提出: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时候是不是就不需要国学了呢?所以这时就提出了“国学”这个概念。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中,一直是没有“国学”这个概念的,直到近代才出现了这一概念。可惜的是,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是否需要传承国学,这一讨论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但是到了今天,情况发生了改变,国学热一浪高过一浪,像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成了国学的大讲堂。我们普通老百姓也越来越关注国学;
我们先来看什么是“道”。从字面上看,“道”是路的意思,就是说“道”研究的东西是路径问题。比如我从杭州到嘉兴,先要问清楚走哪条路,人生也是这样。我们中很多人以为幸福感是和财富多寡相挂钩的,其实并不是这样,幸福和财富并没有多大关系。人生道路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走错了路,要走正确的道路。幸福与财富没有直接的因果必然性,幸福感是心灵层面的东西,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至于心灵方面什么东西带给我们幸福感,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说有不同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百家争鸣”一说,接下来,我们主要讨论儒、道、佛的快乐之道。事实上,今天西方学界最关注的除了兵家的谋略思想外,也正是儒(新儒家)、道(新道家)、佛(中国禅)的智慧。儒家强调的“道”是道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家强调的“道”是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家强调的“道”是觉悟,佛教的“佛”就是觉悟者的意思,它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由觉而悟,从而拥有信仰的过程。儒家认为幸福感是由德带来的,一个有德的人才是幸福的。儒家一直很推崇“德”,甚至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德”,就不可能在世上立足。道家跟儒家又不一样,道家崇尚自然,认为自然的.人生才是快乐的。佛家的快乐之道则是做一个觉悟者,快乐跟金银财富、官爵名号等都没有关系。所以你看,儒、道、佛三教都认为幸福是心灵的东西,跟身外之物没什么关系。
我们先来看儒家。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儒家认为君子是快乐的,小人才不快乐,“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同时,仁者又是有自制力的,不会被外界所诱惑。占有什么并不会快乐,而心灵深处有德性,才是快乐的。儒家推崇孔颜之乐,“孔颜之乐”的境界主要是与天地万物同体之乐。其方法是直接从心上去体认“仁”、“时”、“道”、“自然”,其最主要的特征是直接、自然、活泼、洒落、自由。财富也好、权力也好,并不一定带给人快乐,但如果有德性,并以此感动别人,那一定会有幸福感。这实际上给出了对快乐理解的结论:快乐是心灵的东西,财富并不一定给人带来快乐。这是儒家对于快乐之道的总原则。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则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具体怎么和谐?孔子对此提出了两条原则,一是“君子和而不同”,二是“君子和而不流”。很多人喜欢抱怨,并不懂得抱怨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儒家告诉我们,和谐的人际关系不靠抱怨来营造,对待他人要有包容之心,有容乃大,但是原则还是要坚持的,对不认同的人与事就不能“流”于一体,不能“同流合污”。我们现在在向全世界推讲儒家的“和”的思想,“和”的观念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和”是儒家关于处世方面的快乐原则。
儒家还说获取幸福感需要中庸。但是我们今天对“中庸”这一概念误解颇多,比如认为中庸会让人变得平庸。其实中庸不是平庸,而是平衡。庸者,以中为用,所以孔子说:“过犹不及。”就是要平衡好各类关系。孔子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意思是给别人好的利益,对自己没有牺牲损害;做事任劳,还要任怨;欲则可以,不可过分贪求;心胸宽大,不骄傲;要有威德,并不使人恐惧。所以要平衡好各种关系,不要走极端,这是儒家关于做事方面的快乐原则。
儒家很强调“德”,认为“德”是快乐的源泉,这个“德”包括“仁者无忧”的德性,包括“以和为贵”的德性,包括“中庸”的德性。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李约瑟认为道家智慧的实质是禁止反自然的行为。道家的快乐逻辑是从自然到当然,从当然到释然,从释然到怡然。这是道家快乐之道的总原则。
现在大家都对环保非常重视,我们要尊重自然,要形成一种生存哲学——反自然的生存行为永远不要有。对自然不要有反自然的行为,对自己也不要有反自然的行为,比如熬夜啊什么的不要有。人做了违反自然的事情肯定是不快乐的,顺从天性、尊重自然,才是快乐之源。万事万物有其自然的规律,饮食之道、为官之道、教养之道等等,都有其规律,我们要遵循这些规律,不要做违背规律的事情,即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里我要说说教养之道,很多父母喜欢把自己的理念强加给孩子,要孩子按照自己规定的路线走,要把孩子这棵小树苗修剪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而不顾孩子自己的想法,这就是违反自然的事情,是不道德的。再来说说“进取心”的话题,人要往高处走,这是对的,但是不能太执拗,因为成功不仅需要内因,还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当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成功时,就不能钻牛角尖。说到底,处世需要一颗自然平和之心,对待万事万物皆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