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节能减排工作总结报告(6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节能减排工作总结报告篇一
第一、坚持抓好能源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使能源管理工作按部就班有序展开。在节能组织上我们建立了由主管经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基层人员的三级能源管理网络,建立了节能降耗领导小组,把能源管理工作覆盖到生产班组和基层各个岗位,做到全员参与。在管理制度上,我们根据国家和本市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了自己的制度和考核体系,使各项节能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二、制定科学严谨的量化能耗定额。我们始终把目光放在全市乃至全省一流同类行业的实际运行能耗指标,千方百计调研了解先进同行业的实际能耗状况,按照一流企业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量化能耗定额,结合本公司实际,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改善措施。量化能耗定额是实际生产运行结果的检验标准,既是全体员工能源消耗的工作目标,也是对企业日常运行工作的行为约束。
第三、坚持抓好基础考核工作。公司三十余个换热站是耗能主体,控制好个别生产主体的能耗是实现能耗指标下降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坚持把能耗指标与生产计划同步下达、同时考核,使节能降耗成为公司一项基本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以各生产部门为重点,对水、电、车、油的消耗进行实时监控、日跟踪、周通报、旬分析、月总结,及时发现和调整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优化生产方案,做到动态监管、事前控制。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多种宣传、培训、激励措施,提高全员的节能意识,充分调动一线职工主动参与节能降耗的用心性,为降低生产成本出谋划策,使节能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
我们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节约资源、减少能耗、增加效益、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坚持科技进步,实现内涵发展,使节能工作贯彻到基层。
第一、推广应用成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促进节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例如:随着交流变频技术的发展,相关产品日趋成熟可靠,价格不断降低,从xx年起,我们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先后对换热站的循环水泵,补水泵启用加装变频装置,使换热站耗电量减少百分之十五以上。另外,在换热站上加装排气装置,提高循环效率,也产生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第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拓展节能降耗思路。在以往的日常工作中,通常我们主要关注本行业新技术的发展状况,随着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其他行业其他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把其他行业一些实用的新产品新成果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生产中来,也为我们的节能降耗带来良好的效果。例如,我们利用化学产品工业盐、臭味剂,针对换热站水质状况进行软化,降低水质中水垢的构成、热水的流失等,都有循环效果,透过此项措施使其降低近两个百分点。
第三、突出节能重点,细化管理措施
第一、公司各部门相应成立了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节能措施和管理办法,为节能降耗工作带给了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同时,也为实现控制能耗成本、抑制能耗增长过快的经营管理目标,为下一步建立节约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相关管理制度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公司各部门着重加强了对水、电、车、油及办公用品等设施物资供应管理,并用心使用信息化技术努力实现无纸化办公,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现象,夏季空调温度持续不低于26摄氏度。使今年水电消耗同比分别下降23%、12.3%,行政物料消耗在去年基础上下降5%。
第三、公司各部门还制定节能降耗指标考核细则,将能耗指标纳入各部门的年度考核之中,层层分解落实目标,将节能降耗工作引入长效机制,避免了只追求任务目标的短期行为,保证了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使节能降耗工作能着眼于企业的长远目标和利益。
回顾往年开展的节能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节能降耗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更是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职责。在城市集中供热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保证了热力供应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了辖区内的基础设施的配套要求。
尽管我们在节能上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务必的差距和不足,我们要利用这次机会,向先进单位学习,努力实现本市制定的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目标,虽然目标十分艰巨,但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市建委的统一要求和部署,进一步加大节能工作的力度,实现新的更高的目标。为此,今后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深化管理,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工作。要进一步增强全员的节能意识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完善公司节能降耗的考核与奖惩机制,将节能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
第二、进一步依靠科技创新节能降耗。跳出原有的条条框框,拓展思路。随着热泵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品的日趋成熟,为我们今后利用环境低品位能源创造的条件和机会,作为能源供应公司,我们将探讨试验热泵技术在区内热力供应中的应用,以期到达利用相同的能源,创造出更多的产出,推进整体节能工作的开展。
第三、推进供热计量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我国建筑物耗热量同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十分大的潜力可挖,推进供热计量收费的方式能够改变目前“用多、用少都交一样的钱,热了开窗,冷了投诉”的状况。热计量供热能够使用户获得更高的自主消费权,因此,计量供热也是促进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透过抓好上述措施,加之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圆满完成市建委节能降耗的总体工作目标。
节能减排工作总结报告篇二
按照《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和市、区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20xx年全市节能宣传月活动安排意见的通知》要求,卫东区决定今年六月份举办20xx年全区节能宣传月活动,为了响应卫东区的号召,结合我校临近期末的实际情况,针对校园师生中存在的问题为教育重点,以师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为主线,切实加强全体师生的节能减排教育活动。我校将6月13日至17日是定为节能宣传周,并开展了一系列的节能宣传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和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增强节能意识,传播节能理念及节能知识。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会议,把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纳入了学校6月份的主要工作议事中,并成立了以张校长为组长的节能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由中、小学政教处周密安排、具体实施,在13日-17日期间安排了系列活动,切实做好了学校“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的教育工作和宣传工作。
二、突出了低碳节能宣传主题,倡导了低碳生活方式。
学校在开学以来就紧扣“低碳、环保”,开展了大型“低碳生活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德育教育活动,先后利用升旗仪式活动、主题班会、为教师发放手帕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6月中旬,为积极响应20xx年“节能低碳,绿色发展”节能宣传周主题,学校利用周一的例会号召全体教师少开车多骑自行车上班,在校园内和家中推广使用节能灯具等各种具体节能措施,积极引导全校师生科学消费、低碳消费,为打造绿色校园奠定了良好的氛围。一时间,校园内“今天,你低碳了吗”成了流行语。
1、开展了一次面向全校师生的节能倡议活动。
在6月13日升国旗仪式上,学校万校长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发出倡议,要求低碳节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一滴水、一粒米、节约一度电,自觉树立低碳理念、践行低碳生活。注重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来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省粮食、节省日常用品、节省纸张。并且还渗透给学生一个道理:思想是行动的主导,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树立起节约的意识,才能使节能低碳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主动、自觉的行为。
2、在小学各年级和初中七、八年级开展了一次“低碳节能”为主题的。调查活动。通过调查,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哪些行为不是“节能低碳”的行为,并让他们感受“节能低碳”对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影响。通过这样的调查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我们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我们就可以加入进来,当然,通过这个调查活动,也让学生明白低碳并不意味着要刻意的去节俭,刻意的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要让学生明白,只要我们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3、在校园内利用黑板报、手抄报开展低碳节能知识宣传。为创造良好的“低碳节能”宣传舆论氛围,学校利用黑板报和手抄报等形式,让“低碳节能”进班级,进课堂,让学生的身心经历了一次“低碳节能”的洗礼,既提高了学生的节能意识,又丰富了学生的节能知识;,扩大了宣传的影响面和广泛性。
4、发挥各班的主观能动性,举行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班会。6月15日的主题班会课上,有些班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有些班让学生介绍低碳节能的好做法,有些班组织学生亲手制作环保袋,有些班还举行了“低碳节能,绿色发展”倡议签字仪式。各班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既丰富了低碳教育的形式,又提高了教育的实效。让学生知道,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点滴生活中做起,从生活小事做起。并让他们从生活的点滴中,体会到“环保经济”和“生态经济”的重要性。
5、强化外在监督,将低碳节能纳入班级管理评比。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都需要经常抓,经常管,我们学校向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向来重视学生的节能意识,政教处每天都组织学生会对各班级的纪律、卫生、环保情况等进行量化打分,对教室内晴朗白天开灯、无人时不关电扇等现象进行批评扣分并及时通报,从而有效的督促了各班对电灯的管理,在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同时,又体验了节能环保的快乐。
总之,通过专题教育活动,让全体学生了解了节能的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懂得了节能的重大深远的意义。让学生明白:践行低碳生活理念正成为倡导文明新风、传播绿色文明的具体体现,“低碳生活”不仅应该成为一种被广泛提倡的生活方式,而且应该是每一个地球村的居民责无旁贷的义务!每一个人的一小步,将是社会向前买进的一大步。
节能减排工作总结报告篇三
1、综合能耗责任指标 :吨成品纱标煤耗:556(kgce/t);
吨成品纱电耗(kwh/t): 1147。
年节能量20吨标煤。
年度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二氧化硫排放控制量:5.5吨
烟尘排放控制量:1.5吨
1、淘汰耗能设备,投资4.5万元,淘汰清水泵、软水泵各三台,预计年节电3万kwh。三季度完成。
2、清水、软水系统变频改造,投资20万元,预计年节电5万kwh。三季度完成。
3、烟道余热利用,计划投资5万元,改变总烟道热交换器取热方式,采用与9#、10#余热烘箱相同的取热方式,可有效利用余热2.03mmj,使每个余热烘箱内加装的电加热管由80kw降为40kw,按电辅助加热器投运时间日平均12小时计算,预计年节电17.2万kwh。
4、矿区绿化,投资1万元,植树造林,绿化厂区环境。上半年完成。
1、通过国家清洁生产审核。三季度完成。
2、加强池窑后期保窑工作,确保池窑热效率不因池窑超期服役而明显降低。
3、继续推进应用电机变频节能技术。
4、继续搞好绿色照明工程,保持全厂范围采用节能灯照明。
20xx年,我们调整和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制。建立季度分析、总结的例会制度,并把节能工作列为厂月度行政例会的议事内容,研究、布置节能工作。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员工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降低消耗,提高厂经济效益,全面完成我厂20xx年节能减排目标,修改和下发了《邯矿集团长风玻璃纤维厂节能减排考核奖励实施办法》。制定了20xx年节能减排计划和配套的20xx年能耗定额管理制度。
1、项目进展情况:
1.1、淘汰耗能设备,淘汰清水泵、软水泵各三台,清水、软水系统变频改造,经集团公司调整后合并为一个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正在落实资金与采购计划。
1.2、烟道余热利用,改变总烟道热交换器取热方式,采用与9#、10#余热烘箱相同的取热方式,可有效利用余热2.03mmj,使每个余热烘箱内加装的电加热管由80kw降为30kw。该项目已完成,与2010年同期相比,1-4月份在产量增加100吨的情况下,烘纱用电由36.95万kwh降为20.42万kwh,节电16.5万kwh。
1.3、矿区绿化,投资1万元,植树造林,绿化厂区环境,已完成。
2、指标完成情况
1-6月份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实际全厂产纱4980吨,生产用电481.86万kwh,吨成品电耗:989(kwh/t);用煤2929吨,折标煤1377.17吨;合计用标煤1771.25吨,吨成品纱标煤耗:554(kgce/t)。项目节能量18.06吨。完成集团公司给我厂下达的季度综合能耗责任目标。
3、环保方面,经邯郸市环保局委托,集团公司监测站对厂污染物排放进行检测,出具了检测报告,各种排放指标符合要求,为排污证更换打下基础。
节能减排工作总结报告篇四
20xx年,县矿管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扎实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体制。我局设立了专门负责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组织机构,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组织召开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会议,加强了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依法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提高节能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实现节能目标。4月,组织召开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座谈会议,安排部署了20xx年节能工作,确定了全年节能目标任务。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工作协调机制,部门积极配合,形成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分工配合、相互协调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体制框架初步建立。
二、开展绩效考核,推动节能工作。为了全面掌握全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情况,推进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按照《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的要求,12月对全局公共机构20xx年度节能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绩效考核。
三、广泛开展宣传,组织低碳体验。我局通过悬挂条幅、宣传橱窗、网络等多种形式,抓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组织实施,实行节能宣传联动,营造浓厚节能氛围,并将节能宣传活动纳入公共机构节能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低碳体验日当天,矿管局在滨江广场举行“低碳体验”宣传活动,通过向群众发放节能宣传画册、节能宣传资料、节能灯、手提袋、节能小知识等方式,提升了全民节约能源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的引导和表率作用。
四、建立统一台账,实施能耗定额。为贯彻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强化全局公共机构能耗定额管理,下发了《20xx年矿管局用电、用水、用油指标分解表》,要求全部实行能耗定额管理,下达水、电、油定额指标。印发了统一的能耗统计台账和公车管理台账,规范了全局公共机构能耗管理工作,为指导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五、主要成效:通过一年的常抓不懈,我局节能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20xx年,人均用水15.42吨,比20xx年下降3.53%。人均用电187.44度,比20xx年下降3.64%;人均用汽油131.58升,比20xx年下降3.6%;。人均用柴油65.79升,比20xx年下降3.45%;20xx年全局公共机构通过节能共节约资金1828元。
节能减排工作总结报告篇五
根据公司xxx(文件字号)文件精神,为营造“节能降耗”活动气氛,确保活动有声有色、取得实效,x月x日至x月x日,xxx开展“20xx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成立节能降耗工作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任小组成员,负责安排“20xx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各项工作。
二是以“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为主题,在办公场所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栏两期,向职工宣传我国节能降耗的形势和主要措施,生活中节能环保的小方法以及“节能降耗”的益处等,增强职工的节能意识,营造浓厚的节能氛围。
三是节能工作小组结合夏季用电高峰期,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活动,加强有序用电,鼓励节约用电,倡导使用环保节能电器、绿色出行,推进节能工作的开展。
四是开展以“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为主题的“节约能手和节约型科室”评比活动,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继续深入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使职工进一步了解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发展。
节能减排工作总结报告篇六
节能减排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因此因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培训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分明、一级考核一级”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落实责任,严格督查。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必须认真对待并解决的迫切问题,环境的恶化也给人们瞧响了警钟,为此,国家提出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号召,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加强节能减排,最终实现科学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认真组织干部和职工学习,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提高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大家的积极性、责任感和使命感。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必须有具体的措施来保证,必须强化责任,很抓落实。公司是实行了目标管理,层层签定责任书,使人人身上有指标、有责任;是加强督促检查,兑现奖罚措施;是增加投入尤其是对科研开发的投入,推广先进技术,改造落后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效益;是大力开展群众性的节能科普活动,做好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为此,公司成立了各级领导小组,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体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典型,坚持每月一次例会,通报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保证了这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和活动载体,确保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取得扎实效果。
认识提高了,制度制定了,节能减排工作要做好关键还要加大日常生产运行的监督和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自己坚持节能减排指标运行的“天天查”工作,带领节能减排办公室的一班人员,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查指标,摸设备,不放过任何不正常现象,对于违章违纪现象,坚决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全年查出不合格指标和设备问题184项,处罚违章违纪人员203人次。
1、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认识要进一步提高。个人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节能减排措施不多,项目缺乏,不能正确认识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推进力度不够。
2、节能减排基础统计报表不能按时上报,节能基础统计报表数字不太准确、规范,能源消耗情况,缺乏验证,确认环节。
3、节能减排工作尚未形成合力。节能减排工作只是作为经济运行管理的一项内容,节能减排主要由节能减排部门抓,各部门、各车间齐抓共管,全公司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工作氛围和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明年是节能减排工作关键性一年,为进一步搞好节能减排工作,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4项工作。
1、进一步紧扣年度目标任务,按时序进度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进一步分解节能目标,对重点部门和列入年度的节能减排改造项目逐一督查,确保按时竣工投入运行。及时落实国家淘汰目录产品和设备,新上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节能改造项目,高度重视循环经济推广工作,狠抓节能效果,全面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工作。对已明确规定淘汰的产品和设备,坚持限期淘汰,并完成规定数量,强化责任,抓进度督查,全力以赴抓节能减排目标完成。
2、进一步协调联动,综合服务,促进和激励主动节能减排工作格局。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工作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设备)和新材料;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各车间和部门能源管理人员和减排人员的业务水平;大力申报国家和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