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三课活动总结 三课活动简报模板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课活动总结 三课活动简报篇一
本学期期初,我校根据教育局“三课”活动文件精神以及中心校的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课余比活动”这一主题,对上学期“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进行了调整安排,通过这半学期的辛勤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一、“课内比教学”活动早动员,快行动
2月16日,我校就召开了“两课活动推进及课余比活动策划会议”对新一轮活动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及建议。
2月18日,教务处根据学校及老师实际结合上一轮活动的开展情况,对“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作出调整和修改,制订了新一轮的活动方案。
2月下旬,挂横幅、贴宣传标语、召开动员会对活动进行宣传,动员教师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让每一位教师明确活动主题,详细了解活动的过程及要求。
2月下旬,针对上学期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结合校本研训工作,对教师进行培训。重点培训教师如何听课、如何评课、如何说课、如何记听课笔记等。
3月2日,“课内比教学”活动负责人给全校教师开了一个好头,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全校教师都积极投身于“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整个活动分阶段,分学科,分层次,热烈而有序地开展起来。
二、抓“比教学”的落实,初现活动成果
每周一例会,由教务处公布本周讲课教师,确保活动常规性的开展,并且每次活动,都有校委会领导牵头负责。活动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上课、说课、评课每个环节都扎实的开展。在说课中老师们对课程及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基础及特点的分析,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可谓环环紧扣,步步精彩;讲课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优秀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组织,特别是教学理念、教学语言、教学板书、教学仪态和教学示范都切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基础,层层深入,堂堂特色鲜明;通过前一阶段的专题培训,教师的评课又成为了我校活动的一大亮点,评课时改以往只说优缺点泛泛的评价为找优缺点,提可行性的建议,这样的评课是指明方向而不是贴上好与坏的标签,对教师的成长提高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3月份教研室对我校进行了综合视导,教研室领导随堂听了8节课,其中有5节获得了优秀等次,另外3节也获得了合格等次。在听了教师们精彩的评课、说课后,对我校开展的如何说课、如何评课这些专题培训也大加赞赏,肯定了老师们的进步之处。我想,没有“课内比教学”这一个锻炼的平台,就不可能取得这些丰硕的成果。
在“课内比教学”活动轰轰烈烈开展的同时,我校“课外访万家”活动也如火如荼,顺利推进, 具体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精心准备,做好家访的基础工作。
开学后学校召开校委会班子会议,讨论制订了访万家活动的推进方案,并在全校教师会议上通过。把访万家活动落实到对每位教师的
考核上,访万家活动的成效关系到教师的评优评先,与教师评模晋级,绩效工资挂钩。开学后的第二周,学校组织班主任与骨干教师力量对全校的学生信息进行摸底登记,力争做到资料齐全,信息完整。学校把所有学生的信息进行汇总登记,打印成册。通过对每一位学生家庭基本状况的充分了解,为家访工作做了充分准备。
二、积极参与,广泛宣传,为家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深入广泛的宣传是是做好家访工作的重要前提。我们通过悬挂横幅、办宣传栏、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向家长、向学生作广泛宣传。向社会宣传家访的意义,要求,向家长与学生宣传家访的目的、纪律要求,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在广大教师的广泛的参与下,宣传工作做得深入细致,为家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深入家庭,细心家访,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由于我校教师人手少,基本上是两个教师共一个班,再加上学生的住址比较分散,有的地方非常偏远,家访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教师不怕苦,不怕累。
在家访时,有些学生家长不在家,我们便走到田间地头,与家长拉家常,交心谈心,汇报孩子的表现,征询家长的意见。有些孩子住得偏僻,我们爬山涉水,力争每位学生都访到。巍巍大山岭,留下了我们老师的汗水;清清溪水边,有我们老师憩息的身影;碧波荡漾的水库,记录下我们老师辛勤的脚步。看到家长在听到孩子在校的良好表现后的满足笑容,我们心里也十分欣慰,因为我们的辛勤没有白费。能得到家长、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是我们的最大成功。构建和谐的家校
关系离不开社会与家长的支持。
四、认真总结,反思问题,树立教育好形象。
每次家访结束后,我们召开碰头会,收集整理家长的意见与建议,认真填写好《家访手记》,家访
心得体会
和家访小结。《白庙河中心
小学
三课活动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