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毛概的重要性五篇(通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毛概的重要性篇一
两岸关系 方针政策 影响因素 统一现状 和平统一
一.建国以来方针政策回顾
回顾近几个世纪的历史,从早先的殖民主义者趁虚而入,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遭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侵略,一系列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通过强租或割让的方式,外国列强纷纷在中国的国土上建立租界,乃至更早通过强占方式得到的殖民地,列强更是为了在华势力范围不惜大打出手,例如日俄战争;一战后日本觊觎德国人在山东青岛的利益;葡萄牙殖民者占据了的澳门;英国人在香港的殖民地等等„
然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领土完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不承认建国前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回了昔日各国列强在华的殖民地与割让领土,平定内蒙,解放新疆,进驻新藏,统一大陆,收复海南,然而由于一系列原因,当时台湾,香港,澳门的统一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被中国人民革命推翻的国民党政府逃到台湾,依仗着美国等外部势力的扶持和台湾海峡的天险,对抗新中国,并试图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反攻大陆。由于解放军在陆地战场上的绝对优势与全国统一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确有“武力解放台湾”的战略方针存在,但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以及美国武力进驻台湾海峡,延缓了台湾的解放大业,两岸问题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在做好武力解放台湾准备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新途径,1955年,周恩来总理首次表示:“只要美军撤退,台湾可以和平解放。”同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又提出中国政府愿意代表同美国政府在谈判桌上坐下来详细讨论远东地区局势的缓和问题。应该说,五十年代后期,首次出现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想法。
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中的台海局势历次出现反复,但值得一提的是期间新中国在外交上的努力,拉拢第三世界国家,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周总理曾笑称“是非洲的穷朋友们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通过外交手段孤立了台湾。而大陆在后来包括停止对金门的长期炮击的一系列措施,也缓和了两岸对峙的紧张局面,始终未爆发大规模的台海战争。
直到1979 年,“一国两制”的雏形出现,“我们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随后1983年的“邓六条”进一步丰富了“一国两制”的思想内容,1984年,邓小平再次对外表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必须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进入80年代后,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两岸经济交流日益扩大。尽管两岸交往仍然受到阻挠,但两岸的经贸交流与人员交往已经势不可挡。三通四流(通商、通邮、通航和经济、文化、科技、体育交流)便是这一趋势的必然结果。
历史的车轮进入90年代,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八项主张”,“…愿意同中国国民党尽早接触,以便创造条件,就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进行谈判。”史称“江八条”。而归功于在八十年代与英国与葡萄牙进行的一系列成功谈判,香港、澳门得以分别在97年与99年回归祖国,这是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在现实中的具体实现。香港回到祖国怀抱,中国人民洗血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澳门的回归,则是外国列强殖民地在中华大地上的最终消失。更重要的是,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为下一步的台湾问题提供了参考范例。
二.近二十年两岸关系与统一之策分析
当年蒋介石一再提出反攻大陆政策,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海峡两边始终充满着浓浓的火药味,近30年的炮击金门,控制人员往来,稍不留意加以通敌罪名…1975年,蒋经国接班,继续坚持他父亲的做法,拒绝与中国共产党谈判讲和。80年代中后期,在岛内外强大的民主化潮流和改革开放潮流的冲击下,蒋经国被迫宣布取消在台湾实行了长达38年之久的军事戒严令,并允许台湾民众回大陆探亲,从此打开了海峡两岸人民为关闭了将近40年的大门。而蒋经国放开的政治体制改革,也使台湾进入了两党议会制。
当受到香港澳门回归谈判胜利的鼓舞,中国政府试图一鼓作气解决大陆台湾统一问题的时候,遇到了坚持台湾独立的民进党上台的障碍,在台湾同样出现了两党为拉选票无所不用其极的选举战,不承认“九二共识”,煽动民族主义与地域主义增强选民内部归属感以拉拢选票无疑是一种手段,于是我们见识了90年代“台独”分子的甚嚣尘上,96年的台海导弹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台湾正值选举,大陆军事演习试射的导弹掠过台海上空,警告李登辉,大有 大战一触即发之势,美第七舰队随即进入台湾海峡,压制大陆当时不足以进行对抗的海空力量,确为90年代人民解放军的三大恨之一。
但随着领导人的更换,我们也见到了海峡两岸的局势缓和,从李登辉当年的“七块论”到陈水扁的“一边一国”,再到今日马英九的“维持现状”,两岸关系正在向有利于大陆统一的方向发展,而这与跨入21世纪十年内大陆的经济高速发展是分不开的。
应该说,影响和平统一的主要有这几个因素:
首先是台湾人民对祖国大陆缺乏文化认同感。从《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到国民党溃逃台湾,从1895到现在,两岸实际分离一百多年。大陆使用简体字,台湾仍然使用繁体字,文化的不同发展,见微知著;同时随着当年退入台湾生活的老一辈人离世与新生一代的出生,台湾和大陆的认同感只会越来越低。
其次是两岸不同的政治体制的问题,特别是台湾人民对于妖魔化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恐惧。在蒋经国时代,改革后的台湾经济腾飞,台湾地区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和可行的民主制度。
最后是美国和日本对中国统一的阻碍。一个受制于美国的台湾对中国具有巨大牵制作用,两岸统一不会轻易实现。
回顾八九十年代,对比美国的售台武器,大陆的军备极度落后,而与当时的台湾相比,经济水平简直不值一提。
这种情况下,大陆连武力统一台湾都没有充足的信心,就更不要说和平统一了,96台海危机就是最好的例子。换句话说,连确保统一的终极后盾都没有,自己能付给台湾的利益也非常有限。当年开的条件极度优厚,“一国框架内什么都可以谈”。台湾可以保有自己的军队和政府。合并后的国旗国号国歌都可以商议决定。联合国席位,以及在各个国际组织中的席位,可以与台湾共享。也就是说,除了形式上的“一国”和外交领域之外,并不会改变台湾的当时的现状。可以说,同香港澳门相比,为了谋求两岸统一,这是开出的最优厚的条件了。
但今天,随着大陆经济增长,两岸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质变。
所以现在已经不再提当年的统一条件了,从前邓六点、江八点,在今天变成了维持现状为主。
当年80-90年代改革开放,大陆发展还刚刚起步,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展的怎么样。不说美国,就是日本的海空军力都比大陆强得多,台湾空军的质量都比大陆高。未来会怎么发展,谁也不知道,因而大陆的谈判地位处于劣势。
90年代,大陆的前景是如此暗淡,台湾人恐怕看不到有任何进行统一的必要。李登辉恐怕觉得,就大陆的情况,未来只会更差而不会更好。
而到现在,大陆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超越日本,经济实力在向美国的水平靠拢。两岸谈判中的优势,只会随着时间而增强。
得益于经济发展的高军费投入,我们现在有着亚洲最为庞大的三代机群,从南到北的各个船厂也在以让西方目瞪口呆的速度开工下水新舰只,还有我们向来作为撒手锏存在的弹道导弹力量以及两栖投送力量的加强,使得我们不但在美军介入的时候有了一搏之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实现在美军介入条件下保证战胜甚至以反介入战略阻止美军航母编队进入,也是可能的。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赖度也越来越高,两岸交流也逐步加深。未来随着大陆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兴盛,那么文化入侵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对于台湾来说,未来谈判地位只会越来越不利。
如果按照美国人的g2共管设想,世界格局两超多强,中美划太平洋而治,亚洲(至少是东亚和东南亚)将是中国的势力范围。可以想象,在那种条件下,大陆能开出的统一条件恐怕就是台湾变成中国的一个省而已,实现两岸统一。
现在统一的主动权已经转移到了大陆一边,对于台湾来说,在鼓吹台独会遭遇大陆打击或者经济制裁和不愿与大陆统一的情况下,马英九的不统,不独,维持现状是不得已的最好选择。对于两岸统一而言,台湾人并没有看到统一对自己有非常巨大的好处,尤其是处于对妖魔化的社会主义体制的恐惧,而且也不认同“中国”。从台湾人的角度来说,维持现状是天经地义不需要理由的,最说得过去的选择。
我们真正应该考虑的是,我们如何让台湾人民心甘情愿地投入到两岸统一中来。
武力只是最终后盾,是一种代价和后患都很大的方式。没有极端的必要,是不应该拿出来用的。
那么和平统一又该采用什么方式呢?经济的发展 要让台湾人接受统一,必须要让他们看到一个获得收益的前景。当收益前景远远超越了统一带来的风险,对于台湾人来说统一才能成为一个能够接受的选项。
就这一点来说,我们有两个方向可以进行努力:
大陆经济高度发达,高高超出台湾水平,那么台湾也就不会害怕说大陆会剥削台湾。
其次是统一后台湾大幅增加收益。如果大陆的经济水平能超过台湾,那么和大陆统一不但风险大大减少,反而有很大的经济利益前景,那么大陆就能够吸引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支持。
所以在长远的未来寻求台海两岸统一的最佳途径应该是在保持军事威慑和军事压力的同时,以较现在更大的政治和外交努力相配合,进行多年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努力,放眼长远未来视角,持之以恒地将经济及军事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并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努力不断改善中国总的国际处境,特别是尽我们一方所能争取成中美关系的长期良好状况,统一大业的完全实现(而且很可能是以最小的代价)就有了大部分保障。
在我们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进步的同时,改善大陆在外形象,改变台湾岛内对华与对大陆舆论,对大陆的经济依赖,文化先于政治统一,与军备后盾,均是最终改变意识形态对立的辅助手段,当意识形态上双方谋求统一之时,统一的最终完成,将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然。
毛概的重要性篇二
论毛概的重要意义
100301005耿琦琦 毛概,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门必修公共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进行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掌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懂得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和革命运动的规律,认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毛概课比较系统地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着眼于引导和帮助考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这对于培养我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在时间上为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初步形成了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并解决了与这条新道路相关的一系列革命的基本问题,特别是关于《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已初步包含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这标志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已基本形成;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即从遵义会议到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的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到达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
发展。毛泽东领导全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凉亭大理论成果。而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21世纪,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战斗的光辉旗帜,是指导我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种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
通过毛概的学习,我们不仅学到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活的灵魂等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认识到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掌握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受到马克思主义教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受到革命传统教育,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毛泽东以毕生精力钻研马克思主义,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他强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势下,学习毛概,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有助于大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学习毛泽东思想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和了解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历史的过程。从我们党的全部历史来看,不管是谁,也不管在什么时候,所有对党的事业能否胜利产生怀疑和动摇的,都已经被历史证明是完全错误的。中国革命和建设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学习毛泽东思想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坚定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正因为我们党能克服一切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才能从五十多人发展到今天成为六千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成为领导中华民族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第二,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有助于我们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
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有助于我们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有助于帮助学生坚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培养了几代人。她是指引无数革命者成长、成熟、成才的灯塔。毛泽东思想概论作为一门高校的理论课,学习对象都是年轻学生和年轻干部。青年就是未来。我们现在正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要在这个新的世纪里,使我们国家以社会主义强国的地位屹立于国际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轻一代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群体,而思想理论素质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因此,年轻的一代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必须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素质,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
第四,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无论是中国革命还是中国建设,马克思主义如何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个贯穿始终的大问题。这种结合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过程。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学习毛泽东思想,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既渊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先导。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上,毛泽东思想既渊源于马克思主义,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先导。如果懂得了毛泽东思想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理,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从而在思想理论上明确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自觉地遵循邓小平理论,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努力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第五,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可以使我们更充分地了解党和政府所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并自觉地拥护并贯彻执行之。冯伦原是中央党校的老师,对毛泽东思想素有研究。从商后以毛主席革命的“三大法宝”来搞地产革命,一举成功。把那些熟读新经济理论的xba们堵得没话说。无独有偶,史玉柱在巨人集团倒闭后,一度闭门读书,只读有关毛泽东的书,他认为一事通,百事通,只学毛主席就够了。有所得后才重新出山,且不论他的脑白金是否有效,欠下几亿债务能够自己偿还的,普天之下又有几人?毛泽东思想真是光芒万丈,不但卡斯特罗能学毛著建国,商人也能学毛著发家。
根据实事求是原则如何做一名优秀学生
首先: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和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计划。将来我们要面对的是社会,去找一个很好的工作,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要从现在做起。
其次:我们要为了自己的目标理想,在学校德望这段时间里努力是自己知识、能力都有所提高。做一个优秀的大学生。
再次:在大学的这段时间里,努力完成几件让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好事。我们所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不是泡字虚拟的网络世界,也不是沉迷于校园恋情,大丈夫志在四方,我们要放眼世界,思想开阔,与时局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做好每件小事,才是我们的做人根本。
毛概的重要性篇三
论如何学习好毛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门富有哲学性也是一门实用的课程,有助于让我们更加系统的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过程,去领悟其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任。
站在21世纪这个思潮激荡的时代转折点,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转型面临困难,国际形势复杂这些问题,更是我们内心的信仰在这样的国际化氛围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变化,如何坚定自己内心的问题。
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是一种信仰,虽然有助于有助于增进我们对党的理解与认识,但这并不是对党的信仰宣传。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人生观与施政理念。
当下很多人都对毛概有一种错误的理解,认为毛概课是一种单纯的洗脑的课程。然而实际上,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的学习过毛概便错误的因为其理论的枯燥无味性而对其下了不正确的结论。因为没有真正的学习,便不存在真正正确的看法。
然而如果我们能理性的看待这门课程,并且实践它,把它和现实结合在一起,我们不难发现,收获不小。比如,教会你思考问题的辩证思维,辩论法按照经济学的角度而言,是不存在被推翻的可能的,因为其拥有不确定数目的结果,其最核心的方法论就是矛盾分析法,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分析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事情,电影《九层妖塔》中的台词,你看到的生未必是生,你看到的灭也未必是灭,长期运用这种思维将使得我们更加全面的看待问题,也更能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别人的事情。
其次,可以给自己普及国家当前的治国方略。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也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为何走社会主义道路,怎样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何实行改革开放,如何实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的问题,而且毛概是与时俱进的,是随着政策方针与时事变化而不停发展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学习毛概这门课程呢?
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去理解毛概这门课里面的理论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治党治国的政策方针,我们必须多注重国际时事,多关注国家大事政策改变政局变动等内容,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自己的行动去验证、修改、完善自己的理念。这些理念可以不仅仅是治党治国,还可以转换到如专业相关的投资方面。毛概要灵活运用,而且也可以灵活运用,多用案例去分析理论,与别人一起针对相关的时事进行理论探讨,深入了解理论并发现不足。
其次就是回归历史,学史明己。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相同之处,如人本思想,既是传承又是在新时代的基础上的改造与创新,民本思想与群众路线的相似之处。历史是相似的,改革开放这种锐进向上的精神,历史上也并不少见,商鞅变法到戊戌变法到大跃进等,为何改革开放成功而其他的改革存在缺陷,我们如何避免走向缺陷,这都是我们要进行思考的问题。
第三,便是我们要真正的放下偏见。若是你觉得一门课没有用,证明你的知识和思想水平还没有到达理解它的高度。因为所有学科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它在历史中发挥过其作用,在实践中验证了正确性才会保留到今天,因为有用才流传下来。一个没有真正阅读过毛概专著的人,是不能够对其的重要性与不可或缺性进行探讨的。只有当你完整的掌握毛概的理论体系之后,才能够站在一定的角度对其进行褒扬或者批评。对理论的掌握完整度决定了我们这门科目是否真正的入门。
微积分对于菜贩子自身基本没有帮助,马哲与毛概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也是如此。我们不能短视的站在现在自身的角度去看待这么一门科目。在我看来,有的时候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时候很多知识并不是在当下就起到作用的,有的如急救知识是在你危急的时候将救命一次,而有的如毛概马哲则像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太过于功利与急躁的看待任何事物,都会发现事情是做无用功的。学习这门课,首先便要,踏实的沉下心来学。
毛概的重要性篇四
论改革开放
小组成员:王彤 于鹏 曹丹莉
网络102班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 慢慢觉醒,却步履维艰。直到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 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1978 年 12 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 年 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一、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
改革开放的具体含义是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改革开放的必然性
首先,改革开放是根除历史遗留的需要。封建经济、殖民地经济的影响在人们思想中的遗留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开拓。从明清至民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封建经济理念;外国入侵、掠夺、军阀混战蹂躏的动荡经济环境;明中期以后,东南沿海遭受倭寇骚扰、荷兰入侵;晚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中国;民国时期,帝国主义支持各派军阀,为争夺地盘而长时间混战,导致民不聊生。这些导致了中国人民强烈的封闭性、排外性。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进行过土地革命,实施过一系列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实行了计划经济,完成了三大改造,并且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思想中的历史遗留是漫长的历史渗透、历史凝结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不断变化,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使改革开放成为历史的必然。
其次,改革开放是抹平历史遗憾的需要。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中苏关系也恶化了,中国的开放再一次受到了影响。当然,中国人有中国人的骨气,美国越仇视、越封锁;苏联越蔑视、越拆台,中国越要发展。面临国际上的险恶斗争,中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上探索、奋进。这更加大了国家的封闭程度。经济道路的偏差、经济体制的僵化以及国家的对外封闭,随着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形成,到 70 年代末,越来越不适应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开放势在必行。
第三,改革开放是纠正历史错误的需要。“左”倾错误的泛滥,加大了经济发展道路的 偏差和体制僵化的程度,压抑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国家的对外开放。中国出现了 “大跃进” 和“一大二公”为特征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从此,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中国的经济路线完全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国情,完全违背了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文革” 的十年浩劫,经济更濒临崩溃的边缘。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民不甘沉默,必将在沉默中爆发。改革开放迫在眉睫。
最后,改革开放是避免历史重演的需要。当文革结束,中国在不断徘徊、处于选择的三岔口时,邓小平同志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警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他强调,要彻底改变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路,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一场新的革命。
三、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重大影响
不管是现实还是理论上,改革开放都是新中国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首先,从经济生活方面来看。自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 移到经济建设中这一决议到现在,中国经济发生了几大变化:
(一)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二)从封闭半封闭经济转向了开放经济。
(三)从自给自足的产品经济转向完全的商品 经济。
(四)从总体上的短缺经济转向总体上的过剩经济。
(五)从模仿型经济转向创新型经 济。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发生了更深刻的变化。一方面,这意味着从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融入世界经济,在国际分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 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从文化生活方面看。从改革开放之始拎着录音机满大街溜达的不良青年,到崔健“一无 所有”的嘶吼吼出了一代人的心声,从对诗歌诗人的崇拜到商业热潮,从国企改制到普及全 民教育,从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到铁臂阿童木唐老鸭米老鼠的成功登陆,多元文化的迅速涌入 填补了中国民众精神领域的空缺,中国文化透过窗口开始张望世界。今天,我们已经有目不暇接的电影大片供选择,有记不清名字的歌曲供下载,有各种版本的书籍供挑选,有雅俗共赏的艺术演出。年轻人已不满足围成一桌麻将消磨时光的生活,派对、沙龙、驴友、k 歌„„每个新词汇的衍生都包含着社会文化内容的不断拓展。文化作为一种力量,正潜移默化地推动社会的深刻变革和进步。
从居民消费生活看,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居民消费方式也发生着改变,从衣 食住行用方面可窥见一二。
食: “民以食为天”,食品消费在城镇居民生活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在食品消费方
面,主食消费比重持续下降,副食消费比重上升,其中又以营养、美味和保健型食品消费增长较 快。在食品消费中,人们注重食物的营养,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有人身上蓝、黑、灰颜色的“干部装”几十年如一日,满大街的中山装、解放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颜色在服装上的应用开始变化,戴蛤蟆镜、穿 喇叭裤是一种时尚。近年来,各类休闲店、服装品牌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于大街小巷,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已经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展示风度个性的方式。
住:改革开放之初,住宅有卫生间的不多,甚至一个房间兼有居室、厨房等综合功能。房型从上世纪 70 年代末的筒子楼、80 年代的单元楼、90 年代的二室一厅、三室一厅到跨入 新世纪的小高层、复式楼、别墅,无不折射出居民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现在家庭居室内有 厕所浴室,有可取暖的空调或暖气设备等等。
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交通建设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前绝大多数居民认为是奢侈 品的轿车也逐步进入普通家庭,各个大城市也开始规划建设地铁,不断完善公共交通,居民 出行更加便捷。
用: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日常耐用消费品由实用型向享受型方向跨越。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老三件早被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话、空调、组合音响、电脑所取代,并 向着高科技、高时效性、享受型、信息化方向发展。
四、改革开放面临的问题
在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的问题,在我们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而西部边疆地区相对落后,遍地开花的工业化方式,造成了生态和居住环境的急剧恶化。另外,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贫富差距严重,社会渐向两头社会方向发展。要想使社会得到健康发展和正常运行,应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和实现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稳定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讲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确保社会的长期稳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在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中,经济建设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发展与改革是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而保持社会稳定又是发展经济和深化改革的前提条件。正确把握和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努力深化改革扩 大开放,促进发展,又要注意保持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努力做到在稳定中推进改革,促进 发展,以改革和发展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
建国 60 周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
方。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在明天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 龙平平.论邓小平开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历史贡献.党的文献,2009年01期
[2] 岳彬.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生建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04-01
[3] 杨春贵 屠春友.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实践对人们的影响[n].北京日报,2000年
[4] 关海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理论与现代化,2011-04-01
[5] 荣长海.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11-20
毛概的重要性篇五
毛 概 论 文
做新时代中国梦的主人
姓名:崔礼鹏
班级:应用化学(工)3班
学号:3010207435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为深入探究中国梦与大学生的关系,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以“大学生自身梦想的树立与追求”为主题、发放调查问卷为形式的实践活动,调查对象涉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男生女生,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大多数同学有自己的梦想但在实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困难
与问题无法很好开展,比较常见的原因是缺乏共同奋斗伙伴;在 大学生活安逸的环境中缺乏了奋斗的动力。
2.大多数同学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是基于社会的需要或父
母的期望,以自身兴趣为出发点的占少数。
3.多数同学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抱有并不积极的态度,普遍感觉到压力大,并表示现在能做的就是学好现有文化课知识
以备将来派上用场。
所谓“中国梦”,从国家民族的角度来说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的那样,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个人层面来说,就是其全面发展和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希望,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传达给每个青年最强烈的信号,是党和国家宏伟大业向每位青年发出的深情召唤。也是让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让党的队伍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根本。
然而,迫于生存和家庭的压力,大多数大学生放弃了前途未卜的兴趣而选择了“钱途”丰盛的工作,这样一来很多人的梦想无法实现,也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来选择职业,将来工作时的热情会更高,能为社会和国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相反,如果大多数人以社会的需要和父母的期望为依据,不但会降低自己工作的热情,还会造成某些领域人才饱和而某些领域人才匮乏的局面,这样不利于社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威胁着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有悖于“中国梦”的内涵。
作为国家培养出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应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为实现“中国梦”,应做到以下几点:
1.明志,以远大的志向为前进和发展鼓足动能。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是推动发展的“正能量”。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拥有远大志向和理想,不畏前行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和战胜困难,就会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学习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和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开拓奋进,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2.自强,树立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青年人最大的优点是:有拼劲、充满活力和朝气;有激情,始终鼓足创新前行的动力;有锐气,敢于挑战权威,不拘一格。广大青年大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创业、独立奋斗。以社会为依托,但又不依赖社会,大力发展自己的兴趣,不一味地追求多数人的选择。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只有具备百折不挠、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3.自立,勇于承担人才强国的重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是当代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项重大战略任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既是国家战略,又是广大青年的历史责任。在科技和教育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当代青年有较多的机会学习、运用、创新现代科学技术。广大青年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任,争当优秀的创新人才,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成才、成功的梦,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比渴望的强国梦。当 前,作 为 大 学 生 的 我,要 更 努 力 地 学习科 学文 化 知 识,提 高 专 业 技 能,积 极 参 加 社 会 实 践,提 高 综 合 能 力,为 贡 献 祖 国 积 累 能量。我 知 道,要 想实现强国梦必须先一步一步充实自己、强大自己。在大学里,我除了认真上课,学习专业知识外,还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要实现中国梦,就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中国梦”里,有期盼也有实干。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梦想。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追求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既强调了实干兴邦,又强调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梦的实现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大学生的教育对国家的未来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模式有待改善,同时大学生也要增加自身的价值,提高素养。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是最富有生机、最富有活力、代表着国家和民族未来和希望的社会群体之一,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明显提高,在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明显提高中具有示范作用、辐射作用、推动作用,是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的重要方面,是全民族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的重要基础。中国梦对大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需要用先进的十八大思想精神武装大学生的思想,让中国梦成为他们的共同梦想和追求。
作为大学生,应该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尊重自己的兴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不可一味地追求安逸的生活,应当拿出自己的热情和朝气将祖国和社会的发展与建设放在第一位,只有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价值,自己的社会价值才得以体现。要敢于创业,但也要头脑冷静,思维缜密,机会是要靠自己努力创造的,而不是等来的,把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当成自己的责任,做新时代中国梦的主人,才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觉悟,这样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学习,掌握本领,艰苦奋斗,自觉磨练自己,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我们的青春在为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