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化室自我小结200字 生化室自我鉴定总结模板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化室自我小结200字 生化室自我鉴定总结篇一
总结如下:
,也就是离心后用上清液即血清做所需的检查项目。还需知道血清与血浆的区别:血清是血液发生凝血后的上层澄清液体,凝血的主要反应是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所以血清中不再含有纤维蛋白原。
而血浆是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离心得到的上清液,抗凝剂的存在阻断了凝血链式反应,使凝血过程受阻,纤维蛋白原还存在于其中。另外,血浆中不含游离的钙离子,再加入钙离子可使其再凝,而血清中含有游离的钙离子,再加入钙离子则不会再凝。另外,血清中少了很多的凝血因子,以及多了很多的凝血产物。
1.p3(肝功):血清总胆红素测定(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dbil),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ibil),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固醇测定(t-ch),血清总胆汁酸测定(tba),乳酸脱氢酶测定(ldh),α-l-岩藻糖苷酶(afu), 腺苷脱氨酶测定(ada)
2.p2(肾功电解质):血清总二氧化碳测定,血清肌酐测定(cr),尿素氮测定(bun),血清尿酸测定(ua),葡萄糖测定(glu),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钾,钠,氯,钙,血清碳酸氢盐,无机p,镁,铁测定。
3.p5(血脂):血清甘油三酯测定(tg),血清总胆固醇测定(t-ch),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血清载脂蛋白ai测定(apo-ai), 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apob)。
4.p6(酶谱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血清乳酸脱氢酶(ldh)。
5.p8(风湿类):类风湿因子测定(rf),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aso),c反应蛋白测定(crp)
6.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接收标本时一定要问清病人总尿量,并在电脑病人信息里进行备注填写)。
7.脑脊液生化(csf)检测(脑脊液若为无色透明则无需离心,若为浑浊,则需离心后检测):glu,cl,pro。
8.胸腹水生化(fsh)检测(须离心后检测)。
9.血尿淀粉酶测定(amy)。
10.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测定(hcy)。
1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测定(tsgf)。
12.胆碱酯酶测定(che)。
13.血气分析:pco2,po2,ph,be,ag,tco2,hco3-。
14.心梗系列:nt-probnp,ck-mb,ctni,myo。
:胆红素是老化的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降解产物。总胆红素增高见于中毒性或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黄疸,内出血,输血后溶血性黄疸,急性黄色肝萎缩,先天性胆红素异常等。
: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
:tp增高见于急性失水(如呕吐,腹泻,高热)和血清白蛋白合成增加;降低见于水钠储溜,营养不良,消耗增加,肝功能障碍和烫伤等蛋白质丢失,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量失血。
:增高见于严重失水;降低见于急慢性肝病,营养或吸收不良。
:alt在肝脏中含量较多,当肝脏受损时,此酶可释放入血,故测定alt常作为判断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
: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也是肝炎患者的观察指标。
:升高见于急慢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等肝胆疾病。
:增高见于肝炎,肝外胆管阻塞,肝内胆汁淤积。
:降低见于肝细胞损伤,是有机p中毒诊断和预后估计的重要手段。严重肝炎患者,其che降低与肝病变程度成正比。如持续降低提示预后不良。
:增高见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疾病;降低见于肝肾功能损伤。流行腮腺炎,特别是急性腮腺炎时,血和尿中amy显著增高。
:主要分布于人体淋巴组织,急慢性肝炎,酒精肝,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ada活性一般都会增高。
:正常人血清中alp主要来自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故骨骼疾病,特别是当新骨质生成时和正在生长期的儿童,alp活性增高。肝胆疾病,特别是胆道堵塞时alp活性增高。
13..afu:急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均可见afu增高。
:增高见于痛风,肾功能减退等疾病。降低见于wilson病,严重贫血等。
:增高见于肾功能损伤,蛋白分解亢进等;下降见于妊娠期。
:升高常见于晚期肾脏实质性损害。
-c:是一个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极强的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标志物。升高常见于肾功能损伤。
:是糖尿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昏迷鉴别诊断的必要检验。升高见于糖尿病,胰腺疾病,肢端肥大,肝功能障碍,口服避孕药;降低见于药物性,内分泌性,反应性,自发性低血糖等。
2:增高见于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
:升高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中毒,酸中毒,脱水等;下降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维生素d缺乏,新生儿低血钙症。:升高见于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6缺乏;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慢性长期失血,急慢性感染等。
:升高见于肾功能不全,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降低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症,糖尿病酸中毒等。
22.脑脊液(csf):脑脊液蛋白和特异蛋白的测定常用于鉴别血脑屏障对血浆蛋白质的渗透性的增加或鞘内的免疫球蛋白分泌的增加。
23.尿蛋白定量:尿总蛋白测定是鉴别肾病的重要指标。升高见于肾小球渗透性过高,肾小管重吸收不全和蛋白分泌素异常等症状。
24.t-ch:升高见于各种蛋白血症,梗阻性黄疸,肾病综合征等。下降见于各种脂蛋白缺陷状态,肝硬化,营养吸收不良等。
:增高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肥胖,高脂蛋白血症等。2
-c:与冠心病成负相关。
-i:冠心病,脑血管病患者结果常偏低。
:是各项血脂指标中较好的动脉粥样硬化标志物。增高时,即使ldl-c正常,也可使冠心病发病率增高。
:血清中高浓度的lpa是动脉硬化和心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增高见于进行性肌萎缩,皮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脑血管意外,脑膜炎,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患者。
-mb:升高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
:增高常见于心肌梗死,肝炎和肺梗死等疾病。
:主要作为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的危险指标,它的浓度升高程度与疾病的危险性成正比,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升高常见于风湿关节炎。
:升高说明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及感染后免疫反应所致的疾病,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扁桃体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协助诊断类风湿热。
: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疾病发作后数小时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趋势。病变好转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成正相关。
1.将收集回来的标本根据化验单所检查的项目进行编号,血标本上的编号应与化验单上的编号保持一致,需注意化验单上也会有条码,也需进行编号。
2.接收标本,未采集的标本及时通知各科室进行标本采集,再接受,核对条码所含信息是否与化验单上的信息一致,不一致的应及时与相应科室沟通,确定检查项目。
3.对血标本进行离心,注意每一标本必须离心合格。离心不合格的应进行重离。
4.在电脑上输入化验单上所对应的检查项目。
5.将离好的血放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对应位置上。
6.在电脑上点击运行按键,开始运行。
7.审核,发送结果。
1.白细胞(wbc):<
1.0×109/l或者>40×109/l。
2.血红蛋白(hb):<30g>220/l.
3.血小板(plt):<20×109>1000109/l。
4.凝血酶原时间(pt):>35s。
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70s。
6.k:<2.2mmol>6.5mmol/l。
:<115mmol>160mmol/l。
:<75mmol>125mmol/l。
:<2.5mmol>25mmol/l。
:>650umol/l。
11.尿素>36mmol/l。
:血>500u/l或尿>1000u/l。
:<7.0或>7.6。
2:<20mmhg或者>70mmhg。
2:<30mmhg。
在生化室虽然只待了这短短的一段时间,但我却学到了很多关于课本内和课本外的知识,熟练了很多的实际检验操作,也和老师同学之间建立了很好的感情,真心感谢生化室每一位老师的谆谆教导。希望在今后的实习过程中继续努力虚心的向老师和同学学习更多的知识来丰富自己。坚决改正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所犯下的一切错误。做到认真,谦虚,努力。下一个科室,加油……
生化室自我小结200字 生化室自我鉴定总结篇二
从12月末进入实验室以来到现在,我概括为第一阶段,感觉上是比较合适的。今天要去把细胞从-70度冰箱转移到液氮中,然后就可以回家过年了。
为什么我心血来潮想写这么些东西呢?因为,我在我们年级里算比较早进入实验室的,纵向对比、大二寒假进入也是很早的了。我的同年级的朋友对“进入实验室”还了解得不多,“仰视”的同学经常会问:“你最近在研究什么啊?”“你发现什么奇怪的现象了吗?”“俯视”的同学经常会问:“你今天又洗了多少管子啊?”“杀老鼠好玩吗?”
笼统地回答一下:如果一个人进了实验室第一个月内就有自己的课题,然后就开始开始着手研究并且有所发现了,那是大牛人;当然,进实验室以后也不能甘心就学洗管子、杀老鼠,很多东西都是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学会的,比如“实验室文化”、哥哥姐姐们项目的具体进展和你可以往哪些方向设计自己的课题、甚至每一种细胞的伺候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代要养好有什么经验……不了解这些知识,自己设计project会很空泛、很不具有科学性,甚至只是变相的“简单重复”。
我曾经看到过一篇xx的人建议刚进实验的小朋友要注意的东西,我看后的确觉得很无聊,似乎是人人皆知的。比如他说“要多讨教师兄师姐的经验”,废话,哪有先自己摸索经验的人嘛!再比如他说“不要把所有时间花在实验台上,要学会查阅文献”,废话,实验资源有限,你想一直花在实验台上也不现实。
我还是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谈谈我的体会。有些套话比如细心、踏实,没什么好多说的。
第一是要胆大。刚学习养细胞的时候,一直害怕染菌、加错药……然后pandamumu姐姐还在边上监工,我反而做得很慢,有时拿枪的手也会抖的,然后加完一样,想了半天,才放心。后来才发现,其实操作规范的话是不大可能染菌的,做的时候胆子越是大、动作越是快,效果越好。比如消化完的细胞,就是要靠快速的吹打、吸取,才能保证转移的量尽量多。一般而言,桌上一共也就几管子的溶液,不大可能加错药的。
第二,是要为自己留好后路。比如,师姐的做法,消化完后随手把瓶子扔到废液缸里,我也这么做了。可是今天我这样做完以后发现消化下的细胞并不多,而把瓶子拿到显微镜下一看才发现细胞仍然贴在壁上。但是显然,瓶子已经和废止废液在一起呆过了,里边的细胞是不能继续保存的了。如果我当初用完的瓶子仍然放在无菌台上,那么就不会出现如此的麻烦了。消化下的细胞不多,必然下一次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养,而且已经养成的那批就浪费了,感觉很可惜。
第三,是要把所有的想法全部想周到。比如这次消化得不好,其实在前一次就已经有征兆了,可是我一直感觉是操作上的疏忽,而不认为是材料的问题。不过,我其实应该可以分析出来,胰酶忽冷忽热用过很多次,很有可能是失效的。所以就应该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但是那时没有仔细想过,第二次的时候由于一直误以为是操作上的问题,因而操作更加周到,可是那显然是无济于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