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典礼(五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典礼篇一
大家好!
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代表毕业校友在这里发言,跟大家交流一些体会和感受。我是社科学院20xx级博士生,五年直博,20xx年毕业,眨眼间离开学校已经20xx年。接到此次发言任务后,我一直在想,在这样一种情境下应该说点什么才更有意义,但是,浮现在脑海中的,却都是在清华读书期间的一点一滴。
清华就是这样,包容、宽厚,她对待每个学生,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教他们做人的道理,给他们做事的本领,牵挂他们的成长,给予他们所有的帮助,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清华文化的传承,不是抽象的,更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体现在每位老师身上,体现在每位同学身上。每一个曾经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的人,都是清华,都代表着清华。特别是对于即将走出校园、踏入社会的同学而言,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代表和传承这种文化。借此机会,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跟大家分享。
第一,要保持追求纯粹的精神。真理是纯粹的,追求真理的过程就是追求纯粹的过程。清华给了我们这一方净土,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去追求学术上的纯粹。这种历练是一生宝贵的财富。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可能会有一些复杂,但现在看来,即使再复杂的事情,可能都需要回到本真、回归初心,这就需要一种追求纯粹的精神。上周,共青团xx大刚刚召开,团xx大报告最根本的是在着力解决几个问题,共青团的初心和使命到底是什么?共青团作为一个组织存在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新时代到底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共青团?锻造什么样的团干部?培养什么样的青年?这是一些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需要一种纯粹的拷问,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旗帜鲜明的解释,让共青团真正成为他本身应该成为的样子。思维上纯粹,理论上才能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党的xx大以来,我国所发生的历史性成就和根本性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都是回归党的初心的自然呈现。在具体工作中,也是这样,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各种各样的纠结,但如果能够保持一种纯粹的精神,多问问事情应然的状态,多想想事务本身的逻辑,多听听自己本真的追求,也许就没有那么复杂了。
第二,要培养兼济社会的情怀。清华毕业的学生,不能把进入精英阶层、中产阶级作为我们主要的奋斗目标,还应该更多地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生活在这个社会,谁都不可能真正地独善其身。曾经说过,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清华也教育我们,要厚德载物。我毕业后到一个县里工作,后来又到一个乡镇去当党委书记。有一次因为要建设西气东输的一个工程,需要征地15亩,因为补偿标准达不到老百姓的预期,乡镇政府与老百姓产生了一些矛盾。当时感觉压力很大。后来我就在想,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干这件事,如果是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那么解决这件事有更直接更快速的办法。但是,如果完成了这项任务,而使老百姓的利益受到损害,那么,我们办这件事的目的又是什么?这就是一个出发点和立足点的问题。不同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决定了不同的处理办法。我们的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一个基本方略。如果发展不能给老百姓带来福祉,这种发展将毫无意义,所谓的繁荣不仅是虚假的繁荣,而且是虚伪的繁荣。兼济社会不一定只是在公共部门工作的人需要坚持的一种情怀,理论研究也需要立场,企业也需要社会责任,公益服务也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兼济社会,首先要兼济他人,你是否照顾了他人的感受,是否进行了换位思考,是否让你周边的人感受到了舒适。连我们的家人、同事、朋友,我们都兼济不了,何以去兼济社会。这跟物质没有关系,更多地应该是一种修为,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取向。
第三,要练就从容淡定的心态。心态跟年龄应该没有必然的关系,但肯定与我们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我们更加容易举止从容、神情淡定。但是,大家都说,人生是一条波浪线,而不是一条直线,有高潮,也有低谷。走出校园,我们不可能一直轻松愉悦,可能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接到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可能暂时买不起学区房,碰不到心仪的男女朋友;可能遇不到让我们感到舒服的领导,找不到得力的下属。总之,我们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让人焦虑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从容淡定的心态。这种心态,来源于自信,家国自信、个人自信,连清华毕业的学生都不自信,你让其他学校的同学怎么淡定;这种心态,来源于乐观,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始终充满正能量。季羡林先生笔下的清新俊逸,不仅仅指的是清华园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指的是清华精神,“永葆青春,永远充满生命活力,永远走向上的道路”。我们要努力将这种精神内化为我们的性格基因,转变为我们的日常心态,从而更加从容淡定地生活和工作。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也是我努力的方向,说实话,我个人做得还远远不够。
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党的xx大以来,多次给青年回信,参加青年活动,指导青年工作,对我国广大青年充分信赖、寄予厚望。前几天,给清华大学马院研究生毕业班全体同学提出勉励寄语,希望同学们坚定为祖国和人民矢志奋斗的信念,以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这不仅是对清华马院毕业同学的寄语,也是对清华全体毕业生、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殷切希望。
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际遇,我们这一代人也将与这一时代同生共长、同频共振。正所谓,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祝贺大家顺利毕业!祝愿大家都能够用不懈奋斗成就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回忆!
最后,再次感谢清华赋予我们的一切!感谢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悉心指导!永蕴社会情怀,长继科学精神,祝愿社科学院越办越好!
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典礼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我是谢邦鹏,1999年从四川考入我们电机系,20xx年直博毕业后到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生产一线工作至今,历任公司继保班班员、现场工程师、班长,现任公司运检部副主任。很荣幸能够受邀参加此次活动,看到各位师弟师妹们意气风发、朝气蓬勃,我的心情也非常激动。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在电力生产一线也已工作十年,下面就结合我的工作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工作感悟。
一是要坚定信念,坚守初心。清华人,都是有梦想、有追求的,我们渴望能够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记得小学时老师曾问我长大后想要做什么,我的回答是做“工程师”,清华九年电气专业的学习,更是让我立志于成为我国电力生产的专家和电力技术应用的先行官。博士毕业后,我毅然选择了进入国家电网公司。刚进单位的头两年是最困难的。生活上,孤身一人在上海,实习期收入很低,房租就占掉近一半;工作上的打击是最大的,不但工作中搭不上手,甚至根本不知道师傅在讲啥,因为我是四川人,根本听不懂上海话。记得20xx年教师节,我在出租屋里给梅生伟老师打电话问候时,梅老师问我过得怎么样,我说“过得挺好的”,其实眼泪都差点掉下来……支撑我坚持下来的,就是清华人自强不息的信念,就是我一直的追求和梦想。
二是要精益求精,传承匠心。产业工人队伍从来不缺匠人,像我们单位有一位邱永椿师傅,80岁了,还一笔一笔的工工整整的写了90万字的电气试验教材手稿,严谨精细的精神着实让人震撼与佩服。清华人也从来不缺匠心,记得曾嵘老师就曾经在给我们上课时说过:“清华人,扫地也要扫得最干净”。所以刚到一线,工作中碰到困难时,我也对我自己说:要做就要做最好的一线工人!到班组前三年,我是班组里拧螺丝、接线头、看图纸、做笔记最多的人,加班更是常事。精益求精的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完成班组派给我的每一项任务,让我很快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技术技能也有了质的飞跃,我还被评为了国网公司“生产技能专家”。20xx年我被委任为继保班班长,我就下定决心打造一个“标杆”班组。对内加强培训,推行量化积分考核,对外提升标准化作业水平,应用创新思维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和现场工作效率。几年中,我们班组先后获得了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上海市“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这让我倍感自豪。
三是要开拓创新,发挥慧心。生产一线是创新发明的沃土,实际应用是检验创新成色的试金石。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应用创新思维解决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得到的成果最有价值。20xx年初,我带大伙儿做主变回路检修,需要调换20多个老式电磁型继电器,拧下拧上400多颗螺丝。3个多小时干下来,大伙儿手都酸得抬不起来了。“现在连汽车换轮胎都用电动工具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设计出一套专用工具?”带着这个想法,我设计了我们的专利产品——专用组合式电动套筒。有了这套工具,工作时间可以轻松缩短一半。还有一次,我在做继保大电流试验时,发现开关柜电缆仓的短接工具很不好用。冥思苦想后,设计了一套“大电流试验万用组合短接工具”。如今,这项专利成果已获发明专利授权,并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这几年,我和我的同事们已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完成了二十多个创新课题的研究,获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四十多项,我也获得了“上海工匠”、“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等称号。
四是要放平心态,求得安心。我们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身上都烙着“清华”二字。这是荣耀,殊环,也是压力。从进单位大伙儿叫我“清华博士”,到后来的“博士班长”、“劳模工匠”,大伙儿对我的期许不一样,我对自己的要求也一直不一样。但是,生活中必然会有许多不如意,工作中会有许多起起落落,同事间也会有许多风言风语。遇到挫折后同事评价“清华的也不过如此”时,取得成绩后同事说“他是清华的做得好是应该的”时,心态很重要。我一直以日晷上刻的四个字“行胜于言”为座右铭,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竭尽全力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决不辜负“清华”二字。
其实,我的工作很平凡,但我相信,只要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超越自己,就可以让自己的知识更有价值,就可以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的博士导师卢强院士曾经评价我的工作,他说:立足于生产一线,使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这不仅不是轻用人才,反而是锻炼和造就能担当未来大任的精英之正道,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并可以促进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沟通与交汇。这句话,也与大家共勉!
最后,感谢系里给了我这个发言和跟大家交流的机会,感谢领导老师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祝各位师弟师妹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顺利!谢谢!
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典礼篇三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亲友们,来宾们:
今天,是一个特别值得铭记的日子。首先我代表学校向5000多名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培育你们的父母和各位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毕业是人生新的起点,学有所成的你们即将跨出校门,拥抱新的生活。我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目标”和大梦想,对未来都充满期待。未来也确实值得期待,因为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创新时代,任何想法都有可能变成现实。
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容易让人浮躁的时代。一步登天、一举成名、一夜暴富的故事,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热议的话题。各种各样的成功人物,引来人们羡慕的眼光,但他们奋斗的过程却往往不被人注意。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这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在脚步变得越来越匆忙的时候,人们常常忘记了人生该坚守什么。人们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也往往沉溺于各类新奇体验而迷失了自我,不知心安何处,不知走向何方。今天,我想向大家强调的是,少一些浮躁,多一份情怀,葆有一颗安静笃定的心,在执着奋斗中不断成就人生新的高度。
少一些浮躁,沉下心去,脚踏实地,执着向前。所有梦想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这是最朴素的道理。人生没有捷径,成功绝非偶然。无论攀登多高的山峰,向上的步伐也只能一步一步迈出。朱自清先生曾在一首诗中写到:“摆脱掉纠缠,还原了一个平平常常的我!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真正的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奋斗的过程本身就是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一定要说成功有捷径,长期不懈的奋斗就是成功最大的捷径。我校机械系教授潘际銮院士今年正好90岁,他在读书时选择了焊接专业,此后便一生致力于中国的焊接事业,成功解决了焊接电弧控制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这些成果在建设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的核电站和第一条高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实际上,清华有很多像潘际銮院士这样的校友。我建议,我们用掌声向所有脚踏实地、执着进取的前辈学长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少一些浮躁,抵御住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诱惑,保持心中的那份静气。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似乎可以提供所有的机会,也似乎每个人都可能拥有一切。人们经常盲目地跟风而不自知,面对选择时往往缺乏应有的分析和判断。要坚守内心的价值观,懂得选择和拒绝。中国古语讲:“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人生美好的事物成千上万,但只有专注内心真正的热爱,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要努力涵养内心的静气,保持一种平和进取的心态。陶渊明在诗中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不是诗人居住的地方真的没有车声马叫的喧扰,是因为诗人心中有静气,因而有静土。
我希望你们作为清华人,自觉践行“行胜于言”的校风,拒绝浮躁。我更希望你们在枝蔓丛生的世界里砥砺前行,心系远方,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情怀。也许有人认为情怀是一种易碎的奢侈品,难以承载生活的重力。但是你们要记住,正是美好高尚的情怀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一个有情怀的人,会追求高雅的志趣,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保持自己的心境,注重心灵的感受。就像读一本书,一个有情怀的人只希望汲取营养、启迪智慧,而没有任何功利的考量。生命是悲喜交集的历程,不可能总是单纯的愉悦,也不会有永远的悲苦,起起落落,反而是人生常态。有一份情怀能让你心有所属,保持心灵的淡定。无论未来你们身居何处,面对何种世态,应对何种困难,希望你们永远不要放弃美好的个人情怀。
美好的个人情怀会让你收获丰富而有质感的人生,但我更欣赏的是那种跳出自我的高尚的社会情怀。我希望你们不仅仅局限于追求个体生命的浪漫和愉悦,更能成为一个具有社会情怀的人。有社会情怀的人,始终对国家、民族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拥有一颗对人类、自然的大爱之心。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家徒四壁,可想的依旧是何时可以获得广厦,大庇天下寒士。每年,清华都有很多毕业生放弃繁华都市里的安稳,毅然选择了一条扎根基层的道路,他们身在其中并乐在其中。我希望每一个清华人心中都要有祖国河山、有社会大任、有世界格局。
同学们,新的生活正在你们面前展开。年轻的你们前途似海、来日悠长,希望美好高尚的情怀让你们的生命焕发出美丽的光彩,在各自的人生旅程中,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成就世界!
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典礼篇四
大家早上好,我环顾四周,看得出所有人都精神抖擞,昨晚一定没有熬夜看世界杯。本来嘛,足球哪有篮球好看。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你们让我在17岁踏入cba职业赛场前做出承诺,一定要在运动员生涯结束后回到学校读完大学。如果没有这个像封印一样的承诺,在校读书的几年中我不止一次想到过退出。特别是在上高数课的时候,而通过这一历程,我也更加相信学习的过程比结果还要重要。
当然,我更应该感谢你们要求我的是“读”完大学而不是“写”完,应该是在那个年代还没有这么方便的电脑打字和打印,而我在20xx年入学之前使用电脑最熟练的操作也不过是右手鼠标+左手asdqwe键。
想借用入学那年一位教授讲给我的故事与大家分享,故事守于今天我们所穿着的毕业服的起源和所蕴含的意义。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发现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学问,还有更高的标准甚至很多时候是束缚。今天我们将开始在社会中开始寻找自己的价值,但也请永远记住此刻我们曾经穿上过这件毕业服的含义,在身上,在心里。
作为毕业生来说,我们明天就要踏入社会,相信每个人都憧憬着一个美好的未来。在这个时刻,我想说:“在未来某一个合适的阶段,试着把自己的未来与社会的结合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才会给自己更大的空间去发现和探索。这个社会可大可小,可能是一个群体,也可能仅仅是自己的家庭。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会慢慢学会承担超出个人的责任。套用一句十多年前篮球场上的名言“未来是你们的”。相信我,当一个人花了7年38岁才本科毕业的时候,他知道他在说什么。
再次感谢上海交大与安泰经管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帮助和指导
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典礼篇五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经管学院博士生刘津宇,我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博士生代表,向引导我们走向学术殿堂的老师们,向风雨同舟的同学们,向背后默默支持我们的亲友们,表达最真诚的感谢和敬意。
五年来,学院默默见证着我们的成长。通过严格的课程与科研技能训练,赋予我们坚实的盔甲,从而最优化人生的夏普比;同时又辅之以宽阔的舞台,让我们始终怀有一颗柔软的赤子之心,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与敏锐触觉。如今科技金融风起云涌,人工智能激动人心,这片充满生机的星辰大海,通向未知与未来。柯洁与阿尔法狗的人机大战以0-3宣告人类完败后,柯洁失声痛哭、难以释怀;89岁的李嘉诚请阿尔法狗之父给自己上课,数次激动地站起来。这是人类对颠覆其认知的科学世界最真诚而纯粹的痴迷与敬意,正是科研的魅力,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博士生和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开拓创新、刷新人类的极限。对于经管学院的博士生而言,经济学研究是现实世界与数理抽象的完美融合,理论模型简洁而优美,实证证据缜密而细腻。更重要的是,经济学研究绝非“双脚离地”的纸上谈兵,它对社会变迁和人性的特质都进行了丰富而立体的刻画。因此,经管学院的博士生们更接地气,更能把握时代的脉搏,从而也更应拥有兼济天下、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
我相信,对于在座的博士生们而言,心中最感激的人就是恩师们。刚读博士的时候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小秘密:做好了数据图表之后存在草稿箱,故意等深夜才发送出去,妄图今日无需再动笔,然而这些小心机每次都计划落空,因为不论我多晚发出,都能在两小时内得到老师详尽的批阅和答复。我的合作老师们就是这样,以数年如一日严谨而勤勉的科研态度深深感染着我。同样感激的还有并肩奋斗的同学们,印象中无数个扑簌簌下着冬雪的夜晚,我在博士生工位上加夜班,四周寂静无声,只听得见隔壁轻轻敲击键盘的声音,仿佛是一种应和与共鸣。我们也很感激舜德三楼图书馆的王老太太,她每天坐在门口,能准确地叫出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在我们的身后严肃地唠叨着,“孩子,发a不容易啊。”……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美好的回忆,让我觉得学术世界是有温度的,值得以此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
钱院长曾经说过,“教育绝不仅仅是培养创新人才,而守注人本身。”五年的峥嵘岁月,不仅是与科研世界的对话,也是与自己的对话,与梦想的对话。感谢经管学院,五年后的我们并没有变得世故、浮躁和急功近利,而是更加笃定、自信而坚守梦想,具备了选择和捍卫自己想要的生活与事业的勇气。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我最尊敬的师长也对我说,35岁之前没有周末。我们未来面对的人生,或许比读博士还要艰难百倍,但经历了这段旅程,我们拥有了从容面对一切,去收获快乐、创造幸福的能力。
同学们,博士对我们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学位,而是一份相伴终生的人生履历。博士五年栉风沐雨,今天我们戴着博士帽、穿着博士服,应当为自己通过了这场考验而感到由衷的自豪。让我们再一次感激我们的恩师们,是你们的培养和教诲令我们终生受益。请钱院长和各位老师相信,在未来,我们不论走向何方,都会不忘初心,怀揣着身为一个清华人、经管人的骄傲,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心怀天下,经世济民。只愿走出半生,归来仍是清华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