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生《历史》读后感500字 大学历史读后感三千字优秀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学生《历史》读后感500字 大学历史读后感三千字篇一
另外,作者特殊的讲述方式也是原因之一。他不断地打断自己的叙述,不断地在一件事讲到一半时插进一段有关的背景介绍。这种插话,短的时候大概是一、两节,但长起来就不得了。最长的一段是有名的介绍埃及风俗的第二卷。整整一卷182节,除了第1节之外,完全和叙述主线没有直接关系。更有甚者,在这种插话之中有时他还要插进另一段,于是就形成了“插话中的插话”。比如第五卷第55节(简记为五55,后文同此)以下,希罗多德讲到阿里斯塔戈拉(aristagoras)——反抗波斯的伊奥尼亚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到希腊本土寻求支援。他先到了斯巴达,但没有结果,便转去雅典。这里作者插进一大段追述(五55至五96),向读者介绍雅典是如何摆脱僭主的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这本来不过分。可他在五57又插进了一段,介绍起杀死雅典末代僭主希庇亚斯之弟希帕库斯,并最终引发人民起义的两位英雄的原籍——盖菲拉(gephyraei)。这还不算完,在紧接下来的五58,他又开始讲述和盖菲拉人一道在希腊本土定居的腓尼基人,进而开始讨论自己的一个研究成果——他认为希腊字母是腓尼基人传来的,并花了3节的篇幅(五59至五61)来举例说明之。这个研究成果诚然是很具洞察力的,但是和盖菲拉人有什么关系?和雅典人摆脱僭主有什么关系?和伊奥尼亚起义有什么关系?这种“插话中的插话中的插话”——我称之为“三次方插话”——在希罗多德的书中并不只此一处。比如这个“三次方插话”结束之后,在五96之前,即“一次方插话”结束之前,还有几段“二次方插话”和“三次方插话”。我要是苛刻一点的话,甚至连“四次方插话”都能找出来。
(当然,《历史》并非完全地缺乏主线。插话多的情况也只在前五卷中比较明显。后四卷因为已经开始直接叙述希腊-波斯战争,所以插话就减少了很多,现代人看到这里应该会觉得轻松了一大截。)
如果一定要介绍一点背景知识,又和正在叙述的主题没有直接联系,今天的作者大概会用脚注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但希罗多德不会,而且我感觉就算他那个时代有脚注这种东西,他也不愿意采用。插话是他讲述方式的特征,而脚注是不能满足他的需要的——谁也没有在现代著作中见过“脚注的脚注的脚注”这种东西吧?
这种时不时地脱离主题的叙述方式,或者说主题不明确、主线不清楚的叙述方式,你可以认为是当时文学技巧本身不完善的结果。但如果你心胸放开阔一点的话,也可以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具有特殊魅力的叙述方式。我想凡是读过未经改编的《一千零一夜》的人,都能明白这种“故事中套故事”的结构其实并不罕见,也并不单调。它是一种随着语言∕叙述∕故事∕logos本身的流动而流动的讲述方式。它是一种随时准备分流、回溯、旋转、重新汇合的言说之河。现代派小说中有所谓“意识流”、“生活流”的说法,借用一下这类术语,我也可以叫希罗多德的讲述方式是一种“叙述流”,或者说“logos流”。它想向人们展示的,其实并不是一个有着清晰的原因-结果∕开端-结局的、单线条的、摆在那里的固定的话语客体,而是一个有着众多线索、可以随时把某一段拆开,单独讲述的、可以从不同视角、不同目的去解读的言说主∕客体结合物。不光是读者可以以不同的途径来接近它,如果作者希罗多德不想讲述希波战争的话,他完全可以根据手头的材料,在诸如《希腊及周边地区风土志》或者《希腊及周边地区政治沿革录》的题目下重新开始他的叙述。而如果是这样一本书,而不是《历史》流传到今天的话,人们从中能得到的信息量,我想并不少于今天的《历史》的80%,只怕在有些方面会超过100%。
换句话说,今天的人们读《历史》觉得主线太不清晰、太繁杂,其实是看有脚注的文字太多了的缘故,是被某一种思路带领着看书看惯了的缘故。(而且就算看有脚注的文字,你何曾看到过“三次方脚注”这样奇妙的玩艺?)现代人所习惯的不是“logos流”,而是“思路”。而且这个“路”一般来说都是力求意义上的单向性、拓扑学上的简单性,也就是说歧义越少越好、歧路越少越好。像海德格尔那样对多重词义、多重理解的沉迷,像《花园小径》那样结构分散、无明确导向、多重线索反复交叉的叙述方式,出现于现代哲学、现代派小说中,似乎很新鲜。其实我要说,你看《历史》就明白那并不是首创。
“流”与“路”的区别,就在于流本身就没有,也不要求有明确的导向性,它往往是“讲到那里算那里”的,人们面对它也只有“随波逐流”的份;而路再怎么复杂,就算成了一片四通八达、无所不至的路网,但只要人一走上它,人的目的性,也就是“我要从哪里到哪里去”的心态是避免不了的。这也就是“意识流”不能被称为“意识路”的原因。“路”总是从原始的环境中,被“走得多了”走出来的、和原始环境不一样的东西,而“流”却是包围着你的、迷惑着你的方向感的、浑然一体的原始之物本身。对于《历史》,追求一种clearly cut的结构,既是我们现代人的误区,也是无奈。
大学生《历史》读后感500字 大学历史读后感三千字篇二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希罗多德《历史》的上下册,其上册与下册给我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上册的内容不像一本关于战争的历史书,而更像是希罗多德环游各国时所写的观后感类的散文,上册的内容并没有严格的主线,包括有地理,文化,神话,风俗,政治,战争等,而下册是严密的写了希腊和波斯之间的战争,对于我们研究希波战争史有非常大的帮助。
希罗多德在编撰《历史》时所奉行的宗旨是只要是他所听到的或看到的,不管正确与否,他都会把它记录下来。因此,我们在看希罗多德《历史》时也要注意史料的正确性,带着怀疑的态度来观看这本书。
接下来我所写的是我看完希罗多德的《历史》后的收获和感想。
从希罗多德《历史》中不难发现,不管是当时的希腊,还是波斯等国,在实行重大事件,例如战争,都会进行神托,这非常类似与我们古代中国商周时期的占卜。这种神托就相当于玩弄国家命运,但是在当时他们是非常相信的,例如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历史》上册的第31页第66部分拉凯戴孟人派人去请示神托,问是否能够征服全部阿尔卡地亚,佩提亚告诉他们不可以,但是可以进攻铁该亚,拉凯戴孟人深信不疑,结果不仅没有占领铁该亚,反而成为了敌人的奴隶,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而这种依靠神托的事件还有许许多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对于我来说,在《历史》上册中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居鲁士与其外公阿司杜阿该斯的故事了。虽说阿司杜阿该斯是想要维护他自己的统治,但是我对于他残忍的迫害自己的外孙子居鲁士的行为感到可耻,不过类似这种行为古今中外都有,比如中国的玄武门之变,或许,要想长久的统治,就是不能够带有太多的私人情感。而居鲁士可以幸存下来,哈尔帕格斯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居鲁士后来可以返回波斯,这和居鲁士本身的智慧胆量是密不可分的,就像商务印书馆《历史》上册第60页第五行所写,阿司杜阿该斯望着居鲁士问:“是你这样一个贱人的儿子竟敢对我们国内最大人物的儿子施行无理吗?”居鲁士并没有畏惧国王的质问,而且还非常从容的回答了他的问题,我想这是没有多少孩子可以做到的,而这也是成为一代国王所必不可少的品性。果然,居鲁士安全的回到了波斯,在哈尔帕格斯的帮助下,召集波斯人,并联合叛离美地亚人的那些人一起摆脱阿司杜阿斯的统治,最后还打垮克洛伊索斯,成为了整个亚细亚的主人。
另外,在希罗多德《历史》当中,有不少故事是引发人深思的,并且带有一定的哲理性,例如商务印书馆《历史》上册第45页第18段克洛伊索斯所说:“没有一个人愚蠢到爱好战争甚于和平,不是像平时那样儿子埋葬了父亲,而是父亲埋葬了儿子。”我觉得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生离死别成为了战争的常态。具有哲理性的花语是可以触动人心的,当居鲁士听到克洛伊索斯所说的话时,居鲁士不仅没有杀他,还要他坐在身旁,对他照顾备至。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认为居鲁士是一个具有宽阔胸襟和重视人才的人,居鲁士要克洛伊索斯说出对他的不满,而且诚恳的寻求解决措施,这不是每个国君都可以做到的,他的这些品性是他成为一个贤明的君王必不可少的条件。说回哲理性的故事,我觉得这里有一个故事乃至对于现今的我们来说也非常有用,这就是商务印书馆《历史》上册93页到94页所写的关于大流士打开女王陵墓想获取金钱的故事,当他打开陵墓时,只看到尸体和一行字:“如果对于金钱你不是贪得无厌,而在取得金钱时又不是不择手段的话,你是不会打开死者的棺材的。”
这个故事,对于现今金钱至上的人们来说很有告诫作用,我们应该把金钱把在一个适当的位置,没有金钱确实不行,但是金钱不是至高无上的,我们不能无限制的追求金钱,更不能为了金钱而做出违反伦理道德的事情。
大学生读后感 | 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 好书推荐
大学生读后感 | 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 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