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传承的作文 继承创新作文素材大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创新与传承继承创新篇一
;[摘要]文学比较是评论界从事文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它与比较文学不同,却又多方面地受比较文学理论的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是一个民族内部的文学所经历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发展过程,它在文学自身的演变轨迹中行进,体现了不同阶段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的创新和传承。
[关键词]比较;文学比较;创新;传承
[中图分类号]1206.6;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7)05—0135—05
一、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研究的切入点
提到文学比较,很容易使人想起理论界的比较文学研究。的确,当比较文学学科日益成熟、比较文学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并且逐渐深入人心的时候,任何提及文学领域的比较研究论题都会使人不由地想到比较文学方法与比较文学研究范畴。
然而,理论上的比较文学是将研究对象由一个民族的文学扩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文学的学科,它涉及各民族、各国别、各不同门类之间的文学研究话题。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内部的比较首先在外延上不符合比较文学研究范畴的要求。其次在概念的理解上亦有差别。比如“法国派”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是“站在语言的或民族的边缘,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思想、书籍或感情方面的彼此渗透”的学问。“美国派”学者指出:“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一之间的关系。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这两派观点的共同结论是:一个民族的文学必须建立和充分发展才能与别国文学比较;必须具备跨文化视野与跨民族思想才能建构比较文学的研究基础。显然,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比较”与比较文学内涵的基础理论相异。
然而,同是“比较”,或者说,同是文学“之间”的“比较”,比较文学理论又可以为一个民族内部的文学比较提供可资借鉴与研究的视角。
首先从“比较”的概念考察。我们看到,虽然文学比较与比较文学分属两个不同的概念领域,但二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国别或民族的界限。简单地说,限定在一个国别或民族内部的比较称“文学比较”,而超出了这个范围便称“比较文学”。界限的限定固然决定一种或几种理论的研究范畴,但同时也使这种理论的生成与伸展受到局限。从研究角度看,这种局限可使本学科研究者的理论建构更加深入和严谨,也可促使研究者们站在理论建构的高度,打开视角去研习与本学科相关的话题。这些话题未必跨国别、跨民族,也未必仅限于国别和民族内部;它只要属于可“比”的范畴,属于学科之间、学术领域之间、研究的类型与方法之间,以及涉及影响、传承、历时、共时等情形之间的内容即可以进行“比较”式的探讨。
就文学而言,“比较”的视角既可以是本民族内部的文学之比,又可以是外民族之间的文学之比;既可以跨越时空,如比较文学那样作横向或纵向的历时性、共时性考察,又可以脱开比较文学的框架作微观的、各种类型各种模式中的作家作品流派思潮等文学形式或文学背景之间的研究。文学比较的空间可大可小,其研究线索与研究对象也可因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历经不同的过程。总之,文学比较概念的外延要比比较文学概念的外延大得多。
另一个可资借鉴的视角是比较文学理论的两大研究方法,即“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
在这两大方法中,“影响”和“平行”的关键在于文学自身、文学与其他门类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也就是说,无论从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看,还是从文学自身的演变过程看,文学与世界的对话首先是建立在具体的文学与具体的事物联系之上的。因此,文学在其自身的演变以及在与其他知识的传承、影响和接受中,文学本身方方面面的发展和变迁都是历经文学与当时社会思想的过滤、历经文学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碰撞而交相进行的。文化的影响促成文学的演变轨迹,文学的演变轨迹又反过来折射文化影响的印痕。在同一类型的文学流变过程中,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创作对象、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创作主体以及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些不同的前提定然产生不同的文学成就与不同的文学史价值。这一规律适用于比较文学,适用于与“比较”研究相关的论题,同样,它也适用于“文学比较”这一常提常新的命题。
美国学者约瑟夫·t.肖认为:“直接的文学关系研究和文学借鉴的研究却仍然是文学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被人认为可以取而代之的各种研究领域,无论是平行类同的研究,各种‘流派’的研究,具体作品的艺术分析,或是各种主题及其在各个时代、各种文学中不同处理的研究等等,都不能取消直接文学关系这一项研究存在的理由。对一位作家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必须考察他的作品的各个组成部分,他们的含义与相互关系,他们是怎样提供给作家的,它们对于作家和他的作品有什么意义。”的确,同一类型的文学研究,诸如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当它被置身于系统的文学影响发展轨迹中时,它固有的文学形态、文学价值、文学成就会得到更好的升华,也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展示更完美的魅力。
由这一关于“影响”的阐述,我们可以得出有关文学比较研究的若干结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比较研究正是“一个民族文学范围内的影响研究”,它将使本民族的文学研究更加深入,同时将使本民族的文学研究形成更完整、更统一的整体。我们还可以知晓:中国现当代文学内部的比较研究,虽没有宏阔的理论建构,但它关涉到文学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互动,这种互动体现着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作家之间、作品之间、流派与思潮之间,以及诸多具有相辅相成关系的对象与因子之间的“影响”与“平行”。而这种“影响”、“平行”的研究视角又恰可以引领我们走进文学内部,走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流脉中。
代新文学理论,还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现代新思想,中国新文学的起步与发展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汹涌澎湃的大潮中进行的。可以说,中国新文学进程中的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研究在其诞生之初就具有广阔的背景。
大浪淘沙。当历史的尘埃落定,实践证明,在世界文学大潮中奔涌的中国现代新文学确实以不凡的战绩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芳名。比较研究、比较文学影响背景下的现代新文学创作、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等世界文学比较前提下的现代新文学成就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提供了可资的典范。“比较”,第一次走进了中国文学史,也第一次拓宽了文学研究的途径。
二、影响与传承: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研究的意义
1985年,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说,最先把中国现当代文学纳入到一个整体框架里。这是打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时间观念,整体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体系、精神理念、审美系统、内向线索等一系列问题的第一次学术尝试。这一观点很快得到学术界的认可。紧接着,陈思和的《中国新文学整体观》、王晓明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孔范今和黄修己分别主编的两部《20世纪中国文学史》、谢冕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等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将当代文学置于20世纪文学的整体框架里,学术研究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内在统一性。这样,我们可以不必细分新文学的三个十年和当代文学的几个时期,一条“忧患一民族灵魂”的线索,可以串起近百年来种种文学现象和诸多作家的精神追索;一个抒情小说文体,可以让人想到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废名、沈从文、汪曾祺、何立伟、张承志等一大批作家的创作;反之,一种文学现象的发生可以追寻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一个作家的成就又可以串起一类创作类型的缘起和生发。整体视角给当代文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全新的感觉。
在这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框架里,影响与传承的命题最先走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其共同的精神线索是现实主义,共同的精神命脉是反帝反封建反压迫反欺侮反蒙昧。在这近百年的文学历程中,文学发展的脚步虽几多波折,并且呈现不同的风貌,但总体上看,文学精神是同一的,它所展示的是20世纪的中国推翻精神重负、重获思想独立与人格独立的艰难进程。而且这一进程仍在继续,仍在新世纪展现着光彩。因此,正如学者们所说,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一个世纪的文学,它所记载的是一百年来中国文学相互影响、相互传承的足迹。
以中国现代新诗的诞生和发展为例:1918年胡适等诗人创作的白话新诗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白话新诗的诞生,标识着中国现代新文学从此走上了与世界文学共行的轨道。然而,到了1920年代中期,白话新诗过于平白的缺点使它面临必须革新的境地。于是,经由浪漫主义诗派、人生写实诗派、小诗派、湖畔诗派等诗歌流变的历程,主张理性节制感情、崇尚灵魂的探险、倡导诗歌创作“三美”主张的新月诗派诞生。新月派诗歌适时地规范了自由诗散文化倾向泛滥的局面,一扫新诗的流弊,并且在意象的创造上秉承象征派诗的长处,使新诗具有了“诗美”的内涵。但是,当新月诗派主倡的新格律诗发展到出现了“豆腐干”样的只有外壳没有实际内容的“诗”时,1930年代,集象征诗与新格律诗之长的现代诗派出现。而后,1930~1940年代间,集新月派诗的格律美、现代派诗的意象美,并且融新自由体诗与新格律诗于一体的七月诗派诞生。同时,表达对现实的感触、推崇艺术的独创性、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结合的九叶诗派兴起。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在中国现代新诗的艺术开拓上集前人所长、采进步思想,并适时地融入西方先进的现代主义诗歌创作技巧,因而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中国现代新诗的流变走过的是曲折漫长的路程,我们的概括或许有疏漏之处,然而有一点却可以肯定:每一个流派的产生都是在前人创作的影响和促进下形成的;每一流派的诗人诗歌创作的倾向相同,艺术风格、艺术成就却可能截然不同……于是,针对同一体裁、同一题材或者同一诗人的创作,我们都可以根据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多方面的比较研究,诸如:新月诗派与现代诗派研究、初期象征诗派与现代诗派研究、七月诗派与九叶诗派研究、闻一多与徐志摩研究、李金发与戴望舒研究、李金发与穆旦研究、郭沫若与艾青研究以及作品之间的研究等等。
把中国现代新诗的研究延伸到建国后,我们还可以发掘更多的命题,如普罗诗派与政治抒情诗研究、象征诗派与朦胧诗研究、现代诗派与朦胧诗研究、郭小川与贺敬之研究、北岛与舒婷研究、九叶诗人与朦胧诗人研究,等等。
相关热词搜索:;创新与传承继承创新篇二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使我们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民族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用双手用血液凝聚的果实。
一代代的传承是中华民族具有独一无二的底蕴,由先人为我们开辟的道路,是经验更是财富,倘若没有这些传承,又何来中华民族是特色的呢?秦国的灭亡,唐朝的强盛,清朝的腐败,这些宝贵的历史积累,在改革开放40年来迸发。使中国以惊人的速度高速发展,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创新,基于先人的经验,结合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华民族实现富强,离不开这些高铁,丝绸之路共享单车,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无现金支付,这些都是以创新实现。
创新是让中华民族生活更加丰富美好,也是让世界生活的多姿多彩量子技术,嫦娥奔向月球,5g时代等新名词进入我们的生活,不仅是中华民族,更是给世界添上浓厚的色彩。
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并不足以令我们满足,不能让我们中华民族挺立于世界,我们可以自豪,但不能骄傲,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谦虚才能使我们进步,在获得自豪感和归属感的同时必须具有责任感,中华民族依然要继续探索和创新,依然要肩负起责任,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给后人留下光明的道路,只有不断的积累前人的经验才能创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只有不断进步才能防止被淘汰这是从古至今的生存法则,也是适应时代的法则,民族的延续使我们需要传承,需要创新。文明的进步使我们需要传承,需要创新,中国一定不会忘记初心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伟大复兴梦而努力奋斗。
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依然很长,船会动梦想的彼岸,会变历史血淋淋的教训鞭策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励着我们。创新和传承是中华民族实现梦想的工具,给我目标,指引着我们不断的探索中华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文明给予我传承,我以文化馈赠文明。
创新与传承继承创新篇三
从记事起,家中书房挂满了竹子图,水墨的质感清晰而饱含韵味,节节的竹竿象征着蒸蒸日上,大有不与世间污秽同流之意。小时候虽惊叹于画上竹子的惟妙惟肖,却对边上那几行小字频频皱眉。
小时队书法不甚了解,长大了才慢慢有所知晓,那字非隶非楷,并不如平日所见那些大家之字整齐美丽。
年级再长些,我了解到那是明清时期板桥的字画,此时又方知郑燮的字长久以来一直备受世人议论,有说他的字歪歪斜斜,似连小学生都不如;却也有人以为它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的,他们说隶书、楷书皆传承于千百年的书法文化,而郑板桥又将其进行了创新。
板桥体诞生于满清较胜时期,那时的清王朝对文字的约束更是严格,无论是八股文的盛行抑或文字狱的猖獗,都使那个时代的文章死气沉沉,而郑板桥却在如此重压之下形成独一无二的文体,是他对当朝封建的不腐还是对自由与创新的向往。
正是这种传承与创新,不仅仅出现板桥体这样绝世佳作,更是形成了五千年独一无二而又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
上溯至春秋时期,孔子对于炎黄帝思想的传承与对治国修身创新性的独特融合,形成了对后世影响颇深的儒家思想;而战国的孟子,他又传承了孔子的仁的理念,对执政也进行创新,融入仁政的概念;诸子百家的文化成为后世文人诸如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杜甫等文人墨客传承的对象,而那些垂名青史的大师们无一不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同的经历与情感酿出文化与文学无与伦比的美丽。
传承与创新对现世也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作家韩寒对于古典文学的继承与现今社会挫败的创新,还是现代舞对古典芭蕾的传承与对近代自由的新鲜无独的创新,甚至是高科技产品的出现都以身证明创新与传承的重要性。
创新与传承继承创新篇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题记
文化是在不断的继承与创新中发展的。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
创新需要勇气与智慧。自古以来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这虽然只是神话故事,却也体现了那个时期人们对飞天的向往。事实证明这并不是空想,只是那时没有成熟的技术去实践罢了。今日我们能有这么辉煌的成就,与前人的完美想象是分不开的。没有前人的想象,就没有后人的实践。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证明了飞上月球不再是神话。创新不仅仅需要大胆的想象,还要智慧的开拓。
继承不等于盲目的守旧。在我国古代历来有着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这一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的烙在人们的头脑中。“武则天、花木兰、穆桂英”等中国古代杰出的女中豪杰,就充分说明了谁说女子不如男。我们都应当正确认识,不能盲目跟随当时人们错误的观念,盲目守旧是不可取的。
创新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爱迪生众所周知的发明大王,以往说过“天才可是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份。”的确如此,他所发明的电灯泡也不是一朝一夕就成功的,而是经过一千多次的失败中成功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
“踩着别人的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我的脚印”。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按照别人的办法和思路来做事情,没有任何的创新,将会走向平庸。当然,我们并不是不学习别人的办法和经验,而是在别人的办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善于创新,敢于创造才会在学习生活上有所突破,才会有所发展。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皆是创造者。”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人,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都能够创造、创新。可是创新,并不是靠着自我的主观意识去臆造去随意地瞎编乱造,而是要继承前人的优美成果,在别人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创新。
汉字的继承与创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相传在远古时代仓颉开始造字,再经过之后一系列的演变,最终构成了现代汉字。这就是继承优良的传统,在继承优良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
继承和创新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想发展社会,要想发展社会,我们必须要在别人在传统的文化之上去创新。
创新与传承继承创新篇五
我认为真正的创新并不是在一样简单的事物上做出改变,真正的创新是对传承的一种继承与发展。手艺人的手艺也绝对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在接受这个世界的改变从而改变自己,可是即使他们的手艺改变了那份心也将源远流传下去。传承与创新是表里关系,它们互相依存。所以创新是从传承中来的。
随着时代的改变,那些传承也在不断的改变。
安小小是汤面世家的最新一代的传人,她有着很好的制面天赋,也有一个创新的大脑,可是她的创新在她爷爷看来是对传统的亵渎。她的爷爷是她们家老一代的传人,可是因为他的古板,导致在这个新时代汤面世家面临倒闭。可是他只能研究古籍中面的制法来解决问题。总的说他只能干着急,却什么忙也帮不上。
小小自然不是这样,她一天到晚的在厨房里倒弄做面,她不断实验,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反而使她越挫越勇。她做出了五花八门的味道,只为找到那一份最好的。
爷爷看着小小那忙碌在厨房里的身影,摇摇头叹了一口浊气。“要是你们还在,她也不用那么辛苦了,要是你们还在……唉,怎么只剩下我们俩了呢?”任由水汽迷了双眸,转身无力地走开了。他的背影又苍老了几分。
院子里面有一棵花树,每到夏天就会开出雪白的小花,那时候,院子里面总有一股淡淡的花香。一丝丝花香伴着青草的味道,被风吹走。这美妙的味道,让小小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像花香一样的童年,和亲人朋友一起度过的美妙的日子。那时她的父母爷爷奶奶还都在,她还可以在他们的怀里撒娇无赖,那时候她多么快乐呀。可是自从那一场车祸后一切都变了,她永远都忘不了爸爸妈妈倒在血泊里的样子,那么那么的孤独与冰冷。自那之后她就坚强起来了,把自己隐藏在坚强的外壳下。把心中最宝贵的与最痛苦的记忆永远的封在小盒子里,藏于内心。不去想,也不会忘。它们就那么永远的存在着。在她每每回忆时,心口就会微微的疼痛。思念是一种病,是会使人肝肠寸断的不治之症。
对于爷爷,这花香也勾起了他的回忆。小时候父亲总是说他太过固执,不懂变通。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因为他认为传承是一样很高尚的东西,是不允许亵渎的。所以他不敢,也不想去改变。
在这个花开的季节里,小小终于的做出了心仪的面——带着回忆的面。她背着爷爷偷偷的去参加拉全国美食大赛中汤面组的比赛。一路上很顺利的过去了个个关卡即使在其中有一些困难她也挺了过去,她最终进了绝赛。可是当她看见评委席上坐着的人时她不淡定了,那是她的老古板爷爷。她呼出一口浊气,揉了揉太阳穴后努力的投身于比赛之中,当评委们低头吃面的时候她仔细的观察着爷爷。她看见他的眉头微皱,她的手心沁出了一层薄薄的汗。他仔细的尝着,虽然面做出了改变,可是他还是能吃出面的本味来。对于小小的面大家都很喜欢,所以结果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她成功了,后来汤面世家在她手中成功的被复兴了。
那天他还是和往常一样的早早的回了家对着全家福照片。他一个人呆坐着,用手指慢慢的摸着照片,自言自语着。突然门口响起了声音,随后小小就蹑手蹑脚的从门口进来了,她本想在这样偷偷的上楼的。可一道声音止住了她的脚步。
她尴尬的笑着“那个……那个。”她说了老半天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小小呀!不是爷爷说你,这么大的事你都不和爷爷我商量。怎么呀,翅膀硬了。”说着就抹抹眼底那看不见的眼泪。假哭这招对小小是屡试不爽的,百分百有效。
“爷爷,你放心吧,即使我现在创新也一定会把手艺传下去的,我会把咱们家的老手艺传承下去。”她眼眶微红,心想原来尘封的记忆被碰触一下也会那么疼。她表面上还是一副坚定地样子。
“好……好呀。家族有望了。有望了呀。”爷爷一连说了几声。一滴眼泪从他的眼角滑落。他只是看着小小,就那么一直看着她。
如果说创新是草木,那传承就是草木的根基,没有根基一切繁华从何说起;如果说创新是河水那传承就是古老的河床,没有河床一切文明从何说起;如果创新是海上的浪花,那传承就是那广阔无垠的大海,它包容着每一朵浪花。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没有源头哪来的水呢?所以说创新重要继承也万分重要。
随着时代的改变传承或多或少的也在改变,可是手工艺人传承的东西不只是手艺,还有他们的一份心意。无论时代如何改变总有什么在不断的传承下去。我们即是这个时代的继承人,同样也是这个时代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