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共享单车论点大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共享单车论点篇一
共享单车越来越热,除了最早的摩拜与ofo,后来的小鸣、小蓝,最近又有一家宣称融资一个亿的优拜单车进入市场,许多专家都开始分析共享单车将会是继网约车之后的又一大创投蓝海。
虽然自行车的产业化发展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也只有在高度互联网化、信息化的今天,才有可能在共享经济市场中崛起: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找车、移动支付的成熟——用车、大数据的增值——布点以及最终资本市场的规范——巨额投资,这些才是当前共享单车越来越红火的重要基础。
而最近各种个媒体头条中,都不断报道了共享单车在使用过程中所遭遇了各种由于社会公德所带来的种种破坏的考验,让人开始担心,扛过了技术、熬过了政策、解决了推广、获得了用户,拿到了资金、铺开了市场,这么多不容易地努力之下,可别最后在社会公德的欠缺方面让共享单车最终遭遇滑铁卢!
一、像一些共享单车车身上的识别二维码、编号被抠掉、被破坏、或者被喷漆,导致用户无法使用,车身在街头常常还会遭遇一些导致无法使用的非正常损坏,非盗窃性破坏。而稍微分析一下,做这些破坏行为的人,除了极个别纯粹无聊、情绪渲泄之外,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那些受共享单车而影响了原有市场业务的经营者,比如城市自行车出租、廉价自行车销售、黑车摩的拉客等等。实际上在历史上所有由于科学技术进步而出现新行业替换老行业,并在短期内受到老行业从业者的敌视并破坏的情况,实在普遍又频繁。早些年有电脑游戏房去剪网吧的网线,最近有出租车司机围攻滴滴等,大多都是因此。
二、更看到有的共享单车被人有意搬进家中、单位里,又或者虽然放在街头却再加上一把锁,以达到限制或不让他人使用,最后只能让自己使用的目的。这些做法看似挺有思路、把共享单车的规则研究得挺透,其实不过是以往将饭店的餐具偷带回家,将商场里的免费公共设施私自搬走的一种新型变种。所以其本质就是一种盗窃。上海有一男子将摩拜单车搬回家里,强行锯开车锁,最终被警方查获并判以罚款与刑拘。
三、有些单车停放过于密集的区域,会被附近单位的保安或其它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随意推倒、乱堆、甚至做出一些破坏的举动。其实,这种行为与当下一些临街单位擅自划分汽车停车位、恶意侵占城市公共停车位,并对正常停放的汽车恶意划车身、戳车胎等行业同属一类。城市管理部门有权也有必要对于这类行为作出反应。正常停放单车的权利更应受到保护。
所以,关于共享单车在实际使用中,所出现的种种之怪现象,无一不是由于人性中的贪婪、自私、妒忌、侥幸等这些缺点的一一折射。它既需要新兴的共享单车经营者研究更好的技术措施与应对机制,更期待着社会法制管理规范的有效执行,以及民众的基本道德水准的普遍提高。
其实这一点还是应该很乐观的啊!过去,我们常常会听出租车司机抱怨过,有的乘客会以临时下车拿个东西、回去找人借个钱等理由溜之大吉以及骗逃车费。而网络约车兴起后,几乎所有的乘客到达目的地后,都是潇洒地一声再见就离开,却没有司机担心收不到钱。这里更多的是移动支付技术与网络信用体系的双重保障,让更多的乘客进入到了高信用用户阶层。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越来越普遍于街头巷尾的共享单车,能够帮助我们的社会公德水准再上一层楼。
社会,毕竟总是不断进步的嘛!
信共享,拒固守
共享单车依托于人与人之间的信用,针对部分人对这种关系的破坏,我们不应退缩于一块称为“国民素质不高,我们玩不起”的龟壳里。切忌因噎废食,相反,我们更应该相信共享单车的可行,拒绝自我否定,拒绝认为国民素质太低的陈旧观点。
共享单车就像是一个刚诞生的生命,充满了人们美好的期待和祝愿,若仅仅因为人们对它的伤害便干脆抹杀新事物,岂不是更大的伤害?新生命的分娩不是一丝苦痛都不会产生的,阵痛让母亲痛苦,但不能扼杀新事物出生带来的欣喜、改变,乃至革新,真正让新生命成长的是遭遇伤害、痊愈,消灭伤害,而非母亲的自我否定和对新生事物的扼杀。
我们相信共享单车的可行,因为它客观上方便着人们的生活,促进着人们的进步,要看到的不该是有一帮人破坏规则,不守秩序;而应着眼于在这么几十上百万人中只有一小撮人破坏着整体形象。我们相信共享单车,也是因为国民素质是在稳步提升的,尤其是在新的一代人中,素质教育更是被提及又提及。知礼明让已成为了新一代中国人奉行的标准。我们有理由相信,同时也有资格去接受这样一种经济形式。故步自封,不知实际变化的断言是武断、狭隘、缺乏价值的,正如同水源一般,诚然,方今中国确实有一些水面有污浊,便若是自我否定,自我放弃,自我封闭,放弃从新事物变化中汲取活的水源,结果是会且只可能是越来越坏的。现如今一部分人素质不够,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所有人都不够格。一棒子抡死了所有人,那谁又知道断言人所期待的“现在”之后的哪一分哪一秒该是我们玩得起共享单车及其类似共享经济的时候呢?人总是带着原始破坏性的,所有以才有了伏契克临终一句:“人们,我爱你们,可你要警惕”,让人们小心,但是我却认为应该“人们,你要警惕,可我爱你们”。局限于阴暗的树木必将枯将朽,只有把阴影甩在背后,面对阳光的人才能活得出真滋味。我们需要政府及有关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和监督,也需要个人坚守底线。相信共享是相信自我,拒绝固守是拒绝自我否定。
共享单车应真正体现共享思维
近日,天津海光寺南京路口处,出现了大批被人为破坏的共享单车。几种品牌的数百辆共享单车堆积成两座“小山”,不少单车的车把、车篮等零件散落在周围地上,一片狼藉。看到这样的新闻,正在享受共享便利的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管理问题。只是,该打板子的对象,到底是公共管理还是企业对自身资源的管理? 面对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从事此领域的企业,显然难逃其责。共享单车作为企业自身的资源,是需要善加管理的。纵然是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标榜的企业,其技术与手段也是让管理服务更加完善,否则要在所谓的公共便利中谋求自身的价值与利益,便是一种滑稽的幻想。
但还应该说,在这一问题上,企业管理的不善与公共管理的缺位很难完全切割开。就如同当年的流动小贩一般,自从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便遭遇了各种管理的困境。比如车辆被恶意损坏,车身上的二维码被贴上了牛皮癣广告,而此前媒体报道,四川成都城管干脆一次性收缴了数百辆共享单车,理由是“非法占道经营”。基于便利与有序这一矛盾体,人们借助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来反思公共管理,似乎也合情合理。但无论是提供共享单车的企业、参与享受共享单车便利的个人,还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机构,面对有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共享单车,反思的视野目前尚停留在那辆街头的单车上。企业认为,只要将单车投放到市场,就达到了共享的目的;消费者认为,只要自己能够有辆单车骑就可以了,至于下一个人如何使用并不重要;政府认为,只要把乱占道的单车收缴起来,就实现了城市管理。但这是我们想要的共享经济吗?我们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反思,难道不是为了让共享经济有一个良性的土壤环境吗?我们共享的到底是那辆街头的单车,还是一种思维,一种能够根本性重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维,一种企业、个体、政府共同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思维? 倘若承认我们共享的不只是一辆单车,而是一种社会运转的思维,那么就需要将反思的视野放得再宽阔一些,投放到一个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石――信任、规则与秩序。这个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要科学规划,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市场要用主流方式推广良好的出行方式,实现健康运营;社会也要积极参与,诸如以社会信用积分的方式鼓励自觉维护秩序者。今天为共享单车花些工夫,将来才能让更多共享经济产品顺利落地。
让公德成就善行——关于共享单车的道德思考
2017年天津市共享单车的迅速蹿红令共享经济再次火了一把。五颜六色、样式新颖的共享单车,穿梭于大街小巷,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随借随还、收费低廉、使用方便,共享单车以极大的便利解决了人们出行路上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而且凭借低碳环保成为绿色出行首选,有助于缓解机动车带来的大气环境污染。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各种各样人为造成、令人头痛的问题也随即出现,私自上锁、恶意损坏、随便丢弃、占为己有——触手可及的便利成了看得见、摸不着的无奈。共享单车是新生事物,许多配套管理未能及时跟上,城市规划建设还有不少亟待完善之处,可以理解。但是,一些人为了将单车占为已用甚至已有,将二维码破坏,甚至将单车私藏某处,擅自上锁,将个人利益置于公众利益之上,暴露出人性中的道德污点,令人齿寒。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其特色和亮点在于对商品和服务的“共享使用”而不是“私自占有”,通过物尽其用,大大减少商品产量和服务所需的能源需求,从而在使用过程中最大化降低单位能耗,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共享单车可以说是共享经济的一次有益尝试。在当前共享单车经营模式下,相关领域仍缺乏相关法规有效监管,共享单车的舒畅运行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公民个人道德规范的约束。试想如果将破坏二维码、私藏单车定为违法行为并加以严惩,或许上述人群就不会如此胆大妄为。但如此一来,又徒增了不少社会管理成本,共享经济其本来意义也将大打折扣。
由此想到,环境保护从某种角度说也是一种共享经济。当更多人“共享使用”而非“独自占有”,环境资源往往能够发挥更大、更好的规模效益。但不可避免地,实践中总有不少想“独自占有”者。为此,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建设,做到资源有偿使用,严惩环境犯罪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教育,特别是在部分缺乏法规有效监管的公共资源领域中,让人们更加自律,学会自觉与他人共享资源。
毫无疑问,共享经济已具备了发展所需的资本及模式,唯独欠缺的是,公众普遍应有的共享精神。诚然,涂改二维码、私藏单车者毕竟是少数。但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汤。任其泛滥,一件方便你我的好事就此搁浅的话,岂不可惜!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为了城市更加文明和美好,让我们共同谴责那些自私与贪婪的行为,让它们成为过街老鼠,无处可藏!
共享单车论点篇二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共享单车是既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又益于健康,一举两得。
共享单车有许多好处。共享单车是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方便公众短距离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的重要方式。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用户方便了,企业赚钱了,互利共赢。
虽然说共享单车的好处有不少,但同时也应注意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缺乏管理,各个共享单车企业都在拼命地投放车辆,造成了地铁公交等人流密集场所的堵塞。自行车的运营受季节变化,天气状况等影响也比较大。天气情况不好的话,只能放弃换乘其他交通工具了。随手乱停乱放,导致城市管理混乱,没有美观可言。而且共享单车被“恶意损坏”、“乱停乱放”、“据为己有”等乱象也屡见报端。
我认为,对于共享单车作为现代城市社会共享经济的新兴事物,其良好秩序的建立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人们的自觉,更加强制度建设。对于共享单车的运营企业,应建立严格的惩处机制,将严重违反用车规范的用户列入黑名单,让“诚信者共享便利,失信者寸步难行”。
作为共享单车的受益者,每一名用户都应自觉树立起“人人都是管理员,个个都是监督员”的主人翁意识,既要自觉遵守用车规范,对于破坏行为,也绝不能冷漠以待。
共享单车论点篇三
共享单车越来越热,除了最早的摩拜与ofo,后来的小鸣、小蓝,最近又有一家宣称融资一个亿的优拜单车进入市场,许多专家都开始分析共享单车将会是继网约车之后的又一大创投蓝海。
虽然自行车的产业化发展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也只有在高度互联网化、信息化的今天,才有可能在共享经济市场中崛起: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找车、移动支付的成熟——用车、大数据的增值——布点以及最终资本市场的规范——巨额投资,这些才是当前共享单车越来越红火的重要基础。
而最近各种个媒体头条中,都不断报道了共享单车在使用过程中所遭遇了各种由于社会公德所带来的种种破坏的考验,让人开始担心,扛过了技术、熬过了政策、解决了推广、获得了用户,拿到了资金、铺开了市场,这么多不容易地努力之下,可别最后在社会公德的欠缺方面让共享单车最终遭遇滑铁卢!
一、像一些共享单车车身上的识别二维码、编号被抠掉、被破坏、或者被喷漆,导致用户无法使用,车身在街头常常还会遭遇一些导致无法使用的非正常损坏,非盗窃性破坏。而稍微分析一下,做这些破坏行为的人,除了极个别纯粹无聊、情绪渲泄之外,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那些受共享单车而影响了原有市场业务的经营者,比如城市自行车出租、廉价自行车销售、黑车摩的拉客等等。实际上在历史上所有由于科学技术进步而出现新行业替换老行业,并在短期内受到老行业从业者的敌视并破坏的情况,实在普遍又频繁。早些年有电脑游戏房去剪网吧的网线,最近有出租车司机围攻滴滴等,大多都是因此。
二、更看到有的共享单车被人有意搬进家中、单位里,又或者虽然放在街头却再加上一把锁,以达到限制或不让他人使用,最后只能让自己使用的目的。这些做法看似挺有思路、把共享单车的规则研究得挺透,其实不过是以往将饭店的餐具偷带回家,将商场里的免费公共设施私自搬走的一种新型变种。所以其本质就是一种盗窃。上海有一男子将摩拜单车搬回家里,强行锯开车锁,最终被警方查获并判以罚款与刑拘。
三、有些单车停放过于密集的区域,会被附近单位的保安或其它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随意推倒、乱堆、甚至做出一些破坏的举动。其实,这种行为与当下一些临街单位擅自划分汽车停车位、恶意侵占城市公共停车位,并对正常停放的汽车恶意划车身、戳车胎等行业同属一类。城市管理部门有权也有必要对于这类行为作出反应。正常停放单车的权利更应受到保护。
所以,关于共享单车在实际使用中,所出现的种种之怪现象,无一不是由于人性中的贪婪、自私、妒忌、侥幸等这些缺点的一一折射。它既需要新兴的共享单车经营者研究更好的技术措施与应对机制,更期待着社会法制管理规范的有效执行,以及民众的基本道德水准的普遍提高。
其实这一点还是应该很乐观的啊!过去,我们常常会听出租车司机抱怨过,有的乘客会以临时下车拿个东西、回去找人借个钱等理由溜之大吉以及骗逃车费。而网络约车兴起后,几乎所有的乘客到达目的地后,都是潇洒地一声再见就离开,却没有司机担心收不到钱。这里更多的是移动支付技术与网络信用体系的双重保障,让更多的乘客进入到了高信用用户阶层。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越来越普遍于街头巷尾的共享单车,能够帮助我们的社会公德水准再上一层楼。
社会,毕竟总是不断进步的嘛!
信共享,拒固守
共享单车依托于人与人之间的信用,针对部分人对这种关系的破坏,我们不应退缩于一块称为“国民素质不高,我们玩不起”的龟壳里。切忌因噎废食,相反,我们更应该相信共享单车的可行,拒绝自我否定,拒绝认为国民素质太低的陈旧观点。
共享单车就像是一个刚诞生的生命,充满了人们美好的期待和祝愿,若仅仅因为人们对它的伤害便干脆抹杀新事物,岂不是更大的伤害?新生命的分娩不是一丝苦痛都不会产生的,阵痛让母亲痛苦,但不能扼杀新事物出生带来的欣喜、改变,乃至革新,真正让新生命成长的是遭遇伤害、痊愈,消灭伤害,而非母亲的自我否定和对新生事物的扼杀。
我们相信共享单车的可行,因为它客观上方便着人们的生活,促进着人们的进步,要看到的不该是有一帮人破坏规则,不守秩序;而应着眼于在这么几十上百万人中只有一小撮人破坏着整体形象。我们相信共享单车,也是因为国民素质是在稳步提升的,尤其是在新的一代人中,素质教育更是被提及又提及。知礼明让已成为了新一代中国人奉行的标准。我们有理由相信,同时也有资格去接受这样一种经济形式。故步自封,不知实际变化的断言是武断、狭隘、缺乏价值的,正如同水源一般,诚然,方今中国确实有一些水面有污浊,便若是自我否定,自我放弃,自我封闭,放弃从新事物变化中汲取活的水源,结果是会且只可能是越来越坏的。现如今一部分人素质不够,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所有人都不够格。一棒子抡死了所有人,那谁又知道断言人所期待的“现在”之后的哪一分哪一秒该是我们玩得起共享单车及其类似共享经济的时候呢?人总是带着原始破坏性的,所有以才有了伏契克临终一句:“人们,我爱你们,可你要警惕”,让人们小心,但是我却认为应该“人们,你要警惕,可我爱你们”。局限于阴暗的树木必将枯将朽,只有把阴影甩在背后,面对阳光的人才能活得出真滋味。我们需要政府及有关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和监督,也需要个人坚守底线。相信共享是相信自我,拒绝固守是拒绝自我否定。
共享单车应真正体现共享思维
近日,天津海光寺南京路口处,出现了大批被人为破坏的共享单车。几种品牌的数百辆共享单车堆积成两座“小山”,不少单车的车把、车篮等零件散落在周围地上,一片狼藉。看到这样的新闻,正在享受共享便利的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管理问题。只是,该打板子的对象,到底是公共管理还是企业对自身资源的管理? 面对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从事此领域的企业,显然难逃其责。共享单车作为企业自身的资源,是需要善加管理的。纵然是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标榜的企业,其技术与手段也是让管理服务更加完善,否则要在所谓的公共便利中谋求自身的价值与利益,便是一种滑稽的幻想。
但还应该说,在这一问题上,企业管理的不善与公共管理的缺位很难完全切割开。就如同当年的流动小贩一般,自从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便遭遇了各种管理的困境。比如车辆被恶意损坏,车身上的二维码被贴上了牛皮癣广告,而此前媒体报道,四川成都城管干脆一次性收缴了数百辆共享单车,理由是“非法占道经营”。基于便利与有序这一矛盾体,人们借助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来反思公共管理,似乎也合情合理。但无论是提供共享单车的企业、参与享受共享单车便利的个人,还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机构,面对有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共享单车,反思的视野目前尚停留在那辆街头的单车上。企业认为,只要将单车投放到市场,就达到了共享的目的;消费者认为,只要自己能够有辆单车骑就可以了,至于下一个人如何使用并不重要;政府认为,只要把乱占道的单车收缴起来,就实现了城市管理。但这是我们想要的共享经济吗?我们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反思,难道不是为了让共享经济有一个良性的土壤环境吗?我们共享的到底是那辆街头的单车,还是一种思维,一种能够根本性重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维,一种企业、个体、政府共同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思维? 倘若承认我们共享的不只是一辆单车,而是一种社会运转的思维,那么就需要将反思的视野放得再宽阔一些,投放到一个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石――信任、规则与秩序。这个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要科学规划,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市场要用主流方式推广良好的出行方式,实现健康运营;社会也要积极参与,诸如以社会信用积分的方式鼓励自觉维护秩序者。今天为共享单车花些工夫,将来才能让更多共享经济产品顺利落地。
让公德成就善行——关于共享单车的道德思考
2017年天津市共享单车的迅速蹿红令共享经济再次火了一把。五颜六色、样式新颖的共享单车,穿梭于大街小巷,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随借随还、收费低廉、使用方便,共享单车以极大的便利解决了人们出行路上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而且凭借低碳环保成为绿色出行首选,有助于缓解机动车带来的大气环境污染。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各种各样人为造成、令人头痛的问题也随即出现,私自上锁、恶意损坏、随便丢弃、占为己有——触手可及的便利成了看得见、摸不着的无奈。共享单车是新生事物,许多配套管理未能及时跟上,城市规划建设还有不少亟待完善之处,可以理解。但是,一些人为了将单车占为已用甚至已有,将二维码破坏,甚至将单车私藏某处,擅自上锁,将个人利益置于公众利益之上,暴露出人性中的道德污点,令人齿寒。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其特色和亮点在于对商品和服务的“共享使用”而不是“私自占有”,通过物尽其用,大大减少商品产量和服务所需的能源需求,从而在使用过程中最大化降低单位能耗,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共享单车可以说是共享经济的一次有益尝试。在当前共享单车经营模式下,相关领域仍缺乏相关法规有效监管,共享单车的舒畅运行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公民个人道德规范的约束。试想如果将破坏二维码、私藏单车定为违法行为并加以严惩,或许上述人群就不会如此胆大妄为。但如此一来,又徒增了不少社会管理成本,共享经济其本来意义也将大打折扣。
由此想到,环境保护从某种角度说也是一种共享经济。当更多人“共享使用”而非“独自占有”,环境资源往往能够发挥更大、更好的规模效益。但不可避免地,实践中总有不少想“独自占有”者。为此,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建设,做到资源有偿使用,严惩环境犯罪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教育,特别是在部分缺乏法规有效监管的公共资源领域中,让人们更加自律,学会自觉与他人共享资源。
毫无疑问,共享经济已具备了发展所需的资本及模式,唯独欠缺的是,公众普遍应有的共享精神。诚然,涂改二维码、私藏单车者毕竟是少数。但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汤。任其泛滥,一件方便你我的好事就此搁浅的话,岂不可惜!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为了城市更加文明和美好,让我们共同谴责那些自私与贪婪的行为,让它们成为过街老鼠,无处可藏!
共享单车论点篇四
数月前,一批批崭新的自行车空降街头。看着这些在街头是哪个排列整齐如士兵的自行车,坐在汽车里的我甚感奇怪。
数日后,我从网上得知,上海正大力推广一种新型环保出行方式——使用共享单车。手机定位找到一辆共享单车,扫一扫二维码即可解锁。到达目的地后也只用结束骑行,把车停好并支付极低的费用。的确,这种便捷的方式受到了群众的认可,争先恐后地“尝鲜”。紧接着,是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品牌如生命力极强的植物蔓延开来。
至此,共享时代真正来临。
只是,人们准备好了吗?
妈妈是“共享单车”的狂热粉丝。这种一箭双雕的健美运动备受她的青睐。饭桌上,她总是对它推崇备至。
“最重要的是车身上写10次之内免费吧!”我见缝插针。
共享单车的确带动了一种互惠互利的新产业,只是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在与同行竞争,所谓“一山容不得二虎”时,却忘记考虑顾客们的利益。
类似的问题仍有。在郊区共享单车并不多,往往感到一种力不从心的“有去无回”。或是又在新闻上看到某位老大爷在单车上动手脚,将之带回家中据为己有。
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彻底融入人们的生活是需要时间的,而这也需要不断完善提高自身。共享时代的便利与好处大家有目共睹,若是能克服刚起步时的各种问题,那么未来收获的利益将是巨大的。
共享单车,我们期待更好的你。加油!
共享单车论点篇五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共享的时代,共享资源,共享网络,共享知识……2016年底,共享单车在国内火爆起来,于是,共享经济又多了一位新成员。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公共服务区、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商业区、居民区、校园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共享单车为什么这么火?记者发现,共享单车的出现和火爆是互联网时代衍生的一个产物,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科技改变生活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一)方便、快捷 首先是操作方便。
手机下载安装共享单车app后,用身份证实名登记注册,成为用户。
其次是方便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
共享单车让短途出行更加方便。很多共享单车的用户反应,从家到单位开车太近,走路又感觉比较远,骑共享单车则时间正好,而且还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而对于那些坐地铁、坐公交上下班的人来说,居住地和办公地点往往离地铁站或公交站点有一定距离,千万不要小看了这段距离,能否迟到往往就体现在这段距离上。而地铁站点和公交站点又是共享单车密集的地方,这段距离用共享单车来代步便能大大减少迟到的机率,方便又快捷。
第三就是骑行方便。有些路段,由于交通拥堵,汽车、三轮车甚至电动车都无法通行,但自行车以小巧灵活的优势却能通行自如。这就导致了相同的路程,开车可能开半个多小时,骑共享单车却能在15分钟到达目的地。有时,同样是去一个地方,开车只能走大马路,而骑共享单车却可以穿街绕巷,不用排队等红灯,不用因拥堵而情绪不佳,更不用因停车问题而与他人闹矛盾。
(二)低碳环保,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共享单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汽车的使用量,不仅打通了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绿色环保。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环境的不断恶化,尤其是雾霾天的持续出现,低碳环保显得越来越重要。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央政府强调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随后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也强调指出,“国家为此将设立专项基金,不惜重金组织最优秀的相关科学家攻关,抓紧把雾霾形成的未知因素找出来,使我们治理雾霾更加有效”,李克强总理还提到,“我们治理雾霾重点对着燃煤、尾气排放、扬尘等”,可见,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诱因。
据有关专家分析,在技术状态良好的情况下,一辆没有排放污染控制装置的小汽车行驶一天约可排放600多克污染物,随着汽车保有量的猛增,汽车尾气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而共享单车的出现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对汽车的依赖,对缓解空气污染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缓解交通拥堵现象
在满足人们安全、快捷、舒适出行的同时,共享单车还成为治疗城市拥堵“癌症”的一剂猛药。
据交通部统计,20年前,全国约有6.7亿辆自行车,当时,自行车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为中国赢得了“自行车王国”的称号。但到2013年自行车数量已减少一半。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是,20年前城市里即使是大城市也很少见到交通拥堵的情况,而现在,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城市中心路段、较繁华路段,大部分时间都处在“东西不畅、南北拥挤”的状态中。共享单车的出现减少了人们对汽车的使用率,减少了机动车上路的路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拥堵。
(四)租车费用低廉
目前,市场上的共享单车有两种收费标准,一种是每小时出租费一元,一种是每小时0.5元。但不管哪一种收费标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能够接受的。对于那些偶尔有骑车需求的人来说,如果花数百元购买一辆自行车,很可能是骑几次后便束之高阁,既浪费了金钱又浪费了资源。而选择共享单车,需要的时候只需支付一元钱便能够骑行,大大节省了买车的成本。拿三公里之内的短途出行来说,如果打车,无论是传统的出租车、网约车还是黑摩的,多则十几元,少则几元,而共享单车只要在一个小时之内骑行,便收费一元,如果遇到活动期还能免费。
对于那些到城市短期游玩的人来说,骑共享单车是最佳的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