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外哲理句子 外国哲理小诗(八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国外哲理句子 外国哲理小诗篇一
这老太太总为她园里那棵大玫瑰树感到得意,喜欢对人讲它是怎样从一条插枝长成,这是好些年前她才结婚的时候从意大利带回来的。
她同她的丈夫从罗马坐四轮马车旅行回去(当时还没有火车),在西恩那南部一段坏路上他们停了下来,不得不在路旁的小店里过夜。
小店设备当然简陋,她一夜没有睡好觉,很早就起床,披上衣服,站在窗前,凉风拂面,眺望着黎明。
过了这些年,她还能记得明月高照的青山,一个山巅上远远的市镇怎样渐渐发白,发白,直到月亮消逝,山轻轻着上了晨曦的淡红,突然市镇像为一种光辉照亮,阳光投到一个个窗户上,又反射回来,直到最后整个小小的城像一群星星在天空闪烁着。
那天早晨,知道他们的车子还没有修好,他们坐了一辆当地的车去到那座山城,听说那里可以找到好一点的住处;他们在那里停留了两三天。
那是一个意大利小城,有一个高高的教堂,一个浮华的市场,几条窄街和小小邸宅,稠密而完美,坐落在一个山端,在一道墙围着的简直不比英国菜园大的区域里。
但是它却充满了生气和喧闹,昼夜响着脚步与话声。
他们住的那小旅馆的餐厅是那个小城里的显贵聚会的场所,县长、律师、医生,还有几个另外的人;在他们当中,他们注意到一个漂亮温和而健谈的老人,有着发亮的黑眼睛和雪白的头发——高、挺直,仍有青年人的身姿,虽然侍者骄傲地告诉他们说,伯爵很老了——事实上下年他就要满八十了。
他是他家庭最后的一个人,侍者又说——他们从前是了不起的富翁——但他没有后嗣;这侍者得意地谈到,好像那是当地引以为荣的故事,伯爵曾在爱情上有过不幸,从来没有结过婚。
这年老的先生可好像够快活的,显然对陌生的客人们发生了兴趣,想跟他们认识。
这立刻就由那和善的侍者做到了。
才稍谈了一会儿后,那老人便请他们去看他那就在城墙外的别墅和花园。
第二天下午,在开始日落的时候,他们从门口和窗户瞥见蓝影初初罩上褐色的山,他们便去拜望他。
地方并不大,一个小的新式的水泥粉刷的别墅,附带一个天然的石子花园,里面有一个装着呆滞的金鱼的石盆,有一个靠在墙上的猎狩女神及其猎犬的像。
但是使它尤其生色的是一棵攀缘房屋的大玫瑰树,几乎掩住窗户,空中充满它甜蜜的芳香。
是的,那是一棵壮丽的玫瑰树,伯爵骄傲地说,在他们赞美它的时候,他要讲那与树有关的小姐。
当他们坐在那儿,喝着他招待他们的酒,他以一种老年的恬淡谈到他自己的恋爱,好像他认为当然他们已经听到过。
“这小姐住在那座小山过去的山谷那边。
我当时还是一个青年,因为那是许多年以前。
我常骑马去看她,路很远,而我骑马快,因为年轻人,无疑地,夫人知道,是性急的。
但是那小姐没有好心眼,她害我等,呵,一等就几个钟点;有一天我等得太久了,我便很生气,当我在她约好来会的花园里走上走下的时候,我折断了她一棵玫瑰树,从树上折断了一枝;当我明白我干了的事,我把它藏在上衣里——这样——当我回到家里,我便把它栽好,夫人看见它是怎样长着。
假如夫人喜欢它,我一定给她一条插枝栽在她花园里;我听说英国人有美丽的葱翠的花园,不像我们的被太阳晒着。”
第二天,当他们的修好的车来接他们,他们正要从旅馆离开的时候,伯爵的老仆人送来了包得上好的玫瑰插枝与她主人的“一路平安”的祝辞和愿望。
城里的人都聚拢来看他们动身,孩子们在他们车后追着,一直追到城门外边。
他们听到后面有一阵脚步的急奔,但不久他们便远远在下面向山谷而去;这充满了闹声与生气的小城高高地在他们上面立于山巅。
她把玫瑰栽在家里了,它异样地生长而旺盛;每年六月,繁茂的枝叶发出一种芳香和绯红的热烈的光彩,好像它的根和纤维里仍燃烧着那位意大利情人的愤怒和受挫的热望。
自然老伯爵一定死了好多年了;她已经忘记了他的名字,甚至也忘记了那山城的名字。
在第一次看见它在黎明时分像一群星星在天空闪烁之后,她曾在那里停留过。
国外哲理句子 外国哲理小诗篇二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这快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
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
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
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
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
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
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
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
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
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
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候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国外哲理句子 外国哲理小诗篇三
从前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光荣的荆棘路:一个叫做布鲁德的猎人得到了无上的光荣和尊严,但是他却长时期遇到极大的困难和冒着生命的危险。”我们大多数的人在小时已经听到过这个故事,可能后来还读到过它,并且也想起自己没有被人歌诵过的“荆棘路”和“极大的困难”。
故事和真事没有什么很大的分界线。
不过故事在我们这个世界里经常有一个愉快的结尾,而真事常常在今生没有结果,只好等到永恒的未来。
世界的历史象一个幻灯。
它在现代的黑暗背景上,放映出明朗的片子,说明那些造福人类的善人和天才的殉道者在怎样走着荆棘路。
这些光耀的图片把各个时代,各个国家都反映给我们看。
每张片子只映几秒钟,但是它却代表整个的一生——充满了斗争和胜利的一生。
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些殉道者行列中的人吧——除非这个世界本身遭到灭亡,这个行列是永远没有穷尽的。
我们现在来看看一个挤满了观众的圆形剧场吧。
讽刺和幽默的语言象潮水一般地从阿里斯托芬的“云”喷射出来。
雅典最了不起的一个人物,在人身和精神方面,都受到了舞台上的嘲笑。
他是保护人民反抗三十个暴君的战士。
他名叫苏格拉底,他在混战中救援了阿尔西比亚得和生诺风,他的天才超过了古代的神仙。
他本人就在场。
他从观众的凳子上站起来,走到前面去,让那些正在哄堂大笑的人可以看看,他本人和戏台上嘲笑的那个对象究竟有什么相同之点。
他站在他们面前,高高地站在他们面前。
你,多汁的,绿色的毒胡萝卜,雅典的阴影不是橄榄树而是你!
七个城市国家在彼此争辩,都说荷马是在自己城里出生的——这也就是说,在荷马死了以后!请看看他活着的时候吧!他在这些城市里流浪,靠朗诵自己的诗篇过日子。
他一想起明天的生活,他的头发就变得灰白起来。
他,这个伟大的先知者,是一个孤独的瞎子。
锐利的荆棘把这位诗中圣哲的衣服撕得稀烂。
但是他的歌仍然是活着的;通过这些歌,古代的英雄和神仙也获得了生命。
图画一幅接着一幅地从日出之国,从日落之国现出来。
这些国家在空间和时间方面彼此的距离很远,然而它们却有着同样的光荣的荆棘路。
生满了刺的蓟只有在它装饰着坟墓的时候,才开出第一朵花。
骆驼在棕榈树下面走过。
它们满载着靛青和贵重的财宝。
这些东西是这国家的君主送给一个人的礼物——这个人是人民的欢乐,是国家的光荣。
嫉妒和毁谤逼得他不得不从这国家逃走,只有现在人们才发现他。
这个骆驼队现在快要走到他避乱的那个小镇。
人们抬出一具可怜的尸体走出城门,骆驼队停下来了。
这个死人就正是他们所要寻找的那个人:费尔杜西——光荣的荆棘路在这儿告一结束!
在葡萄牙的京城里,在王宫的大理石台阶上,坐着一个圆面孔、厚嘴唇、黑头发的非洲黑人,他在向人求乞。
他是加莫恩的忠实的奴隶。
如果没有他和他求乞得到的许多铜板,他的主人——叙事诗《路西亚达》的作者——恐怕早就饿死了。
现在加莫恩的墓上立着一座贵重的纪念碑。
还有一幅图画!
铁栏杆后面站着一个人。
他像死一样的惨白,长着一脸又长又乱的胡子。
“我发明了一件东西——一件许多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他说。
“但是人们却把我放在这里关了二十多年!”""“他是谁呢?““一个疯子!”疯人院的看守说。
“这些疯子的怪想头才多呢!他相信人们可以用蒸汽推动东西!”
这人名叫萨洛蒙·得·高斯,黎显留读不懂他的预言性的著作,因此他死在疯人院里。
现在哥伦布出现了。
街上的野孩子常常跟在他后面讥笑他,因为他想发现一个新世界——而且他也就居然发现了。
欢乐的钟声迎接着他的胜利的归来,但嫉妒的钟敲得比这还要响亮。
他,这个发现新大陆的人,这个把美洲黄金的土地从海里捞起来的人,这个把一切贡献给他的国王的人,所得到的酬报是一条铁链。
他希望把这条链子放在他的棺材上,让世人可以看到他的时代所给予他的评价。
图画一幅接着一幅的出现,光荣的荆棘路真是没有尽头。
在黑暗中坐着一个人,他要量出月亮里山岳的高度。
他探索星球与行星之间的太空。
他这个巨人懂得大自然的规律。
他能感觉到地球在他的脚下转动。
这人就是伽利略。
老迈的他,又聋又瞎,坐在那儿,在尖锐的苦痛中和人间的轻视中挣扎。
他几乎没有气力提起他的一双脚:当人们不相信真理的时候,他在灵魂的极度痛苦中曾经在地上跺着这双脚,高呼着:“但是地在转动呀!”
这儿有一个女子,她有一颗孩子的心,但是这颗心充满了热情和信念。
她在一个战斗的部队前面高举着旗帜;她为她的祖国带来胜利和解放。
空中起了一片狂乐的声音,于是柴堆烧起来了:大家在烧死一个巫婆——冉·达克。
是的,在接着的一个世纪中人们唾弃这朵纯洁的百合花,但智慧的鬼才伏尔泰却歌颂“拉·比塞尔”。
在微堡的宫殿里,丹麦的贵族烧毁了国王的法律。
火焰升起来,把这个立法者和他的时代都照亮了,同时也向那个黑暗的囚楼送进一点彩霞。
他的头发斑白,腰也弯了;他坐在那儿,用手指在石桌上刻出许多线条。
他曾经统治过三个王国。
他是一个民众爱戴的国王;他是市民和农民的朋友:克利斯仙二世。
他是一个莽撞时代的一个有性格的莽撞人。
敌人写下他的历史。
我们一方面不忘记他的血腥的罪过,一方面也要记住:他被囚禁了二十七年。
有一艘船从丹麦开出去了。
船上有一个人倚着桅杆站着,向汶岛作最后的一瞥。
他是杜却·布拉赫。
他把丹麦的名字提升到星球上去,但他所得到的报酬是讥笑和伤害。
他跑到国外去。
他说:“处处都有天,我还要求什么别的东西呢?”他走了;我们这位最有声望的人在国外得到了尊荣和自由。
“啊,解脱!只愿我身体中不可忍受的痛苦能够得到解脱!”好几世纪以来我们就听到这个声音。
这是一张什么画片呢?这是格里芬菲尔德——丹麦的普洛米修士——被铁链锁在木克荷尔姆石岛上的。一幅图画。
我们现在来到美洲,来到一条大河的旁边。
有一大群人集拢来,据说有一艘船可以在坏天气中逆风行驶,因为它本身上具有抗拒风雨的力量。
那个相信能够做到这件事的人名叫罗伯特·富尔登。
他的船开始航行,但是它忽然停下来了。
观众大笑起来,并且还“嘘”起来——连他自己的父亲也跟大家一起“嘘”起来:“自高自大!糊涂透顶!他现在得到了报应!就该把这个疯子关起来才对!”
一根小钉子摇断了——刚才机器不能动就是因了它的缘故。
轮子转动起来了,轮翼在水中向前推进,船在开行!蒸汽机的杠杆把世界各国间的距离从钟头缩短成为分秒。
人类啊,当灵魂懂得了它的使命以后,你能体会到在这清醒的片刻中所感到的幸福吗?在这片刻中,你在光荣的荆棘路上所得到的一切创伤——即使是你自己所造成的——也会痊愈,恢复健康、力量和愉快;嘈音变成谐声;人们可以在一个人身上看到上帝的仁慈,而这仁慈通过一个人普及到大众。
光荣的荆棘路看起来象环绕着地球的一条灿烂的光带。
只有幸运的人才被送到这条带上行走,才被指定为建筑那座联接上帝与人间的桥梁的、没有薪水的总工程师。
历史拍着它强大的翅膀,飞过许多世纪,同时在光荣的荆棘路的这个黑暗背景上,映出许多明朗的图画,来鼓起我们的勇气,给予我们安慰,促进我们内心的平安。
这条光荣的荆棘路,跟童话不同,并不在这个人世间走到一个辉煌和快乐的终点,但是它却超越时代,走向永恒。
国外哲理句子 外国哲理小诗篇四
她是一个乡下姑娘,从不打扮自己,却能看人一眼,就使所有美容术失色。
她知道美容不过是品德的无言昭告,因此不加注意。
她的美德都悄悄出现在她身上,像是瞒着她偷偷跑来的。
她的衣服(也就是她本人)衬里远胜过面子,因为她不穿丝绸,却有纯洁为饰,经得起多年使用。
她从不应睡眠过多而弄坏容貌和身体;大自然使她懂得,贪睡会使灵魂生锈。
所以她清早与女主人的公鸡同起,夜晚与暮归的羊群同息。
挤奶的时候,用手攥着奶头,从这可爱的挤奶机中流出的牛奶便显得格外色纯正香。.。.。.。.。
上文是对一个漂亮,快活的挤奶姑娘的描写,十七世纪的英国散文《挤奶女》,英国的散文经历了三个语言时期,古英语,中古英语,近代英语,上文语言选自近代英语,为何会挑选这一时期,因为当我在翻阅英国散文时,被这种颇具生活气息的文字所吸引,内心会构建出一个庄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健壮的姑娘们在挤牛奶。
这样的华美对于下面过路的人又起了什么效果?你可以在圣马可大教堂的门口走来走去,从日出走到日落,而看不到有一双眼睛向上看,或一张脸因它而发亮。
教士和世俗的人,兵士和平民,富人和贫民,都一样路过而不看它一眼。
城里最低级的商贩一直把他们的摊子伸到大教堂的门廊内部,甚至石柱的基础都成为座位,不是为献神而卖鸽子的信使们来坐,而是卖玩具和滑稽画的小贩。
在教堂前面的广场上有一连串的咖啡店,威尼斯有闲的中产阶级在那里懒洋洋地混时间,或者读着无聊的报纸。
美学家罗斯金的《威尼斯之石》,罗斯金是十九世纪英国散文大家,上文体现了人的上进与堕落,对于威尼斯这个水城,我常常会有着诸多幻想,直到罗斯金用笔,勾勒出一个被奥地利占领的威尼斯:
广场中间有奥国占领军的军乐队在晚上祷告演奏,同教堂里的管风琴声冲突,进行曲淹没了苦难诗,引来一大群脸色阴沉的人围观,-------如果这群人能按他们的意志行事的话,会用匕首把每一个奏乐的奥国兵刺死。
而在门廊深处,整天都有一堆堆最低阶层的人,没有工作,精神萎靡,像蜥蜴似地躺着晒太阳。
无人管的孩子们,每次看人都眼皮沉重,带着绝望和麻木的堕落神情,嗓子因不断咒骂而嘶哑,在赌博,在打架,在瞎闹,在睡觉,一阵又一阵,把他们的残缺的小硬币摔在教堂门廊的大理石的街沿上作响。
而耶稣基督和天使们的石像不间断地看着下面的一切。
罗斯金的散文有光影,有感情,更加难得的,是他的洞见,他较早就认识到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而且把他同资本主义的罪恶连接起来,在他后期著作中,他描写了英国南部乡下所见的痛心景象,一条清澈小河被大量垃圾堵塞了,一家酒店在门外用铁栅栏围住一块专供人们丢烟头,残余食物等赃物的空地。
接着他指出:只需要五六个人花一天时间就可以清除河里的垃圾,而没有人干,反倒有人花三倍以上的时间去修那个丑恶的铁栏。
国外哲理句子 外国哲理小诗篇五
生命如同甜甜圈。
刚出炉时味道新鲜可口,但过一段时间后,便生硬难吃;其中间的圈洞意味着生命神秘的一面,但若欠缺这神秘的圈洞,甜甜圈就不成为甜甜圈了。
生命如同吃葡萄柚一般。
首先,你必须剥开柚皮,然后试咬几口,以便适应柚子的`风味;当你开始享受柚子时,柚子汁却可能喷得你睁不开眼睛。
生命如同香蕉一般。
开始时是生涩的,然后随着时间而变黄变软。
有些人希望自己只是香蕉,另一些人则希望自己成为上等的香蕉。
你必须谨慎小心,不要被香蕉皮滑倒;此外,你必须努力剥去香蕉皮,才能享受香蕉的美味。
生命如同烹饪一般,一切味道全取决于你的作料与烹饪技巧。
你可依照食谱烹饪技巧进行烹饪,也无妨自由创造。
生命如同少了原图的拼图游戏一般,你无法猜测出将拼出什么图形。
有时,你甚至无法确知是否拥有所需的一切拼块。
生命如同搭乘电梯一般。
许多人上上下下,而有些人保持平稳。
有时,你找到了电梯通道,但令你心烦的是,电梯停停开开。
生命如同玩扑克牌。
有时你坐庄,有时别人坐庄,这其中包含着许多牌技与运气。
你下赌注,核对牌局,虚张声势,甚至提高筹码。
在输赢之中,你获取许多教训,有时,你拿的牌不好却赢了,有时你拿副好牌却反而输了。
但无论如何,你必须持续不断地洗牌。
国外哲理句子 外国哲理小诗篇六
为了生存,我们需要同心协力,将人类所有的认知融会贯通为一个整体:
我们必须努力将各种各样的知识糅合在一起;必须将各种各样的语言汇聚成一种巨大而清新的交响;必须将各种各样的人性投入熔炉以浇铸出一种新的 人性。
请记住,我们的需要并非是任何私人的需要——并非是我们之中任何一个个人的需要。
我们需要的不是荣誉,不是自我的满足;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万众一心的巨大驱动力。
有了它,我们就能造就一个伟大的人类,就能造就一个包含着个人自由在内的自由的民族。
一个人无法造就出一个崭新的民族,这要靠我们大家。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理应携手并肩,和衷共济。
想到有这样一个美好的目标,我是多么快乐。
到了那时,将有更多的人会用自己的双手去挣脱桎梏,直至砸碑所有的锁链。
在一项伟大的事业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天使。
然而,当我们没有团结在一起,以为仅凭自己孤家寡人就可以闯出一番伟大的事业时,我们就不再是天使,而是野兽了。
国外哲理句子 外国哲理小诗篇七
假如生活不总是充满诗情画意,它至少是富有悠扬韵律的。从思想轨道的路径来看,人的内心体验呈现周期性。不知彼此距离有多远,不知椭圆轨道有多长,不知运行速度有多快,不知循环周期有多久。但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确定无疑。上周或去年内心曾经遭受的痛苦,现在烟消云散了;但下周或来年痛苦仍然会卷土重来。快乐不在于我们经历的是是非非,而取决于心灵的潮起潮落。疾病是带有节奏规律的,行将就木之际疾病来袭的周期愈来愈短,身体复原时疾病的发作周期愈来愈长。因为某事,痛不欲绝,这种痛楚昨日曾不堪承受,明日也将不堪承受;今日却不难忍受,尽管伤心事并未过去。甚至未解的精神上的痛苦负担,也定能让内心得到片刻的宁静;悔恨本身并非驻足不去,它只不过是再度光临。
快乐令人又惊又喜。倘若觉察到快乐来临的路线,我们可能会翘首以待,因此快乐如期而至,而非突如其来。实际上,无人做过这种观察;在人们关于内心世界的所有日记中,尚未出现开普勒式的人物记录过这种循环往复。但是坎普滕的托马斯对这种周而复始略有觉察,尽管他并未测量它的循环周期。“除此之外,夫复何求?万事万物皆由此构成”——他发现在痛苦至深时反能找到快乐的逗留,快乐时刻来临时,人的心灵受到记忆的抑制,迎接快乐之情更强烈,但是预感快乐将无情地转瞬即逝。“你甚少,甚少光临”,雪莱长吁短叹,伤感的并非快乐本身,而是快乐的精灵。我们可以事先强迫快乐听候我们随意调遣,伺候我们——每日分派埃里厄尔任务;但是这种人为的勉强破坏了生活的节奏韵律,何况如此强迫的并非快乐的精灵。快乐的精灵在椭圆形、抛物线形或双曲线形的轨道上飞来飞去,无人知晓与时间有怎样的约会。
雪莱与《效法基督》的作者可以敏锐而简单地察觉到快乐精灵的飞翔往来,并猜测其周期性,这并非巧合。这两个人的灵魂与他们生活的多个世界中的精灵密切接触,因此任何人类的繁文缛节,任何对普遍运动的自由和规则的背道而驰,都不能阻止他们发现周而复始这一规律。“它仍然在转动。”他们知道无往不复,没有暂离便没有来临;他们知道飘然离去意味着漫长的回程;他们知道姗姗来迟、似乎触手可及的东西却又正急忙转身匆匆而去。“啊!西风,”雪莱在秋季感慨万端,“啊!西风,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他们知道潮涨意味着潮落,不合时宜的、人为的周期干扰将使潮流的进退失据,削弱运动的气势和原动力。
如果一生矢志追求平等的生活,无论是在智力产出上的平等、在精神惬意上的平等、抑或是在感官享受上的平等,生活都将毫无安宁,也了无生气。一些圣人生活单纯专一,与众不同,他们的灵魂完全符合周期性的规律。
欣喜若狂与孤寂凄苦交替拜访他们。他们放弃了凡尘俗世,却四顾茫然,忍受种种内心痛苦。他们为心中偶然闪烁的非同凡响的甜美而欣喜万分。与圣人相仿的还有诗人骚客,在漫漫人生旅途上,缪斯女神三次或十次降临他们身边,点拨他们,最后抛弃他们。但是与圣人又截然不同,诗人不总是驯服的,对无可挽回的黄金时光的短暂与离去并无完全的心理准备。极少有诗人彻底承认他们的缪斯女神常常离开,因为只有一种方式表达这种彻底承认,那就是搁笔沉默。
人们发现非洲和美洲的一些部落崇拜月亮而不崇拜太阳;大多数部落则两者都顶礼膜拜;但是单崇拜太阳而不崇拜月亮的部落尚未有所闻。因为太阳的周期律仍然不完全为人所知,而月亮的周期律则较为明显,影响四季。月亮决定了潮汐的涨落起伏,她是塞勒涅,月之女神,赫斯之母,她带来露水,在雨水稀少的地方,露水不断滋润着大地。与地球的其他任何伴星相比,她是度量者。早期的印欧语系中的语言对她便如此相称。
月亮的盈亏圆缺象征着周而复始的秩序。常中有变,月亮的定期而至、按期而返正是她反复多变的原因。朱丽叶不愿接受指月盟誓,但是她红颜薄命,至死不明白爱情本身也如潮汐一样起伏消长,由炽而衰——爱的衰退消逝全由内心的反复无常所致,但是恋人却徒劳无情地将其归之于他所爱的人外表的某些变化。因为除了刚才已讲的非同—般的人之外,人们甚少了解世事的沧桑变化。—个人要么自始至终对此浑然不觉,要么感觉到了却又失之过迟。
他要到很晚才能知道这一点,因为这需要经验的不断累积,但是累积的证据却又不见于人。一直要到一个人的后半生,这一规律才为人所彻底认识,并因此才放弃对至死不渝、永不变心的期望和担忧。年轻人的悲痛几近绝望正是由于年轻人对这一规律毫不知晓。希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想法亦是如此。对人生当中必需的间歇停顿——愿望之间的间歇、行动之间的间歇,这些间歇如同睡眠的间歇一样无可避免——一无所知的人,人生似乎特别漫长,潜力无穷。另一方面,因为全然不解时来运转亦是命中注定、必然而至的,所以对时运不济的年轻人来说,人生似乎不可思议,难以对付。
他们如若知道,在更为莫测高深的微妙意义上,人间世事有起有伏,如同潮汐的涨落——如果对莎翁的原句意义加以引申,不至于被认为胆大妄为的话——心里一定会如释重负。快乐弃他们而去,赶在回家的路上;他们的人生会有甘有苦,亦喜亦悲;如果了解人情世态,他们就须与时偕行,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因为他们知道人人受制于天地万物的法则——太阳的旋转与产妇的阵痛。
国外哲理句子 外国哲理小诗篇八
生活的目的
我其实非常清楚地知道,谁如果能够像我一样,把享受生活的恩惠作为生活的目的,那么就应当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性情的乖戾和挑剔。
我赞赏那些具有多样性格的人,这种人既能够张也能够弛,既能够上也能够随遇而安(不管命运把他摆放在什么地方);他可以和他的邻里聊他的房子、他的狩猎情况,以及他和别人的纠纷,也能够兴致勃勃地和一个木匠或园丁谈论天气;我也羡慕有些人,他们既能够让最低等的仆役感到可亲可近,又能够以适合下人的方式与他们进行交谈。
柏拉图劝诫我们说,要用主子的语言来对仆人讲话,不管是对男仆还是女仆,千万不要开玩笑,更不可以随便,我却不赞同这个观点。
因为,撇开我的天性不谈,我认为如此的炫耀命运赐予的某种特权是不合乎人情的,也是不公正的。
而主仆之间并没有那么悬殊的差异,文明的制度在我看来倒是极其公平的。
别人琢磨着如何使自己的思想显得空灵和高深,我却会努力地使自己的思想浅近平实。
在我的。心目中,拔高和夸大都是有害的。
斯巴达的勇士们在战争中用柔和而悠扬的笛声来缓解和节制他们的鲁莽和狂暴,而其他民族则习惯用尖厉而响亮的呐喊去鼓动和激发士兵的勇气。
与一般的看法不同,我认为,在运用我们的思想时,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更需要的是踏实、沉稳,而不是奔放、昂扬;更需要的是冷静和安详,而不是热情和激动。
在我看来,在不懂的人中间充内行,说话还煞有介事,那其实是十足的愚蠢。
应当把自己降到周围人的水准,甚至在有的时候不妨装作不懂。
收起你的雄辩和精深吧,在一般的交际中,只要保留思想的条理性就已经足够了。
另外还要使自己平易通俗,这样你周围的人才会更加喜欢你。
满肚子学问的人往往会在这一点上栽跟头。
他们总爱炫耀自己的权威,四处散发自己的作品。
如今他们的名声连闺房里贵妇们的耳朵都给震动了,使得她们虽然不懂学者们的思想实质,却也要摆出一副学者的样子,在谈论任何话题的时候,也不管这个话题是如何的实际和通俗,她们都要采用一种新的、学究式的口气或笔调,即使是任何人都能够充当证人的事情,她们也要援引柏拉图或者圣徒托马斯的言论。
学说和理论并没有真正进入她们的头脑,只是仅仅停留在了她们的嘴上。
倘若是那些出身高贵而又禀赋良好的夫人们愿意相信我的话,她们只需要开发自身的天然财富也就足够了。
然而她们却让外来的美遮盖住了自身的美,抑制着自己的光华却靠借来的光彩发亮,这是多么的幼稚。
她们完全被技巧和手段葬送了。
“她们仿佛是从香粉盒里走出来的。”
我很善于获得世间少有的如同甘露一般的友谊,并且能够将它一直保持下去。
我如饥似渴地寻求志趣相投的朋友,并且是十分贪婪地投入到这种交往之中,所以自己往往会对这种友情有很深的眷恋,这也同时给那些和我交往的人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对一般的泛泛之交,我却是有点疏远和冷漠的,因为我的言谈举止如果不能够像扬起的风帆那样充分地展开就会显得不自然。
何况还是在我年轻的时候,命运就已经让我习惯于去品味那种独一无二的、完美无缺的友谊了,因此我也就有些厌恶那些别样的交情。
古人所说的那句“相伴并非是友谊,只有共患难才是知己”,所包含的思想对我的影响实在是太深了。
所以我自然就很难做到“遇人只说三分之一的话”,我也更难做到“遇人只说三分之一的话”,我也更难做到“看人说话,看风使舵”。
我很难遵从人们的另一条训诫,也就是在和许多不完美的朋友进行交谈时,要小心谨慎,多存戒备。
眼下我们听到的主要训诫就是谈论世事只会带来危险,或是只能说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