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课课后反思(十一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思想道德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课课后反思篇一
“打铁先要自身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潜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要提高素质,务必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习。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发展,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绝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务必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使自我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知识是相关的,互通的。因此,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尤其现实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应对知识爆炸时代,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所以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知识,跟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记取和总结自我的教育教学,努力使自我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理解。有学生对我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是没兴趣,喜欢你上课,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为了充电,我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经济,心理访谈等。尽可能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一样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丰富经历,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也许才有如此效果吧。
2.勇于反思。老师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还需勇于反思,敢于应对和改善自我的偏差和错误,才能不断提高自我的业务潜力,这就要求老师用心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几乎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我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有时不用多。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我,本节课学生反映状况怎样?学生的每一句话我都会在意。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有个学生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您以后能把一节课资料讲完吗?”原先我上课时,备课的资料在上课有时不能按时完成,除了随机加的资料之外,关键在于我语言还不够简洁。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我,的确不能再这样了。这本身就是教学要求啊!“吾日三省吾身”,很难做到,但常反省自我还是能够的。
3.为人师表。正人先正已,老师务必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①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一样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不成熟。②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比如,我的普通话不是很好,语速快,讲课时我就提醒自我注意。当我普通话发音不准或有错别字时,学生能及时指出帮忙我改正。这些都是我这几年的收获。正因为我能正确对待我所犯的错,学生也深受影响。记得一次在(2)班上课,有学生在课堂上违犯纪律了,当时我也不能准确明白是谁,但我说了一句,犯错误没关系,只要承认错误并改正,我们大家都会原谅他的。说完,就有个同学站起来了。当时我真的很高兴,不是学生犯错,而是不用我去一个个查,可能因查不出而尴尬,更重要的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错误,并敢于承认自我的错误。
4.老师要尊重学生。这恐怕是最重要的一点,学生尊重老师是就应的,但老师也就应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有的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认为自我是为学生好,而常常忽略学生的权利。于是,上课经常拖堂,挤占学生的课间活动时光,随便把学生的小课挪用,作业没完没了,久而久之难免学生厌倦、反感。甚至自我做法欠妥当,也不敢应对。记得上学期,有一次上课时,也许因此刻中考思想品德课只作为,学生不太在乎。一个成绩还比较好的学生觉得听课没兴趣,就抄写。我提醒了一次,她仍然我行我素。当时我特生气,将她的当着同学的面撕成两半。顿时,教室很安静,因为大家明白我一般状况是不会生气的。在一片沉寂中,继续将资料上完。课后我与学生谈话了解她的想法,我给她道歉,学生也承认了她的错。再次上课时,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这位学生道歉。有学生不理解,说上思想品德课写英语就是不对啊!!对此我没多解释,主要说明了教师也会犯错误。记得很清楚,当时班上同学给我鼓了掌。这样,我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很多学生有什么心理话经常找我说,甚至请我为他们出主意。我尊重了学生,学生也尊重我,不管是上课的学生,还是没上课的学生对我都很亲近。这也许是作为教师比较幸福的事了。
5.老师要持续快乐心态。只有老师的简单快乐教学,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近老师乐于理解教育,才能感染学生快乐情愫。当然,老师也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有种种的烦恼和不如意,要持续快乐的心态好难。但只要本着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应对学生时摒弃懊恼,调节自我的情绪,持续好情绪,把微笑带给学生。常到学生中间看看,关心学生的痛痒,和学生打成一片。一次上课时,两位学生在座位上因一点小事吵起来。当时我也很生气,脸沉下来,流露出不高兴的情绪。学生都说,老师请别生气,生气会老的。我乐了,赶紧调节好情绪继续上课,课后又单独找学生谈了话,解决了问题。因此,我与学生的关系相处是比较融洽的。因此在学期结束时,学生给我打的分,还是蛮高的。
初中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的基础理论知识,务必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善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根据不一样教学资料,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无论采取怎样的方式,总之,要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到达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统一。因此,每学完一节资料,只要是与学生活学习有关的,我几乎都要学生反省自我的.行为,引导他们学着解决遇到的问题。例如,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中学的学习有很多不适应,我在讲完“学习新天地”的资料后,还经常问问学生学习状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帮忙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就是学到相关知识的时候,让学生结合社会调查采访,联系自身和同学的实际,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写政治小。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品德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追求,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例如,针对学生厌学,在讲“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时,思考学生去落后农村不方便,我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上网搜集落后学校条件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加上自我搜集的,做成课件,透过和我们学校的条件比较,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农村尤其山区学生不容易,学习条件不好甚至恶劣,生活环境那么艰苦仍然努力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
反思带来的收获我感受颇深,如今也尝到了必须的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的快乐,就有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我做得还不好,还需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
思想道德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课课后反思篇二
自从新课程标准提出“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后,现在几乎所有的初一思品课,基本上都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间和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但笔者发现目前的小组合作讨论教学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主体性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
(一)分组简单机械
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互补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在目前初一思品课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是按座位前后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二)讨论流于形式。
讨论流于形式是目前小组合作教学较为严重的问题。表现在:
1、讨论变成“闲聊”。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5—6个学生就围坐在一起讨论,往往满教室都是嗡嗡声,每个人都在张嘴,但讨论内容很多与问题无关。笔者多次在多堂公开课中注意到,很多小组讨论时间变成了纯粹的“闲聊”时间。
2、讨论过于频繁。现在有些公开课讨论次数频繁,失去起小组讨论应有的功能。如某老师在上初一思品课《学会调控情绪》这一教学内容时,整堂课从中国女排在第26届奥运会的心情变化问题讨论开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到控制情绪的方法的问题讨论总结新课,总共运用了6次小组讨论法,学生参与的兴趣在不断降低,效果大打折扣。
3、问题设计过滥。有的问题含有深入探索的内容少;有的问题设置还缺乏主客观条件;有的问题讨论不是在学生产生困惑的最佳时机进行,并充塞整堂课教学,课堂讨论热热闹闹摆摆样子走过场,使思品课教学失去了人文教育的实效性。小组合作教学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加以讨论,不能把合作讨论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三)汇报停留表面。
汇报是展现一个小组合作成果的重要载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在实际汇报中存在两个问题。
1、师生淡化合作成果。讨论了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议论声嘎然而止。教师要求学生汇报发言时,也只是有几个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来汇报了事。教师往往问的是“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而不是“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学生一张口也是“我认为怎么样”、“我觉得如何如何”,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这种发言折射出来的是个人智慧,而不是集体智慧,有悖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
2、教师缺乏理性点拨。教师在听了小组汇报后,常以“很好”或“请另外小组汇报”等无意义性语言。汇报成果,应促进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从而把问题往宽度深度方向发展。如某老师在教学《学会调控情绪》这一内容时,让学生讨论“情绪对生活影响”的实例,小组讨论二、三分钟后,让学生个人发言了事。小组合作教学在这里成了活跃课堂气氛的辅助手段,成了作秀的表演,并不体现真正意义上合作学习。
(四)学生参与不均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越过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传统教学中的获益还少。调查问卷中有84%的教师认为存在这样的问题。说明这个问题是比较普遍和严重的。凡是听过公开课的老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教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开小差的学生缺乏个人责任感等。
(五)教师缺少引导
学生参与是小组合作讨论式课堂教学的关键和主体。笔者发现由于学生认知水平不同的班级、不同的个体都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在备课时不可能全面预见许多不可预测的人为因素,加上教师的上课应变能力、个人素质也各有差异,使某些教师采用小组讨论的课堂教学时缺少认知引导和激励,出现了失控的情况。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学会调控情绪》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小组提出离家出走,让父母、老师担心害怕的发泄方法,教师只简单作出这种方法是错误的评价,而没有及时抓住学生的思维闪光点,进行正向引导,合理调控,使“一石激起千层浪”。
思想道德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课课后反思篇三
课堂教学改革要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提高成绩,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本着“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原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只有堂堂清,才能日日清,进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结合本学科,思考如下:
1、读读,就是要学生熟悉课本故事,加深理解,鉴于班级学生较多,可以让一个学生先大声朗读,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让大家循着声音读完这篇课文。朗读之前,最好布置思考题目,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阅读。
2、议议,就是要教师把问题分层设计,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简单的问题,对复杂的疑难,教师必须讲清问题,分工明确,提供时间,指导方法,充分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去粗取精、提炼升华出理想的结果;
3、练练,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趁热打铁,当堂训练,从正反两面出题,谈观点、深感悟、察自身、换位思、明做法,选择正确做法,反思错误观点,举一反三;对合作、实践、探究等题目,要当堂训练,合作探究,以完成教学任务。
对练习册中的试题,教师对选择题、判断,要当堂解决;对分析题,有必要当堂讲述,而后再让学生进行训练,批改后纠偏补错,使知识牢固掌握,能力自然增长。
讲讲,最后,对学生还存在的疑难,教师要及时点拨讲解,从而让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思想道德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课课后反思篇四
多年来,我从事初中思品课教学工作。回顾教学经历,有苦也有乐。现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进行反思,回味成功与不足。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依据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逐一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我做到:第一、深刻把握教材,依据文本设计问题;第二、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既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又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将课本读薄,深刻把握文本,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文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课堂上,教师做到了:第一、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第二、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教学内容,深刻领会文本,读懂文本;第三、及时提供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背诵,将文本纳入心中;第四、展示一定数量、质量上乘的练习题,与新课标接轨,与中考衔接,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千差万别,学生参差不齐。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习“自主、互动”六步教学法,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武装自己,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跟上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以先进的理念引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
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使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对每个学生进行自信教育、感恩教育;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中学思品内容;鼓励每个差生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效益,做到堂堂清。每堂课要扎实、高效。做到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及时“温故”适时“知新”防止遗忘,做实做细复习工作,建立学习备忘录,全程监控,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突出人文关怀,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人格魅力,为学好其它科打好思想基础,做好思想支持!
总之,思品课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位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思想道德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课课后反思篇五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师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老师是绝对的权威,错的都是对的;学生是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反驳老师、不能质疑老师。这样的师生关系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师生关系就是简单的授受关系,没有情感的交流。 时代在发展,师生关系也要与时俱进。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在平等、民主、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之上,并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才会因为受到老师平等、民主对待,得到老师信任和尊重而很乐意同其进行情感交流并接受老师的教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二、
思想品德课的主要教学形式仍然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怎样组织教学,取得什么样的教学效果,都与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艺术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中,杂乱无章不是艺术,目标不明不是艺术,方法单一不是艺术,主次不分不是艺术。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政治课呢?
首先,要理清思路。在备课中必须吃透教材,教学中脱离教材,头脑清晰,条理清楚,注重逻辑,防止陷入到不能自圆其说的杂乱无章的窘境之中。其次,要明确目标。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始末,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记什么”“做什么”“懂什么”,防止出现教学完后学生还在“雾里看花”的败笔。再次,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在教学中要坚持启发性原则,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发现、新感觉。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的反映和情绪,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节奏,防止老师在台上“云云”而学生在台下“呼呼”的尴尬情景。最后,主次要分明。“主”就是重难点,为什么是重难点,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详讲;“次”就是浅显易懂,学生自己能看懂的,要略讲。只有主次分明,才能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错误做法。
思想道德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课课后反思篇六
我主要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过去,有许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思想政治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政治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为此浅谈点滴体会。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 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 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育反思,记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曾听学生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没兴趣,我喜欢你上课,我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我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电视新闻,心理访谈等。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经历丰富,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才有如此效果。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上课时学生的一句话我都很在意。记得那天,我上倮时学生悄悄地说了一句:"老师,不能再这样了"原来我上课时,备课的内容在上课有时不能按时完成,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己。的确不能再这样了。这是教学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不足。"吾日三省吾身"我尽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还是能做到。特别注意学生的言行,说话较为恢谐,学生不反感,有时就是一个眼神,学生都很在意。几乎每上一节课,只要有不如意时,会多写一点。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
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 素质教育效果。我针对学生厌学,浪费现象严重问题。我带学生去县城较近的一所学校,与学生交流,听课,让她们感受农村学生不容易,学习条件不好,生活环境艰苦仍然努力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学生回来后感受很深。
反思带来的快乐我感受颇深,如今尝到了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的快乐,就有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尽管做得还不好,还需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思想道德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课课后反思篇七
思想政治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为此试论点滴体会。
品生老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品生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育反思,记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曾听学生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没兴趣,我喜欢你上课,我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教学反思《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我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电视新闻,心理访谈等。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经历丰富,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才有如此效果。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讨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上课时学生的一句话我都很在意。记得那天,我上倮时学生悄悄地说了一句:“老师,不能再这样了”原来我上课时,备课的内容在上课有时不能按时完成,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己。的确不能再这样了。这是教学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不足。“吾日三省吾身”我尽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还是能做到。特别注意学生的言行,说话较为恢谐,学生不反感,有时就是一个眼神,学生都很在意。几乎每上一节课,只要有不如意时,会多写一点,如果觉得这节课有兴奋点也记下。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已,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记得有一次,社会实践时,要求学生走路,我一直与学生在一起。学校要求师生说普通话,我一直坚持说,有学生当第一次听我说地方话时都觉得别扭..当我说普通话发音不准时,学生能及时指出.这些都是我这几年的收获.我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提建议,凡是学生提意见的我评作业时,写一句“谢谢你给我提出这么好的建议。”学生有什么意见才会直接说。正因为我能正确对待我所范的错,学生也深受影响。一次学生在课堂上违犯纪律了,当时我也不能准确知道是谁,但我说了一句,犯错误没关系,只要承认错误并改正,我们大家都会原谅他的,说完,有同学站起来了。当时我真的很高兴,不用我去一个个查,可能因查不出而尴尬。
思想道德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课课后反思篇八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运用活动课教学,确实值得人们去关注、反思。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的开展,旨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拓宽教学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成效,从而帮助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
本学期,我承担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特意选择了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八课《学会拒绝》中的“游戏机的诱惑”作为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在本课教学设计时,“怎样设计活动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怎样引导学生认识玩电子游戏的利弊,从而在现实生活中自觉抵制游戏机的诱惑”,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本节课的教学开展充分运用了活动课教学形式,围绕“游戏机的诱惑”这一主题,通过小品表演《今晚我回家》、课外调查、小组讨论——沉迷于游戏,最终可能导致什么结果、小辩论――中学生该不该玩电子游戏、新闻链接――焦点访谈《变了味的电子阅览》录像片段、主题探究――怎样抵制游戏的诱惑等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生活,达到了较好教学效果。尽管该节课的教学任务早已完成,但我仍愿奉上自己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借鉴,也作为抛砖引玉吧。
在传统的思政课堂中,“知识本位”、“教师中心”、“结论唯一”,课堂当作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场所,教科书当作了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观众的角色,成为教师灌输的对象,“教师讲,学生背”成为常见的教学现象,最终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丧失,学生沦为了学习的奴隶。而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直接经验创设教学活动,通过“课外调查”、“小辩论”、“主题探究”“写倡议书”等系列活动,创设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内化思想品德,调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认识沉迷游戏的危害,懂得了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抵制游戏机的诱惑,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做人,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切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主题探究――“怎样抵制游戏的诱惑”这一活动中,学生以五人小组为单位,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多个角度回答了怎样抵制游戏机的诱惑,在讨论发言中,学生相互合作,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能突破教师事先的提示,更为可贵的是调查小组的一位女同学,还结合自己课外对网吧的调查,介绍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对待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黑网吧的整治措施。这一切,确实使人感受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一改以往课堂教学中将学生视为接受“美德”的容器,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思想品德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此,教师必须注重个体生活和生命,发掘生活本身对学生品德形成具有的特殊价值,引导学生向自己的生活世界回归,向实际回归。在本课教学中,导课时学生表演的小品《今晚我回家》,就是取材于我校一真实的事例,对于这样的小品,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具有说服力,以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讨论,合情合理,过渡自然,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极为高涨。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也避免了强制性的灌输,空洞说教。另外教师还积极创设条件,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大课堂”,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调查,对我校初中生沉迷游戏的现状、社会上网吧经营情况作了一番调查,学生获得了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当调查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上展示调查结果时个个充满自信,因为他们经过社会调查,有了更深的生活体验,也就拥有了发言权,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社会适应力。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并不是仅停留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上,而是“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生活,扩展和提升他们的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平时的思品教学中,教师创设教学情节,提供背景资料,适时地提出一些目标比较明确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从而提出具有独创的见解,可见活动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另外在思品活动课教学中,通过讨论、调查、辩论、探究等活动形式,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这些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社会调查小组的同学在对学校电子阅览室的调查中,发现电子阅览室管理中存在学生上网游戏这一严重问题,学生在细致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小组讨论,针对这“变了味的电子阅览室”,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在课堂教学中,调查小组的同学汇报了调查经过并朗读了《给校长的一封信》,征求同学的意见。这一活动的开展,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学生面对存在的问题,敢于提出独创见解,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得到了培养。
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远影响。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网络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和更丰富的信息来源,也成为了思品教学的新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扩展了教学的空间,拓宽了教学资源的范围,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可利用性,同时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促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在本课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沉迷游戏的危害性认识,教师在课堂上适时播放了焦点访谈《要命的网吧》片段;为反映社会不良现象,播放了焦点访谈《变了味的电子阅览室》片段,这两段视频材料的播放,给学生以强大的视觉冲击,也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根据课堂观察,学生观看时神情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完后反响强烈,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教师再适当点拨总结,从而深化了主题教育。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社会生活,唤起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了机会,也开阔了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树立起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学生是活动的主角,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将直接影响活动的开展,活动的成败与学生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会到知识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为此活动的设计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向导,也是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组织好课堂小辩论――“中学生该不该玩电子游戏”,学生自觉利用课外时间查阅相关的资料,课堂辩论在学生自己主持下又是一番唇枪舌战,精彩的辩论不时赢得了台下同学阵阵掌声,有时偶有一方招架不住,下面有同学恨不得自己上去理论几句,那着急的样子着实让人感到好笑,但也不禁为学生的那份真情所感染,最后学生还兴致勃勃评选出本次辩论的获胜方和最佳辩手,这一辩论活动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而这一切都缘于这一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其实辩论仅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而通过辩论,学生对中学生玩电子游戏的利弊有了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生活中自觉抵制游戏机的诱惑,这才是开展这一活动的真正目的。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怎样通过活动开展,更好地体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思想性;如何巧妙设计活动、挖掘活动的深度,使活动不至于流于形式,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如何在课外实践中培养学生社会调查能力这些问题仍有待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
思想道德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课课后反思篇九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要求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时间、给学生问题、给学生悬念、给学生难题、给学生机遇,使学生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这就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比过去更多更高的要求。作为政治教师,要能达到这个目标,我觉得在教学中应当注意三个“不要”。
政治课教学中曾经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把知识点讲得很清楚,很详细,但教学效果却又不怎么尽如人意。后来经过反思明白一个道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老师说得详尽了,学生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只是识记知识,而没有提高能力,学生在这个过程没有热情。相反,如果我们在政治教学中,设置鲜活的热点材料,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如:在讲授初三政治第六课时,针对学生的知识层面,我让学生课前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并让学生从收集的图片中自己去思考、讨论提出问题,进而得出答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当然,反对老师讲得太多,并不等于说老师就什么都不用讲,任由学生去漫无边际自由发挥了,我们清楚,教学内容有难易之分、主次之别,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带领学生主攻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要点,对于学生能自行解决的.内容可以点到即止,这样,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了要点、解决了难点,弄清了重点,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5分钟,我们完成教学任务,又不能置学生于不顾。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最佳思维状态约为20分钟,课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精神状态会发生变化。所以,课堂要注意时间的控制,老师在讲述一段后,有意识的停顿,布下空白,给学生一段回味、消化、吸收的时间,这样做,有助于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有了生气。比如,在学习民族精神时,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有了明显的不集中的现象,于是,我马上调整上课的思路,停下新课的讲述,说:在北京奥运会中刘翔有什么表现?你当时的感想?因为联系了学生感兴趣的事,学生的情绪立即被调动了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非常热闹,课堂也跟着活跃了起来,知识也迎刃而解。
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多样的今天,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一点到底”,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输大量信息,学生眼睛盯着屏幕,嘴里忙着应答,课堂气氛紧张热烈,这种看似热闹的表面背后却是肤浅,这样的老师实际上舍不得给学生回味、体验、感悟的余地和空间,使人看了之后,不免让人觉得有“穿新鞋,走老路”。我们面对的是个性迥异的学生,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可少,但是,黑板在教学中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富有艺术的板书,它就是教师教学的“浓缩精华”,教学内容的“屏幕”,更像是指引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牌”,是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和想象的“钥匙”。如在讲述党的基本路线的整体关系时,我画了一艘船,利用船的基本结构来引导学生进行辨证关系的学习(船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动力系统——改革开放;导航系统——思想基本原则),学生觉得新鲜且很感兴趣,这个板书,虽然字少,但学生有充分的想像空间和余地。
高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让老师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作为政治老师,必须不断适应形势的需要,不断去突破、创新。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教材吧!这些时间会让你得到百倍的补偿。”讲解吝啬一点,课堂时间大方一点,板书艺术一点,这样,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才能争得学生的心,赢取学学生的爱,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才能在政治课堂中得以升化。
思想道德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课课后反思篇十
今年,我担任了三、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以前,总习惯于一言堂的方法传授知识,导致课堂气氛死板,学生思维受限,表能力得不到提高。鉴于这些现象,自己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借用“国培”所学的知识,以及上网学习他人教学经验。通过学习研究,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深刻认识到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指出那些不文明行为》一课中,我因势利导,除了找出图中的错误做法外,还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不文明的时候,从而分清是非,有利于今后规范自己。这样不但学会了观察事物,锻炼了表达能力,又进了文明礼貌教育,同时又培养了交流与合作意识,课堂氛围较活跃。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在讲到《中国地图》一课时,通过对地图认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地大物博,蕴藏着丰富的矿藏,有待于学生们去开发资源,振兴中华。
在讲到《可爱的家乡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家乡人的可爱,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夸夸家乡人。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让学生准备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上课时一起体会歌曲的意境。也使用一首古诗开始学习,然后再让学生说说对家乡的理解,以及对家乡的印象。再说说家乡的一些情况,特产、方言、并用不同的方式夸夸家乡人以及简单了解家乡杰出人物作出的贡献,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真正理解了“家乡哺育了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感受到了自己的家乡,感受自己的家乡人,体会了家乡人的可爱,激发对家乡人的敬佩和热爱之情。家乡是儿童走出家庭、社区之后一个比较大的生活圈,家乡人是在这个生活圈中生活的群体。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眼中的家乡人大多与亲人相挂钩,关于其他家乡人以及家乡人的可爱之处,学生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让学生用家乡话拉拉家常为着眼点,力求挖掘家乡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再让学生欣赏家乡的风景图、物产图,意在让学生明白家乡所有美好的一切是由家乡人创造的,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在这里,家乡人的可爱,需要用最实质的内涵来让小学生亲自丰满,也只有经历了真正的欣赏、品尝、交流等活动后得到的体验,生发的情感才会是深刻的、由衷的。而“家乡人”是可爱的,但并不等同于“杰出的”。所以在教学时又要注意到平凡的、普通的劳动者,只要有“可爱”之处,那都是值得赞美的。把握了这一点,我在学生明白“家乡人”是一群可爱的人的基础上,又引导学生从身边家乡人做过的平凡事说起,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家乡人的认识,捕捉到家乡人的“可爱”之处,激发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思想道德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课课后反思篇十一
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要求设计。
知识目标:
1、了解青春期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常识。
2、了解青春期特有的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特征。
能力目标:正确处理青春期可能遇到的心理矛盾、困惑和烦恼,从容面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让学生探究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体验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正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列举学生身边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阐明不健全的心理将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身体发育加速,与此同时会产生一些成长的烦恼。因此,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老师的恰当引导,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自己从小至今的四张照片,按年龄的顺序排列,贴在一张纸上,在小组中传阅。传阅后,想一想,回答下列问题:
1、我是否长大了?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我对这些变化的感受是什么?
3、这些变化对我意味着什么?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进入了人生最美的春天——青春期。
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5页“相关连接”部分,了解什么是青春期?
(1)、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发生了那些变化?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下表。(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填写结论、发表感言)
男孩
女孩
生理变化
(2)、进入青春期出现一系列特殊的生理现象,如长痘痘、变声等。这是否正常?为什么?
(3)、身体悄悄变化的同时,我们的心理也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请说说我们的心理发生了那些变化?
(1)、进入人生最美丽的春天青春期
(2)、青春期的三大身体变化
(3)、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有不同的韵律和节拍
(4)、随着身体的变化我们的心理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欣赏《小小少年》
1、这首歌能否使你产生共鸣?为什么?
2、在成长、学习、生活中你都遇到了哪些烦恼?
争当“解烦恼标兵”
(1)、每人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写下来,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纸箱里(不记名)。
(2)、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抽3个,讨论分析该如何为同学排解成长中的烦恼,并派代表宣读,其他小组学生可补充。
(3)、最后让学生将各组宣读的烦恼事归类,课上没能解决的待课后让学生查资料、请教师长或专家。
(4)、歌中唱到“小小少年,很少烦恼,无忧无虑乐陶陶??”,你有哪些切实有效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的青春期“无忧无虑乐陶陶”?
成长不烦恼
(1)、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
(2)、学会解决心理矛盾,保持心理健康
今天我们学习了“走进青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或者说,本节课你最受启发的是什么地方。(用一两句话来概括)
保持心理健康有助于我们身心的协调发展,顺利度过青春期。愿同学们自尊,自爱,自强,自重,珍惜青春,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1、本节课,课前认真的分析、把握教材,教学过程有条理,基本达到了课前预期的教学目标。
2、在教学中,借助学生的个体经验,创设活动情境。通过活动、情境体验等形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产生了积极影响。
3、教学中针对青少年的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对该介绍的青春期基本生理和心理常识,没有回避,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4、课后体会到:讲这一框,如不能真正的从学生自己身上的一系列变化谈起就很难揭示青春期的种种变化。
5、进入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观点和生活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极易产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