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件背景(3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课件背景篇一
1 指导学生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出《春来了》,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唱出三拍子的韵味、连音与断音的 对比。
2 认识3/4拍的拍号,并感受其强弱规律以及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通过听音填空练习,进
一步培养学生听吧辨音高的能力,并能用五线谱写出来。
3 通过欣赏,进一步熟悉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中,唢呐的音色及其表现特征,感受音乐,并通过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4 通过学习,《勇敢的鄂伦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
1 轻快优美的声音,三拍子的韵律。
2 八孔竖笛合奏教学,注意协调性。
第一课时
学唱歌曲《春来了》了解并掌握有关知识
1 引导学生说一说上学期所学的内容, 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复习1-2支歌曲。
1 师:同学们,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2 请学生说一说对春天的感受,说一说你们眼里的春天。
1 听音乐《春来了》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2 复习音乐知识
3 每小节三拍
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5 随音乐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6 学唱歌曲
1)哼鸣歌曲旋律
2)听琴模唱歌曲旋律1---3遍
3)学唱歌词:
注意:娘。看。被都是一字多音。(要多练习)。
符点音符要唱准。
最后的结尾要唱的轻快一些。
《春姑娘》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春满枝头、桃红柳绿的春色图。
第二课时
听音填空 欣赏 八孔竖笛
1 复习第一课时歌曲《春来了》
2 进一步指导学生处理好歌曲。用正确的方法演唱。
1 教师弹琴学生听音,把听到的音填入括号中。
2 唱一唱这一条旋律,并注意拍子的韵律。
1 学唱第3页歌谱。注意唱谱时两个声部的和谐。
2 分声部吹奏练习。
3 两个声部的合奏练习。
注意:第二声部进入要及时、准确,演奏中不要受第一声部的影响。
演奏时,注意运舌的力度、速度,区分节拍重音与其它音的不同舌位。
1 介绍乐曲的大致内容:
乐曲以东北民歌音调为基础,运用描绘性手法,通过挑货上山,吆喝叫卖,以及山民争相购货的场景,热情的歌颂了售货员送货上们,为山区人民服务的精神。
2 指导学生将富有想象力的旋律唱一唱,
3 指出唢呐和乐队对答的旋律(采用模进手法)启发学生说一说联想到的场面。
4初听全曲辩别所用乐器(唢呐)
5 唢呐音色高亢明亮常用于合奏、独奏,也用于戏曲歌舞伴奏。
6 再听全曲辨别哪一段音乐描绘售货员挑担上山的情景?并随着音乐做动作。
7 聆听音乐,细心体会阅曲的内容。
小学语文课件背景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练说一句话,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万事万物都有联系。
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培养了我们,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导人: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家)。
2、请小朋友想想自己的家,说说你觉得家怎么样?请读好它。
二、指导看图
说说你看懂了什么?(指导学生由远及近,由上而下说说图上有什么)
三、初读课文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谁的家,它们的家分别在哪里呢?
1、轻声读课文(提出要求: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四、细读课文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谁的家,它们的家分别在哪里呢?
要求学生用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的家,它们的家分别在。.。.句式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出示相应语句。
(一)蓝天
1、出示:蓝天是白云的家。
2、朗读。
3、师讲述:一朵朵白云飘浮在蓝天上,蓝天衬着白云,白云离不开蓝天,所以说蓝天是白云的家。
(二)树林
1、出示:树林是小鸟的家。
2、朗读。
3、为什么说树林是小鸟的家?(小鸟在树林会做些什么?)
(小鸟在树林里搭窝,自由自在的飞来飞去,小鸟离不开树林,所以说树林是小鸟的家)
(三)小河
1、出示:小河是鱼儿的家。
2、朗读。
3、你能用上离不开说说为什么小河是鱼儿的家。
(鱼儿离不开河水,如果没有河水,鱼儿就无法生存,所以说小河是鱼儿的家)
(四)泥土
1、出示:泥土是种子的家。
2、朗读。
3、为什么说泥土是种子的家?
(种子生根、发芽、长叶、开花都离不开泥土,泥土中有许多营养可以让种子吸收,所以说泥土是种子的家)
(五)祖国
1、出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2、朗读。
3、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4、师讲述:祖国是我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我们自己的国家。
我们的国家象个大花园,我们就是祖国大花园里的花朵。祖国大花园里有温暖的阳光,有清新的雨露,有肥沃的土壤,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祖国的哺育、培养,所以说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5、歌唱《娃哈哈》。
1、除课文里说的这些,你还知道(什么)是(谁)的家吗?
2、黑板出示:(什么)是(谁)的家。
3、启发学生:小河里有什么?森林、大海里有什么?
4、黑板出示:(什么)是(谁)、(谁)、(谁)的家。
5、根据此句式说话。
小学语文课件背景篇三
课前准备
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搜集、整理、筛选有关西湖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声频和视频。建构网页框架,确立网页栏目,选定网页色调,用frontpage制作一个网络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基本演示
《西湖》是三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课文,在教学第一课时的时候,我尝试上了一堂网络课。
一、录像导入,引导入境。
播放一段西湖的录像。教师配以优美的语言:西湖三面青山,宛如镜框,一泓碧水恰似明镜。亭、台、楼、阁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犹如一幅秀美多姿的画卷。
二、初读课文,正确读词
请学生自己读一读课文,再从语言文字中感受西湖的美。读时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学生可借助于每小节后的小花所连接的词语flash,扫除朗读障碍。
三、再读课文,媒体解难
请学生再读课文,这一次要求学生读出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读时,碰到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看看相关的连接;读不好的句子,点点小喇叭,听听电脑中的朗读。
四、质疑问难,学习文首。
播放悠扬的琴声,让学生借着《春江花月夜》这首优美的曲子朗读课文第一小节,并鼓励学生读后质疑。
五、感情朗读,理清脉络。
西湖这颗明珠一景一物,无不突显出它独特的美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景读给大家听,要求读出它的美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大致了解了文中的美景。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配上音乐选上一景来读一读。
六、学习生字,体现自主。
请学生点击生字flash,自主学习左右结构的生字,了解生字的书写笔顺,并想想用什么方法记忆生字。
七、结束本课,布置作业。
结束本课之前,激发学生深入了解西湖的兴趣,鼓励他们通过自己浏览网站,去领略西湖的美景,以及它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课特色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运用,网络教学也在基础教育领域不断发展。本课,我尝试利用网络使第一课时也出彩。
一、新课导入——教学伊始的第一个高潮
课伊始,利用一段西湖的录像导入,让学生从录像中,亲自体验西湖的美,孩子们一边看,一边轻声地赞叹着,浑然一个旅游者的角色。录像的介入渲染了气氛,使学生对所学习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较快地进入情境,为下面的学习作了一个铺垫。
二、读通课文——不经意间所蕴涵的兴趣
学生要读通顺课文,首先要读准读好生字组成的词语。当学生知道点击每小节的后面的小花里藏着难读的词语时,都想试上一试,朗读词语的兴趣浓厚。而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或一些常识性的词语,我在文中做了许多的连接,有图片的,有视频的,也有网页形式结合图片、文字的。这些视频和画面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表象。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帮助,当他们碰到学习障碍时,就能点点相关连接帮助扫除障碍,理解词语。
三、自主学字——无形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在字词教学中,我设计制作的一些flash动画,将传统教学手段中相对枯燥的读音、笔顺、记忆等环节通过动画、声音、小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孩子的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