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民俗文化2500(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春节的民俗文化2500篇一
“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腊,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种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殷商称“嘉平”,周朝时改称“腊”。“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腊”“猎”相通。因为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目前见到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富人还是穷人,家家都要喝腊八粥。《祀记·郊特牲》说蜡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不仅清香甜美,而且能畅胃气,生津液,因而颇受人们喜食。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越来越多的腊八粥已发展成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腊八节后,春节将至,人们便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来。
年糕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杨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饺子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中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_,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元宵
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春卷
春卷也_饼,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吃春饼的食俗也影响了兄弟民族。如耶律楚律随成吉思汗征西域时就曾命厨师作春盘,并作诗日:“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本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春节的民俗文化2500篇二
“人们对过年的理解,一般认为腊八是春节大序列中的第一个序幕,它源于古代腊祭,如魏晋时,要庆祝丰收,感谢天地,驱除鬼祟。”袁学骏说,“其次是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要糖瓜祭灶,因为灶王要上天汇报人间情况,并迎接天上众神下来过年。人们怕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三道四,就用糖瓜粘住他的嘴。并以专用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或:下界保平安)’,表达人们对灶王的嘱托和希望。”之后每天都有相对特定的过年准备活动,一般称为“忙年”。
袁学骏说,在我国北方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过年歌谣:腊月二十三,灶火爷上天;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道酉(对联);年三十,合家团圆捏扁食(饺子)。这是北方城乡大致的“忙年”活动。
大年三十(除夕)这天晚上辞旧迎新“守岁”现在已经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习俗。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来,要祭祀神灵,燃放鞭炮,还要同族或全村有组织地进行磕头拜年,先拜长辈,再拜同辈兄嫂。正月初二、初三,是外甥拜年,在石家庄一带也有闺女女婿回门拜年。初四初六等日走亲访友拜年。
“自古以来五日是恶日,正月初五被称为”破五“。这天也是恨穷日,要大放鞭炮而不串门,防止给别人家带去穷气。有的地方,这一天要做些轻微的劳动,希望通过这天象征性的劳动发财发家。”破五“之后,一些人就开始准备元宵节的节目,城市一些店铺就要开门营业。”
据介绍,正月初十是河北省藁城市、正定县、石家庄市一带的老鼠节,为老鼠娶媳妇包饺子、嗑瓜子,晋州市一带正月十二为老鼠节。各地以老鼠为节的含义不同,一种是恨老鼠,包成水饺煮老鼠;一种是关照老鼠,让它和人类一起活着,只是让它少咬箱柜。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新年第一次月圆之日。正月十六,太行山区要烤柏灵火,民间认为烤柏灵火会祛除百病,但现在山区烤火经常引起火灾。过了正月十六,一般认为新年就过完了。
春节的民俗文化2500篇三
迎接新一年的来临对日本人来说是一件大事,从12月下旬开始,家家户户就把家中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些人家还在门前上方悬挂一根绳子,据说是用来驱逐鬼怪的。日本过年的习俗中,门松是在过年的时候,家的门前等地方经常放置的一对松和竹做的装饰品。古时候,日本人认为神仙是住在树梢上的,所以放上门松就是希望把“年神”给迎回家的意思。一般是在12月10日左右,到山上去把松树(枝)取回来,称作“迎松”。早点的话,12月20日就可以在家里装饰起来了。门松一般是一直装饰到1月6日傍晚之后收拾起来。当然,也有些地方是放到1月15日小正月为止的。
日本称十二月三十一日夜晚为“除夜”,这天晚上每家都吃团圆芥麦面条,因为面条代表着长寿。除夜,人们在家中或在寺院等待着午夜十二点的到来。这与我国人们等待听新年钟声一样,可是,日本的新年钟声别具一格。十二点一到,日本全国各地寺院都要敲一百零八下钟,沉厚的钟声回荡在日本列岛的上空。关于一百零八下钟声的来源,众说各异。有人说是为了消除一百零八个忧愁烦恼,有人讲是为了赞颂一百零八位神佛,也有人解释:一年分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共计一百零八。“除夜钟声”响过后,人们各自怀有不同的宿愿,络绎不绝地走向神社寺院,参神拜佛。
日本的年夜饭,人们习惯把年饭盛在双层漆盒里,每层中又分出两个或者4个小盒,一道道小菜就盛在里面。年饭中最不能少的是黑豆(kuromame),与“辛苦、认真”谐音。还有一种小鱼的名字叫tasaku,谐音“多作、丰收”,也是年饭中必定出场的一道菜。
过年荞麦面条:如同中国在除夕夜北方吃饺子、南方吃年糕一样,日本人在12月31日夜里有吃“过年荞麦面条”的习俗。据说荞麦面条必须在零点前吃完,吃不完的话,第二年就不会有金运。之所以是吃荞麦面,据说是因为荞麦面又细又长,在日本文化里代表着细水长流与健康长寿,人们希望像荞麦面条般活的长久。另外,因为荞麦面条易断,日本人希望将一年的辛苦与烦恼做一了断,不带到新年里。还有一点是希望像荞麦这种植物那样,生命力顽强,不畏贫瘠,不怕风雨。
同中国一样,日本人过年也给孩子压岁钱。过去人们认为小孩子魂魄不全,容易为邪所伤。为了驱邪、扶正,保孩子健康成长,大人将新年的祭祀供品撤下来后分给孩子们,后来逐渐演变为压岁钱。祈望发财。
从一日至三日,日本各家各户都不动炊火,只吃年前做好的熟食。在此期间,人们还要吃年糕与鸡肉、萝卜混烩的年糕汤,也喝些酒以示祝贺新年的来临。
在充满变量的世界,我们是眼花缭乱的观望者,也是置身其间的推动者。曾经走街串巷的叫卖声不见了,只需手指轻轻一点即可享受送货上门的电商火了起来;全家人乃至几家人守着一台电视机等待每天一集电视剧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多屏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仅早已多样化,而且信息芜杂难辨——“变”,是我们生活中的常态,容不得视而不见,也容不得退避。
然而,每到一年此时——除夕,国人都会集体迎来稳稳的“不变”:春节。在这个节日里,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不约而同地将不同的时空与文化超越,以天干地支纪年,以传统习俗祭祖——这一既具有仪式感,又因人们太习以为常而几乎无视其仪式意味的节日,因为这份稳稳的不变,给人以安心的力量。
不变的是它赋予人的可以被结结实实握在手心的归属感。在返乡之前,你是上海写字楼里的金领,是珠三角某条流水线的女工,回到平时大多无暇顾及的内外六亲、发小、同窗身边,你是那个他们眼中的你:他们曾经注视并编织着你的童年与少年。社会身份会改变,童年或少年的那个你其实一直都在今天的模样里。更不用说,我们所返的“乡”仍然多少保留着至今具有价值的人情与礼数。
不变的是它体现的长幼尊序的伦理观和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虽然春节里孩子玩得热闹,大人忙活得辛苦,但晚辈郑重地向长辈行礼,不会有丝毫怠慢。中国人习惯于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尤其面对家族长辈,很难大声说“爱”。拜年时那一句句朴素的祝福,恰恰饱含着晚辈浓浓的爱意和感恩之情。如今,受时代之“变”冲击者,不仅是直观的信息传递方式、职业、生活方式等等,还有情感观、价值观、时空观。春节,这一古老节日恰恰周而复始地提醒着我们,哪些不能变、不能丢。
不变的是它在除旧布新之时的迎新祈福。万象更新之时,人们重新回到熟悉的环境,体味着亲情的温暖,在整顿心情的同时,也再次汲取了面向未来的力量和信心。当拜年者表达喜庆祥和的祝愿时,对方也会以祝福作答。言为心声,每个人心中都涌动着美好祝愿,蕴含着对万物的感恩。与天地和、与众人和、与己和,春节的迎新祈福不仅体现着今人对未来的乐观与自信,也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一体的世界观与古老智慧。
一年前,一部外国人拍摄的关于中国春节的纪录片盛传于互联网。这部纪录片表现了中国人候鸟归乡般的团圆情结与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家国观,让异域文化者从中直观地感受到一个既具备当代发展速度,又以传统文化精神凝聚人心、有序前进的国家。“身在此山中”的我们,则似乎“不识庐山真面目”:虽然年复一年地制造着不断攀升的“春运”高潮,但或许很少问问自己,为什么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里,如此钟情于不变的春节。
如今,我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而且所钟情的也不仅仅是春节——因为日渐觉醒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日渐强健的文化自信精神。“二十四节气”去年成功跻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诸多传统节日多年前就有了自己的法定假期……它们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超越时空,终于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交汇,并给予我们一份稳稳的可以依靠、可以生发无限可能的精神力量。
在稳步流淌、好似无始无终的时间面前,个体不过是既善变又倏忽即逝的瞬间。因了这从时空隧道深处走来的文化传统,华夏子孙有了彼此相认的符码,有了可奢求恒久的精神宝库,以及身处变化与挑战而不惧未来的心灵力量。而这正是我们钟情于“春节们”的理由。
春节的民俗文化2500篇四
“呼—呼—”天空中展开了一朵又一朵五彩缤纷的烟花,我才想起—春节来了。
打开门,迎面的是一阵阵的寒风。家门两边没有红红的对联,门上也没有倒贴着的“福”字,门口更美有挂上那一对红彤彤的打灯笼,整个世界一点节日的气氛也没有。我疑惑了:为什么我没有感到年味儿呢?
深思中,我的记忆又回到了以前。
小时候,春节是我最快乐的日子。我可以穿上新衣服,一蹦一跳地去玩鞭炮烟花。“呼—呼—”笑看天空中的烟花,我可以在家里吃得肚皮圆溜溜的,帮妈妈整理好房间,开心地等待客人的到来。我们也可以在父母的带领下到亲戚家串门,吃饱喝足后,待会厚厚的红包……
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了,过节时大家一个个都在家睡大觉,对那些节日传统也越来越不上心了,反倒是对那些“洋节”十分推崇。
就拿圣诞节来说吧,这原本是西方的节日,但在现在的中国却比春节还要受欢迎。圣诞节时,大街小巷里,挂满了彩灯。窗户上,尽是雪花片。家门口,都是一颗颗精心装饰后的圣诞树,大人小孩们都戴着圣诞帽。在平安夜时,水果店里还尽是一个个被彩纸包好的平安果,好不热闹!
我不禁感慨万千:我们的传统文化呢,它已经渐渐被我们中国人忘记了吧?
现在许多外国人,都在过中国节,而我们,作为中华儿女,竟然淡漠了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而这些传统节日中传承的都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啊!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认为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对外来节日也要借鉴和包容,适当的把它融入到本民族文化当中,把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融入国际社会!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要把这些流失的文化发扬光大!
春节的民俗文化2500篇五
传说,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至,出来食人,使人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这种凶恶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在"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燃起熊熊大火,"年"听到爆竹的响声,便逃走了。以后,人们开始以"挂红灯、放爆竹、吃年饭"来庆祝新年。
1. 祭祀灶神:灶神,又称"灶神",俗称"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宫,向玉皇大帝汇报情况。除夕时分再返回人间。人们担心向玉皇大帝进谗言,所以再他去天宫的时候为他进行祭祀活动,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2. 其他准备活动:写春联,准备肉食,准备面食以及理发、沐浴,打扫卫生。
3.春联:
(1)春联的来源:古代称"桃符"。据说,东汉王充《论衡o定鬼篇》中神荼、郁垒二神住在大桃树上,处理鬼魂。他们把为非作歹的`恶鬼都喂老虎吃。因此,人们认为鬼害怕神荼、郁垒,也害怕桃树。于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总在门口悬挂桃符或桃木人来趋鬼避邪保佑平安。
(2)最早的春联:公元965年,后蜀皇帝孟昶在皇宫内门的桃符上写了:新春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春联。
此后春联成了春节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有人家喜欢贴"福" 字,而且倒着贴。因为"倒"谐音"到",所以倒贴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4.年画:
(1)门神画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说源于神荼、郁垒的神话传说,古人把二神像挂在门口驱鬼。一源于唐太宗命令秦琼、尉迟恭看门驱鬼,并把二将画在宫门上。一源于唐玄宗梦见钟馗为自己捉鬼,醒后命令画工把钟馗画在门上。
(2)灶神画的来源:民间传说灶神在除夕从天宫返回人间,所以人们总在这时候买新的灶神画贴在门上,希望他能带来吉祥与幸福。
(3)其他常见的年画。
5.福字:
最早"福"字--传说史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子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百姓过年贴"福"字,史于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习。一年赐福,恭王福晋把赐给的福拿倒了,犯杀头之罪,李连英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今年赐福,福真的就到了。 "慈禧一听极高兴,连说:"福到了……"传至民间,"福"也贴倒了。 6. 窗花:
窗花是贴在窗户上庆贺新年的剪纸作品。窗花有两种制作方法。第一种是剪刀剪,巧手的妇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纸剪出许多花样。第二种是刻刀刻,一般由专业的民间艺人操作,一次可以刻成四五十张窗花,供应市场。
1.除夕守岁:
1)什么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由于农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腊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腊月二十九夜是除夕。
2)除夕守岁:除夕重要的活动是守岁。因为秦汉以后,我国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时当作一天的开始时刻,相当于现代计
时方法的23点到1点。除夕夜的子时,正是辞旧岁,迎新年的关键时刻。为此,人们不得不彻夜不眠,守候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全家人团聚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等待,耐心的等待。
2.放鞭炮:
1)什么叫鞭炮:鞭炮,又名"爆竹"。新年钟声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齐鸣,迎接新年到来。
2)爆竹的来历:据南朝梁代示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当时人在初一早上起床后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爆裂发出巨大的声响,就能吓跑怪兽与恶鬼,保护全家平安。大约到了唐朝,人们把竹筒里装上火药,点燃火药,发生爆响。后来,人们又用纸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样的鞭炮了。
3)鞭炮的种类:鞭炮有各种花样。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进,又发明了烟花。烟花:又称"礼花","焰火"。它在爆炸时能发出极为绚丽的光芒。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烟花装点自己的节日夜空。
3.舞狮子:
白居易《西凉传》: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镜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跳舞梁前来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舞狮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兴起的时代。
4.其他民间活动:
扭秧歌,踩高跷,敲锣鼓。
5.祭神祭祖:
在传统的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迷信的家庭都设有专门的神龛,供奉各位神灵,同时还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的画像。正月初一早上,人们恭敬地在神龛与祖宗牌位前献上供品,(其中包括刚刚煮好的第一碗饺子),点上香火。十分虔诚地感谢神明与祖宗在天之灵在过去一年对自己的保护并祈求他们保佑来年的幸福。
6.拜年:
祭神祭祖之后,儿孙们开始向长辈亲人拜年。传统的拜年礼是向长辈亲人三叩首,现在大多已经改为三鞠躬。一边行礼,一边祝愿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端坐,接受儿孙们的拜年以后,把一个红包送给儿孙们。这就是"压岁钱"。一般作为孩子们春节期间的零花钱。其他亲戚之间则互相拜年,陆陆续续,可以持续很多天。朋友之间见面,则互道"恭喜发财"或"春节好",以示庆贺。拜年活动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孝敬孝顺;长辈对儿孙的慈爱关怀。
亲戚朋友之间的拜年,也极大的促进了彼此感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拜年活动。宋代诗人戴复古《岁旦族党会拜》:"衣冠拜元旦,樽俎对芳辰。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世人。排门乔木古,照水早梅春。寒事将消歇,风光又一新。"把当时大家族二百多人互相拜年的活动写得有声有色。
7.人日:
正月七日,又名"人日"。隋代诗人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正月七日为什么称为"人曰"呢?这和中国古代神话有关。神话中说,神在初一创造了鸡,初二创造了狗,初三创造了羊,初四创造了猪,初五创造了牛,初六创造了马,初七创造了人,因此,初七是人类诞生的日子。
于是,古人把这一天称?"人日"。为了纪念人类的诞生,南朝梁代每到人日的时候,人们就剪出彩色的纸人,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用来象征人们在新的一年里,面貌焕然一新。到了唐代,人日剪纸的内容又有发展变化。唐代诗人余延寿《人日剪彩》:"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贴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所剪内容包括红花绿叶,飞燕家禽。个个栩栩如生。这已经于现代民间的窗花十分相似了。
1)年糕:
又称"年年糕"。它谐音"年年高",包含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期望。年糕采用黏性较强的谷物制成,北方多用小黄米,南方多用糯米。北方一般都是甜的,南方年糕可以作成不同口味的。不过,好吃不过饺子。北方人更喜欢的春节食品是饺子。
2)饺子又名"角子、交子、扁食"。它的起源非常古老。考古工作者曾经发现过一枚一千多年前的饺子保存下来。北方人过年,一定要吃饺子。而且春节这一天吃的饺子必须在除夕12点以前包好。饺子好吃,关键在于饺子馅,纯肉的,纯菜的,肉菜混合的,花样无穷,口味可异。可以根据自己口味任意变化,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欢吃饺子。
在春节所吃的饺子中,有一个包着豆腐馅的,还有一个包着一枚硬币。谁吃到豆腐馅的饺子,谁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发财,人们的理想也都包含在饺子里。
正月十五日,是全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为"元宵"。汉文帝曾于正月十五日平定叛乱,所以规定这一天为"上元节"。东汉明帝为了表示对佛祖的尊敬,下令元宵点灯。此后,元宵就逐步演化为观赏花灯的民俗节日。故名"灯节"。元宵的应时食品是汤圆,北方也叫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
唐代,元宵赏灯活动盛况空前,举国同庆。《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曾派人造出一盏百枝灯树?"高八十尺,树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目。"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