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清明节心得体会300字(7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年级清明节心得体会小学生清明节心得体会篇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欢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回忆起他们以往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凄然泪下。
时间永是流逝,信念未曾更改。多少年来,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一向被人们传诵。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先烈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为他人谋幸福的高尚品德不应当被遗忘,他们的无谓和奉献精神万古长青。让我们永远记得去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真爱生活中一切完美的东西,为他人带来欢乐,这才是青年人学习英雄缅怀先烈的真谛!
每逢清明节这个时候,上坟祭祀的人成群结队,像潮水般涌上去,人们习惯用烧纸钱,放鞭炮的传统方式寄托亲人的思念,清明节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也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承载着人们的完美期望和祝福,清明祭祀是个人情感的追求,也是中华民族高尚的品德。我们手握白花步入墓区,怀着崇敬的心境去缅怀死难的烈士们。一位位烈士的图像出此刻我们的面前,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斗争过程。为了人民他们抛头胪洒热血通往直前。为了解放中国,他们舍弃小家,聚在一齐,才换来了今日大家的安宁,我们把手中的鲜花献给了烈士表达我们对烈士们那份崇高的敬意和缅怀之情,坟前的小草绿绿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气息,好像烈士对我们说着一句句鼓励的话语。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有仗不完的劲,最终我们绕了一个圈子,离开陵园,门口的柱子上几个“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光彩夺目。这道光激发了我们心中的爱国信念。
敬爱的革命烈士们,您用青春和生命为民族解放而英勇抗争的光辉业绩令我们敬仰;您留给后人崇高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永远鼓舞我们进取、向上;您播下的思想种子,已经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带领我们走向完美明天的旗帜。敬爱的革命烈士们,经过你们不懈努力和艰苦卓越的奋斗,当年被帝国主义列强辱骂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已经站起来了,今日,我们接过从您手中传过来的接力棒,决心要更新观念,扩大视野,掌握一技之长,全面完善自我,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出一份小小的力量。敬爱的革命烈士们,此时此刻,我们只想用一朵小花寄托我们的哀思,我们只想用一个花环证明我们的心意,我们只想用一座石碑表达我们的敬仰……可是,我们更明白,最好的方式仅有一个,那就是:继承您的意志,弘扬您的精神,让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
我们要珍惜这金色的童年,这来之不易的完美生活。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九泉之下的烈士安息,如果他们看见了,会欣慰的说:“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三年级清明节心得体会小学生清明节心得体会篇二
昨天是清明节我们一家都去给上坟了。
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清明”是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清明 在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 农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我们首先上的是我爷爷的爷爷和我奶奶的奶奶的坟,其次是爸爸的爷爷和奶奶,最后才是我的爷爷奶奶。我们先在坟前画一个圆圈,再在圈中将买好的纸衣服。假钱都烧掉,在烧的过程中,还要把预先买好的米饼放在坟上,让先人品尝。
离开时,小雨纷飞,正应了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三年级清明节心得体会小学生清明节心得体会篇三
今天是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节日。在我印象中,淅淅沥沥的小雨是清明节必不可少的项目,当然今年也不例外。
每当这个时候,全社会都在做着有关祭祖的活动,各大媒体也毫无例外,只要我们打开电视机,就一定会看到有关缅怀先祖的报道,“我们要感谢他们,是他们的不懈努力,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然而,有没有人想过,我们如此兴师动众地纪念祖先的目的何在?
当我们怀着无比悲痛和感激之情来怀念祖先时,你可否曾想过,当我们入土之后,会不会得到子孙们相同的礼遇呢?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将来能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呢?我想这也是我们在此刻应该考虑的问题吧。
不可否认的是,有好多人在祭奠祖先时,怀着无比虔诚的态度向祖先们祈祷神灵保佑,却在祭奠过后,照常做着断子绝孙之事。难道他们就不曾担心过死后被子孙们唾弃吗!
自古以来,名垂青史很难,但只要本本分分,忠厚老实,不做伤天害理之事,得到后辈们的认可也不是难事。然而却总有些人违背历史规律,挺而走险,做出伤天害理之事,最终导致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历史上这样的教训比比皆是,我们千万要引以为鉴。
最后,奉劝各位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以免在若干年后的清明节被子孙们唾弃。
三年级清明节心得体会小学生清明节心得体会篇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这一天,我们会来到墓前,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能和我们一样,幸福和快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回忆起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凄然泪下。
远处春的景色渐入我的视线,鸟儿唱着春天的奏鸣曲,漫山的挑红,遍地金灿灿的菜花,嫩芽吹叶落,绿油油的嫩芽长了出来,到处又是一片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这又昭示着逝去的人新生命的开始,一个充满期望和祝福的开始。
这是一个春的季节,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一个新的生命开始的季节。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不要虚度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生。
清明时节,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对生命有重新的认识。
三年级清明节心得体会小学生清明节心得体会篇五
清明节似乎总是与雨分不开的。这个清明节便是一个不下雨的雨天。那是周二的上午,阳光明媚的清晨丝丝柔跟的光照在我迷茫的脸上美妙极了。但我的心中却充满了哀思。我们迈着沉重又有些悲伤的步伐向祖辈的墓前走去。
终于到了祖辈的墓前,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肃然起敬,直立在他们的合墓前面。爸爸递给我一根已经燃烧起来的香,香在不时的向外冒着烟,那香味是那么的浓重,让我一闻到这样子的香味,马上显示出一副沮丧,而又难过的样子。我们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着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祖辈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们对他们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转身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花篮,恭恭敬敬地放在了他们的墓前。花篮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篮上还有几根白色的带子死死的捆在了花跟花篮上。在几片绿叶的衬托下,更加显得庄重,而又肃穆了。
我们拜完了之后,就开始给在”九泉之下”的长辈烧阴间的钱,爷爷知道他们很会玩麻将,就多烧了一些给他们,有一亿的,有两亿的,有一百万的大钞票,还跟他们说:"人人都有不要抢。”我虽不迷信这些,但不知怎么在这时也相信鬼神的存在。
在这熊熊的火焰之中,我陷入了沉思。啊清明,有谁不会被这浓浓的思念之雨所感化,有谁不会思念自己已死去的祖祖辈辈。在这天,植物都是这么鲜艳。只有你能寄托我的思念。
三年级清明节心得体会小学生清明节心得体会篇六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烈士陵园扫墓,接受革命的洗礼,缅怀革命先烈。
我们今天早晨七点多吃了早饭,就去了学校,到了该出发的时间,我们全到了操场,一看,哇!学生都穿上了校服,好壮观啊!
后来,几位老师给了我们一些小白花,戴在右胸前,胸卡戴在左面,组织好了各个班级的队伍,我们就开始出发了。
我们金星小学的学生们排的队就像一条长龙,我在队中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队伍十分的长,每一个班级前面四个人轮流举一个白色的花圈,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在烈士陵园的路上。经过几小时的奋斗,我们终于到达了烈士陵园。
我们到了那里,大家排好队,新少先队员参加入队活动,我们接着在烈士碑前鞠躬、献花、宣誓,声音震耳欲聋,后来,我们听了老战士们讲革命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原来,现实中的战争比电视上演的要更加惨烈!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烈士们冒着枪林雨弹的危险,抛头颅、洒热血、宁死不屈,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心里默默地想着:烈士们,您们顽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校!
我们要走了,我向烈士陵园挥手告别。我心里默默想着烈士们,再见了!我们祖国的花朵,不会辜负您们的!
三年级清明节心得体会小学生清明节心得体会篇七
当今,主流社会倡导的是“厚养薄葬”,主张在生前给足尊严,善待处之,使之生活幸福;提倡在死后丧事从简,生态入葬,留下环保风范。这是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赖以生存地球的高度负责,没有哪一个人可以逃离生生死死的规律,更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改变“赤条条地来,空荡荡地去”的现实。生态,才是维系人类生存的重要密码,对待逝者,需要用生态的观念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清明节,是中国人们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央文明办力推的“我们的节日”。国家文明需要社会文明来诠释,社会文明需要公民文明来体现。作为新时代的国人,身上理当充裕着时代文明的风范,能否让清明节成为展示文明的一扇窗口,从这个窗口望去,满眼的生态文明应当成为一景。如果说,一堆纸钱化作升腾的青烟,能够寄托后人的哀思,那么,一束鲜花清新高洁敬献先人,不也能代表晚辈的追思吗?在祭奠先人的问题上,与占地土葬及乌烟瘴气地乱烧一通相比,海葬、河葬、树葬等充满环保理念的生态殡葬,则更加顺应潮流,倍受推崇。
生态殡葬靠公民的自觉,更要靠法律法规等硬约束增强执行力。教育只能起到宣传引导的作用,但不是根治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万能药,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规作后盾。在推进生态殡葬管理方面,仅仅依靠没有约束力的说教和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应当让公民知道破坏生态殡葬的严重后果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生态文明不是软绵绵的说教,而是需要国家、社会、公民各个层面实实在在地落实各自的责任,把担当的精神写在尽职尽责中。
生态祭扫,是缅怀先人的最好方式,也是改善子孙后代生存环境的最佳选择。故人离去,留下的是精神财富,激励后人以科学的精神继续创造划时代的辉煌。作为后人,理应接住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力棒,把先人的创新创业、勤俭节约等精神发扬光大。由此,方能告慰先人,昭彰后人,不负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