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园地六教材分析(八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语文园地六教案篇一
语文园地有3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交流平台版块是通过交流利用关键句归纳段意;词句段运用分别安排了仿写片段以及学会用新的修改符号补充修改片段;日积月累部分学习唐代大诗人韦应物的诗《滁州西涧》,表达作者忧伤的情怀。
1.交流平台,了解关键语句的作用,能用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词句段运用,学会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及时记录;认识并会使用表示对调、移动的修改符号,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语段和习作。
3.积累古诗《滁州西涧》,感受诗中描写的美好景色。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古诗《滁州西涧》的意思,并背诵古诗。
2.学会边观察边思考,并能仿照例句写出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1.借助例文,学会迁移
在教学“交流平台”内容时,教师可以呈现例文,让学生找关键语句,并训练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概括自然段大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迁移运用,由说到写,层层深入,将本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训练落到实处。
2.发现规律,拓展升华
“词句段运用”指向实践运用。第一部分与单元语文要素“观察事物的变化”有关。教学时,可以先呈现示范语段,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每段话前面部分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最后一句则是由此引发的思考,即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值得思考的生活现象,并提出问题。运用范例中习得的记录方法进行练笔。最后还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深入思考并提出问题,随时记录。第二部分通过比较、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表示对调和移动的修改符号,并迁移运用到习作的修改中去。
一盆含羞草。
2课时
第1课时
1.了解关键语句,并能用关键语句概括段意。
2.学会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及提出的问题。
3.认识并学会使用表示对调、移动的修改符号。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忆片段,自然过渡
1.交流平台,说说发现。
(1)课件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第5自然段,用找关键语句的方法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课件出示: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2)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段落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请大家找一找。
(3)这段话的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①学生交流。
②“也是”在文中起过渡作用。这句话概括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段落中心句。
(4)小结:“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直接写出了第5自然段的大意,它是本段的关键语句。
2.课件出示《花钟》第2自然段。
课件出示: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找出这段话的关键语句。
(2)探讨:可以直接用这个关键语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内容吗?(不可以,这个关键语句概括不完全。关键语句虽然和段意有关,但有时候需要对关键语句进行改造,才能概括出段落大意)
(3)概括本段话的大意。(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3.课件出示《小虾》第3自然段。找出关键句,概括本自然段大意。
课件出示: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4.拓展延伸。课件出示语段,找出关键语句。
课件出示:
章鱼受惊时会变成白色,愤怒时又会变成红色。此外,它还能变成绿色、棕色、红棕色,或是周身出现有掩护作用的斑点。看来,章鱼真是一种善于变色的海洋生物。
5.比较四个语段关键语句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关键语句有的能直接概括段意,有的与段意有关,略微改变,就能准确概括段意。关键语句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可以在段首,也可以在中间,还可以在段尾。用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是个好方法。
6.围绕一个关键语句写一段话,师生交流。
关键句:春天的校园真美!
【设计意图】
借助例文,回忆学过的知识,了解关键语句的作用,学会用关键语句概括段意。
板块二
发现规律,学习表达
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部分的两个例句。
课件出示:
(1)观察两个例句,找找它们表达相似的地方。(这两句都是先写作者观察到的现象,后写作者提出的问题)
(2)用横线画出作者看到的现象,用波浪线画出作者提出的问题。
(3)师生合作读,感受这种表述方法的妙处。
2.小结学法。
师:我们在观察身边的事物时,也要和作者一样,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3.聊一聊生活经历。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有没有观察后的思考?
4.学生交流。
5.自主观察,尝试练写。摆出课前准备好的一盆含羞草,让一位同学上来用手触一下叶子,其他同学先认真观察,再提出自己的疑问。
课件出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及思考写下来。
(2)组织学生围绕思考是否深入,问题是否合理,对练写的语段展开评价。
【设计意图】
从范例中习得记录的方法,进行练笔。先观察现象,再写观察后的思考,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学会观察,主动提问的习惯。
板块三
运用符号,修改病句
1.初读段落,交流感受。
2.学习修改。
(1)回忆以前学过的修改符号,指名说说名称和作用。(改正、增补、删除)
(2)认识表示对调、移动的修改符号。
①对调符号:表示前后相邻的两个词语或短语位置的对调。
②移动符号:圆圈内是将要移动的内容,分叉号放到移动后的位置。
(3)语段中还用了哪些修改符号?(删除、插入)
3.句子练习。
(1)课件出示修改前后的句子,让学生比较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课件出示:
我养了螃蟹一只。
我养了一只螃蟹。
它最爱显摆它的钳了。
它最爱显摆它的钳子了。
向我高高举起那大钳子剪刀似的。
向我高高举起那剪刀似的大钳子。
(2)学生交流。(修改后语句变得通顺了)
4.阅读语段。
(1)课件出示课本中修改了一部分的语段。
课件出示:
(2)读一读,说说除了已修改的部分外,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5.学习运用。
(1)用修改符号在课本上修改语段。
(2)交流反馈。
(3)出示修改后的语段。
课件出示:
我养了一只螃蟹,它眼睛、嘴巴都不怎么显眼,钳子倒是很大。它最爱显摆它的钳子了。有一次,我用一根小棍轻轻点了它一下,它立刻转动身体,向我高高举起那剪刀似的大钳子。我又点了几下,它钳子越举越高,突然,整个身子翻了过去。它急了,腿和钳子在空中乱舞,好不容易才借助玻璃缸壁翻过身来。
6.迁移练习。课件出示学生习作中需要修改的片段,集体修改。
【设计意图】巧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在对比中学习。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自然过渡到修改符号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及延续性。
第2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内容,能够说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3.品味语言,体味意境,吟诵古诗。
板块一
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板书古诗题目,读古诗题目。你从诗的题目中知道了什么?(本诗写的是滁州西边山涧的景色)
2.《滁州西涧》究竟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让我们跟随诗人的笔触,一起去看看。
3.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指名读诗,熟读感知。
4.师:这首诗写了什么?试试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诗句,将没有把握或者不清楚的字词做上记号。师生交流。
5.再读古诗,理解大意。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在充分自读自学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准确、完整地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板块二品读诗文,感受美景
1.“美”的印象。
(1)从“幽草”感受到美。低声吟诵,想象画面,细谈感受。
(2)从“黄鹂深树鸣”感受到西涧静谧的美。细细品读,想象画面。指名读。
2.
感觉到“荒凉”或“自在”。(从“野渡无人舟自横”感受到的)从哪个词让你感觉到“荒凉”或“自在”呢?(“舟自横”)
【设计意图】古诗词讲究用词精妙,在教学过程中力图带领学生揣摩、品味诗中的“关键词”,感受诗意。
板块三
结合背景,悟出诗情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再读一读这首短小的七言绝句,看一看能否从中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字或几个字来。学生可能会找到“独怜”“自”,各谈理由。
2.了解韦应物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他一直有着怎样的想法,就能帮助我们理解他在诗中寄托的情感。(课件出示韦应物简介)
课件出示:
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人民疾苦的好官。在仕途生涯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中唐时期政治腐败,人民生活贫苦,他有志改良而无能为力,有意隐退而又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任其自然。
3.你从诗中哪些地方读出他这样的情感?(“幽草”“无人”“舟自横”)
小结: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这一幅山水画,看似没有主人公的存在,其实诗人的灵魂无处不在。整首诗字里行间寄托着诗人的情怀。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细品味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板块四
回味吟诵,感受诗意
1.回顾吟诵小知识。提示:平长仄短,入短韵长。
2.同学们试着自己给诗句标注平仄节奏。
3.跟着吟诵音乐练习吟诵,小组交流。
4.全班同学一起吟诵诗歌,个别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课堂上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画面,引导学生体会、积累,学会运用。
1.充分交流,主动探究。
“交流平台”学习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教师选取了典型语段《富饶的西沙群岛》第5自然段进行新的知识的引导,让学生找出能概括该段大意的句子,引出“关键语句”的含义。学生通过对本单元课文《花钟》《小虾》等特点鲜明的语段的回顾与对比,在探究中明白了关键句的作用及其在段落中的位置特点。整个过程,教师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2.品味诗句,积累古诗。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在教学韦应物《滁州西涧》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方法理解诗意,感悟意境。初读,精读,研读,层层深入,抽丝剥茧,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韵律,读出画面,读出诗情。熟读成诵,完成经典诗文的积累。
语文园地六教案篇二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录音机、录音带、课件
3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
二、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生观察图说像什么?
三、观察完图,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四、认读生字词。
五、接读课文,生评价。
六、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七、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情。
八、小组练读课文。
一、导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
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
3、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
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如果你能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
(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9、你喜欢黄山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游览一下黄山好吗?这次咱们就不单单看奇石了,还记得老师上节课讲的黄山四绝吗?除了“怪石”,还有什么?(生答)好,同学们等不及了吧!请看录象。
10、美不美?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11、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的课文背诵一下。
12、检查背诵。
13、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的风景区,课下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另外,告诉大家,下一单元就有一篇介绍宝岛台湾风景秀丽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课下同学们可以先睹为快!
好!这节课就学到这儿,下课!
一、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
三、处理课后题。
四、出示一幅怪石图训练学生想象力,先说话,再写话。
语文园地六教案篇三
1、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2、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3、读背《三字经》节选,4、大致了解意思。
5、猜字迷,6、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7、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外,8、通过具体的事情,9、真诚地夸奖别人,10、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1、通过自由表达,12、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
1、教师准备2、数本不3、同4、版本的《三字经》。
5、学生带字典或词典。
6、学生搜集了谜。
一、口语交际
1、谈话引题。
教师结合本课堂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教师小结。人和人之间需要互相欣赏。夸奖别人就是给别人送温暖的阳光。因此,我们要学会夸奖别人。
2、讨论明法。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
引导学生认识到,夸奖别人首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要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
3、分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组分成四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
4、全班交流。
a.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说。
b.师生评议。评议要点:要用具体的事情;要实事求是;要真诚热情。
c.对于同学赞扬的话语,请被夸奖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5、填写“成长卡”
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
一、习作
1、谈话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交流一下这一学期来自己的习作写了些什么。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态度、习作成绩充分肯定、表扬。
2、交流拓展
a.最的,你有——哪些很想和别人说说的?人、事、景或物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b.范例引路。
请学生,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内容具体说一说,要把内容说清楚。
注意: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例子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方法。
3、学生自选内容进行习作。
4、选取部分习作朗读交流,5、互相议议优点和不6、足,7、提出修改意见。
8、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9、然后誊抄。
一、评议作文
1、教师概述上次习作的成绩,2、重点是内容丰富多样,3、习作态度认真等。
4、优秀习作赏析,5、激励学生以后把习作写得更好。
6、建议学生把这学期的习作整理一下,7、也可以再修改,8、誊抄一下,9、保存起来。
二、我的发现
1、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
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2、指3、名4、读词语,5、纠正读音。
6、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7、指8、导朗读,9、通过读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
10、拓展积累。
a.你还能举出这样的词语吗?小组合作照样子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b.投影展示,并朗读。
c.请学生从大家举出的abb式词语,选择自己喜欢的抄下来。
三、读读背背
1、请学生捧起书,2、借助拼音,3、反复4、练习,5、把韵文读正确,6、读通顺。
7、指8、名9、试读。
10、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11、导。
12、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
a.学生用词典、与同学讨论等方法理解句子。
b.请学生说说句子的意思。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一下,教师也可稍做指点。
13、自由朗读,14、熟读成诵。同15、座互相检查背诵。
四、课外扩展
有条件的,再找《三字经》读一读,以后背给大家听。
一、读读记记
1、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2、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
3、同4、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
5、分类记忆这些词语。
二、趣味语文(猜字谜)
1、仔细看看谜面,2、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吗?(是“口字)
3、说一说,4、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5、请同6、学们在搜集的字谜中,7、选一个让大家猜猜。
8、试着编一个字谜。独立编、合作编均可。
9、交流,10、并评选星级字谜。
根据所编字谜的准确和巧妙,评选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字谜。
语文园地六教案篇四
1.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识字方法。
2.积累词句,阅读故事,提高朗读、理解能力。
3.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主能力。
:自主、合作学习
多媒体课件。
:三课时
1.课件出示。
2.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每个字的左边都与字义有关,右边都与字音有关。这样的字是形声字。)
3.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4.巩固识字,认读生字卡片。
1.识字交流站。
(l)交换识字卡片,把自己认识的字直接读给同学听。
(2)小组推荐识字多的同学交流识字方法。
(3)在老师的指导下,举办会说话的墙,把学生认识的汉字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2.故事会。
(l)学生自立讲故事。
(2)评一评,谁的故事讲的好,评选出故事大王。
1.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词语。
2.自由读一读,要我们积累的是什么词语。
(以一到十的数字开头的成语。)
3.同桌互读,读准字音。
4.比赛记,看谁记得最快。
5.说说你知道的成语的意思。
(l)学生自由填,交流。(分别填上:。!?)
(2)交流为什么这样填?
(l)观察,认真看图,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老师带着同学们去猴山上看猴子。)
(2)小组合作交流。
猴子们在干什么?
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心情怎么样?
(3)小组内互说。
(4)把想到的话写下来。
(l)自由读,把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语文园地六教案篇五
1、通过认识熟悉的事物认识生字,认识生字椰、壳、漠、骆、驼、骏、悬、崖。
2、认识象声词,了解他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
3、了解关于天天气的成语,并感受天气的变化莫测。
4、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并能试着说一说拟人句。
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并能试着说一说拟人句。
一、识字加油站。
1、请孩子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认一认。
2、读一读:自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按一定的标准将这些词语分类。
4、师:你们觉得我们国家的汉字有趣吗?
1、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步骤。
第一步:确定所要查的字的部首,数出这个部首有几画。
第二步:在“部首目录”里找出这个部首所在的页码。
到相应的位置找到所要查的字和在正文中的页码。
第四步:
1、按照页码,在正文中查到所要查的字。观察它的拼音和意思及组词等。
2、按照刚才的方法,学生自行动手查:亏、申、丹、州、乃。如果有不会查的,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3、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5、总结方法。
6、学习拟人句。
(1)自由读句子。
①“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滚走了。
(2)你感觉这些句子有趣吗?有趣在哪些地方?
感情。
(4)我也来写写拟人句。
(5)请同学汇报交流。
三、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语文园地六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了解词语中古今义的不同;体会在不同情境下,利用时间长短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3.复习修改符号的运用。
4.积累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读书的名人名言。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词语古今义的不同,积累名人名言。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1.引导学生思考: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这三篇课文,请同学们回顾文章内容,说一说你是如何通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
2.全班交流。
预设:学习《自相矛盾》时,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可是,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和盾的作用,就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告诫我们说话做事都应该三思而后行。
3.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内容,看看你有什么收获。
4.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明白了在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方法去解决。
(一)第1小题
1.(出示课本中的6组词语)学生齐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下面加点词语,第1、2、4组词语的古今义相同,其余意思不同。
2.指名说说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含义。
(1)吾盾之坚:指坚硬、坚固。坚固:指硬、牢固。
(2)弗能应:回应。应答:回答。
(3)道旁李:指路边。道路:指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4)问其故:原因、缘故。缘故:原因。
(5)冀复得兔:再的意思。重复:反复。
(6)守株待兔:等待。守卫:防守、保卫。
3.拓展: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古今义意思相同或不同的词语。
(1)剩余:指多余之物。余尝谓:指“我”的意思。
(2)陷入:指落在(不利的境地)。陷子之盾:刺穿。
(二)第2小题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下面的句子对时间的描述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2个句子)
预设:对于时间长短的判断与常理不符。
明确:四十秒钟在平时看来的确不算长,可是当孩子落入大海之后,他的生命安全遭到严重威胁,每一秒对于大家都是煎熬的,所以大家觉得时间太长。这突出了孩子处境的危险,也表现了人们对孩子的担心。
明确:以一种夸张、递进的手法突显出时间过得非常快。
4.你是否有过同样的体验?选择一种体验仿照例子写一写。
例: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仿佛一个世纪过去了,老师还没把我的作文看完。
第二课时
1请你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写句子,体现时间过得快或时间过得慢。
1.下面的材料是叶圣陶先生为一位中学生修改的作文,读一读,具体说说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这篇作文的。
2.小组交流。
3.学生分析每条句子的病因。
(1)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如,将“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
(2)把长句断成短句。如,把“说完走回讲台前就又泰然自若地讲起课来。”改为“说完,就走上讲台又讲起课来”,这样把长句断成短句,不但表达得清楚明白,而且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3)删去重复啰嗦的词句。这类修改的地方非常多。如,“我越看他倒越像《新儿女英雄传》里的“黑老蔡”,“我越看他和像”没有必要,叶老也删去了。删去重复啰唆的词语,句子就干净简洁多了。
(4)增添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如,作文中写“于是我便马上在几何书皮上画起来。”,叶老改为“我拿起铅笔在几何课本的包书纸上画起来”。因为“画了起来”也可以理解成用圆珠笔、钢笔画,加上了“拿起铅笔”四个字,意思就清楚明白了。
(5)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中有将“象”写成“像”,叶老加以改正。标点符号方面的修改也比较多,有的逗号改成句号,有的句号改成逗号,还有感叹号改成句号,这些修改都值得仔细琢磨,都是很有道理的。
4.说说你从叶圣陶先生为中学生修改作文这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可见叶老对这篇作文的修改是多么仔细、认真。)
1.指名朗读。读准字词。
2.说说词语的意思。
豆蔻(kòu)年华:是一个成语,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及笄(jī)之年:指女子满了十五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弱冠之年:指男子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冠,古代仪礼。
而立之年:三十岁的时候就可以自立于世。
不惑之年:四十岁的代称,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知天命之年:五十岁。
花甲之年:指人六十岁时。
古稀之年:指人到七十岁的时候。
耄耋(màodié)之年:八九十岁,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期颐(yí)之年:出自《礼记·曲礼上》,用以指活到百岁之人。
3.再读,达到熟读能诵。
4.拓展积累。
(1)垂髫(tiáo):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2)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3)束发:男子十五岁。
本次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对本单元的学习要素进行了梳理总结,即通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一点,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容易。语句段运用板块,除了引导学生发现词语中古今义的不同,还通过叶圣陶先生为一位中学生修改作文的实际案例,来帮助学生复习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能迁移到自己习作中常常出现的错误,这一点令我很欣慰。在学习日积月累过程中,学生交流推选与年龄特点有关的称谓环节表现十分活跃,课下仍在积极背诵。我想今后应该多尝试这种方式,让学生自己多动手,而不是我自己选出一些与年龄特点有关的称谓让他们积累。
语文园地六教案篇七
1.能够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
2.根据描写声音的四字词语想象画面。
3.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描述事物。
4.在横格中写字,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注意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5.欣赏并积累《鹿柴》。
根据词语想象画面;积累古诗。
1.能够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
2.积累词语,理解并运用。
3.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1课时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这些课文都是自然景观。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自然景观的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解决这些问题。(板书:语文园地)
二、学用结合。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你们一定游览过许多名胜古迹和名山秀水吧在电视里、书本上应该也观赏过许多风景优美的画面吧你们游览或见过的自然景观应该怎样向大家介绍呢(板书:写想象画面)
2.课文《观潮》中第4自然段:“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话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把大潮由远及近的样子和声音穿插描述,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景观。
师:作者是怎样描写想象画面的(板书:看到)
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想象画面的(板书:听到)
4.读了文章,你还能“闻”到什么(板书:闻到)
a.小组交流。
b.构思巧妙,感情真实。
c.要观察生活,表现生活,想象不是胡编乱造。
d.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5.学生以四人为小组共同交流,互相评议。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6.词语:
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1)读一读,理解词语的含义。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锣鼓喧天: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悄无声息: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形容十分安静。
(2)想一想: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生:“人声鼎沸”让我想到了人们观潮时的热闹场景。
生:“鸦雀无声”让我想到了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学习时的情景。
(3)先小组内交流,再选小组代表说一说。
词语:
风烟花霎时顿时忽然
雷雨小狗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
(4)说一说每组加点词语的意思。
理解加点词的意思,对比不同。第一组中的词语表示时间短。第二组中的加点词语的意思表示时间比第一组长一些。
(5)拓展运用。
①请按照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说出你的想法。
冲过去跑过来走过来
②选择两个加点的词语分别造句。
一阵风吹过,天空顿时尘土飞扬。
我家的小狗一会儿工夫就把一盘肉吃完了。
①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的用法。
②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可以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画面。
(板书:根据意思写画面)
板块三:书写提示
7.写字的时候要注意:
(1)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板书:书写提示:保持平衡保持距离)
8.写一写。
(1)先照着字帖写,一边写一边念笔画名称。
(2)再在横格中写字,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个字的笔画没有写好,再重写。
板块四:日积月累
9.学习《鹿柴》这首诗。(板书:鹿柴)
(1)朗读这首诗。
(2)作者简介。
(3)说说诗句的意思。
(板书:说说诗句的意思)
第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影。
第三、四句句意: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阴暗处的青苔上。
10.展开想象,感悟诗情。
11.学生读读背背,教师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12.检验学生的背诵情况。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描写想象画面,学会了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学会了怎样在横格中书写句子,还学习了一首古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语文园地六教案篇八
1、认识“辆”“匹”“册”等7个生字,正确认读“一辆车、一匹马”等6个数量短语,初步养成使用量词的习惯,对于不同的事物使用不同的量词。
2、熟读并背诵《字母表》。能将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一一配对。
3、学会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形近字的字形,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
4、熟读并背诵《春晓》,感受雨后清晨的美丽春光。
5、阅读《阳光》,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重点:认识量词,背诵古诗。
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理解诗文的内容与思想情感。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词卡片。教师领读生词,学生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仔细观察,这一组词语有什么样的特点?(都是以“一”开头的词组,揭示量词的概念)
3、学习量词。出示相关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根据图片上的信息,来说一说物体的数量。如,老师问:一()车?生答:一辆车。
4、量词的用法:这些量词都是用来表示事物的单位,针对不同的事物,所使用的量词也不一样。量词不可乱用,要使用恰当。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量词?说一说。(一只鸡、一头牛、一朵花、一个苹果)
二、字词句运用
1、找一找,连一连。
(1)复习语文园地一中的《字母表》,指名背诵,分小组背诵,评选出最熟练小组。
(2)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字母表》,仔细观察每一组大小写字母,说说它们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3)同桌展开游戏活动,一个同学出示大写字母,另一个同学从字母卡中找出对应的小写字母,然后两个同学将字母卡同时放在桌上,一起读一读。
(4)出示课本上“找一找,连一连”的内容。学生完成课本练习,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行对答案,对全对的同学提出表扬。
(5)学生拿出练习本,开始默写《字母表》,查漏补缺。
2、读一读,想一想。
(1)出示课本上的两组字,教师指名读,及时正音。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字各有怎样的特点。(第一组字都有部件“日”,第二组字都有部件“寸”。)
(3)小组讨论:我们如何认识、记住这些字,并且能够区分开来。(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字形,如“过”字去掉一个走之旁,加上一个日字旁,就是“时”。)
(4)引导学生总结识字方法。我们刚刚都用了哪些方法来识字?(“加一加”或者换偏旁的方法)
三、展示台
1、同学们自由读课本上的词语,说说你在哪里能看到这些词语。
减法、算式、计算、排列,数学书上可以找到。
品德、家庭、尊重,品德书上可以发现。
2、你还从其他的书上认识了哪些字?请你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3、复习生词。开小火车读生词。
4、小结:语文与我们的生活、学习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留意新字词,增加知识的积累。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导入:春天来了,唐朝诗人孟浩然感受到了这美丽的春光,他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读《春晓》,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教师范读、同学互读等方式正音。(注意“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
3、思考:“春晓”是什么意思呢?(春晓即春天的早晨,写的是作者在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所见所感)
4、整首诗里,描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诗句,然后请同学来说一说。
(鸟啼、风雨声、落花满地)
5、理解诗句的内容。
出示相关的图片,根据图片上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这首诗的每一句是什么意思?讨论五分钟,然后反馈讨论结果。教师补充学生说得不完整的地方,总结发言。
6、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7、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8、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练习背诵。如教师引读,学生接读,填空的形式,想象画面的方式,帮助学生背诵。
二、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范读,同学们请认真听,把自己不会读的字做上记号。
2、把做上记号的生字多读几遍,同桌间相互帮助,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师生合作朗读短文。师生轮流,按照自然段交换着读。
4、通过朗读,你知道了阳光给大自然带来了哪些好处?(禾苗绿了,小树长高了,河面闪着阳光,“我”家明亮了。)
5、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阳光的宝贵之处,让学生分组交流,再想想阳光还有哪些作用。
6、小结:阳光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促进植物的生长,还能杀菌、消毒,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阳光,我们要珍惜阳光。
三、小结
语文园地二中,我们学习了量词的用法,也复习了《字母表》。学习了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来识记生字,相信同学们日后一定能积累更多的生字。语文的学习不仅在课堂上,也在生活中,需要我们细心地去观察。就像伟大的诗人孟浩然,将春天的景象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语文园地二
量词:一(辆)车
《春晓》闻啼鸟风雨声花落
语文园地二涵盖的知识点比较多,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内容分解成两部分来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充分地利用课堂,参与课堂讨论,自己得出知识点和结论,这样的学习效果比教师满堂灌好得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知,来理解诗句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中的学有所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点,语文的学习也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