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200字10篇(模板)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一
;内容摘要:获茅盾文学奖的刘震云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以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简单朴实的语言形式,勾勒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生存状况。看起来通篇是在写“说话”,其实是写世道与人心,写人生与人性。
关键词:说话与命运 世道与人心 人生与人性 孤独与寻找
一.中原民间百姓的生活图景
获茅盾文学奖的刘震云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没有明显的时代划分,只是分过去和现在;没有明显的阶级划分,只分日子殷实一点儿的和比较困苦一点儿的;没有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斗,只有日常生活中的明争暗斗。它是一部描写中原(主要是延津)县城及乡镇一级百姓生活图景的小说,特别是手艺人、生意人的生活状况。这里有各行各业、三教九流,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各色人物形象,或者说是众生像。这部小说以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简单朴实的语言形式,勾勒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生存状况。看起来通篇是在写“说话”,其实是写世道与人心,是写人生与人性。
小说主要写主人公杨百顺曲折坎坷的一生和她的养女曹青娥的儿子牛爱国的孤独与寻找。杨百顺在延津先改名为杨摩西,又改名为吴摩西,这都是为了生存。他先是磨豆腐,再是杀猪,当竹匠、种菜、卖馍,日子艰难。后走出延津到咸阳卖火烧馍,更名为罗长礼。牛爱国先是在部队,又转业到地方开汽车跑长途拉货。为摆脱孤独寻找能够说上话、能够给他出主意的人,走出去。为了弄清母亲曹青娥的身世隐秘和谈过的话,回到母亲的故乡延津。出延津写的是过去,是杨百顺为了摆脱孤独,为了生存。回延津写的是现在,是牛爱国为了摆脱困惑,为了弄明白自己的“心事”。
二.人性人心中的隐秘所在
《一句顶一万句》看似写说话,实则写人世、人性、人心。看似叙述平静、平常、平凡,实则向人世、人生、人性、人心的深层挖掘。
小说中最有意思的是两件事。一是两次“假找”,二是一场“婚事”。
人生的机遇是突然的,而突然的机遇会改变人生的命运。正在给别人挑水为生、走投无路的杨摩西因人手不够顶了个春节在大街玩社戏的角而被县长欣赏,去到县衙种菜,娶了城关蒸馒头的吴香香,而吴香香与邻居铜匠勾搭之后外逃。吴摩西出外寻找老婆,却是假找。本来对老婆和铜匠满腔气愤,找到后应当揪老婆回家,可当他在某车站看到老婆之后,自己不但不上前去追,反而躲了起来。这就是人性的复杂性、多面性。巧的是,若干年后吴摩西养女曹青娥的儿子牛爱国也遇到了同样的事,老婆庞丽娜与照相馆的小蒋有一腿儿,出走后,牛爱国去找,也是假找。
还有一场婚事,也挺有意思。杨百顺的兄长杨百业与秦曼娜的婚事也是阴差阳错,命该如此。秦曼娜与李金龙订了亲,快到结婚的时候,却听秦曼娜少只耳朵(其实是少个耳垂)。磨豆腐的老杨得知此事后,想去占这个便宜,将秦曼娜娶给自己的儿子杨百业。可是杨家和马家家境差距太大,马家是个大户,两家门不对户不当。老杨就去请教赶大车的老马。老马明知此事不成,可为了奚落老杨,看老杨的笑话,却故意撺掇老杨,鼓励他去秦家提亲。这就是人心似海深,知人知面不知心。可事情恰不像老马所想,婚事还真是成了。更可笑的是老杨去到秦家之后,提亲之时只是一个劲的说自己家的不是,这反而使秦曼娜听了入耳,认为老杨老实,要是换了别人只说自己的好,而老杨来求亲反而像来拆婚,可见这家人是好人,反而下了决心决心嫁給杨百业。人生就是这样的滑稽,这样的有趣,这样的在某个突然的、意想不到的时候迈出关键的一步。
吴摩西假找吴香香也好,牛爱国假找庞丽娜也好;老马故意想看老杨的笑话也好,秦曼娜听了老杨求亲说自己的不是而决心嫁给杨百业也好,都是人性人心中的隐秘所在,是别人不可知的,猜不透的。而这种隐秘又会阴差阳错的促成人生的经历。
三.说话与人生命运
人人都有一张嘴,一是要吃喝进食儿,二是要说话。说话是人的本能,是人生的大事,伴随人的一生。《一句顶一万句》通篇讲的是说话的事。小说的主人公及小说中的众多人物有的话多,有的话少;有的爱说话,有的不爱说话;有的会说话,有的不会说话;有的说话能讲出理儿,有的有理说不出;有人说话处于好心,有的说话处于歪心;有的因说话得福,有的因说话遭祸;有的说话先想后说,有的光想不说;有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得罪了人;有的不知道别人说的是反话,反而当真;人和人有的能说到一块儿,有的到一块儿话不投机半句多......和谁好也就是能说到一块儿,说到一块儿就算交了心,就算成了朋友。说话能交友,说话能树敌,说话影响了人生的命运。
以延津的几任县长为例。先是老胡,老胡是湖南人,说话,中原人听不懂。他不给上逄送礼,也不给上逄送话。更有百姓听不懂他说的话,怕他把官司断个七零八落。所以也就不告状,不找事儿,县里反而大治。老胡在任当了三十五年,直到退休。在任期间热衷于木匠活儿。这是沾了别人听不懂他说话的光。老胡的下任是小韩。小韩生来爱说话,小嘴不停,“每天断官司之余,爱给民众讲话”。[1]小韩烦恼于民众听不懂他讲话的意思,就办起了“延津新学”。当省长老费到延津巡视时,小韩还沾沾自喜地将办学当作了政绩汇报。谁知省长老费不爱说话,“老费认为,世上有用的话,一天不超过十句。”而小韩半年时间到新学演讲六十二场。老费问新乡的专员老耿,“那个县长小韩是谁弄来的?”“他小嘴不停,是做县长的材料吗?治大国如烹小鲜,五十年固守一句话就不错了;他半年讲了六十二场话,他都说些啥?”[2]老费回郑州的第二天,老耿就把小韩给撤了。小韩吃亏在于爱说话,而又碰到了一个不爱说话的顶头上司,这就是标准的因说话影响人生的命运。小韩的继任者是老史,老史不爱说话,爱韬光养晦,因而喜欢种菜。不爱说话的省长老费安排了不爱说话的老史当县长。但老史也跟着老费倒了霉。原因是呼延总理在公众场合批评了老费,而老费将呼延总理的话顶了回去。京城会散三天,呼延就派人到河南明查暗防。结果将老费下了大狱。那他安排在延津的老史县长自然也当不成了。
延津的三任县长的命运都与说话有关。老胡沾了别人听不懂他说话的光;小韩吃了爱说话的亏;老史却因上司说话顶了更大的官儿而跟着倒霉。
四.人生的孤独与寻找
人在清静时孤独,在郁闷时孤独,在遇到困境时孤独,在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时孤独,在苦无办法、走投无路时孤独,在病痛中孤独,衰老时孤独,死亡前孤独......人生充满了孤独。《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孤独是“没有几个能说上话的人”。
主人公杨百顺,与家人不和,特别是与磨豆腐的老杨、他的父亲说不到一块儿,外出谋生与他人好,但他人中能说到一块儿的又少。他孤独之极,每当无路可走之时,总想找个知心人,找个能给人排除忧愁,能给自己出个主意想个办法指个出路的人,则往往只能想到一、两个人。为了摆脱烦恼,为了使自己的心安静下来,终于走出延津,直到心不烦时再落脚下来,其实,最终他也没有使自己心灵得到安宁,从他在咸阳的后代人嘴里知道,他在年老之后还想着在延津的那些事,那些人,特别是自己的养女巧令令,就是后来的曹青娥。
曹青娥的儿子牛爱国三十五岁知道,自己遇到为难的事,世上有三个人指得上,一个是冯文修,一个是杜青海,一个是陈奎。这和杨百顺遇到犯愁的事,“满世界的人,没个商量处”一样,感到苦闷、苦恼、孤独,孤独就要寻找,寻找不是向人借钱,也不是求人办事,而是遇到想不开或想不明白的事,或一个事拿不定主意,可以找他们商量,或没有具体的事要说,心里忧愁,可以找他们坐一会儿。坐的时候,把忧愁说出来,心里包袱就卸下许多。赶上忧愁并不具体,漫无边际,想说也无处下嘴,干脆什么都不说,只是坐一会儿,或说些别的,心里也松快许多。这实际就是要摆脱孤独就要寻找,寻找的是知音、是消除烦恼,是处世的主意和办法。寻找的就是一個能说到一块儿的人。
牛爱国在寻找冯文彬、杜青海、陈奎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为自已的人生经历增添了许多内容。但最终他的心灵也没有得到安宁,后来突然发现原来是自己还有一件心事。这件心事就是母亲曹青娥迈入老年和临终前的举动和交待的话。那就是老家延津和自己的养父吴摩西。于是,牛爱国下决心回延津寻找母亲的亲人。寻找母亲的故乡,弄明白、弄清楚母亲的身世和生前的想法。最终,牛爱国跑到咸阳,找到杨摩西(后来更名为罗长礼)的后代。罗长礼的儿媳何玉芬问牛爱国“大兄弟从山西到延津,又从延津到咸阳,不光为打听些过去的事吧?”牛爱国说“我也明白,说是为妈找过去的事,还是想借此解自个儿的烦闷。”何玉芬说“能看出来,你心里的烦闷,比你找的事还大。”[3]何玉芬对牛爱国说“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我要想不清楚这一点,也活不到今天。”[4]可见人人有烦恼,关键是要放得下,因为日子还得往后过。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吕豪迈,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相关热词搜索:;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二
“人分这么几种:不认识,认识,熟人,朋友,知心朋友。“朋友”不在当面表白,而是背后说起朋友的时候,是否提到过你。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另一个判断朋友的标准是,在你走投无路时,你想投奔的人和你能投奔的人,到底几个。”这是来自这本书的经典录语之一。能不能与人对上话,对的话能不能触及心灵,都与我们人生路上息息相关,这也许是当代社会我们为什么活得这么累的原因吧。
小说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孤独的吴摩西为了寻找“说得上话”的养女而走出延津;第二部分写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能说的上话”的人而走向延津。
这本书,是中国人民的心理写照。多半的友情,是建立在共同话题之上的,主人公吴摩西为了生计,与戏子手谈,和县长一起韬光养晦,但也无法改变他的命运,在吴摩西眼里,县长是自己的朋友,在县长眼里,他只不过是一个跑龙套的;吴摩西为了一个建议,千里迢迢去找一个能帮助自己的朋友,可是他们的友情随时间推移,慢慢变质了;吴摩西去投奔他人,却抵不过别人一句闲话。
人都是自私的,你为他付出,他不一定会为你付出,最恐怖的是表面朋友,背里却捅你一刀。这种现象在社会中比比皆是,想找一个真心朋友,真的很难。
在千万人中能找到一个能和你说得上话的真心朋友一定要珍惜,这是很难得的,在十几年的路上,我才遇到一个真心朋友。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每个人都在寻找能和自己说上话的人,但能和自己有共同话题的人真的很少。我们之所以累,是我们在寻找路上花太多精力了,心累了,人也就累了。
无论在友情还是爱情,我们都是孤独的,我们一生都在寻找。最后引用一句话作为结尾: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三
《一句顶一万句》这本书以洗练的语句,简单的故事情节和巧妙的叙事安排很好地将充满八十年代中国乡村气息的平民日常生活刻画了出来。在书中出现的人物充满了各自的特点,从市井小民到地方官员人生的刻画和描写都随着主人公的场景移动轮流叙说,对当时百姓的生活状态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也塑造出了一批令人感叹的孤独者的形象,众多丰满的形象为文学艺术带来了新的风气。
文本中,人与人有说得上话与说不上话的关系,说得上话的少,说不上话的多。说不上话的又可以大致分为向外寻找说得上话的以及自己想象“喷空”两种。例如书中的两个主人公杨百顺和牛爱国都属于与人说不上话、向外寻找与自己说得上话的人,而杨百顺的弟弟杨百利则是靠自己想向“喷空”来与自己对话,与同样喜欢用这种方式与自己对话的人对话。在这本书中所出现的人物,大多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与旁人无法进行合乎心灵的沟通,也就是说都没有能够进行有效的、有意义的交流。无关谁对谁错,只是彼此内心的世界不能处在同样的水平线上。
比如说一开始,卖豆腐的老杨和赶大车的老马,老杨跟老马过心,因为他觉得自己跟老马是可以说得上话的。可是老马却不跟老杨过心,因为老马打心底里看不老杨,但他说起话来又离不开老杨。老杨“事不拿人话拿人”的感叹更是表现了人与人的对话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这样的安排更具有点睛的效果。
看这本书联系到我们的生活,很容易让人想到“尬聊”一词。何谓“尬聊”?即双方之间极其尴尬的聊天。为什么是很尴尬的聊天?因为聊天的话题并不是双方都很想就此深谈的内容,又找不到很好的谈话方向所以只能选取一些双方都比较熟悉的比较日常琐碎的话题继续聊天,这种情况属于双方说不上话的范畴。人们的生活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变了,可是人内心的渴求还是没有变。以前,乡里邻里之间走家串户地四处聊天,只为寻找可以说得上话的人和表达自己内心想说的话。现在,由网络连接的各头通过各种聊天软件表达自己,寻找说得上话的人。不过都是为了避免没有说得上话的人的孤独感罢了。
可是,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这些方式都奏效了吗?并没有。那种与人说不上话的孤独感还是伴随在人们的身旁,没有消失;那种困扰了人们千年的孤独依然笼罩在人们的头上,没有消失。书中八十年代的中国乡村,两个主人公的出走、私塾先生老汪的出走、“喷空”的杨百利都是在为了摆脱说不上话的孤独。
现实中,同一屋檐下的人们可以很长时间都不用话语交流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手机里的各类软件。在聊天软件上,对着熟悉的人不能有话直说,也不能有事说事,不然会容易变得生疏,因为要有所顾忌;对着陌生人的时候反而可以高谈论阔,无话不说,不必忌讳什么东西。无论是有所忌讳还是无所顾忌,都是为了能够拥有能说得上话的人而采取的方式。可是孤独的问题依然挥之不去,人们都希望可以无话不说,却只能无话可说。为了寻找而寻找,为了说话而说话,这种可怕的心灵孤寂让许多人都在迷茫中丢失了自己,迷失了前路。
精神上的孤独存在于各个阶层、各个时代之中,有些人比较清楚自己为何而孤独,可有些人却弄不明白那就是孤独,尽管不明白,也不妨碍他们对这种感觉的深刻体验。人多喜欢热闹,在喧嚣的环境下最是容易摆脱孤独的情绪,可也是这样喧嚣的环境中最能凸显人的孤独。俗话有说“话不投机半句多”,一万句不过心的话语始终也比不过一句能够暖心的话,这就是“一句顶一万句”。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四
都说这本书像是中国的百年孤独,读完发现这样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
书中各色各样的人物,虽然多是普通的中国底层老百姓,但却几乎又都有自己生活所追求的目标。书里将这些目标大多寄于“找个能聊的人”,以小见大,自然而朴素。
小说中描绘的生活百态,虽然算不上多彩,却也足够丰富,让人透过文字仿佛看见自己正身处其中,为自己的一个小目标而活着。
杨百顺走出延津,因为故乡已无可流恋之处与可流恋之人。他唯一说得上话的养女巧玲也被人拐卖,便更无回乡的意愿。
巧玲想走回延津,因为对命运和生活种种疑惑。但是现实的各种羁绊又让她迈不出去那一步,只能在内心走回那个自己命运的起点。
牛爱国当真回了延津,但是回延津并非他最初的目标,对于延津也并没有像母亲那样的情感。所以即使回了,也无法找到自己追寻的东西。于是断然离开,再次踏上漂泊之路。
百年孤独中的那个小镇马贡多,经历平静、热闹、繁荣、衰落,在对生活进行了完善演绎之后,最终随着命运的风暴,彻底消失于世间,仿佛从未存在过。小镇的假兴真衰实际只是人心孤独的汇聚。
延津,更像多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人们乐此不疲地忙忙碌碌,看似在平凡中演绎了伟大,却终究发现内心的想法早已无处倾诉,只得随着洪流,一路跌跌撞撞。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五
最近非常辛苦地读完了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读完之后心情五味杂陈,为主人翁的悲催生活而难过,觉得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可真是窝囊啊,距离自己一直理解的现实生活好遥远。
无论是杨百顺还是牛爱国,他们都是孤独的,窝囊的,没有复杂的想法和生活追求,随波逐流地被命运无情和被动地安排,随遇而安,太没有生活的乐趣和激情了,我受不了这样的生活。
我忽然觉得我的生活和家庭是幸运的,我和老公说得着,有的话可说,这应该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啦,我和儿子关系不错,没有太多矛盾和纠结,陪着孩子一点点的成长,多幸福。
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励志小说看多了,不适应这种没有生活朝气的命运,我想起《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积极的小说对我的人生都有正能量的激励,所以,一句顶一万句,带给我的负能量,只能是提醒我,可别像他们那样憋屈啊。
小说要表达的可能更多地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说得上话,非常重要,我觉得这有点以偏概全了,作者也许只想突出一点来说透吧。
看完了小说,为转换心情,我上网挑了个喜剧爱情电影《一夜惊喜》来冲洗我心中的堵,让我快速回到快乐幸福的好生活中。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六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有点乱,感觉看不太懂书在讲些什么。但越是往后看越觉得精彩,越觉得作者厉害,然后就开始深深佩服作者了。
书分两部分,上部分是出延津记;下部分是入延津记。小说的前半写的是过去,主角是杨百顺,杨百顺上有个哥哥,下有个弟弟,与卖豆腐的老杨为父子关系,杨百顺一生改了三个次名字。从杨百顺改成杨摩西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杨摩西改成吴摩西,又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的人生似乎就是这样。被分成3个部分。杨百顺与剃头的老裴互为朋友;与杀猪的老曾互为师徒;与外国人老詹也互为师徒……他与太多太多人有关系,而他的一生,似乎也在为了一个“说得顺心”而徒劳有波。
杨百顺,百顺。他的父亲给他取了个好名字,但他的生活,事业,似乎都不像他的名字一样,他总在寻找些什么。看完了书,我才明白。他一直在寻找一个人“说得顺心”的人。话,一旦成为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所以杨百顺在寻找,为了心里过的舒坦舒心,为了孤独有人陪伴,有人可以说话,他的一生都过的坚苦。于是喊丧,便成了书中杨百顺崇拜的职业。
龙应台曾说过;“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就可以消除。”杨百顺何尝不是想这样,所以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为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而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他们一出一进,延宕百年。就是为了心灵的慰藉,所以他们一直在寻找,他们毅然决然的追逐“一句顶万句”的身影。
由此我忽然发现,为什么常有人说活得很累。他们在生活不如意,事业不顺,爱情不美好时,颓废,茫然。他们找不到说话的对象,所以累。这种累,犹如漫漫长夜,磨砺着我们的神经,祖祖辈辈。啃食着我们的心灵。
小说中所有的情节关系和人物,所有的社会组织和家庭和谐,其实都和人能不能对的上话,对的话能不能触及心灵有关。而杨白顺,也就是吴摩西没有找到她的养女,牛爱国也没有找到庞丽娜和和尚。但是这就是人生不是吗?一个个错过,一个个无奈,而人生,也是因此完整。
“一句胜过千年”是我认为这本书的主旨,书中所有故事因此展开也因此结束。我想刘震云先生也是想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吧。
有一种寂寞,有一种孤独,以话语开始,也以话语结束。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七
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即将出版,本报记者昨电话采访了他,谈新作,谈故乡,谈“无处可说的知心话”。
问:简言之,这本书讲什么?
答:两个杀人犯。一个人特别想找到另一个人。找他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想告诉他一句知心的话。一句知心的话,想告诉对方。或者,把自己的话告诉对方只是一个由头,上路的目的,还是想从对方那里,找到一句更知心的话,解开心中的烦闷和忧愁。
答:肯定有关系。每个人都想有个知己,没有的话,都想找一个。人生有一知己,足矣。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讲,人跟世界存在三种关系:一,跟物的关系;二,跟人的关系;三,跟自身的关系。西方信教的人还有和神的关系,神无处不在,有什么话都能说,可以说痛苦的事,也可以说高兴的事。
问:这是你写这本书的原因?
答:说知心话几千年来都困难。生活中没有对象说知心话,我就跟书里的朋友们说。
问:这个书名有点奇怪吧?
答:也不算很怪。“一句”“一万句”和“顶”字,也是我们每天用的。在网上放一帖子,马上有人来“顶”,有人“顶”的是好话,有人“顶”的是坏话。不过是一句“顶”一万句罢了。我的小说形成几个系列,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如《一地鸡毛》《一腔废话》这是以一字开头的,《一句顶一万句》也如此。《故乡》系列也已完成《天下黄花》《相处流传》《面和花朵》等。我还要写《我叫……》系列,《我叫刘跃进》是第一篇,这是我的写作计划。
问: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我多数时不大着调。人清醒的时候看不出来,喝大了就看出来了。跟我喝过酒的人,都觉得我不靠谱。喝酒跟干事情一样,也分三种人:一,能力大,胆子大,能干大事;二,能力大,胆子小,能干小事;三,能力小,胆子大,就会坏事。喝酒时,我属于第三种。这里有一个分寸感。作品也是讲分寸感的,分寸感拿捏不好,也讨人嫌。在这上头,我常有自责之心。有时写着写着就愣神了,就自责起来了。
问:写《一句顶一万句》时,有没有“说着说着愣神”的时候?
答:小说里没有大场面,像战争、霍乱、游行……但主人公在河边谈论的过心话,我写的时候是惊心动魄的。“咱俩过心吗”“你想答就答,不想答就不答。”偷汉子的女人和奸夫,话语如滔滔江水。说了一夜,还不停歇:“咱再说些别的?”“说些别的就说些别的……”精神的漂泊和交流,不是所谓的知识分子的专利,卖豆腐的、剃头的、杀猪的,从事“低等”“下践”职业的人都一样,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和精神活动更剧烈,更惊心。
问:那你自己是属于“知识分子”那一界的吗?
答:界是有归属感呀。从这个角度论,我除了在北京写作,还是回河南延津比较多。来往多的,还是俺村那些人。有时我听舅舅表哥一席话,胜在北京读十年书。我们村叫“老庄村”,如果有一个界,我又能加入的话,我属“老庄界”吧。
问:不觉得有些矫情吗?
刘震云:唉,说句知心话多难!写作不是个多么高贵的职业,和我舅舅表哥在集上做小买卖,没区别。无非是一些“知识分子”,高看了自己罢了。写作并不是我打小的理想,我小的时候,最愿意干的有三件事:一,当厨子;二,在戏班子里敲梆子;三,当小学教员。
答:其实,书出版了,自己想说的话已经说完了,不应该再出来解释。但现实还是得出来配合宣传。至于“作而不述”,我自认为那层思想我已经有了,但我还没达到那“地步”。达到那地步的人有司马迁、李白、曹雪芹等……他们已经不用再说了。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八
当然不是官场小说,也不是哪个人说话一言九鼎,一句话顶别人的一万句话。而是写普通的民众,中国千百年普通民众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际交往状态,以“谈的来谈不来”作为交友、恋爱结婚的标准,或者,把“找一个说得着”的作为人活着的目标。
我看过刘震云的多部小说,他驾驭文字的能力很强,特别是对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描写在目前的中国作家里无人能及(当然是个人看法)。现在经常在某个生活的环节上,我依然能体会到《一地鸡毛》中主人公的感觉。幸好刘震云的这部小说没有像《手机》被拍成电影,否则,“一地鸡毛”式的生活或许会成为网络热词呢。
新作宣传的“噱头”是:中国人的千年孤独。看到这几个字,心里很不以为然。很多人看过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和代表作。曾经在经历过一段很痛苦的无以言说的经历后,写下:我也要下得床来,给自己织一匹裹尸布。那个时候应该说我准确的理解了百年孤独里的乌苏拉。
想起《读你》这首歌的歌词里有“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虽说是爱情歌曲,但假使有朋友能让人有这样的感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孤单寂寞吧!
不知,我认为的然,震云同志认可否?。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九
有话叫做,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看之前了解过本书的大轮毂,被誉为“中国式孤独的百科全书”;
书里把人与人间的关系,分成“说得上话”和“说不上话”两种。简单的分类法,却非常有效。无论家人,朋友还是夫妻,一旦说上话了,人就亲了。反过来,一旦说不上,就没有亲味儿了。
人人都有沟通的欲望,不爱说话的人不是不说话,是没有遇到能说着话的人。正如序言所说“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孤独不是只有圣贤才有的体会,而是人人都有,书中老杨是所有的老杨,老胡也是所有的老胡,杀猪的当官的唱戏的卖包子的,都在寻找的路上。
就算我们没有共同的生活观,但我们有相同的偏见与爱好也可以成为朋友,但这种关系就因为没有说得来而容易产生误会,不理解,关系就会破裂。
这本书书中送给我们的一个金句,“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或许这可以缓解我们几千年来的孤独、寻觅与痛苦。
第一次看刘震云先生的书,在此之前对他0认知,一本书看下来,顿觉有趣,读完了也理解了前文中提到介绍是明清时期野稗式小说,絮絮叨叨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不是人觉得烦闷,词藻不及其他作家那样华丽但字里行间蹦出来的金句使人产生共鸣,唏嘘不已。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
初读此书,觉得此书非常生涩难读,人物关系复杂,墨迹无趣。内心浮躁是很难读这样的书籍。当我静下心来读完整本书之后却舍不得就这样结束,心情很复杂,很难去解释那种沉重,失落与孤单,压抑的心情。我个人觉得好的书籍大抵如此会给我们的思想带来冲击,像明镜让我们可以照看自己的模样,但它又不是普通的明镜,它能照亮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一些启示。
小说的叙事风格类似明清野稗日记,语句洗练、情节简单、叙事直接、朴实无华。正如书名“一句顶一万句”,一字一句都构成言说的艺术,无一句废话。
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的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表面上讲的是吴摩西和牛爱国两个人的历史,但只要对之细细咀嚼和回味,便会明白实际上讲的是孤独的历史。“孤独”世代相传,祖辈的故事在后辈的身上重演,祖辈的“孤独”也在后辈身上延续。小说所有的情节关系和人物结构,所有的社群组织和家庭和谐,乃至爱情都和人与人能不能对的上话,对的上话,然能不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化解冲突、激发情欲。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人想找个说得上话的人,但是越长大越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似乎孤独才是人生常态。书中的人物大部分都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很真实的反应了底层百姓的人性和人心,读此书时我总是情不自禁的会想起我的外公,我自幼跟随外公外婆长大,印象中外公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是他有一个“说得上话”的姐夫,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他会走上几天的路,风餐露宿,就为了能和这个“说得上话”的姐夫说说话,和这个能给自己出主意的人聊聊天、喝点小酒。像极了书中主人翁,为了一个建议,千里迢迢的去找自己认为能帮自己出主意的朋友,帮自己说道说道。
为了摆脱孤独和累,书中的人们努力制造声响和热闹,但这无法改变本书人物的命运,就像今天,我们很多人还像书中的人们一样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
当然,阅读此书也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执着和顽强。为了在精神上有所寄托和慰藉,人们义无反顾地追逐“一句顶一万句”的身影,很像祖辈弯曲的脊背和那一大片脊背组成的苍穹。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