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依据(六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实用篇一
;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情况以及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我院的财务管理专业开展了一项“宜宾市中小型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的调研活动。
通过这次的调研,我们主要收集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企业在招聘财会人员时学历不再是唯一的准绳,公司更为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
财务管理工作包括实务工作和理论工作,各企业需要的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是一些核算工作,侧重的是实务,所以对于财务管理人员,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一进公司马上就能投入工作,免去了公司的培训成本,毕竟一些基本的财务管理核算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自然学历在一些初级会计岗位中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那么,怎样的财务管理人才才能算是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是不是一定就需要本科以上学历才算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答案是否定的。真正合市场“胃口”的财务管理人才大都具有3—5年的“实战”经验,并持有过硬的职业资格证书。所以丰富的实践经验才是走向成功的法宝。但对于工作经验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求有2~3年工作经验为宜,可见工作经验对于应聘的重要性。工作经验具体到应届毕业生来看也就是实务能力,这不仅要求我们大专学生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求我们会做,从凭证的填制到账簿的登记直至报表的编制我们都要会独立操作,做到一看就会,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其实这只要通过一定的实习实训是可以做到。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他们对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岗位会考虑招收。大多企业认为财务管理是一门技术性和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因而他们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这点从下面的内容中可以看出:
问:企业认为现在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欠缺什么?
宜宾银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王先生答:学生欠缺的是实践经验。作为一名会计专业者,还要对审计及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四川省宜宾市燕君贸易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李小姐答:实务经验。职业规化及能力与职位的定位
宜宾寅吾房产集团朱小姐答: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加以解决。安于现状,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建议和见解。
事实说明,应届毕业生尽管在开始时在应聘会计、审计等岗位时有一些弱势,但发展的机会客观存在,只要自己踏踏实实从基本的核算工作干起,摆正心态,准确定位,工作几年后自己不就是人才市中最具竞争力的群体了,毕竟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二)、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结构中,中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稀缺。
经过我们调查发现,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初级财务管理人才已相对饱和,甚至过剩,再加上一般财务管理人员企业一般通过内部员工推荐,所以人才市招聘的数量就更少了。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一直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对象,就目前每年的供需比来看,中级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的紧缺就更严重了。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跨国企业及一些外国企业家纷纷在华设立公司,这就需要大量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本土高级财务管理人才。这一点也让我们充分看清市场需求的变化方向。
目前财务管理行业处于低端人才不缺,中高级人才告急的阶段。会计、出纳、普通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要找一个有过硬的专业背景,获取中级以上的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相关行业中有3年以的人才却非常的稀缺。
对本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为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具备经济管理、法律、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财务管理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专业应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进行设置。
1.加强财务管理职业素质提升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理论和电子计算机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财务管理的科学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财务管理学科的发展也赋予了财务专家以新的责任。财务管理的活动几乎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资金的筹集到资金的合法使用及资金的分配,此外还包括企业设立、合并、改组、解散、破产的财务处理。如果继续坚持会计包含财务管理的观点,必然会阻碍会计学与财务管
理的发展与完善,这在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教学和财会工作中已体现出来了,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与会计有助于加强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
2.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保证学生在必修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选修一定的职业素质培养课程。
3.拓宽专业,整体优化,增强毕业生的适应性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在时间安排上,前两年半的主要课程及实践环节都统一与同一领域的其他专业有共同的专业基础课,同时又根据人才培养的方向不同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则依据专业自身的特点及时加以调整,改变因人设课现象,调整课程设置,构建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4.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加大实践性环节,设置财务管理大作业、专业认识实习、会计模拟实验等,将职业素质课程、综合性课程和学生参与在实践环节的内容,加强实践教学。
5.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
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删除陈旧过时和重复的内容,增加现代内容,使课程达到整体优化,对实务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应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大力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采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传统的讲得过多、过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课内精讲,课外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实用篇二
根据新一年的工作需要,公司共招收了12名xx级新员工,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团体。但是,由于刚进入公司不久,及员工的性格和潜力等方面的差异,大家的优势并没有到达最大化发挥,工作潜力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用心性也有所欠缺。
因此,计划开展公司人才培养计划,透过一系列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用心性和展现员工的才能,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有效利用,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1、透过鼓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用心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公司的工作;
3、透过合作机制,让员工在与本部门员工或其他部门员工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我。
1、引入竞争机制。每月评出“公司标兵“及”优秀小组长“一名,并颁发纪念品。
2、在全面发展员工各方面潜力的基础上,根据员工本身的优势,重点培养某一方面的才能,如物资管理方面,组织潜力方面,及创新方面的人才。
3、加强团队精神。不定期的部门餐会,户外活动(体育运动),部门小联谊及与其他部门的联谊等,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
4、员工参与制。多让员工参与到一些条例或者重要事项的商讨过程中,充分思考员工的意见,让其更好地关心本部门及整个协会的发展。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实用篇三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研究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其他经济组织从事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初、中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与会计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法和会计基础与财务会计等会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4.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能力。
三、主干学科
电算会计
四、主要课程
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经济法、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基础实践
基础实践包括军训、劳动、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课程、《计算机应用》课程上机,由学校统一安排部署。
2.专业实践
(1)会计基础课程实验:根据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特点在第一学按会计基础教学进度组织实施。
(2)会计单项模拟实习:根据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专业特点在第二学期末按课表在选修课上组织实施。
(3)会计电算化应用与实践:根据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专业特点在第三、四学期按课程安排及进度院组织实施。
3.综合实践
(1)会计综合模拟实习:根据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专业特点在第三、四学期末按课表组织实施。(2)毕业实习:在第三学年进行,就业班不少于1 年,升学班不少于4周。可进行顶岗实习、在校模拟实习等,实习结束后,根据专业要求和实习内容填写实习报告。
(3)调查报告或毕业论文:在每学期未以及第六学期进行。
六、学分及学分分配
本专业要求学生修满174学分。
1.学科共同基础课59学分,其中必修课55学分,选修课4学分。
2.职业基础课32学分,职业技能课34学分其中必修课60学分,选修课6学分。
一、专业名称:
(一)招生对象
招收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中具有初中毕业的社会青年或有需求的企业职员。
(二)学制
修业年限: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 3—5年。
(三)获得证书
学生学完规定课程,经考核合格后,在获得相应工种的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后,获得职业中专毕业证书。
二、培养目标与职业面向
(一)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当地经济发展需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培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有文化、懂技能、会经营、能创业,在农村小微企业“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会计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新型农民。(改:企业员工)
(二)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 企业和公司,从事 操作, 工作。
1.生产部门:
2.技术维修部门:
3.企事业单位:
三、规格要求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
3.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谦虚好学的作风。
4.具有良好的安全防范、环境保护与节能意识。
5.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与创作精神。
6.
(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1.专业知识
(1)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2)......
2.职业技能
(1)掌握。。。
(2)具备......
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要求(包括知识要求、素养要求、能力要求)可以同人才能力体系图来表示:(见p22)
3.岗位能力与应开设的课程分解表
五、教学时间安排(表)
六、教学实施 (一)教学策略 (二)教学管理
1.上课组织形式 突出双主体
2.上课地点 3.教学安排
七、教学评价
(一)人才需求现状
据有关资料,随着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对会审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而且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从过去单一的科班毕业,到现在追求精通财务软件和外语优秀的新格局。就目前高等院校中培养的这批人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已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需要。
(二)人才数量的市场预测
虽然从各大人才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财会人才的需求量与日增加,依然位列人才供求排行版的前十五位,据中国人事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需求情况调查分析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情况见下表),2011年第二季度统计地区各大人才市场所需财会人才总数达230355人,这说明只要专业方向对口,财会专业的毕业生依然有相当大的就业空间。尤其是对于能够通晓财务软件、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人才,其就业前景更加看好。
2011年第二季度全国部分人才市场
(三)人才规格与质量要求与学院现行培养方式相适应
1.制造业里的成本核算员、成本会计员。
2.商品流通企业的出纳员、财务会计员、审计员。
3.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里的出纳员、预算会计。
4.金融机构的柜台营业员、银行会计员。
5.证券投资机构的证券操作员。
6.饮食、服务行业的出纳员、财务会计员。
7.会计师事务所里的记账员、审计员。
8.各大商场、超市里的收银员、出纳员、财务会计员。
二、 “课证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师技术资格证书以及计算机等级证书、会计英语等级证书培训为行业知识教学的主要内容,以会计模拟实训和顶岗实习为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形式,对接能力培养与行业证书培训,在会审专业课程设臵上加大课证融合的深度,使会审专业学生毕业时既能取得毕业证,也能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同时部分同学还能拥有初级会计师技术资格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英语四级、六级证,成为既熟悉国内一般业务会计做账方法,又掌握具有国内结算和国际结算知识,以及电子报税、出口退税的业务知识,形成以企业会计为核心的会审专业培养模式,为北京市乃至全国中小型企业和商业银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审专门人才。
目标:以岗位技能训练和行业证书培训为重点,以模拟实训为载体,以会计诚信教育为保障,推动“课证融合,技能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产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内容:
1、构建“课证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课程教学框架
在专业基础和文化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会计实务模拟实训课程、商业银行会计模拟实训课程;开设证书培训课程,将“基础知识学
习、
岗位能力培养、从业证书培训”三项内容连成一体,以技能递进提升的课程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保障“课证融合”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落实。构建“基础+培训”课程体系,建立起从基础账务处理程序到会计综合业务账务处理程序和商业银行会计业务账务处理程序的一系列的校内模拟实训教学体系,以此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达到一致,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50%或以上。
3、建设会计诚信教育体系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会审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以美育、心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的会计诚信教育体系,建立若干个会计诚信教育基地,将企业文化融入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之中,确保100%的学生接受会计诚信教育。
4、建设校企合作的运作模式
以校企合作为建设机制,做到“专兼结对,共建一门课;专兼联手,共编一本书;专兼协作,共管一基地;专兼互动,共育一方人”的运作理念。
①按照“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打造适应区域经济特点和特殊行业背景的会审专业特色。即:充分利用和汲取我院重点建设专业会审专业的课程建设成果,通过选修和模块化教学等途径,在培养本专业学生具有较为坚实的财务会计从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商业银行从业技能,从而为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创造可靠条件。
②以会审专业为实现途径的弹性学制、产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前2年半,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训,获得初步专业技能,最后半年开展顶岗实习、专业综合实习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会审专业既是企业中会计岗位的准员工,顶岗工作,并根据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又是在学院学习的学生,学习会审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
图1 职业标准、岗位标准、专业标准、课程体系结构图
③按照学院、企业、行业三结合的原则,优化会审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人员结构,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会计标准制定、专业建设提供保障。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1、构建以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英语》、《会计电算化》4门课程作为优质核心课程,并以核心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会审专业的课程建设。到2012年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课程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程。
2、改革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整合《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内容,增加实用性强的《excel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并随着会计制度、税法的调整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3、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和《excel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等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
4、将职业资格取证和岗位职业技能的内容作为课程融入教学计划,如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证考试科目《会计电算化》;初级会计师技术资格考试科目《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等。
5、组织编写、出版突出专业特色、体现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要求的教材,计划在三年内编写出版《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综合实训》等规划教材,鼓励教师建设高质量、可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6、课程体系建设
目标:打破学科框架,整合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建设“基础+培训”的新型课程体系,启动外向型会计课程建设。
知识结构
1.具有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会计与审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相邻专业的基本知识。
2.具备从事会计与审计业务活动的专业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够运用会计学基础知识从事会计与审计实务操作工作。
3.熟悉国家有关会计和审计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富有社会责任感,了解本学科行业的发展动态。
能力结构
1.具备从事会计出纳业务、会计核算业务、审计事务所业务以及银行柜台
业务和柜台管理业务、证券期货基础操作业务、理财业务等相关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
2.能够基本掌握一门外语,阅读一般的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文口语的交流能力。
3.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和业务处理,能够掌握和使用现代化办公系统软件,能够使用会计软件、审计软件处理相关业务。
4.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般性文案工作,具备独立完成论文撰写、实习报告、调研报告等写作能力。
素质结构
1. 能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基本能力
(1)有较强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能力。
(2)具备与企业内部和外部进行协调和沟通的能力。
(3)具备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能够借鉴工具书查阅专业外文资料。
(4)具备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能力,能运用计算机技术熟练处理日常业务。
职业基础能力:
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税法、经济法基础
职业核心能力
(1)会计业务处理和操作能力
(2)财务管理能力
(3)税务处理能力
(4)财务审计能力
(5) 财务软件应用能力
(7)具有编写财务报告及其说明书的应用写作能力及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有爱国主义、团队精神的良好品德,遵纪守法。
3、职业技能证书
学生毕业时应取得会计电算化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师技术资格证(选考)、银行从业资格证等。
(1)会计学基础、会计电算化等课程为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构建理论基础。
(2)财务会计、中国税收、经济法、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等课程为学生考取初级会计职称构建理论基础。
(3)证券基础知识、金融学、金融衍生产品研究等课程为学生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构建理论基础。
(4)银行会计、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会计为学生考取银行从业资格证书构建理论基础。
(一)理论知识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会计知识、专业英语知识、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会计业务处理及其它工作的具体活动。
(二)业务技能要求
要求学生具有会计知识应用的能力,能从事相关的会计活动,熟悉制造业、商品流通业的经济业务(外贸经济业务)的记账、算账、报账;具有能通过手工、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
(三)文化道德知识要求
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经济法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学、税法、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会计学原理(双语)。
八、教学周课时分配表 详见修改后的教学计划。
九、课程结构比例
金融系 2011.12.24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实用篇四
(一)专业名称:会计
(二)专业编号:620203
(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
(二)学制:三年
(三)学历:专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会计准则、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国家财经法规,能胜任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监督、财务管理以及出纳岗位工作,具有较强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知识、技能、价值观与态度。
1、职业知识
●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必须的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掌握出纳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票据、银行存款以及外汇等日常业务核算与管理的基本知识。
●掌握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会计核算方法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掌握会计法、税法、票据法等相关财经法规的基本知识以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知识的基本要求。
●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
●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企业投资决策、资产管理、资金筹集、收益分配的基本方法。
●掌握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知识以及成本计算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成本计算方法。
●掌握涉税业务的基本知识以及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等税费的计算方法以及纳税申报程序。
●掌握审计总则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掌握审计循环的符合性测试和报表项目实质性测试的审计方法。
●掌握会计信息处理的基本知识以及会计电算化初始化、总账、固定资产、工资、应收与应付、供应链等模块的操作方法与要求。
●掌握数据调查、数据整理以及统计数据分析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掌握与专业岗位相关的经营管理、理财、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以及专业英语等基本知识。
●掌握计算机以及互联网运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2、职业技能
●具有审核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期末对账以及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的能力。
●具有开具各种票据、正确处理各种货币资金日常业务的能力。
●具有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进行投资、筹资、分配决策以及编制财务预算与实施财务控制的基本能力。
●具有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产品成本计算、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基本能力。
●具有领购和使用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纳税申报的能力。
●具有运用各种审计方法,拟定审计方案、实施审计程序和撰写审计报告基本的能力。
●具有利用会计信息化软件建立账务应用环境以及选择与运用财务专用模块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翻译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以及听、说、写的基本能力。
●具有运用计算机工具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
●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更要有持续学习和不断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3、职业价值观与态度
●具有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高度责任感。
●具有诚实守信品质和保持应有职业谨慎的态度。
●具有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和会计法律法规的品质与自觉性。
●具有不断接受新事物的进取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态度。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具有热情、主动的工作热情与服务意识。
(三)职业面向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总体目标,基于中小型企业等组织经济业务规模和自身特点,以及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立足于会计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分析,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职业性和综合性现实,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主要为中小型企业、非营利组织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专业就业面向的定位要求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在中小型企业等单位一人多岗、多岗兼顾的能力。
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达到基本考核要求,成绩合格,取得毕业证书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达到会计上岗要求。
教学计划中的全部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及素质和能力要求,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必修课由文化素质课、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核心课和职业能力体验课组成。选修课程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学生专业领域,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的课程。由本系开设的选修课和全院范围开设的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
(三)实践教学环节(产学结合)安排
1、实践教学主要采取实训作业、实训设计、案例分析、上机操作、岗位模拟训练、毕业实习等形式进行。评定成绩。凡已经实行统一鉴定考试的专项技能课,必须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鉴定考试,并须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
2、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由系统一安排,实习结束后要完成毕业设计作业,并组织设计答辩。
六、教学组织与评价
1.教学组织
专业教学组织遵循以能力为本位,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校内仿真实训、校外企业实习的教学组织形式。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以专任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校内仿真实训由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共同完成,通过分岗实训、混岗实训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实训教学;校外实习以校外指导教师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为辅,通过认知、实践等形式接触企业的财务、经营管理等业务。
2.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教学实施前,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情况以及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足之处,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设计学习领域、学习情境,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因材施教,顺利实施教学。
(2)教学实施中,观察学生学习状况,发现在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寻找教学实施方案本身存在的不足,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及时调整教学组织实施方案。
(3)教学实施后,评定学生学习成绩,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就业单位意见反馈和社会评价,对专业标准的合理性、适应性和毕业生的质量以及教学组织的满意度进行考察,为修订专业标准和教学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3.考核办法与考核标准
(1)学习领域课程考核办法
学习领域课程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对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其中,理论知识由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考核评定,实训操作由教师根据学生操作过程和结果的考核评定,课程综合成绩由理论知识成绩与实训操作成绩按一定权重进行综合评定。
(2)实训课程考核办法
实训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基本技能训练、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erp沙盘对抗模拟、会计信息化及其他实训项目。实训课程的考核以实际操作考核为主,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起来,既考虑学生个人实践操作能力,也评定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实用篇五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所属门类
专业名称:会计学
majority name:accounting
专业代码:110203
门类:11 管理学 二级类:1102 工商管理
二、培养目标
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会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助理会计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初步的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会计工作组织、成本和利润的核算与分析、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等相关专业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应用性专门会计人才。本专业培养计划设置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
三、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会计学、经济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受到课程设计、模拟实训、专业实习等方面的专门训练,能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专业技能,具备熟练灵活运用现代会计管理手段的能力,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及政府等相关部门从事企业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工作。
四、知识和能力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4.能够熟练从事审计工作、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会计主干学科的发展动态;
6.掌握一门外国语,有一定的外语会话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五、专业核心课程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七、修业年限
三年
八、毕业学分及课程学分学时构成
九、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十、教学时间安排表
十一、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为适应我国快速经济发展对财会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分院经贸系的现有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状况,全系23位教师利用寒暑假和教研活动时间深入各类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分析在新的形势下,会计行业的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岗位对会计人员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修订了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五年制高职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会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的讨论论证,认为修订后的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会计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出的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应用技术能力、会计岗位项目能力和会计顶岗实习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比较适合会计人员工作能力的培养;将会计职业资格考证嵌入到课程体系中,加强职业资格考证的力度,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加大任意选修课和限选课的空间,体现了突出素质教育需要,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兼顾多元智能结构理论,满足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精神、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的需要。
一、专家论证
(一)培养目标定位的论证
经过社会实践调研和专家论证,及我校学生就业单位的回访,对我校将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以职业入门资格为基础、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为指向,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格为标志,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正确的专业认同,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拥有必备的职业技能,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为达到初级会计师水平做好知识、技能和专业认同的准备,能适应财经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 各单位及各专家均认为符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符合社会对高职学生所担任的岗位职业的总体要求,是切合实际的、务实的,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
(二)职业取向确定的论证
我们将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岗位群分为1、主要就业岗位群(企事业等单位财务会计岗位群);2、次要就业岗位群(包括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财务分析岗位群、内部审计岗位群、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服务公司审计助理工作人员岗位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及会计预测、决策岗位群等);3、其他就业岗位群(包括营销员、物流员、经济信息收集员、财经-文秘、管理人员等)。专家论证认为,此就业岗位群基本上反映了五年制高等职业类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与普通高校和中职形成错位培养,在培养层次上更为实际、可行,适应了近年来就业岗位的下移和拓展。
(三)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表的论证
专家认为,“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表”确实是经过社会实践调查,将实际的会计岗位设置与理论教学联系起来,虽然与实际工作的电算化操作有一些不符,但针对于学生就业的企业主要是小企业或私营企业,有很多企业没有实现会计的电算化,因此按手工记账的岗位设置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对岗位任务和职责、岗位对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通俗且切合实际,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易于操作,安排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对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分析,可以满足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
(四)会计类各专业课程体系的论证
1、综合素质培养和专业素质培养并重
在社会实践调查和专家委员会论证中,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要求中,特别强调的是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思想素质,如对出纳会计人员要求“只拿自己应得的”,培养会计人员将“钞票看作是票据”的思想等。因此在会计类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将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数学素质、英语的听说能力、政治思想素质、身心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加大了任意选修课的力度,做到“突出素质教育需要,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兼顾多元智能结构理论”,综合素质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39.3%,体现了职业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2、专业能力培养体现理论够用,注重实践能力
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专业核心课程做到“理论够用,技能突出”,保证有足够的课时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相一致,实现专业教育与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相融合。对专业扩展课程做到“素质全面,适应性强”,设置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包括商务与营销、投资与理财、会计前沿发展动态等),突出了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引领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3、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专家认为本次修订的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能力的培养,坚持岗位与岗位能力、岗位能力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的原则,岗位职业能力的定位,必须以完成本岗位职责或任务为原则,即:由岗位任务来确定实践岗位,再由岗位来确定岗位的能力要求。在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专业课程名称,如:收银岗位对应《会计基本技能实训》等,从而确定岗位技能的培养目标。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相一致。创新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了“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应用技术项目实训—会计岗位项目实训—会计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完善会计技能考核标准,突出专业技能训练与会计工作的实际相协调。
4、实现专业教育与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相融合
专家认为,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证课程纳入到了专业主干课程之中,并协调考证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提高考证的过关率。体现了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和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的培养和考核体系,有利于毕业的学生进入到会计工作岗位。
5、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突出了专业特色
专家认为,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设置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与安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等课程,可以满足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基本需求;审计实务专业设置审计学基础、审计实务、资产评估、内控制度设计、独立审计准则、审计前沿扩展课程等,体现了审计专业的特色,满足审计专业的学生就业的内部审计岗位及会计师事务所助力审计岗位的需要,突出了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实务三个财务会计类专业的专业特色。
二、积极改进教学的软硬环境,适应修订后的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打造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会计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23人,其中:专职教师10人。全系“双师型”教师18人,占78.3%。该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最大的特点是除了拥有教师系列的职称证书外,还拥有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实际工作系列证书。多年来,我们非常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建立相应培训点,为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从业资格证培训点。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学生的报考资格和证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根据考试的时间安排,适当调整教师的授课进度,以方便学生能顺利通过考试。
会计电算化合格证 会计从业资格证
(四)广泛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实习和开拓专业视野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 1、校内本专业建有手工做账模拟实验室、会计工具会计核算模拟实验室、货币陈列室、模拟纳税申报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校内课程实习和专业综合实习全部纳入教学计划,实习所需要的讲义或资料在每学期初都要制定订购或自编的规划。在实习正式开始的两周前专业教研室向系提交实习计划,将实习目的、任务、要求、评分标准和人员及地点安排在计划中体现出来。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逐份批阅学生的实习资料,根据评分标准,给出每个学生的实习成绩。学期结束后,教研室对每门实习课程要进行研讨,摆出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以后实习工作的改进提供第一手原始资料。系列的实践管理制度,规范了实践过程、评价标准,保证了实践项目课程的实施和质量。
2、聘请企业专家和高级会计师承担课程实习、综合实习、论文指导和专题讲座等教学任务。
实践教学中产学研一览表
3、积极开拓校外产学研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开拓专业视野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 我校利用教师、朋友、学生、学生家长、毕业生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建立广泛的实践教学网络,并与相对固定的单位建立长期共建关系。目前为止已于15家以上知名企业签定了实习、就业协议,如:南京雨润、苏果、家乐福、易初爱莲、上海南极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南郊宾馆等。我们的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到这些实习基地或其他单位开展专业调研。这类实习主要安排学制的最后一年。一般每年6月底安排学生下去,10月及来年3、4月份回访两次。了解学生在单位实习情况。实习结束后,由所在单位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作出评价。合格的才给记入相应的学分。这类实习也是将毕业见习与企业定岗实习相结合进行的。
通过顶岗实习:第一,主要是对企业本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调研,让学生了解企事业单位对财务会计人员的需求情况,明确作为一名财务会计人员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第二,为学生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联系提供机会,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第三,为专业建设提出新的课题,通过不断调查研究,不断改革,使人才培养规格贴近企业要求。第四,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企业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和不足的问题,这样既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使这些单位认可我们的学生,认可我们专业,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多机会。第五,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的经历,提高就业竞争力。
会计从业资格和初级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是财政部实施得非常成熟的岗位或职称证书,与岗位或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相适应。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会计电算化合格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通过率见图4。根据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资格证书,能促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符合企业人才的需求,使我们的“产品”走出学校就能上岗,缩短了学生的适应期,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如,用友财务软件了解到我们的学生具有从业资格证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后,主动与我们联系吸收毕业生,2015年一次性吸收毕业生10人。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负责同志说“商校的学生好用,动手能力强,省去了上岗前的培训成本”。
2015年 2015年 2011年
最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
3、能提高学生的起点,为学生以后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按照国家会计系列职称考试规定,获得从业资格证书后,才能报考初级会计师职称。如果学生在四年级能考到资格证,比毕业后报考并获得证书相比,报考初级会计师职称考试的时间要提前。那么将来报考会计师职称考试的时间也相应提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修订后的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很大的可操作性。
五年制高职财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小组
二0一二年九月
一、专业名称(3分)
高职教育的“专业名称”最长不超过20个文字,“专业名称”其评价分值3分。
二、专业代码(2分)
高职教育的“专业代码”要按照专业性质设置6位数代码,其评价分值2分。
三、专业对象(5分)
高职教育的“专业对象”是应届高中毕业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者,其基本学制三年,属专科层次职业技教育,高职教育必须是面向普通人的教育,应该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要真正成为面向劳动人民的大众化教育,就必须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管理的办学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既要面对全日制教学对象,又要面向成人培训教育对象,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专业对象”全文限定在500字左右。
四、专业模式(10分)
学生真正成为企业适用的合格员工。其评价分值为每个学年符合学习要求计3分值,“专业模式”全文可在500字至1000字之间。
五、专业目标(5分)
高职教育的“专业目标”是培养职业技术应用人才,所以要以能力为本位挑选教学内容,以高职学生工学交替的课程内容组织教学,在关注高职学生职业技能提高的同时,更要关注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高职教育的终身性质是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根据理论基础够用、专业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职业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其评价分值为每符合一项目标计1分值,“专业目标”可在500字至1000字之间进行描述。
六、人才规格(5分)
高职教育的“人才规格”要遵循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去贯彻落实教育部“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学理论,落实“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其评价分值为每个方面计1分。例如:云南财经大学把培养方案的侧重点定位在综合技能的应用培养上;浙江工商大学提出了以专业管理型和综合管理型教育模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导向;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以培养初级会计技术人员为标准作为人才培养规格。“人才规格”一文限定在500字之内。
七、毕业标准(5分)
高职教育的“毕业标准”应该实施多证书教育导向,体现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训实习的应用价值,体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的获取,体现与本课程相关的技能竞赛获奖和社会评价舆-论等技术参数。其评价分值为学生每实现一种证书目标计分值1分,“毕业标准”全文限定在500字之内。
八、工作过程(5分)
高职教育的“工作过程”应该以素质为本位,全程渗透工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础技能实训、岗位模拟实训、岗位综合实训,在高职教育工学交替中要特别在“替”字上作文章,在学习某一工作任务或工作目标的理论知识之后,马上就要转入该环节的实训工作过程,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车间,当学生在车间顶岗上班实训完成某一工作任务或工作目标以后,又要让学生回到学校进行第二个工作任务或工作目标的理论学习,然后又走出学校再进入工厂进行第二个环节或方面的工作任务或工作目标的顶岗实训,从上而下、循环往复,让学生真正完成工作过程,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实践组织方式上采用手工操作和计算机模拟双轨并行的方式,强化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评价分值为每工学交替1次计1分值,“工作过程”全文可在500字至1000字之间描述。
九、专业设置(5分)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满足社会需求,高职学校要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适应科技发展和办学效益最大化为原则设置专业,所以,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需求,必须要适应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需要以及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其评价分值为每适应1项要求计分值1分,“专业设置”全文限定在500字之内。
十、专业描述(5分)
高职教育的“专业描述”应该实现大平台、小专业、多方向、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素质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广泛采用师生互动课程模式,达到一定的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的教学过程,激活、展开、丰富与提升师生彼此认识和提高能力的有机交互。其课程描述为相互性、平等性、连续性、系统性、和谐性、持续性、科学性。其评价分值为每个专业描述为1分值,“专业描述”全文限定在500字至1000字之间进行描述。
十一、学时分配(2分)
高职教育的“学时分配”要做到第一学期偏重于公共基础课的学时安排,第二学期偏重于专业基础课的学时安排,第三学期偏重于专业主干课的理论课时的安排,第四学期偏重于专业实践课教学时数的安排,第五学期偏重于顶岗实习学时数的安排,第六学期偏重于毕业设计和职业技能考试教学时数的安排。三年制高职院校总学时控制在1500学时左右,其中必修课学时要控制在1000学时左右,选修课要控制在500学时左右。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将学生的学习与就业有机结合,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学院和企业的三赢策略。“学时分配”全文限定在500字之内。
十二、培养模式(3分)
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有订单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项目导向模式、2+1分段模 式、定向培养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全方位合作模式、实训—科研—就业模式、地方经济模式、预就业模式、亦校亦厂模式、校企融合模式等等,不论采用何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共同的特征都是要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或社会两种教育资源,把课堂教学与工作经验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以高职学生为主体对象,以应用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坚持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培养方案与双证书相结合的道路,是以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其评价分值为每个模式为1分,“培养模式”全文限定在300字之内描述。
十三、教学模式(5分)
实习训练。第二种教学模式为教室和实习实训室相毗邻,仅为一墙之隔或是面对面,学生可以十分方便地来回于教室于实习实训中心之间,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紧密的结合。第三种教学模式为校内建有多种专业工种的实训场所,而且设备先进,实训室就是工作间,在一个实训室里各种机械和工具一应俱全,学生实习过程中或最后的毕业产品其做工要考究、实用,与市场上出售的产品一模一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打破理论课、实验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实践中传授理论,在运用中学习技术,“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9]其评价分值为每种教学模式为1分,“教学模式”全文可在500字至1000字之间进行描述。
十四、评价标准(5分)
高职教育的“评价标准”是保证高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对高职学生的评价方式可采用闭卷和开卷、笔试和口试、考试与考查、期中与期末、理论与实务、技能与鉴定、校内成绩与校外实训等多种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于高职教师的授课评价可以建立网上评价系统,通过计算机对评价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及时地准确地向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科学的数字依据。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要突出交互性、实时性、有效性、人性化特点,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可采用lnternetmc/s和b/s相结合的混合架构,客户端界面可采用delphi开发c/s界面和asp,net开发b/s界面,后台数据库可使用oracle数据服务器。每个评价标准可计1分值,“评价标准”可在500字至1000字之间进行描述。
十五、教学计划(5分)
高职 教育的“教学计划”应着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基本素质模块、通用基本能力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专业基本技能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核心技能模块、公选课程模块、综合实践能力模块中实施高职教育的教学计划。其评价分值为每符合1种教学计划计1分,“教学计划”全文在500字至1000字描述。
十六、专业团队(5分)
高职教育的教师“专业团队”要注重突出企业或社会工作经历、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及参与校企合作和企业服务的成效。其评分值为校内教师为3分,校外教师2分,“专业团队”全文限在200字之内进行描述。
十七、实验条件(5分)
源,包括厂房、设备、仓库、材料、资金、职工、订单、合同等经济内容,其模拟内容包括企业整体战略、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质储备、设备投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绩效考核等各个方面多个视角模拟真实情景,通过沙盘模拟体现企业现金流量、产品库存、生产设备、人员实力、银行借贷等企业运营指标。其评价分值为每项实验条件计1分,“实验条件”全文可界定在500字至1000字之间进行描述。
十八、顶岗实习(5分)
高职教育的“顶岗实习”是践行马克思恩格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和教育的科学性层面进行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等工学交替方式,是促进高职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有效措施,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评价分值为实施“顶岗实习”计分,不实施“顶岗实习”不计分,“顶岗实习”全文可在500字左右措施。
十九、教学条件(5分)
高职教育的“教学条件”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向学生传输课程信息,把平面教学拓展为时空维度,使学生能够通过视听方式接受教育信息。在课堂教学上借助多媒体手段,以讲解、显示、表演等形式播放多媒体教材。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无声的ppt课件,进行边演示边解说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入耳、入脑、入心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现代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和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切莫把黑板变白板。其评价分值为每项“教学条件”为1分值,“教学条件”全文可在500字至1000字进行描述。
二十、人才特色(5分)
高职教育的“人才特色”要贯穿中华文化,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某高职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始终贯穿孝文化和会计文化内涵,加强“三观”教育,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三公”教育,即:公平、公正、公开;加强“三诚”教育,即:诚心、诚意、诚实;加强“三立”教育,即:立人、立言、立德;加强“三本”教育,即:本能、本领、本土;加强“三礼”教育,即:礼仪、礼貌、礼节等等。加强了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提高了强本节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使高职学生顺利成人、成长、成气。凡具备1个特色计分值1分,“人才特色”全文可在500字之内描述。
二十一、教材建设(5分)
航行
高职教育的“教材建设”好坏决定着高职学生的教学质量。至此,要建立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制定教材的选用、采购、供应和编写,在双证书体系下,既要满足学生的理论知识需求又要注重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后劲的培养,更要注重高职学生参加职业技术证书考试的要求,选用两者兼备的教材,避免浪费钱财和浪费学生的精力。促进教材建设质量和效率的双提高。其评价分值为符合1项要求计1分,“教材建设”可在500字之内说明。
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估实施,各个专业可以自评,总分值90分以上者为优秀,80分至89分者为良好,60分至79分者为合格,每个专业可以采用自评逐次升级,直至完善为好。要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要做好专业建设,专业建设要向省级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迈进,必须具备专业历史悠久、生涯需求稳定、师资队伍优良、方案科学明确、教学研究活跃、教学设施满足、学生素质全面、校企合作办学、教师参改积极。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校还有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笔者未能录入,该体系也未能如愿以偿,其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发展高职教育。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实用篇六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培养xx会计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为引领,以培养高级会计师、总会计师为重点,以培养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为基础,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梯次递进衔接的会计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我市会计人才队伍业务潜力和整体素质,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带给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到20xx年分类培养:精通会计业务、精于财务管理、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操作潜力很强的xx会计领军人才350人(其中:力争入选全国会计领军人才50人,具有国际资格的注册会计师50人);会计业务娴熟,善于财务管理,职业决定潜力强,操作潜力强的xx青年英才600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级会计人才及总会计师20xx人;加大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培养,届时占会计人员的比例西部领先。
三、遴选条件和程序
会计领军人才。取得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含透过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或者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执业5年以上,或者副教授以上职称(含会计学博士毕业工作2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财务部(科)负责人或后备骨干。本人申报、单位审查推荐;由市财政局组织对财会、英语和综合知识进行考试;再面试、综合审查评选;商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确定培养人选。
会计青年英才。取得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讲师等专业技术资格2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获得全国会计师考试金银榜的考生,条件可适当放宽。人选确定方法同会计领军人才。
国内领先高级会计人才。选取企事业财务部(科)长以上、高级会计师,年龄55岁以内,由本人报名、单位推荐,根据每年培养计划,综合平衡确定培养人选。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贴合财政部规定报考条件的会计人员。
四、培养措施
完善正高级会计师考试评审方法、资料,适时增加正高级会计师评审数量,提升正高级会计师质量。
加大高级会计人才培养,按照国内领先水平设置培训资料,强化管理、理论、综合潜力培养。对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优秀人才纳入市委组织、市人力社保局人才库管理;向有关部门推荐使用。
结合会计师年龄、学历、职务和从事财会工作年限等,修订完善报考评审高级会计师资格条件;鼓励我市高等院校开展高级会计师专业知识考前学习培训,用心参加全国高级会计师专业考试;总结完善高级会计师评审办法,强化专业技能、综合知识和实际工作潜力等全面考察,增加高级会计师数量,提高质量;强化高级会计师综合潜力再提升,结合高级会计师年度继续教育,完善培训方式和资料,明确学习任务目标,增强学习自觉性。
实行自主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市财政局指导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考前学习培训、考试合格激励、选送注册会计师到市内外培养提高和引进注册会计师的激励政策规定。
鼓励我市贴合条件的广大会计人员参加高校、网校专业学习培训,用心参加全国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选取优秀院校、网校供会计人员选取学习;对参加全国会计师考试获得金银榜的会计人员给予表彰。
五、组织实施
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组成xx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全市高端会计人才重大培养政策,指导xx市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
高端会计人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负责制定xx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具体实施办法,组织开展xx市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在市内外高等院校中选取培养机构,指导监督培养院校设计培养方案、实施培养和管理,向领导小组汇报全市会计人才培养工作。
培养院校协助市财政局做好学员选拔、面试工作;具体负责培养资料设计、培养教学、调研指导、考核管理,全面落实xx市高端会计人才综合潜力素质提升,培养状况报告等工作。
各区县组织、财政、人力社保部门,市级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优秀会计人才推荐上报工作,营造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