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让爱充满校园相关演讲稿通用(3篇)
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演讲稿会更加事半功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那么演讲稿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让爱充满校园相关演讲稿篇一
(一)
贫困和富裕永远是一对孪生姊妹,这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自然规律。改革开放30年来,上蔡县的经济社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仍有一部分居民处在温饱线上,有的甚至还过着贫困生活。
有贫困家庭,就有贫困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子女和富裕家庭子女在享受社会教育资源上应有着同等的权利。上蔡县一高在办学中始终坚持为每个进入该校求学的贫困家庭子女创造公平,让贫困家庭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安心学,健康成长成才。该校高中一年级学生李伟伟(化名)从入学起就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李伟伟的父母上世纪80年代末因卖血感染上了艾滋病,用尽家中所有的积蓄,变卖了家中所有能换钱的东西治病也没能留住生命。李伟伟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在贫困中艰难地生活。李伟伟天资聪明好学,从小学到初中的奖状贴满简陋房屋的墙壁,成为爷爷的骄傲和村民羡慕的对象。去年中招,李伟伟以优异的成绩被上蔡县一高录取。能进入上蔡县一高读书,进而考取大学,是李伟伟的人生抱负。但是,当接到上蔡县一高录取通知书时,李伟伟却面对年迈的爷爷哭了。李伟伟知道,县里虽然在对待像他这样的贫困家庭子女学费上有照顾,但书费总是要自己拿的,生活费是要自己掏的,就是自己再节省,每年花销也得上千元,年迈的爷爷常年要吃药,生活还得维持下去,到哪里去为自己筹借书费和生活费?
20xx年8月20日,上蔡县一高开学了,李伟伟拿着录取通知书前去报到。交上通知书后,李伟伟哭了。他拿不出书费呀,身上仅装着爷孙俩东拼西凑借来的200多元钱。学校教务处的老师了解到李伟伟的情况后,在对李伟伟进行一番安慰后及时把情况上报给了校长陈水献和常务副校长李爱民,经特别研究决定,免除李伟伟的一切费用,并在生活上按月对李伟伟进行救助。
学校教务处老师及时把这一好消息传递给李伟伟。他心情激动万分,热泪盈眶。李伟伟把上蔡县一高为他减免书费并按月对自己进行生活救助的喜讯告诉了年迈的爷爷。爷爷感动得泪流满面,连声夸赞:“现在的世道真好,咱县一高的领导对咱家太好了!”在李伟伟的陪同下,年迈的爷爷专程来到上蔡县一高,特地向校长陈水献表示感谢。
在上蔡县一高,像李伟伟这样从一入校就享受到爱的温暖的学生每年都在100人以上。据李爱民介绍,上蔡县一高学生没有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的,学校始终保持着零辍学。
(二)
上蔡县一高创建于1952年,是全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国际合作项目“中英合作学校改进计划”研究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网络示范学校、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项目研究学校,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盛誉。建校50多年来,该校为高校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20xx年至20xx年,该校连续7年在全市高招中夺得第一名,仅20xx年,就有5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和香港中文大学等名校录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高尚的爱在上蔡县一高播洒的结果。
20xx年进入香港中文大学学习的付艳杰同学在给母校上蔡县一高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上蔡一高,爱的圣殿;上蔡一高,生长爱心的地方,是你的博大胸怀使我这个贫困家庭的学生充分享受到爱的温暖。上蔡一高给予我的爱心帮助将使我终生难忘。”
付艳杰同学家住上蔡县农村,她的父母依靠耕种几亩承包田支撑着家庭生活。在付艳杰姊妹几个读小学、初中时,经济上还勉强维持,付艳杰读高中后,随着开支的增大,家庭经济捉襟见肘。20xx年,付艳杰的母亲不幸又得了场大病,花去了不少钱。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付艳杰曾几次想外出打工挣钱以接济家用。付艳杰的家庭困难情况被年级主任任合国副校长知道后,他把付艳杰叫到办公室,鼓励她坚持上学,为家长争气,为个人争气。在任合国的关心下,付艳杰被列入了上蔡县一高困难家庭学生救助名单。从20xx年4月起,付艳杰在上蔡县一高学习中每月都享受到生活定补,顺利完成了学业,考入香港中文大学。
(三)
上蔡县一高校长陈水献说:“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和谐学校的根本点就是以人为本,保证每个进入上蔡县一高的学生上起学、上好学,圆满完成学业,成长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
多年以来,上蔡县一高积救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每年新学年开始后都要对新入学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为贫困家庭学生建立经济救助档案,校领导还坚持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家庭走访。
目前,上蔡县一高在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救助上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机制。一是学校出资助困。近年来,上蔡县一高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设备更新投资较大,累计近亿元。尽管如此,学校在资金安排上每年都要挤出贫困家庭学生专项救助金,专款专用。困难家庭学生有享受减免学费、书费的,有享受生活补助的,有享受大病大额救助的。二是争取社会团体和行政、事业单位支持。该校通过团县委、县总工会等部门,对困难学生实施关爱救助行动。三是发动社会力量。上蔡县籍在台人员肖纪书是响誉中国台湾一方的慈善家,上蔡县一高通过县台办积极和肖纪书取得联系,先后争取肖纪书对困难家庭子女救助善款40余万元,支助困难学生108人。旅美华人周恕行女士十分关注大陆教育发展,上蔡县一高了解后通过上蔡籍旅美人员和周恕行女士取得联系,从20xx年起,周恕行女士每年拿出15000元,对上蔡县一高15名家庭困难学生进行救助。
爱心无价。在上蔡县一高领导和教职工的关爱下,该校学生发奋图强,学风端正,学校办好成效显著,连年摘取全市高考桂冠。
让爱充满校园相关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代表初三(123)班全体同学做这次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我的校园》。
时光匆匆,岁月无情, 我从小学升入中学,转眼就两年多年了。在这两年岁月里,我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班干部,从一个贪玩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勤学好问、力求上进的好学生。更主要的是,在时间的匆匆流逝中,我对我们学校的感情更深了,更浓了。再有八个月,我们就要初中毕业,离开学校了,这怎么可能不让我留恋啊!
我们的校园美丽、和谐。当早晨第一缕阳光悄悄撒落大地,降临校园时,我常常伴随耳边吹过的阵阵微风,尽情地享受难于形容的惬意,舒心地背诵英语单词,快乐地吟唱诗词美文。在优美的环境里,校园里的一切显得那么明快,而我的记忆力更是出奇的好。那种收获知识时的喜悦,更成为一种激励我进取的力量。被阳光照得闪亮的窗里,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多么像一组组跳跃的音符,奏出了我们跨世纪一代的心声。勤奋博学、进取争先,成为我们小百户中学每一个学生的追求。
我们的学校是一个欢乐、幸福的大家庭。“非典”时期,我们学校同全国各地一样,不论领导、老师和全体同学,都能统一认识,团结合作,这就更增加了我们对学校的了解,对学校的热爱。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给予了我们亲人般的关怀、爱护,同学之间亲如兄弟姐妹,这一切都感动着我,温暖着我,使我对学校产生了一份特殊的浓浓的感情。
我们的学校是人才的摇篮。陆良的七月骄阳似火,世间万物充满生机,就连天空都升腾着希望。这对小百户中学来说,更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收获季节。纵观全县、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五湖四海,各行各业,哪里没有小百户人在贡献,哪里没有小百户中学的毕业生?
我们的学校是农村初级中学的样板。远的不说,单是近几年,我们的学校先后被省、市县评为先进示范学校、文明学校,上一年,又光荣地跃升为二级一等学校,跻身于名校行列。与此同时,我们学校今年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又向名牌学校稳步前进,满怀信心地争取省级绿色学校称号,这对每一个小百户中学的人来说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我爱我的校园,我爱那宽敞的教室,广阔的操场,碧绿的草坪,我更爱母亲般的老师和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们。在这个校园里撒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脚步,奠定了我们成长的坚实的基础。同学们,希望之光已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让我们刻苦勤奋,开拓进取,把在小百户中学的成长岁月变成我们生生世世永难忘怀的记忆!
让爱充满校园相关演讲稿篇三
充满爱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学生在校园里汲取最为珍贵的人生营养,他们彼此学会了关心、给予,为了回报而奋读。坐落在七星煤矿的市三十三中学就是这样一所学校。
在这里,没有名牌高中的金字招牌,没有闻名遐迩的高升学率,没有城市中心的区域优势,更没有舒适优越的教学环境。可是这里却有学杂、书费全免的黑龙江第一所普及试点高中的桂冠,有班主任自己掏钱买下辅导资料送给苦读生的动人刹那,有校领导带领教师们集资为贫困生家送去米面的感人瞬间,有身残教师为高三考生免费辅导的日日夜夜,更有“品行超市”之举引领学生树德立志而扬帆启航。正是这点滴之爱凝聚,使这朴实无华的校园留下了太多的感动。
有人常说做番事业需要人才。而我要说的是做事业需要“扎根”的人才。也许当你了解了三十三中,也就更会为那些扎根者增添几分敬意吧。三十三中学的前身是“七星矿一中”,是双矿集团于1973年创办的。企业办学最大的约束就是企业的经济实力,伴随着企业经济的波动而沉浮。1998年可谓是这所矿办学校的分水岭。从这一年起,曾经师资力量雄厚,生源高达1500多人的高中随着企业经济严重下滑而逐渐跌入了谷底。感怀起那段岁月,在这里工作了20xx年的历史教师姜常海嗟叹不已。“1988年我与5名哈师大的校友一同分配到这儿,1998年,学校压资得厉害,大批优秀教师纷纷离职到南方学校打工,我的5名校友陆续离开了。而我在选择走与不走之间也徘徊了很久。”说到这儿,姜常海给我们翻开了一页珍藏的暗红色日记,这里面记录着他当年开资的数目和压资的次数。
是啊,大半年不开资确实艰难,怎么挺过这段日子,又怎么抵御住外走的冲动呢?“我曾动摇过,但淳朴的孩子和他们求知的目光,让我的良心一次次震动。”“带完这个班再说吧。”这句话成为姜常海经常宽慰自己和回应朋友劝离的理由。就这样,三年又三年,他在这里守护着孩子们成长,也收获着幸福。当得知自己带的毕业生文高连考入了中国政法大学,而且历史成绩全市第一时,他流下了眼泪。当自己被提拔为校教导处主任兼历史课教师时,他也曾激动落泪。但我们知道,这泪水中更重的是来自于学校的肯定。
英雄往往扎堆在一个时代里成长。而在三十三中学扎根的人才也绝不止姜常海一人。陈国新也是留下来的骨干之一。他从小生活在宝山矿区,而且左前臂截肢,特殊的经历让这个绥化师专毕业生骨子里充满了对社会回报的渴望和对矿区孩子的关爱。
班级里有一名叫王金花的右臂截肢女孩,由于性格原因加上身体残疾,在学校里特别忧郁和懦弱。陈国新就经常在课余时间找她谈心,讲自己的经历,鼓励她做身残心坚的人。陈国新还创造机会让她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树立信心。渐渐地,王金花变得自信开朗了,成绩也突飞猛进,最终考上了大庆师专,同自己老师一样坚实地生活,努力地回报。
对矿区家庭培养孩子的艰辛,陈国新理解得比谁都多。他现在带的班级37名学生中贫困生就有17人。虽然学校免去了学生的书费,但对提高成绩异乎重要的课外辅导资料,这些贫困生只能望而止步。自身并不宽裕的陈国新看在眼里,决定自己掏这笔钱,绝不让孩子因为没有辅导资料而成绩不前。
20xx年,姜常海、陈国新……所有留下来的骨干教师看到了春天,按照国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有关政策,这所学校被划归市政管理,改名为市第三十三中学。教师工资涨了一倍,又重新配备了师资力量,教师队伍趋于稳定了。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下,三十三中成为全省第一家普及高中教育试点学校。学生实行零门槛入学,免学费、住宿费和校服费,每个月还发放就餐补助。矿区贫困家庭的孩子在这里找到了求学之路。“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这个经常被书写的标语,在这里被写为了现实。
要让学校从低谷中站起,还需有一个好当家人。20xx年,市里决定调任教育管理经验丰富的刘立军为三十三中校长。他一手加强教学、后勤等各项管理,另一手着力改善教学环境,他带领全体教师自己动手重新粉饰教学楼,在校园内植花种草,校园一点点变得靓丽起来。
刘立军虽然身为校长,但很多学生都认他为“大家长”。这是因为他经常抽出时间与学生们交流谈心,为他们在立志路上解决疑惑。
现高三·一班的尖子生杨瑞和靠卖菜为生的父亲一起生活,杨瑞也是第一批全程享受免费高中教育的学生。刘立军多次与他谈心,坚定了杨瑞决定不走没有把握的清华、北大之路,而是提前考取了较为稳妥的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决心尽快学习、工作改变自己的家庭面貌。“你为什么这样努力学习?”面对提问,杨瑞眼含热泪。“每年春节前夕,校领导和班主任都会来我家送米面,这些米面钱是他们集资来的,我读书就是要做有用的人,回报他们的爱。”多么简单的话语,却饱含了浓浓的真情。
在杨瑞心中,三十三中就是他的家。他爱他的同学,更爱他的老师,他说有一次看见校长在走廊里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令他感动,更让他难忘。他告诉我们,不管是学习还是今后工作,他都要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对生活负责,对事业负责。这从一名高中生心中发出的话语也令我们陷入了深思。
在一个远离喧嚣的偏远矿区,有这样一所朴实无华的学校,她之所以给我们这么多感动,就源于这校园充满了爱,充满了炽热而真挚的爱。我们的校园需要爱。真挚的爱。我们的校园需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