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总结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大全8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总结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篇一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街道办事处已经成为城市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为全面了解我市街道人大工作开展情况,推动全市街道人大工作的发展,x年x月x日—x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率调研组一行,深入到各市(特区、区),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市街道人大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围绕街道人大工作的性质和地位、职责和任务,全市街道人大的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的工作建议等方面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街道人大工作的地位、职责、任务
从制度设计上来看,地方组织法第五十三条和x省乡镇人大工作条例第二十九条对街道人大工作机构的性质和地位、职责和任务等作出了规定,但过于笼统,街道人大工委作为上级人大常委会的派出机构,既不像乡镇人大一样具有独立的工作职权,也不具有重大事项决定、监督和选举任免等地方人大的法定职权,而是必须经过授权后才能代行上级人大常委会的部分职权。结合目前各地的实践来看,街道人大工委具体主要承担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组织人大代表学习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宣传人大制度和代表依法履职事迹;组织代表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代表的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二是按照上级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部署安排,结合本街道实际,制订街道人大工委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工作;负责组织和主持闭会期间代表活动。三是组织人大代表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工作评议、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形式,对街道办事处和辖区内政府派出机构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协助政府推进工作。四是组织人大代表对辖区内财政经济、社会治安、城市建设和管理、公共事务、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向上级人大常委会及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五是协助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和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负责组织代表向选民述职,接受选民评议。六是联系辖区内的各级人大代表,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和反映人大代表的意见和要求;安排和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个人持证视察;接待和受理代表来信来访;指导人大代表提好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督促和检查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和落实,为代表履行职责服务。七是负责组织开展辖区内出缺人大代表的补选工作。八是承办上级人大常委会及其主任会议交办的其他事项。
街道人大工委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开展工作:一是听取工作汇报。借以了解本辖区内财政经济、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方面工作开展的情况和街道办事处领导人员履职的情况等;二是开展视察调研。围绕一定的议题加以组织,对某一方面工作的推进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看法,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三是开展执法检查。以检查推进法律法规的实施,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的提高;四是开展专题调查。围绕同级党委的工作重心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以及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值得总结的经验、需要引起关注的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党委的决策提供参考,为推进政府工作提供支持;五是加强情况通报。就一些重大问题、重点工作的推进等事先沟通,征求意见,推动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升政府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六是开展工作评议。工作评议是集听取汇报、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多种监督形式于一身的综合监督方式,以此促进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转变职能,更好地服务经济、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全市街道人大工作的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街道办事处x个,其中:六枝特区x个,有市、区两级人大代表x名;盘州市x个,有六盘水市、盘州市两级人大代表x名;水城区x个,有市、区两级人大代表x名;钟山区x个,有市、区两级人大代表x名。x个街道共辖人口x万人,其中人口最多的是钟山区黄土坡街道,有x万余人,人口最少的是水城区石龙街道,有x万余人。
多年来,全市各街道人大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为民情怀,积极搭建履职平台,助推代表有效履职,较好地发挥了街道人大工委和人大代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强化国家治理体系在基层的保障作用。
(一)坚持双重领导,服务中心工作。全市各街道人大工委始终坚持同级党工委和上级人大常委会的双重领导。始终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为做好街道人大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各街道党工委重视和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人大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街道人大工委牢固树立为代表服务的意识,坚持服务中心工作,围绕街道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切的重点难点,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作用,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职尽责,完成街道党工委交给的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工作,做到街道人大工作与党工委、办事处同心、同向、同频,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参与、支持的作用,保障街道党工委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助推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街道人大领导体制的另一方面是,坚持和依靠上级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全市各市(区、特区)人大常委会不仅有专人分管这项工作,而且在具体的工作中切实落实了保障措施,街道人大工委认真办理各市(区、特区)人大常委会交办的监督、代表选举等方面的工作,围绕各市(区、特区)人大常委会的有关议题做好相关工作,向上级人大常委会提出意见和建议等,严格执行上级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并按规定向常委会报告工作。
(二)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工作提升。各街道人大工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事创业、为民履职的立身之本,定期组织代表集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宪法、代表法、组织法、监督法等人大工作所必备的法律法规和议案建议撰写等履职知识。通过集中培训与常态化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推动人大代表明确自身站位,牢记使命担当,提高代表的政治敏锐力和政治鉴别力,提升代表参与地方国家事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民情,反映民意,为履行好人大职能和代表职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各街道人大工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了人大工委例会、代表联系选民、代表述职评议和人大工委议事规则等各项工作制度,使街道人大工委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三)规范阵地建设,保障代表履职。各街道人大工委将阵地建设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平台,以规范化、标准化为要求,制定和完善代表联络站工作职责,加强对线下和线上代表联络站的建设和管理,为联络站运行和代表履职活动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确保人大工作有队伍、有阵地,有组织,保障人大工作运转高效、推动有力。结合街道实际,建立了代表联系选区选民的长效机制,让代表走进居委会、走近群众,保持与选区选民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四)积极履职尽责,助推高质量发展。各街道人大工委认真拟定代表视察和专题调研活动方案,精心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调研、视察等活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负责的精神,针对人居环境、老旧房屋整治、易扶搬迁安置点、水库移民安置点、蔬菜基地建设等民生实事工程和重点项目,积极建言献策,反映群众呼声。认真组织开展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等执法检查,全面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发挥代表“五员”作用,及时了解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让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能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同时促使代表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助推产业发展、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推进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发挥代表在不同战线、不同行业的表率和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真切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自己身边,是他们和党紧密联系的纽带,是帮助他们发展经济、解决实际问题的贴心人。
三、街道人大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街道人大工委工作仍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一)法律依据不明晰,职权出现“虚置”。地方组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在街道设立工作机构。工作机构负责联系街道辖区内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反映代表和群众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常务委员会交办的监督、选举以及其他工作,并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工作”。省乡镇人大工作条例没有对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作出进一步具体的细化和明确。据此,街道人大工委的监督事项只限于县级人大常委会交办的专项开展监督,无监督的自主权和主动权,而县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主要通过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会前调研,然后在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和审议相关专项报告的方式进行监督,并且监督的对象主要是“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交办某一项监督工作给街道人大工委来实施,是不太可行的。地方组织法规定街道人大工委组织辖区内的代表开展活动,反映代表和群众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但因街道不是一级地方政府,没有本级人大代表,只有县级及以上的人大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过程中收集到的属街道办事处职责范围的意见和建议能否转街道办事处办理,目前还没有法律规定予以明确。以上情况,导致街道人大工委在监督工作上存在“虚置”。
(二)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推进缓慢。有观点认为,街道不同于乡镇,没有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街道人大的工作性质、地位和作用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认可,造成街道人大工作思路不清,缺乏良好的履职环境;也有观点认为,街道人大工作职能有限,主要局限于“负责联系街道辖区内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反映代表和群众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常务委员会交办的监督、选举以及其他工作”;有的街道人大干部认为没有赋予人大街道工委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和监督权,对街道办事处监督缺乏刚性,底气不足。同时对街道人大工作缺乏深入、有效、持久的宣传,人们对街道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对人大如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仍然没有全面深入地了解。
(三)体制机制不规范,工作体系不顺。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街道人大工作较乡镇更为复杂,过去并未凸显的体制机制问题,当前已成为推进街道人大工作的掣肘。街道办事处作为市(特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不仅具有完备的政府机构,还行使着法律规定的各项职能。但街道人大既没有本级人大代表,也不设主席团、没有领导集体,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街道人大开展监督工作的基础,也直接导致了街道人大无法以人代会或主席团的名义,对辖区内的国家机关和街道办事处进行法律和工作上的监督。
(四)组织基础不牢固,作用发挥受限。首先,从干部配备上看,街道人大工委只配备主任一人,没有副主任,也没有委员,虽然配备有人大秘书,但因没有固定编制,大多数还是身兼数职,且变动频繁、业务不精,往往是干完一项任务,换一批人,人大工作人员短期化现象严重,造成街道人大日常工作,由人大工委主任一个人“忙活”的局面。不仅如此,绝大多数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还要承担民事调解、综治工作、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民政救济等其他工作,无法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人大工作上,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造成职能错位,处境尴尬。“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本职工作边缘化的现象较为普遍。例如,盘州市各街道人大工委只配有专职主任一人和兼职人大秘书一人,日常工作主要靠人大工委主任,“一块牌子一个人”唱“独角戏”,不利于人大工作的开展。再如水城区x个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多数都安排分管办事处的工作,并兼顾包村任务,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分管工作上,很少顾及人大本职工作,对人大工作往往是区人大常委会有安排才会应付性地完成。其次,街道人大工委的工作水平有待提升。从工作组织上看,街道人大工委缺乏对代表的有效管理,街道选民代表会议还局限于报告工作,对街道办事处工作的监督缺乏有效办法,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街道人大工委工作的开展和作用的发挥。从代表力量来看,街道辖区内代表数量少,各项工作开展力量薄弱。例如,六枝特区x个街道分别有市、区人大代表x至x余名不等,代表中一线职工和基层群众代表较少,其中,九龙街道有x名基层代表,银壶街道有x名基层代表,塔山街道有x名基层代表。街道人大工委每年组织代表视察、调研,开展代表小组活动时,常常因代表请假人数多、代表活动规模小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做好下一步街道人大工作的建议
为提升街道人大工作整体成效,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在工作的规范、改进和提高上下功夫,切实推动街道人大各项工作。
(一)深化认识,精准定位,推动街道人大有作为。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可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办培训班、以会代训、外出考察和个别谈心等形式,帮助街道人大工作的同志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做好街道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街道人大监督工作的实效性。同时,要按照人大工作“一线”定位,重点配齐配强街道人大工作力量。要加快提升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年轻化水平,想方设法解决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问题,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专业互补的干部队伍。通过交流使用、选拔任用以及职级晋升等途径,不断激发人大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要加强街道人大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公众号、网站等各类信息平台,广泛宣传街道人大的地位和作用、职责和任务,宣传推广街道人大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树立一批典型,抓好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推动全市街道人大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二)推动省级层面立法,促进街道人大能作为。通过组织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等形式,推动省人大常委会修订完善《x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街道人大工委的性质地位,进一步细化街道人大工委的工作职权、履职程序等问题,进一步理顺街道人大工委与上级人大常委会和同级党工委、办事处、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和有关机关、组织派驻街道的机构或者单位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街道人大工作的“名分”问题,进一步明确街道人大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保障人大工委在街道治理中真正发挥实效。特别是要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街道人大监督的主体、对象、内容、程序等,进一步规范街道人大工作。
(三)积极探索创新,促进街道人大工作善作为。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各街道人大工委,要结合本地实际,从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审查监督制度、工作运行机制等方面着手,形成人大工作高效运转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工作,在内容上不断拓展,在形式上力求民主化、公开化、多样化,更加符合新时期街道人大工作的新要求:一是健全完善街道工委工作规则,统一并规范人大街道工委监督职责的授权方式、监督内容以及操作规程;二是探索构建“街道党委+人大工委+群众代表”一体多维的议事监督组织,设置兼职人大工委委员x-x名,每季度或者半年召开一次会议,集中讨论决定辖区内重要工作事项,并开展督促、检查活动;三是建立代表联系网格制度,定期组织代表参加网格会议,开展联系选民活动,通过网络交办代表建议,并开展跟踪监督;四是建立人大代表微信议政制度,针对街道代表集中议政难等实际,推动代表开展微信和网络议政;五是探索开展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向县级人大常委会述职,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评议,以述职评议活动为新的契机和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开拓,着力做好新形势下街道人大工作。
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总结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篇二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团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学校团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根据上级党团组织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有关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指导思想
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带团建”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以服务发展、服务青年、服务基层为重心,将学校团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建设大局,形成较为完善的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力争使学校团支部达到“五个有”,即:有一个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深受团员青年信赖的团支部书记;有一支充满活力,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团员队伍;有一系列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适合团员青年特点、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有一套行之有效、健全规范的团组织工作制度;有一定数量的、能够保证团组织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经费和活动阵地。到2016年底,学校团组织覆盖率要达到100%,“五个有”学校团支部要达到60%。
二、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全面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有利于覆盖青年、联系团员,有利于整合力量、增强活力”的原则,全面加强学校团组织建设。凡是28岁以下青年人数在3人以上(含3人)的,都要成立团支部,不足3人的采取联合建团的方式,改进组织设置,做到哪里有团员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哪里就有生动活泼的共青团工作。要围绕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校团队建设。特别是要加强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团队组织的建设。学校团队组织负责人由教体局和团市委联合公布,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待遇。
(二)重点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一要做好团干部的配备、使用工作。今后选拔配备的学校专职团干部一般应是党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学生总数在500人以上的中学,要配齐专职团干部,其它学校要配兼职团干部。二要重视学校团干部的管理、培训工作。共青团的干部以党委管理为主,团组织协助管理。市局团委对协助党委管理的团干部,负有考察、了解、培养、教育的责任。市局党委负责对团干部的培训教育,同时,通过挂职、轮训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学校团干部到基层学校或上级党政机关锻炼。三要落实团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学校兼职团干部应参照目前专职团干部享有相同的政治生活待遇。学校的民主管理、评议组织中,应有团组织负责人参加,以发挥共青团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
(三)着力加强团员队伍建设。要加强团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按照“积极有计划地发展新团员,向一切先进青年敞开团的大门”的方针,坚持不懈地做好发展团员工作。要做好团员组织关系的批转批接工作,定期进行团籍注册。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团员的教育管理,强化团员意识,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要探索团组织与团员的新型组织联系方式,团员组织关系可以与参加团的活动范围适当分离,鼓励流动团员就近就便参加团的活动,探索对团员实行多重组织覆盖。要扎实做好“双推”工作,将推荐优秀团干部做党的后备干部、推荐优秀团员做党员发展对象工作纳入党建目标管理之中。要继续坚持“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和发展团员入党一般要经过团组织推荐,35周岁以下青年入党要听取团组织的意见”的规定。教育系统每年新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应不少于70%。
(四)探索加强团的基层民主建设。加强党的领导,主动把团的基层民主建设纳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整体格局,始终保持团的建设的正确方向。遵循《团章》的要求,切实保障团员民主权利;尊重团员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广大团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市局党委和各镇区街道党委、工委的领导下,围绕团代表任期制、团员青年民主恳谈、团务公开等内容,在学校开展团内基层民主建设试点工作,探索一套符合青年特点、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团内基层民主运行机制。
三、切实加强对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要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责任制,市局党委主要负责人是抓“党建带团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共青团工作的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党委组织部门和团委是“党建带团建”工作的职能部门,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中,要坚持做到五个纳入、一个同步考核,即:团的建设纳入党组织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日程;团建目标纳入党建目标管理体系;团干部培训纳入党的干部培训规划;“推优”工作纳入党员发展计划;团的阵地建设纳入党的阵地建设。上级党组织在考核下级党组织时,要把团建作为重要内容,团建工作考核不合格的,其所在党组织不能评优,党组织负责人不能评为先进。学校团组织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重要问题及时向党组织汇报。
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总结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篇三
我村现有党员34人,青年团员人数逐渐增加。这些青年团员绝大多数活跃在工作第一线,是一群在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直接影响村服务质量的青年后备力量。我社区重视团支部的建设是党总支的一贯传统,并将团的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工作日程,设专人负责主抓团的工作,团的工作及组织建设紧紧依靠社区党组织建设,服务于党组织建设,置身于党组织配套建设之中,“党团共建,做好四带”是我社区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一贯做法。
一、从抓思想上入手,从思想建设上带。
团支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学习党的政策,学习与时代相适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社区党总支每年的党员党课教育,这些党课教育都通过团支部和青年党员向广大团员青年传达,同时每次党课学习都将团员吸收进来参加,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横向联动的党团教育良性循环,使团员青年能尽早接受党性教育,培养党性意识。
二、从组织建设上带,增强团支部的战斗力。
一是在建设团支部架构上下功夫。有一个良好的组织架构是开展好工作的前提,为了方便管理,党总支成立党建带团建领导小组,并根据情况设立了2个团支部,与党总支部保持一致,使每一个团支部能直接在党总支领导下开展工作。能够直接参加党总支举行的各项活动。二是在团干部的配备上下功夫。我村团支部书记、副书记各一人,村团支部委员均为一线业务骨干,使村团支部在日常工作中能把团的建设与党的建设紧密联系。其次是重视发挥青年党员的作用,在村干部选拔任用中注意推荐优秀的青年党员担任社区重要岗位职务。三是建设党团“推优入党”、“推干荐才”互动平台,实现党建与团建的人才共享。党的新鲜血液主要来自于团支部,我村把“双推”工作作为一个重点来抓。完善“推优入党”的工作机制。
三、从人才培养上带,增强团支部的吸引力。
一是注意发挥团干部的作用。党总支本着对团干部充分信任和培养锻炼的目的,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给团干部压担子、交任务。在上级党委的支持和指导下,村团支部坚持执行“文化兴村,以文化人”的社区文化发展方针。各种大型活动均在党总支的具体指导下由村团支部牵头组织。组织开展了每年社区的迎春文艺会、庆七、一党的知识比赛、卡拉ok演唱等,均取得圆满成功。通过活动使团干部的组织策划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团干部的工作热情,更使团支部的影响力得到增强。二是加强青年业务培养和提高个人素质。青年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培养是村党总支的工作重心,村里多次召开青年后备干部会议专题研究,并确定由村里团员参与,利用村现代化的教育设备,由青年后备干部自行就个人所长展开业务知识的传授,党总支具体组织实施,对全体的青年后备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养。现在社区党总支又制定了青年后备人员定期汇报工作、思想动态制度以及撰写社区简报任务,在社区团支部的配合下,先后精心组织开展了青年后备人员规范化培训活动,邀请专家教授为青年授课、加强对青年业务骨干的挖掘和培养,尽快使青年后备人员成才。
四、从开展活动上带,增强团支部的影响力社区党总支对团支部开展的各类活动。
从活动经费、场地、组织形式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指导和帮助,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凝聚青年、带领青年。找准青年活动结合点。我村团支部在社区党总支的指导下,以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为突破口,将共青团工作与村各项服务工作紧密结合,在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中,把“青年文明号”的规范化要求与本职工作的优质服务挂钩,发挥青年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同时,村团支部还以不同时期社区的中心工作为重点,让青年工作与社区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在村管理工作中,青年们始终坚持“以服务村民群众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宗旨”,改变服务理念,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各项服务措施,村青年后备人员的出色表现赢得了村党总支的好评。
几年来,在村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党建带团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个人,村团支部的影响力、号召力、战斗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优秀青年经过推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村党总支的领导和带领下,村团支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些不足,在今后工作中还将加强和团支部的联系与沟通、进一步做好推优工作,继续结合社区中心工作,切实开展好“党建带团建”工作,摸索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新方法,再创佳绩。
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总结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篇四
一是建立机制。建立“总体谋划、月初安排、节点提示、经常督导”工作机制,每月月初下发工作预安排,列出活动内容,明确活动程序,提出相关要求,分领域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到了时间节点,及时下发工作提示函,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同时,县成立三个党建督导组,定期不定期开展督导,指出存在问题,督促抓好整改。x年以来,我县共下发各类工作提示函x个,开展各层次督导x次,下发整改通知x个。
二是定期调阅。县委组织部统一印发党组会议记录簿、党委会议记录簿、支部党员大会记录簿、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簿、党小组会议记录簿、党课记录簿等,共计x余册。乡镇每月对所属各支部“三会一课”记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记录、便民服务记录等进行调阅,提出调阅意见,督促限期整改。县委组织部每季度对基层党委会议记录、党组会议记录、党支部“三会一课”记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记录等进行调阅,根据调阅情况,形成整改意见书,及时通报给基层党委和“党建两大员”,督促基层党组织建立整改台帐,抓好整改落实。x年县委组织部组织科共集中调阅x次,下发整改意见书x个。
三是创新载体。我县以“党员读书会’、‘三新’讲习所讲习、党员警示教育、党费缴纳”等为基本内容,每月定期开展“x+x”型主题党日活动。“x”即每月开展一次党员读书会、一次三新讲习、一次警示教育、一次党费收缴。“x”即各基层党组织可结合实际,与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相结合,增加主题党日活动内容,做到活动内容相对固定,又不拘泥于形式,使主题党日活动有形式、有内容,更有凝聚力和吸引力。截至目前,各基层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x次,参与活动党员x万余人次。
四是落实制度。下发《关于“以巡视促整改、以巡视促提升”进一步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通知》(宜组〔x〕x号)、《关于“以巡视促整改、以巡视促提升”进一步规范党员领导双重组织生活有关工作的通知》(宜组〔x〕x号)、《关于“以巡视促整改、以巡视促提升”进一步严格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的通知》(宜组〔x〕x号),编印《x县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一本通》x余册,教会方法,压实责任,确保基层党组织会议制度、党课制度、支部主题党日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汇报制度和报告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有效落实。
存在问题:一是在家的党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能力偏弱,影响党内活动质量。二是外出务工党员逐年增多,地点不固定,流动性强,造成流动党员难管理。
意见建议:一是结合农村实际和党员自身特点,设置岗位,提供平台,为老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提升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群、“智慧党建”融平台等,加强对外出务工党员的教育培训,拓宽外出务工党员参加党内活动的办法和渠道。
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总结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篇五
x年,市委组织部共下达我县发展党员指导数x人,其中农牧渔民x人、产业工人x人、高知识群体x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x人,社会组织x人,机关干部x人。截止目前,我县共发展党员x人,其中农牧渔民x人、产业工人x人、高知识群体x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x人,社会组织x人,机关干部x人。
根据调研排查情况,x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共发展党员x名,其中农牧渔民党员x名,女党员x名,x岁及以下青年党员x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党员x人。预备党员逾期未转正x人,系上观乡三岔沟村唐站拉,x年x月提交入党申请书,x年x月确定为培养对象,x年x月x日确定为发展对象,x年x月确定为预备党员。由于在当时扶贫易地搬迁、拆旧复垦中,对政策有抵触,阻碍易地搬迁工作的正常进行,经村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延长唐站拉预备期,由党支部继续对其进行培养考察。目前,经过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后,唐站拉本人已认识到错误,积极主动参与到易地搬迁工作中,思想进步,表现良好,党支部决定延长预备期满后,按照党员转正程序,及时召开党员大会讨论。
具体工作中:
一是明确任务。制定下发《年度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责任目标》,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县委组织部与基层党委、各基层党委与所属党支部,层层签订《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承诺书》,细化工作措施,量化工作任务。认真落实农村发展党员结构性倾斜计划,加大在青年农民和农民工中发展党员的力度,不断壮大农村党员队伍、优化队伍结构。
二是全程管理。出台《x县规范发展党员工作八条措施》,由注重发展党员程序,变为既看程序,更看入党前的现实表现,由以往审核把关基本材料,变为既看材料,也看具体量化的图片和指标数字。将过去县一级仅对确定发展对象环节进行备案复审,扩大到对“确定发展对象、转为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等关键环节的全过程备案复审。
三是严格审核。严格执行发展党员x个阶段x项程序,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双推双评三全程”办法,认真落实推优制、公示制、预审制、票决制。对培养对象进行严格审查,对计划生育和经济情况不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入党动机不纯和申请材料不全、未经支部派人谈话的,未经过x年以上培养教育、未参加短期培训、未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的,直接否决,不列入发展对象。
四是严肃纪律。明确党委书记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党支部书记是具体责任人。因党委把关不严或违反规定,造成发展党员工作失误的,追究党委书记、分管领导责任;因党支部降低标准或不按规定程序发展党员的,追究党支部书记的失职责任;对个别基层党组织把一些不具备条件的人发展为党员的,对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凡是不具备条件或未履行入党(转正)规定程序的,一律不予承认,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
存在问题:一是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党务干部力量薄弱,虽然按照上级要求,各乡镇均配备了x名党务干部,但多身兼数职,致使个别党务干部业务不够精通、落实不够到位。二是后备力量不足,多数优秀青年外出务工,不愿回乡,缺乏源头活水,造成有指标没有优秀人选,没有合适人选。
工作建议:一是持续加大基层党务干部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尤其是要抓好党建知识更新培训,做到久久为功,保证党务干部能力不断提升。二是严管厚爱相结合,注重长远计划,加强农村后备干部建设,既要重视年龄结构,更要重视能力结构,不搞一刀切,有步骤有计划破解农村后备力量不足难题。
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总结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篇六
x年底,我县已全部完成失联党员管理和组织处置工作。主要做法是:
一是紧盯重点。按照“一人管理、一本台帐”的要求,紧盯“外出务工流动党员和回乡大学生党员”两个重点群体,明确专人负责,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确保农村党员组织关系排查“一本清”。在机关党组织,建立机关党组织、社保、老干部、公安等联动排查机制,紧盯离退休党员这一群体,确保所有离退休党员“去向明”。在破产改制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留守处的作用,通过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的作用,逐一查找、逐一登记,保证破产改制企业党员排查“不拉一人”。截至目前,通过排查我县x个党支部未发现失联党员。
二是强化管理。坚持边查边改、边查边管、分类处置的原则,加强党员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全县党员信息数据库,做到党员信息底子清。
三是创新办法。实行“县乡为主、分步集中”管理模式,着力解决农村党员档案管理不规范、易丢失的问题。要求各乡镇组织委员主抓党员档案管理,明确专人负责,初步规范了乡镇党委的档案管理工作。
存在问题:一是有的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到位,管理存在缺失;二是有的党员党性意识下降,自我要求降低,组织纪律性淡薄。
工作建议:一是建议上级将失职党员排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排查,动态管理。二是尽快完善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早日实现党组织关系接转全国联网。
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总结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篇七
(一)加大宣传力度,推动老龄政策更好落实。
要加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普法宣传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以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为引领,大力弘扬孝亲敬老文化,形成全社会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老年人家庭赡养扶养、养保、医保、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待、宜居环境、社会参与等政策更好落实。
(二)明确职能职责,严格老龄工作目标考核。
要对老龄工作职责进行再梳理,压实相关部门责任,完善工作机制体制,形成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把老年人“急难愁盼”的问题解决好;健全老龄工作目标考核机制,逗硬考核,做到城乡社区老龄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着力提升老龄工作实效。
(三)加大政策支持,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要编制好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福彩体彩公益基金为辅的经费保障及衔接机制;加大民办机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养老服务机构;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打造文旅康养和中医药康养基地;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真正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努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总结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篇八
(一)城乡机构养老发展不平衡。
随着现有养老机构供给与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矛盾的加剧,因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等原因,处于主城区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较高,处于离城区较远、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自然环境较差的乡村公办养老机构的床位使用率还不够、甚至闲置,呈现出城乡机构养老发展严重失衡的情况。
(二)医养结合工作推进不顺畅。
相关部门责权还未完全理顺,医养结合推进未形成有效合力,如我市2家医养结合机构因未通过编办增加“养老服务、培训”项目许可,民政部门无法备案,长期处于“无证驾驶”状态;医保政策未对医养结合机构给予合理倾斜;医保尚未将健康评估、身体功能康复和智力康复等部分老年服务项目纳入统筹报销。
(三)养老社会服务市场化还不足。
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服务的市场未真正形成;就近便利养老、普惠养老、品牌养老等工作有待加强;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未能推广。
(四)养老服务水平能力待提升。
涉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心理疏导、膳食营养等专业服务人才的培养比例严重不足;社会养老服务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受规范化专业知识培训和实践操作演练人员较少,缺乏服务老年人的知识和技能,只能简单从事老年群体基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养老机构普遍存在重视吃饱穿暖等基本服务,缺乏对老年人心理慰藉、休闲养生、文化娱乐、社会参与等更高层次服务;社会养老服务人员待遇总体偏低,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进人难、留人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