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600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400字6篇(汇总)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篇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题目【小题1】下列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入则无法家拂士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人恒过,然后能改然则何时而乐耶
c.舜发于畎亩之中皆以美于徐公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小题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3】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3分)
(1)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位古代圣君贤臣,他们经历艰苦磨难后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在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再列举一例。(2分)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论证了论点中的“”。
【小题4】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3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答案【小题1】b
【小题2】(1)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2)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必将导致灭亡。
【小题3】示例:(1)司马迁在遭受腐刑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最后完成了惊世之作《史记》。(2)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离退后独守荒山20多年,离世前把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捐献给国家。(写出人名、成就1分;写出磨难经历1分)
(2)死于安乐
【小题4】示例:“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常常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1分)。我认为一个人犯错是难免的,但犯错后并不可怕,只要知错、认错,就能改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2分)。
解析
【小题1】a项中“则”的意思分别是“如果”,“就是”;c项中“于”的意思分别是“在、从”,“比”;d项中的“而”分别表顺接、转接。
【小题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3】所举事例必须具有典型性,概括性,针对性,这样的事例才具有说服力。
【小题4】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篇二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炼,才能够造就。
2、理解课文说理的方法――举事例、提观点、作阐述、得结论。
3、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 1、2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课题并板书:《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二、投影简介作者: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7篇,共261章,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述《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
三、明确学习目标
四、放录音范读课文
五、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梳通文意
六、反复朗读,体会文意,为分析理解课文做好充分准备。
一、分析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
教师小结: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说明担负重任的人,事先必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观点提供了事实根据。
2、指名读第二段
(1).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的作用?
(“故”收束上文,归纳论证。”也”表句中停顿,引起下文,此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这是从思想、生活、行为三个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归纳:一是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发展一个人的才能)
过渡:文中在亮明了观点(人要担当大任,应当先受艰苦磨炼)之后,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看第三段。
3、指名读第三段
提问:为什么人在犯错以后才能改正?(经过了主观思想斗争)
文中哪句话是形容这种斗争的情形的?(用于心、衡于虑)
这种思想斗争的情况可以通过什么来了解?(色、声)
教师归纳:由引可见,孟子关于造就人才的观点,不仅重视客观环境的影响,也强调人的主观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可以设想: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严格执法,直言敢誎的臣子,那国君就会怎样?(胡作非为,独断专行……)国外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那国君就会怎样?(安于享乐,骄奢荒淫……)如果这样,那国家必将怎样?(灭亡)所以,国君想把国家治理好,就得怎样?(苦其心志……所为,即经过艰苦的磨炼)
过渡:经过以上分析论证,作者推出最后的结论,齐读第四段。
二、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达到背诵的程度。
三、作业
1、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的理解?
2、现代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你有什么看法?
板书设计 :
举实例 六位圣贤(排比)
提观点
苦 劳 饿 空 行拂
心 筋 体 乏 乱所
志 骨 肤 身 为
艰苦磨炼
作阐述 个人→国家
得结论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教案设计:闫各庄初中 李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篇三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特别注意通假字“曾、衡、拂”和使动词。理解介词“于”的用法(相当现代汉语的介词“在、从、给、由于”等)。积累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
3.真正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课文提示】
1.本文是孟子游说诸侯的一段言论。题目是选者加的。
【正音正字】
2. 辨析通假字:
曾:同“增(zēng)”,增加。
衡:同“横”,梗塞,不顺。
拂(士):同“弼”,辅弼。
【初学课文】
1. 默读课文,借助注释、词典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中的历史人物,了解课文内容。
2. 划分全文的结构层次。
全文分三部分:
①第1、2段,举例阐述忧患能造就人才的道理。这部分用归纳法。
②第3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
③第4段,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朗读课文】
【要点指导】
使动用法,是指有些词本来没有“使令”意义,而在一定结构中才含有这种意义。
动词、形容词、名词、数词都可以活用为使动词。
使动词的翻译公式是:使动词+宾语=使+宾语+使动词。如:
①苦其心志:使……困苦。
②劳其筋骨:使……劳苦。
③饿其体肤:使……饥饿。
④空乏其身:使……贫困匮乏。
⑤行拂乱其所为:使……颠倒错乱。
⑥动心忍性:使……震动。 使……坚忍。
【朗读课文】
【课外作业】
1. 完成“学习建议”。
2. 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3. 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孟子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翻译: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那里获释后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登上相位。
原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的行动颠倒错乱,使他的内心震动、使他的性格坚忍不拔,(以此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原文: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了解。如果内部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一个国家就会灭亡。
原文: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这样才知道由于忧患会使人生存,而由于安乐会使人灭亡。
【朗读课文】
【课文简介】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先举例,再说理,最后归纳中心论点。
第1段,以六个出生低微,经过种种磨练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证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这六位名人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排比,强调他们都经历了磨难。6个事例并举,为论点提供丰富充足的事实论据。
第2段,概括前一段,从理论上证明“生于忧患”。从前一段的众多事实,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人要担负重任,成就大业,必须在各方面受磨练。“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接上下两段,把前一段的具体人物作了概括,由事过渡到理,由个别推向一般。“必先苦其心志”六句,有力而且详尽地指出艰苦的磨练是多方面的,包括思想上、肉体上、生活上、行动上。这就使议论有了丰富的内涵,而不只是简单的推导。
第3段,由个人的成长谈到国家的治理,正反结合,阐明受磨难使人生存发展,图安逸使国家灭亡的道理。这一段是上文的引申和发展。“人恒过,然后能改”是一层引申意。然后再从个人推论到一个国家,这是又一层引申。“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从反面假设。劝说君王要有忧患意识,这是孟子游说诸侯的目的。
第4段,自然作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结论用对偶形式,高度概括,对照鲜明,醒目易记,具有深刻的哲理,成为千古警句。
本文论证层层深入,逻辑性强。先列举事例,再从个别带一般,推及到一类人,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出来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国家治理,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而排比、对偶,又增强了说理的气势。排比句如“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对偶句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使文章平添气势,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学生情况,选择若干讨论)
1. 上天用以使人“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方法是什么?(用课文词语回答)
3. 作者认为“国恒亡”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词语回答)
4.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5. 各段大概写些什么?段与段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6. 第1段列举6个事例,是否重复?为什么?
7. 本文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9. 找出本文排比句和对称句,它们有什么作用?
10. 简要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看法。
【学习小结】
《密室日记》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了面对民族迫害时的感情。
《你是我的辞典》用日常小事,展现主人公面对生理缺陷时的精神世界。
《生命之线》通过生活片断和插叙,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面对事业艰难时的积极态度。
《石缝间的生命》运用象征,揭示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外预习】
1. 读几遍《卖油翁》,扫除文字障碍。
2. 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篇四
:吴建良(武进区成章初中)
e-mial :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
(1) 正确朗读文言文的习惯,克服机械朗读的毛病。
(2) 诵读文言文名段的习惯,并初步掌握一些背诵的方法,
克服机械诵读的毛病。
2、通过指导学生自读,使学生
(1) 能掌握一定的文言词语,为今后学好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对照页下注释,自译全文,了解大意。
(3) 明白“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这一深刻道理。
。
1、教师提要求:
朗读全文,要求能够读得顺畅,并在读的时候初步领会
全文大意。
2、学生根据要求自行朗读。
3、教师或学生范读。
4、指名读,并评议。
5、再自行朗读。
6、再指名读,并评议。
7、齐读。
1、教师提要求:
① 这篇文章使用了结构整齐的骈句,请找出这些骈句来。
② 朗读时要注意它们的节奏,读出气势来,
并给这些骈名划分恰当的节奏。
③ 领会这些骈句的意思。
④ 能当堂背诵。
2、学生根据要求自读。
3、讨论明确。
三、。
教师提要求:
对照页下注释,自译全文,了解大意。
学生根据要求自读。
讨论明确。
四、。
五、(练习题另附)
六、。
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
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现当代生活中的例子,具体说说自己的看法。
:(略)
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将导致灭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2.理解课文的议论层次和议论特色。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从中获得启迪。
难点:理解本文的议论层次,体会其说理特色。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全文至少诵读三遍,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
2.有条件的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以备课堂交流。
3.搜集古今中外逆境中崛起的真实故事三则,制作成资料卡片,(有条件的,可以利用电脑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准备一则故事进行复述交流。
4.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和作品的资料、有关逆境与人的成长的格言和故事、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方法:
突出朗读,从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开展课堂讨论,在辨析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同学们,你们步入人生已经十三个年头了。人生就像走路,有的人只希望走舒适平整的大路,永远一帆风顺。但是,人生之路如果有100条,其中就有99条是崎岖、泥泞、艰难的。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逆境,每个人将交出不同的答卷。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历史,走向世界,去领略那些面对逆境奋勇搏斗的英雄的风采。
二、引导学生回顾第五单元内容,然后相互交流搜集到的古今中外逆境中崛起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有关逆境中崛起的格言和故事补充:
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条道路。(拜伦《唐璜》)
正路并不一定就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朱光潜《谈美书简》)
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马克思《致路•库格曼》)
海伦•凯勒与命运搏斗:海伦•凯勒诞生在美国南部的一座小镇。一岁半时,她不幸染病,致使眼瞎耳聋,陷入了茫茫的黑夜之中。在家庭教师的帮助下,她心中燃起了反抗命运的火焰。她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只能用手摸着老师的嘴唇和喉咙发声动作,就这样,她学会了发音,学会了用盲文写字作文,并勇敢地考入普通中学。后来又奇迹般地考入美国第一流高等学府——哈佛大学,以惊人的毅力学完了文学、历史、地理、数学等课程,以优异成绩从大学毕业,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学者和教育家。
三、整体感知课文。
面对逆境,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回答,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孟子的世界中,去体会他对逆境的态度。
板书课题、作者。
(一)让学生介绍孟子和他的作品。
教师补充: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人,孔子的孙子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孔子曾被尊为圣人,而孟子则被尊为“亚圣”。
《孟子》一书相传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它记录了孟子的言行和他的思想、政治主张,属于语录体。《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笔带锋芒,论辨技巧高明。
(二)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体会课文字词的读音和正确的停顿。
四、探究、鉴赏课文内容。
(一)探讨题目意思。
——《愚公移山》以记叙为主,本文以议论为主。(本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区别文体)
议论要有一个话题,大家读了课文,认为哪个句子是本文的话题呢?
——题目,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释课文题目的意思。(参见课文正文的注释)
议论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中心,议论常常是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的,同学们学习时要注意体会本文是怎么样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的。
(二)指导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学生朗读本段课文。其他学生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的正确性。(各句停顿应在人名之后)
2.探究课文文字的意思。
学生阅读课文注释,小组讨论“于”“发”“举”的意思。
教师明确:
于——在、从。
发、举——被任用。(应该强调这两个词原来是推举、任用之意,这里根据上下文要理解,是被动用法。)
3.探究课文内容。
这里一下子举了六个人的经历,这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明确:
①六个都是名人。
②都被提拔到很高的权力地位上,作出了巨大的社会贡献。
③都是来自下层社会,都有过苦难的经历。
(板书:六个名人的经历)
从这六个人的经历中可以得到什么共同的道理?
学生讨论,教师补充:
六个人的经历本来是个别的,但是直接并列起来,就显示出一种普遍性:老天要把重大的任务交给一个人之前,一定要让他受苦,也就是“生于忧患”的意思。
这几个句子来说,结构是同样的,但是它们从内容到句法形式,却都平行的,或者叫做排比的。这种排比是双重的排比,不仅是句子形式排比,而且内容也排比。这就不仅不单调,相反让人读来更有气势,有了一点震撼性。
4.根据课文的意思,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补充:朗读是一种再创作,体现着朗读者对原作的理解。朗读的表现手段主要有两个——速度的缓急和语音的轻重,一般在强调时要读得重一些,要引起注意时可以停顿。本段中人名后可以略加停顿,“畎亩”等词可读得略重些。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课文内容。
五、课外作业
(一)朗读全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翻译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示例。
这节课继续研讨课文。要阐明一个道理,要让读者、听众被我们说服,要做到有理有据,而且这个“据”即事实或道理还要很充分,才能达到目的。第一自然段只举了几个事例,对于说服读者显然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来研讨孟子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来充分证明自己的论点的。
二、继续探究、鉴赏课文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课文。
2.探究课文文字的意思。
学生阅读课文注释,质疑,小组讨论,准备翻译课文。教师巡视,答疑。
补充:
(1)强调“苦”、“劳”、“饿”、“空乏”等词是主语使宾语具有这些词语的性质,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所以”与现代汉语中“所以”的不同。
(3)“曾”通“增”,通假字。
3.学生讨论本段与第一自然段的不同与联系。
教师明确:
第一自然段是叙述事例,本段为议论。
(板书:归纳——必先苦其心志……)
为了加强气势,又是一连串的排比,直至“空乏其身”。这样的排比也加强了说服力。
但如果从头到尾都一样的句式,也不免单调,所以为了为了防止单调,孟子改用了另外一种句法,避免呆板:“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样,顺着一个观念,一条思路,一连用了七个短句,有严整的排比,有参差的递进,这就构成了一种思绪和语言滔滔不绝的效果,就叫做气势——用孟子自己的话说就叫浩然之气。
4.学生根据内容朗读第二自然段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先由学生自由读,揣摩体会,然后单人读,学生集体讨论评价优劣。
教师提示:“故”字为上文的总结,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读时应略重些,并作停顿。“大任”“苦”“劳”“饿”“空乏”“动心忍性”“曾益”等词要读得略重些,因为“大任”突出其要达到的目标,其余几个词强调要经受苦难、困难。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第1.2.步骤同上。要强调的词语:
“然后”——这样以后。
“于”——在。
“拂”——通假字,通“弼”,辅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翻译课文,其他同学纠正不足。
3.学生讨论第三自然段说理的层次。
教师明确:
这一段从两个方面对论点加以证明。
先从个人的角度、从正面说:人有了过错,才能改正。就是说,没有过错,也就没有苦其心志的由头。这是一个层次。思想受到堵塞,才能奋起。说明没有堵塞,也就不可能受到忍性的磨炼。这第二个层次。(板书:从个人、正面写)
然后从国家的角度、从反面说:在国内没辅佐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人,也就是没有威胁,则国家必然灭亡。这是第三个层次。(板书:从国家、反面写)
4.学生有表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课文。
由学生讨论确定必须加强语气的词语。教师提出参考意见:
“人”“过”“改”“困”“衡”“作”“征”“发”“喻”“入”“法家拂士”“出”“敌国外患”“国”“亡”。这些词语一是主语,一是谓语,前者突出陈述的对象,后者表现作者的观点——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经历苦难,才能成功。
(板书: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讨论“阅读练习”第二题,理解本文的议论层次和议论特色。
层次分析见上文,教师可以加以小结复述,加深学生的印象。
重点讨论第二问。
对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不一定强求统一。但从论述的充分性看,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是从感性材料到理性概括的论述过程,是论据的主体,两段关系密切,都不可删节;第三自然段如果抽去,也会使文章显得单薄,以保留为好。
四、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外作业。
(一)朗读、背诵全文。
(二)积累文言文词汇。
(三)完成配套的练习册本课作业。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篇六
一、本文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名轲,字子舆。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也被世人尊称亚圣。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全文主旨在于说明道义高于一切。
二、解释字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
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百里奚举于市市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 担子,责任
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劳其筋骨使……劳累
行拂乱其所为行:行为拂:违反,阻挠
空乏其身穷困缺乏
所以动以忍性使……惊动使……坚韧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人恒过 犯过失 困于心忧困
衡于虑同“横”,阻塞,不顺畅
而后作作为,奋起
征于色征验,表现出来
而后喻明白,了解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指国外
国恒亡常常
☆共同点:出身卑微,都是经历艰苦磨难后,最终成就了作为。
启 示: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在思想、身体、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历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这六位历史人物都是在经历了艰难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事业,开篇列举这些人物及事例,是为了更有说服力的论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大任”指治理天下的任务。“是人”指前面叙述的六个人,又不限于他们,还包括其他能担任“大任”的人。
☆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难,逆境出人才,逆境可以增添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勇气,磨练意志。
七、文章第2、3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本心论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论述的,运用了正反对比的写法。
八、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论述这一论点的目的是什么?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目的:先摆事实,举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业的例子,从中归纳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经历磨难,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再分析说理,说明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重点论证“生于忧患”,并以一简练的对偶句,由个人谈到治国;说明国家要发展,也要有忧患意识。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是全文的警策之语。作者在前文充分的论证说理之后,水到渠成地推出这个结论。独句成段,既深化了主题,又更鲜明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十、作者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你认为能改的条件是什么?
☆有积极进取之心,不断的总结犯错误的经验教训,不断改正。
☆成才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但主观条件起决定性作用。它可以改变不利的客观条件,化不利为有利。客观条件也不可忽视,有时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二、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居安思危 安不忘危 处安思危
十三、请写出至少两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穷且易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面对艰苦环境的磨难,有的人奋发图强,有的人意志消沉,关键取决于受磨砺者自身,只有自我觉醒,努力战胜困难,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在磨难中消沉、毁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代先贤历经苦难,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启示我们,以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勇敢地迎接困难和挑战。像一个遭遇风景的渔夫,充满着憧憬与希望,包蕴着力量与勇气,呼吸着成腥的空气,撑满帆去搏击风浪。或像一只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迎接暴风雨的挑战。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验。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态,劳其筋骨”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