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5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县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篇一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区“两会”刚刚结束,我们就召开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完成全年经济工作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刚才,我们对20xx年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和相对滞后单位,进行了表彰和奖惩。总体来讲,去年我们经济工作向上升通道迈进,全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这都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的扎实工作,大家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滞后的单位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分析,迎头赶上。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先讲几点意见,后面,陈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一并抓好贯彻落实。
一、关于20xx年工作
一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其中,全区生产总值完成375亿元,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同比增长14.5%,超市下达增速1.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720亿元,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同比增长22.4%,超市下达增速1.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7亿元,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同比增长27.6%,增速排名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3亿元,总量排名全市第一,是全市唯一完成市下达任务的县区,同比增长15.5%,增速排名全市第四;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6亿元,总量排名全市第二,同口径增长20.3%,净增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081元,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同比增长11.4%,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787元,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同比增长15.3%,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各项指标再创新高,综合实力稳居全市第一。
二是发展动力显著增强。全年引进项目115个,合同引进资金38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4亿元。其中, 10亿元以上项目9个,是近年来招商引资质量最好的一年,荣获全市招商引资一等奖第一名;全区 7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1亿元,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任务。迈纬尔胶管等20个项目建成投产,西电二期等31个项目超计划进度。投资30亿元的中节能、10亿元天士力实现当年引进、当年开工;汽车商贸物流园上召路、广场路建成通车,312国道两侧绿化亮化全面完成。秦都科技产业园文兴路西段基本建成,玉泉西路西延段建成通车,“三园三区”共入驻项目204个,建成项目94个。
三是结构调整显著加快。深入推进“1113”工程,全年新上技改项目38个,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2户,总户数达到168户,占到全市的四分之一;制定出台《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决定》,左岸美食一条街建成命名,世茂城市综合体、丽彩潮流港等重大商贸项目建成运营。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5户,总户数达到113户,占到全市35%;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创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6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华夏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五大主题项目全面开工,建成面积突破1万亩,成为全市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现代农业园区。
四是城市面貌显著改观。先后完成钓鱼台等10个村拆迁改造,为西咸新区、北塬新城31个项目征地8300亩,为咸兴大道等15个城建项目征地3148亩,累计拆迁面积达400万平方米,和谐拆迁经验被《陕西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渭滨花苑等16栋保障房主体封顶,都市领航等3个项目安置楼交付使用,1500余户群众喜迁新居。投资1415万元,实施咸通路、彩虹二路城市容貌提升工程,成为全市城市容貌提升样板。投资2659万元,购置机械化清扫车12辆,增加环卫工人182名,为环卫工人每人每月新增绩效工资200元,环卫保洁“四项举措”全面落实,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五是民生民计显著改善。投入1.5亿元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新建和改造了咸小路、文林西路等4条道路。投资1800万元,让9794名农村学生免费享受20xx年教育。投资1330万元,让20.5万农民群众免费参加合作医疗。累计发放城乡低保、残疾人生活补助等各类补助资金9293.7万元,弱势群体生活得到切实保障。建成镇办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32个,顺利通过省级文化先进县区复验。铁腕治污降霾,拆除燃煤锅炉64台,关闭煤场13家。全年实施民生项目137个,完成投资7.4亿元,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部兑现,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级四大班子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的结果,是全区干部职工开拓奋进、苦拼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大家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关于20xx年工作
20xx年,既是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推进“五个秦都”建设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对秦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面对西咸新区升格为国家级新区,北塬新城开发建设步伐加快的大好形势,今年全区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区”主题,以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打造全省最优投资环境为抓手,以“三园三区”建设为重点,坚持存量调结构腾空间,坚持增量优结构扩空间,加快发展新型工业、都市农业,重点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力扩张经济总量,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全力加快“五个秦都”建设步伐。
今天,我们已经将各项指标任务分解给了各镇办和各相关部门,今年,区上将严格按照这一指标进行考核。希望大家切实明确自己的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各项指标任务不折不扣的全面完成。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五项工作,实现六大提升”。
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抓好园区建设。我们把今年确定为“园区建设提质年”,就是要把园区打造成产业聚集的洼地,经济发展的热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汽车产业园管委会要主动加强与秦汉新城、北塬新城的对接,尽快启动园区二期规划编制,力争供暖工程上半年启动,供水工程以及帝王路、汽车大道东段等基础设施年底前建成。同时,加快入园项目建设,确保车之畅、东风商用车等6个项目一季度开工,锦之明、通用宝骏等14个项目年内建成。区招商局要加快秦都科技产业园道路建设,确保西华路一季度开工,文兴路西段上半年建成通车。特别是高压线迁改工作,力争在一季度完成,确保正泰电器、中节能等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区农牧局要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华夏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规划,力争一季度完成详规修编,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园区。
二是抓好招商引资。招商是发展的源泉,是推进跨越发展的第一要务。今年,市上又给我们增加了招商引资任务,可以说,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我们一定要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在重大项目引进上狠下功夫,力争实现新突破。各镇办、各部门要抢抓西咸新区升格机遇,继续坚持两套班子运转,紧盯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以及大型央企和民营企业,严把项目引进“四不要”关口,主动出击,招大引强,积极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的朝阳产业,确保全年引进20亿元以上项目2—3个,到位资金突破130亿元。区招商、发改、工发等部门,要充分利用西洽会、厦洽会等平台,积极宣传推介,精心策划包装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对西咸医药物流中心、正泰电器、唯品会等正在跟踪落实的项目,安排专人,盯紧看牢,力争一季度全部签约,为全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抓好项目建设。今天会上已经印发了重点项目包抓方案,明确了时间进度、任务要求。各区级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协调解决项目存在问题,以实际行动推动项目建设。各镇办、各包抓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安排部署,亲自服务协调,亲自督促落实,确保海天制药二期、西部云谷等42个新建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步长医药工业园、中节能一期等15个项目年内建成。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区发改局要每周实地检查项目进度,每月进行排名,并在全区通报。特别是对进展滞后、不能按期开工的,要及时下发督办单,跟踪督办,确保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区监察、公安、司法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区上把今年作为“投资发展环境再提升年”,就是要重点解决一批影响发展的人和事,特别是对强揽工程、阻挠施工等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全力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四是抓好工业经济发展。今年,我们将按照“坚持存量调结构腾空间,坚持增量优结构扩空间”的思路,继续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引进,全力以赴发展工业、壮大工业。要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鼓励电子、医药等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重点抓好同力重工、银宇科技等技改项目,确保全年新上技改项目30个,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中节能、正泰电器等项目建设,支持金奇机械、恒鑫实业等企业做强做大,确保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户以上。要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区工业发展局要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帮助企业解决好资金等难题,推动非公经济发展壮大,确保全年实现非公经济增长230亿元以上。同时,区统计局要加强对各镇办业务指导,做好相关数据统计上报,切实做到应统尽统,确保规模工业产值达到864亿元。
五是抓好商贸服务发展。我们要全面落实《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决定》,进一步激发商贸发展活力,全力建设大西安最具竞争力的核心商务区。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汽车商贸物流园、马庄商贸物流园,积极吸引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全球性物流集团,力争全年引进重大物流企业3—5户。区招商、商务等部门要积极与北塬新城沟通协调,督促宝湾物流、冷藏保鲜物流中心等5个项目尽快完成前期手续,力争上半年全部开工。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城区各办事处要发挥主城区优势,以特色街区建设为依托,积极推进世茂中心、财富中心等城市综合体二次招商,力争全年新增商贸企业200户,改造提升特色街区2条以上。要加快重大商贸项目建设,严格落实包抓责任,力争珠泉金街上半年启动招商,国际财富中心一期、沣渭世纪中心上半年开业运营,天士力、中集车辆等6个项目年内建成运营。
实现六大提升:
一是人居环境质量大提升。今年,是全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的关键一年。春节期间,城区环境卫生有所反弹,西宝高速沿线、沣河沿岸等其它区域也有垃圾积存。收假第二天,我们就专门召开了城市容貌提升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动员会,对这两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但各镇办、相关部门动作不大、效果不明显,大家一定要把环境卫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各镇办要加大对农村区域、城乡结合部的整治力度,着力治脏、重拳治乱、铁腕治污,确保年底前完成马家寨等 12个村环境卫生连片整治工作。区双创办要主动与市住建、规划等部门沟通衔接,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城市容貌提升总体规划,并指导各镇办做好各项提升工作,确保年内完成各项提升任务。环保秦都分局要加强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测,铁腕治污降霾,确保“双减排”任务全面完成,还群众一个碧水蓝天。
二是大都市建设水平大提升。西咸新区升格为国家级新区,将大都市建设提升到一个新层面。全区上下要始终站在讲大局、讲政治的高度,牢固树立“支持新区发展就是支持秦都发展”理念,扎实做好服务支持工作。对西咸新区、高新区和北塬新城实施的重点项目,区西咸协调办及相关镇办要主动对接,积极服务,全力配合,力争平福大道、秦皇大道北段等项目上半年开工,联通idc、人口信息中心等项目年内主体建成。对省、市实施的重点交通和重点城建项目,区交运、旧改及相关镇办要全力做好征地拆迁和服务保障,确保西咸北环线、咸兴大道绿化亮化等工程顺利实施。对已确定的旧改项目,区旧改及相关镇办要加快前期准备,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科学理性组织征迁,切实维护好征迁群众的合法利益。同时,要加快七里铺、陈杨寨等安置小区建设,确保3000户群众年内返迁新居。
三是统筹城乡发展质量大提升。我们要以创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为目标,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让我们的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区住建局要积极与市级相关部门沟通,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一季度完成示范镇村规划编制,配合渭滨做好省级沿渭示范镇建设工作,指导马庄市级示范镇建设,确保示范镇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区农牧局要重点加快华夏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完成“咸阳侯驿”等五大主题馆建设,确保年内园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同时,各涉农部门今年承担的任务,原则上要在月底前启动,10月底全面完成。
四是各项社会事业大提升。区教育局要组织开展中小学教育发展联盟活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对确定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现在开始就要做好准备,确保一季度全部启动。区文体事业局要抓好区电影院、镇办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实现区文化馆、镇办文化站免费对外开放。区卫生局要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基层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年内完成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改扩建任务。区交运局要抓好南北二号路和东西一号路建设工作,确保一季度全部启动建设,上半年全面建成通车。区食药监局要继续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年内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100家以上,实现省级食品安全放心区目标。同时,加大假冒药品查处力度,让老百姓放心饮食,安全用药。区民政局要抓好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年内完成25个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全国示范社区10个。区人社局、民政局、卫生局要尽快制定出台《城镇居民困难家庭大病救助管理办法》和《支持就业扶持创业实施意见》,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区信访局要改进信访工作作风,狠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消灭在萌芽,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其它社会事业部门也要全力抓好各自承担工作和全区中心任务的落实,确保年内全面完成。
五是群众幸福指数大提升。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关系发展。今年,我们将继续把新增财力全部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热难点问题,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秦都千家万户。今年全区共安排181个民生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同时我们还将投资18.56亿元为民兴办十件实事。各承担单位都要尽快量化分解任务,倒排工期,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以赴做好落实,争取这些实事和项目一季度都能启动实施,10月底全面完成。
六是工作效能大提升。今年,各项工作目标已经明确,如果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就无法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全区上下都要以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增强为民意识、服务意识、效能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提速。各镇办、各部门对承担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逐一列出进度表,倒排时间,不摆困难,不讲条件,高效率、快节奏的抓好落实。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考核办要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对进展缓慢的及时提醒,跟踪问效,确保周周有进展、月月有成效,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三、关于近期工作
一要抓好任务分解。会后,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要立即行动,对照区委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将全年工作任务尽快分解下达。各镇办、各部门要迅速召开班子会议,传达区“两会”及经济工作会精神,并对承担的各项任务,逐一明确责任领导、完成时限,层层压实担子,夯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实现首季“开门红”。
二要做好省市考核衔接。区考核办、创强办、统计局等部门,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确保各项指标都能有一个好的考核结果,确保“全省进六强,全市争第一”目标顺利实现。
三要进行纪律作风整顿。各区级领导要迅速组织召开分管部门会议,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等纪律要求,切实抓好机关管理,教育干部收假收心,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要坚持开短会,开高质量的会,开解决问题的会。各镇办、各部门要严格控制会议规模,能合并的合并,能不开的坚决不开,确保会议质量。
四要抓好项目开工准备。下周,区上将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区发改、招商、大项目等部门及相关镇办,要全力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五要抓好安全生产。随着节后学校陆续开学、工地相继复工,安全工作不容忽视。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要对“八大领域”开展一次拉网式检查,坚决消除一切隐患,确保不出问题。特别是要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加大学生安全教育力度,进一步完善各类安全措施,确保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同时,各涉农镇办和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抓好春耕、备耕等工作。区卫生、农牧等部门要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做好春季传染病和动物疫病防治,确保不发生疫情。
同志们,落实重在行动,发展贵在实干。做好今年各项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奋进、扎实工作,努力推进全年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加快“五个秦都” 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县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篇二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全年经济工作。会上,詹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正确估价20xx年的经济工作
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沉着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自然灾害等各种不利因素的严峻考验,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率先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战略目标和年度计划,克难奋进,逆势而上,除直接利用外资外,年初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额完成,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增长攀高。从初步统计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经济指标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幅并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0亿元,比上年增长19.4%,高于上年和全市4.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72元,净增20xx元,增长20.3%;农民人均纯收入4895元,净增776元,增长1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增长5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增长28.2%。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大幅度增长,水产品、蔬菜产量增幅均在20%以上,共实现农业总产值10.5亿元,增长14.6%。 二是实力渐强。财政收入总量、进度和质量有新提高。全区完成财政收入35088万元,占年计划的110.3%,增长34.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6070万元,占年计划的111.9%,增长35%。国税、地税收入双双突破亿元。工商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财政收入和地方税收增幅均排名全市前列,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排名比去年有较大幅度上升。规模以上工业有新发展。企业总数达到93家,比上年净增35家;实现总产值30亿元、增加值1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9.2%和109.6%。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8家,比上年增加2家,其中3家产值过2亿元;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有5家。三泰、新昌、富华等企业完成二期改造,规模和产能扩大一倍。三是引进大项目有突破。全区新引进投资过500万元项目55个,协议投资总额55.67亿元,其中投资过20xx万元项目36个,过亿元项目10个,协议投资总额、投资过亿元大项目个数均为历年之最。投资亿元以上项目中总投资5亿元的鄂海造船、总投资1.5亿元的特安新材料和总投资1.5亿元的和泰棉业已开工建设,总投资6亿元的湖北济氏医药科技、总投资1.5亿元的禹杰物流等项目近期准备动工。中博窑炉、力能电子、金兴泰塑料编织彩印、宏远废旧轮胎加工、大连互感器、鑫龙汽配、乘方微型电机等14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或近期内可投产。已有55个上争项目到位资金1.1亿元,汽南路、白潭湖环湖路、李堵线改造首期工程、唐家渡综合码头、白潭湖泵站更新改造、老城堤整险加固等13个续建和新开工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黄州新区污水处理厂动工建设,禹王工业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火车站医药化工园道路框架基本形成,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开局良好。四是亮点增多。工业村建设初见成效,29个项目建成投产,16个正在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六福湾、夹洲等十大蔬菜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新发展钢架大棚400亩,新引进老板4个,无公害蔬菜品种达到42个;宏达北斗建成标准化千头奶牛牧场,全区奶牛存栏总量达到20xx头;鱼苗孵化等水产养殖特色进一步凸显。黄商加工产业园物流配送中心投入运营,营业面积达1.5万平方米、营业员工500人的武商量贩黄州购物广场开业,黄商乡镇以上连锁卖场和村级加盟店分别发展到63家、768家,区内村级加盟店全覆盖。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农发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重点企业发放贷款1亿多元,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开始发放担保贷款。全区新注册个体工商户3357户、私营企业201家。五是民生改善。城镇新增就业402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1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4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3%。全区参加养老保险职工3.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5.93万人,其中城镇居民4.56万人。征收社会保险费1.1亿元,同比增长48.6%;支出社会保险金9449万元,同比增长30%。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在积极实施。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对象分别达到2.2万、0.48万人,月人均保障标准分别比上年提高30元、20元;发放大病医疗救助和城乡困难群众参加新农合及医疗保险资助金174万元;新建、改造了区光荣福利院和禹王、陈策楼福利院。雪灾倒房恢复重建工作受到省政府表彰,受灾群众共享受各类临时救济金1180万元。调整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起付线、封顶线标准,提高住院报销比例,落实了免费体检、慢性病、大病补偿政策。已发放廉租住房补贴资金251万元,惠及1540户、4600人。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顺利开通,基本实现全区村村组组、家家户户通自来水目标。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区政府年初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面完成。
20xx年全区经济发展态势很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一是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企业成本上升、订单减少,销售不畅、资金周转困难、利润下降,不得不采取压产减产等临时措施,少数企业资金链断裂、经营亏损、难以为继。冶炼焦化、服装加工等资源型、贸易型、出口型企业受到较大冲击,不够景气。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停产、半停产有12家,占到总数的15%左右。二是规模以上工业仍需加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偏小,支柱产业和单个企业规模不大,还没有一个年产值过10亿元、在省市有影响的产业集群,没有一家产值过5亿元、税收过1000万元的生产型企业。去年新增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虽多,但主要由工业村项目发展而来,企业有机构成不高,增加值率低,品牌建设滞后。工业提供的税收只占国税收入的25%左右、地税收入的5%左右。三是区乡经济运行质效有待提高。乡镇财源建设主动性不强,本级直接引进和投资的项目少,税源基础差,完成任务难度大、成本高。部分招商引资项目投产见效的周期较长,对财税增长的贡献不够明显。机遇性税收和贸易性税收所占比重大、稳定性差,基础税源短缺和税收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尚未改变,财政保障能力不强。此外,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节能减排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需下大力气解决,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对此,大家都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今年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一年,更是我区危中寻机、化危为机、逆势而上、再图跨越的关键一年。
今年全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中央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沿海产业转移等重大战略机遇,以保增长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进一步解放思想,增投入、培产业、夯载体、强激励,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统筹区乡经济发展和提升经济运行质效,加速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力争达到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外贸出口增长15%,直接利用外资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9%,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和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关键是要科学判断形势,统一思想认识,把握发展机遇,坚定发展信心。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加深,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对我区经济的不利影响也在近期加快显现。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今年经济环境的严峻性、复杂性,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的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防止由于麻痹大意、估计不足和准备不够而陷入被动。要清醒地正视危机,更要辩证地看待危机。我们承认当前面临着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困难和问题,但“危”与“机”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危机来临的同时,机遇也在敲门。真正的挑战是如何树立信心,洞察先机,见微知著,发挥优势,趋利避害,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新机遇,在逆境中培育新利好,靠实际行动谋求新发展。外部冲击并没有改变黄州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新的一年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仍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现实基础,这是我们确定20xx年经济发展目标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实现20xx年预期目标的信心和底气所在。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重点,把保增长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将在多方面产生“乘数效应”。尤其是中央和我省将在两年内分别投资4万亿元和1.5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国家连续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加上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减轻,将有效缓解我区重大项目断档、企业资金不足、农村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发挥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作用。
我们的信心和底气来自于城乡区域发展的联动效应。黄州版图面积不大,地域集中,交通便捷,城市化率较高,为我们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之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充分挖掘和释放农村的内需潜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空间条件。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使黄州由内陆较为封闭的地区跃升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享有“先行先试”的权力,获得后发优势;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开始实施,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一区两带”(黄冈协作配套区、沿江经济开发带、大别山生态产业带)先导区建设,可以提早启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黄州的区位交通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在与武汉的全面对接和融合中加快发展。专家预计今年整个城市圈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15%,有利于我区经济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我们的信心和底气来自于内生型增长为主的后发效应。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区以来,全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逐步优化。过去一年,我们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园区建设上做了大量基础工作,相当一批项目将在今年开工建设或竣工投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力量。此次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更多的表现在加工制造和对外贸易方面,我区经济整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外向度低,内生型特征明显,受到的冲击小,并且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承接来自于沿海的产业转移。目前第二产业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区就业人数比重均只有35%左右,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出口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只有17%左右,大多数出口企业生产经营稳健。
我们的信心和底气来自于危机倒逼的促动效应。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企业和政府都上了很好的一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危机的倒逼作用,有利于引导企业研究市场,苦练内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我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节能减排,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我们主动学习、深入研究,努力提高驾驭复杂形势、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从而达到“浴火重生”的效果,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我们在30年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全区干部群众思进取、谋发展、图跨越的决心,会转化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实现预期目标的强大物质力量。总之,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主动应对,积极作为,就一定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好势头。
三、突出重点,奋力开创全区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要围绕全年目标,结合黄州实际,着力在增加投入、培育产业、建设园区、扩大改革开放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狠下功夫,务求实效。
(一)借港站桥三大建设之势,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经验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是大港、大站、大桥比较密集的地区,大港、大站、大桥的建设往往能迅速提升一个地区的区位交通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使边缘地区变为中心地区、落后地区上升为先进地区。今年,在我区范围内的武汉新港唐家渡作业区、黄州火车站升级改造工程、黄冈长江大桥等三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全面启动实施,黄州将迎来千载难逢的项目建设机遇期。特别是集公路、铁路、轨道交通于一体的黄冈长江大桥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动工建设,建成后,不仅使黄州与武汉的距离缩短为30公里,实现黄州与武汉、鄂州等城市圈大中城市的区位无缝对接,同时能兼容长江黄金水道、沪蓉高速、大广北高速,沟通京九、武九两大铁路动脉,从而提升黄州承东接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水陆公铁联运的区位交通优势,从根本上奠定黄州全方位开放格局,真正把黄州推向了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开放最前沿。我们要借港站桥建设之机,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按照推进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五个一体化”的要求,切实做好融入武汉城市圈的文章,加快沿江开发和“一带六区”建设,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一是要在空间上融入。发挥交通物流先导作用,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把黄州打造成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密集区。重点推进武汉新港唐家渡作业区、禹王新区及火车站新区物流产业园建设,完成唐家渡综合码头后续工程,启动禹杰物流等码头建设。积极争取把整个黄州港区、堵城镇叶路洲纳入武汉新港规划建设。推进绕城联村等级公路网建设,争取省道阳枫线堵城至唐家渡码头5公里一级公路新建和上巴河至新港港区25公里改建、南堵线桃园街至堵城37公里改建、20公里白潭湖旅游公路续建等3条二级公路建设计划。协助做好黄州火车站升级改造工程、黄冈长江大桥、鄂黄城际轨道交通、阳逻至唐家渡沿江铁路专线、京九--武九铁路连接线、黄州城区至巴河延伸配套区、黄冈电厂等市区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和前期工作。同时,加快土地规划修编进度,全面完成乡镇和村庄规划修编工作。二是要在产业上融入。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将武汉的总部经济、研发、品牌、营销、会展等方面的优势同我区劳动力、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优势紧密结合,主动承接武汉的辐射,积极争取外迁项目、协作配套项目落户黄州,把黄州建设成为武汉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协作配套区和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依托武汉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支持我区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引进、发展壮大船舶和机械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汽车零配件、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争取联办工业园区,使禹王工业区成为武汉东湖高新区产业配套基地、火车站经济开发区成为武汉医药化工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并享受国家级开发区政策。鄂海造船一期工程要建成投产,做好南华造船二期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工作,力争20xx年形成20万载重吨以上的生产能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支持黄商等商贸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城市圈市场。三是要在生态上融入。按照“两型”社会和武汉生态城市圈建设要求,着力探索产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把黄州建设成为人水和谐、绿色宜居、持续发展的生态区。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适当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土地、环保等准入门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其它资源,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加快实施长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修复、城区生态湿地建设、林业生态示范区、提江水灌溉大型泵站建设、村庄整治清洁工程、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禹王“两型”社会建设试验新区和陈策楼产业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两型”社会建设示范乡镇等重大项目,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反应快、出手准、力度大”的要求,发扬“五千五万”(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锤百炼、千山万水”)的精神,进一步做好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规划体系的编制和实施工作,进一步做好重大项目的谋划、规划、争取和实施工作,为区域整体竞争力的迅速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二)树两大特色之牌,彰显产业核心竞争力。特色就是异质,就是比较优势,就是品牌,就是竞争力,异质往往异军突起。就重点产业集群来讲,目前市直有食品饮料,武穴有医药,蕲春有药材,麻城有汽配,团风有钢构。黄州要彰显自己的特色,必须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新的一年,我们要在壮大现有支柱产业的同时,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树好废旧轮胎回收处理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新材料科技工业园两张特色牌,积极培育两大新型特色产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力争有1到2个产业进入全省重点产业集群行列。一是以废旧轮胎回收处理为重点,建设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废旧轮胎回收处理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废旧轮胎处理后,胶粉,钢丝、尼龙纤维可全部回收重新利用,胶粉可用于开发塑胶跑道、橡胶地砖、新型防水卷材、隔音材料、阻燃材料,90厘米规格以上的钢丝子午胎胶粉可转化为应用于高等级公路路面建设的改性沥青。要以全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湖北宏远环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为基础,加强与中国台湾远记机械有限公司的合作,加大政策支持和招商引资力度,新上生产线、新建厂房,力争20xx年全区废旧轮胎回收处理能力从目前的2万吨提升到10万吨,同步将产品转化进一步深加工;20xx年继续提升到20万吨,把黄州建设成为全省最大的废旧轮胎回收处理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二是依托黄高毕业成功人士,建设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引进黄高毕业成功人士,在禹王工业区建设20xx亩的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和百名黄高毕业生创业园,重点发展生态混凝土、高分子材料、特种材料、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争取首期两个投资过亿元的新型涂料项目和通讯材料项目落户建设。加快特安新材料、彩华塑木、金属加工产业园等项目的引进、开工和建设进度,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同时,要发挥黄州的园区优势和传统优势,着力壮大医药化工和纺织产业,力争这两个产业的年产值均突破10亿元;发挥生态和人文资源优势,争取宝塔公园开发、白潭湖生态旅游开发、陈潭秋故居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等取得实质进展,宝塔公园首先要完成绿化区建设;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以蔬菜、水产和奶牛养殖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挥城区优势,积极发展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
(三)强集约发展之基,提高园区经济集结力。园区是集聚生产要素、集结产业的重要平台,有利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污染集中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要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方向,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五大园区建设,再造发展优势,培育增长板块,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一是以新材料产业为重点,加快禹王工业区开发。完成禹王工业区控制性详规、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善功能区划。争取国家投资项目、农业银行或国家开发银行资金扶持,启动两条主干道和部分功能区建设,配套水、电、信等相关设施。重点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引进5-10家企业落户,将其建设成为黄州“两型”社会建设试验新区、全市一流的产业园区和对接承接武汉产业的桥头堡。二是以医药化工产业为重点,加快火车站经济开发区建设。主要争取农发行或开发行贷款资金,加快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污水处理厂动工建设。湖北济氏医药科技火车站生产基地、奥得赛化工园、强龙化工等签约项目全面启动并建成投产。抓紧做好与武汉硚口区化工产业和力诺、武汉有机、远大等重点企业的对接工作,新引进5-10家企业落户,确保医药化工产业和整个开发区经济有一个突破性发展。三是以规范管理提档升级为重点,加快路口工业区建设。湖北济氏医药科技路口生产基地春节后要启动,其它签约项目也要全面启动建设。在建的10余个项目上半年要建成投产,争取所有项目年内全部建成投产,形成20亿元以上的产出规模,实现整个园区由建设阶段向生产阶段的转型。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规范园区管理,黄州新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四是以协作配套为重点,加快东湖南湖工业园建设。依托东湖南湖工业园市区共建、投资信息来源广、基础设施条件好、配套服务产业发展空间大等优势以及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积极引进机械电子、汽车零配件、新型建材、现代物流等项目落户建设,配套发展第三产业,壮大所在街道和社区经济实力。园区在建和新开工的斯德电器、华精科技、天鸿钢构、东林纺织、艾格赛特、鼎顺混凝土、奇顺混凝土等项目年内要投产。五是以资源整合为重点,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建设乡镇工业集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乡镇经济、促进全民创业回归创业的有效途径,市委、市政府去年12月专门在蕲春召开现场会进行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区委、区政府拟在火车站经济开发区或禹王工业区设立乡镇工业集中区,由各乡镇街道、各村(社区)想方设法统一建设标准厂房,统一对外招商和出租。
(四)走改革开放之路,增添发展活力。把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促开放开发、以开放开发促经济发展。一是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方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促进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加大改制企业小块土地出让和土地出让金返还工作力度,切实做好改制企业职工归属社区管理工作,尽快实现重点企业和“三无”企业改制终结。积极争取并扎实做好涉及城乡土地管理方式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等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验试点工作。认真做好增值税转型、燃油税改革工作。改进和完善对乡镇街道的考核机制,今年要重点考核标准厂房建设、工业用电量、应税产值和地税收入等关键指标。二是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坚持走外源型和内生型并举的发展之路,牢固树立大开放、大招商的理念,再掀招商引资新高潮。要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目标管理,严格责任考核。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强规划招商、园区招商和产业招商工作,做好利用外资工作,努力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流程和服务体系,加强各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安商促招商。抓好“回归创业工程”和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工作,促进全民创业。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扩大生产型企业出口份额,确保出口稳定增长。三是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抓住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大力推进银企合作,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资金投放规模。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做大做强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发挥各部门的作用,争取到位更多的县域经济发展资金、技术改造贴息资金、产业化专项资金、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等政策性资金。进一步做好最佳金融信用区创建、企业上市和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申报组建工作。四是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中小企业申报省、市高新技术企业。拟创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首期建设1万平方米厂房和配套用房。出台优惠政策,对入孵企业给予一定的创业种子资金、公共财务服务等资助和奖励,扶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加速实现产业化。
(五)固和谐社会之本,增强发展凝聚力。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营造安居乐业、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使黄州成为全市的“首善之区”。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工作,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务工返乡人员就业和“援企稳岗”工作,保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认真执行国家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扩大补贴范围,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二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相关工作,务实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启动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规范城市低保,适度扩大农村低保,逐步实现应保尽保;健全大病医疗救助、五保供养制度,提高福利院建设水平。进一步做好廉租住房补贴发放工作,加强廉租住房建设,争取棚户区改造项目,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三是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农村学校改造建设力度,积极化解农村“普九”债务,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区人民医院、市中医院、血防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乡村卫生院(室)建设,提高卫生保障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社区)书屋、农民健身工程等文体设施建设,丰富居民精神生活。加强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后期建设和常态管理,创建饮水安全示范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建设数字化管理社区,提高城乡社区建设水平。四是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高度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电子政务和区、乡、村三级行政服务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各级干部服务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和水平。
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难度大、任务重、要求高。各地各部门必须围绕三个字强化举措,抓好落实。一是“早”字。工作越早越主动,行动越快越有效,容不得半点迟疑和延误。要打破常规,分秒必争,超前谋划,盘子早敲定、工作早部署、任务早分解,奋力夺取经济工作的“开门红”,为实现全年目标打好基础。二是“新”字。新年要有新思路、新作为、新气象。今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面对各方面的挑战,面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打破思维定势,正确看待局势,把握发展大势,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用足用好国家出台的政策措施,更多地以改革的办法、开放的办法、市场的办法,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三是“实”字。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牢固树立“群众第一、企业第一、基层第一”的理念,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严肃纪律,做到真心实意搞服务、真抓实干谋发展,把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确保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取信于民、向建国六十周年献礼。
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县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篇三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落实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的工作,部署今年的任务。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强调三个方面意见。
一、正确把握面临的形势
关于去年经济运行情况和当前的经济形势,可概括为三句话: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
所谓形势喜人,是指过去的一年,我们面对任务艰巨的移民内安和历史罕见的干旱灾情,在省委省政府、十堰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一手抓移民内安、抗旱救灾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夺取了移民内安、抗旱救灾和促进发展的三大胜利。成功召开了市第十三次党代会、xx届人大一次会议和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特别是丹土一级路等重点基础设施的加速建设,全市推进跨越发展的士气和信心显著增强。
所谓形势逼人,是指在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一要正确认识差距。从我市在gdp、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四项主要指标看,20xx年丹江口市这四项指标分别占十堰市的13.9%、12%、13.6%和15.2%,到20xx年这四项指标只占12.5%、10%、10.2%、8.3%。我市的经济规模在十堰市所占比重正在逐年减少,发展速度已经滞后于整个十堰市的发展速度。我们关起门来找差距,并不是否定过去所取得的成绩,而是要鞭策和激励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奋进。二要正确认识责任。十堰市四次党代会号召“在全省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吹响了十堰第二轮大发展的号角,陈天会书记明确要求丹江口市要“当好县域经济排头兵、当好十堰汉江生态经济带龙头、走在全省新一轮扶贫开发前列”。陈书记对丹江口发展的定位,饱含了对丹江口的重托和厚望,可以说发展压力有如泰山盖顶,在座每位同志的肩上都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现在有一种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有一些人认为抓发展是市领导的事,是经济主管部门的事,其他部门很难有所作为;有些人认为,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有国家对口帮扶了,我们可以坐等政策扶持,这些思想是十分有害的。丹江口的发展,每一个人、各级各部门各层次,都要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我们不要怨天尤人,不能坐等靠要,更不能消极沉沦,要以全国、全省和十堰市发展为参照系,用跨越发展的新成效树立丹江口的新形象。
所谓形势不等人,是指当前我市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中央确定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省委、省政府提出创造性地落实中央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之新一轮扶贫开发、丹江口库区“两个规划”、南水北调对口帮扶等政策深入推进,这些将为丹江口跨越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项目支撑。从丹江口市情看,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就是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旅的工业生态旅游城市,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旅游品牌化、社会管理科学化进程。如何把这个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推动跨越发展,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全市上下一定要不负省委、十堰市委的期望和重托,始终保持一种“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紧密团结在市委周围,心无旁骛抓发展。
二、今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
今年是党的召开的喜庆之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为期一年的“喜迎、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围绕主题实践活动目标,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三大目标”,即确保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有明显提升,确保民生有新的明显改善,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进“六项重点工作”,即全面铺开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全面推进“五百工程”(百亿产业、百亿园区、百里工业走廊、百亿农产品加工县市、全省百强镇)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推进丹江口库区旅游开发,深入推进脱贫奔小康及扶贫开发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抓好“六件大事”,即全面完成南水北调移民任务,完成丹土一级路路基工程,启动建设城区东环路,启动实施环库公路建设,加快实施“一江两岸”景观带建设,加快推进右岸新城开发。
(一)全力抓好产业培育。坚定不移地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推动力,落实在工业园区建设、重大项目支撑、产业链条培育和企业发展环境上,进一步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认识到,工业是财富之源,是全市经济建设的第一抓手,是支撑丹江口跨越发展的“顶梁柱”。着力增强重点产业的集聚效应。加快推进“百亿产业、百里工业走廊”建设步伐,引导汽车零部件、冶金、医药化工、绿色食品等支柱产业不断壮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的规模扩张和集群发展。着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抓住土地收储、拆迁安置、配套设施等重点难点环节,强力推进市经济开发区、六里坪汽车工业园“百亿园区”建设,迅速启动城区东环路工业园建设,加快推进白果树沟工业园“满园工程”。着力服务好重点企业。进一步加大服务汉江集团、水源公司等驻丹企业的力度,支持驻丹企业立足丹江口发展壮大。切实加大规模以上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32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扎实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抓好20xx万元以下的原规模以上的企业成长工作,力争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0家。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抓农业。深入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大力扶持农夫山泉、福润禽业、博奥水产等龙头企业,全力推进以柑橘、肉鸡、水产、茶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加快“百亿农产品加工县市”建设。坚持把以旅游为主的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重点。加快库区旅游中心港、武当村、古均州文化体验区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积极开发、包装文化旅游商品进入市场。结合旅游业发展,改造提升和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业、酒店餐饮业。高度重视企业发展环境建设。既要建设干净舒适、交通便利、适应产业发展的硬环境,也要建设高效服务、理解体谅的软环境,今后分析经济形势的同时,要把投资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分析,做到“宁愿政府麻烦,不让企业费事”。切实强化“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尊重企业家、培育企业家,要把投资者、企业家往前摆,在遵守廉政纪律的前提下,大胆地与企业家交朋友,形成“先商后政”氛围,激发他们对丹江口的热爱和投资热情。
(二)着力加快城市建设。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步伐,通过实施“老城改善、新城建设、功能提升、精细管理、市民素质”五大工程,实现城市建设“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一是加快建设新城区。适时启动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争取获得“路条”,高标准规划建设。加快东环路、郑州路、武当大道北段等城区道路建设,东环路的规划标准要高,建设速度要快,力争两年建成通车。“一江两岸”景观带建设今年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不断完善老城区。加快沿江大道等老城区道路的改造升级,打通道路连接卡口,进一步完善老城区路网。加快广场及各类专业市场的改造建设步伐,加大背街小巷和危房改造力度。三是搞活城市经营。加强城市建设资金的归集管理。加速土地清理和经营,盘活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调控土地一级市场,规范土地二级市场,努力实现以城建城目标。四是加强城市管理。严格规划管理控制,加大违章建筑等专项整治。大力实施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序化工程,突出环境卫生保洁、集贸市场管理、交通秩序维护、市容市貌整治,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城市环境根本性变化。
(三)努力培育发展后劲。增强发展后劲,重点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把项目建设作为总抓手。准确把握中央和省里的投资政策,切实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工作“双百工程”,力争国家和省对丹江口的投资有较大幅度增长。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构建“诚信合作、发展共赢”的政银企关系,发挥好丹投公司、担保公司等融资平台作用,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融资,激活民间投资,增加有效投入。二是把招商引资作为主攻方向。按照政府想做什么就招什么的原则,坚持招企业与招产业相结合,依托水、柑桔等资源优势,围绕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瞄准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多形式、多渠道推介我们的项目和企业,多引进一些有利于形成产业链的配套产业项目。创新优化招商引资机制,探索专业化招商新途径,千方百计寻求合作伙伴。发挥人脉优势,把丹江口籍的成功人士请回来建设我们的家乡。发展“飞地经济”,鼓励基础条件较差或暂不具备条件的乡镇在工业园区引进项目、建设项目,谁引进、谁受益,实现项目引进乡镇和工业园区的互利互惠。
(四)倾力推进民生改善。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机遇,重点围绕水利建设、道路交通、人畜饮水、上学就医、文化娱乐等最现实、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面落实帮扶就业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开展农民尤其是针对移民的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进一步完善住房、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集中力量完成移民扫尾工作,切实抓好移民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围绕十堰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目标,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加大矛盾排查调处力度,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认真办成、办好政府提出的“十件实事”,兑现我们对全市人民的庄重承诺。
三、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落实重于泰山,落实决定结果。落实就是执行力,落实就是生产力,有多大的落实就有多大的结果。
首先,抓落实,必须解放思想。当前,我市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思想障碍。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引导全市干部群众跳出丹江看丹江,以开放的思想、开明的政策谋求新思路、强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不论是“五百工程”建设,还是丹土一级路、东环路、环库公路、“一江两岸”景观带、右岸新城开发等重点工程实施,都需要我们大胆突破条条框框限制,大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分管领导不能坐等安排,要主动谋划,想在前、做在前,积极为主要领导当好参谋。职位可以通过一张纸来授予,但威信要通过努力干事来树立。各地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我们在座的同志,一定要紧紧围绕市党代会、“两会”和这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出主意,想办法,确保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尽快成为跨越发展的成效体现。
其次,抓落实,必须强化责任。凡是确定了的事情,就要脚踏实地,盯住不放,不胜不归。要把“三大目标”、“六项重点工作”、“六件大事”等重点工作,落实到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经常对落实情况进行督办检查,已经落实的要看效果,正在落实的要查进度,没有落实的要找原因、查责任。要慎重用权、公开用权、秉公用权,落实好“一岗双责”责任制。要从用人导向上引领,深入推进治庸问责工作,重用实干的人,决不让第一名与第十名一个样。
第三,抓落实,必须真抓实干。一个地方的发展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就是立足于“干”。决定了的事,就要立说立行、不推不拖,上级有政策、有项目的,要主动对接,抓紧落实;上级没有支持,但只要政策允许、现实需要的,要敢想敢干,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确保定一件、办一件、成一件。讲真抓实干,就是领导干部自己要亲力亲为,以身作则,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种落实精神。在座的各位同志,既是抓落实的责任人,又是抓落实的带头人,不仅要谋全局、议大事、把方向,更要身体力行抓深入、管具体、干到位,争做抓落实的表率。
第四,抓落实,必须真情服务。搞市场经济,最强的竞争力是环境,对客商最大的吸引力也是环境。抓经济工作最大的责任,就是营造一流的投资创业环境。要把诚信建设、效率建设、优质服务放在改善投资创业环境的突出位置来抓,重点解决“中梗阻”、融资难等突出问题。我们的服务在讲规矩、讲程序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效率和效果,真正把优化环境的成效体现在项目落户上,体现在客商的满意度、认可度上,体现在群众对政府的公信度上。
同志们,丹江口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时代赋予的机会和舞台,倍加珍惜群众寄予的信任和厚望,倍加珍惜当前大好的发展机遇,实事求是,务实创新,真抓实干,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宜旅的工业生态旅游城市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的胜利召开!
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县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篇四
这次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是我省在党的xx大后,召开的一次对今后发展将有举足轻重影响的重要会议;是我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会议的主题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二次全会的战略部署,总结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努力开创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先后采取多项政策措施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1999年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20xx年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上水平发展的措施。党的xx大召开以后,民营经济面临更加有利的发展形势,省委、省政府决定尽快召开一个高规格的会议,推动我省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和大提高。长春同志、瑞华同志对民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为了开好这次会议,有关领导和部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去年以来,华华、广源、德立、宁丰同志分别带队到江浙沪等地学习考察,省委政研室会同省经贸委、省工商局等部门组织开展了专项调查研究。在广源、德立同志的具体指导下,有关部门起草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稿。这个稿子已广泛征求了省直部门的意见,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会经研究已原则同意,现在提交这次会议讨论修改,会后将颁发执行。这次会议,还要表彰60个先进民营企业和40个优秀民营企业家。会议结束时,华华同志将作总结讲话。下面,我代表省委会先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查找差距,正确估价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xx大确立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以后,我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采取切实措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资创业的积极性,民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到去年底,全省共有个体工商户175.3万户,注册资本436.2亿元,均居全国第一位;有私营企业25.9万户,注册资本3380.1亿元,分别居全国第二位和第一位。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我省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l、民营经济为我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形成了国有集体、外资和民营经济三足鼎立推动经济发展的格局。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全省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9o.1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24.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5o.1亿元,占全省的58.8%;上缴工商税收280.5亿元,占全省的11.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8.4亿元,占全省14.4%。由于大量民营企业以其他所有制企业名义注册,大量集体企业转制后尚未改变登记类型,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实际比重应远高于统计数字。
最近我到佛山调查,了解到该市民营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占总量的41.8%,税收占49.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42.8%,民营经济几乎占了半壁江山,而且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在我省东西两翼不少地区,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都在60%一80%之间,就是在外资或公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也基本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民营经济已成为相当部分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柱。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广东经济今天的辉煌成就。
2、民营经济增强了我省经济发展的活力,极大地促进了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是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推动力量。民营经济作为市场的主要创造者与参与者,对促进我省市场的发育,提高市场化程度,功不可没,从而使我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我省的商业流通零售网点、餐饮服务业、城乡集贸和专业市场,90%以上由个体私营企业经营。民营经济的发展为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我省绝大部分县级和部分市级国有、集体企业已转制为股份制企业。在转制过程中,民营企业在解决经营人才、置换与注入资本、接纳职工再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国企改革中"人往哪里去,钱从何处来"的问题。
民营企业已成为我省外经贸发展的新增长点和生力军,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20xx年我省私营企业出口额为4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4.3%,占全国私营企业出口的30.4%,居全国首位。民营企业利用"入世"的有利机遇,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全省民营企业设立的境外企业共有28家,投资额1359万美元,其中仅去年就设立了17家。
3、民营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省经济素质,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一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猛,成为我省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省民营科技企业连续20xx年保持高速增长,主要指标近年增速高达30%一60%。目前,全省各级科技部门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4740多家,年产值超亿元的有190多家。20xx年民营科技企业总产值1904亿元,技工贸总收入1700亿元,均居全国首位。全省半数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民营科技企业,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省的30.1%;我省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民营科技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以上。二是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优化了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如深圳华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产值超过200亿元,为国内数据通讯产品的龙头企业,与同为民营科技企业的中兴通讯一起,占了我国程控交换机市场的80%;广东美的集团、格兰仕集团的年产值也分别超过140亿元和70亿元,成为我省大企业集团中的佼佼者。三是在现代物流、软件开发、连锁商业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中,涌现出如宝供物流、新太集团、海王生物等一大批实力强、前景好的民营企业,成为我省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4、民营经济的发展为。速了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形成了一批专业镇和工业小区,这些专业镇和工业小区大多拥有一至几种主导产品,聚集了一批企业,形成比较完善的生产、销售和配套服务体系,产品在省内外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全省1550多个市辖镇中,产值超10亿元的有300多个,超20亿元的120多个,大的达到100-150亿元。原佛山南海市已形成具有行业和规模优势的专业镇12个,去年总产值900多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其中大沥镇的铝型材产量占全国的40%;南庄镇建筑陶瓷年产量占全国的35%;西樵镇有纺织企业近20xx家,年交易额近200亿元;盐步镇有内衣企业60多家,拥有中国十大内衣品牌的七个,成为全国著名的内衣生产基地。专业镇和工业小区吸引大批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成为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民营经济不仅为当地政府创造了税收,而且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成为城乡居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据不完全统计,到20xx年末,全省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642.35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15.54%,约占二、三产业从业人数的25%。去年全省新增就业人员76万人,其中个体私营企业新增从业人员32万人,占总数的42.16%。总之,民营经济在我省的发展中功不可没。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问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同江浙沪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我省在发展和提高方面都存在很多明显的差距。有的领导对发展民营经济思想不够解放,观念上还存在很多偏见,不敢放手发展;发展的环境不够理想,存在歧视政策,民营企业未能真正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在一些领域的市场准入方面还有障碍;一些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大,部门服务意识差,有的甚至对企业"卡、压、拿",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用地难、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民营经济的素质和水平有待提高,不问程度地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生产集中度不高、产业协作水平低和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少数民营企业不重视规范经营和守法经营,有的甚至搞假冒伪劣、走私贩私、偷税漏税,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阶段。我们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我省能否抓住今后20xx年的战略机遇期,增创新优势,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如期实现省委九届二次全会提出的20xx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很关键的一条,就是能不能调动各方面力量来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党的xx大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解决了理论认识问题,扫除了思想障碍,民营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把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xx大精神上来,在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要从以下方面充分认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第一,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贯彻党的xx大精神,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目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党的xx大明确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绘制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提出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邓小平同志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思想,要求经济发达地区、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完全符合广东的实际。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今后怎么发展?靠什么发展?从我省的实际出发,关键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源泉。它产权明晰,机制灵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市场经济的天然主体。民营经济不用国家投资,就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无数民营企业家白手起家,历尽磨难,最后干成大事业的生动事例表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力。只要我们政策对头,把这些生产力引发出来,释放出来,就会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民营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这仍然是个阶段性水平,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抓民营经济发展,就是抓发展是硬道理,就是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就是体现了"三个代表"。地县一级发展经济,主要是发展民营经济。
因此,我们必须按照xx大提出的要求,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形成"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良好发展局面。
第二,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我省增创发展新优势,增强发展后劲的迫切需要。广东经济是在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靠发挥地缘优势和对外开放的先发优势,在外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带有明显的外源型经济特征。外源型经济,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一步到位,见效快,是我省发展的优势。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继续大力发展外源型经济。但外源经济根在人家那里,主动权在别人手中,发展容易受制于人,抗风险能力较弱。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外资进入中国的地域更广阔了,我省利用外资的地缘优势在减弱;随着生产成本的上升,我省利用外资的竞争力也在下降。外源型经济面临新的挑战。要总结经验,增创新优势,我们还要再接再厉,千方百计促进外源型经济更好地发展。同时,只有把内源经济发展起来,我们整个经济基础才能更稳固。民营经济植根本土,企业、技术和销售渠道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是典型的内源型经济。只有民营经济发展起来了,内源型经济才有实力,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提高。我省具有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条件与基础,只要我们认真重视,措施对头,就能加快发展,就能形成外源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使我省的经济发展如虎添翼,基础更加扎实。目前,全国呈现出"百切争流"、 "万马奔腾"的发展局面,各地都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新阶段取得领先和后发优势的关键。特别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等地发展势头强劲,我省民营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据去年底统计,江浙沪三地新开业私营企业户数,江浙新开业个体工商户的户数都高于我省,上海和江苏新增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也多于我省,江苏的私营企业户数已跃居全国第一。在这种发展新形势下,谁抓民营经济抓得实,抓得有力,谁就能在新的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先机。否则不仅民营经济发展要落后,总体经济发展也要落后。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紧迫感,下大功夫抓好民营经济的发展。
第三,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我省应对入世挑战,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省能否成功应对"入世"后面临的严峻挑战,能否在国际分工和竞争中获得最大的比较利益,关键在于能否迅速增强国际竞争力。民营经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惯于市场搏杀,是我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希望所在。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一是有利于扩大出口,实现出口主体、出口市场、出口商品、出口方式的多元化。近几年来我省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私营企业猛增到了去年的6197家。1999年至20xx年,私营企业出口年均增幅高达122.9%,其中zoo2年增长1.9倍。这充分说明,只要政策放开,民营经济出口的潜力难以估量。目前我省出口产品约有80%是加工贸易,市场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民营经济出口,不但可以巩固和扩大上述市场,而且还可以使我省大量自有品牌的产品,以一般贸易方式,迅速开辟第三世界国家市场和新兴市场。加工贸易体现的是我们在人力资源上的比较优势,而民营经济出口、一般贸易出口,体现的是包括品牌、技术、资金、管理等在内的综合竞争力。二是有利于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不是"两张皮"或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完全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民营经济是对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外商与我们合资合作的重要对象;大量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开展配套协作,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投资环境,不但可以促进外资企业扎根本地,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跨国企业前来投资。三是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是我们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的必由之路。我省要在国际竞争中体现自己的实力,就一定要有自己的跨国公司。目前我省有许多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通过进一步发展,完全具备"走出去"的条件。现在"走出去"的民营企业虽然只有2 8家,但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如果有上百家、甚至上千家民营企业"走出去",将大大提高我省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能力,使对外开放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第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推进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其本质要求是在继续加快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发展的问时,重点帮助山区和东西两翼等欠发达地区创造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使不同经济类型的地区发展互相协调,互相促进,逐步实现共回富裕。从浙江温州等地的实践经验看,经济基础差,资源缺乏,吸引外资优势又不明显的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民营经济。纵观全国和全省,凡是经济发展得快、发展得好的地方,往往都是民营经济发展得快、发展得好的地方;凡是经济发展得慢或者比较差的地方,往往都是民营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或比较差的地方。
从某种意义上讲,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就在民营经济的发展差距上。例如,市改区前的顺德市和南海市,由于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去年财政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30.3亿元和27.5亿元。而民营经济发展较慢的和平县和陆河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只有20xx多万元,最差的连山县只有1446万元。目前我省半数以上的县(市)(不包括地级以上市及市属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在1亿元以下,90%左右的县(市)需要省财政转移支付。这些县大多在欠发达地区。如何壮大这些地区的县域经济实力,是我省今后要重点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县域经济要加快发展,就必须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主要措施和出路。只有通过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才能增加税源,增加财政收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从事二、三产业,才能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改变欠发达地区贫困落后面貌,使我省逐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第五,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就业是民生之本。从我省的情况看,今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业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各种层次的劳动力。
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省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主渠道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民营经济还是民本经济、富民经济。它的发展能够为城乡居民拓宽致富门路,提高致富能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20xx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非农生产性纯收入2240元,比上年增长7.1%,占人均纯收入的57.3%,主要来源于务工经商。在科技型民营企业的就业人员,平均收入已超过国家公务员的平均收入。它问时吸纳了大批大学毕业生。所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实现全省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平方百计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我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要同时抓住发展和提高两个方面,坚持在加快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加快发展。要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努力营造民营企业人员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的良好发展氛围,全面开拓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总的思路和做法可以概括为:大力优化"五个环境",重点支持"四类企业",致力推进"三个创新"。
1、以优化"五个环境"为突破,创造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创造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长期以来,民营经济被列入"另册",没有享受到"平等的国民待遇",这种状况现在虽然已有很大的改变,但事实上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和不公平的做法仍然广泛存在。落实对民营企业的公平待遇,就是对他们的最大支持。营造公平政策环境的首要问题在于各级领导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对民营经济不能歧视,不能另眼相看,更不能排斥打压,而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各部门都要按这个要求重新审视自己,尽快调整那些体现所有制差别或不适应民营经济特点的政策和规章,把公平的原则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要按照国民待遇的原则,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用探索和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用地难等问题。总之,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减少审批事项的比例,要看实质内容,要由企业来评价。省里决定设立民营企业投诉如心,目的就是让民营企业有说话的地方,加强对政务环境的监督。今后出台事关民营企业的管理措施和政策也要充分听取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并形成制度。这次会议请来100位民营企业家,除了表彰和交流经验,也有请大家共商大计,参与政策制定的意思。
三是优化法制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建立在个人对自身利益和财富积累的关。心之上,并为此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党的xx大明确提出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当前,对国家有关立法工作我们要积极推动和配合,凡是能够通过地方立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要积极探索,用地方立法的办法去解决。司法和执法部门要在工作实践中,积极贯彻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精神。
四是优化市场环境。要坚决打击偷税漏税、制假售假、走私贩私等形形色色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使绝大多数守法、规范经营的民营企业能够顺利成长。要建立和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行业协会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广泛的专业化、规范化服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民营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监察和管理,引导民营企业守信守法经营。
五是优化舆论环境。要充分发挥宣传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传媒工具和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的xx大精神,宣传民营经济对富民强省的重要作用;宣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中的先进事迹,各市县都要树立一批先进典型。要正确认识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对他们要看本质、看主流、看贡献。要形成谁发展,谁光荣的社会舆论氛围。尊重民营企业家,就是尊重劳动,就是尊重人才,就是尊重创造。这次会议表彰100个先进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只是措施之一,省委、省政府还会采取其他措施,兑现让民营企业人员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的承诺。
2、以四类企业为重点,扶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尚处于成长阶段,需要培育和支持。民营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给予扶持也是国际惯例。但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在鼓励各类民营企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重点支持那些对提高我省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有重要促进作用,以及对社会稳定有较大贡献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实业型企业的发展。具体来说,当前要重点支持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和农产品加工型四类民营企业的发展。
民营科技企业是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结合体,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者,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力量。要提高我省经济素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要支持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使广东成为科技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创业的乐园。外向型民营企业发展快是广东经济的特色和优势。我们除了要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外,还要鼓励民营企业与外资广泛合作或"走出去"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培养造就一支深深植根本土的跨国经营队伍。要采取有力措施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得到进出口经营权,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开拓国际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要在信息、技术和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支持就业型民营企业发展,有利于发挥民营经济作为就业主渠道的作用,解决我省面临的就业难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各级政府要鼓励民营企业广泛吸纳劳动力,对吸收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企业,要给予政策优惠和适当补贴。农业龙头企业已成为我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力军,支持农产品加工型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要把各种支农政策、资金有效利用起来,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支持企业搞技术开发和设备更新,支持企业搞质量和标准化建设,促进其上规模上水平加快发展。
3、以"三个创新"为核心,全面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整体素质,既是我省经济发展对民营经济的要求,也是民营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民营经济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保持持久的发展动力。提高素质的关键是创新,创新是民营企业永恒的主题和生命力所在。当前,民营企业要突出抓好体制、科技和管理创新,这是民营企业克服弱势,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
体制创新主要指产业体制的创新。要坚持扶优扶强和联合发展的方针,鼓励优势民营企业运用资本扩张和业务合作等手段迅速做大做强,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航空母舰"。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分工协作,建立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和"低、小、散"的现象,使大企业主要精力集中于产品技术开发和品牌经营,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力量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技术创新是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积极推动建立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对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构给予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技术依托;积极支持建立各种形式的公共创新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鼓励民营企业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和开展品牌经营,引导民营企业从初创时期的模仿跟进方式转向创造核心技术,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国内和国际知名品牌。
管理创新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民营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阶段,选择适宜的企业制度,有条件的应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广纳资本和人才的制度基础,克服家族企业和家族管理的弊端。要加强人力资源、财务、质量和市场管理,下决心建立良好的管理基础。要引导民营企业家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开阔视野,转变经营理念,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要把抓专业镇、特色工业园区和民营科技园区建设作为推进民营企业"三个创新",提高整体素质的载体。总结推广"专业镇技术创新示范试点"经验,在全省专业镇广泛建立技术创新平台、质量保证体系和各种服务平台。依托条件成熟的专业镇建立特色工业园区,推动专业镇经济突破地域限制,扩大发展空间和规模,发挥联合优势,使我省专业镇经济的企业集聚优势转化为产业整体优势,提高专业镇经济发展水平。有条件的市、县(市、区)要建立民营科技园区,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今年省财政一次性拿出4.2亿元,支持山区和东西两翼14个市建立民营企业园区,各地一定要把这笔钱用好。
4、提出两点希望,与民营企业家共勉。今天参加会议的100位先进民营企业代表和优秀民营企业家,是我省发展民营经济的精英,你们为广东民营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省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表示感谢。在这里,我向大家提出两点希望。
一是希望民营企业家要树立远大理想和产业报国的思想。要讲大局,讲贡献,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你们的成长离不开中国这片土地,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希望你们要倍加珍惜现在的发展环境,倍加珍惜取得的成就,倍加珍惜好的发展机遇。要志存高远,自觉地把自身和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肩负起发展民族经济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二是希望民营企业家与时俱进,坚持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发展民营经济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民营企业家要经得起历史考验,就必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希望你们加强学习,开阔视野,努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现代市场经济和经济国际化条件下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充分发挥敢闯敢冒的开拓精神,继续做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先锋。要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走爱国、敬业、诚信、守法的道路。尤其要加强信用建设,努力提高信誉度,树立企业的品牌和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加强领导,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事关新世纪新阶段我省经济发展全局。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顾大局、识大体,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强领导,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1、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省委、省政府着眼新世纪、新阶段我省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做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全省上下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上来,真正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广东发展的一件大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长期坚持,努力抓出成效。要立足现有基础,把握发展大势,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路,像过去抓引进外资一样抓民营经济的发展,像过去抓国企改革一样抓民营经济的提高,对发展民营经济进行再宣传、再发动、再组织、再落实,保证领导力量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扎扎实实地推进我省民营经济的新发展、新跨越。
2.加强协调,形成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合力。发展民营经济,涉及到政府、企业和社会等方方面面,是一项经济社会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和协调,把各方面力量凝聚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要改进领导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全社会积极参与、企业自主发展"的工作格局。所有党政部门特别是涉及民营经济的相关管理部门,都要以促进发展为己任、以服务发展为天职,打破部门利益,自觉服从大局,主动支持配合,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各尽其责、各出其力。要探索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沟通渠道,主动加强政府与民营企业的联系。
3、完善管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把加强和完善管理贯穿于加快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民营经济在规范、法制、有序的轨道上发展提高。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管理效能。省委、省政府决定在省经贸委设中小企业局(同时加挂乡镇企业局牌子),负责组织实施国家和省有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政策法规,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对民营企业进行指导和服务。各市、县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管理机构。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转变管理职能,改革管理方式,融管理于服务之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民营企业要自觉服从政府的依法管理,主动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工作。二是发展中介组织,完善自律功能。要加快发展行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民间组织,重视发挥工商联的作用,促进形成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管理新格局。三是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扩大党的社会基础。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加强民营企业的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把民营企业中符合条件的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民营企业党组织要结合企业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工会、共青团组织,积极开展群众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利。民营企业要自觉接受党的政治领导,积极为党组织和群众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和支持。
4、转变作风,确保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多深入基层、深入企业,研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发展民营经济的新做法、新经验,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关心爱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把他们当作宝贵财富,宽容和辩证看待民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既要实事求是地纠正偏差,更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和支持实践探索,把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好、发挥好。省委、省政府将要出台的《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各项政策。会后要抓好落实,让政策之花结发展之果。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文件精神,立足本职,找准位置,思考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研究如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抓紧制定具体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文件的各项扶持政策,有关部门务必全面兑现,该放的权必须坚决放,该给的钱必须坚决给,决不允许擅自截留,决不允许以政策之利谋部门和个人之私。要重视做好民营经济的统计工作,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同志们,在党的xx大精神鼓舞下,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我相信,通过这次会议,必将极大地促进我省民营经济的兴旺发达,必将极大地推动我省各项事业的发展。全省上下要以这次会议为新的契机,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局面。让我们在以为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沿着党的xx大指引的方向,为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县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篇五
一、充分肯定我县非公 有制 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 全县上下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 市关于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立足投资拉动型经济县情,制定政策,优化环境,改善服务,促进了全县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庄浪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是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 截止20xx年底,全县个体工商户 6955 户,非公企业已发展到 206 户 ; 固定资产投资 5.7亿 元,占全社会投资的 26.2 % ; 完成工业增加值 7.1亿 元 ; 实现营业收入 10亿 元 ; 上缴税金 760万 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 15.3 % , 达到了近年来最好的发展水平,对全县经济快速增长 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壮大了全县工业总量。 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宏达淀粉、 娇芸食品、 盛达制衣 等一批加工生产企业,建成了 5万吨马铃薯精淀粉生产线、 宏光纸箱厂、 5000吨中药饮片 、 10万立方混凝土搅拌站、天然气供气工程 等非公经济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县工业基础薄弱的现状。 三是形成了特色经济产业集群。 依 托资源优势, 培 育 壮大 了一批特色明显、专业性强的非公企业, 在全县 初步形成了以农资、酿酒、农产品加工、房产开发、城市建设和公共交通等多个领域 的非公经济带 。 将军宴、水洛酒和果品、粉条等产品发展形势喜人,成为庄浪特色品牌,已经初具影响力。 四是肩负起了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 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县安置就业的重要渠道。20xx年 底, 全县非公企业从业人员达 到1.4万 人,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 6000 人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 78.8 %来自于劳务产业和非公企业。非公企业 在 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增加城 乡 群众 收入 、 维护社会稳定 等方面 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 广大非公企业和非公人士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开展 “ 感恩帮扶 ” 和 “ 回馈社会 ” 活动,实施光彩项目38个8000多万元,累计捐款捐物500多万元,带动 2 .4万 人 实现了 脱贫致富。
近 年来,尽管我县在发展 非公 经济上取得了很大 的 成绩 , 但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 无论是总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我县非公经济均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与全县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相比,与广大群众强烈的致富愿望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 一定 的差距: 一是 企业规模不够大 。 全县 非公有制企业 总体 规模 偏小 , 企业户均注册资金仅为 113 万元, 比 全市平均 水平 低 53万元 。 骨干企业 少 ,对县域经济缺乏强有力的支撑拉动作用。 二 是 整体素质不够强 。 绝大部分 非公 企业技术装备落后,职工文化水平 较 低,技术人员缺乏,家族式管理普遍 , 生态保护、安全生产、职工合法权益保护以及依法纳税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 是 融 资渠道不够畅 。 融资难是困扰我县非公企业发展的 首要 问题,多数非公企业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加之担保手续和审批程序比较复杂,企业发展资金紧张的问题尚未得到缓解。 四 是 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我县非公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服务功能还不健全 ; 少数部门和 行业 服务意识 淡薄 ,办事效率低下 ,非公经济发展的环境还不够宽松 。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还不够解放,一些 乡镇 和部门在观念和行动上对 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 认识不足 ,因而精力投入不够、工作推进力度不大;政策落实仍不到位,尽管近年来我 县 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由于少数单位和部门执行不力,督查不严,反馈不 及时 ,致使一些政策 落实不到位 ;勇于吃苦、敢于创业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由于历史、人文等多方面的原因,我 县 崇尚竞争、鼓励创业、追求创新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 仍然 存在着重国企、轻民企的思想和求安稳、怕风险的保守观念。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难以实现全 县 非公有制经济快发展、大发展。为此,各级 各部门 必须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迎难而上,下大决心、花大气力研究如何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选准切入点,找到突破口,努力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毫不懈怠地 支持引导 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各 乡镇、 各部门要 牢固树立 “ 活力在民营、发展靠民力 ” 的观念,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宽投资领域,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
一要 着力完善 工作机制 。 县委、县政府建立 县级领导干部联系非公企业和县政府联系工商联工作制度,协调解决非公经济发展 中 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从而形成 “ 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职能部门支持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非公有制企业自主发展 ” 的工作机制。 组织、人 社 部门 要把非公经济优秀代表人士培训纳入全县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培训规划,认真做好非公经济领域专业技术职称、执业资格评审工作。 编制、人 社 部门 要重视工商联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增加编制,调整充实工作人员,配足部门工作力量。 宣传部门 要加强对工商联工作和非公经济的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统战部、工商联 要抓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推荐优秀非公经济人士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副主席以及人民陪审员、特约监察员、特约检察员、行风评议员等社会职务。要大力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开展创业、就业与社会保障、诚信纳税、光彩事业、公益事业等活动。 发改局 要 把 符合条件的商会和会员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纳入重点工程,按程序申报和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协调解决好项目审批、规划选址、融资渠道、土地利用、环境评价等方面的困难 和 问题,支持会员企业做大做强。 财政局 要重视和支持工商联改善工作条件,对工商联工作经费要足额列入县财政预算,并根据非公经济发展逐年增加,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工信局 要尽快制定出台非公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优惠政策,将行业商会建设纳入经济建设范畴,牵头抓好行业资格认证、新技术和新产品鉴定等相关工作。 民政局 要牵头抓好非公经济领域商会注册登记工作和管理权限理顺工作,凡政府职能部门所属非公经济领域的行业商会、协会,一律要划归工商联管理。 工商局 要牵头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每年要选定1-2户企业,引导非公企业创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的先进典型。 商务、统计 等部门要抓好非公企业 、 商会 和 县外同行的联系与合作,认真做好反映非公经济发展动态的数据统计工作。
二要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要进一步增强 “ 你投资、我扶持 ” 的服务意识和 “ 你发财、我发展 ” 的“ 双赢 ” 理念,从投资者最担心的问题抓起,优化硬件,硬化软件,努力打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把庄浪建成适合投资创业的热土。要 下功夫搞好功能配套,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不仅要降低企业的进入成本,还要引进来、留得住、长得大、做得强。要把城市建设的注意力转移到适宜企业生长的硬环境建设上来,进一步加强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企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 鼓励非公企业兴办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加强银企对接,搞好商业性、互助性信用担保,奖励纳税多的企业,支持贡献大的企业,表彰讲诚信的企业,引导资金投向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 非公 企业。 要 在 广大干部中 解决 “ 为了谁 ” 的 问题,不断增强关心、支持、服务企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营造亲商、靠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要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规范办事程序,降低门槛,放宽政策,为非公企业大开绿灯,使民间更多的资本进入产业开发领域。鼓励和扶持个体私营业主向企业产权置换、产业开发、公用设施和各类市场建设等领域进军,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形成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百姓创家业的新格局。
三要大力发展非公经济。 要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非公经济的第一抓手,大力开展 “ 全员招商 ” 行动,充分发挥我县产业基础和后发优势,创新招商方式,积极做好前期项目争取工作,实施一批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骨干项目和龙头企业。严格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考核责任制,提高项目的履约率和落地率,在招引大项目、建办大企业上实现新突破,每个乡镇年内至少完成500万元以上的招商引资任务,各综合部门和经济主管部门完成招商引资1000万元以上,全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5.1亿元。要按照 “ 功能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管理运营规范 ” 的发展要求,完成新工业集中区 总体 规划 编制 ,贯通郭堡至金锁灌区2.2公里主干道,建成南北走向6条次干道,并配套建成排污、排洪等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东西相连、南北合壁的水洛至朱店经济带。要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完成鑫喜淀粉公司搬迁,实施5万吨马铃薯淀粉生产线和年产5000吨马铃薯鲜粉条生产线,实施金龙矿业公司 尾 矿库综合利用项目 、 宏达淀粉公司污水处理及蛋白回收利用项目 、 年产20xx万平方米纸板纸箱生产线项目。岳堡乡要建成恒达饲料加工厂,水洛镇要扩建宏盛服装厂。要大力开展全县创业活动,年内新增民营企业28户、个体工商户825户。 要整合金融、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的信息评价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全面客观的信用评价体系,引导非公企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要利用非公党校等阵地,建立健全非公企业人才培训网络,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培训非公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同时 ,利用今天的机会,向 各位 企业家提三点希望:
第一,要诚实守信、依法经营,树立个人和企业的良好形象。 要牢固树立勤劳致富、诚信为本的观念,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决不做损害社会、损害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的事情。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循市场规则和行业规范,守法经营,照章纳税,尊重人才,善待员工,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第二,要锐意进取、不断创新,谋求更大发展。 要冲破 “ 小富即安 ” 的观念,不满足于一 己 之富,一时之富,要珍惜大好时机,抢抓机遇,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自主创新,以更高的定位、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追求,立志 把企业做大做强 。
第三, 要 加强学习、拓宽视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要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形势,坚持不懈地学习政策法规、科学知识、管理经验,加强文化修养,品行修炼,坚持科学决策,不断提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同志们,历史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时代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关键时刻,希望各 乡镇 、各部门和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家以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经济发展中勇当先锋,在项目建设中施展才干,在扩大开放中再 立新功,为推进 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 、 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