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写口算的心得体会实用(五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写口算的心得体会篇一
一、重视加法含义的体会,突显分与和的思想。
加法的含义既是加法计算的依据,又是用加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基础。教学例题时我利用多媒体动态呈现情境,引导学生看变化的过程,说清楚图意(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接着我以提问的方式告诉学生第三句话:一共有多少个?通过一起说一说,大本领的"小老师"领着说,指名说等环节让学生结合情境描述,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再抽象出"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让学生对"合起来"要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体会到"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让学生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
对于3+2的计算,可以是由图上数出,也可以想3和2合成5,在这里我问:"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有学生说是数出来的,但回答不出是想分与合,这时我引导他们用学过的分与合知识计算,有孩子想到"3和2合成5",让学生自觉地与已经学过的'分与合的知识建立联系,从而感悟计算的方法。
二、练习设计注重层次性,拓展学生的能力。
"想想做做"第1~3题的练习中,分别是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数、画圆圈、和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第1题我重点指导学生说清楚图意,归纳成"3只小鸡和1只母鸡,合起来是4只","2只青蛙和2只青蛙,合起来是4只"突显加法含义,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把两个数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第2题通过画图操作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第3题重点指导"几和几合成几"的方法来口算,引导学生说好一句话"因为几和几合成几,所以几加几等于几"。练习题从直观形象逐步过渡到抽象概括的过程,同时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拓展能力。
立足教材内容,尽可能让每个孩子参与学习是我追求的目标,本课将"理解加法含义,领悟计算方法"作为重点,鼓励学生结合动态情境图体会感悟加法含义,突显分与合的思想学会加法口算。
写口算的心得体会篇二
《5以内的加法》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加法,学好这一课,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虽然,学生已经在幼儿园或家庭教育中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甚至有部分孩子已经会计算100以内的加法了。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运用加法解决问题,这还是第一次。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数的合成知识去做加法。
一、重视加法含义的体会,突显分与和的思想。
加法的含义既是加法计算的依据,又是用加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基础。教学例题时我利用多媒体动态呈现情境,引导学生看变化的过程,说清楚图意(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接着我以提问的方式告诉学生第三句话:一共有多少个?通过一起说一说,大本领的"小老师"领着说,指名说等环节让学生结合情境描述,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再抽象出"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让学生对"合起来"要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体会到"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让学生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
对于3+2的计算,可以是由图上数出,也可以想3和2合成5,在这里我问:"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有学生说是数出来的,但回答不出是想分与合,这时我引导他们用学过的分与合知识计算,有孩子想到"3和2合成5",让学生自觉地与已经学过的'分与合的知识建立联系,从而感悟计算的方法。
二、练习设计注重层次性,拓展学生的能力。
"想想做做"第1~3题的练习中,分别是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数、画圆圈、和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第1题我重点指导学生说清楚图意,归纳成"3只小鸡和1只母鸡,合起来是4只","2只青蛙和2只青蛙,合起来是4只"突显加法含义,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把两个数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第2题通过画图操作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第3题重点指导"几和几合成几"的方法来口算,引导学生说好一句话"因为几和几合成几,所以几加几等于几"。练习题从直观形象逐步过渡到抽象概括的过程,同时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拓展能力。
立足教材内容,尽可能让每个孩子参与学习是我追求的目标,本课将"理解加法含义,领悟计算方法"作为重点,鼓励学生结合动态情境图体会感悟加法含义,突显分与合的思想学会加法口算。
写口算的心得体会篇三
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加法,因此学好这一课,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运用加法解决问题,这还是第一次。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数的组成知识去做加法。
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在教学开始时,以几组变式的分与合作为基础,铺垫让学生初步感受今天我们要用分与合来解决新问题。
在例题教学时,我通过图意变化,引导学生看变化的过程,说清图的意思。(校园里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同时以提问的方式出现第三句话: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给学生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了解看图是要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3+2=5。这部分是学生的已有经验,我把重点放在了算式含义的讲解,计算教学重在算理。我采用了接受式学习方式,"+"学生已经认识,而是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的意义是合起来,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算式"3+2=5"中"3"、"2"、"5"的意义解释,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来解释,说明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意义了,学生能够通过分与合的经验说出算式的意义,让学生经历形象——数——符号——语言——初步将意义整合,最后将"3+2=5"意义精简为"3和2合起来是5"。
不同层次的练习符合能力的需要,重在拓展学生的能力。
摆一摆、说一说,将摆说结合,将动作和语言相连接。
看算式,摆一摆则是对数形的结合。
说一说、填一填。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学生能够自己看图说意思、提问题、列算式。通过情境的变化,发现三道算式中的规律,先是有经验的积累算式,再由现象观察算式,到分析算式、比较归纳。
算一算、填一填。直接写出得数,比较"2+1=3"和"1+2=3"之间的规律:加号前后交换位置的得数不变,再通过找到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找算式,充分给学生空间拓展能力。
送信连一连。将连线题和有序的排一排结合在一起,将得数是5的算式全部找到。这部分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上黑板排序、说一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数学思想。
看一看,列算式。出现整幅综合图,让学生自己从图中找信息,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学生能够充分的说图意,列出不同形式的加法算式,说明学生不但会计算,还能通过加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突出算理。
本节课的总结关键就突出"+"的含义——合起来。在课的最后再回到导入的铺垫,用分与合的知识解决加法计算。
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我可以通过语音语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不是一味高调;在送信环节,学生一开始出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再去排一排,学生能够根据分与合的联系出现两组算式,让学生认识事物的对比过程,自主的找到算式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教师自主将这一环节延后出现;在教学中还要充分注重教是为学服务的。
写口算的心得体会篇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口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低年级学生的口算是否过关,将直接关系到中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对于我们一年级学生来说,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基础性运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在每天的数学课上都坚持对学生进行开火车、抢答、指名答等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由于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有限,学生对单一的计算形式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心理,采用多种训练的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即使是纯粹的计算复习课,我也会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比如小青蛙找妈妈,小刺猬摘果子,帮小兔回家等等,这些将成为课堂上的一些亮点引领学生激情的投入到预设的计算训练中。综上所述,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方式:
1、加强听算练习。因为听算需要精神高度集中,耳听和脑算都要反应快,开始采用抢答的方式,渐渐地把机会放在中后等学生身上,并且要及时注意鼓励他们,以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2、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开展口算抢答,男女生竞赛、开火车等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计算能力。
3、新旧知识结合练习。在教学新内容的同时,适当安排10以内加减法和20内进位加、退位减的练习,只有这样长期训练,才能为学生的计算准确性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每天辅以口算题卡的固定训练,提高了口算速度。只要教师和学生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另外一点,值得要提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他们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正确率的'重要保障。大量事实证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学生在计算时漏题和抄错题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口算部分,漏题的失分占到总失分的30%。要重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有些学生没有认真审题的习惯,对所要计算的题目,一眼扫过,就匆匆做题,致使计算结果错误或在计算中“走弯路”。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拿到计算题要做到“三看”,一要看清运算的数字,二要看清运算的符号,三要合理选择计算的方法。再就是培养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洁美观。提供一片空间,迸出智慧火花”。在计算教学中,也要给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自由摸索的时间、自由展示的天地。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习数学、学习计算。我相信,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学习计算,在老师精心指导下养成良好习惯,计算能力定会一步步提高。
写口算的心得体会篇五
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加法,因此学好这一课,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运用加法解决问题,这还是第一次。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数的组成知识去做加法。
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在教学开始时,以几组变式的分与合作为基础,铺垫让学生初步感受今天我们要用分与合来解决新问题。
在例题教学时,我通过图意变化,引导学生看变化的过程,说清图的意思。(校园里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同时以提问的方式出现第三句话: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给学生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了解看图是要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3+2=5。这部分是学生的已有经验,我把重点放在了算式含义的讲解,计算教学重在算理。我采用了接受式学习方式,"+"学生已经认识,而是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的意义是合起来,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算式"3+2=5"中"3"、"2"、"5"的意义解释,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来解释,说明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意义了,学生能够通过分与合的经验说出算式的意义,让学生经历形象——数——符号——语言——初步将意义整合,最后将"3+2=5"意义精简为"3和2合起来是5"。
不同层次的练习符合能力的需要,重在拓展学生的能力。
摆一摆、说一说,将摆说结合,将动作和语言相连接。
看算式,摆一摆则是对数形的结合。
说一说、填一填。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学生能够自己看图说意思、提问题、列算式。通过情境的变化,发现三道算式中的规律,先是有经验的积累算式,再由现象观察算式,到分析算式、比较归纳。
算一算、填一填。直接写出得数,比较"2+1=3"和"1+2=3"之间的规律:加号前后交换位置的得数不变,再通过找到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找算式,充分给学生空间拓展能力。
送信连一连。将连线题和有序的排一排结合在一起,将得数是5的算式全部找到。这部分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上黑板排序、说一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数学思想。
看一看,列算式。出现整幅综合图,让学生自己从图中找信息,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学生能够充分的说图意,列出不同形式的加法算式,说明学生不但会计算,还能通过加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突出算理。
本节课的总结关键就突出"+"的含义——合起来。在课的最后再回到导入的铺垫,用分与合的知识解决加法计算。
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我可以通过语音语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不是一味高调;在送信环节,学生一开始出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再去排一排,学生能够根据分与合的联系出现两组算式,让学生认识事物的对比过程,自主的找到算式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教师自主将这一环节延后出现;在教学中还要充分注重教是为学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