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谈美书简读书心得(五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篇一
然而,当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以后,我受益匪浅。也深刻体会到了文学力量的伟大。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开拓者和创新者,用他毕生精力,向人们谈论美。这是他对美的魅力的深刻体验,是对他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更是给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他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力图在促进年轻一代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参照和指南。此书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
《谈美书简》是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书中的13封信对怎样学习美学、马列主义美学体系,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维、创作方法等等美学范畴,作了生动而详细的阐释。他主张美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第一封《代前言:怎样学习美学?》
朱光潜先生首先谈了写作《谈美书简》的动意,并且谈了学习美学的基本方法。在回答“怎样学习美学”这一问题时,说他感触最深的是治学的学风。朱光潜先生指出:“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大的欠缺,而且会成为‘空头美学家’”;要“学通一二种外语”,直接阅读外文书籍;尤其应下大力气去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不迷信翻译过来的书籍。美学是科学工作的一种,它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恒心以及排除万难的勇气。马克思的名言是:“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是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到这里人们就应该排除一切疑虑;这个领域里不容许又丝毫畏惧!’”朱光潜先生也写到“正路并不一定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哪个重要的科学实验一次就能成功呢?“失败者成功之母”。失败的教训一般比成功的经验更有益”……这些都呈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学道路的不懈追求。
第二封《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抽象概念出发?》
人们在不断的探究美的定义是什么?但是并没有固定的结论。美可以变为丑,丑也可以转化为美。80年代,朱光潜先生坚持“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一总命题,认为这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不是从现实出发去研究美学问题,提倡“从现实出发去研究美学问题”,提倡“正确辨认生活与艺术中的一切丑现象”,认为“自然丑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艺术家有描写丑恶的权利”。
第三封《谈人》
谈美离不开谈人,因为美是一种对于人来说才具有意义的价值。文中写到:“一个活人时时刻刻要和外界事物打交道,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人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为着生活的需要,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自己。”因此,人的活动大致分为知情意这三种,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是“一个整体”。并且对康德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批判。
第四封《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一些误解》
在此,朱光潜先生重申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郑重提出“我们提倡‘解放思想’,但不能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解放’出来”。针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写过一部美学或文艺理论的专著,说不上有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等一些误解,朱光潜先生说,构成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这个完整体系“是长期发展而且散见于一系列著作中的。要想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体系,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对我们学习美学是一大启发。
第五封《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朱光潜先生认定“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其实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一致的,而且是互相交融的”。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一方面,自然经过人的改造而日益丰富化,成了“人化自然”;另一方面,人发挥了他的本质力量,使其在改造自然中“对象化”了,因而也肯定了自己,使自己的本质力量日益加强和提高了。这是一个双向过程。人类历史就这们日益发展下去,以至于达到“人的彻底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彻底人道主义”的辩证统一。
第六封《冲破文艺创作和审美学中的一些禁区》
“四人帮”统治时期,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禁区是“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感”。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人性是普遍存在的,是人作为人的自然本性, “人道主义”总的核心思想“就是尊重人的尊严”,“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因为人虽是一种动物,却具有一般动物所没有的自觉心和精神生活。”在阐释“共同美感”时,朱光潜先生援引了马克思“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论述,指出“劳动是人类的共同职能”,它所产生的美感也就是“人类的共同美感”。因此,老先生呼吁我们冲破禁区,解放思想。
第七封《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在这封信里,朱光潜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生理学知识来使我们更好的认识美与美感,如节奏感,移情作用和内摹仿。而且向我们进一步阐述了其“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文学作品应该具有节奏感,而不应一味高昂”“审美者和审美对象各有类型”等观点。人的审美标准不同,美的标准也就不一样。情人眼里出西施,难道西施都长一个样吗?
第八封《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朱光潜先生认为“把从感性认识所得来的各种映象加以整理和安排,来达到一定的目的,这就叫形象思维;“把许多感性形象加以分析和综合,求出每类事物的概念、原理或规律,这是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这种思维就是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的不同之处,在于形象思维始终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没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也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第九封《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
文学是用语言为媒介,语言这种媒介不是感性的而是观念性,即语言要通过符号(字音和字形)间接引起事物的观念。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在艺术门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文学实际上就是语言学”。他提醒我们青年一定要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如多读文学作品等。
第十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朱光潜先生认为不能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分绝对化。“浪漫主义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情感和幻想较占优势”;“现实主义从客观现实出发,抓住其中本质特征,加以典型化”。这两种创作方法虽然是客观存在,却不宜过分渲染,像旗帜那样鲜明对立。要“从主客观统一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高尔基曾说过:“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时常好像是结合在一起的。”
第十一封《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起着决定典型人物性格的作用。“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但是再现典型人物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它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发展。
第十二封《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悲剧与喜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体裁,具有两种不同的审美特性。悲剧与喜剧很难截然划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现实世界的矛盾本来就很复杂,纵横交错,很难分出悲喜,同时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多种多样,不同的人对同一个戏剧往往产生不同的感受。“世界对.动情感的人是个悲剧,对.思考的人是个喜剧。”
第十三封《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
朱光潜先生对来信问到关于学外语和美学问题朋友们提出忠告:“学美学的人入手要做的第一件大事还是学好马列主义”;其次,“掌握一种外语到能自由阅读的程度”,“掌握国际最新资料”;第三,“要随时注意国内文艺动态”,“最好学习一门性之所近的艺术:文学、绘画或音乐,避免将来当空头美学家或不懂文艺的文艺理论家”。
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就是这样一本书,13封信,行云流水,读来浑然天成,在同我们聊天的过程中给予我们美的启示,逐步的认识美,理解美的问题,掌握美的体系。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明晰的认识。正如他几十年前创作《谈美——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一样,不是掉书袋的,而信手所致,拿来谈谈;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美学、理解美学,而不是空洞的来谈论美学大理论。所以,每个人多应读一读这13封信。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篇二
美的本质。从柏拉图开始许多的哲学家、美学家以及文艺理论家都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研究。但最终的回答仍然莫衷一是;可见美的问题本身有着不可测度的奥秘。这同样也告诉我们:美学是一种概念。美学之路,自然就艰难远久。
朱光潜先生却强调:“美的研究,一定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捕捉美的本源。”即人类对美的追求源于日常生活和经验。
学美学,首先应知道什么,了解什么。或者必备什么认知呢?朱光潜先生回答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理解起来似乎就是:各人资凛不同,环境不同。学美的性质自然也不相同。美源于一点;自然最终也会归就于一点。在探讨和研究的道路上。尽管途径各不相同。其结果却都一样。
谈美与审美。最直观的就是人。因为无论是对人的批评还是欣赏。都源于美的界定和价值。
对美的判断力并非人类诞生时就存在。而是随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而逐步完善所成为的一种情感意识。
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各种能力的有机统一体。它会将自然中的一些单一性适当融合。正是由于这种融合,才促使美体现在人类的“认知、情感、意志”中。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美学的基本;但也并非学懂了马克思主义就能学通美学。如果一个人学懂了马克思主义,但是他并不具备认真刻苦、勇猛前进的时代精神;那么,他也不会在坎坷的学美之路上创造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
个人精神的结合产生了情感。人与人的结合产生了社会。当人们心中具备某些东西后;他们就会开始宣释自己内心的美的感受。这其中自然就会要劳动。用劳动将自己的内心展现在这个社会。
展现的内容,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繁复的。这其中不禁要包括许多的学术限界。即不要因为不超越学术界限而宣扬单一的美学。这样不禁使美学空洞和抽象了。
艺术体现美,反映了现实中的自然。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创造,是一种劳动产物,所以艺术又被称为“第二自然”。
艺术叙述了人们心中的情感,思维和梦想。通过艺术,也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思维高度和精神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通过修辞转化成艺术。艺术也就无形式。尽管在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主义思想。”但艺术的终端。我想也会回归于生活。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篇三
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是美学经典,它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我们学文的人都应该看看,因为它对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将有很大的帮助。在戏剧和小说方面,“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章节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读懂戏剧和小说。
德国诗人歌德在一八二四年的《关于艺术的和感想》中有一段著名的语录:
诗人究竟为一般而找特殊,还是在特殊中显出一般。前一种程序产生出寓言诗,其中特殊只作为一个例证才有价值。后一种程序才适合诗的本质。它表现出一种特殊,并不想到或明指出一般,谁如果生动地掌握住这特殊,他就会同时获得一般而当时却意识不到,或是事后才意识到。
朱光潜认为,这种提法很好地解决了形象思维与文艺思想性的关系问题。我认为,这涉及到艺术典型在创作过程中是从共性出发还是从个性出发的问题。具体在我们的写作活动中,以小说写作为例,这个原则可以指导我们怎样来塑造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首先,我们应选择一个典型的环境。环境包括具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个环境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艺术的真实存在,因而它具有特殊性,小说的故事都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发生。
其次,我们要选择的这个人物形象也要是典型的,他有自己的个性,即使你写的是一个普通人,其实也要写出这个人的特殊性。小学生作文中常常把人写成一个样子,通通是“高高的鼻子、大大的眼睛”,其实就是把人物类型化了,不符合典型人物的原则。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我们笔下的人物都要有个性,不然就不符合客观规律,当然就不符合写作的规律了。
再次,要树立用典型人物形象来表现一般规律的写作原则。正因为我们笔下的人物是典型的,所以他更真实,更能反映生活的原貌。因为典型,还原了生活多姿多彩的面貌;因为典型,囊括了生活的一般的本质。
最后,为了要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我们首先要善于观察,找到一种事物与它事物的区别,对事物的特殊性要深入挖掘。其次,就是要表现出这个人物的特殊之处,突出人物的典型性。最后把人物置于一个典型环境中,让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在环境中碰撞、融合。这样我们就能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呈现生活的本质。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篇四
朱先生自己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
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是先生新近送我的一本书。对于朱先生,我虽有耳闻,但他的文字却是首次得见,真是欢喜得不得了。朴实流畅的文字和随和真诚的作文态度正是我所喜欢的。首先读的是朱先生当年从海外寄给国内青年人的《十二封信》,其中谈论的都是青年人生活中极其普通的话题,但同时也是极易引起青年人困惑的问题。比如,读书与作文,动与静,情与理,人生与我。读朱先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真是一种享受,夏丏尊当年在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写的序里说,朱先生的这些信“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下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看来夏先生对这些信太了解了,单就这句话就引我一头扎进了这些信里。
“谈人生与我”是最后一封信,其中讲到朱先生自己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这两种眼光真是独特,朱先生真是一个很有“趣味”的人。关于“人生与我”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一辈子都未必真正思考过。然而,不论思考与否,我们却由不得不受这个问题的影响。人来到世间,活在现世,快乐与否,幸福与否,都与这个问题脱不了干系。同样是人,有的乐观,有的悲观,有的积极,有的消极,有的有出世的态度,有的有入世的精神,有的能活出生命的精彩,有的终其一生只感到索然无味,这个中滋味也多半受这个问题掌控。既然如此,如何看待人生与我的关系,可是决定我们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大事,也是关乎每个人一生的大事,我们最好还是学习一下,思考一下。
朱先生看待这个问题的眼光非常独特。他把人与草木虫鱼一样看待,同时也把自己与草木虫鱼一样看待。他说人类比其它万物感觉到苦,是因为人觉着自己比草木虫鱼重要,同样,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觉着苦,也是因为这些人觉着自己比另一些人重要。这些见解实在精彩!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也许有人会反驳,人是万物之灵,怎能与草木虫鱼同日而语?!当然,这样的说法无可厚非,但人家朱先生讲的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我们就没必要纠缠于什么低等与高等的差异问题了。顺着朱先生的话想一想,的确,人干嘛非要那么在意自己呢。说实在的,这偌大一个天地间,多我一个,少我一个,我欣喜也好,悲苦也罢,实在是无碍于“天地之和”。看那些草木虫鱼,无论和风甘露,还是凄风冷雨,不都是一样地活着,草木该繁茂时即繁茂,该凋零时即凋零,虫鱼该强健时即强健,该衰老时即衰老,谁也没有觉着自己幸运或者不幸,欣喜或是悲苦。惟独我们人类,七情六欲俱全,最易自艾自怜,自寻烦恼。
既然把他人把自己都当作草木虫鱼看待,人生岂不惨淡?事实上恰好相反,朱先生看人生的眼光似乎全在“趣味”二字。无论看人生的喜剧,还是人生的悲剧,总带着欣赏的成分,总觉着有趣味,总能寻到美的感觉。也许正是这种眼光,这种特质,使朱先生最终功成名就,开我国现代美学之先河。可是,古往今来,多少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慨叹着人生的无趣无味,又有多少人在无趣无味中苦度了一生呢。现在看来,人生到底有无趣味全在你自己的一双眼一颗心,朱先生眼中的喜剧别人未必能看到,朱先生眼中的悲剧别人也未必感受得到。既看不到也感受不到,人生也就少了许多把玩的对象,自然毫无趣味可言。许多人终其一生,全部的注意力只在一己身上,悲喜全从自身而来,这样的人生难免趣味无多。
学了朱先生的眼光,我发现人生的喜剧远远多于悲剧。比如,之前总看不惯某些人身上的毛病,甚至厌恶,如今换一种眼光,便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有的还真是趣味无穷呢。如有的女人不论别人是否感兴趣,总爱在人前夸赞自己的老公,其实无非是要告诉大家其老公如何如何能干,如何如何能与达官显贵同进同出,如何如何享尽人生浮华,我之前很反感这样的人,觉得她们无聊肤浅。现在换了眼光,把自己放在后台袖手旁观,便觉得这种女人也着实可爱,于是也便能以另一种态度欣赏她的津津乐道与沾沾自喜了。欣赏之余,还意识到自己当初也不免有狭隘之嫌,的确,她们能在这些事上寻到无尽的乐趣和人生的满足感,我们又何必嫌恶呢。还有,之前很看不惯一些口是心非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总是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以前的一位同事,一次如厕时见到了a同事,a同事刚烫了卷发,我的这位同事就夸赞说,哎呀,你的头发烫得真好看,多么适合你的脸型和气质。
a走后,b同事也来如厕,刚巧,b同事也刚刚烫了卷发,我的这位同事马上又扭头夸赞道,哎呀,你烫的这个发型真好看,刚才我看见a,她的头发烫得一点儿都不好,还不如不烫呢。一边说着一边兴冲冲地往外走,谁知话音刚落,便看到a还站在卫生间门口,这位同事当时窘得无地自容。后来在工作中屡次遇到这样的人和事,虽不如这个例子典型,但总是大同小异。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总不免从心里鄙夷其两面三刀,说话办事不讲原则,做人没有诚意。但现在换个眼光看,便也觉无妨大碍。一个人是什么样的脾性,他的话该如何听,时间久了周围的人自然会有共识,这样的人若能从口是心非中获得些乐趣,就随他去,若能获得些教训,也算是得了生活的教化,岂不更好,我们完全可以拿它当个喜剧看看,实在无妨。
如此这般,人生的趣味真是多了去了。
人生的悲剧我见得不多,但也并非没有。比如我的同胞哥哥,由于学业无成,一直未寻到合适的工作,有几年游手好闲,苦闷之余便生出一些事端。爸妈眼看着儿子一步步误入歧途,家庭也堕入困境,二老终日愁眉不展,悔自己没有教育好儿子,叹自己不该一次次纵容迁就。哥哥也终日愁苦,悔自己做错了事,辜负了青春好年华。他们都是我至亲至爱的人,看着他们愁苦,我也愁苦,觉得父母不幸,哥哥不幸。 现在学了朱先生,换一种眼光看,正所谓“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人生的路有千万条,但每个人只能择其一,有的人一生道路较多坦途,有的人较多磨难,虽说有时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但更多时候人在命运面前也是无能为力。至于为何有的人命好,有的人运差,似乎千百年来也没人说得清,佛家讲前世,讲因果,讲轮回,就是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但不论信与不信,我们却或多或少不能摆脱命运的安排和捉弄。既然如此,儒家所谓的“知命”就是立身处世的根本。顺也好,逆也罢,我们都须在这世上走一遭。
面对人生的悲剧,埋怨毫无作用,有时连抗争也未必管用。之前我也埋怨哥哥不懂事,做事不负责任,也怪怨爸妈太骄纵儿子,对儿子的事大包大揽。可这些都于事无补。后来,我逐渐冷静下来,换了一种做法,既不埋怨哥哥也不责怪父母,而是尽己所能做些实际的事。我让哥哥离开原来的环境,到北京自谋生路。大半年下来,他虽生计艰难,但至少平静了心情,端正了生活态度,而且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爸妈看到儿子终于自食其力,心也渐渐安定下来,我从他身上也越来越多地看出坚定与信心来了,家里又有了欢声笑语。朱先生说,“悲剧也就是人生的一种缺陷。它好比洪涛巨浪,令人在平凡中见出庄严,在黑暗中见出光彩”,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朱先生在文章最后写道:“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这样的人生态度让我倍感温暖。一副冷眼,一个热心,便道尽了“人生与我”的关系。我们对待人生的悲喜剧,对待他人,对待自己,都既用得着一副冷眼,也用得着一颗热心,一副冷眼能让我们气定神闲,从容大度,既不要自命不凡,也勿随了世俗去,一颗热心能让我们发现趣味,发现美,既关爱他人,也顾到自己。
文中还有一句话也启迪了我的心智。朱先生说,也许有人认为他拿人比禽兽诸物,会将其视为异端学说,那他本可以搬出古圣先贤来为自己的理论辩护,如孔子所谓“知命”,孟子所谓“尽性”,庄子所谓“齐物”,宋儒所谓“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和希腊廊下派哲学,他都可以拿来作为护身符。但朱先生认为不必如此,因为“我虽不把自己比旁人看得重要,我也不把自己看得比旁人分外低能,如果我的理由是理由,就不用仗先圣先贤的声威”。这句话之于我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它使我认识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个人更应看重自己的悟性,而不要被古圣先贤吓得畏首畏尾缩手缩脚。之前,我一直很有种自卑感,觉得自己没有生在书香之家,对于人文哲理,虽有兴趣,可缺少底蕴,更谈不上学养,后来年纪稍长,渐渐有了些人生体悟,也想偶尔抒发一下情怀,但常常缺少勇气,羞于表达,生怕被人笑话,在古圣先贤面前出了丑。读了朱先生的这句话,总算对待自己也有了另一种眼光和态度。
古圣先贤与我,时代虽有古今之分,天分虽有高低之别,但同样为人,人性大抵是相通的,每个人从生活中得到的感悟也是相似的多,不同的少。只是有的人悟得深,有的人悟得浅,有的人悟得早,有的人悟得晚,有的人能将悟到的东西说出来总结出来,有的人说不出来总结不出来。但无论如何,总不至于有大区分,既然如此,何必担心在同类面前出了丑。我只要相信,我于这个人世间体悟到的必是人类真理中的一部分,我的理由就是理由,不必顾及古圣先贤是否说过,或是如何说的。这样的话说出来,不知会不会引起误解,以为我竟然胆大妄为到不把古圣先贤放在眼里。事实上,朱先生的这句话并不能减少我对古圣先贤些微的敬畏之情,只是让我有了勇气重视自己。单为这个进步,我也该好好感谢朱先生。
谈美书简读书心得篇五
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把薄薄的一本《谈美书简》看完,这主要得益于作者严肃的写作态度和让人肃然起敬的内容。在这个场合仓的阅读过晨光中,我多次不自觉地进入半睡半醒的状态。但是这么长的时间也没有白花,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毕竟还是有了些收获。
首先,就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终于对朱光潜这个人有了新的了解。以前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以为朱光潜是一个仍然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写写《咬文嚼字》之类的小文章的人,翻开此书之后,我最大的惊讶就是发现朱光潜早已在1988与世长辞,而且在他在世的时候,也是一个“追求真理的美学老人”,绝不是会莫名其妙的咬文嚼字之徒。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
比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作为文学与戏剧中的人物,除了是故事中的人物之外,还应该是环境中的人物,因此创作者在创作故事的时候应该把握好人物个性与典型性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表达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效果。这样的观点贯穿在这一节的始终,可以使读者在解读当代一些文学、电影中的“实验作品”的过程中,得到一些除了溢美之词之外的评价。虽然在这个强调个性的年代里,这种典型性并不如作者写书的时候那么强烈,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一想法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正是这些貌似平易近人,实则各有性格的角色,丰富了我们单调的电视屏幕,让生活丰富多彩了起来。同样,这样的想法也可以让我们明白为什么近年来讲述各种小人物的电影在国际影坛开始叫好又叫座的发展起来。
再比如,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一节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多年来把心血倾注在美学史研究上的学者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门派以及其历史和影响向读者娓娓道来,无论是对于想要扩展知识的读者还是对于有志于美学研究或者文学创作的读者都有非常的益处。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身为作者的朱光潜老先生在这本书的创作过程中起到的是引导者的作用,并不能够从中见识到他的研究成果,然而在这样一本可以作为启蒙书籍来读的小书中,我们需要的不正是一位可以引人入胜,带领我们观看胜景的好导游吗?作者的确非常成功地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
说完了作者的优点,我很想再讲一些我在读这本书是对于写作方式的看法。
作者在书中曾经多次指出,大家在做美学研究的时候,不可以总是概念套概念,整篇文章没见什么具体分析,都是概念。由于这本书写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几年,受旧思想的影响还很大,我认为作者在有的时候也犯了这样的错误,作者是一个研究了很多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者,写的书也如同马克思主义要求的那样,非常辩证的看待一些问题和观点,即使是套概念也套得很有一套,让大家在套中套里也自然的学到了东西。
另外一点就是,作者在每一次批判或者支持某一个观点的时候,总是举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章或者信件作为论据。我承认马克思他老人家创立了非常完善的思想体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一应俱全,我也相信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美学都有非常深刻的研究和认识,我更确信中国的和平崛起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的一大胜利,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此普遍、广泛的举出他们的文章做出不可置疑的论据来使用,甚至不加点评或者逻辑推理的承认是绝对的真理,是否本身就是违背了辩证的思想呢?这是否可以扩大为中国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一大失误呢?
提出以上的两点内容,我并没有批评朱光潜老人,更没有否认马克思主义否认党的指导思想的意思,毕竟时代不同了,人们看事情的角度和想法也很自然地产生了变化,然而我认为,以上的这两点,正是我国大部分政府与党的文献中广泛存在并且应当试图避免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两点正是中国共产党让人感受到形式主义存在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