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基础知识100题(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语文基础知识题篇一
例句: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错误道路上的忠言逆耳。
从题型上看,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的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都要相同。
参考答案:是跌到时一次诚挚的扶持,是痛苦时拂去泪水的一丝春风。
在去年的某校小升初语文考试中,有这样一道仿写句子题:
请根据前后句子,仿写句子:
如果说生命是一本书,那么时间则是一只笔,书写着人生; , , ;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则是涌动的波涛,推动着人生。
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诗句。
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观看的人不在山外而在山之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是一首题画诗。
2、前两句是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后两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3、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时,隐寓了自己强劲人风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语文基础知识题篇二
语法规则,就是大家说话时必须遵守的习惯,它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语言学家只是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并选择恰当的方式把它们描写出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欢迎阅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2、种类:
○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
○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
○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
○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
○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
○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
3、名词的语法特征: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
○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
○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
○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
○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
○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
○2表示发展变化的: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
○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
○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同)
○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
○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 (也叫判断词)
3、动词的语法特征:
○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
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动词可以重叠使用。一般表示时间短暂或试一试的意思,如“看看、走走,研究研究”等。
* 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趋向动词可单用,一般多用在其他动词的后边。
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2、种类:
○1表示形状的:大、小、高、矮、长、宽、笔直、弯曲
○2表示性质的:好、坏、美、丑、高明、美丽、诚实
○3表示状态的:快、慢、软、硬、兴奋、激动、悠闲
○4表示颜色的:黑、白、橙、红、苍白、碧绿、绿油油
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2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的词。如“很大、最明白、多么慌”等
○4形容词也可以重叠,有加重语义的'作用,可以把事物的性质、状态描绘得生动一些。
重叠形式:
单音节:基本式是aa或aa的、aa儿。如:早早、长长的、慢慢儿
双音节:基本式是aabb或aabb(的)、aabb(儿)如:清清楚楚、高高兴兴(的)、痛痛快快(儿)
1、含义:表示数目的词。
2、种类
○1确数:一、二、千、万
○2概数:几、些、多、约
○3序数:第一、老二、初五
3、数词的语法特征
○1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作句子成分。
○2数量短语常常作定语或补语,状语。如:一片浮云,看了一眼
○3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数量增加要用倍数或百分数,可以说“增加了”或“增加到”,前者不包括底数,后者包括底数。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可以说“减少了”或“减少到”,前者指净减的数量,后者指净剩的数量。
1、含义:表示单位的词。
2、种类:
○1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a、表示个体单位的:个、台、条、段、根
b、表示集体单位的:对、双、群、类
c、表示度量衡的:米、千克、公里、吨、平方米、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回、趟、遍、顿、阵
3、量词的语法特征:
○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同数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
○2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组成bb式,表示每一个都在内。
○3量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4、复合量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词构成,表示复合性单位。
○1由两个物量词构成,表示同一事物的不同内容的计量。例如说到运输量中的重量和里程,有“吨千米、吨海里”等,说到水的流量,有“秒立方米”。
1、含义: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
2、种类:
○2指示代词:起区别作用。这、那、这样、那样、各、每
○3疑问代词:用于提问。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多少、几
3、注意事项:
○1代词代替某一类词,就具有某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2“他们”的使用范围比较广,除了用于男性,男女兼有的复数,都可以用“他们”。
○4指示代词“这”用于近指,“那”用于远指
着我,我看着你”。
1、含义: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时间、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
2、种类
○1表示程度:很、最、挺、非常、十分、格外、更、越、几乎、尤其
○2表示范围:都、总、共、只、仅仅、单、就
○4表示语气:难道、简直、岂、果然、居然、只好
○5表示肯定、否定:没、不、没有、莫、不用
3、副词的语法特征:
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和形容词,都能作状语。
1、含义: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用来表示并列、选择、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
2、常见的连词:
1、含义:常用在名词、代词或者名词性短语前面,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方式,目的,比较等。
2、常用介词及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
1、含义:是起辅助作用的词,没有独立性,意义最不实在。
2、种类:
○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
○2动态助词:着,了,过
○3语气助词:了、吗、呢、啊、呀、吧、哪、啦
3、注意事项:
○1结构助词“的”主要用在名词前头,“地”主要用在动词前头,前后两部分之间是修饰关系或限制关系。“得”主要用在动词之后,表示补充或说明。
○2结构助词“所”用在一部分动词的前边,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用来修饰名词(后边在加“的”),或代替名词(后边要加“的”,有的不用加)。
○3动态助词“着,了、过”,附着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4语气助词放在句子末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
1、含义: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
2、种类:
主要有“唉,哎,嗨,喂,哎呀,哎哟”等。
* 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
是摹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哈哈,嘭,哗啦,叮,轰隆隆”等。
语文基础知识题篇三
注:其实就是英语26个字母的大小写,只是读音不同。
1、单韵母: o e i u ü (6个)
2、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9个)
zhi 、chi、shi、ri、zi、ci、si、ye、yi、yin、ying、wu、yu、yue、yun、yuan(16个)
1、j、q、x遇到ü ,两个小点要拿去;
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
1.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一个男孩,一位老师,一条好汉;
3.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一封信、一则笑话、一首歌、一篇散文、一幅画。
3、递进关系:不仅...而且;不是...而是;不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还(又、也)
6、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尽管...却;但是(可、却、可是、然而、不过、只是、仅)
7、假设关系:如果(假设、倘若、要是)...就(那么、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也(还)
关联词语的运用,关键在于平时语感的培养,如果一句话当你添上了关联词语之后意思表达出现的差异,那么肯定是不对,所以关联词语的运用窍门就在于对句子和意思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1、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6、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0、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1、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小学常用标点:(16种) 逗号,句号。 问号? 感叹号! 冒号: 分号;双引号“” 顿号、 括号() 破折号—— 省略号…… 书名号《》 着重号. 连接号(——) 专名号(__)
基本概念及用法:
1、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2、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3、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4、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5、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6、分号:表示停顿一般比逗号大比顿号小,复句间较大的停顿。
7、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8、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9、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
10、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1、省略号:表示由于种种原因省去的内容、达到便于记叙的目的。
12、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图画等的名称。
13、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词句。
14、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
15、连接号: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起止的标点。
16、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3、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4、车到山前——必有路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壶中无酒——难留客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37、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寺里的木鱼——任人敲打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42、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
43、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9、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5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55、木偶流眼泪——假人假义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0、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71、上鞋不用锥子——真行
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3、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74、开水里煮空笼——不争包子争口气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7、黄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78、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79、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80、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8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82、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83、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1、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平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学生。
(2)明天我们去秋游。
(3)夜空中满是闪闪的星星。
2、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
例:(1)这本书是你的吗?
(2)你吃过午饭了吗?
(3)他在做什么呢?
3、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例:(1)不许随便乱走!
(2)请把那本书给我。
4、感叹句:用于抒发感情、表示感叹的句子,句尾用叹号。
例:(1)春天的景色真美呀!
(2)种子的力量竟然有这么大!
语文基础知识题篇四
好题目 明中心 含内容 慢慢找
中心句 中心词 关键段 宜先找
总起句 在前面 总结句 在后头
合段意 提问题 串联法 是高招
答问题 要周到 常练习 有提高
2、解题步骤:“一读二找三答”
“一读”:边读边圈点勾画,多做记号。
“二找”:归纳段意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三答”:“三个忠实”忠实于题目、忠实于原文、忠实于语言规则。
3、提高阅读质量的诀窍:精读、泛读、摘录佳句。
语文基础知识题篇五
1.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2.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6.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7.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8.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8.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19.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2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21.岁寒三友:松竹梅
2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2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2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2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2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2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0.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3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32.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33.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34.《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5.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36.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37.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38.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40.三代:夏商周
41.三原色:红绿蓝
42.三体石经:尚书春秋左传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44.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45.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47.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
48.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49.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50.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51.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52.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53.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55.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56.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57.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丹阳)三国:魏蜀吴
58.三秦:雍王(西)塞王(东)瞿王(陕西北)
59.三楚:港陵-南楚吴-东楚彭城-西楚
60.三坟五典:三坟:伏羲神农黄帝五典: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
6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我国古代建安文学的代表
63.三教:儒释道
语文基础知识题篇六
独体字(中)、左右结构(秋)、左中右结构(做)、上下结构(恩)、上中下结构(翼)、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园、区)、品字形结构(晶)
(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认准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节、找汉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定部首、翻索引;数余画;查汉字。
部首查字法的规则: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
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
内外都有,取外不取内。
独体字一般将字的第一画作为其部首。
(3)“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数准笔画数;翻索引、查‘难检字索引’;找汉字。
(1)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由”和“甲”
(2)字形相似但笔形不同“外”和“处”
(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晴”和“睛”
(4)字形相似但笔画数量不同“今”和“令”
(5)结构单位相同但位置不同“陪”和“部”
(6)形近音相同“很”和“狠”
(7)形近音相近“清”和“情”
(8)形近音不同“贫”和“贪”
同音字:音同形不同。如“燥”和“躁”。
如:“张”(1)展开 (2)看、望 (3)陈设 (4)姓
语文基础知识题篇七
字音是我们从刚开始上学时就接触的语文课程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同学们老是用错了。
注意汉语拼音规则,及容易读错的字。
除此之外,再注意拼写的隔音符号。
。
大多是书下的注释和书后练习中容易写错的字;也有同学作文中常见的错别字。
学法指导
①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②可以把平时自己常易错的字记录在一个本上,定时集中纠正。
③还可以进行形似字、同音字的组词练习。
应掌握词的本义、语境义,及辨析、近义词、反义词,辨析词的褒贬义。
①词的本义与语境不同的词。
②近义词的辨析: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
③结合语境判断词的褒贬,及正确理解发生变化后词的感情色彩。
①每学新课,先要将自己不会的词语标出来,通过查字典再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不能死记硬背。
②在具体语境中有的词义发生变化,一定要加强理解这部分内容。
③书下注解及课后练习的词语部分应是重点。
④学习词语应坚持“长流水,不断线”,根据自己情况,每天都要学习和积累一定的词语,到一定时期,自测之后,将还不熟悉的词语用过筛子的方法挑出来,再次复习,直至越来越少。
⑤将自己积累的词语记在一个本子里,最好分类,既有利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写作。
总结:看了以上老师总结的语文字音基础知识,同学们还会用错吗?主要掌握词的本义。
前人常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来形容作文的选材范围之广泛。选材,可以说是你想选什么就选什么,有极大的自由度,无论什么样的材料,只要你的立意好,都应该说可以写成好文章。
同学们在作文的时候,往往正是因为选材的范围太广,反而失去了方向,不知道选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打动人,才能获得高分。更何况现在是千人万人地同作一个作文题,所选的材料没有吸引力,在阅卷教师面前那可是要大打折扣的。所以,选材,在考场作文中就变得重要起来了。
人都是有感情的,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通的,这也正是文学作品、现代流行歌曲流行的主要原因。而现实生活中,有时,那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这时候,只要我们抓住它,叙述出它的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它也就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这时就是一篇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对于你自己来说也一定是一种财富,而爱不释手,久久珍藏。
我们说,生活中的一些偶然都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其内在的事理所在,只要我们去认真仔细地思考,一定会给我们以感悟、以启迪。这样的东西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财富。抓住这样的感悟点,用文学的语言描述,然后画龙点睛地议论几句,一定是一篇极富哲理的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同样能使自己感动,让别人也受益。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敬畏生命》《紫藤萝瀑布》。
每个人的生活并不仅仅每天就是刻板的工作与学习,天天的柴米油盐,许多时候我们的生活正是一些情趣让我们沉醉其中,乐此不疲。这些情趣正是我们生活中的调料,让我们生活得有滋有味,所以,人们都希望在生活之中多一点这样的东西,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滋润一些。正如此,作为我们的作文这种表情达意的载体如果能抓住这样的情趣点,也一定是能让喜爱的。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变色龙》、《范进中举》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交流非常畅达的社会,这也正是因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并且,我们每一个人生在这样的社会中,有很多的东西是我们所必须关注的。所以,当这样的热点、交点出现,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也会有很多的人希望听到或者读到更多的见解或者是感情的寄托,这时,我们选中它们,用我们自己的理性思维,思考它们、挖掘它们,提炼出我们自己独特的东西,寄托我们自己真善美的感情,也同样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作文。
这样的文章虽然在课本中没有什么见到,但在学生作文中却是大量存在的。如很多同学写的有关环境问题的作文,“非典”中有关对白衣天使赞美的文章,对当前****问题讽刺的文章等等。
那么,从去年到今年又有什么可写呢?
可写的材料有: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赠台大熊猫,神六飞天等等。
当然,这些东西需要我们去收集材料,并尽量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千万不能写成新闻或者是一种无关痛痒的记叙。
布局,也就是文章的'结构。它是在作者掌握了材料,明确了主题后,对整个文章的构架作一个整体上的安排。
布好局对于中考(微博)作文,以往出现过很多新颖的结构形式,如日记、对话体、剧本、童话,还有高考(微博)作文中的处方等等,这些东西有些很不好把握,对初中生来说难度比较大,比如剧本,不是一般的初中生都能写的,虽然初中课本中有过一点训练,但,要达到一个比较优秀的水平是很难的,一旦写得不怎么样,那就很容易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再者,那些容易掌握的,别人作过了,你再作,新颖度也就不是太大了。当然常规性作文形式的生命性还是要强得多。重要的还是要把内容与形式结合得完美一些,才是真正的作文之道。
片断组合式就是选择几个不同的材料内容,对它们进行片断叙写,然后组合在一起,来共同表现一个主题。
片断组合式在形式上几个片断各自独立,可用小标题、序号等形式隔开,前面最好还要有开头语,如题记之类,后面要有一定的结束语或者尾声什么的。
这种形式的注意点是:要找到材料的共同点,要统一于一个中心之下。另外,片断不能选得太多,两三个便好。这种形式的不足之点是对材料的处理只能是简单的,很难挖得深,但如果语言的把握好,还是可以解决这个不足的。
诗文组合式就是在文章前或者后加上行数不要太多的诗歌,行成一种诗与文的完美结合的文章。
这种形式的注意点是:诗的行数不要太多,最好是十行以内的。另外,诗的内容要与文章的内容统一,要为文章表现主题服务。当然,诗,还要写得像诗。如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引用了一首诗,结尾也可以几句诗来照应开头。
精美图画式就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用精美的语言描绘出一幅能够打动人吸引的精美图画,然后再依托图画展开文章。
这种形式的好处是能很快地吸引读者或者评卷教师,给人以良好的印象。注意点是:开头的这幅图画要精心打造,后面的发展要自然流畅。如我们初中课文《故乡》中对少年闰土月夜海边刺猹的描写,那就是一幅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图画。
人物对话式就是大量使用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展开文章的情节。这种在以往的作文中大量存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形式。但,如果这种形式运用得好,的确能给人以条理清楚、结构明晰的感觉。
这种形式的注意点是:语言的选择要有精练性和生动性,要统一于一个主题之下。中间也还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其它描写或者记叙性的语言,使文章显得更明确一些、更完整一些。如初中课本中的《曹刿论战》、《变色龙》等。
对照烘托式就是在文章中把两件相关或者相对的事通过描写的手段放在一起,起到一种比照烘托或者对比的作用,达到更好表现主题的效果。这也就是古诗里的比兴手法和现代文章技法里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布好局,这种安排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必须遵循客观事物固有的逻辑、条理、秩序,也可以通过作者观察、认识和表现客观事物的独特思路而进行合理的调整。所以,文章的布局既有客观的规律性,又有主观的灵活性、多变性的特点。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无论是文章的主题还是作者的情感,最终都要靠语言来完成表达。
美好言,语言除了基本的要求准确、通顺之外,其表现力和感染力也直接决定着文章的质量。语言是人类千百年来后天的造化,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要掌握一门语言是需要花大力气的,而作文的语言更是经过锤炼的精华,那就更需要我们努力去学习它掌握它。
就初中学生的记叙文语言而言,首先应做到准确、明了、通顺,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达到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对于初三中考(微博)总复习的作文训练,我们重点需要训练的是语言的生动、形象和感染力。语言的表达是多角度的,词语的组合也是极富变化的,你选择的表达角度不同或者说你选择的词语组合不同其表达效果就大不相同。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如文言文《满井游记》,课下有一些对文句的注释,其中有一句“山峦为睛雪所洗”的翻译。课本上是这样的:“山峦被融化的雪洗干净。”这的确是翻译得很清楚,学生都能理解,可是,却没有一点美感。
如果我们要加强一下这句的节奏感应该是: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得干干净净。
如果我们要强调一下这句的意象美应该是:山峦被温暖的阳光所融化的晶莹雪水擦洗得清新动人。
下面就文章语言的美感提五点建议:
在我们的视觉美感里,有一种美就是通过整齐来表达的。中国古典建筑里的对称性就是一种整齐,军队的阅兵也讲究的是一种整齐,它会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达到一种美的效果。反映到文章里也如此,中国古典文章里有一种骈文,也就是一种整齐的句式,虽然现在已经不讲究这种整篇整篇的整齐了,但,如果能在文章中适当地用上一点,也会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分析一下这段语言,它的确不失美感。但,当我们读过之后总是会觉得有一些美中不足的。是什么呢?就是语言的一种均衡性、对称性。前面的“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泽”与后面的“天空依旧蓝”很不对称,总让人觉得缺少一点,显得很不整齐。
我们可以修改一下再读: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沮丧而失去光茫;天空依旧湛蓝,它也不会因为我的情绪暗淡而去黯然神伤。突然想到,我不应该这么悲观,我要向前看。
这样再读,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这段文字均衡得多,节奏感也强了。也就是让其中的文字有一定的对称性。
语言的错落就是在文章中你的语言要尽量富于变化,长句、短句、骈句、散句交错使用,使你的文章有较强的节奏感,令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摇曳多姿,极富美感。
我们来看一段本班学生的作文语言:走在炎热的归家之路上,你已经大汗淋漓。但你仍须背着硕大的背包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走着。你累、你热、你烦躁……,但,突然,迎面吹来一阵凉风,你凉、你爽、你快乐……飘逸的风给你送来飘逸的快乐。
这段话虽然写的是一件非常平淡的事,也就只不过是放学回家,背上背着一周来的一些衣物杂件,走在炎热的归家之路上。可是,读起来却是那样的富于美感。它的美就在于它的语言的长短交错,排列恰当,而在总体上又不失语言的均衡性,使语言的节奏感极强,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有很多的时候,就整篇文章来看整齐与错落是交叉的,就是整齐中错落,错落中有整齐,那才是一种更理想的表达效果。
感情常常充溢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但是,要把我们心中那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来却是要在语言上多加琢磨的。
如学生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句话精炼地概括了人生的三种情: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血。显然,其中最珍贵、最浓厚的是亲情,在我看来,亲情是不单只发生在亲人之间,如果友情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便升华为亲情。
这段话也是很常规的,当然也很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它就是很平静地告诉我们友情有时也可以与亲情等同。读者读过之后,可能会颔首称同,但,很难被感动。
如果我们换一种词语选择和语句组合方式,你会有不同的感受。下面请看:
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血。这不知是谁用如此精炼的语言概括出了人生的三种情。显然,在人们看来,这其中最珍贵、最浓厚的一定是亲情,“血浓于水”啊!然而,在我看来,这浓于水的血不一定只流淌在一脉相承的亲人间,如果友情也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又何尝不也是一种血的流淌啊!
这样一改后,我们再读一读,就不仅仅只是告诉你什么,而是感染了你什么,其抒情性与感染力就大大加强了。
所谓意象,就是我们描写时所选择的对象,也指我们在运用比喻、比兴时所选择的喻体对象。我们知道,很多写景的文章,总是选择那些具有相当美感的景物加以描写,很自然地使语言产生美感。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描写对象很难从视觉上给人什么美感,而这时还只是直白在叙写就会显得很浅露、平实,甚至是粗俗,缺乏美感,如果我们能换一个与之有某种相似之处且有一定美感的意象加以描写,做到言此而意及彼,就会产生一种意象的美,增加语言的美感。
语言的深刻性主要反映一个人的思想的深刻性,所以,没有一个深刻的思想是不可能有深刻的语言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对身边的人或事,对社会的人或事多加以思考,联系你所学过的各科知识,给出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一个较为正确的评价。当然一般这都是在自己的平时训练中进行的、积累的。
有很多老一辈的作家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如台湾作家林清玄、刘墉、本土作家贾平凹等,他们都是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当然,使语言美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多用美词,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等等。
总之,只要我们心中想着这些方法,在写作中在适当的位置,自然地运用它们,一定会使我们作文的语言增色不少。
作文中点题是考场作文避免偏题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即便是内容有些偏,但只要你点题点得好,也能达到一种扶正的效果。而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结尾点题,也的确能让读者体会到那种照应之美,同时又能品味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点好题
在一篇文章中如何点题,什么时机点题一要看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构思,还要看行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看作者本身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否将点题与文章的内容做到有机的结合,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也并不是想什么时候点题就什么时候点题的。点得好,相得益彰,点得不好,弄巧成拙。
从许许多多文章的开篇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开篇点题既有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你所写作的内容中,使你的文章能尽快入题,同时又有一种悬念感,吸引读者怀着迫切心情去读下文,还有一点就是能很快地表明作者写作此文的感情倾向。
开篇点题对考场作文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入题手段。
2)文中点题如《背影》
从上面的这些结尾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结尾点题既有点题的作用,有时也是点明文章的中心,还能达到照应开头,或者是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作用,同时做到结束全文。考场作文中,一个好的结尾点题,能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你的作文主题,还能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联想,让人感觉很有品味。特别是在考场命题作文中,有些考生的作文主题在行文中表达得不太明确突出,扣题不是太紧,有些模糊,这时结尾点题,点示中心,更有一种扶正的效果。
由于点题的时机或者说位置不同,对点题语言的内容要求和作用也不同。
1)开头点题:开头点题首先应该做到有入题和引出下文的作用,其次应该有较精练的语词点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让读者初步了解你的文章所要写作的主要内容。
2)文中点题:文中的点题必须是在一个部分之后,这样的点题必须有对前一个部分的小结作用,或者有启示下文的作用,如果能同时做到点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更好。
3)结尾点题:结尾点题首先必须有结束全文的作用,然后根据行文的情况或抒发感情,或表达愿望,或提出警示,或进行描写等等。结尾点题应该是最灵活的,也是最容易出新的地方。希望大家用好这个结尾点题,使自己的文章达到一个高度。
总的来看,点题一定要找到文章的内容、主题与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达到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从我们初中生的中考(微博)记叙文来看,这里主要说的是结尾点题的方法。
1)用议论警示的方式点题。如:《故乡》
2)用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方式点题。如:《背影》。
3)用描写诠释的方式点题。如:《敬业与守业》
4)用直接点示文题的方式点题。如:《济南的冬天》。
5)用引用的方式点题。
结尾点题的方式是非常之多也是很灵活的,这里只是就本文所举例子的一个小结,如果我们再去翻阅一些名家文章,你会看到更多的更精彩的结尾点题形式与点题语。
中考作文基础知识之开篇二十招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有诗曰:“文章看落笔,议论驰后先,破石出至宝,决高泻千川。”意思是说写文章要特别注重开篇落笔之处,如果下笔便石破天惊、涌现精华,则全篇就如高崖泻水,气势如洪。
十月九日又到了,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六十年了。从傍晚到子夜,静静地,一个人坐在窗前,任冷雨打着窗棂。灯下一盆吊兰淡淡地涂抹一壁翠色书柜。夜风荡起,身上微微泛起寒意。想起了鲁迅先生,泪水就滑落下来。
责任,就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军人,有保家卫国的责任;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责任;教师,有培养接班人的责任。工人、农民、职员、商人……人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在我们的社会里,各行各业都有许多尽职尽责的人,他们组成了一道道最美的风景――请允许我,从这道道美丽的风景画卷中撷取一幅动人的画面吧。
通过上面对中考作文开篇二十招知识的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很的掌握上面的内容,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的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