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二上册语文同步答案三篇(精选)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上册语文同步答案篇一
【课堂同步】
1、砥皿贻讫
2、huòjīzhòngqū
3、(1)做
(2)是
(3)创造
(4)刻
(5)作为,当作
(6)认为
(7)刻
(8)被
4、(1)靠近/完成
(2)印模/印刷
(3)擦/飘荡
(4)冷僻/奇异
(5)另外/除非/自己
(6)完毕/全
(7)向来/白色
(8)用火/用火烧
5、古代以皇帝的年号为纪年的方法,交代了活板发明的时间平民,交代发明人的身份
6、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7、字是活的,排版是活的,字印数目是活的,做法是活的。
8、刻字、排版、印刷。
9、文中的比喻句举例:“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好处:前者比喻刻字的厚度,后者形容板上字模的平整。这两个比喻形象、准确,凸显了制版技术的精妙。
10、(1)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东西覆盖好。
(2)不用木料制作字模,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
(3)毕舁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贵地收藏着。
【课外拓展】
11、(1)只是二月草已发芽,八月茎叶还没有枯死,采药的人容易辨认(草药)罢了,对药材来说,并不是的时间。
(2)月叶的(草药要)选择叶子刚长足的时候(采摘);用芽的(草药),自然应当遵从传统的说法;用花的(草药),(要)选取花刚开时(采);用果实的(草药),(要在)果实成熟时采。
12、因为植物药用部位的不同,采药的时间也应随之不同,这样才能保证药物的质量。此外,植物生长、成熟的早晚,是因地理条件、植物特性、气候变化和人力栽培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的,因此采药的时间绝不可以限于固定的月份。
13、沈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对“古法采草”的否定态度体现了他破除守旧、尊重实际的科学精神。
初二上册语文同步答案篇二
一.积累运用
1.dāng dí jiān xiù è suíjìng wén huáng yù
2. (1). a b a a(2) .a b a b (3).a b b a
3.溃退——军队没有抵抗能力,纷纷败散
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坚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阻遏——阻止 企图——图谋、打算
4. c5. c6. (1)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2)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毛泽东新闻稿7.略
二.阅读鉴赏(一)1.电头。交代了发电的时间、地点及通讯社名称。
2.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冲破敌阵”和“横渡长江”。3.概括了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4.“不含”两个字用在表明地点的句子内,语义明确,不产生歧义。
5.中路军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首先突破敌军防线,24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
6.从“此种情况”到“有很大关系”。赞颂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同时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揭露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
(二)1.南京完全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灭亡。
2.导语:“国民党22年„„宣告灭亡。”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概要。
3.第一层:“人民解放军入城后„„献花致敬。”大意:群众欢迎解放军的热烈场面。
第二层:“人民解放军已布告安民„„开门营业。”大意:解放后的南京,社会秩序稳定。
第三层:“在发起渡江„„有组织的抵抗。”大意:对这一事件的评论。
初二上册语文同步答案篇三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答案
【课堂同步】
1、zàngchuōyǔāo
2、匹马陆离蜃楼不可即
3、b
4、击败(打败)大胜(轻取)险胜(小胜)力挫(力克)
5、光线作怪声音作怪
6、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贴近地面的一层空气温度就比上面一两米的温度高,短距离内相差七至八度,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人们产生一种错觉,空中的乔木看起来像倒栽在地面上,蔚蓝的天空倒映在地上,看起来像汪洋万顷的湖面,便形成了沙漠海市蜃楼。
7、承上启下。
8、不能。第①节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先说科学原理,再列举怪异现象,这是从本质到现象,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不可取。
9、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在对事物解说的科学性,同时词语的搭配也恰当。a句把现象产生的条件、光线的变化造成人们的错觉等诸多因素说得严密而完整。“倒栽”“倒映”与相应的事物搭配很恰当。b句揭示鸣沙现象产生的条件,揭示了鸣沙的原因和结果之闻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用语准确严密。如以“走动”“移动”来表达事物改变原来位置的意思,在词语的搭配上非常讲究。
【课外拓展】
10、黄河严重的水土流失。
11、引用说明,如“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数字说明,如“年均流量为432亿立方米”。比较说明,如“黄河的流域面积不及密西西比河的1/4”。
12、直接原因:注入黄河的泥沙使黄河河床每年增高。间接原因:植被破坏。
13、本来说明黄河发源地地势之高。文中说明黄河河床之高。
14、无疑而问,加强了语势,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警示人们对水土流失要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