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教案人教版5篇(实用)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教案人教版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宋词相关知识,及柳永词作的特点和创作风格。
2积累字词及名句,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方法
1通过感受形象,领会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法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体会作者低沉伤感之情。
2品味语言,学习艺术特色,掌握鉴赏诗词的基本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
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使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离别时幽怨伤感之情,伤离别,重真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2 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做到“举一反三”。
教学方法:诵读法 提问法 点拨法 讨论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离别是永恒话题,穿越时空,永驻于岁月长河。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徐志摩《再别康桥》
二、词的相关知识
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慢词是宋词主要体式之一,“慢”是延长引伸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鍀迟缓了。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
三 作家作品简介
(1)(约980--约1053年),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狂放不羁,擅长词曲,熟悉许多歌妓,经常流连于秦楼楚馆,为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还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当时有人向仁宗举荐他,但仁宗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何用浮名,且填词去!”遂落第。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后,别无出路,只好以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一带过着流浪的生活。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54岁方考取进士,做过几任小官。晚年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南外。
(2)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在北宋词人中,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词却占有重要地位。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他的词在当时便为人传唱,据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他精通音律,能自制新曲,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柳永在与歌妓一起生活中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同时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所以他的作品,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感情真挚。《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 已缠绵悱恻、哀婉 动人的别离情景。
四 解题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此曲就是柳永取唐时旧曲翻制而成。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五 整体感知
1 齐读《雨霖铃》(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明确:哀婉、悲伤、凄清 ,指导诵读,纠正字音。
2播放音频,让学生把握感情基调。
3 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选择什么意象)来准确传情的。
意象:
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
柳、风、月
作用:
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六 精读课文
1、上阙分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 起首三句写什么?是情?是景? (写景)
点明季节、时间、地点和事件。勾勒了一个情人离别的典型环境。
2)地点(长亭)时间(晚上)季节(秋季)提到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萧瑟)
明确: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受,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所以,起首句已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凄切”。
“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1)这写什么?(写情)明确: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2)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为什么?
明确: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你怎么来看待这句的意境美(引导学生发言)明确:这句写情态。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2)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 )
明确:这句写什么?(写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路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日“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这样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压抑、苦闷。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全句写景,又全句写情。
2、下阙赏析: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下片换头写情,叹息古往今来离情之可悲。“伤别离”点名这首词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又推进一层,更何况我正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多么难以忍受!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柳永把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诗中,又扩大了这种感受,以“更那堪”衬托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
2)“清秋节”一词,照应前面哪句?(寒蝉凄切)
明确:前后照应再次点明离别时的凄清氛围。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后来竟成为苏轼相与争胜的对象。那么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明确:词中有画,景中含情。联系特定情境。画面出现在“酒醒”之后,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诗人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的留在心上,而前路是“千里烟波”,继续前行离爱人越来越远,可以想见他的心情。
2)在此句中词人写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风、月,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呢?请同学们给合之前所学,讨论3分钟,谈谈看法。
明确:关于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学生自主讨论)
总结:柳有“留”意,残月西挂,伊人不再,晓风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这两句叙述全篇本意,是词的主文,“今宵酒醒何处”两句烘染本意,将诗人的立意渲染为—幅深秋羁旅图。“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列锦”式的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
3)词人采用了画家所常用的点染笔法。“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上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渲染这种离别时的凄清。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面是用景浯,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怅触而已。
2)“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其以问句做结,更留有无穷意味。如此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七 整体归纳:我们再回头看整首词,情语在写情,景语也并非只写景,每句中都包含无限情思。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诵读时注意体会词融情入景的特点。词中采用了虚实相济的写法,别时场景实写,别后情景虚写,虚实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哀婉、无奈、凄清的别离氛围。
八 拓展思维: 鉴赏诗歌的技巧?
1 总思路:意象——意境——表现手法——情感(通过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点?描绘怎样的画面?表达什么感情?)
措施:看题目,典型景物,关键字词。
2 你最喜欢那句话?原因是什么?
九 板书设计:
雨霖铃
景 情
别前 寒蝉 骤雨 长亭 悲戚
(实)
别时 兰舟 烟波 暮霭 楚天 不舍 愁苦
(实)
别后 杨柳 晓风 残月 孤寂 落寞
(虚)
十 总结:今天我们学了婉约词的代表作《雨霖铃》,重点让大家把握词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特点。另外还让大家品味词中意象,体会作者感情。在此基础上了解婉约词的风格。全词以“离情”为线索来贯穿全篇。以时间而论,先点出“秋天”,后点出“傍晚”,再想到“今宵”,又遥想到“经年”,不管时间怎样变化,处处都是只写“离情”。以空间而论,从送别都门的“长亭”,到暮霭沉沉的“江上”,到“晓风残月”的远方,空间转换,仍然不离写“别情”。全篇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主题突出,不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品之一。
十一 作业:背诵,把词描写成片段。
十二 教学反思
高二语文教案人教版篇二
《滕王阁序》
教学目标:
一、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二、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的义项,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四、背诵课文2~5段。
教法及思路:以诵读法学习本文。
一、读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二、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三、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介绍写作背景。
二、疏通文意,通读全文。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
课文。
1、作者:见课下注释①。教师补充: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2、写作背景:见课下注释①。教师补充:《新唐书·文艺传》记滕王阁诗会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二、通读全文。
1、通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看注释注音。
2、看注释,粗通文意。
3、集体齐读课文。要求:分段读,师个别指导正音,节奏校正。
明确:诵读的停顿关系到语气的准确性,本文是骈文,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少数七字句。
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模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模式:
(1)、孟学士/词宗;访风景/崇阿。
(2)、临/子之长洲;穷/屿之萦回。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七字句读法有四种: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3)、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天/一色。
(4)、都督/阎公/之雅望。
4、熟读课文。
三、作业:背诵课文2~~5段。
高二语文教案人教版篇三
《秋声赋》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把无形的秋声写的绘形绘色,把萧森凄清的气氛渲染得生动、优美的艺术技巧。
2、能借助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2)、背景
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3)、文学常识——赋
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我们学过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轼的《赤壁赋》。
二、学习过程
〔一〕导入并检查预习
选取一些描写秋的佳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给加点词语注音,并在文中标注到位。
悚(sǒng)然 萧飒(sà) 鏦(cōng)鏦铮(zhēng)铮 砭(biān)人肌肤 载戕(qiāng)贼
活动单
(二)重点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忽奔腾而砰湃(砰湃同澎湃 ,波涛汹涌的声音)
2、古今异义
如赴敌之兵(兵,古义;军队。今义:士兵。)
金铁皆鸣(金铁,古义;兵器。今义;金属名)
3、词类活用
欧阳子方夜读书(名词作状语) 春生秋实 (名词作动词,结果实)
4、文言句式
胡为而来哉?(胡……哉:疑问句式,为什么呢)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所以。。。。。,乃。。。。;固定句式,用来。。。。是。。。。)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奈何。。。。:固定句式,为什么。。。。)
二、探究思考:
1,第一自然段是描写的什么?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秋声的?
明确;秋声 比喻的方法
2、作者对秋声的摹写,是用一连串的比喻借有形之声写无形之声的妙处,这些妙处何在?
明确;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鏦鏦铮铮”“金铁皆鸣”“衔枚疾走”的人马声,通过这些恰当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另外作者巧妙地利用“听”的过程写秋声,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 4、这两小节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分别有什么作用?
3,如果说第一段是写的秋之声,那么第二段写的又是什么呢?朗读并讨论一下,如何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对秋状的描绘和对秋气的议论
4,此部分怎样来写秋之状的呢?
明确;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其中色、容为实,气,意为虚,手法是由实入虚,而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在写秋之状,接下去作者写道:“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可见作者写秋状其实是为了写秋声的由来,写出了秋声悲的特点。接着作者用“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以此表达自己的感慨,从中看出秋的肃杀。
如果说第二段前半部分是在写秋之状,那么后半部分就是在议秋之心,突出秋心的肃杀
5,朗读第3节,思考:宋人写文章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特点那就是: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得到感悟、得出哲理。那么欧阳修会不会只是为写秋声而写秋声呢?,那么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人生感悟呢?
明确:人生的忧虑烦恼、劳顿困乏会耗损人的经历。
力所不及、智所不能的事会使人快速老去。
人应该知足常乐,不要与人争荣。
这一段,作者联系人生,抒情言志,由秋声及草木,由草木及人生,其伤感悲秋之情溢于言表。明确此段是本文主旨所在。
补充资料:欧阳修在宋仁宗嘉佑占四年(1059)春天辞去开封府尹的职务,专心著述。这时的欧阳修,在政治上早已经历了多次贬官,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正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在《秋声赋》中,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人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检测单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a.悚然(sǒnɡ)萧飒(fēnɡ)淅沥(xī lì)
b.栗冽(lìn liè)吹拂(fú)肃杀(sù)
c.杀戮(lù)戕贼(qiānɡ)黟然(mò)
d.飘泊(bó)丘墟(xū)渥然(wò)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a.礼上往来秋高气爽皎洁零落b.豁然开朗秋毫无犯惨淡烟霏
c.挺而走险卓有成效寂寥葱茏d.丰富多彩贻笑大方凄切针贬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①悚然而听之②乃其一气之余烈
b.①此秋声也②故其为声也
c.①其色惨淡②其气栗冽
d.①常以肃杀而为心②夷则为七月之律
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欧阳子方夜读书 在夜里
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快速地
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小毛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憎恶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快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士兵
又兵象也,于行用金 战争
翻译文中语句
(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3)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尽,来往亭前踏落花。
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情感?
课后作业
背诵名句
高二语文教案人教版篇四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教学目的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作归纳,如“朝孰、诚、方、善、间”等。
2、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4、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二、重难点
1、重点字词、句式
2、《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3、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
三、教学设想
可在教师指导下,以讨论、串讲、表演、做练习等方式,引导同学自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老师的讲授既要讲清楚重难点,分析好思想内涵,又不能占用太多时间,应以练为主。
四、课型和课时
自读课
两课时
五、教学步骤
和内容
第一课时
1、导入
:由三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位演忠臣、一位演奸臣,一位演皇帝,忠臣向皇帝进谏,要他多听从民意,广开言路,不要受小人蒙蔽,岂料奸臣在皇帝旁边挑拨离间,龙颜大怒,奸臣将忠臣推出去斩。由这小品导入
古代臣子进谏若直接言明自己的意见(即“直谏”)会很危险,臣子进谏是讽谏,由此引出题目,并解释“讽”及课题的意思。
2、点出《邹忘讽齐王纳谏》一课选自《战国策》,用幻灯片打出该学的知识。
《战国策》:又称《国策》,原为战国未期和秦汉间人怕编纂,后经西汉未年刘向编订成书,全书共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其体列为国别体,全书共12策,是一篇历史散文。
3、转入对文段的学习。
(1)学习一、二段的字词和句式(重点字词用幻灯片打出)
①孰:通“熟”,仔细
私:偏爱
朝
朝服衣冠:zháo:朝见
②词类活用:a名作状:[朝]服衣冠
[暮]寝而思之
b、名作动:朝服衣冠:穿戴
c、形容词意动用法:美我者:以……为美。
③古今异义词
尺:古;约合现在的23.1厘米
今:约33.3厘米。
窥:古:照
今:偷偷地看
寝:古:躺而不睡
今:睡觉
地方:古:土地方圆
今:地点、处所
④句式: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谁,哪个
孰与:相当于“与……孰”,“……与……相比,谁更”
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否定句宾语前置:忌,不自信
被动句:王之蔽甚矣
省略句:
与
坐谈
4、先让同学翻译第二段,再请同学分别扮演邹忌、妻、妾、客、徐公以及请一位同学做旁白通过这种活泼生动的形式即串讲了课文,又让同学领会了课文内容。
5、分析
问:师(1)大家观看表演时有无发现妻、妾、客大意都相同?
生:——有,都说邹忌美于徐公。
师:(2)大意同,但妻、妾、客在表述及语气上有何细微不同,可否找出?
生:——妻:热情地赞美邹忌,爱恋之情溢于言表
妾:比妻稍为冷淡点,回答有些勉强,说话较拘谨
客:用陈述句,语气更平淡。
反问句
师:(3)为何妻、妾、客都夸邹忌好看?
生:——妻→私
妾→畏
客→有求
师:(4)好,他们都是说邹忌美于起徐公,那么由文段看,实际上是谁更美呢?
生:——徐公。
师:(5)既然是徐公美,那么妻、妾、客的回答便是与事实不相符合了,那么也就是说,邹忌被怎么样了呢?
生:——被蒙蔽了(写板书)
邹忌
妻→私
妾→畏
客→有求
受蔽
师:(6)好,那么回过头来看看,第一段讲什么?
生:——邹忌比美的事
师:(7)好,大家看看,第一段与全文篇幅已近一半,那么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来写邹忌比美的事呢?邹忌比美的事与我们所要讲的有何关系呢?(引导大家看板书及第二段)。大家看,邹忌之妻私他,妾畏他,客有求于他,那么齐王是否也有同样的情况呢?——有,宫妇左右私齐王,朝廷之臣畏齐王,四境之内有求于齐王。
(转身写板书:)
邹忌
齐王
妻→私→宫妇左右
妾→畏→朝廷之巨
客→有求→四境之内
受蔽
师(8):好,那么邹忌之妻因事私他,妾畏他,客有求于他而受蔽,现在齐王的情况亦与邹忘相同,那么他是否也应该受蔽呢?(生):是并且受蔽更甚。
邹忌
齐王
妻→私→宫妇左右
妾→畏→朝廷之臣
客→有求→四境之内
受蔽
受蔽(甚矣)
那邹忌分析出齐王受蔽这结论时,是先说邹忘的情况与齐王的一样,而邹忌因“私、畏有求”而受蔽,所以齐王也应因此而受蔽。
(9)好,那么象邹忌,这种推理方法就叫类比推理。(用幻灯机打出)类比推理: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
(10)邹忌说到齐王受蔽这里就打住了,那么他是否只整指出齐王受蔽这事实呢?——不是,他是想说齐王须纳谏。
(11)好,那么在家看齐王最后有没有接受邹忌的意见呢?——有
(12)好,那么要向国君说明须纳谏这个道理是比较抽象又不容易使国君接受的,正如刚才上课前的小品中的忠臣进谏,忠臣向国君说明要广开言路,不然会被奸臣蒙蔽,可是呢被奸臣反咬他一口,说他是想说国君是昏君,激怒了皇上,最后被杀。可是对比之下,邹忌就显得很高明了。他用比美这件很具体的生活小事来说明了齐王肥肉纳谏这个抽象的道理,使齐王愉快的接受了他的意见,象这种用具体的事实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的说理方法就叫做“设喻说理”。(打出幻灯片,让学生明白什么叫“设喻说理”。)
6、朗读前两段。
第二课时
1、以提问课后思考题的形式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也可以先朗读全文)
2、学习字词、句式(重点字词写在幻灯片上打出来)
[面]刺:当面指责
谤讥:古今异义词
古;指责,劝谏,中性词
今:诽谤,讥讽,贬义词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使动用法。
时时而问进:jiàn
间或断断续续地
其年:满一年。
朝于齐:朝见
介宾后置句:战胜于朝廷。
2、让同学串讲这两段,指出他们翻译得不好的地方。
3、分析
师:齐威王听了邹忌的话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什么效果(得后思考题)
生:“群臣史民……受下赏”。
“群臣进谏……皆朝于齐”
师:由此可见邹忌讽谏效果奇佳,那么,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引导学生从进谏者,邹忌及纳谏者齐威王两方面去思考,为了帮助理解,可插入淳于
谏齐威王的小故事以说明齐王是勇于接受别人的意思,从谏如流的。在说明邹忌这方面的成功时,着重说明是比关关事他亲身所经历的以及生活小事这两点,综合以上得出结论:(写在幻灯片上)。
为何成功
邹忌(进谏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齐威王(纳谏者):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
5、邹忌形象分析(简单提上一下)——写于幻灯片上
邹忌:①关心国事,具有远见卓识
②实事求是
③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
6、解决未完成的课后题。
7、体现多练原则,让学生当堂完成有关课文文段的阅读理解训练并评讲。
8、朗读全文。
六、板书
设喻说理
邹忌
齐王
妻→私→营妇左右
妆→畏→朝廷之臣
客→有求→四境之内
受蔽
类比推理
受蔽(甚矣)
高二语文教案人教版篇五
《青玉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笔法。
2.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
3.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抒情主人公“那人”形象的把握。
教学难点:千古名句的理解及形象之外所给人的丰富联想和深刻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同学们,南宋词人辛弃疾有句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历来被人传诵。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有人说,那是辛弃疾在寻找他的伊人,也就是文章中的“那人”;也有人说,“那人”就是辛弃疾自己;还有人说,“那人”不是指人而是指作者心中的理想,众说纷纭。今天我们来赏析一下这首词,看作者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
二、简介背景:辛弃疾一生仕途坎坷,最后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因此,字里行间有种高洁的气质,但是也有孤独寂寞的显露。
三.初读体会
1. 自由朗读文章(结合文章注释提问,元夕之夜你在做什么,见到什么场景,那这首词又写了怎样的场景)
2. 个别朗诵(正音)
3. 再读词文,分组讨论上下片内容。
四.赏析词文
(我们来分享一下大家对这首词的理解)
1. 本词既然以“元夕”为题目,那么词中从哪些方面来写元宵节的盛况的呢?下面我们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说一下。
( 提示 :a.焰火:如花树如星雨——形态之美。
b.车马:宝马雕车香满路——服饰华贵,观者之盛。
c.音乐:凤箫声动——音乐美妙。
d.花灯:玉壶光转——光彩夺目
e.士女: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妆扮、情态之美。
总结:上片反复渲染了一个动态的绚丽的灯节之夜。车多、人多、灯多;焰火美、音乐美、花灯美、服饰美、情态美。作者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多种感觉器官,极尽渲染烘托,写出了元宵节的热闹非常,盛况空前。)
2.元宵节盛况的描写中既写景,也写人。上面我们看了热闹的景象,那文中又出现了几类人,主角是谁?请分析概括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提示:两类人:“笑语盈盈”的仕女;“灯火阑珊处”的那人。
主角:“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形象: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女性形象。)
3.写景、写人起到什么作用?(既然主角是“那人”,文章却用十三句中的九句来写景,写别的喜欢热闹的女子,对于写主角有什么作用和好处吗?
提示:写景写人都是为了反衬女主人公。a.景越热闹,越见“那人”处境的寂寞与孤独。b.他人越高兴,笑语欢快,就越见“那人”的脱俗与淡泊。总之,这都是为了衬托“那人”的,这不是喧宾夺主,通过对宾的着重描写,正起到了加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采用烘云托月之法,用意全在烘托那人。)
4.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 “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提示:从作者身世看,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写出作者尽管无法实现自己的志愿,也不愿随波逐流过着醉生梦死的奢华生活,而甘愿在这疯狂的热闹中独守着孤高、淡泊,自甘寂寞。)
五.知识迁移:
一篇文学佳作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还表现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示。例如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也是做学问三境界)。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的《蝶恋花》)。这首词是写离别的痛苦。闺中人一夜难眠,晨起登高,极目远眺,西风黄叶,天涯路长,想和思念的人通个音信,却因山长水阔而不知道他在何处。这句词富有哲理,王国维以此说明第一境界:高瞻远瞩,选定目标。故也称为“立志”。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写思念一个女子,为了她,自己一天天憔悴下去也在所不惜。王国维以此比喻为第二境界: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故也称为“追求”。
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这首诗写上元之夜,灯月交辉、车马喧闹。观灯女郎,笑语幽香,飘然而过。然而意中人千寻万觅,杳无踪影,似乎已经绝望了。谁料蓦然回首,竟看见他在灯火阑珊之处。悲喜交集,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王国维以此比喻为第三境界:豁然开朗,亲手得之。故也称为“获得”。
规律总结:
渲染就是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表现手法。古典诗词中常常运用这种表现手法。如杜甫的《登高》,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眼前的秋江之景,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俯仰间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
再如柳永的《雨霖铃》,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送别的环境,点出离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作者浓墨重彩,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极力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加重了离愁别恨,为全词定下了凄凉伤感的基调,真正做到了字字写景、字字含情
方法指导:
如何区分渲染和烘托两种手法及其作用?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如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衬出诗人的思想情感,是烘托手法。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烘托是一种侧面描写,即为了突出主要方面,作者从次要方面下笔,加以修饰和陪衬。烘托又称烘云托月,为了突出月亮的美,而从云写起;或为了表现红花的美,反复地刻画绿叶。所以烘托的“托”略带“衬托”的意思。如《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作者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种种描写,就是从侧面来烘托罗敷的美。渲染则是为了营造某种气氛或创设一种意境,而对景物或声音进行描写。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作者开头写寒蝉凄惨悲切的叫声,目的是为下文的离别渲染一种凄凉、伤感的气氛。
课堂训练
比较李清照的《永遇乐》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永遇乐·元宵》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答:这两首词的共同之处:二者都是以元宵灯节作为描写对象,借以寄托另外的思想感情。在表现方法上,都用了对比手法,极写元宵盛况,反衬出一位独处于灯火稀落之处的孤高女子,借以表现自己不同流俗的政治操守和高洁的人格。用较多的笔墨来回忆“中州盛日”的元宵,抒发的是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用比喻、白描、对比、渲染、以乐写哀等手法。
其不同之处是:辛词只直接对过去的元宵没有牵涉,而李词对今年的元宵的用笔方式与辛词不同,并没有真正突出其繁华场面,而用较多的笔墨来回忆“中州盛日”的元宵。
这主要是因为二者的立意不同。李词所抒发的是家国之慨和身世之感,而辛词则是表现了不同流俗的理想追求,从政治层面来说,是对朝廷奉行投降国策并由此带来的政治现实的不满,从而表现自己的政治操守和高洁的人格。在对比手法上,二者也有所不同,李词除了今昔对比外,还从人与我、乐与悲等多方面进行对比,辛词主要是将世俗与“那人”进行对比。李词表面极写元宵节灯火辉煌、万人彻夜狂欢的场面,讽刺南宋统治者只知沈醉于歌舞升平,而不思复国。词中繁华的景象,衬托出一位自怜幽独,脱俗不群的美人形象,从中表现了词人唯我独醒,不随波逐流的清高品格。
六、布置课后作业
1《全优设计》p111第六 第七题
2整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