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年味散文600字实用(九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年味散文实用篇一
所谓年味,并不仅仅是嗅觉,而是一种记忆的载体。我们迎来的每一个春节,都会在心中与过去的春节相比较,这是一个不自觉的行为,是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与回味。
说到年味,首先是生活的味道,吃的喝的玩的用的,体现着生活的富足与多样性。生活总是在悄然变化,很多时候人们会忽略了这种变化,只有跟过去相比较,才会惊异于这样的变化,细细思量时,更惊讶于变化的巨大。儿时乡村里的春节,虽然也热闹幸福,但物质上的贫乏,还是令大人担忧,令孩子们惆怅,当吃喝穿都无法满足的时候,人们离幸福生活的距离还很远很远。但儿时的春节是热闹的,那时人们彼此之间没有多大距离,每个人相处得很融洽。这就是记忆中其乐融融的年味,现在想起来都有恍如隔世的感觉,可能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当然,春节是传承几千年的传统节日,自然有着丰富浓厚的传统文化,所谓年味,也是文化的味道。那红红的对联,散发着好闻的墨香,便会想起小时候学习书法的情景。小学时,学校里开小字课和大字课,大家都煞有介事的摆正样子写字,每个人脸上身上就会沾上不少墨汁,个个像戏曲中的丑角。好看的字老师会用红笔圈上,算是一种鼓励,虽然绝大多数人成不了书法家,但对书法与毛笔不至于陌生。如今春联大多是印刷的,少了手工书写的差异性,倒有种呆板的缺憾。春节时还有年画、鞭炮的味道,虽说现在很多人不再贴年画,也有人出于环保不再放鞭炮,但天地间的那个味还在,只要细细嗅一下,就能令人陶醉。
年味更是岁月的味道。怎么来形容这种味道呢?可能每个人的感受都会不一样。我心中的年味,有着阳光的味道,那是初生的阳光,清新仿佛还带有一丝甜甜的潮湿气息。当然,阳光的气息也是变化的,有时像是炒栗子的味道,有时又像烤红薯的香味,有时还像爷爷那呛人的旱烟味,有时又像母亲手中饺子的香味。我心中的`年味,还有青草味道、有河水味道、有粉笔味道、有硝烟味道,我不知道这些味道的来源,也并非对所有味道都喜欢和接受。有的味道让我如痴如醉,有的味道让我坐卧不安,我曾与人交流年味,原来大家心中的味道都不一样,但聊着聊着,大家心中的年味便慢慢趋于一致,那便是幸福的味道。
年是立体的,年味只是过年的一个方面,很多人都在慨叹年味越来越淡,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年味不是越来越淡,而是在慢慢演变着。旧时的年味简单、浓烈,大家心中的年味差不多,而现在的年味更充满多样性,每个人有着不一样的年味,这也正符合当前的生活走向。
年味散文实用篇二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说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散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年味的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街小巷,人车穿梭;手机炫铃、商场音乐都飘出了“新年到,祝福到”的喜庆歌谣;丰盛的年货摆得满格沿沿;促销商品满大街叫喊。
但是人们大都言不由衷地抱怨:“过年没意思,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老年人说,年轻人说,就连小孩也不稀罕这集中收压岁钱的日子,因大都素平就不缺孩子的零用钱。
乍一听,好似人人感叹生活无味,岁月沧桑。其实放眼世界,回望历史,浏览现实生活,深入实质思考看待这一现象,容易明白感慨“新年没味”,不是“年真的无味”,而恰恰说明我们的生活,从蛮荒走到现在,是前所未有的空前繁盛。一方面人们物质上大都不缺吃喝穿带住;精神上玩山玩水已经是老土。老人小孩玩电脑才是耍酷;唱歌进入星光大道,才算唱出歌喉。遍游祖国名山古迹,再空飞飘海去国外,才好似玩到兴致。
我们的生活水准已超越了改革开放前,如今相当于天天过新年;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双重性。因每日不缺吃喝,穿金戴银,年已经逐渐成为时间的变异,传统的习俗而已;再也不是因新年才杀猪宰羊,见到吃到一点肉;也不是因过年了,才能给小孩添件新衣衫;或过年了才走亲访友玩玩。
所以我们各种需求的频繁满足,造就了精神上已没有新意,因而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引发出动物贪欲的共性,抱怨“过年没意思”!
近几十年路面一再加宽,公路不停地增多。条条如长龙一样蜿蜒横亘于群峰沟壑之间;一列列火车虎啸龙吟,穿梭在一个个山体之中;但是养车族们仍然整天烦心唠叨:路面太窄,堵车超常,停车困难。
近几年房产大腕们紧紧抓住了修高层楼宇的机遇,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入云层,飞行员们在高瀚的太空仍要绕道而行。全国上下移山填海修楼达到疯狂。人们却仍抱怨住宅不够。哎,人人有本念不完的遗憾经。
殊不知罪魁祸首却是我们无限的贪欲造就了自己的烦忧?!
诚然我们要顺应时代前进的步伐,也不愿居住茅屋竹篱。但是务必也要考虑车楼可如此无限制造下去,停车修楼的土地却是不可再生的`事实。
因此本人愚见,年不是真的“无味”,而是当务之急要降低我们贪欲的胃口,要知福、惜福,造福。想想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四大发明,四书五经等。而当今的我们做了什么?为我们的后辈们该留点什么?所以社会飞跃发展的同时,人的精神世界急需辖制贪欲,返璞归真。
因此“变味的年”来自于自身意念的贪欲。
年味散文实用篇三
随着年的临近,外出的人都纷纷归家。这年头虽然过年的方式已多种多样,但大多数还是以归家为主,这或许源于人们思想意识里对于家庭的归属感和整个社会倡导的一种风气,————过年就该回家,回家才是过年。无论是在新闻里看到的春运,还是身在其中的一份子,都能感受到那些背着行囊,不辞辛苦挤上列车的人们,哪怕是站着回家,也有藏在心里的喜悦。
浓冬岁末,外出的人们都盘点打理好这一年的收获,带着家人的牵挂与期盼,回到那熟悉且眷恋的地方,和家人团聚,与亲朋攀谈,带来远方的故事,收获不一样的感叹。正因为有了年的习俗,才让这种回归变得充满仪式感,回家,带着小孩喜欢的吃食和玩具,带着同龄人所具备的热烈与机警,带着老人所需的冬衣与甜点,给别人一份体面,给自己一份心安。去祭祖,去还愿,让自己的血脉认祖归宗,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神灵的安慰“归”是年的主题,“归”是年的味道。
回到家里,迎接我们的是温暖的炉火、热腾腾的饭菜、散漫的生活,家是温柔的避风港,家是舒适的歇脚处,一家人坐下来,盘点这一年的家长里短。对外,那些拾得起的交情,不论应酬还是宴请,都值得小酌几杯,夜短情长。对于年的仪式,那自然是穿好吃好再喝好,年货的采购必不可少,依据经济情况,虽然“过年”的层次不一样,但过年的氛围却是一样的,我们买鞭炮、买蔬菜、买各种肉类、买零食水果,我们贴子、贴春联、挂灯笼,辞旧迎新,让我们的生活在各种触觉上充满趣味。“年”是个喜庆的节日,年的韵味是我们自己营造出来的味道,算是对这一年的庆祝吧。
拜年,更多的是亲戚间的往来,不管在过去的一年里是否见面往来,新年伊始,亲人之间走在一起,自然多一份亲近与欢喜,发红包,送礼品,带来一份问候与关心,亲人之间就变得更亲密。宴席上,换盏推杯,尽兴量力,既是喜庆,就该高高兴兴地聚,开开心心地散。拜年就是在过年的时候拜访。对亲人的拜访,既是恭敬的礼仪,也是出自于内心对于亲情的维系。年的味道,也包含着亲情的重温与巩固。
年,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年,也是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习俗,虽然各个地方过年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年的韵味却是相同的。我们之所以对过年依旧保持着浓重的仪式感,是因为我们依旧保持着对“年味”的`向往。
年味散文实用篇四
刚刚迈入腊月的门槛,人们就开始营造过年的氛围。城市逐渐换上羽衣,商家开始出售年货,游子准备回归家乡……一步步,过年的氛围被大家催促着高涨,直至除夕夜达到高潮。
守岁是除夕夜的一项重要仪式,虽然现在很多人已经认为守岁没有必要或者没有意义,但是我们家每年都在坚持,从来没有间断过。爷爷奶奶在的时候,我们家守岁就是全家人围在一起,一边看春晚,一边听爷爷奶奶讲他们小时候过年的各种事情。我听着,看着,笑着,问着,等着,屋子里热闹极了,也温馨极了。
爷爷奶奶不在了以后,我们家的守岁就是我、爸爸、叔叔之间的对弈。春晚渐渐淡出我们的世界,最初是没有人看也把电视开着,制造一种热闹的气氛,后来,我们都认为安静的氛围更适合下棋,我们家至此与与春晚绝缘。
零点以前,天地间安静极了,只时而会有烟花绽放前的绝响传来。我和爸爸、叔叔围着一张桌子,守着一副象棋,在棋子与棋盘的碰撞声中等待一段岁月与另一段岁月的交接。
其实,这副象棋已经沧桑不已,它至少已陪我们跨越过十次年岁的交替。木制棋盒因保存不善和时间长久已经分解成两半,棋子上散落着洗也洗不掉的老人斑一样的黑点,代表棋子身份的红黑字体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鲜艳色彩,幸运的是,棋子的数量依然完整。记得初学下棋的时候,这副象棋在我眼里是那么巨大,每一颗棋子捏在手里都分量十足;如今,我伸开手掌,掌心里的棋子是那么娇小,握在手心不过是轻而易举。
相比于自己参战,我更喜欢看别人下棋,所以,今年我还是选择了做叔叔和爸爸的公证人。和小时候看他们下棋不同,那时的我最爱看的是换棋,棋盘上的棋越少,我越容易看懂,也越容易判断局势;现在,从他们动第一颗棋子,我就把棋盘上的形势印在了心里,并在心中对他们走出的每一步迅速作出评价。
都说“观棋不语真君子”,我是算不得君子的,面对叔叔或者爸爸明显的失误,我有时会忍不住嗟叹,看见他们其中一人身陷僵局,我又会立即与他统一战线,想办法帮他改善局面。叔叔常说我是个两面派,两边帮,我总是得意地笑。这是我们自己的棋,也是我们自己的局,多个搅局的人多份开心而已,输赢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家人快乐地在一起。
总觉得现在的时间过得太快,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讲故事,那除夕夜似乎漫长得没有尽头,现在几局棋下来,零点的钟声就已敲响。鞭炮齐鸣那一刻,这副象棋完成了他的又一次历史使命,悄然退居到我们看不到的角落里。但我知道,它一直都在那里,默默地见证着我的长大,见证着叔叔和爸爸的老去。
大年初一,一早醒来,给家人拜过年,吃过汤圆,便坐等亲戚们回来,然后一起去山上给逝去的亲人拜年,这就是我们这里的挂坟。
农村的土地不像城市里,寸土寸金,规划严格,农村的丧葬制度也不像城市里,一板一眼,受限严重。在许多老一辈农村人的观念里,能够得一块风水宝地入土为安是他们死前最大的心愿,而城市里的火葬,他们根本瞧不上眼。
墓地的选择,一般是由阴阳师、逝者家属以及土地的主人共同决定,其中阴阳师起的作用最大。如果阴阳师挑出的土地是无主的空地,那大家都省事,如果是别人的庄稼地,那就还需要逝者家属去做通土地主人的工作,或求求人,晓以情理,或给一定的费用,赔偿土地主人的损失。总之,一定要给逝者择一处最好的栖身之地。这样一来,许多空地也就慢慢都演变成了墓地,俗称“坟坝”。
按理说,挂坟的时候,应该是所有逝去的亲人都要去祭拜的`,可是有的坟墓随着时间的推移很难再寻到具体位置,所以,我们也就只拜爷爷,奶奶,大爷爷,大奶奶,太爷爷,太奶奶,还有英年早逝的三爷。需要祭拜的亲人不多,可是都分布在不同的山头,一路下来,半天也就过去了。
今年挂坟与往年相比,出现了一点不同。爷爷奶奶的坟墓分别在两个对立的山头上,遥遥相望。大家去给爷爷奶奶拜年的时候,分成了两路,他们的说法是,一部分人去祭拜爷爷,一部分人去祭拜奶奶,分开走,这样效率高些。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有些生气,也有些失望。本来人死如灯灭,什么都没了,拜与不拜全在亲友的一点念想和一份心意,在这种事情上求效率,祭拜也就失去了该有的意义。既然懒得拜,那就不拜也罢。
我对叔叔说:“那是我的爷爷奶奶,我都要拜。”叔叔同意了,带着我和表弟,先给爷爷拜了年,再去给奶奶拜了年。
站在奶奶坟前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过,以至于那天连一句“奶奶,我来看你了”这样的话都说不出口。
初三那天,我散步时无意间又走到了奶奶坟前,想起自己初一那天面对奶奶的心情,很想弄清楚是为什么。我静静地站着,在心里问奶奶:“为什么?”奶奶没有回答我。我在那里待了很久,也想了很多。是因为我的心野了,总想着离开重庆,可面对奶奶,心里到底还是生出了一份不舍,还有愧疚。这么多年过去了,奶奶依旧是我在这个家里最敬爱的人。因为在所有亲人里,只有奶奶给过我一份完整的亲情和温暖。
春节期间,每天都会有人回来挂坟。他们大多已经离开农村,定居城市,只在过年的时候回来拜拜逝去的亲人。鞭炮声此起彼伏,纸钱燃烧的灰烬四处飞扬,空气里满是硝烟的味道。
有些人拜完逝去的亲人后,会就近在一户村民家借一把锄头,到地里去挖野菜。鱼腥草和蒲公英是他们挖得最多的两种野菜。不知道是不是来赶趟凑热闹,春节伊始,各种花树草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该抽芽的抽芽,该开花的开花。鱼腥草和蒲公英也在这盛大的节日里,前者拼了命地发芽,后者拼了命地开花。
鱼腥草在我们这里的名字叫折耳根,紫红色叶子,雪白的根,闻起来有股鱼腥味,入口还带点辛辣,糖醋折耳根是这里许多人都喜爱一道凉拌菜。有些常年在外工作,或者迁居城市的人春节回来给亲戚家拜年时,直接就说:“鸡鸭鱼肉什么的都别弄了,就给我弄一盘凉拌折耳根就行。”主人家当然不能真的这么怠慢难得来一趟的客人,只以一份凉拌折耳根招待他们,但是客人提了要求,就算主人家里没有这种野菜,也会马上让人到地里去挖回来,洗干净了拌好给客人呈上。想得周到的主人还会多挖一些,洗净了让他们带回家去。
蒲公英在我们这里的名字叫灯笼花,因为蒲公英凋谢时洁白的种子呈蓬松的球状,形如灯笼。灯笼花是拿来炖肉的,据说最好是用春雷前的,春雷后的灯笼花味道苦涩无比。此时的灯笼花就刚好,花鲜叶嫩,可以洗净后直接下锅,也可以风干了储藏起来日后再用。
小时候,我很不能理解人们对这两种野菜的热爱,长大了才慢慢发现,真正喜爱这类菜肴的都是离乡的人,当地人虽然也爱,但也只是时令到了尝尝鲜,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想吃的愿望。离乡的人不同,他们不仅吃的是一种特殊的滋味,更是一道乡愁,一份对昔年岁月的缅怀。无论是折耳根的辛辣,还是灯笼花的苦涩,刺激的都不仅仅是离乡之人舌尖的味蕾,还有他们那颗被与这片土地的相关记忆填满的心。而我之所以一直不喜欢这两种菜的味道,也许,真是因为我还没真正离开过这片土地。
年的味道,因地域差异,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因人情的不同,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定义。我尝到的年味,除了普天同庆的热闹,千年沿袭的风俗,还有那些不经意间落入我心里的生活点滴。这些轻飘飘的记忆,像一片片脱离了枝干的绿叶,虽然不如庞大的树冠惹眼,但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年味散文实用篇五
每个人的心里,年味儿都各有各的味儿。有兴奋的、有难忘的,甚至有的是难过的,而我觉得年味儿总是令人开心的。
一说到开心的年味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过年和小伙伴玩的情景。最有趣的就是在老家玩捉迷藏,我目光扫视着那个大箱子,立刻躲了进去。哈,果然是个好地方,居然没被小伙伴发觉,我躲在里面不禁暗自偷着乐。经过他们的全面搜索无果后,终于无奈的喊到:“出来吧,我们认输了!”这时,我才得意扬扬,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冲到他们面前,笑的前俯后仰。当然,过年除了和小伙伴尽兴的玩耍,更开心的是爸爸妈妈不用工作,可以天天陪我玩,这可是平时都不可能享受到的待遇啊。
大年三十晚上吃啥?年夜饭呀,还没开始吃饭我都已经开心地像只活蹦乱跳的小鱼。为什么这样开心呢?因为今天请来了很多“嘉宾”,大家一起吃年夜饭,最令我快乐无比的是我可以参加到做年夜饭的队伍中去。奶奶唱主角,妈妈当配角,我充其量是个跑龙套的。今年的年夜饭是特别丰盛,有丸子、猪蹄、红烧肉、烤鱼、牛肉……数不胜数,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就在灶边每个菜尝一口,肚子都快撑破了。
过年最有意义的要数收红包啦!这可不是用来吃喝玩乐的,而是用来交学费、买文具用的。你没发觉,每位长辈递给我红包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你要好好学习呀!”我可不能辜负他们的希望哦。
玩耍的欢笑,年夜饭的快乐,发红包的喜悦,都深深地包含在年味儿里!
年味散文实用篇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这一声声整耳欲聋的爆竹声中,我们再一次迎来了令我们期待的春节。这一回,我就来讲一讲我们浙江的风俗吧。
no.1吃
在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中,各式各样的美食就可以让我们几个吃货“飞流直下三千尺”了!不过,这些美食可是意义非凡的,你瞧这一条如黄金般闪着金光的仓鱼,就希望这我们年年有余;一只只圆溜溜,白白的汤圆,也希望我们一家团团圆圆;还有那一碗金黄的鸡汤,代表了长辈对晚辈“展翅高飞”的期望。
no.2玩
那一年,在年出现的前一天晚上,一位神仙对大家说:“这个怪兽年,虽说凶猛无比,可却有三的弱点:一,它怕亮,二,怕红,三,怕响。”于是大家开始分工,决定于“年”绝一死战。
晚上,“年”来了,大家待它走进中心,刷在点亮灯火,把“年”困住,在跑出几个身着红衣的人,他们高声欢呼着,向“年”扔爆竹,到了今天,“年”没了,可这个故事和习俗却流传至今。
这,就是我家乡的年味。
年味散文实用篇七
盼呀盼!终于盼到了过年。此时我的心情格外的开心。伴随着我的兴奋,天空中响起了各种各样的炮竹声。
这几天,我充分体验到了年的“味道”。
大年三十早晨,外公忙来忙去。将近中午,外公从柜子里拿出一副对联,打开后对我说:“知道吗?每逢过年家家都要贴春联、挂灯笼,这是我们的传统习俗。”我仔细地读着大红纸上的鎏金烫字,上联是:人和家顺福星照;下联是:心想事成鸿运开,横批是:万事如意。预示着癸巳蛇年好运多多,万事如意。
贴完对联后,外公又拿出一个大红灯笼,可是一试验灯泡没亮。外公让我下去买一个灯泡重新安上,这一切都准备得十分妥当。
夜间十一点钟,我们又来到奶奶家吃年夜饭。每年奶奶都要给压岁钱。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奶奶给的压岁钱是以往的好几倍。吃着年夜饭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解放前,有一个叫刘二爷的,家境贫寒,孤身一人。每逢春节都吃不上一顿饺子,邻居很同情他。每逢过年都给他端过来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如今,每家每户的餐桌上,美酒飘香,菜肴丰盛,大家尽情地享用美食。享受太平盛世的幸福生活。我感到中国年是世界上最好的节日。
年味散文实用篇八
匆匆的又是一个年关了……
透过窗户,望着窗外走过的日子,匆匆的身影一次次地映入我的眼帘,亦一次次地让我陷入时光深深地吝惜之中,每每在这个时节,我都会写些文字来弥补这个时空的迷茫。因为在年关将至,所有一切都会成为记忆深深地搁浅在我们的生命里!
年关,是一年的结束,亦是来年的开始。年关就像是一座桥,将人们的昨日与今天联系在一起,在这段时间感悟,在这段时间期盼,在这段时间迷茫,在这段时间栖息,感悟走过的一段段的流程,迷茫未来的一个个日子,栖息一段段新的时光,一句话,在这年关,文字里印下昨日走过的深深痕迹,同样也种植下我们来年的新芽!
可能是这个缘故,我还是想写下今年年关的文字,来祭奠这份年关的心情。生活,当在某一日打开回首的大门时,也许这年关的文字还是一份沉沉的记忆,我希望如此。
年年年关年年写,岁岁年关岁岁情。在这年关时刻,我想起母亲给我们做过的新衣,想起与父亲在年关一起置办的年货的时光,想起与父母一起到镇上置办年货的时,冷飕飕的寒风,和父母那一双双温暖的手,想起我们穿梭在人群里的笑意和愁容!
走进年关,年味愈来愈近,街道上已经是热闹纷繁,乡下置办年货的人们,行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有的携着老人,有的携着孩子,有的独自徘徊,每每遇到这份情景,总会勾起我在年关的一份份心绪,这份心情如同是年味一样成为我这年关的记忆!
在年关,我喜欢走进商铺与市场,一是看,一是想。看看年关的人们在想什么,想想年关的人在看什么,不论是慨叹,还是惊叹,每一声,每一次都会收入我的文字,慢慢的,我就习惯了在年关里寻觅,寻觅一份年关的文字,寻觅一份年关的心情。
年关的文字是湿重,这是父辈们在年关给我的`记忆。现在想起那些从身边远走的年关时光,想起从时光中离去的亲人,心里总有一份说不出的酸楚!在那一刻,和多数人一样的我总期盼自己快快长大成人,至少能减轻父母身上的负担,给他们想要的一个生活,每每看到如此慷慨的我,父母总会是笑笑,或用母亲的话说:这就是生活!我不解母亲的意思,于一个苦涩年少的我来说,更不能理解这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因此我常常冥想于年关之中。
每到年关,于一个外乡人来说,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句话:回家过年吗?
每逢佳节倍思亲,年关愈近,年味愈浓,那思乡的心绪也在日益剧增着!
今天在忙碌之中写着一份关于年关的文字,期间早已种下了一份深深地怀乡之情。我不能忽略这份年关的文字,因为这份心绪支撑着,我愈来愈感受到这年关深深地眷顾!
天地有多少情相聚,亲情,友情,爱情,与乡情,一样聚集在年关之中,让我们身处其里不断的演绎、仰望与回首着!
2015.2.8
年味散文实用篇九
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来了。又悄无声息的走了。它带来了一年的成功,一年的失败,一年的喜悦,一年的乡愁。过年,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是亲朋友好友相互窜门,互送祝福的好时候。也是闲情别致,全家出游的好时节。
小孩盼过年,大人盼农忙。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每年过年的时候,老爸老妈都会说这句话,年初一的早上,吃早饭时,母亲也会说出:“今年平平过,明年买马骑”的象征吉祥,富裕的言语。到现在我才明白以前父母说的话的含义。
小时候,由于家里贫穷,一年到头难得吃得上几顿肉,更谈不上置办新衣服了。每到过年的时候,就能美美的吃上几天。还能穿上新衣服,拿上半斤白糖,红糖,一块肉去给长辈们拜年,既看望了长辈,增进了亲人的感情,还能得到长辈的祝福,并有红包,其乐融融。而父母却发愁了,因为每到过年就要花费大半年的开支。年一过,又得为新年做准备了。盼望着来年的丰收。全家人过上好日子。
长大后,不甘于贫穷的日子,离开亲人,背上行囊到南方繁华的都市打工。为了能节省资金解决家用,就连过年都放弃回去和亲人团聚的机会,留守在异乡。虽是跨年夜,却听不到老家那样此起彼伏的炮竹声。吃不上各种口味的糍粑,看不到朋好友和蔼可亲的容颜。看到清冷的街上依稀的走过几个行人,就连平时挤得水泄不通的小车也一下全多消失了,留下空旷的马路和空虚的城市。
如今,随着祖国的惠民政策落实,改革开放的脚步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富足。很多在外打拼的人每到过年都匆匆回家。然而,即使回到家里,由于假期不长,亲朋好友还没来得及相互看望,又要匆匆的离开家乡,只能通过现代化的智能手机发送祝福语给亲戚朋友,表示拜年,有的也是用微信红包发给朋友,表达自己的心意。即使去拜年,也不再提礼品,而是一个利是。既象征开门红,也不会造成你把东西提我家,我又提到别人家,转来转去还是这份东西的陋习,这样节俭过年的风气理应提倡。但是,更应注重于情谊,因为,一年,两年,甚至时间更长,亲朋好友也见不上一面,亲情,友情也慢慢的淡化了。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平时,因忙于工作,一年也很少有时间陪伴亲人。过年这短短的几天假期,应该充分利用在陪伴家人,看望长辈,邻里相望中,让那份亲情,友情更纯朴,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