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学反思不足之处大全(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匆匆教学反思不足之处篇一
抓重点词句品读感悟:
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找出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有关片段和句子,如“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在读中理解,领悟这些语句是如何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
结合生活实际研读拓展:
文中还有许多经典语句,如,“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时的学生已经面临毕业升学,六年的光阴一晃而过,还有半年大家就要分别了。想到这里,每一位同学都很激动。回顾过去的的点滴,同学们展开联想,写出了这样一些句子,“打球的时候,日子从操场上过去;游戏的时候,日子从笑声中过去;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上过去……”我禁不住动容,与学生一起深情吟咏,直到成诵……
匆匆教学反思不足之处篇二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全文语言优美而生动,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而且文中有许多短句适合朗读。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课堂实践,我感觉有些环节落实的较好,有些地方还有待改进。
一、能较好的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上课一开始,让学生齐读《人生》小诗,并让学生谈感受,激发学生珍惜时间及早努力的情感,继而引出本文《匆匆》。
二、精心选用教学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美。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心灵的倾诉和思绪的流淌,语言都很美,本文亦是如此,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使用与文本一致的语言。例如“作者的时间步履匆匆,那么你的时间又是怎样过去的呢?能像作者这样具体的拣拾起时间的足迹吗?”
三、拓展读书领域,让学生认识学海无涯。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为拓展学生的读书领域,课上介绍有关朱自清的图片简介,配乐课文朗读引导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散文境界中,课后通过多种方法收集有关事件的名言警句,进一步感受时间的珍贵。
四、反复朗读,积淀感悟。
《匆匆》一文最为感人的地方,一是其语言的优美,二是其情感的浓厚,引导学生深入的读,富有个性的悟,结合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去读,去倾听,倾听作者的彷徨,作者的无奈,作者的伤感,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和体会,在交流和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利用课件,回忆我们的日子是如何匆匆溜走的,并让学生进行仿写。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驱动学生灵动的心,飞扬他们智慧的语言,达到积累与运用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虽有闪光点,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对文章主题的挖掘不够深刻。这篇课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正常情况下应分三课时完成,但为了显现课堂结构的完整,只设计了两课时完成,导致有些地方该深入理解的只是几句话带过,再比如作者写作意图,不仅是为自己虚度时光而感叹,惋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这一点也应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深入体会。
二、课堂上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较少。要想让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互动,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还需要教师的迁移、引导。可在这次课堂教学实践中,自己做得不是很好,没有把握好教学时机,因而没能激发起学生的交流热情,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还要在这方面不断的完善自己。
匆匆教学反思不足之处篇三
《匆匆》教学反思时间过得很快,在周二刘洁琼老师的立标课上完之后,组里安排了组员上学标课,我是本组第一个上学标课的成员,这一次讲授的是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这是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全文的语言优美,但是也不乏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主要是利用第一课时解决字词句的理解以及本文的大概内容的掌握;第二课时主要是解决重点段落的理解和落实情况,从而延伸到积累拓展。
一、朗读指导对于每节语文课来说都很重要。从教六年了,但是对于指导朗读这个环节的操作还是不能够做到很顺利的完成,针对这节课来说就是在第三段和第四段的处理过程中应该很好的指导学生朗读重点的句子,但是由于自己的原因,没有落实这一个环节。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这一个环节的处理,也希望自己慢慢的熟练这一个环节的教学。
二、无痕教学如何落实。在这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我们组的领导评价我的教学中有一个环节做到了无痕教学,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反思自己的教学,什么时候才可以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是无痕的教学。如果要问什么事无痕的教学,怎么做才能够做到无痕的教学,我想就是首先应该做到的是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其次是设计好每个环节的过渡语言,这样也许能够做到无痕教学吧。
三、教学语言。在这一次授课结束后大家对我的教学语言的评价是干脆、利索。其实我自己认为自己仅仅做到了这两点,但是存在的不足就是我的语速太快,以至于自己原来带出来的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语速也很快,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朗读没有得到锻炼,但是课堂的容量无形中就增大了。
总之,每上一次公开课都会让自己成长一步,每成长一步就能够很好的激励自己更好的前进,加油!
匆匆教学反思不足之处篇四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文章创作于二十年代,在表达上与现代文章有所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文中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适合朗读,因而教学设计时,我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课堂实践,我觉得有些环节落实的较好,而有些地方还不尽人意。
首先,能较好地创设情境。上课伊始,引背《长歌行》,并让学本课文质兼美,是学习语言的典范。我教学本课以读为主线,由以读《长歌行》导入新课;以读激情:时间匆匆而逝的无奈之情,没有把握好时间的惋惜之情、自责之情;以读导练,“你在…… 的时候,……从 …… 过去 ”,练习说话,创新运用,以表达学生读文后的独特感受。
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做得较好的是:
1.整体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在读中使读者与作者、文本对话。
2.和学生一起欣赏、品味了文章的语言美及探究了它的表现美。
3.使阅读中领悟到的语言表现形成迁移到了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过程”。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个动人的情节时,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为什么?那是因为阅读者带着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的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用心灵诵读,融入角色,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会受到情感熏陶,会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其次,交流不够。课堂应该成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生与文本交流的平台,而这种交流的引发还是离不开提问。因而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应该成为学生课堂交流的依据。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在备课时,我采用了课前预习提示中的问题:想一想,作者在文中向我们看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有没有作出回答。并且在学生确定作者作出了回答后又追问:作者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本以为这个问题可以统领全文,让学生充分交流起来,但在实际上课中,这种“提问”没有转化成“交流”,同学们没有动起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思良久,觉得所提的“问题”是有价值的,只是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我不能融会贯通地迁移、引导,导致师生交流不够充分,没能激发起学生地交流热情。因而,问题的设计固然重要,而把握教学时机更重要。
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学机智,是动态生成,为了不使每一节课匆匆而逝,我还要不断地深入学习。
匆匆教学反思不足之处篇五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文章创作于二十年代,在表达上与现代文章有所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文中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适合朗读,因而地教学设计时,我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课堂实践,我觉得有些环节落实的较好,而有些地方还不尽人意。
首先,能较好地创设情境:
上课伊始,引背《长歌行》,并让学生谈感受,激发学生要珍惜时间,及早努力的情感。然后出示朱自清二十四岁时写这篇文章前的一段话,让学生明白朱自清二十四岁时已经意识到时光悄然逝去而无所作为,决心从今以后要珍惜时间,才写下了这篇《匆匆》。
其次精心选用教学语言: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地抒发,心灵地倾诉和思绪地流淌,语言都很美,而这篇散文尤为突出。因而在课堂上,我所使用的语言也尽量与文本一致,与课堂基调相符。如:“读了这句话,你听到了作者在你耳边的低低絮语了吗?”“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日常生活来将无声无形的时间具体化了。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它就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在一个又一个极普通的日子里匆匆流逝了。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了时间的脚步。”“作者的时间步履匆匆,那么你的时间又是怎样过去的呢?能像作者这样具体地拣拾起时间的足迹吗?”……
再者,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充分感知语言材料,自己读课文,品读感悟,渗透了“读(课文)、思(问题)、划(重点词句)、悟(感受)”的学法。读写迁移法:读是吸收,写是表达。在学生朗读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日子来去匆匆后让学生也写写自己或身边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相促进。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学习方法。
当然,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
首先,盲目求全:
由于追求课堂的完整,而不能使有些环节落到实处。了显现课堂的整体性,设计了一课时学完,确实密度很大,不够科学。导致有些地方该拓展的不能拓展,该多读的不能多读。如让学生谈作者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这部分是本课的主要环节,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在读中感悟,理解,领会,领会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并进行拓展练习,但由于时间所限,匆匆结束。
其次,交流不够:
课堂应该成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生与文本交流的平台,而这种交流的引发还是离不开提问。因而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应该成为学生课堂交流的依据。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在备课时,我采用了课前预习提示中的问题:想一想,作者在文中向我们看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有没有作出回答。并且在学生确定作者作出了回答后又追问:作者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本以为这个问题可以统邻全文,让学生充分交流起来,但在实际上课中,这种“提问”没有转化成“交流”,同学们没有动起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思良久,觉得所提的“问题”是有价值的,只是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我不能融会贯通地迁移,引导,导致师生交流不够充分,没能激发起学生地交流热情。因而,问题的设计固然重要,而把握教学时机更重要。
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学机智,是动态生成,为了不使每一节课匆匆而逝,我还要不断地深入学习。
匆匆教学反思不足之处篇六
《匆匆》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材中一篇精读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的刻画了时间匆匆流逝的踪迹,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我在教学课文第三段时设计了仿写,因为它是课文的重点段,课标指出“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语句训练。”我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这一宗旨,我设计了仿写。之所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两次教学提出的要求不同,收到的效果也截然不同。
第一次讲时,我让学生仿写一句话,我想多让几名学生说一说,也可以起到互相学习的作用。结果给我的感觉是这个问题提得有些简单了,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内在潜力。
经过深思熟虑,在第二次试讲时,当学生读到:“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说:“同学们,时间既看不见也摸不到,但它却实实在在地从人们身边匆匆流逝,作者是怎样用它那丰富的想象力,形象的捕捉时间的踪迹的呢?
学生纷纷在书中寻找答案,知道了时间在洗手时,吃饭时,睡觉时,遮挽时,叹息时都会悄然而逝。我又相机启发:“同学们,作者的语言魅力无穷,同学们的创作潜力无穷,愿不愿意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时间匆匆流逝的例子也写一写呢?下面请同学们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仿写一段话,小组交流,选择最好的句子组成一段话,全班交流,看哪组写得精彩。”同学们个个充满写作的冲动,笔下生花,你写一句,我写两句,有的甚至写三四句话。“当我躺在床上不愿起床时,日子轻轻地从被子上飘过;上学路上,当我边走边玩时,日子大摇大摆地从我身边跳过;课堂上,当我东张西望时,日子伶伶俐俐地从我眼前流过……。”
这种设计使我有很多感悟:
1、我抓住了语句训练为重点这一契机,让学生充分在语言文字中畅游一番,学生深深地领悟作者的语言魅力,这时才会产生写作的动机,进行仿写,才会产生“笔下生花”的效果。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仿写效果更好,具体表现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集思广益,择优组段,才会出现佳句连连的态势,同时对字、词、句、标点等方面也进行了训练,真是一举多得。这是第一次设计与它无法比拟的。
3、与第一次教学相比,第二次教学我更注重情感的熏陶,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推动学生的也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我在推波助澜中点燃了学生的感情之火,合理地发挥了语言魅力,用充满激情的、生动的语言渲染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使他们情不自禁地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了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拓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提升了语文素养。
匆匆教学反思不足之处篇七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文章创作于二十年代,在表达上与现代文章有所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文中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适合朗读,因而教学设计时,我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课堂实践,整体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在读中使读者与作者、文本对话,和学生一起欣赏、品味、探究了它的语言美,把阅读中领悟到的语言表现形成迁移到了写作。
首先,能较好地创设情境。上课开始让学生背《长歌行》,并让学本课文质兼美的特点。其次,我教学本课以读为主线,以读《长歌行》导入新课;以读激情:时间匆匆而逝的无奈之情,没有把握好时间的惋惜之情、自责之情;以读导练:“你在?的时候,?从?过去”,让学生仿照课文练习说话,创新运用,以表达学生读文后的独特感受。不足之处:
首先,学生朗读的时间短,朗读的感情把握还不够到位。其次,交流不够。课堂应该成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生与文本交流的平台,而这种交流的引发还是离不开提问。因而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应该成为学生课堂交流的依据。我采用了课前预习提示中的问题:想一想,作者在文中向我们看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有没有作出回答。并且在学生确定作者作出了回答后又追问:作者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本以为这个问题可以统领全文,让学生充分交流起来,但在实际上课中,这种“提问”没有转化成“交流”,同学们没有动起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觉得所提的“问题”是有价值的,只是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我不能融会贯通地迁移、引导,导致师生交流不够充分,没能激发起学生地交流热情。因而,问题的设计固然重要,而把握教学时机更重要。
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学机智,是动态生成,为了不使每一节课匆匆而逝,我还要不断地深入学习,学习科学的驾驭课堂。
匆匆教学反思不足之处篇八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文章创作于二十年代,在表达上与现代文章有所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文中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适合朗读,因而在教学设计时,我采用让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课堂实践,我觉得有些环节落实的较好,而有些地方还不尽人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五至六年级的学生要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匆匆》这篇文章写于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当时的作者刚刚二十出头,大学毕业,正是大展宏图之时,但社会的动荡,令作者感到前途渺茫,作者不甘心就此碌碌无为,但又找不到奋斗的目标,心情特别压抑,因此写下了这篇散文。我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了解这一背景,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其次,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及相关代表作,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面,同时能进一步领略朱自清先生朴实而又细腻的文笔,在头脑中留下优美的语言,留下美好的情感。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我有目的地布置学生进行预习:
1、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及代表作品,以及朱自清写《匆匆》的时代背景。
2、自学课文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散文的语言表达。
3、划出自己不能完全读懂的句子,在书上提出自己的问题。
这一环节的安排,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了作者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使学生能站在作者所处的环境中去想作者所想,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当时孤独无助,寂寞彷徨的思想感情,不再游离于作品之外。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阅读课文。“教学的一切成果都要通过学习者自身的发展来体现,而学习者自身的发展是不可替代的。”教师更是不能越祖代苞,要把课堂实践的机会留给学生。因此,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一步理解课文。有的学生提出可以根据课后思考与练习去学习课文,有的学生则采取反复诵读的方式来理解课文,并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有的学生喜欢一边读一边写,把自己在阅读中对部分词句的理解批注在书上。我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一环节的安排,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丝毫没有把老师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享受读书的快乐,享受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实践机会。事实证明,学生的感受确实是独特的,也是有一定的深度的,有的学生特别喜欢第一节,并在边上批注“从这一小节的描述中,我发现作者是个心思细腻的人,被常人所忽略的自然景物的新陈凋谢,到了作者眼里,竟成了他抒发情感的材料。
由此,我想到了一句古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有的同学根据课后习题要求,模仿作者来描写一天里时间转瞬即逝的踪迹,“游戏的时候,日子从欢声笑语中淌过;闲聊的时候,日子从闲聊的嘴边滑过;敲击键盘的时候,日子又从键盘上溜过……”有的学生在“八千多日”上打上问号,提出“这里的几千多日”是虚指还是实指?有的学生则对“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中的“他们”提出问题:这里的他们指的是谁?我不时在行间巡视,了解学生阅读情况,存在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在下一环节的指导上能做到有的放矢,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因为未来的社会里,所有密集性产业都需要通过员工的精诚合作来完成,合作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又能让学生学会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因此,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我组织了两次交流,一次是小组交流,按所坐的位置,四人一组,交流发表自己的学习感受,人人发言,互相补充,可以是谈对课文的认识,可以是通过朗读来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不懂的问题,互相切磋。实在在小组里无法解决的,就暂时搁下,等大组交流时再提出来。
以上是小组交流的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就是协商推选大组发言的人选和内容,这一环节由小组里的组长负责,首先决定发言人选,其次根据组内的学习情况,把理解的最好的部分进行整理,让发言人练习发言,如有问题也请他一起在汇报时提出,这一轮合作就注意了全体学生的参与与锻炼,做到了人人有发言权,人人有发言的机会,然后进行大组交流。在大组交流过程中,我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进行有机的组织、点拨,比如,第一组的发言人悟的是对第一节的理解,那么其它小组有没有也是准备谈这一节的?如有,就应该再让他们来发言,补充对第一节的认识,如果老师觉得学生对部分关键词语忽视了,那老师可以先问同学在这一节里是否提出了问题?有,就让学生提,没有,就由老师提出来,让学生思考,对学生在朗读中的处理,教师不必强调一致,只要他读得有感情就行,技巧方面易淡化处理。比如有学生提出“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时间”中的他们指谁,我先让同学自己思考,让他们各抒已见,有的说,这个他们是虚指,有的说,这个他们指的是人的寿命,有的说这个他们指的是时间,那到底指什么呢?我告诉学生,这里的他们是代指时光老人所给予的一个人的寿限,但一个人究竟能活多久,我们彼此都无法知晓,朱自清也一样,所以他在这里用上“他们”一词。
当然,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
首先,盲目求全:
由于追求课堂的完整,而不能使有些环节落到实处。这篇课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正常的情况下,应该分二至三课时完成,但为了显现课堂的整体性,设计了一课时学完,确实密度很大,不够科学。导致有些地方该拓展的不能拓展,该多读的不能多读。如让学生谈作者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这部分是本课的主要环节,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在读中感悟、理解、领会,领会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并进行拓展练习,但由于时间所限,匆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