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须弥山导游词180字(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须弥山导游词180字篇一
游客们,银川市地处黄河冲积而成的河套平原上,东临黄河,地势平坦开阔;西靠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依山为邻;南抵青铜峡;北连平罗县。全市总面积3499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277平方公里。辖城区、新城区、郊区三个县级区和永宁、贺兰两县。据统计,20xx年末全市总人口约103.91万人。银川是个多民族的地区,聚居这回、汉、满、蒙古、朝鲜等25个民族,也是回族人口居住较集中的城市,回族约有22.31万人。
传说很久以前,长江以南住着凤凰七姐妹,给人们带来幸福。其中最小的七妹来到地薄人穷的宁夏,开渠引水,带来了江南风光。后来为了阻止异族部落的入侵,凤凰七妹就变成了一座城,保护宁夏百姓,这就是后来的银川。如今,“凤凰城”已经成为银川的美称。
银川地势平坦开阔。地形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贺兰为屏,黄河绕境,沃野千里,湖泊镶嵌”,是银川地貌格局的特征。银川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西部是贺兰山地,贺兰山成梯形,自泉齐沟以南逐渐降低,海拔20xx—2500米,主峰敖包疙瘩3556米,是阻挡西北寒冷空气和风沙长驱直入的天然屏障。东部为黄河冲积平原。黄河从银川城东16公里城北偏南30度方向流往石嘴山,过境长度为78.4公里,水面12.47万亩,形成广阔无垠的黄河冲积平原,其间沃野百里,沟渠纵横,草木茂盛,散布着数百个大小湖沼,有著名的“七十二连湖”,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主要的农林牧渔生产区。
银川位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雨雪稀少,蒸发强烈,日照充足,热量适中,风大沙多;冬寒无奇冷,夏热无酷暑,春季短而多变。银川因为地处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加上气候干燥,雨水量少,日照又长,因此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晴天。据统计,年日照时间比“日光城”拉萨还多17.5个小时。
银川昼夜温差很大,全年平均日温差为13.1度—14.4度,这种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各类农作物的生长,易于瓜果糖分的贮存,瓜果含糖量较中原地区高出15%—20%。据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早在1520xx年前,银川平原就被称为“果城”。这里盛产桃、李、杏、枣、苹果、葡萄和西瓜。水果个大、味甜、肉嫩,且色彩鲜艳。银川种植稻米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经劳动人民的精心培养和改良,银川的水稻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品种。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荞麦、白豌豆等。蔬菜有宁夏大白菜、辣椒、西红柿、大头葱。此外,蕨菜、沙棘、蜂蜜也小有名气。
银川地区土壤类型较多,植被多样。森林面积达百万亩,其中有一半为人工林,包括用材林、防护林和经果林等。随着植树造林等绿化工程的展开,森林面积和绿化面积呈逐年大幅增长的趋势。1988年,国务院批准贺兰山为国家级森林有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山上有天然次生林18.3万亩,有野生动物177种,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16种。
银川地处鄂尔多斯西缘凹陷带的的北部,矿产资源丰富。在银川境内贺兰山段贮藏的矿产品主要有煤、赤铁、石灰石、白云石、磷灰石、石英砂岩、辉绿岩、陶瓷粘土等,这位银川市发展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尤其是磷矿贮藏量较高。
银川历史悠久,早在20xx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这里就是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的栖息之地。随着引黄灌区的开发,银川平原兴起了一些城堡,当时被人们称为饮汗城的城堡,就是银川城的前身。银川设立县城的开始是在南北朝时期北周建德三年(574年),时称怀远郡。公元1020xx年,党项族首领李德明迁居于此,改为兴州。公元1038年,西夏国在此建都,称兴庆府,历时189年。之后历经王朝更迭,又改称为中兴府、宁夏、宁夏府、宁夏城,直到1945年,才设立银川市。
“银川”一词是明末将此段黄河及其沿岸平原灌区形容为“银色河川”而得名的。这座有着1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其人文景点一西夏文化为主要特色。西夏王陵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西夏王陵、拜四口双塔、海宝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诱人的水乡景色、奇特的塞上风光及多彩的回族风情,使银川成为中国西部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
游客们,银川城区分为老城、新城和新市区三部分,老城前身为清代的宁夏府城,东距黄河约15公里,自治区政府和市人民政府都设在这里,又为商业区。新城位于火车站东侧,东距老城区7.5公里,是在清乾隆时住的新满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8年以后又在包兰铁路以西的大片荒漠草原上建起新市区。从前银川市内除了鼓楼、玉皇阁、南门楼等几座古建筑外,大都是低矮的黄泥土坯房。如今,银川市古颜新貌相得益彰,围绕着那些古老的建筑,一幢幢现代化的建筑鳞次栉比。入夜,灯火通明,霓虹闪烁,宽阔的街道流光溢彩。走进银川,你可以该受到一种宁夏所特有的传统与现在交相辉映的美丽,这座荣古都风貌、回族风情和现代韵味于一体的边塞古城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迎接着五湖四海嘉宾的光临。
须弥山导游词180字篇二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会带领你们一起去游玩这个景点的。
在宁夏固原市须弥山南麓,有一百多处石窟,总称"须弥山石窟", "须弥"是梵文音译,意为宝山。须弥山石窟为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坐落在宁夏固原西北的须弥山南麓,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它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等朝代继续营造修缮,长期以来是自长安西行之路上第一个规模最大的佛寺遗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有着“宁夏敦煌”之称.
据史料记载,须弥山石窟初创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至499年,兴盛于北周和唐代,先后开凿石窟130多处,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其艺术成就可与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石窟造像媲美。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势,错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绵延近两公里,场面甚是壮观。
千百年来,须弥山石窟造像长期遭受了风雨侵蚀,岩石风化,自然坍塌,地震破坏和人为的损坏,致使许多精美雕像已面目全非,甚至荡然无存。虽然如此,须弥山仍有一大批规模较大的石窟造像比较完好地保存至今,在国内石窟造像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精湛的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宗教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实物资料。
北周石窟,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须弥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与北魏石窟相比,其最须弥山石窟大的变化是中央塔柱小龛已不见,代之以大龛及发鬓低平、面相方圆、两肩宽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给人以厚重敦实之感。
现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两窟,有比真人还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龛内,有的是立佛,一般皆为一佛一菩萨。装饰性的雕刻,如幔帐式的佛龛;龛边龙嘴衔口的流苏;龛颔上的各种小佛;龛座下手执各种乐器的伎乐人,或吹横笛,或弹琵琶,或击羯鼓。窟顶围绕塔柱,还雕有一对相向手舞足蹈的伎乐飞天,披巾飘动,显示了北朝音乐艺术的盛况。以上琳琅满目的艺术精品,都是未加修饰的原作,十分珍贵。
在这些石窟当中,标码为五十一窟的北周时期所凿的高达6米的一个一佛二菩萨造像,装饰华丽,高大雄伟,实属全国北周造像中罕见的雕塑精品。
唐代是须弥山石窟艺术的繁荣时期,无论凿窟数量,还是雕塑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布在大佛楼、相国寺和桃花洞三区。
须弥山石窟最著名的造像,就是景区入口处的弥勒大座佛造像。这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弥勒佛坐像,大佛仪态端庄而安详,为唐代武则天时期开凿。佛像占整座山头的上半部分,光一只耳朵就两人高,一只眼睛足有一人长。这尊高耸的大佛造像虽是砂崖雕凿,但造型和雕凿的刀法却给人以泥塑一样的温柔。大佛造型比山西云冈第19窟大坐佛还高7米多,也比河南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高,是全国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
唐代须弥山造像风格,已明显地表现出世俗化的特点,即以丰满为美,以雍荣华贵为美。无论佛还是菩萨,弟子、天王还是力士,都雕凿得丰满圆润,栩栩如生,内着僧衣,衣薄透体,自然流畅。
菩萨上身袒露,斜披络涎,下着贴腿裙,腰间系带并折出大裙一角,显得体透轻纱,多姿多彩。力土袒露上身,下着短裙,采取束扎带,光脚,攒拳怒目,表现了男子的健康之美。天王身着铠甲,下着战袍,手执兵器,脚踩夜叉,显得十分威武。
须弥山导游词180字篇三
须弥山石窟,坐落在宁夏固原西北的须弥山南麓,距县城55公里,固原须弥山石窟。“须弥”是梵文音译,意为宝山。这里峰峦迭嶂,岩石嶙峋。夏秋之际苍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异常秀丽,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少有的风景区。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北朝、隋唐时期的须弥山大型石窟艺术造像,就开凿在“宝山”诸峰的峭壁上。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岗、龙门石窟一样,都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瑰宝。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须弥山石窟最早开凿的年代已无从查考。从石窟形制和造像风格判断,大约开凿于北朝中晚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据有关专家介绍,北朝至唐、宋,历代都在这里进行过大规模的凿窟造像活动。先后开凿石窟130多处,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势,错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绵延近两公里,场面甚是壮观。
据考证,到了唐代,这里已经是颇具规模的佛教寺院了,人称“景云寺”。明朝正统年间,高僧绰吉汪速又建一座新寺,并上书皇帝请求赐名,于是明英宗又赐名“园光寺”,这就是须弥山石窟又叫“园光寺石窟”的原因。后来由于自然与人为的破坏,特别是海原大地震(1920),使石窟艺术遭到极大摧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只有20余窟。它们主要是北魏、北周和唐代开凿的,并集中在石窟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楼、子孙官、园光寺、相国寺和桃花洞五区。
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在子孙官区的崖面上,从现存的造像窟来看,窟室为方形,室中方形塔柱四面分层开龛。这种形式的窟室,是从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而来的。多是一佛二菩萨:佛像较大,居中端坐;菩萨矮小,侍立两旁。但也有特殊情况,如须弥山开凿最早的第十四窟,这里的佛像有雕刻的也有彩绘的,除一个龛内为释迦多宝佛外,其余的龛内都是一尊佛像,没有旁侍菩萨。纵观这些造像,造法古朴,面形丰满,与云岗、敦煌石窟的早期造像有相似之处。第二十四与三十二窟开凿年代比之稍晚,但这里已是“标准的”一佛二菩萨。其造型特点,脸形清癯,体型修长,佛穿双领下垂的大袍,菩萨穿汉式对襟袖襦,与十四窟大不相同。据我国著名学者潘梦阳先生撰文介绍,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服式改制:禁民穿“夹领小袖”的胡眼,一律改穿汉装,并亲自给群臣颁赐“冠服”,让他们穿戴。所以,佛像的造型和衣着特点,正是太和改制后南朝汉式衣冠和“秀骨清相”的艺术风格,流传到北方的反映。
北周石窟,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须弥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与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变化是中央塔柱小龛已不见,代之以大龛及发鬓低平、面相方圆、两肩宽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给人以厚重敦实之感,资料《固原须弥山石窟》。现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两窟,有比真人还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龛内,有的是立佛,一般皆为一佛一菩萨。装饰性的雕刻,如幔帐式的佛龛;龛边龙嘴衔口的流苏;龛颔上的各种小佛;龛座下手执各种乐器的伎乐人,或吹横笛,或弹琵琶,或击羯鼓。窟顶围绕塔柱,还雕有一对相向手舞足蹈的伎乐飞天,披巾飘动,显示了北朝音乐艺术的盛况。以上琳琅满目的艺术精品,都是未加修饰的原作,十分珍贵。
在这些石窟当中,标码为五十一窟的北周时期所凿的高达6米的一个一佛二菩萨造像,装饰华丽,高大雄伟,实属全国北周造像中罕见的雕塑精品。
唐代是须弥山石窟艺术的繁荣时期,无论凿窟数量,还是雕塑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布在大佛楼、相国寺和桃花洞三区。其形制多为平面方形,沿三面窟壁设“凹”字形佛坛造像,不另在壁面开龛。造像中着力刻划的是菩萨形象:脚踏莲座,身绕长巾,曲眉秀目,袒胸露臂,裙裾飘逸,婀娜多姿。由此,可见唐代文化的开放形态。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石窟中凡是雕塑于唐代的艺术造型,都是相当优美的,如第五十四号、六十二号洞窟内的菩萨,她们头梳唐代贵族妇女盛行的高顶云髻,身着天衣,胸挂璎珞,腕配环钏,面貌端丽,姿态秀美。唐代有“官女如菩萨”之说,其实是“菩萨如官女”,这是佛教雕刻艺术中最现主义的部分,给人以美的享受。一位学者说:“拜佛念经的僧侣想的是本来就没有的佛,而雕刻佛的工匠想的是活生生的人。不管怎样说法讲经,神乎其神,艺术还得在生活的土壤里扎根,才能开出鲜艳的花朵。”此话的确说得很有道理,所有的这些佛像,对古代信的人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而对今天不信神、佛的人来说,他们就是凝聚着古人心血和艺术才能的珍品。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须弥山入口处高达20.6米的弥勒大座佛。它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849年)开凿的一个马蹄形石窟内,身披袈裟,头流螺髻;脸如满月,双耳垂肩,神情庄重,十分壮观。这座大佛比云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佛还高,是全国最大的造像之一。走近观察,只见那佛高大魁梧,足有五六层楼高,耳朵有两人高,眼窝直径1米多,佛虽大,但雕刻却十分的精致。专家说,这完全是一块完整的罕见巨石雕琢出来的,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雄伟气魄。唐代统治者提倡佛教,武则天曾下令全国各州建大佛寺,造大佛像。有学者推测,这等大佛可能是在武则天掀起的崇拜佛的浪潮中建造的。站在大佛的脚下,眼前似有云雾缭绕,耳旁隐听山泉叮咚,山石雾松组成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独特的山水画卷。
在须弥山现存的石窟中,题刻和墨迹虽然数量不算太多、但却是唐“大中三年吕中万”,宋“绍圣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收复陇干姚雄记”、“崇宁癸未”、西夏“奢单都四年”、金“大定二十一年”等,各个时期的题记和碑刻。这些碑刻、题记,不仅能使我们对石窟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还为今人研究唐、宋、金、西夏各代佛教传播,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此外,国内绝大多数石窟都开在一面崖面上,而须弥山石窟却开凿在为洪沟间隔的7座山崖上,形成了数峰并举、山形变幻、曲径通幽、对景丛生的奇特布局。
须弥山导游词180字篇四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宁夏须弥山石窟!我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小导。今天就由我为大家提供服务,大家如果有什么要求可尽管提出来,我会竭诚为您解决。
须弥山石窟,坐落在宁夏固原西北的须弥山南麓,距县城55公里,固原须弥山石窟。“须弥”是梵文音译,意为宝山。这里峰峦迭嶂,岩石嶙峋。夏秋之际苍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异常秀丽,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少有的风景区。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北朝、隋唐时期的须弥山大型石窟艺术造像,就开凿在“宝山”诸峰的峭壁上。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岗、龙门石窟一样,都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瑰宝。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须弥山石窟最早开凿的年代已无从查考。从石窟形制和造像风格判断,大约开凿于北朝中晚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据有关专家介绍,北朝至唐、宋,历代都在这里进行过大规模的凿窟造像活动。先后开凿石窟130多处,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势,错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绵延近两公里,场面甚是壮观。
据考证,到了唐代,这里已经是颇具规模的佛教寺院了,人称“景云寺”。明朝正统年间,高僧绰吉汪速又建一座新寺,并上书皇帝请求赐名,于是明英宗又赐名“园光寺”,这就是须弥山石窟又叫“园光寺石窟”的原因。后来由于自然与人为的破坏,特别是海原大地震(1920),使石窟艺术遭到极大摧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只有20余窟。它们主要是北魏、北周和唐代开凿的,并集中在石窟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楼、子孙官、园光寺、相国寺和桃花洞五区。
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在子孙官区的崖面上,从现存的造像窟来看,窟室为方形,室中方形塔柱四面分层开龛。这种形式的窟室,是从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而来的。多是一佛二菩萨:佛像较大,居中端坐;菩萨矮小,侍立两旁。但也有特殊情况,如须弥山开凿最早的第十四窟,这里的佛像有雕刻的也有彩绘的,除一个龛内为释迦多宝佛外,其余的龛内都是一尊佛像,没有旁侍菩萨。纵观这些造像,造法古朴,面形丰满,与云岗、敦煌石窟的早期造像有相似之处。第二十四与三十二窟开凿年代比之稍晚,但这里已是“标准的”一佛二菩萨。其造型特点,脸形清癯,体型修长,佛穿双领下垂的大袍,菩萨穿汉式对襟袖襦,与十四窟大不相同。据我国著名学者潘梦阳先生撰文介绍,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服式改制:禁民穿“夹领小袖”的胡眼,一律改穿汉装,并亲自给群臣颁赐“冠服”,让他们穿戴。所以,佛像的造型和衣着特点,正是太和改制后南朝汉式衣冠和“秀骨清相”的艺术风格,流传到北方的反映。
北周石窟,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须弥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与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变化是中央塔柱小龛已不见,代之以大龛及发鬓低平、面相方圆、两肩宽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给人以厚重敦实之感,资料《固原须弥山石窟》。现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两窟,有比真人还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龛内,有的是立佛,一般皆为一佛一菩萨。装饰性的雕刻,如幔帐式的佛龛;龛边龙嘴衔口的流苏;龛颔上的各种小佛;龛座下手执各种乐器的伎乐人,或吹横笛,或弹琵琶,或击羯鼓。窟顶围绕塔柱,还雕有一对相向手舞足蹈的伎乐飞天,披巾飘动,显示了北朝音乐艺术的盛况。以上琳琅满目的艺术精品,都是未加修饰的原作,十分珍贵。
唐代是须弥山石窟艺术的繁荣时期,无论凿窟数量,还是雕塑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布在大佛楼、相国寺和桃花洞三区。其形制多为平面方形,沿三面窟壁设“凹”字形佛坛造像,不另在壁面开龛。造像中着力刻划的是菩萨形象:脚踏莲座,身绕长巾,曲眉秀目,袒胸露臂,裙裾飘逸,婀娜多姿。由此,可见唐代文化的开放形态。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石窟中凡是雕塑于唐代的艺术造型,都是相当优美的,如第五十四号、六十二号洞窟内的菩萨,她们头梳唐代贵族妇女盛行的高顶云髻,身着天衣,胸挂璎珞,腕配环钏,面貌端丽,姿态秀美。唐代有“官女如菩萨”之说,其实是“菩萨如官女”,这是佛教雕刻艺术中最现主义的部分,给人以美的享受。一位学者说:“拜佛念经的僧侣想的是本来就没有的佛,而雕刻佛的工匠想的是活生生的人。不管怎样说法讲经,神乎其神,艺术还得在生活的土壤里扎根,才能开出鲜艳的花朵。”此话的确说得很有道理,所有的这些佛像,对古代信的人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而对今天不信神、佛的人来说,他们就是凝聚着古人心血和艺术才能的珍品。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须弥山入口处高达20.6米的弥勒大座佛。它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849年)开凿的一个马蹄形石窟内,身披袈裟,头流螺髻;脸如满月,双耳垂肩,神情庄重,十分壮观。这座大佛比云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佛还高,是全国最大的造像之一。走近观察,只见那佛高大魁梧,足有五六层楼高,耳朵有两人高,眼窝直径1米多,佛虽大,但雕刻却十分的精致。专家说,这完全是一块完整的罕见巨石雕琢出来的,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雄伟气魄。唐代统治者提倡佛教,武则天曾下令全国各州建大佛寺,造大佛像。有学者推测,这等大佛可能是在武则天掀起的崇拜佛的浪潮中建造的。站在大佛的脚下,眼前似有云雾缭绕,耳旁隐听山泉叮咚,山石雾松组成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独特的山水画卷。
在须弥山现存的石窟中,题刻和墨迹虽然数量不算太多、但却是唐“大中三年吕中万”,宋“绍圣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收复陇干姚雄记”、“崇宁癸未”、西夏“奢单都四年”、金“大定二十一年”等,各个时期的题记和碑刻。这些碑刻、题记,不仅能使我们对石窟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还为今人研究唐、宋、金、西夏各代佛教传播,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此外,国内绝大多数石窟都开在一面崖面上,而须弥山石窟却开凿在为洪沟间隔的7座山崖上,形成了数峰并举、山形变幻、曲径通幽、对景丛生的奇特布局!
须弥山导游词180字篇五
六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南部,这里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部,文化古迹较多,自然资源丰富。保护区内有老龙潭、二龙河、鬼门关、凉殿峡、荷花苑、白云山六大景区60余个景点。保护区中部有固原古城、战国秦长城、安西王府遗址等。 北部有须弥山石窟为中心的丹霞地貌风景。
折叠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国家aaaa景区,位于银川市西夏区,是中国现存最密集的帝王陵区,被世人称为“东方金字塔”。分布着九座帝王陵和140 多座王公大臣的殉葬墓。
折叠中卫沙坡头
中卫沙坡头是国家首批aaaaa景区,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腾格里沙漠腹地,是一处富有浓郁西部特色的著名沙漠旅游区。
宁夏中卫金沙岛休闲度假区位于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与腾格里湖交相辉映,距市区17公里,距中国首批5a级景区沙坡头20公里,距中卫香山机场7公里,总占地面积4284亩,是沙坡头旅游有限公司投资近1亿多元,精心打造的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西北首家高端休闲度假别墅区.
金沙岛沙中有绿、绿中有水、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相通、路相连、树成林、鸟成群的自然生态景区,中卫市金沙岛位于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是集沙漠、湿地、湖泊、长城等景观于一体,融入边塞文化、大漠文化、军屯文化的旅游度假景区 .
折叠平罗沙湖
平罗沙湖位于石嘴山市平罗县,国家首批aaaaa景区,距银川市区56公里。
折叠中卫高庙
中卫高庙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0xx年),经历代增建重修,至清代时已成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
折叠火石寨
火石寨位于固原市西吉县,由于它的山峦呈现暗红色,尤其在绿树的掩映下,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因而取名火石寨。
折叠禅佛寺石窟
禅佛寺石窟位于西吉县火寨乡蝉窑村,因其与固原县须弥山相连,又称"须弥山禅佛寺",为唐朝佛教禅宗派流传圣地。
折叠扫帚岭石窟
扫帚岭石窟位于西吉县城北15公里,火石寨乡南5公里的石峰群中,因山岭上生长做扫帚的毛竹而得名,亦称"云台山"、"西武当"。
折叠火石寨石窟群
火石寨石窟群从北魏开始凿造,盛于隋唐,数处石窟均凿建在百余米高的石崖绝壁上。
折叠朝那城
朝那城是秦、汉时期朝那县治古城遗址,位于固原市彭阳县城西15公里处的古城镇境内。地处茹河与任山河交汇处的茹河北岸三角平川正中,东濒店洼水库,西临朝那湫,北依罗家山跃。城区良田千顷,乃河水库北干渠穿城而过。朝那城,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秦、汉为通往长安的战略要地,今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须弥山导游词180字篇六
须弥山石窟,坐落在宁夏固原西北的须弥山南麓,距县城55公里,固原须弥山石窟。“须弥”是梵文音译,意为宝山。这里峰峦迭嶂,岩石嶙峋。夏秋之际苍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异常秀丽,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少有的风景区。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北朝、隋唐时期的须弥山大型石窟艺术造像,就开凿在“宝山”诸峰的峭壁上。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岗、龙门石窟一样,都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瑰宝。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须弥山石窟最早开凿的年代已无从查考。从石窟形制和造像风格判断,大约开凿于北朝中晚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据有关专家介绍,北朝至唐、宋,历代都在这里进行过大规模的凿窟造像活动。先后开凿石窟130多处,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势,错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绵延近两公里,场面甚是壮观。
据考证,到了唐代,这里已经是颇具规模的佛教寺院了,人称“景云寺”。明朝正统年间,高僧绰吉汪速又建一座新寺,并上书皇帝请求赐名,于是明英宗又赐名“园光寺”,这就是须弥山石窟又叫“园光寺石窟”的原因。后来由于自然与人为的破坏,特别是海原大地震(1920),使石窟艺术遭到极大摧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只有20余窟。它们主要是北魏、北周和唐代开凿的,并集中在石窟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楼、子孙官、园光寺、相国寺和桃花洞五区。
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在子孙官区的崖面上,从现存的造像窟来看,窟室为方形,室中方形塔柱四面分层开龛。这种形式的窟室,是从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而来的。多是一佛二菩萨:佛像较大,居中端坐;菩萨矮小,侍立两旁。但也有特殊情况,如须弥山开凿最早的第十四窟,这里的佛像有雕刻的也有彩绘的,除一个龛内为释迦多宝佛外,其余的龛内都是一尊佛像,没有旁侍菩萨。纵观这些造像,造法古朴,面形丰满,与云岗、敦煌石窟的早期造像有相似之处。第二十四与三十二窟开凿年代比之稍晚,但这里已是“标准的”一佛二菩萨。其造型特点,脸形清癯,体型修长,佛穿双领下垂的大袍,菩萨穿汉式对襟袖襦,与十四窟大不相同。据我国著名学者潘梦阳先生撰文介绍,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服式改制:禁民穿“夹领小袖”的胡眼,一律改穿汉装,并亲自给群臣颁赐“冠服”,让他们穿戴。所以,佛像的造型和衣着特点,正是太和改制后南朝汉式衣冠和“秀骨清相”的艺术风格,流传到北方的反映。
北周石窟,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须弥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与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变化是中央塔柱小龛已不见,代之以大龛及发鬓低平、面相方圆、两肩宽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给人以厚重敦实之感,资料《固原须弥山石窟》。现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两窟,有比真人还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龛内,有的是立佛,一般皆为一佛一菩萨。装饰性的雕刻,如幔帐式的佛龛;龛边龙嘴衔口的流苏;龛颔上的各种小佛;龛座下手执各种乐器的伎乐人,或吹横笛,或弹琵琶,或击羯鼓。窟顶围绕塔柱,还雕有一对相向手舞足蹈的伎乐飞天,披巾飘动,显示了北朝音乐艺术的盛况。以上琳琅满目的艺术精品,都是未加修饰的原作,十分珍贵。
在这些石窟当中,标码为五十一窟的北周时期所凿的高达6米的一个一佛二菩萨造像,装饰华丽,高大雄伟,实属全国北周造像中罕见的雕塑精品。
唐代是须弥山石窟艺术的繁荣时期,无论凿窟数量,还是雕塑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布在大佛楼、相国寺和桃花洞三区。其形制多为平面方形,沿三面窟壁设“凹”字形佛坛造像,不另在壁面开龛。造像中着力刻划的是菩萨形象:脚踏莲座,身绕长巾,曲眉秀目,袒胸露臂,裙裾飘逸,婀娜多姿。由此,可见唐代文化的开放形态。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石窟中凡是雕塑于唐代的艺术造型,都是相当优美的,如第五十四号、六十二号洞窟内的菩萨,她们头梳唐代贵族妇女盛行的高顶云髻,身着天衣,胸挂璎珞,腕配环钏,面貌端丽,姿态秀美。唐代有“官女如菩萨”之说,其实是“菩萨如官女”,这是佛教雕刻艺术中最现主义的部分,给人以美的享受。一位学者说:“拜佛念经的僧侣想的是本来就没有的佛,而雕刻佛的工匠想的是活生生的人。不管怎样说法讲经,神乎其神,艺术还得在生活的土壤里扎根,才能开出鲜艳的花朵。”此话的确说得很有道理,所有的这些佛像,对古代信的人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而对今天不信神、佛的人来说,他们就是凝聚着古人心血和艺术才能的珍品。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须弥山入口处高达20.6米的弥勒大座佛。它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849年)开凿的一个马蹄形石窟内,身披袈裟,头流螺髻;脸如满月,双耳垂肩,神情庄重,十分壮观。这座大佛比云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佛还高,是全国最大的造像之一。走近观察,只见那佛高大魁梧,足有五六层楼高,耳朵有两人高,眼窝直径1米多,佛虽大,但雕刻却十分的精致。专家说,这完全是一块完整的罕见巨石雕琢出来的,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雄伟气魄。唐代统治者提倡佛教,武则天曾下令全国各州建大佛寺,造大佛像。有学者推测,这等大佛可能是在武则天掀起的崇拜佛的浪潮中建造的。站在大佛的脚下,眼前似有云雾缭绕,耳旁隐听山泉叮咚,山石雾松组成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独特的山水画卷。
在须弥山现存的石窟中,题刻和墨迹虽然数量不算太多、但却是唐“大中三年吕中万”,宋“绍圣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收复陇干姚雄记”、“崇宁癸未”、西夏“奢单都四年”、金“大定二十一年”等,各个时期的题记和碑刻。这些碑刻、题记,不仅能使我们对石窟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还为今人研究唐、宋、金、西夏各代佛教传播,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此外,国内绝大多数石窟都开在一面崖面上,而须弥山石窟却开凿在为洪沟间隔的7座山崖上,形成了数峰并举、山形变幻、曲径通幽、对景丛生的奇特布局。
须弥山导游词180字篇七
须弥山石窟,坐落在宁夏固原西北的须弥山南麓,距县城55公里,固原须弥山石窟。“须弥”是梵文音译,意为宝山。这里峰峦迭嶂,岩石嶙峋。夏秋之际苍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异常秀丽,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少有的风景区。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北朝、隋唐时期的须弥山大型石窟艺术造像,就开凿在“宝山”诸峰的峭壁上。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岗、龙门石窟一样,都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瑰宝。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须弥山石窟最早开凿的年代已无从查考。从石窟形制和造像风格判断,大约开凿于北朝中晚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据有关专家介绍,北朝至唐、宋,历代都在这里进行过大规模的凿窟造像活动。先后开凿石窟130多处,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势,错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绵延近两公里,场面甚是壮观。
据考证,到了唐代,这里已经是颇具规模的佛教寺院了,人称“景云寺”。明朝正统年间,高僧绰吉汪速又建一座新寺,并上书皇帝请求赐名,于是明英宗又赐名“园光寺”,这就是须弥山石窟又叫“园光寺石窟”的原因。后来由于自然与人为的破坏,特别是海原大地震(1920),使石窟艺术遭到极大摧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只有20余窟。它们主要是北魏、北周和唐代开凿的,并集中在石窟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楼、子孙官、园光寺、相国寺和桃花洞五区。
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在子孙官区的崖面上,从现存的造像窟来看,窟室为方形,室中方形塔柱四面分层开龛。这种形式的窟室,是从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而来的。多是一佛二菩萨:佛像较大,居中端坐;菩萨矮小,侍立两旁。但也有特殊情况,如须弥山开凿最早的第十四窟,这里的佛像有雕刻的也有彩绘的,除一个龛内为释迦多宝佛外,其余的龛内都是一尊佛像,没有旁侍菩萨。纵观这些造像,造法古朴,面形丰满,与云岗、敦煌石窟的早期造像有相似之处。第二十四与三十二窟开凿年代比之稍晚,但这里已是“标准的”一佛二菩萨。其造型特点,脸形清癯,体型修长,佛穿双领下垂的大袍,菩萨穿汉式对襟袖襦,与十四窟大不相同。据我国著名学者潘梦阳先生撰文介绍,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服式改制:禁民穿“夹领小袖”的胡眼,一律改穿汉装,并亲自给群臣颁赐“冠服”,让他们穿戴。所以,佛像的造型和衣着特点,正是太和改制后南朝汉式衣冠和“秀骨清相”的艺术风格,流传到北方的反映。
北周石窟,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须弥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与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变化是中央塔柱小龛已不见,代之以大龛及发鬓低平、面相方圆、两肩宽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给人以厚重敦实之感,资料《固原须弥山石窟》。现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两窟,有比真人还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龛内,有的是立佛,一般皆为一佛一菩萨。装饰性的雕刻,如幔帐式的佛龛;龛边龙嘴衔口的流苏;龛颔上的各种小佛;龛座下手执各种乐器的伎乐人,或吹横笛,或弹琵琶,或击羯鼓。窟顶围绕塔柱,还雕有一对相向手舞足蹈的伎乐飞天,披巾飘动,显示了北朝音乐艺术的盛况。以上琳琅满目的艺术精品,都是未加修饰的原作,十分珍贵。
在这些石窟当中,标码为五十一窟的北周时期所凿的高达6米的一个一佛二菩萨造像,装饰华丽,高大雄伟,实属全国北周造像中罕见的雕塑精品。
唐代是须弥山石窟艺术的繁荣时期,无论凿窟数量,还是雕塑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布在大佛楼、相国寺和桃花洞三区。其形制多为平面方形,沿三面窟壁设“凹”字形佛坛造像,不另在壁面开龛。造像中着力刻划的是菩萨形象:脚踏莲座,身绕长巾,曲眉秀目,袒胸露臂,裙裾飘逸,婀娜多姿。由此,可见唐代文化的开放形态。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石窟中凡是雕塑于唐代的艺术造型,都是相当优美的,如第五十四号、六十二号洞窟内的菩萨,她们头梳唐代贵族妇女盛行的高顶云髻,身着天衣,胸挂璎珞,腕配环钏,面貌端丽,姿态秀美。唐代有“官女如菩萨”之说,其实是“菩萨如官女”,这是佛教雕刻艺术中最现主义的部分,给人以美的享受。一位学者说:“拜佛念经的僧侣想的是本来就没有的佛,而雕刻佛的工匠想的是活生生的人。不管怎样说法讲经,神乎其神,艺术还得在生活的土壤里扎根,才能开出鲜艳的花朵。”此话的确说得很有道理,所有的这些佛像,对古代信的人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而对今天不信神、佛的人来说,他们就是凝聚着古人心血和艺术才能的珍品。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须弥山入口处高达20.6米的弥勒大座佛。它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849年)开凿的一个马蹄形石窟内,身披袈裟,头流螺髻;脸如满月,双耳垂肩,神情庄重,十分壮观。这座大佛比云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佛还高,是全国最大的造像之一。走近观察,只见那佛高大魁梧,足有五六层楼高,耳朵有两人高,眼窝直径1米多,佛虽大,但雕刻却十分的精致。专家说,这完全是一块完整的罕见巨石雕琢出来的,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雄伟气魄。唐代统治者提倡佛教,武则天曾下令全国各州建大佛寺,造大佛像。有学者推测,这等大佛可能是在武则天掀起的崇拜佛的浪潮中建造的。站在大佛的脚下,眼前似有云雾缭绕,耳旁隐听山泉叮咚,山石雾松组成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独特的山水画卷。
在须弥山现存的石窟中,题刻和墨迹虽然数量不算太多、但却是唐“大中三年吕中万”,宋“绍圣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收复陇干姚雄记”、“崇宁癸未”、西夏“奢单都四年”、金“大定二十一年”等,各个时期的题记和碑刻。这些碑刻、题记,不仅能使我们对石窟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还为今人研究唐、宋、金、西夏各代佛教传播,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此外,国内绝大多数石窟都开在一面崖面上,而须弥山石窟却开凿在为洪沟间隔的7座山崖上,形成了数峰并举、山形变幻、曲径通幽、对景丛生的奇特布局。
须弥山导游词180字篇八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会带领你们一起去游玩这个景点的。
在宁夏固原市须弥山南麓,有一百多处石窟,总称"须弥山石窟", "须弥"是梵文音译,意为宝山。须弥山石窟为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坐落在宁夏固原西北的须弥山南麓,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它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等朝代继续营造修缮,长期以来是自长安西行之路上第一个规模最大的佛寺遗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有着“宁夏敦煌”之称.
据史料记载,须弥山石窟初创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至499年,兴盛于北周和唐代,先后开凿石窟130多处,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其艺术成就可与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石窟造像媲美。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势,错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绵延近两公里,场面甚是壮观。
千百年来,须弥山石窟造像长期遭受了风雨侵蚀,岩石风化,自然坍塌,地震破坏和人为的损坏,致使许多精美雕像已面目全非,甚至荡然无存。虽然如此,须弥山仍有一大批规模较大的石窟造像比较完好地保存至今,在国内石窟造像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精湛的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宗教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实物资料。
北周石窟,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须弥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与北魏石窟相比,其最须弥山石窟大的变化是中央塔柱小龛已不见,代之以大龛及发鬓低平、面相方圆、两肩宽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给人以厚重敦实之感。
现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两窟,有比真人还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龛内,有的是立佛,一般皆为一佛一菩萨。装饰性的雕刻,如幔帐式的佛龛;龛边龙嘴衔口的流苏;龛颔上的各种小佛;龛座下手执各种乐器的伎乐人,或吹横笛,或弹琵琶,或击羯鼓。窟顶围绕塔柱,还雕有一对相向手舞足蹈的伎乐飞天,披巾飘动,显示了北朝音乐艺术的盛况。以上琳琅满目的艺术精品,都是未加修饰的原作,十分珍贵。
在这些石窟当中,标码为五十一窟的北周时期所凿的高达6米的一个一佛二菩萨造像,装饰华丽,高大雄伟,实属全国北周造像中罕见的雕塑精品。
唐代是须弥山石窟艺术的繁荣时期,无论凿窟数量,还是雕塑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布在大佛楼、相国寺和桃花洞三区。
须弥山石窟最著名的造像,就是景区入口处的弥勒大座佛造像。这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弥勒佛坐像,大佛仪态端庄而安详,为唐代武则天时期开凿。佛像占整座山头的上半部分,光一只耳朵就两人高,一只眼睛足有一人长。这尊高耸的大佛造像虽是砂崖雕凿,但造型和雕凿的刀法却给人以泥塑一样的温柔。大佛造型比山西云冈第19窟大坐佛还高7米多,也比河南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高,是全国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
唐代须弥山造像风格,已明显地表现出世俗化的特点,即以丰满为美,以雍荣华贵为美。无论佛还是菩萨,弟子、天王还是力士,都雕凿得丰满圆润,栩栩如生,内着僧衣,衣薄透体,自然流畅。
菩萨上身袒露,斜披络涎,下着贴腿裙,腰间系带并折出大裙一角,显得体透轻纱,多姿多彩。力土袒露上身,下着短裙,采取束扎带,光脚,攒拳怒目,表现了男子的健康之美。天王身着铠甲,下着战袍,手执兵器,脚踩夜叉,显得十分威武。
须弥山导游词180字篇九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会带领你们一起去游玩这个景点的。
在宁夏固原市须弥山南麓,有一百多处石窟,总称"须弥山石窟", "须弥"是梵文音译,意为宝山。须弥山石窟为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坐落在宁夏固原西北的须弥山南麓,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它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等朝代继续营造修缮,长期以来是自长安西行之路上第一个规模最大的佛寺遗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有着“宁夏敦煌”之称.
据史料记载,须弥山石窟初创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至499年,兴盛于北周和唐代,先后开凿石窟130多处,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其艺术成就可与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石窟造像媲美。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势,错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绵延近两公里,场面甚是壮观。
千百年来,须弥山石窟造像长期遭受了风雨侵蚀,岩石风化,自然坍塌,地震破坏和人为的损坏,致使许多精美雕像已面目全非,甚至荡然无存。虽然如此,须弥山仍有一大批规模较大的石窟造像比较完好地保存至今,在国内石窟造像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精湛的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宗教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实物资料。
北周石窟,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须弥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与北魏石窟相比,其最须弥山石窟大的变化是中央塔柱小龛已不见,代之以大龛及发鬓低平、面相方圆、两肩宽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给人以厚重敦实之感。
现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两窟,有比真人还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龛内,有的是立佛,一般皆为一佛一菩萨。装饰性的雕刻,如幔帐式的佛龛;龛边龙嘴衔口的流苏;龛颔上的各种小佛;龛座下手执各种乐器的伎乐人,或吹横笛,或弹琵琶,或击羯鼓。窟顶围绕塔柱,还雕有一对相向手舞足蹈的伎乐飞天,披巾飘动,显示了北朝音乐艺术的盛况。以上琳琅满目的艺术精品,都是未加修饰的原作,十分珍贵。
在这些石窟当中,标码为五十一窟的北周时期所凿的高达6米的一个一佛二菩萨造像,装饰华丽,高大雄伟,实属全国北周造像中罕见的雕塑精品。
唐代是须弥山石窟艺术的繁荣时期,无论凿窟数量,还是雕塑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布在大佛楼、相国寺和桃花洞三区。
须弥山石窟最著名的造像,就是景区入口处的弥勒大座佛造像。这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弥勒佛坐像,大佛仪态端庄而安详,为唐代武则天时期开凿。佛像占整座山头的上半部分,光一只耳朵就两人高,一只眼睛足有一人长。这尊高耸的大佛造像虽是砂崖雕凿,但造型和雕凿的刀法却给人以泥塑一样的温柔。大佛造型比山西云冈第19窟大坐佛还高7米多,也比河南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高,是全国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
唐代须弥山造像风格,已明显地表现出世俗化的特点,即以丰满为美,以雍荣华贵为美。无论佛还是菩萨,弟子、天王还是力士,都雕凿得丰满圆润,栩栩如生,内着僧衣,衣薄透体,自然流畅。
菩萨上身袒露,斜披络涎,下着贴腿裙,腰间系带并折出大裙一角,显得体透轻纱,多姿多彩。力土袒露上身,下着短裙,采取束扎带,光脚,攒拳怒目,表现了男子的健康之美。天王身着铠甲,下着战袍,手执兵器,脚踩夜叉,显得十分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