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查报告14篇(大全)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调查报告篇一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句名言的意思是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习惯好的孩子,是周游世界都能放心的孩子。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多重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优先保护儿童生命,促进儿童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证孩子健康的必要条件。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就更重要了,尤其是小班的孩子。由于他们的理解水平低,自控能力弱,我发现在教育的过程中很难养成习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小班幼儿良好健康习惯的培养?我进行了实验研究,试图探索培养小班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
两个。研究步骤和方法
第一阶段:预试阶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儿童原有的卫生习惯。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运用行动研究和观察。
第三阶段:效果比较。问卷调查法。
第四阶段:汇报研究成果,反思。
(一)为了全面了解儿童生活和健康习惯的基本情况,我在全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匿名形式保证问卷的真实性。我的问卷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说明问卷的目的;
第二步,指导家长填写问卷,要求必须真实;
第三阶段是总结。我对全班44个孩子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总结和统计这些问卷,我掌握了实际情况。
(2)根据这种情况,我实施中的操作方法如下:
1.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
《幼儿园快乐与发展》教师指导书指出,小班幼儿的主要活动模式是游戏化的日常生活。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日常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的组织和科学的安排,一日活动可以发挥连贯一致的整体教育功能,将教育融入一日活动中。由此可见,首先想到的是培养小班孩子的行为习惯,并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我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制定规则,吃饭的时候拌饭,不掉粒,不玩,不说话;吃饭时擦嘴漱口,午睡时保持安静。有正确的睡姿;玩具掉下来就捡起来。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引导孩子去做。坚持这样,孩子的行为习惯就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
2.树立榜样的作用
根据小班孩子爱模仿的特点,我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看到地上的纸屑就主动捡起来,饭前饭后洗手,吃完饭马上漱口,看到扔在地上的玩具就弯腰捡起来,渴了就喝白开水。如果有的孩子做的好,我会拿他当榜样让孩子学习。例如,唐笑的孩子们很快收拾好他们的玩具,并把它们摆放整齐。我及时表扬了他们:晓晓小朋友把玩具打包的很快,放的很整齐。你应该那样对待他们。浩浩洗手很标准,我就在班里做了个榜样:孩子,你洗手的时候,看看广大的孩子。他洗手很正确。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树立幼儿明辨是非的观念。
3.在教育活动中,以儿歌、故事游戏等形式培养孩子的行为。
在日常活动中,洗手、入睡和穿脱光的裤子是三种常见的活动。在训练和训练中,孩子要么顺序搞错了,要么细节不符合要求。紧急情况下,我想:为什么不把它们做成儿歌,让我们熟练掌握要领和动作顺序。比如在指导孩子洗手的时候,我和孩子一起学儿歌:搓手掌,搓手背,搓手,搓拇指,勾手指。谢谢你的水,滴答。我们在引导孩子漱口的时候学过这样的儿歌手里拿一个花杯,喝清水,抬起头,闭上眼睛,咕噜咕噜地吐水。小班的孩子往往把想象当成现实,这就决定了他们热爱故事。我就用这个功能,引导孩子在没有饭吃不下的情况下,讲述“漏嘴和大公鸡”的故事。孩子们通过看、听和表演学会了正确的吃饭方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是幼儿园的一个特殊原则。通过娃娃家的游戏,让宝宝睡觉的时候哭,引导孩子知道睡觉姿势不对,从而知道正确的睡觉姿势。
4.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大纲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长期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积极支持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现代父母中,父母太爱孩子,怕孩子吃苦,认为孩子小,需要大人一丝不苟好好照顾,以后长大了自然就习惯了。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习惯要从小培养。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学年开始的时候,我向家长介绍了这学期孩子生活卫生的培养目标。让父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告诉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时刻监督孩子的行为。我也用家庭联系栏向父母宣传孩子们在花园里的表演。及时与家长沟通。每学期结束,表扬几个优秀的家长。
(三)效果与反思
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取得了显著成效。孩子们已经减少了他们不良的健康问题,并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在对孩子实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进行了反思。
1、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
2.我们要同一个家园,教育与保护相结合,形成合力。
3.持之以恒,不要紧不松。
4.多关注人生阅历,不要虚传。
总之,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愿望和需求,尊重孩子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孩子的日常生活、榜样、游戏、家庭教育等形式逐步培养孩子,各方面重复练习。让孩子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稳定的生活。
调查报告篇二
幼儿期是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期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对人的一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幼儿终身受益。但是如果不适时的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便会错失良机,这会给幼儿未来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现在的家长特别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和特殊技能的培养,他们宁愿花钱给幼儿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却忽视了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生活方面的事情几乎是全部包办代替。幼儿在幼儿园老师的教育与培养下,好不容易养成的生活习惯回到家中后,家长依然大包大揽,使得幼儿在家一个样,幼儿园一个样.长此以往,对幼儿的发展没有一丝好处。因此适时开展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对幼儿长远的的发展以及适应新时代的环境和要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我班共有幼儿39名,其中男 18名,女 21名 ,出生日期在20xx年5月至20xx年8月。家庭情况各有不同:有的家长是个体做小生意的,有的家长是政府机关的,有的家长工作忙,孩子放在老人家中,由老人负责照看的。多数幼儿的父母是独生子女,家境优越,家中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平时对孩子特别宠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很多幼儿的生活习惯较差。幼儿入园以后,经过我们的教育引导,幼儿在卫生习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依然有许多不良习惯:如有四名幼儿爱吃手,有六名幼儿午睡时俯卧睡觉,将近十名幼儿不习惯右侧卧睡觉,有三四名幼儿挑食,多数幼儿不会整理内衣、不会使用筷子,四至五名幼儿穿反鞋,将近十名幼儿没有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每天来园的时间特别晚,不仅影响自己的也影响其他幼儿的学习生活;结合幼儿的种种表现,我们决定在班级开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课题实验,旨在帮助幼儿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发展,为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俗话讲: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这说明幼儿期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人一生的影响巨大,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确实让幼儿终生受益。同时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自己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在这方面有突破,为幼儿卫生习惯教育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课题的研究,旨在让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使之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具体目标:
1、了解幼儿卫生习惯的现状,分析形成这一习惯的原因。
2、了解卫生习惯的培养与身心发展的关系。
3、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习惯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以促进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4、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为幼儿创设初步的卫生习惯养成的空间。
1、幼儿卫生习惯现状调查。
2、在一日生活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3、将本课题的研究与家庭教育紧密相结合,使家长掌握一定的科学育儿知识、方法,共同促进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观察法 行动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 谈话法 调查法
中一班全体幼儿
(一)准备阶段:20xx年4月
1、认真学习《纲要》精神,查阅有关卫生习惯方面的资料,加强理论的学习,明确和更新教育观念。
2、召开家长会,对我班幼儿进行家长问卷,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为开展课题做准备。
3、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协调研究人员的的具体工作。
(二)实施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
1、落实课题,设计各种记录表格。
2、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设计每个月需培养的生活目标和需养成的好习惯。在执行过程中,随时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的教育。
3、注意收集相关资料,为幼儿的课题结题积累必要的基础。
4、与家长定期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卫生习惯,家园联手做好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工作。
(三)总结阶段:20xx年3月
1、归纳整理研究的资料,分析研究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条件。
2、搜集整理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随笔、教案、论文、课例。
3、撰写总结报告、研究报告。
(一)通过课题的研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在《纲要》指导下,我们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通过观察、交流、讨论、游戏、示范、表扬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引导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现在,幼儿从最开始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要老师帮忙到现在的自己独立照顾自己的生活,不仅不再需要老师的帮助,有时还能主动照顾同伴、让热情地帮老师干力所能及的工作,他们的进步明显。有的孩子在家中养成的一些坏习惯如:不能按时睡觉、挑食、不会自己吃饭的毛病通过我们的努力,得到了改正。良好的卫生习惯,保证了幼儿健康成长。幼儿的抗病能力增强了,我班的出勤率是非常高的。我们的教育引导也促进了孩子们的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他们热情活泼、积极好学,展现了良好的班级风貌。
(二)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教师主动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意识增强。在科研活动中,我们主动学习有关的理论。如《纲要》中有关健康教育的内容及要求。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有目的的认真观察幼儿的表现,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思考设计各种教育活动,主动提高研究活动的质量。
2、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水平。在研究中,为了提高研究的质量,我们通过研究制定了《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调查表》两份,《告家长一封信》、按时填写《幼儿成长手册》、制定培养计划、方案、总结、撰写教学随笔、论文等多种方式,使自己在观察、记录、评价、指导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和锻炼。
(三)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家长的育儿水平,更新了家长旧的教育观念。《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通过发放调查表、致家长信、早晚入园、离园时间的交流等多这种方式,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使家长认识到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参与到班级的教育中来,我们和家长像朋友一样交往,共同建立互信、互动的模式,使教育的效率最大化。这一年来,我们的科研活动进展顺利,并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信任。
1、幼儿的一些习惯还没有形成主动意识。如天气寒冷时,幼儿每次入厕完毕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会主动的整理内衣,总需要教师提醒,有时还需留出专门的时间进行整理,影响了下一个活动的进行。
2、个别家长的观念还需要进一步的更新。由于有的家长工作忙,没有时间配合我们的工作,孩子的一些习惯培养完全交给我们,导致一些好习惯得不到练习和巩固。有的孩子由爷爷奶奶带,老人对孩子的溺爱让我们的教育很无力。
1、探索家长工作的新途径,帮助家长更新观念,提高教育的技巧。如怎样开设班级网站,与家长在网上交流沟通,共同解决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2、研究如何将幼儿养成的好习惯形成主动意识的方法。
3、挖掘社区教育的资源,扩大幼儿教育新理念的影响。
4、将研究获得的经验运用到全园教育工作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成果。
调查报告篇三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状况,为课题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于20xx年11月,对本校学生进行了“文明行为习惯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全校有学生137人,其中一年级30人,二年级34人,三年级38人,四年级35人。
(一)通过问卷法调查得知以下情况:
1、 品德行为状况:捡到东西 a主动交给老师(65%) b交给家长的
(7.3%)c自己留着的(27.7%)。
2、同学间发生矛盾:a能主动谦让的(67.3%) b要争个高低的(23.1%) c出手打人的(9.6%)。
3、做错事后:a主动承认的(70.1%) b经教育才肯承认的(24.7%) c不承认的(5.2%)。
4、遇到他人有困难:a主动帮助的(53.2%)b有时帮助的(16.2%) c干脆不帮助的(30.6%)。
可以看出,有65%的同学拾到东西能主动交给老师,这说明大不分同学比较诚实。但有29.9%的同学做错了事不承认或经教育方可承认;有46.8%的同学遇到有困难的不能主动帮助;有32.7%的同学与他人发生冲突不能主动退让。高年级的同学被动性强。
(二)文明行为状况;
1、见到老师问候:a能主动问好的(65.0%) b被动问好的(18.7%) c不打招呼的(16.3%)。
2、使用礼貌用语:a常使用礼貌用语的(39.4%) b偶尔使用的(53.1%) c从不使用的(7.5%)。
可以看出,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的有65.0%;与他人交流常使用礼貌用语的有39.4%。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还是懂礼貌的,也有的同学不能坚持地做下去,常出现反复。
(三)卫生行为状况;
1、饭前洗手:a洗手(33.6%) b有时洗 (44.1%)c不洗
(22.3%)。
2、发现纸屑:a拾起来(40.2%) b有时拾起(32.3%) c装做没看见(27.5%)
3、刷 牙:a每天都刷的(47.5%) b有时刷的(37.4%) c不刷的(15.1%)
可以看出,饭前洗手的有33.6%;发现地面有脏物能赶快拾起的有40.2%;每天能坚持刷牙的有47.5%。学生的卫生行为习惯还有待于我们去努力。
学校地处偏远农村,经济条件落后。留守儿童多,因而有的学生性格和行为上出现偏差,尤其在行为习惯方面。主要有:时间观念淡漠,随意性大;纪律观念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不爱学习;缺少礼貌,卫生习惯差。以致学生学习成绩差,学校教学质量不好;学生有违规现象,学校教学秩序受影响。
有的家长则是过分溺爱,忽视了孩子精神上的需求,使孩子在生活中逐步养成了依赖、自卑、任性、唯我独尊等不良心理,随之而来的不文明行为习惯显呈现在他人面前。给学校教育带来负面影响,更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学校要把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议事日程。从小事抓起,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开展好“五好”活动,培养学生读书、写字、劳动的好习惯。
3、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4、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对学生学习、生活、礼仪等方面明确行为规则,对学生进行实施规范的约束。
5、树立师生形象,感染和影响学生。
调查报告篇四
调查目的:真实的了解大学生生活现状,调查在校作息习惯,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提供可行性建议,并以此引导大学生合理学习生化和课余生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倡导大学生积极向上,全面发展,以成为新时代合格的社会劳动者,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引言: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之后,来到相对“安逸”的大学,有些同学对自己过于放纵,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塑造定型期,谚语有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人生。” 为了使在大学养成良好的习惯,受用一生,我们小组做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撰写了调查报告。
调查形式: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共计发放问卷100份,在河南农业大学的各个学院,回收有效问卷94份。其中男生54份,女生40份。
调查结果,分析及建议:
随着入学时间的延长,刚入学的那股新鲜劲已渐渐的淡掉,具体表现在上课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每天的起床时间越来越晚了,上课专心听老师讲课的人越来越少了。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
(一)作息生活现状与事实
从调查结果来看,87%的被调查者每天平均起床时间集中在八点(上课时间)以前。1.67%的学生起床时间在9:00以后。令我们宽慰的是,仍有37%的人起床时间普遍在7:00以前。而43.3%的学生表示每晚睡觉时间在11点以后。这个数据体现了当代大学生部分习惯赖床、熬夜的生活习惯。在这种情况下,56%的学生表示上大学以后作息时间不如以前规律。对自己的生活作息习惯现状持不满意态度。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不规律的作息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通病,从而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以及学习生活。在这其中,网络、小说、不合理的恋爱给大学生生活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1. 你在最近的一周内起床时间是几点?
从图中可以清晰的显示,横向对比,多数的同学在八点上课前起床,这说明尽管一小部分同学早上赖床习惯,绝大部分同学的并没有早上赖床缺课的情况。纵向的对比,男生普遍比女生起床晚,女生比男生勤奋。
(二).到课情况与上课质量的分析
大学生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大学生比较严重的迟到,逃课现象一直是学校比较头疼的教育问题。学习理论知识是大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课堂可就成了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充实的大学生活应该包括尊师重教,上课认真。于是,学生的上课态度以及上课质量也是判断大学生生活充实度的重要标准。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迟到、逃课状况,学校采用点名制、教学稽查制等方法试图改变不尽人意的现状,但还是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缺乏守时观念和负责任态度是问题的根源。
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最近一周翘过课的同学占56%,其中翘课在四节以上的占被调查人说的4%,而在能到场上课的同学中,最近一周内保证上课时间不玩手机,不看闲书的同学仅有16.8%,上课时间做其他事(指与学习无关的事)占课堂时间三分之二以上的竟有13.5%。那么,我们能上课又能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的同学又能有几个呢,由此可见,学生的整体上课情况很不理想,亟待提高。这其中,可能会有
老师的原因,譬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但是,多数是同学的主观原因。在调查中,最近一周没有去过一次图书馆的同学有38.3%。那么我们同学的时间究竟用到哪里了呢?体育活动,上网,学校活动。
课堂纪律和质量差是大学课程教学存在并且将日益严重的一大问题,很多大学生上课说话声盖过老师,上课玩手机、接电话,吃东西让上课的老师十分头疼,特别是上一些公选课、公共课、思修马哲之类的课程。还有就是学生上课睡觉走神也是比较严重。从主观方面来看,学生较低的自律性导致了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从客观方面来说,过于理论化的课程以及授课老师不够生动有趣的讲解,导致了部分学生上课走神和打瞌睡。
(三)课余学习时间安排
至于课余学习时间,在被问及最近三天主动上自习的时间时,调查人群中有28%认为自己很少上自习,不超过一小时。三天累计上自习时间超过五小时的为8%。从调查结果来看,超过60%的同学认为他们的课余过得很一般。那么,为何多数大学生认为课余时间充裕,但课余生活却不尽如人意呢?很大原因就是大学生未能做好自己是时间规划,所以很多时候都是手忙脚乱。调查也显示,只有10%的同学有课余时间规划并真正付诸实践。这些有都从一定层面反映了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也预示了合理的课余时间安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调查报告篇五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知识经济的崛起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加紧迫的任务。英语教学是基础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学习习惯导致低效率的学习,一直困扰着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我校是农村小学,孩子年龄小,思维能力不成熟,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掌握英语这一工具促进其他各门知识的学习质量。教学领域的发展同其他科学领域的发展一样,是永无止境的,通过研讨,可以提高我们的认识,更好地知道英语教学的实践,推动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
① 是否注意力集中② 能否积极发言③ 能否主动思考④ 能否遵守纪律
① 是否提前听新课部分的录音② 是否阅读课文③ 是否查找新单词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① 是否认真、独立完成作业② 是否检查作业③ 是否分析错题原因、及时订正
① 是否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英语② 学习课文后,是否理解内涵并付诸实际行动
(1)随机抽取茹各庄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五十名
(2)问卷调查法和行为观察法
小学生正处于多变时期,他们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教师虽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是教学原则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上新课时,教师设置了角色扮演的环节,请同学们到黑板前面来表演,但轮到一位小姑娘的时候,她不愿意上来,老师认为她是紧张、害羞,便鼓励她,其他同学也一起鼓励,有的同学甚至去拉,没想到小姑娘反而哭了。这就是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也就是没做好“备学生”:原本大家都沉浸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这一事件使得课堂秩序一下变乱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从课堂学习转移到这位小姑娘身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从“机械地学”向“主动地学”过渡较迟,有些学生上课也认真听课,但仅仅停留在“听”的被动学习阶段,不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无法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使得有些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
很多学生经过老师多种教学方法的激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但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想依赖老师、父母、同学,不能迎难而上,缺乏钻研精神,最后向困难妥协,久而久之,这些同学的学习热情便逐渐下降。
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许多学生学习缺乏应有的计划,既不定时,也不定量,从形式到内容全是被动式的,老师推一推,他就动一动。在学习的时间安排上,总是先松后紧;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喜欢搞临考突击。往往是老师留作业,就做一做,不留作业,不做要求的,就概不理睬。长期下去,导致知识脱节、老师讲课跟不上。这样学到的知识,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差,往往是“水过地皮湿”,经不起严格的检验。也有的同学,该记的没有记住、该明白的没有弄明白就忙于做课外题,结果没有抓住根本。因此,定时定量执行学习计划的学习习惯,是实现目标,获得知识的法宝。
经过这次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比前几年有所改善。虽然还存在不足之处,但是经过课程与教学改革给英语教学带来了长足的进步。
小学低年级英语,按教材阶段目标为语音语调输入阶段,教学宗旨是“听说为主”,着重培养语感,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选择、编排语言材料,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学生并没有把英语学习作为负担,相反却成了他们的乐事。
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合理的教学形式。一般单词较多、课文较长时,可以采用集中教学的形式,这样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培养自学能力,并使课文分析较为连贯流畅,不致因教单词过多而使课文支离破碎。操作时,可让学生从“要我学”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给予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找出自己想学、会学的单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把学生放在主题的位置上。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集中教学,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同时,也可有意识地找出所教单词具有的共同点加以分类进行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知道学生的学习很重要,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更是如此,学生总是按照他所掌握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的。因此,教师的指导方式起着定向作用。由此可见,英语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几个单词、句子,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去获取和运用英语知识,以顺利完成对英语的分析综合过程,使这个过程更加完善、更简化,有助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常用的方法有: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直观教学法和音乐教学。
当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许多方法,就可以根据学习的不同内容加以灵活运用。 在实践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当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去想各种各样巧妙的办法时,英语教学,不仅变得很容易而且充满了趣味和快乐!我们认为英语教学必须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学内容、手段、形式都必须体现开放、灵活、活泼的特点,让学生在广泛、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乐学,提高学习能力。
著名的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曾说过“儿童就像饥渴的小苗需要水分和养料一样,天然渴望在适宜的环境里自然而茁壮的成长,他们需要活动的认识,需要兴趣得到唤起和培植,他们要主动的发展自己”。只有遵循儿童学习语言的发展规律,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打下“听,说,读”的基础。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师生关系融洽,彼此全身心投入,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调查报告篇六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基本保证,是终身学习的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目前,我校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不够理想,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习习惯的养成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了解我校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寻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开展此项调查。
调查时间:20xx年5月至6月。
调查地点:xx小学。
调查对象:xx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及家长。
xx小学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现有6个班,185名学生。我们把1—6年级学生分成低、中高两个段,进行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从按时上学、课前准备情况,课堂听讲答问情况,预习、复习、考试情况,完成作业情况,课外阅读情况,讲究学习卫生等显性方面展开调查,其中低段涉及5个方面,高段涉及10个方面。
(一)、问卷调查法。这次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学生家长,共发出问卷185份,收回168份,占90.8%。第二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调查,共发出去185份,收回185份。第三部分是对教师进行调查,共发出去20份,收回20份。
(二)、访问调查法。对本校的随机抽取的30名学生家长和30名学生进行访问,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情况。
(三)、观察调查法。通过对学生的在校听课,作业等学习情况的观察,调查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情况。
1、农村小学生大部分具有较好的学习习惯。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按时上学及完成作业的占89.2%,考试不作弊的占96.2%,课前备齐学习用品的占90.2%,课堂上能书写笔记的占84.3%,能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占总数的83.6%,综合评价达到“较好”的占80%。从以上数据可以说明农村小学生大部分具较好的学习习惯。
从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较好的现实状况也可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正被重视和逐渐形成。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校对新课程目标的认识逐渐全面,能在教学工作中努力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能比较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从调查中反映,尤其是中年教师所带班级更加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当然,农村人的朴实,能吃苦耐劳也反映在学习习惯之中!
2、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也发现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下面仅就调查设计的范围列出几个问题。
(1)学生上课听讲、思考、答问、记笔记的习惯还存在着问题。调查显示,能真正做到上课从不做小动作、注意力集中、专心听讲的学生比例为52%,有39%的学生偶尔不专心听讲,有9%的学生经常不听讲。我们了解到,学生的听课行为往往受学习情绪影响和教师授课质量、组织教学的能力所影响。学生感兴趣的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现象相对较少,反之则多。上课听讲时能积极思考、爱动脑筋近占30%。遇到疑难问题时,学生能主动请教老师、同学的约占37%,上课时不动脑筋,有疑问时不发问,也不主动举手回答老师同学提出问题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偶尔问答的占42%,从不问答的占21%,农村孩子学习不主动性,于此可见一斑,因此,不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善于思考的习惯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有待养成。课外阅读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多读好书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调查统计显示,学生中能经常自觉阅读课外书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能够经常阅读仅为32%,偶尔阅读的占52%,而从不阅读课外读物的占了16%。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各年级课外阅读有量的要求,学校有5000册可供学生阅读的图书,但由于农村家庭不具备促进学生阅读的环境,教师缺乏必要的辅导指导,学校没有严格的量的要求,使学生对课外阅读未引起足够重视,相当多的学生没有自觉阅读的习惯,必须加强阅读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学生作业、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需要进一步培养。有效地进行作业,不仅能巩固知识,而且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的学习责任感。虽然学生能够及时完成作业人占72%,但偶尔不做的还有22%,经常不作的约6%。更不容忽视的是许多学生作业的方法不适当,做作业前并不注意复习知识,不把握重点、难点及理解作业的内容和要求,而是拿起本子就做,因此能做到先复习再作业的学生比例不高。预习和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三到六年级学生能自觉经常预习复习的仅占42%,有时进行预习复习的也占42%,不预习复习占了16%,尤其是五六年级有两个班的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只有15%,“温故而知新”,如此状况实难如愿。良好的读书写字姿势和健康的用眼习惯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调查中,发现有13%的学生不讲究学习卫生,学生不良的姿势为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一尺一拳一寸”做到的学生较少。
3、存在问题原因初探
(1)家庭方面的原因: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习惯养成的影响是很大的。农村家长文化知识水平不如城市的高,有的家长缺乏表率作用,使孩子在不自觉中受到不良影响,例如农村读书看报的人少,学生中自觉阅读课外书的就少。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又不懂教育方法,对子女管教过严,简单、粗暴,使孩子觉得家庭中没有温暖,从而使他们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影响的诱惑。父母缺位导致行为习惯不良,现在农村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父母常年在外,孩子要么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管,要么寄养在亲戚朋友家里,在调查中发现有46名学生的父母均不在家,留守生数占学生总数的近25%,这些学生中的76%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2)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阵地。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不重视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没有培养习惯的自觉性主动性,只教书不育人。有的教师教法比较陈旧,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课堂氛围不够民主、和谐,致使部分学生思维不活跃,发言不积极。有的教师的一些教学设计不正确也影响学生的听课习惯。有的教师不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
(3)社会原因和学生自身的原因:上大学费用高、就业难使部分家长产生了畏难思想,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好坏;农民工不需要多少文化,凭体力也能挣钱养家糊口,致使部分家长轻视教育。儿童缺乏全面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和腐朽思想对学生可能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也不能低估。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有研究表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学生越小,越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最容易保留这种习惯。但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次成型的,而是需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经过反复的、长期的训练而成。
1、制定出系列化的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关键是没有一套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的内容体系。学校明确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内容及要求,并分解到不同年级进行实施。
2、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有机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练习和不断重复固定下来的学习方面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定型化、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课堂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主战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习、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热爱劳动等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
3、家庭、学校、社会联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持。在习惯的养成中,特别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家庭环境的状况和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学校应注重与学生家长紧密联系,开办家长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定期召开家长会,经常互访。对有不良习惯学生的教育,班主任与家长结对子,教师将不良行为习惯发生的时间和主要事实、教学效果及时通报给家长,并共同分析原因,共同研究制定矫正策略,形成教育合力。
乌申斯基说得好:“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能有一个好习惯真的让人终生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中通过点滴积累而形成的。小学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让我们共同重视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吧!
调查报告篇七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自动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养成的方法、姿势、态度、意志、行为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效学习的基本保证,是终身学习的迫切需要。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新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好习惯能使意志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受益终身。反之,坏习惯徒费时间,学习效率低,贻害一生。可见,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目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不良习惯,需要重新认识,并予纠正。为了解我校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探索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特对各年级段的学生进行调查。
调查时间:
为调查反映全面,课题组确定低年级二年级和高年级五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xxx人。
问卷调查法。课题组研究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小学生一般学习习惯调查表》,除此还责成课题组骨干成员分学科制定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学习习惯调查表,抽取四、六年级进行抽样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本报告主要着重分析一般学习习惯。
课前预习、课前准备、课上听讲、思考提问、合作交流、完成作业、自习早读、使用学具、书写、上网等方面。
调查表共分15个项目,四个等级:a、b、c、d,a级为表现最好,其他三个依次降低。
调查的结果基本上反映了我校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和特点,通过课题组成员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研讨,达成如下共识。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及三维目标的认识逐渐深入,能在日常教学中努力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比较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领导重视,校长曾多次在学校例会、教师座谈、学生会上强调培养习惯的重要性:习惯影响人生,性格改变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特别注重强调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听说读写习惯,规范用尺习惯,良好书写习惯等多次进行宣讲和强调。学校也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宣传阵地进行教育,如: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墙报、红领巾广播、班队会等。组织各种竞赛与评比,如:文明班级、文明学生的评选,作业展览、书法比赛等。倡导各学科教师齐抓共管,并经常组织教师交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做法。并利用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活动等学习与交流如何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常识。
教师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较重视,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习惯要求,并能贯彻于日常教育教学中。对习惯比较差的学生能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商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及时沟通,经常提醒。课堂上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探究乐趣。树立榜样,通过名人故事、身边的人和事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它对人一生的影响是重大的。
从调查数据统计表可以反映:大部分学生已经具有或正在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准备、规范用尺、控制上网、合作学习、作业书写等方面ab级比率达到90%以上,反映出学校、家长及学生自身都比较重视对良好习惯的培养。从调查情况看,学生对一些显性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养成。
从调查数据统计表可以反映:仅听讲一项,c级比率达到30%,c级标准为:开始听讲认真,过一会就不专心了。这可以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后半节课的注意力分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容易走思。家长也反映孩子在做作业时,有的边做边玩,有的边做边看电视,不够专心,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做作业时需要陪读,并经常督促,这些都反映出小学生记忆力持久性差,干事专注的习惯需重点培养。
从调查数据统计表可以反映:书写一项符合c级标准的高达35%,反映出部分学生不按要求用笔(学校规定三年级以上书写要求用钢笔),用笔随意,同一本作业本用了三种笔且书写欠工整。作业完成一项选c的为28% ,还有3%选的为d级,可以看出学生作业时较马虎,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有抄袭作业的极其不好的习惯。做作业的姿势不端正,需要教师与家长反复提醒。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不良的姿势为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一尺一拳一寸”做到的学生很少。
从调查数据统计表可以反映:学生自觉预习、复习的比率很低,a选项平均为19.5%,上自习的效率低下,还有5%的学生不会上自习。这些数据都反映出现在的学生缺少学习动力,不会自主学习,许多小学生都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野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从调查数据统计表可以反映:不会独立思考,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为20%。善思善问是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良好习惯,它是培养学生 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课堂上,我们发现一些学生被动机械疲劳无趣的学习,根本不会独立思考与主动学习,就等待着老师讲解、辅导或问同学或看教辅资料,分析文章回答问题是千篇一律,缺乏个性见解,做数学题目方法单一,生搬硬套,稍有变化便迷惑不解,遇到很小的困难,便会止步,缺少探索精神,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这些,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善思善问的良好习惯。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习惯养成的影响是很大的。有的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在不自觉中受到不良影响。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迁就,导致孩子任性、自私、依赖、放纵等消极的性格特点,以至慢慢发展为不良的习惯,如学习不努力、不肯吃苦、懒惰、作业不完成、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等。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管教过严,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觉得家庭中没有温暖,从而使他们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影响的诱惑。家庭结构的变异或家长自身的恶习,如父母离异、有盗窃或赌博等行为,会使孩子受到腐蚀,导致行为习惯不良。
学校应该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乐园,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助长学生的不良品行。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心中只装着教案,没有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没有采取有利的措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有的教师教法比较成旧,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课堂氛围不够民主、和谐,致使部分学生思维不活跃,发言不积极。有的教师的一些教学设计不正确也影响学生的听课习惯,如:提问不明确,学生不知从何答起;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与参与方法不明确,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启发性的提问问题质量差,学生的思维层次不够深。有的教师不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如:教师不用教具,在课堂上随手画圆,画出的似圆非圆,不习惯用尺,等号直线画的不齐;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等,符号书写不规范美观,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各种有用的、没用的、健康的、消极的大量信息充斥各个空间,影响着学生的感官和思想。由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缺乏全面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社会上各色的歪风邪气和腐朽思想对学生可能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一些不适合学生接触的文化场所和文艺作品也可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发展产生不好的作用。
学生心理上的某些主观原因也会造成其不良的行为习惯。有的学生道德意志薄弱,正确的道德认识不能战胜不合理的个人需要。有的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不能正确理解相关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如把违反纪律看作“英雄行为”,把顶撞老师视作“勇敢”等。有的学生因为性格上的某些缺陷,如:自私、任性、骄傲、懦弱、自闭等消极的性格特征,导致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残缺的个性特征。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个性是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为其终身学习一生发展奠定基础。针对上述我校学生学习习惯调查现状及分析,我们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题研究与实施,争取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调查报告篇八
青海省乐都县地处祁连山支脉达坂山东南麓和昆仑山系余脉日月山以东,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一带,自古以来便是由内地进入藏区的咽喉要道;青海重要水系“湟水”横穿境内,使该县成为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区;辖区内居住有汉、蒙、藏、土、回等名组。这些均使乐都县成为一个文化底蕴丰厚,地方特色浓郁,对青海各族文化风俗兼收并蓄、兼容并包同时又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大美之地。县政府所在地碾伯镇文物古迹颇多。特被是东关街的西来寺,创建于16xx年。寺院规模宏大,占地2100多平方米,山门、金刚殿、关圣殿、正中大殿、观音殿等,都无不宏伟壮观。
乐都以田园景色而久已著名。清代文人写下了大量描写郊野风景的佳作。所谓“东溪春色”是碾伯镇八景之一,府志称“春时小桥流水,花发鸟鸣,亦可游赏。”由于乐都比西宁海拔低,温度高,山乡风光幽美。大概正因为山乡气候好风景秀,所以《穆天子传》上叫做“温谷乐都”的吧。
乐都温润的气候也适宜于水果生长。每当秋季,碾伯镇上水果丰富,价格便宜,质量上乘。其中“乐都的沙果子”是早已远近闻名的,外地人甚至以“沙果子”代指乐都人。乐都沙果子是梨的一种,色艳多汁,香酥脆甜,是青海的名特产之一。还有一种“软儿梨”也很有名,其吃法很特别。一般是放置到严冬,待冻成冰梨,吃时放在凉水中融解,食之酸甜可口。如果自然解冻,果皮呈黑色,拿起一吸,便可尽食其肉,香甜如蜜,所以叫做“糖包”。
彩陶文化是青海原始文化的代表之一,而以乐都柳湾出土的彩陶数量居多。
柳湾在乐都县东高庙镇。镇东两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就是柳湾村。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村子,村北那东西走向的旱台,也从来没有外地人光顾过。1974年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埋藏在地下几千年前的世界。于是,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队的工作者,在这里扎下根来发掘。他们勤奋工作了6年,1980年宣告发掘结束。他们在这里清理了1700余座原始墓,出土了35,000多件文物,而彩陶多达15000件。一个彩陶世界清理出来了,考古工作者将它命名为柳湾原始社会氏族公共墓地,后来又创办了柳湾彩陶研究中心。厚厚的两大本《青海柳湾》在全国发行。“柳湾”从此出名,为国内外文化、学术界所关注,游人也从此摩肩接踵,前来观赏。
柳湾墓地是新石器时期的。从考古文化分期讲,出土的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也有齐家文化的类型,其中以马厂类型的数量多。
彩陶是原始先民们的生活用具。先民们不仅讲究实用,而且讲究美观。在陶器上绘有大量精美而神秘的花纹图案,底色与花纹颜色搭配得当,相得益彰。
彩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件“阴阳合体壶”。陶壶颈腹部塑有一个xx的人像,下边又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性器官。可是性器官是两性的,既有男阳又有女阴,很难说人像是男还是女。搞原始文化的学者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其实,这件彩陶的价值恐怕在于反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环节,即由女性崇拜走向男性崇拜的过渡阶段——男女性同时崇拜。
在柳湾墓地附近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质地为夹砂红陶,表面为紫红色,并绘有条纹、回纹、三角纹等黑彩,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长统靴相似。这种陶靴在中国还是首次出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它形象地说明了早在青铜器时代,青海高原上的先民们已经会制作和穿用长统靴子了。
柳湾彩陶中精品众多,每一件都会使人发现一个新的问题,让人看到原始文化的一个方面。如果要想感受一下原始文化,莫过于亲自到柳湾彩陶世界里漫游一番。
青海有句谚语:“去了瞿昙寺,北京再别去。”意思是看一看瞿昙寺的建筑,就可以想象出北京紫禁城的样式。这自然有些夸张,但瞿昙寺的殿堂建筑的确有点像故宫,据说当初就是仿照故宫修建的,所以又有“小故宫”之称。尤其可喜的是,青海的古老建筑群在历代劫火中屡遭焚毁,能完整地保留下来的极少,而瞿昙寺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
调查报告篇九
行为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正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俗话说:“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个好习惯。”为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细节之中,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道德水平。我小组于20xx年9月对本班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和课内外学生养成教育实际表现,进一步分析学生在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本班学生的常规工作制度,以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加强,训练、教育能使学生养成一定的良好习惯,让他们能更好的适应社会,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
调查对象:蓝田县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级二班学生及学生家长,共发放调查问卷16份,回收16份,回收率100%。我们对所有的问卷进行分析。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养成教育调查问卷,分学生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和家长调查问卷两部分。
(1)按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独立完成 6人; 需父母提醒督催2人;
(2)能主动与别人打招呼,交流使用礼貌用语5人,不主动与别人问好的3人。
(3)自主准备学习用品:主动准备2人; 靠别人提醒帮助6人。
(4)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积极主动5人 ; 需要老师点名提醒3人
(5)遵守时间按时上、下学:能够遵守时间按时上、下学 6人; 偶尔迟到校2人。
(6)学习时候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候有5人; 没有3人。
(7)公共卫生:有爱护公共卫生的意识2人;有时候不能坚持6人。
(8)交通安全:有遵守交通规则意识2人;需要家长帮助6人。
(9)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1人,需要家长提醒帮助7人。
(1)认为孩子学习非常重要的6人,认为孩子的行为习惯重要的2人。
(2)在家里,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2人,替孩子去做6人
(3)家长是否提醒孩子要与别人主动打招呼?经常提醒的家长3人,不太注意教育的有5人。
(4)是否能经常提醒孩子注意个人卫生?不能的有5人,能主动提醒的有3人。
(5)能否提醒孩子按照正确的姿势读书、写字?不提醒的家长有5人,提醒的家长有3人。
(6)什么事都替孩子去做,不注意教育孩子的5人,教育的3人。
(7)对孩子在校的表现:不太过问的6人;非常了解2人。 。
1、从调查的情况看,我班学生很多方面的习惯良好,比如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经常使用礼貌用语、遵守作息时间、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等方面较令人满意,但在爱护公共卫生,个人卫生、交通意识等方面还较欠缺。不能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依赖家长和老师、从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我们抓行为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
2、从调查情况看,我班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较关心,对教育非常重视,但对孩子心理健康,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方面较为忽视,总是大包大揽,缺乏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
(1大部分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能坚持使用礼貌用语,说明在文明礼貌方面多数同学做得好,但部分同学使用礼貌用语坚持不够好;有部分学生与别人交流偶尔使用礼貌用语,在课后和校外却不能做到使用礼貌用语。这与个别学生的家庭环境有关系。
(2)学生保持公共卫生方面较被动,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做的还不到位,今后卫生宣传的力度应再加强,引起足够的重视。
(3)学生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做得不够,因为学生自身缺乏一定的能力,需要家长随时随地的提醒,但家长又不注重这方面的教育,即使老师在学校提醒交通规则,但没有实效。这是个值得重视的事情,急需加强交通安全意识。
(4)学生要在别人提醒下才能帮助别人,这说明学生的自觉意识还比较单薄,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加强。
(5)能积极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达到多数,但少数学生的作业习惯有待改进。
(6)学生的写字姿势不容乐观,有半数学生需要别人提醒才能注意写字的姿势,这要引起教师的注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写字姿势的正确,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
1、制定本班学生常规工作制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积极开展常规教育活动,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道德认识,为学会做人做事打好基础。
3、教师身先士卒做表率,通过耳濡目染,使养成教育的各项要求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
4、家校结合,形成合力。每周召开一次家长会,家长们把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及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做法进行交流,创造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做到在校在家一个样,促进行为习惯的内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保持教育连续性,提高教育实效性。并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以指正、改进。
5、及时表扬进步大的学生,批评不良现象。督促落后同学进行改进,找出养成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班级工作。
6、教师制定目标要切合实际,步子要小,目标要明确,让学生能通过努力,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完成,树立自信心,采用鼓励评价,增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7、教室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及时纠正不良行为,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8、加强家庭教育力度。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至关重要。父母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不当,以打代教,或放任不管,对学生管教不严,娇生惯养,甚至溺爱、姑息迁就,学生初期体现的不良行为习惯得不到及时纠正。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造成不良影响,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他们正确、科学的教育方式。
调查报告篇十
为了解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分析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寻求中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相关规律,我们对我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阅读、课堂小结等学习方法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中学生还没有掌握适合独立学习的学习方法,教师有必要进行学法的具体指导,开设学习方法课。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功课、发展才智的重要条件。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正在处于发展智力,增长 知识阶段,掌握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仅在学校有用,对于他们离开学校后,刻苦地进行学习,充实自己, 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为了研究中学生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我们对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阅读、课堂小结等学习方法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了解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
2、 分析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3、 寻求中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相关规律;
从高中三个年级中各抽3个班,共452名学生。
调查采取问卷和谈话法。问卷采用学生问卷。谈话法是由实验教师对本班三类不同学习品质的学生进行抽 样,并对他们分别进行谈
话。
1、预习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处在“老师要求预习才预习”的状态,占总数的4 0%,还有“老师要求预习也不预习”的,占总数的30%,而经常自学预习的学生只占30%。
从统计数据看,学生预习方法大部分处于“把要学的内容看一遍”的状态;而通过预习找难点、找重 点或解决疑难的比率较低,原因是高一年级的学科较高三年级学科易学,从小学进入高中,学习方法仍停留在 小学水平。调查表明,高一年级多预习语文、数学和外语,高三年级各科基本都要预习,而且预习物理、化学 的比率高于语文、数学、外语和政治的比率随年级增长。
“看一遍”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极低,它反映出中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把预习当成一 种任务去完成,反而浪费了大好时光,这也是造成学习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找出难点”和“找出 重点”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一般很高,但这类学生很少。所以从中学生整体来看,他们缺乏自学能力 ,只把预习当成额外作业去完成,没有作为能力去培养,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注重培养能力。
我还发现,“对照参考资料”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随年级的升高由负高相关转为正高相关 ,这一变化反映出预习方法
随年级的增长而变化,原因是高三学生的自学能力强于高一年级,而且由于临近中 考,复习参考资料是高三学生的主要方法。
我们对24名优秀学生预习方法的调查表明,其中18名学生采取“找出难点”、“找出重点”等方法, 只有6名学生采取“看一遍”的方法。所以,我们应该把预习当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总结能力的一个途径, 力争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和长期依赖教师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课堂听讲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教师讲课枯燥是造成学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因素,占整体的35%。由于教师讲课的水 平普遍不高,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所以调动不了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有各种不同的听课方式。统计表明,采取第一种方式的学生较多,高一年级高于高三年级;采取第二种方式的学生,高三年级较多 ,高二年级次之;采取第三种方式的学生,高二年级较多,高一年级次之;采取第四、五种方式的学生极少。 这说明听课方式与年龄特点有关,高一学生惯于全记,高二学生因课程加多加深多注意听,高三学生重点坚持 有选择地记。从整体来看,学生听课时思维不够活跃。影响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统计表明,高一学生采取第一种方式与学生成绩相关较高;高二年级学生采取第二种方式与学习成绩也相 关较高;高三年级学生采用第四种方式与学习成绩也相关较高,而且数学和物理采用第三种方式也相关较高, 其它基本处于负相关状态。由此可见,由于不
同年龄学生智力开发的不同和听讲习惯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学生 的学习方法。
在抽样谈话的24名学生中,有16名学生采用二、三、四种方法。仅有8名学生采用第一种方法。所以 上课时提倡学生讨论和议论,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选择重点的能力,发现和鼓励学生独立创见,是提 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课堂记笔记的情况和方法
学生记笔记方法的调查情况
调查表明,记笔记的方法是随年级的变化而变化的。高一学生习惯于抄板书,高二和高三学生开始转向记 重点,但采取全记的比率还较高。
统计表明,抄板书的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很低,甚至出现了负相关,这反映出一味的抄板书,影响了课堂 学习效果。高二学生不记笔记与学习成绩相关较高,高三数学、物理课学生记笔记少或不记笔记与学习成绩相 关也较高,说明对于较难学习的科目或思维逻辑强的学科,学生应该集中精力听讲,以免造成思维混乱和前后 逻辑不连贯的现象。确实有一部分教师习惯于写板书,也要求学生抄板书,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讲课思路,也 影响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通过眼看、耳听、动手、动脑和口答等交替使用大脑皮层兴奋 域构成多通路的联系,阻塞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对较难学科应该以听、想为主。
4、课堂小结情况和方法
课堂小结方法的调查结果显示以学生做练习代替课堂小结的比率最高,其它小结方法的比率都很低。尤其是理科教师 ,他们基本采取讲完课就叫学生做练习的教法,从而使学生形成了这种习惯。 这种以做练习代替课堂小结的做法与学习成绩相关如何呢? 调查表明,采取急于在课堂上做练习的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都很低,甚至出现高负相关。这因为以做练习 代替课堂小结,使学生失去了课堂知识消化理解的过程。所以,单靠练习来提高成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有 做好充分的课堂小结,使课堂知识得到消化整理,然后在系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再去做练习,才会收到良好的 学习效果。
相关统计还表明,课堂小结的方法随年级不同而异。高一学生采取老师小结的方法与学业成绩相关的较高 ,说明高一学生还没有自我小结能力,需要老师多做小结。高二学生采取讨论和重温课本的方法与学业成绩相 关较高,这是因为高二学生思维活跃,并有一定的归纳能力,可以放手让他们通过独立小结来提高学习效果。 高三学生采用课堂小结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因为高三学生思维品质和心理品质的差异较大,学习成绩的分化也 较大,所以必须根据本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我们从24名优秀学生的.调查中看到,有16名同学采取重温课本或讨论的方法进行课堂小结,其余8名 学生虽然采用了做练习的方法,而他们是在听懂学会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巩固和记忆的。
调查报告篇十一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基本保证,是终身学习的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活动的最重要方面,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育成长。反之,坏习惯不仅降低学习效果,而且有损于身心健康。小学一年级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目前,我市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不够理想,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习习惯的养成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了解我市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寻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特确定一些学校与学生进行调查。
时间:20xx、2——5015、3
问卷调查:家长问卷、
观察法:随堂听课时进行观察、查看练习
学生的听课习惯、作业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品质等因素。
在本次调查中,通过问卷、课堂教学观察等多种形式,发现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与学习成绩提高密切有关的学习习惯欠缺。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高,再加上刚离开幼儿园不久,还不能立刻适应小学生活。因此,一年级小学生在课堂和课后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课堂上时常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自己玩自己的,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被少数学生包打了天下,大多数学生成了课堂的陪衬。从随堂观察记录看,90%的小学生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时注意力比较集中,越往后注意力越分散,越容易离开教师的教学内容。从家长反映情况来看,一年级小学生在做作业时,往往边做边玩,不够专心,80%的家长都是自己陪孩子一起做作业。
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常常是老师问题一提出,学生个个举手,有举的高高的,有站起来的,有嗷嗷直叫的。而最终被请到回答问题的学生一脸高兴,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未请到则垂头丧气,而不是认真听取同伴的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在完成作业时,往往教师读了几遍题目,但仍然有小学生听不清楚题目的要求。
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当老师提问时,所有的小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但是请到个别小学生回答的时候,他站起来后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有的孩子站起来后,支支吾吾,声音很轻;有的孩子表达的内容和题目的要求完全无关。
观察发现,大部分一年级小学生还没能掌握正确的作业的姿势,做作业的时候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每次都需要教师的反复提醒。个别小学生做作业时随意涂改,页面不整洁,完成的作业也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的要求。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习惯养成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些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在不自觉中受到不良影响。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家长不管好歹,要什么给什么,一切按照孩子的意思办。久而久之,孩子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从行为上就难以约束自己,自制能力差。更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自己做点事,就会影响和耽误学习,因此事事由父母包办,不注重锻炼他们的独立性。如渴了大人给倒水,铅笔断了家长帮着削,书包乱了父母整理。这些虽然看起来不算什么大事,可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其结果可能使孩子做事责任心差,缺乏学习主动性,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马虎,影响孩子的学习自觉性。
学校应该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乐园和保护伞,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助长学生的不良品行。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心中只装着教案,没有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没有采取有利的措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有的教师教法比较成旧,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课堂氛围不够民主、和谐,致使部分学生思维不活跃,发言不积极。有的教师的一些教学设计不正确也影响学生的听课习惯,如:提问不明确,学生不知从何答起;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与参与方法不明确,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启发性的提问问题质量差,学生的思维层次不够深。有的教师不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如:教师在课堂上随手画圆,画出的圆似圆非圆;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由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缺乏全面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社会上各色的歪风邪气和腐朽思想对学生可能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一些不适合学生接触的文化场所和文艺作品也可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发展产生不好的作用。
一年级小学生好动、好问、模仿性强,所以良好习惯培养应以常规学习习惯培养为主,在培养方法上注重激发欲望,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在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提醒是非常必要的。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还要注重提醒。当发现哪个学生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及时送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是一下轻轻地爱抚,就会唤起学生的注意。
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特点,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学生耳儒目染,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小学生的另外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性强,还有争强好胜心理,要多用小学生身边的伙伴给他们做榜样,激励他们向小伙伴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觉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评价要多样化,要有针对性,语言要丰富,不要总是一句:“你真棒”。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一句表扬,或是一个小红花、五角星都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学校的教育没有家长的配合,家庭教育没有学校、教师的指导,教育就形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产生效果。因此,家校联系相当重要。一方面要积极向家长宣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动员广大家长一起做好这项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家访、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学校、一年级半日开放活动、家校联谊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转变家长重知识轻习惯的观念,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行为变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调查报告篇十二
在长期教学小学语文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要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是一件困难的事。《新华字典》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工具书,它是咬文识字的基础,但是现在学生们的书包中即使有字典,在遇到问题时,也不愿拿出来查找,自己解决问题。
而是寻求最直接的方法,求助于老师或同学,他们认为翻字典是十分麻烦的事,费脑筋。同时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标要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由于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这两条迫切需要“勤查字典,规范用字”的问题,所以教者决定从“大处着手,小处着眼”细致研究,如何才能真正培养好学生勤查字典的习惯。还记得著名教师高林生,在谈学生“习惯篇”培养的文章中说:“有的东西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它却一辈子有用;有的东西一时有用,但它却一辈子无用。诸如‘勤查字典’、‘主动识字’之类的习惯大概都属于前者。” 所以更应该深入研究。
现代科技发达,对小孩获取各种各样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这也是把“双刃剑”,渠道宽了,细心钻研的习惯自然就没有了,现在的学生依赖心强,求知欲弱,自然对查字典这个习惯不以为然,心态浮躁。归纳起来,现在小学生在查字典等使用工具书方面存在不懂、不会、不用的“三不”现象,所以我准备首先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后再着手教授一些查字典的技巧,再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长期的贯彻实施,形成自然常态后,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和记忆的能力都会有所提升,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去认识理解一个字,对他们在语文方面的组词造句和作文写作方面都有很好的帮助。
调查我校二至三年级学生查字典习惯的现状。
1、问卷调查法
(1)设计《低年级学生查字典习惯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篇前期)》,对我校二至三年级40名学生进行调查。
(2)设计《学生查字典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篇前期)》,对我校11名(包括我)语文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1、学生对字典这个工具书兴趣很大,但是使用的很少。
问卷调查显示100%的学生都有字典,但是能带到学校来的只有45%。85%的学生“喜欢查字典”,25%的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是愿意问家长、老师和同学或是自己猜。而语文教师发现遇到不认识的字时,自己猜的或问别人的占了70%。班上学生会使用字典的占了70%。我们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小学生对字典有着浓厚的兴趣,都想把字典学好用好,但是能真正使用它的却很少。
2、学生对查字典的方法的掌握比较单一
调查显示52%的学生只掌握了音序检字法,47%的学生只掌握了部首检字法,只有12%的学生能够做到两种检字法都能掌握。 0%的学生能掌握数笔画检字法。从我们现场抽查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单一。
3、学生不能把自查字典运用到阅读和习题中去
调查10语文教师发现班上的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积累认为积累的不多的为40%,认为一般般,还算过得去的为60%,认为积累的很多的为0%。平时的习题和习作方面的错别字很多的班级占了60%,认为一般般,过得去的占40%,认为错别字很好的班级占0%。调查中还发现70%的语文教师对学生不会使用字典或者不用字典这种学习方式困扰过,亟待解决。
1、在学生当中提高对查字典价值的认识
在学生中,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不喜欢字典,或者是遇到不认识的字,会求助家长老师或者同学。这时教师应强化这方面的训练,教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习题和习作方面让学生意识到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好处;利用每天早自习或者课前预习的时间让学生对当天要学习生字,通过查阅字典进行自主的理解,然后逐渐形成习惯。每天坚持使用翻阅字典,一旦形成习惯,会使学生受益一生。同时,学生也做到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用认真的态度去学习和练习查字典,使学生能树立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能自主的查字典的意识,而不是仅仅流于形式。
2、扩宽学生的查字典技巧和水平、并在班级测试中体现出来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标要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其实另外还有数笔画检字法,通过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查字典的方法的掌握比较单一,一年级时教师就在教学生使用音序查字法了,到了二年级,部首检字法和数笔画检字法应该都要能掌握。所以就需要语文教师来教导学生多学些查字典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使用字典的效率,自然他们就会觉得字典很方便实用。后面通过每个班的查字典测试,就可以提现出他们学习的水平和效果。
3、营造良好的班级查字典氛围,引导学生互帮互学
4、开张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对查字典的兴趣
采用班级内的作业展示、“小小查字手”比赛活动等方法激励学生,提高书写能力,加深对字典的实用功能的理解;开展查字典测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激发对查字典的兴趣,提高字典运用水平。
调查报告篇十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提出,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由此可见,写字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将受益终生,可目前学生写字的状况很不理想,一部分低年级的学生写字习惯差,书写不规范,写字姿势不正确,握笔姿势错误,书写凌乱不堪,卷面异常不整洁。所以,在低年级阶段,纠正好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变得非常重要。
1、调查我校低年级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习惯。
2、调查老师的重视程度以及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3 、调查家长对孩子良好书写习惯养成的重视程度。
1、本校一、二年级二个班的学生
2、执教低年级语文的个别老师
3、若干低年级学生的学生
主要采用了观察分析、个别访问、查阅学生作业、问卷调查等方法。
在调查研究中,我发现低年级学生的写字情况和写字习惯大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大部分学生的写字态度不端正,习惯不好。
一、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特征,自控能力差,好动,没坐性,刚刚强调的东西,管不了多久就忘了,不能坚持,要想写好字,首先要摆好写字姿势,但是调查中68%的学生没有一个正确的写字姿势,他们往往因为方便或舒服而忘记正确的写字姿势。我针对这一类学生进行了随机询问,他们以为端正的坐在那儿写字非常累,而趴着写或站着写比较舒服。在调查中,我发现坐姿不正确的学生存在以下问题:头歪斜、眼离书本不足一尺,身体歪斜,作业本歪斜,身体离桌子太近,双脚没有同放地面与肩同宽,种种现象,令人担忧。
﹙二﹚、少数学生对于写字的兴趣不大,导致写字习惯不好。
由于一、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做事往往只凭单纯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无论做什么都做不好。因此,在写字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始终坚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贯穿在课堂的教学过程只能。
﹙三﹚、教师指导学生写字的方法不够科学,纠正强度也不够。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语文老师一味的重视考试成绩,在平时的教学中忽略了写字教学,教师也没有充分利用好每周的书法课这块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许多老师认为,只要把写字练习册发给学生,让学生“比着葫芦画个瓢”就行了。没有进行详细的讲解、范写,忽视了习惯的培养。
﹙四﹚,家长对孩子的写字习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过早的训练孩子的执笔写字,却没有教给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孩子考了多少分,而不去注重孩子的书写习惯怎么样。另外,有些家长认为,学生的写字主要靠多练,习惯无关重要,只要写好就行。殊不知,没有好的写字习惯,又怎能写好字?
﹝一﹞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
作为低年级语文老师,应重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把正确的书写姿势张贴于教室内,让学生熟记背诵。还可把书写姿势简化成口诀、儿歌,写字前,让学生先练口诀,做到“练字先练姿”,错误姿势反复纠正。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教师示范、榜样表率、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对做的好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并向学生讲解错误的书写习惯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近视、脊椎弯曲等疾病,影响一生。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良好的书写习惯不是一日养成的,要反复抓,反复强调。
﹝二﹞教师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语文老师要改变观念,提高认识,以身作则,对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平时的课堂板书,批改作业,都应该注意书写的姿势、握笔姿势,安排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让学生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另外,语文老师对每周的写字课要重视起来,加强对学生的写字指导。在教学中,可采用“读字、范写、评议、试写、修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解决“写这个字时那一笔最关键”,“那一笔最容易出错”,等问题。整体把握写字
规律,然后示范写,描红、对照、评改,长此以往,形成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凡是他们喜爱的,学习时间相对较长,效果也较好。可以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励,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文字的喜爱,还可以形式多样的竞赛激励,如作业优良等级、小组竞赛、作业展评等活动。
﹝四﹞与家长取得沟通,让其重视对孩子写字习惯的培养。
利用家长会向家长讲解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并给家长示范“三个一”的正确写字姿势,让家长在家中起到协助、监督检查的作用。老师,家长齐上阵,长期坚持下去,相信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你存在的不良写字习惯的情况,及时纠正不良习惯的一些看法,让你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特开展这次问卷调查活动,希望你在我们的问卷上,对每一个问题都实事求是地回答,以便我们能准确掌握分析情况,促进你能更好地进行书写。谢谢你真诚的合作!
请在每个问题后面选择一个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你在写字时,能否做到一拳、一尺、一寸?()
a、一贯做到b、经常做到c、偶尔做到d、不能做到
2、你写字时的执笔方法正确吗?()
a、经常正确b、偶尔正确c、从不正确
3、写字姿势不正确,你认为自己改不过来的原因是什么?()
a、怕麻烦b、怕影响写字速度c、老师没有及时纠正d、其他
4、你的眼睛近视吗?()
a、近视b、不近视
5、你觉得眼睛近视与写字姿势有关吗?()
a、关系很大b、有点关系c、无关
6、你写字时经常是()
a、看一笔写一笔b、看几笔写几笔c、看完全字后再写
7、你在家写作业时,做其他事情吗?(吃东西、看电视、与人交谈、听别人交谈、看其他书籍或者边玩边做等)()
a、从不b、偶尔c、有时d、经常
8、写完字后,你有自己评价一下的习惯吗?()
a、从不b、偶尔c、有时d、经常
9、书写生字前,你能否做到先观察再动笔?()
a、能b、不能
10、你喜欢写字吗?()
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不太喜欢d、不喜欢
11、你对每次作业的书写满意吗?()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有时满意d、不满意
12、你认为小学生练好字重要吗?()
a、非常重要b、比较重要c、不太重要d、不重要
13、你写字的兴趣来自什么?()
a、老师表扬b、家长夸奖c、同学称赞d、自己喜欢
14、写字时,你能否做到每一笔都认真对待?()
a、能做到b、有时能做到c、不能做到
15、你是否掌握了一些写好字的小窍门?()
a、是b、否
16、写好字的小窍门是怎样得来的?()
a、家长指导的b、老师教的c、自己观察
17、你们班是否经常组织作业评比或作业展览?()
a、从不b、偶尔c、有时d、经常
18、你认为谁的字对你影响最大?()
a、家长b、老师c、同学
调查报告篇十四
调查目标:通过对学生各类学习兴趣的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分析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原因,了解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为制定对策提供有力的材料。
调查时间 :
调查对象:1—6年级学生。
调查方式:访谈法、调查法。
受调查学生都能够明确指出“最喜欢的一门课”与“最不喜欢的一门课”。这表明目前小学生对不同学科兴趣的差异是明显的。最喜欢的学科是数学,占总人数的30%,最不喜欢的是外语,占40%。最喜欢某一学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老师讲得好(35%);(2)从小喜欢,基础较好(3)能动脑子(20%);(4)学了有用(15%);(5)其他(5%)。最不喜欢某一学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老师讲得不好(35%);(2)从小不爱学,基础不好(3)学了没用(12.5%);(4)不喜欢文(或理)科(10%);(5)其他(2.5%)。老师讲得好是学生喜欢某一学科的主要原因,也是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重要原因。例如,最不喜欢的学科是外语,原因是“基础不好”的,占40%。可见,从学生小时就诱发他们对学科的兴趣,打好基础,对学科兴趣的形成及推动学生的积极学习有重要作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有97.5%的学生不喜欢严厉的老师,有95%的学生非常喜欢老师在课上安排有意思的游戏,有95%的学生非常喜欢老师利用电教手段上课。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学生们喜欢老师能够在课上安排有意思的活动,
及利用电教手段上课。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决不能懒惰,应采用各种切实可行的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问卷1:双休日,你最喜欢干什么?
看电视外出游玩看书 打电脑
65 32 42 21
40.6% 26.3% 13.1%
问卷2:能否写出五部以上中外名著?
写出五部写出四部 两部以下
三年级 72130134
四年级 106 157 83
五年级 153 102105
从问卷中不难看出,四年级以前,学生仍然以连环画为主要读物,五年级则开始对以文学类中外名著为主的阅读发生兴趣。相对而言,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就学生家中的藏书来说,有的以和职业相关的内容为主,有的以个人兴趣为主,有的以学习辅助类书籍为主,内容比较单一。大多数学生在课余,尤其是双休日,阅读随意性较大。
问卷3:你经常去图书馆吗?
去图书馆情况人数百分比
经常去 168 31%
偶尔去 282 52%
从来不去92 17%
从问卷中看出,学校图书馆的有无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大,仍有17%的学生平时不光顾图书馆,52%的学生很少去图书馆,可见他们没有利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欲望和动机。学校和家长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到图书馆来,引导他们打开知识的宝库,使他们学会如何获取信息来武装自己进行新的创造。学校要利用书籍这个强用力的工具,为学生在各方面发展打好基础。
问卷4:你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是多少?
学习时间 人数 百分比
没 有 28 9%
30分钟 192 64%
1小时117 39%
1小时以上84 28%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9%的学生没有学习时间;有64%能保证每天有半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学习。有64%的学生能保证每天有一小时或一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学习动机,特别是保证他们课外阅读的时间,是不可忽视的。
1、教育观念滞后。学校为了提高知名度向教师要成绩,教师向学生施压,很少顾及学生自身的兴趣。
2、方式呆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仍习惯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书进行说教,习惯于通过强化题型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难以调动大多数的积极性。61%的同学认为老师教法一般,23%的同学认为老师的教法有创意,16%的同学认为老师的教法陈旧。
3、家庭期望过高。46%的同学认为家长对子女“听之任之,不闻不问”,只有19%的家长不太强求成绩。 80%的同学希望有“宽厚的父母,宽松的氛围”,13%的同学希望父母有才识,4%的同学希望父母有钱有权。
4、课堂上对老师的观点有异议时,37%的同学得到鼓励,53%的同学被敷衍或不理睬,10%的同学遭到训斥。
从此次调查中发现,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学习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低中年级学生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还对传记、传奇、惊险、爱情小说等感兴趣。女
同学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男同学则对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爱好有所了解,教学时就有的放矢了。教师随时可以与学生谈心,谈谈自己儿时的学习,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时间落实。统一指导学习的时间要落实,保证每天的学习时间;对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要落实,减少作业量,增加阅读时间。
活动落实。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要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样:故事会、辩论赛、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评等。
指导落实。教师 的指导,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提供阅读的方法。故事性强的作品,可以介绍一个有趣的开头;可以朗诵一段优美的作品;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简要讲一些学生闻所未闻的知识。阅读方法的指导也要多样化,从摘抄、批注、质疑、欣赏、写读后感等多种角度进行指导。
检查落实。对学生学习的进展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对学生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使学生养成习惯,并且及时表扬先进,扩大影响。
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变“死水”为“活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索求知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环境。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从而有效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有正确的学生观,其次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再次教师要以身作则。要建立民主、和谐、开放、轻松的课堂气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激励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多形式的趣味活动,把孩子的这种天性充分运用到学习中去,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味快乐。
幽默是教学的得力助手。幽默可以使学习化难为易,幽默可以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幽默可以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于永正老师说,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 笑着看老师。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教学中是实施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有声有色的讲解,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化枯躁无味的内容为意味盎然,学生愿听乐听。教师文彩飞扬的语言会使课堂如一首流淌的音乐,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在快乐中达到教化的目的,在轻松中完成知识的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