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壮丽一百年奋进新时代征文通用(三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壮丽一百年奋进新时代征文篇一
放露天电影通常是在冬季,田里不需要劳作,耕种要等到来年开春儿。记忆中那时的冬天格外寒冷,也格外漫长。每天傍晚黑影儿一下来,大人小孩都早早钻进了被窝,一是为了对付寒冷,二是为了节省照明用的煤油。那时候已经有了电灯,但不知是否因为电不够用,每天晚上都会停电,有时半夜里才来电,来了一会儿又没了。在这种漫长而枯燥的生活中,来一场露天电影无异于是枯燥生活中最好的调剂品。
那时候,放电影的事儿得村里的大队部说了算。通常是在这天的晌午,大队部里就开始广播:“社员们注意啦,社员们注意啦,今天晚上在大队门口放电影。”这广播通过挂在电线杆上的一对大喇叭,传到全村每一个人的耳朵里,每一个人都欢呼雀跃:“今天夜里看电影啦。”“太好啦,早点吃饭啊,咱搭伴去。”“好,早点去占地方。”那时也没有电话手机,也不知外村人是怎么得知消息的,别说是隔着三五里地的近村,就是隔着十几里地的远村,也都知道了我们村晚上要放电影的消息。那时自行车在村里还是稀罕物件,汽车更是没有,人们去哪儿全靠步行,傍晚时你就看吧,三五成群的人,抄近道的,踩麦田的,从四面八方会聚而来。
一块正方形的黑色宽边电影银幕,早早就挂好了。银幕的上四个角用绳子绑着,悬在大队部门前的半空中。孩子们在银幕下跑来跑去,大人们从家里搬来板凳、椅子、长条凳等各种能坐的,给自己和家人占地方。虽然明知道离得太近仰着脖子太累也看不清楚,很多人还是愿意占银幕下第一排的位置,仿佛离电影最近才看得最有味道。
夜色终于黑下来,放映员在大家的期盼中,开始架放映机了。电线是临时从电线杆上抻下来的,一只灯泡照得现场通亮。大人小孩一拥而上,把他团团围住,看他安装机器。大冬天的,放映员头上却冒出了汗,他一次次大声呼喊:“大家别挤,别把机器挤坏了。”安装好,要调试,一束刺眼的光束射向正前方,放映员调试镜头和焦距,把这束光正对着电影银幕。孩子们最喜欢这光束了,一蹿一蹿往上跳,他们小小的影子在银幕上此起彼伏。
电影开演了。大队部前的这条街上被挤得水泄不通,男女老幼,坐着的、站着的、蹲着的。银幕反面也是人,从反面看到的字是反的,人全都是左撇子,影像也不如在正面看得清楚,但因为模糊和反常规,反而有了别样的意味。孩子们尤其喜欢在反面看电影,这才与众不同。
如果赶上有电,能正常放映,这是最幸运的。大多时候是停电,所有人都在黑咕隆咚的街上等着,在寒风中等着,在无尽的期盼中等着,谁也不肯回家去等,生怕来电了错过了电影开始的镜头。等啊等,腿都站麻了,脚都冻僵了,全身冻得像冰坨一般,不住地跺脚、搓手、哈气。孩子们开始数夜空中密密麻麻的星星,大人们在你一句我一句地聊天。谁也不知道这电几点能来,10点多、11点多、12点多……只要能来电,电影能放映,就算没有白等。最可悲的是有时等到凌晨1点多了,电还不来,大家只好又失望又不甘地在一片沮丧声中搬着家当离开。如果恰巧刚回到家或者正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来电了,人们开心地呼喊着,呼啦啦又退回原地,敦促刚收了机器的放映员再把机器架起来。
赶上那种比较热门的电影,比如陈冲和刘晓庆主演的《小花》,在一个村子放完了,又挪到另一个村子放,那个村的人都在眼巴巴等着呢,在我们那儿这叫“跑片”。“跑片”的费用当然比放第一场费用要低,那时候只要能看上电影,人们多冷多晚都愿意等。有的人看上瘾了,在一个村子里看完,又追到第二个村子里再看一遍。
那时候放得最多的是《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记得《地道战》中的那首歌:“……千里大平原,开展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电影里一唱,孩子们就跟着唱。当演到汤司令翘起大拇指,由衷地说:“高,实在是高!”时,下面一片哄笑声,别说孩子,连大人都开始模仿这句台词。
电影散场了,大家恋恋不舍地提上凳子,裹紧棉衣往回走。村子里的大小胡同,都响着踢踢踏踏的脚步声和讨论电影剧情的说话声,狗在院子里也跟着凑热闹,“汪汪汪”地吠叫着。外村来看电影的人,拱着肩,把头缩进棉大衣的领子里,踏着来路,穿过麦地,走回那个冷落了一夜的家去。他们的身影在空旷的原野中走得匆促,陪伴他们的,是满天闪耀的星斗。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村子里渐渐有了电视机,先是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后来又有了18寸的,22寸的。到了90年代,彩色电视机已经非常普及。我1998年结婚的时候,嫁妆是一台25英寸的彩色电视机,在当时是非常气派的。20__年后,那台电视机由气派变得又笨重又土气,我们从商场里搬回了能够挂在墙上的平板液晶电视机。后来又从43英寸的换成55英寸的,电视机越换越大,音效也越来越好,已经有了家庭影院的感觉了。
再回想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情景,不由得感叹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在村子里早已经不放露天电影了,自从家庭里有了电视,人们对露天电影的狂热就在渐渐淡去,终至于它消失不见了。
上世纪90年代,我所在的县城里盖起了第一家电影院。看电影成了恋爱中年轻人的专利,一说谁进了影院,那一定是在说谁恋爱了,是和“对象”看电影了。那时的电影票也就两三块钱,但村里的人都舍不得花钱,农村人习惯节俭过日子,到电影院里看花钱的电影,人们打心底不能接受。
就在几年前,我们县城的旧电影院拆了,又选了新址,盖起了集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时代影城。影城里有十几个放映间,可以同时播放不同的影片。舒适的座椅,高档的音响,还可以来一杯奶茶、咖啡、冷饮,边喝边看。看电影不仅仅是休闲娱乐,也成了文化和品位的象征。观影者也不再局限于热恋中的年轻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都可以走进影院,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看。
露天电影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它代表着那个年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观影方式的发展,彰显着社会进步的轨迹。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那些蒙上了时间之尘的影像,见证着昨日,也印证着今日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多彩,绚丽与辉煌。
壮丽一百年奋进新时代征文篇二
时代的车轮碾轧着岁月的轨迹,以一个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姿态,滚滚向前,所向披靡。它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坚定而有力的敲响着韶华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钟声,昂首阔步,高歌猛进。当我们掀开九月的日历,第_个教师节已豁然来到我们眼前。
“伟业从来期壮士,长亭饮罢赋神州。”一路走来,一代又一代“筑梦人”前赴后继,披荆斩棘,在教育战线的漫漫长路上树立起一座又一座丰碑。徐特立、蔡元培、黄炎培、陶行知、魏书生……他们用心血与汗水,打造着一支支民族复兴的力量,将个人理想、民族梦想、国家前途紧密的联系到一起;他们无愧于“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愧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筑梦者”的精神何其伟大!
当时光这位丹青圣手,在历史这株大树上圈画出第20__个年轮时,“20__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已近在眼前。教育的改革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深水区。这场战役已到了攻坚阶段。数以万计的“筑梦者”正以高涨的热情和不屈不挠的信念投入其中,用一支支粉笔浓彩重抹着一幅盛大的、教育战线上的“清明上河图”。
大爱无疆是“筑梦者”的胸怀。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一颗温暖的爱心关爱身边的每个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匠心筑梦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任务,修身立德是教师这个职业的立身之本,“师者,人之模范也”,以赤诚之心干事,以虔诚之心治学,以真诚之心待人、以精诚之心育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他人,以满满的正能量去滋润正在茁壮成长的学生。饱满的爱心会让我们的教育产生源源不断的力量。
学无止境是“筑梦者”的底蕴。“此生有涯,此学无涯”。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和学校内涵发展,给我们教师不断学习提高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职业化专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更是对我们教师职业态度、教育能力、知识结构的严峻考验。教师,从“寻梦者”到“筑梦者”,从进校园到出校园,再到进校园,角色的转换使我们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三尺讲台前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善于引导我们的学生去“寻梦”“筑梦”。
高尚的情操是“筑梦者”的担当。高尚的品格才是为师之道,对师者之职充满敬畏之心,对道者之理充满尊崇之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坚守理想信念,在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筑梦的'道路上,不时还会有一些不和谐、不悦耳的发声,会有这样那样的误解,但教师始终会以奉献和付出为主流,不计名利得失,恪守着一个教育者的誓言,以一个“筑梦者”应有的姿态,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中,洁身自好,不枝不蔓。“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在筑梦的道路上,努力做国家和民族复兴的践行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我们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寻梦者”和“筑梦者”前赴后继,薪火相传,我们的教育正在“四个全面”的宏伟布局下,在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蓝图下,肩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作为“十年面壁图破壁”的寻梦人,我们曾经怀抱着立志报国的理想,发奋努力;作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筑梦者,我们始终铭记着不忘初心的信念,砥砺前行。“三千史乘宗司马,七二贤能慰仲尼”,一只只雏鹰展开丰满的羽翼,搏击于民族复兴的长空中,这是筑梦者莫大的欣慰!
壮丽一百年奋进新时代征文篇三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而爱国,更是一个神圣的字眼。革命导师列宁曾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浓厚的感情。”的确,这种爱国情怀是任何人也无法割舍的。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对于日益繁荣富强的祖国来说,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国饱经沧桑,历尽磨难。她经历过西方列强的硝烟,她遭受过封建军阀的连年混战,她曾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赌场,她曾是野心家们争权夺利的赛场。祖国母亲曾被欺凌得遍体鳞伤,千疮百孔。每一寸土地都留下深深的血痕,每一张容颜都布满惊恐的阴霾。一声声的呐喊,一股股的豪情,一片片赤胆忠心,一首首慷慨悲歌,从“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屈原,到“外敌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正气浩然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孙中山;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到“惟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毛泽东,多少代人的痛苦与辛酸,多少代人的拼搏与希望。一代代英雄用自己的鲜血捍卫着祖国母亲,用骨气砺炼着民族精神,用爱国热情和坚强意志腾起了中国巨龙!
再过三天就是国庆节了,我们将迎来祖国母亲的70华诞。透过泪水思英烈,历尽劫难话沧桑。先烈们“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呐喊,至今仍在我们耳边回荡。多少仁人志士、多少英雄豪杰,为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和平与解放勇敢的战斗在枪林弹雨之间。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感慨万千;思漫漫救国路,我们心情沉重。然而单纯的悲痛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又是毫无益处的,我们所需的是悲痛中的奋发,是沉思后的崛起。
作为青年学生,现在并不需要我们立刻奔赴祖国边疆,战身沙场;也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舍身取义。许多同学也许都这样认为:如今我们生长在和平的年代,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那我们还需要讲爱国主义吗?什么是爱国?美国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说过一句话:“不懂得热爱国旗的学生,无论他多么出色,都不是好学生。”在美国,热爱国旗是一件极其平常而又非常光荣的事;在波兰,每一所学校都专门设有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并使之融入政治、历史等科目中;在泰国,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政府极其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民族传统和爱国教育;最具特色的是韩国,它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韩国人历来以使用本国产品而引为骄傲。可见,爱国主义精神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宝贵财富。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因此,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情感,却并不都表现为辉煌而壮烈的举动。爱国,其实我们能做到的有很多很多,只是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用心去体会,也从来没有体会到原来日常一些普通平凡的小事也可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我们似乎都忽略了这些事情的内在涵义。 爱国并不是一种唱高调的行为,相反,它是通过一件件普通而平凡的小事体现并凝聚起来的。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记得日本广岛亚运会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会场上竟然没有一张纸,全世界报纸都登文惊叹:“可怕的日本民族!”就因为没有一张纸,竟可以使全世界为之惊讶。而相比于我们即便是在国旗升起的时候,依旧在交头接耳、说笑嬉戏、左顾右盼,却没有肃立对国旗行注目礼。作为一个中国人难道我们不该觉得惭愧吗?难道不应该反省吗?
作为学生,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热爱自己的学校。一个连自己的学校都不爱的学生,又怎么可能爱自己的国家呢?爱国和爱校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临沂25中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25中的老师为培养我们成才而兢兢业业,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作为25中的学生,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热爱自己的学校。亲爱的同学们,为了25中的荣誉、为了我们肩上的重任,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让我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做一个无愧于人民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25中学子吧!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对中学生来讲,培养完美的人格,升华高尚的人品,培育崇高的爱国情怀,需要“生活从叠被做起,品德从孝心做起,文明从说话做起,学习从习惯做起,爱国从身边小事做起”。
同学们,当再看见校园的纸屑时,请不要视而不见;当在校学习时,请不要对纪律规范熟视无睹;当再看电视时,请不要对新闻联播心生厌恶;当再遇到地上的硬币时,请不要对它不理不睬。祖国的每一滴水每一度电都需要我们节约,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植物都值得我们珍惜。只要我们时刻心存爱国信念,这些微小的举动就一定不再普通了。
回顾过去,我们雄心激扬;盛世年华,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沧桑的岁月已留痕,繁荣的祖国正兴旺。在这21世纪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将爱国落实到实处,刻苦的学习,加倍的努力,为祖国添加新的骄傲,为祖国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