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实用(34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一
小学美术教科书上,每一课都仅有几张插图,其他的资料就比较少,所以我们上一堂课就需要很多的准备。在备课中,我力争以充实的资料来吸引学生,经过听听、说说、玩玩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比如,六年级“纸工饰物”这一课中,我结合此刻的天气情景,说说青蛙是因为冬天到了,它要去冬眠,所以分外的着急,它要到小石洞去冬眠了。学生制做好了以后,我让学生思考小青蛙能否站立呢,请他们发挥想像力。问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并且将好几种方案都列了出来,然后我再让他们将自我认为最好的方案制作出来。
小青蛙做好后,我们又能够做其他要冬眠的动物了。这些作业,所花的时间不多,但都是跟现实有关的事物,在学习的同时也帮他们解开了心中的迷雾,所以学生很感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最终,我叫他们都带领动物去冬眠,童趣一点的语言原先以为六年级学生难以理解,但我的顾虑却是剩余的了,一堂课,既简便欢乐又严谨地完成了。
六年级的美术课有一部分是关于“戏曲人物”方面的训练,我们南方的孩子,普遍对京剧感到陌生、遥远。在进行授课时,学生会对京剧人物的“老生”、“花旦”、“小生”等等主角觉得陌生而枯燥。
我给他们讲了杨门穆桂英这位女将的故事,及时放了一段穆桂英挂帅的京剧影片给他们看,并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模仿着京剧英雄人物的动作,一个个表演得十分认真,进取性高涨。我当场示范了一幅“武生”的戏曲人物图,故意弄得比较幼稚,让他们也勇敢地进入了创造领域,到达了较为梦想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课安排得当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提高了他们自觉的艺术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二
美术是一门异常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本事,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头画,学生在下头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简便、学得欢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资料。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教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必须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教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那里我想谈我一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教师都明白,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齐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并且他们也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研究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教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能够画在桌子上,还能够“乱涂乱画”。
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以往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能够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我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必须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能够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资料。教师能够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能够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剪纸作品展;有同学说他(她)的奶奶(姥姥)很会剪纸,还能够把这些老人请来当成他们的课外辅导员。而作为教师的我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能让学生在不一样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知识。并且我认为,有时候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一些环境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反而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大家能够想想,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我,其实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本事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本事。我觉得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那一课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其实不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仅有一个,经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本事。但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善自我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必须的绘画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必须观察本事、思维本事、构图本事和辨别、调色本事的同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简便愉快,趣味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三
学生的学习经历不一样,班风不一样,对于美术学习领域的兴趣也不一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点,取得良好的开端。
那么,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差异是怎样构成的呢?
一个班级的教师,异常是班主任教师,能够从很多方面影响学生,如教室的布置是美术的综合应用,这些应用是很具体的美术基本为支持的,这样影响的结果,学生美术的学习是很踏实的。美术教师能够采取比较“正统”的方式组织美术教学。相对的,如果这个班级的教师是以文艺为特长的,那我们美术教师会觉得这个班级的学生比较“浮”,往往不能静下心来做需要耐心做的事儿,这就需要美术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只要方式得当,你会发现这个班的学生也有特长,比如想像大胆,不拘成法等。
学生学习经历的影响来自这个班级体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曾参加过社会上的美术学习班或部分学生有较好的美术天赋,他们道德得到教师的肯定同学的崇拜,这就是所谓“榜样的力量”。只要班级体中有这样的学生存在,那么这个班的美术教学必须是比较容易开展的。以上学生美术兴趣差异的构成客观上构成了不一样班级不一样的美术兴趣点,作为美术教师,要深入了解,善于发现,然后有针对性地组织教材,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上美术课的兴趣。新接手一个班级,我们要从师、生两个方面去调查了解这个班的美术学情。教师方面,这个班有哪些任课教师,他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特长是什么,经常为班级体开展一些什么活动,怎样样开展的;也能够直接向学生了解美术学习现状,采取问卷调查,交一件最满意的美术作品的形式得出结果。那么,之后的教学应当是发挥学生的长处,让学生感到美术既好学又趣味,使他们的兴趣找到生发点,步步推进,不断生发新的兴趣,构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完成学期美术目标。
书法是我最擅长的一项,但要谈教学,又是觉得最难的一项。书法的学习,是要有天赋的。有书法天赋的人,虽然没学习过书法,天生就要能把字写得端正。一个天生就不能把横写平、竖写直的人,学习书法会很折磨人。在小学教学书法,其实主要就是围绕后者做文章,是教学的重难点对象。这部分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没有静下心来写,那么好了,经过学习书法,让这部分人的心静下来了,就是书法教学的功劳。
根据我多年的书法教学经验,我认为在小学应采取小班化组织书法教学,最好是兴趣小组的形式。
这些学生天生就是搞书法的,让他们少走弯路就是教师的功劳了。但既然是在一个班团体中,还要发挥他们的作用,就是带动其他学生提高。那么,教师要有意思地分好合作小组,主要是注意性格相近或相同的学生在一齐比较好,能先进的学生起到领导作用比较好。
要认真分析书法的基本技能点,逐项训练基本功,扎实推进基功训练。从点画上计,书法的每一个点画都能反映书写的基本功,起收、提顿、绞转、顿挫等等都是技能点,当学生书写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不足的是哪一点或几点,然后逐点突破。当然这件事情能够由“小教师”来做。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四
新教材十分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美术教师要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在绘画中让孩子画出属于自我个性的画。绘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游戏,需要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绘画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爱好。让孩子画出有个性的画,我觉得要注意下头几点:
尊重孩子作画的权利,尽量不要去指点孩子作画
不一样个性的孩子会在绘画中使用不一样的绘画语言.一般来说,活泼外向的孩子更喜欢用粗犷的笔触来作画,他们绘画速度快,画面连贯,流畅,有较强的表现欲;而文静内向的孩子,他们的画细腻,严谨,画面一般都比较精致,紧凑,并且作画的时间相对较长.例如,一个偏爱动物的孩子,通常能画出动物身上的每一个细节;一个喜欢交通工具的孩子,则能把车辆的部件凭记忆画出来。
什么个性的孩子就让他画什么样的画,这样,孩子的原始创作热情才会被激励.您能够问他画的是什么,但不要去干涉他画什么,怎样画。
选一个题材,让学生画不一样的画
同一幅绘画题材在不一样的孩子手中能够画出不一样的画,如果您想让孩子的画有个性,充满创造力,不妨在平时让他练习就一个题材,画出不一样的画面.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丰富,他会学着从不一样的角度思考绘画的资料,从而也培养了发散性思维.
认真听孩子介绍他画上的资料
如果您拿到孩子的画,觉得只是一堆颜色的涂鸦,那么就请孩子来介绍他的画吧.他画了什么,这个颜色代表着什么,那边一团又是什么.听了孩子的介绍,您也许会惊讶,原先孩子的眼中,世界是这个样貌的,它并不像您看到的画面那么糟糕.多让孩子介绍他的画,能够理清孩子的思路,让他表达自我真正想要表达的绘画资料。
鼓励孩子大胆地去挑选自我满意的颜色
孩子喜欢缤纷的色彩,有些在大人眼里看来十分难看的搭配,孩子却十分喜欢.所以,如果您的孩子用色"大胆",您千万不要对他的画指手画脚,抹杀他刚刚建立起来的对颜色的热情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去作画,更要懂得去欣赏学生们的画。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五
上个世纪以“统编”或“试用”的名义,编写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都是以小学美术教师和美术教研员为主体进行的美术教学“改革”。因为中、小学美术教学仅仅是美术教育整体的基础部分,在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互相并不衔节,没有关于启蒙——基础——专业的整体美术教学改革的设计,没有改革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的研讨和没有明确进行美术教材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目标,其结果都是不管你“教材”和“教学参考”怎样变脸,最终都没有可能摆脱传统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学的束缚。所以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一直是在原地踏步裹足不前。
进入新世纪以来,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可喜的新变化;一是把过去从未正视过的“儿童画”纳入美术课堂教学,步入了用最具有创造性的,把对人类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启蒙教育功能的“儿童画”正式作为美术启蒙教学的途径。二是开始注意美术与其他各门学科的教学配合,特别是进行了把音乐和美术合二为一的“艺术”课的教学改革实验。三是尤其可喜的是,出现了以专家参与编写中、小学的“美术”和“艺术”教材,指导教学改革实验的新局面。专家介入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他们就有了直接参与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理论建设和指导教学改革实验的契机,站得高就能望得远,这给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带来了希望。但是,因为中、小学美术教学不但是美术专业教学培养美术专业人才的基础课程,它还是培养各行各业,各门学科,各类人才启蒙教育的必修科目,所以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不仅需要美术专业院校的专家学者们的参与,当然还需要社会各学界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历史上就有著名学者和美术家达.芬奇和哲学家卢梭等人,关注过美术教学改革的先例。作为倡导美术教学改革的领导部门,为了确保美术教学改革的权威性,应该广泛组织这样的学术研讨。
最近我有机会在小学看到了两种版本的美术教学实验教材及其实验课,还在网上见到有关改革实验的议论,特别是从山东儿童中心李力加同志的“实验调研”和“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实验报导文章中,看到了实验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提出的疑难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些问题我也曾经经历和思考过,联想到自己在二十年前指导“发展式”美术教学改革实验的经历,我认为美术教学改革方案在没有得到美术老师的认同和理解时,他们提出上述问题是很正常的。可是,作为已经承担实验改革的一线老师如果还存有这些不解的疑虑,实验教学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受过传统的、成人化的、模仿性的美术教学训练的美术教师,接受新的发展“儿童画”的美术教学改革的理念,摆脱传统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学的常规,需要经过一个从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所以我认为,改革小学美术教学,必须首先改革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建树改革美术教育教学的科学的、艺术的、系统的理论。改革美术教学的实验,需要实验教师理解与掌握改革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美术教学改革要在启蒙教学中,通过发展“儿童”,达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表现才能的教育目标,就必须首先用美术教学改革的理论,把受传统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育束缚的美术教师“解放”出来。
改革美术教学的理论建设,首先必须要有由启蒙——基础——专业美术教学整体的改革理论的构想设计,进行改革美术教学选择最佳教学途径的理论指导。在实验教师掌握了改革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之后,才可能调动与发挥出一般人并不具备,只有启蒙美术教师才可能具有的艺术教育教学的职业素养,进行创造性的美术教学的改革。
其次,把“儿童画”纳入美术教学之后,要对“儿童画”自由表现的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律,特别是对终止“儿童画”自由表现的所谓“危险”阶段的普遍规律,对儿童艺术表现与心理发展的过程和对教学途径与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提出科学的教学方略和改革设想。要在“儿童画”长期被封杀的美术教学中开辟发展“儿童画”的教学途径,改革成人化的教学模式,“理论”建设尤其重要。当前在小学进行的美术教学改革实验中的“美术”和“艺术”等不同实验版本的“儿童画”教学中,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回生”,走模仿性常规教学的老路;二是“自由化”,受“无辅导”或“随意性”教学的误导,根本没有进行科学的教学引导。这两种倾向的出现,都是美术教学理论建设匮乏的必然结果。
再者,在儿童画的基础上向写生画和记忆、想象创作画等基础教学的引导、过渡和教学发展的途径,还有美术与音乐等其他学科配合的“度”和“量”等等,也都是必须认真进行科学的理论研讨的新课题。
小学美术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教学改革实验只能要求成功不能允许失败。任何改革设想和实验方案都应该先进行广泛的科学研讨,再进行比较验证和可行性的教学试验。进行改革实验需要选择有改革要求的实验教师,启发他们灵活运用改革美术教学的理论要求,进行创造性的改革教学的实践探索。指导改革实验必须进行跟踪指导,指导的方式要以创造性的、启发式的“引导”和“建议”
为主,可以用“观摩课”的研究学习方式,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切忌使用模仿性的“示范课”和“样板课”的指导方式。。因为促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的美术教学,只有通过美术教师进行“创造性”的美术教学实践才可能实现。所以,实验指导教师要注意引导发挥实验教师的创造性的才能。最好的美术教学改革实验教师,最好的启蒙美术老师,不只是能画出好画的老师,还应该是最具“创造性”的、有多学科修养的、多才多艺的老师。
因为传统的模仿性的美术教育和受多方面的模仿习惯的影响,不但我们的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习惯于模仿性的教学常规,其实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也多是习惯于依赖、仿照、模仿式的工作。缺乏“创造性”,思想不解放,创新才能被严重束缚,是我们多数人普遍的遗憾。进行改革中、小学美术教学实验,美术启蒙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承担的历史使命——要用发展“儿童画”作为美术教学的启蒙教学,用保护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表现的教学引导和心理训练,实现促进学生发展创造性才能的教育目标。
美术教学改革实验不能一蹴而就,至少需要一轮的时间。在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用“创造性”教学改革“模仿性”教学的今天,就不应该允许美术教学再用“模仿性”教学封闭和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才能的发展。为此笔者建议:在进行美术教学改革的理论研讨与教学改革实验的同时,普通中小学应当开展以“形象记忆训练”为主的“记忆画”教学和速写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过渡。“记忆画”教学的教材可以随意选择生活中简单的几何形体和复杂组合形体的各种物象。它能够适应城市与农村、班型大与小、教师的专业水平的高低等不同的要求。学生的作画工具可以自由选择。组织教学,选择教材都不太难。它对学生的注意、观察、识记和创造性表现等心理素质和艺术表现的技能技巧都会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尤其重要的是,它对于转变美术教师的教育思想,帮助他们重新认识与发挥自己在美术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由教师主导的“传授”知识和技术的“模仿性”教学,转变为由教师主导的“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识记、发现和创造性表现的“创造性”教学,操练进行吸引稳定的注意、培养观察要求、引导比较思考和识记与创造性表现等心理训练的教学方法等,将会有重要的影响。自觉的把自己转变成为适应美术教学改革需要的美术教师,对于大多数中、小学美术教师来说,这个“过渡”可能是非常需要的。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六
此节课对学生来说是一节快乐的美术课,他们可以随意想象并做出各种好吃的食品;他们可以自由地找寻喜欢的合作伙伴;他们还可以自由地表演即兴的节目……在这节美术课上,学生是快乐的、自由的,他们是课堂的主人!正是本着这种“愉快教学”的思想,我在美术教学工作中始终是快快乐乐的,我的笑容投在每一名学生的脸上,学生开心我就开心,我和我所教的孩子愉快地生活在每一节美术课课堂中!
我心目中的“愉快教学”就是千方百计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喜欢学,学生喜欢学后进一步使他们达到——愿意学,再发展成为——愈学愈有趣,快乐在其中的状态。当然我不指望每一名学生都画出精美的画面、做出优秀的作品,我的目的就是通过“愉快教学”使每一名孩子能够接受教师的指导,快快乐乐地拿起画笔来画画。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美术教学的教学内容直接决定学生的绘画兴趣,好的美术课设计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学美术教材的内容来看,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每一节课都有一个较好的教学内容,但并不是每一节课的设计都是完美的,不需要补充的。这就需要美术教师能灵活运用课堂内容,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每一个班级的特点来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从而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从美术课堂中找到乐趣!例如《农家宴》一课,有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泥塑食品,而有些学生却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这种情况下,我便设计了一个游戏:让完成食品泥塑的学生进行表演,其他没有画完的同学一边欣赏一边完成。这样他们在课中相互交流,使整节课很充实,所有学生都体会到了其中的快乐。
学生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好动、好玩儿,爱做游戏。可是不少教师无视孩子这一心理特点,让孩子成为“小木头人”,一动不动地听讲,结果使活泼好动的孩子成了“小老头”,失去了“童心”。我们必须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习与游戏相结合,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学玩结合。当然,这不等于说上课就是玩儿,很多功课不可能带有游戏性,我只是说,能够带点游戏性的一定要带点游戏性。备课、讲课要挖掘教材中的游戏性,设计教案要考虑游戏性,只要这样做,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把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挥出来。在《小小食品店》一课中,学生制作的过程就像是在做游戏,每个学生都找到了游戏中的角色。在巡视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扮演妈妈爸爸,边讲边做,那专注的模样很是可爱。可以说,在游戏中上课学生是快乐的,在快乐中学习学生是幸福的,那么,我们何不多制造些快乐,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去感受幸福呢?
棋迷、球迷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如果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兴趣”之意,有了极高的兴趣,自然就会在愉快中学习了。《农家宴》一课中,采用了分组竞争的形式贯穿整堂课。黑板布置成一个“食品店”的大幅图画,这幅图在渲染气氛的同时又是一个评比台,哪一个小组完成的最好、最快、纪律最好,哪一小组就可以选取样食品贴在上面。学生们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同时黑板上也布满了各种食品,也给学生们起到参考作用。
在教学中引起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如果你细致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用竞争的形式进行作业评价,这是调动学生热情、使他们快乐的有效方法,是使学生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活动。
我们可以尝试在每节课中都有一个小比赛,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美术课的评比台,“看谁画得好”“我们的画大家评”等等。小比赛的结果就发布在评比台中,这样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保持良好的情绪,认真地学习并且能够体验到成功之后的喜悦。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个学生曾对我说:“老师,您上课一笑,我们可高兴了!”事实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和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极大。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既有知识的交流,又有情感的相互作用。爱教学、爱教育、爱学生应是教师的职业情感。教师在课堂上应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排除干扰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曾经听过一位教师刚刚失去亲人,他上课前摘下臂上的黑纱,说要带给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马卡连柯也说过:“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愁的神色抑郁的面容,甚至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
总之,教师乐教就会带着感情上课,就能创造和谐的气氛,就会教出意趣来。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就会更好地领会课堂内容,呈现更多精彩的作品,就会使美术课上得有情有趣,师生乐在其中!让我们携起手来,让我们的美术课堂成为学生最喜欢、最快乐的课堂!让我们的孩子在愉快中茁壮成长!让我们的孩子运用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完成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七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例如:我校学生在制作楼道内的装饰作品时,学生们学习到利用毛线材料,如何制作完成具有国画特点和抽象画特点的作品。我还让学生制作以童话寓言故事为内容的作品,并把寓意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并感受到作品的教育意义。这就让学生在制作作品的同时,也受到情感教育。
通常在上课快要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做哪些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美术所涉猎的范围很大,像历史、地理、生物、音乐、语文、数学等各学科,尤其是历史,每次我在讲美术作品欣赏课时,我都要让学生好好学历史,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画家们的绘画特点、绘画风格及当时时代的背景。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身边的现有材料制作美术作品,这既节省了学生的开支,也做到了变废为宝。
比如:学习达芬奇的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时,放影像资料让学生首先了解达芬奇的身世,即它的名字的由来和他的主要成就,让学生了解画家的画风和他同时代的画家(文艺复兴三杰)。学生们学习兴趣很高,而且知识掌握得也非常好,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如有不足之处,希望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八
在艺术教育中以情感诉求为基础和纽带,可以促进艺术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产生一系列优化效应。
突破呆板的教学模式。毋庸讳言,传统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呆板的教学模式。这种教条、注入式的教法形成了学生思想上的依赖、创造力的凝固。艺术教育本身就需要大量动作、肢体训练的重复,乏味的教法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贯穿情感,就会创造引人入胜的形象化氛围,使学生用“心”去学。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只有与学生经验相联系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由于兴趣是一种使思维的对象保留在意识中的内在力量,因此,调动和运用这种东西能使学生保持意识的警觉状态。伟大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这种兴趣主要是经验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在艺术教学中贯注情感,就会使学生激起强烈的心理活动和求知欲望。
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个性和创造力来自于学生主体意识的树立。用情感激发学生追溯教学内容的本源,感受其产生的原因、形态和环境,就会使学生深浸于形象之中。而这种形象化的再创造过程,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能力和目的对象化,增强独立性和意志力,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表述自己的情感理解,进入内心的探索。
构筑典型的环境。由于情感是一种意识的力量,是认知、感受环境的过程,在推进素质教育和素质形成中,发挥情感的基础性作用,提供典型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可以构筑和联结教学内容本源的环境,现实和社会生活的环境,拓展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认知和探索,促进教育的个性和社会化。
在艺术教学中贯注情感,可以有几种途径。
全景式——构筑情感的“环境”。教师在艺术教学之始就要把本源的历史文化、风格特点以及蕴藏其中的思想感情向学生作生动的介绍,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环境。同时,走出课堂,调动学生的“经验”感觉,进入一个情感的真实环境。这是一个全景式的环境,即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本源环境与现实环境的联系。
形象化——全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的着力点必须始终放在调动学生“经验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上,使学生处于萌发情趣的氛围之中。这里面,关键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使学生由动作的单纯模仿进入艺术形象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表述,进入自己的探索。
创造力——重视塑造艺术个性。艺术教育重在发现、培养和弘扬艺术个性,这关系到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艺术人才的造就。在这里,教育培养的重点还是积累、调动、升华学生的情感经验,着力其理解力、独立性和创造力的提升和发挥。
组合式——创造情感教学过程。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必须精心编创教案,调动多种手段,开展组合式教学,动静结合,衔接配套。具体到舞蹈艺术教育,就是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学习与编创结合,使动作训练与情感表达互为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九
新课程给美术课堂带来的生机新课程不仅是课程内容、教材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美术教学理念发生了具大变化。教师的角色、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从教师角色上看。教师已一改昔日传统的“唯师是从”、“师道尊严”的状况,构建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组织者”,如“我们大家一起画”?”“你觉得怎样?”“你真了不起!”“你真是太棒了”等等即尊重学生又激励学生奋进的语言在许多课堂中随处可见。
从教师教学方法上看。教师已改变传统的、枯燥单一的'专业化的技能训练,大胆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提供开放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的整合与延伸,积极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表现美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努力缩短美术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着眼于学生的艺术发展,融合众多艺术风格于一体。
从学生学习方法上看。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已从培养专业人才转变为培养人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因此,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也改变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感知美术、体验美术、表现美术,同时能够大胆地探究问题、发现问题。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美术的感知特点、美术标准不确定性特点,给了学生极大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大胆阐述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
走出课程实施的误区,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兴趣的培养、课程的整合,注重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注重探究性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美术。这的确是我们美术教育改革的一个可喜的变化。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却走了另一个极端。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教师片面地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忽视了基本技能与知识的掌握、忽视了以审美为中心这一重要理念,追求形式上的热闹。
为了突出课程的整合。美术课程的整合应以美术文化为主线。当前许多课为了突出课程的整合,将美术课的教学重点偏离了,把美术课上成历史课、地理课。
合作性探究学习。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合作性探究学习这一环节,有的问题学生可以马上就回答出来的,可教师却要刻意安排小组讨论、研究回答。本人认为美术合作性探究学习,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外进行探究、实践。如共同画一张长期作品或共同创作不同类型的画种等。时间可定在一周内或一个月内完成,这样的探究性学习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最后,人无完人,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十
美术教学原则是美术课教学的基本准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用于指导中学美术教学的一般性原理,也是具体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依据。认真贯彻教学原则,有利于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教与学的关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美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美术教学原则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方式和手段。当然,教学方法本身又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教的方法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方面,这进一步说明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对于完成预定之教学任务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和正确选择美术教学方法。
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很多,但根据《中学美术教学大纲》精神的要求和笔者长期从事美术教学的经验体会,最常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这是一种由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即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等。一般理论性的讲述、美术常识、欣赏教学以及技法课训练前的讲解,都采用讲授法。用这种方法教学的长处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效率高,照顾面宽。但其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知识,如无法解决怎样画等问题。鉴于这种情况,使用这种方法教学时,应该注意下述情况:
(1)对所表述的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以给学生一个合符逻辑的完整的概念。如中国人把描绘大自然为主的作品称之为“山水画”而不叫“风景画”,学生肯定会问一个“为什么?”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讲:
一是从中国人的情感习惯去讲,在通常情况下,“山水”、“山河”、“江山”、“河山”是“祖国”的同意词或同义语,因此山水画也可以说是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艺术中的反映;
二是山水画的画家经过拟人化加工处理了的作品,它是画家艺术修养的表现。而风景画属西画的称谓,它是写实性作品,是自然的客观表现。经过分析和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山水画”不能叫作“风景画”。
(2)语言的形式要符合语法,要清晰、准确、精炼,要通俗易懂,要形象生动,要富有感染力。
(3)要善于组织学生听讲,所述问题能引进学生的思维共鸣,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变换讲授的方式。
(4)可以借助板书、板画或示范图等直观教具,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帮助理解的目的。
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它美术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当堂作画要求之全过程演示;按作画步骤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的同步性示范;有意识地找准难点作局部演示。
运用这种方法,应该做到:
(1)演示的内容必须与课堂讲述的内容和要求完全吻合。做到“讲”是“练”的前提和基础;“练”是“讲”的深化,是所学知识的表现、运用和实践。
(2)课堂演示要做的简明扼要,要图象清晰、准确、生动熟练,并能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
(3)为节省时间,有些示范可以在课前先制成毛坯、半成品,在课堂上选择关键的过程适时演示。
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方法。这是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之操作练习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按新编教材的要求,它在整个初中的教学活动中要占80%以上份量。所以,采用这种方法,要求特别讲究:
(1)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并且目的要求恰当,引起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共鸣;还要注意组织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忌盲目性和单纯的为练习而练习的作法。
(2)应注意指导和检查学生掌握练习的方法、步骤的情况;要科学合理地分配作业练习的时间。
(3)教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应予及时总结,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可以个别问题单独讲,普遍问题集中统一讲。
谈话法是通过同学生互相交谈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包括启发式谈话法、提问式谈话法和指导式谈话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启迪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信息的积极反锁。但谈话法的缺点是意见容易分散,不易控制,运用不好还容易使所传授知识支离破碎。因此,运用谈话法应做到:
(1)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提问的目的要明确,要带有启发性,并且难易得当,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还要注意对学生回答问题可能出现的麻烦情况要有充足的预计,并为此还要准备好正确的答案。
(2)对此法的运用要带有启发性,所提问题要构成前后连贯,层层深入、逐步引向结论的问题系列,还应讲究谈话技巧,要面向全体学生。
(3)提问要注意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应搞突然袭击,而且谈话的形式要活泼多样。
(4)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均应有明确的表示,要鼓励他们敞开思路,大胆发言,错了也不宜过多批评。
参观法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扩大视野,使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并从中受到实际教育的一种方法。其内容有参观书画摄影展览、作业观摩展览、还有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建筑物体、自然风景、动物花卉等。这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热爱生活教育的一种较好的教学形式。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教师对参观的内容要有足够的了解,对其参观活动要有充分的准备,并有明确的目的。
(2)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规定,切不可放任自流。
(3)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认真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认真总结。
上述教学方法具体怎么选择,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目的、任务,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灵活选择运用;还可依据课型,有时仅用一种方法即可,而有时两种甚至三种联用。
总之,中学美术教学的特点决定了美术教学的原则,其特点和原则又确立了符合美术教学规律的方法,作为中学美术教师,只有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实事求是,遵循中学美术教学的原则,灵活机动地选择最佳之教学方法,切实上好每一堂课,方能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十一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教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进入小学美术教育已经有多年了。这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收到课堂里,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由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转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目前,“为画而学”的教育观已经越来越受到美术教育者的非议。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美术学习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我们对学生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我们更多地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是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经过新课标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觉得美术教材的内容广博,课程其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而美术教育教学注重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特别是低年级强调游戏性、体验性的活动。
儿童的美术活动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游戏”,它比一般的游戏内容更丰富,规划更宽松,过程更复杂,结局更多变化。它要求“玩者”眼、脑、手并用,充分运用各种知识,充分展示各种能力,充分挖掘各种潜能。我想我们教师是“游戏”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应该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以充分启迪“玩者”的心智,发散“玩者”思维。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引入游戏性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最自主的美术活动。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说过:“孩子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各具特点,只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孩子们的潜能意识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美术教学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最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多种方法中,游戏性教学是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减轻负担、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1、游戏性教学符合“愉快教育”的指导精神。“愉快教育”的实质是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游戏性教学正是通过游戏的形式使这一变式成立的。
2、新《美术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它包含着趣味性、审美性、人文性……等等特征。传统美术教育最大的弊端是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特别是儿童身心特征和心理需求,让学生强行接受,他们会觉得无味、无趣。
3、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气氛活跃。在愉快中得到知识,学到技能;巩固知识、熟练技能。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学习的兴趣是美术教学的生命。而学生学好美术主要靠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要求和兴趣。系统论告诉我们,有兴趣就容易抗拒外界干扰,提高接受效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习者成功的源动力。如:《大家一起画》教学时,我将它设计成一个游戏活动,用各种美术教材和工具布置出游戏场景,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活动中,我鼓励孩子们随意选择,大胆尝试,自然而然地在玩中体验到各种材料、工具使用的特点及不同组合的不同效果,并要求孩子在体验之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孩子们不仅自己得到锻炼,也在发言中得到交流,学到新的、不相同的方法。部分学生用饮料瓶灌水学,教师表演“变脸”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变脸”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从而使他们乐于学习美术。
游戏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而创设良好活跃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表达欲增强,积极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同时模仿能力强,好动,好玩,不怕羞,爱表现也是小学生的天性。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多组织一些游戏活动,无疑对学生有极大的益处。如鄂美版教材1册《绕绕涂涂》一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各样的线条绕绕涂涂表现出自己喜欢的形象。在平等班教学时,由于第一次上我尽力鼓励学生大胆、自由表现,可他们就是放不开手脚“绕绕涂涂”。在第二次上课时,我就采用“听音乐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听音乐根据自己的感受用色用线。而不是按部就班的方式要求学生用什么样的线条来画。学生手脚放开了,画出来线条丰富了,表现力增强了。《鸟语花香》这一课是制作头饰。我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先让几名学生戴上头饰进行游戏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尔后创设一个情境游戏——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百灵鸟号召众鸟们召开“百鸟大会”……最后,让学生模仿各种鸟的叫声与动作,用双手组合的手势表演鸟儿展翅飞翔的姿态,在教师事先做好的背景中飞。
我们知道一节课如果毫无生气,实为美术课堂教学的大忌,因此设计比赛性游戏,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增加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我们知道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理,都有比一比的愿望,谁都唯恐落后。因此我们在做游戏时,采用对抗赛的形式,用击败对手的游戏为动机,这样成员之间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和群体视为一体,成功时挫败时都有共同感受,意识到大家是相互依赖的,只有相互支持实现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和默契感不断得到加强。同时也不断增进团队的合作精神。《小小食品店》一课的教学中。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开展小组竞赛比一比“谁家的食品店”既多又好。最后,玩“开店的买卖”游戏,相互之间比一比,看一看,玩一玩。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效果很好。
最后,觉得运用游戏性美术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地方是:
1、教师设计的游戏内容和形式要紧密配合,课堂上组织好游戏的各个环节。
2、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游戏中所用的教具和实物。
3、教师在游戏中语言要突出重点。运用儿童语言把讲、听、看、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玩中获得知识和美感。
总之,以游戏为切入口进行课堂教学,使严肃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无穷的乐趣,。他们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乐、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益智。我想应用游戏性教学方式,尊重了学生的愿望、乐趣、情感、选择等“学”的权利,学习热情将会有增无减;教师实现了教的义务。我想小学的美术课堂一定会焕发出一种新鲜的活力。
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会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十二
教师在自然环境中讲解速写,在实践中教学,为学生设立情景,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视觉的艺术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娱乐之中的快乐,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如对《我的飞机飞上蓝天》一课的绘画讲解,使学生学会运用彩纸折叠的方法制作出飞机的形状。教师先出示飞机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再让学生分析飞机的外型及制作的材料,学生说出了飞机的种类及性能。运用教师教的几种方法制作出多种飞机。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飞机试飞比赛,与学生一起互动,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对《速写风景》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风景画,学会了如何取景进行绘画。抓住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描绘。本课,教师通过运用在真实景中绘画,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在对《速写游戏活动》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游戏活动,学会了如何构图进行绘画。抓住了游戏活动的特点进行描绘。
通过亲自动手,利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制作一个《童话的城堡》,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是一件多么另人激动的事!本课就给同学们这样一个动手圆梦的机会,因为美术学习不但是知识技能的
传授,而是要贴近儿童的年龄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现活动。学生能够选择适合的颜色,剪出建筑的各部的基本形,摆一摆,看一看。在装饰细节时注意添加一些有生活情趣的物品,如窗帘、小路等,只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就是成功的学习。
在上完美术课《名字的设计》后,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形式设计自己的名字。开始我以我的名字用两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导入主题。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然后开始绘制。 整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想象力得到了发挥。设计出了多种造型的名字形状。而且还图上了美丽的色彩,在笔画的形状上学生有多种的造型。如“点”,有的学生用七星瓢虫,还有的用水珠等表示。总之通过本节美术课的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
我在上低年级美术《幻想动物》时,开始我以龙来举例。龙是由:鹿、牛、蛇、鹰等动物组成的动物。并出示龙的图片,学生分析图片。他们的兴趣被好奇感激发出来,我再引导他们创作学生心中的怪物。先以牛头、猫的身体的动物为例,可以由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的动物组合。接下来由学生创作,可以运用不同种类的工具制作或绘画。学生创作出许多有趣的怪物,并为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的特点,以龙来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掌握孩童的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在《幻想未来的景色》的绘画中,我通过图片、故事的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未来。孩子根据教师的提示,画出了未来的景色。孩子对未来都充满希望,因此产生了绘画的兴趣。教师再正确的引导他们创作。由此,也会产生很大的效果。有的学生把未来的房子建在云彩上,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本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现实事物进行再创造。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知识。
五、美术的教育作用
在上美术课《谁最美》中,学生通过教师讲故事和图片,使学生了解故事。从中学到了美的真正含义。
在教学中,我先展示图片让学生观看,要求他们分析出图片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的理解图片的意义。这时我再把图片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并且能发自真情实感的完成老师留给的绘画内容。
总之,社会在进步,方法在更新。要想与时俱进必须不断的反思过去,从中发现优点进行总结应用。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十三
这一年我担任的是培智和聋部低年级的美术课,我一直觉得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去发现美。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得知识。美术课堂就好像新奇的世界,让学生在其中探索发现并记录这个世界的美好。
在这将近一年的教学过程中,身边经常有人跟我说:“你教什么科目的呀,哦美术啊,你们美术课老师上课简单,没压力,课也最好上,学生又喜欢上美术课,上课肯定也很积极,一定很轻松。”我只好一笑,可心里想,要是真的好玩又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就好了,那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况且我在的也不是一般的学校是特殊小学,可能在普通小学里美术它是一门兴趣一门副科,只要用心引导孩子去发现美就好,并且上课时和普通孩子的沟通比较简单他们也比较能够理解,至少不用担心他们无法理解你说的话。在特殊学校在教聋孩子们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他们能否理解你,即便打对了手语有时孩子们还是无法理解;而培智的孩子虽然能听能说但是他们的智力异于常人,所以对于记忆理解也有一定困难,对于他们就要让上课的内容更加活泼生动,让他们容易记住。一年的美术教学实践证明,美术课想要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除非你是个没有责任心的老师。每次上课我都在思考如何让学生老师想要表达的书上想要教授的内容以便更好的记住和理解颜色、制作、绘画方法等。只有先了解基础内容才能在创造他们自己的绘画世界。
下面是我近一年来我的教学过程里的一些反思。
首先培智的孩子,由于班级里的每个孩子智力残疾程度不同,我根据孩子的不同智力水平安排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上色彩课的时候,我准备了上课要用的工具和上课时需要认识颜色的实物图,有代表红色的国旗;代表蓝色的天空;代表黄色的柠檬等。首先我在黑板上一边讲解展示图片,学生按照我的方式跟着来学习颜色。认识颜色后,我让学生们在自己来找一下颜色认一下颜色,再他们找找想想生活中有那些东西是这几种颜色,看谁能找到最多,一比赛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并且通过自己发现寻找能够更深刻的去记住颜色,而不是跟着老师随意的读读背背。
虽然准备得很充分,不过课堂上还是出现了许多的不足,像颜色只有个别学生能认得全连着读了几遍问下去还是只有几个认识,最难记的橙色就连比较好的学生也会记错,像在课前我准备的让学生一起来说说看生活中的颜色,结果让我大事所望,当我问下去的时候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能找出来,其实很简单但是他们穿的衣服上就有我们这节课所学的颜色。平时在普通学校家庭长大的我并不知道区区几个颜色的名字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那么的困难,而且每个孩子的智力损伤程度不一样所学习的进度也不一样,并且有些孩子在努力记住的时候会的孩子已经不在跟着老师的步伐走了。如何在会与不会之间掌握课堂变得尤为重要。
总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样在教学上就加大了难度,既要照顾到大多孩子的水平,又要顾及到个别孩子的智力特点。在这样的课堂中就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在课堂上多给予学生鼓励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热情。尽量多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所以在第二节课我将学生分为两组,a组学习上节课的六个颜色,并复习上节课在校园里找到的几个颜色的想读物体有哪些,b组学生记住比较好记的红、黄、蓝、绿四个颜色,并记住相应的实物。并请学生来给实物涂色,a组学生涂准六个颜色,b组学生涂准三到四个颜色,效果相对好了很多。
聋部的孩子应该说比培智的聪明很多,其实更可以说他们与正常孩子智力没有差异。但是就是因为听力的残疾所以在他们理解事物的时候并没有常人的那么简单,刚开始上课我很开心因为我感觉他们很好教,基本上都能按这我的节奏来,虽然我的手语不是很好,但是我尽量通过肢体或者实物的方法来弥补。我一直认为我教的还不错学生也能接受,直至一次听课后,我才知道我的问题,聋生孩子有个特点就是模仿能力特别强,你说完一遍他能很好模仿即使他并不懂其中的真正的意义,并且老师教完后再问是否明白,不管他明不明白都会说明白。这就是他们除了不能听的另一个特点。所以我上课其实我自以为他们接受了我所传授的技能知识,但其实他们只是模仿了。原来不只是培智孩子需要我们去放慢脚步教,聋部的孩子也一样。一步一步来让他们真正理解了才能画好画,才能创造他们自己想要的画的世界。让他们能自由想画便是老师该做的,前提是学会基础这更是美术老师的职责。
所以之后我在教授过程中我更注重学生的理解程度和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我在上课时尽可能的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源并运用小步子多循环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如何去画一样物品。之后再有学生想像创作,会有比较不错的结果。像是绘画素描中的轻重一直是学生无法把握好的,甚至于什么是轻什么是重都很难了解,于是上课我便以板书解释,手把手教画感受,观看视频等多种方法去让他们理解,虽然花费时间长但是是有效果的。
曾经我把他们看的太特殊,其实他们也是孩子,只是需要更多的耐心去教导,只是需要不同的路径去找到自己。只要放慢步子,慢慢来,认真教总有一天他们会跟上我们的步伐,在语文数学这些课上我肯定我们的孩子是难教的难学的,而且这些课不可以放慢步子慢慢学,所以在这些方面他们很难超越常人。但是美术不一定,它很神奇,只要你懂了它,你绘画出来的画就会很美,并不亚于常人。
我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一定会更加努力让孩子们学会基础,并在基础上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并形成自己绘画风格,从而去创造自己的美。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十四
通过本课的教学,再经过录像的自我诊断,受益不少,能更直观、清晰的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
首先陈述一下我个人的教学思路及教学安排:
因本课比较抽象,所以把课时定为两课来讲,第一堂课主要以课堂渗透、学生欣赏与评述为主,第二堂课以学生表现即绘画、作品展评为主,并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贯彻学校的教学理念,习惯养成,如课前准备、课堂学习、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学习效果。
录像是第一堂课的内容。年级是四年级。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的图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要领,并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在第一堂课中,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先以游戏导入,用人像与杯的剪纸黑白转换,通过在黑板上演示,比较形象直观地导出课题《黑与白》,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致,及早进入课堂状态,接着再做进一步的分析,阐明由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的特点,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展示《树林》的图片,通过师生的互动、提问、交流,说明由不规则形组成的正负形的特点,这堂课以这两个知识为要点。同时再通过欣赏图片荷兰画家埃舍尔的作品《变换》、二方连续图案了解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和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的特点,让学生对黑白转换的方式有个较全面的认识,掌握黑与白的创作要领,并引导学生感受黑白对比带来的美感,对比强烈,视觉效果醒目。还给人一种庄重的美。这时再通过让学生想象生活中黑白对比的例子,如书法、黑板与粉笔字等,懂得不但要擅于从生活中发现美,而且还要使艺术生活化,去创造美。再让学生欣赏黑白转换的图片,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以便进行创作。最后留下课堂作业,提出要求,并让学生在课下多观察,为下一节课的实践打下基础。
从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我认为比较清晰,课堂结构的设置也算紧凑,知识点的渗透比较深入,从组织教学、课题导入、课堂渗透、课堂秩序、学生的互动、多媒体的运用应该说较流畅,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了黑与白转换的要领,欣赏到精美的图片,提高了审美,但其中也有很多期待解决的问题。
教态方面,肢体语言还不够丰富,表情有点严肃,课堂还缺乏生动性,显得有点紧,仅有讲解、知识点还远远不够,不但老师明白,关键通过引导,还要使学生明白,从部分学生的表情看出,他们对问题理解得还不够,虽然四年级的学生相对一、二年级理性的多,但还需要不同的方式激发他们的灵感、想象力。
照顾全体方面还不够,课堂总感觉是老师和学生对话的多,学生与学生之间适当交流的少,有个别学生还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展示自己。
针对小学学生,知识点有些难,量有点大,在有限的课堂四十分钟,如何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题、不同的课型,知识点的难易、量的大小很关键,否则课堂会变成满堂灌,对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不利,这点有待进一步研究。这时可以把知识点分解讲解,课堂一定留给学生适当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以便对老师讲的知识进行消化。
本课搜集的图片虽不少,也很形象,但量有点大,应以精练为主,板书还有待进一步锤炼,要完整。
课堂语言还不够精炼,口头语言要避免。
总之,通过这种方式的教研,能有效地诊断自己教学的得失,从中直观了解到自己教学的不足,并经过进一步的繁复的修改,为使课堂的高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十五
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电脑,而电脑绘画是其中内容之一。学生对于电脑绘画充满了好奇,很快便能学会基本工具的使用。但是如果想让学生画出一幅画来,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稍复杂一些的画面,学生往往是望而生畏。我在本学期教学中特别思考了这个问题,现在觉得这与我们平时的教学,特别是绘画开始阶段的工具教学有一定的联系。
绘画工具并不多,也很容易掌握,可是要想熟悉地使用,有技巧的使用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在大量的练习后才能掌握,才能从中摸出技巧来。因此,在教学每一种基本工具时,我也特别注意配合一些简单的物体来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技巧,甚至让他们学会创造性地使用工具,这些工具可比手工绘画中的画笔神奇多了。
在本周的教学中,我们学习了圆、填充、曲线等工具的使用,我们又通过在课堂中画杯子、大树、太阳、小草、花朵等一系列的事物来反复练习工具的使用。我们还通过利用不同的工具画出不同的树,让学生掌握树的画法,同时在画树的过程中再配以太阳、小草的练习,在练习中自然形成了一幅简单的画面。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会了画面的布局,工具的使用也随之领悟,甚至为自己的成就而手舞足蹈,有了成功的体验。我想这是学习的重要一面,有了这样成功的体验,必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开了好头。学生也更喜欢电脑绘画了,感觉原来电脑绘画其实也很容易学。
我在教学中,哪怕是一种工具的教学,也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琢磨,去研究如何更好的教会学生,如何在其中渗透更多的内容,如何更好的组织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合理的安排我们的教学内容,尽量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发现学生对于“画图软件”中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较易掌握,但不能灵活运用,其主要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当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后,就应该培养其综合运用的能力。对学生这种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
记得在一次电脑绘画课上,我想让学生画画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学生面露难色,觉得用这些工具不够用,难以画出真实的物品。于是,在教学中我摸索了一些富有趣味的实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下面,我就这些实例来谈谈如何发掘电脑绘画教学中的创新因素。
我先让学生看一幅月亮图,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用几分钟时间完成。大部分学生从常规思维出发,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这便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
我表示了欣赏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创造性地看等问题,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
生活中的物品也正如以上练习一样,只要你以创造性的眼光来看待它,使“画图”工具真正为你所用,那就一定能画出很好的作品。接下来我出示了一个茶杯和一个碗,请同学们来画。有了以上的经验,学生很快找到了极具创造性的方法,画好了茶杯和碗。当学生的创造思维萌发以后,我所要做的就是稍加点拔和保持它的热情,然后就和同学们一起体验创造的喜悦与快乐!
我通过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点燃了学生创造性的火花,克服了学生电脑绘画中的畏难情绪,使学生真正成为了电脑的主人。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十六
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或学得很累,就会以致于一见上美术课就头痛,甚至在美术课无聊地打发着时间,美术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本事,下头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小学美术教科书上,每一课都仅有几张插图,其他的资料就比较少,所以我们上一堂课就需要很多的准备。在备课中,我力争以充实的资料来吸引学生,经过听听、说说、玩玩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比如,六年级“纸工饰物”这一课中,我结合此刻的天气情景,说说青蛙是因为冬天到了,它要去冬眠,所以分外的着急,它要到小石洞去冬眠了。学生制做好了以后,我让学生思考小青蛙能否站立呢,请他们发挥想像力。问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并且将好几种方案都列了出来,然后我再让他们将自我认为最好的方案制作出来。
小青蛙做好后,我们又能够做其他要冬眠的动物了。这些作业,所花的时间不多,但都是跟现实有关的事物,在学习的同时也帮他们解开了心中的迷雾,所以学生很感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最终,我叫他们都带领动物去冬眠,童趣一点的语言原先以为六年级学生难以理解,但我的顾虑却是剩余的了,一堂课,既简便欢乐又严谨地完成了。
六年级的美术课有一部分是关于“戏曲人物”方面的训练,我们南方的孩子,普遍对京剧感到陌生、遥远。在进行授课时,学生会对京剧人物的“老生”、“花旦”、“小生”等等主角觉得陌生而枯燥。
我给他们讲了杨门穆桂英这位女将的故事,及时放了一段穆桂英挂帅的京剧影片给他们看,并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模仿着京剧英雄人物的动作,一个个表演得十分认真,进取性高涨。我当场示范了一幅“武生”的戏曲人物图,故意弄得比较幼稚,让他们也勇敢地进入了创造领域,到达了较为梦想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课安排得当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提高了他们自觉的艺术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十七
美术是一门异常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本事,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头画,学生在下头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简便、学得欢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资料。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教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必须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教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那里我想谈我一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教师都明白,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齐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并且他们也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研究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教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能够画在桌子上,还能够“乱涂乱画”。
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以往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能够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我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必须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能够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资料。教师能够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能够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剪纸作品展;有同学说他(她)的奶奶(姥姥)很会剪纸,还能够把这些老人请来当成他们的课外辅导员。而作为教师的我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能让学生在不一样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知识。并且我认为,有时候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一些环境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反而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大家能够想想,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我,其实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本事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本事。我觉得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那一课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其实不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仅有一个,经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本事。但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善自我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必须的绘画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必须观察本事、思维本事、构图本事和辨别、调色本事的同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简便愉快,趣味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十八
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实施合作学习,设定合作的主题,调动学生的合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本事。
设定课堂的学习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共同完成课堂任务。以《春天的畅想》为例,教师以朗读朱自清的散文《春》,引导小组探讨对于春天的畅想,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遐想。小组共同交流对于春天的畅想,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每个小组准备绘画工具,共同商讨设定如何把文字的记录转化成绘画的形式,传授一些绘画的技巧,使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掌握必须的绘画技巧,培养学学生的团队意识。
引导和小组形式的结合,打破了传统的以讲课为主的教育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被进取的调动起来,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了与他人交流的本事和自我的表达本事,灌输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和师生的配合。教师的引导决定着课程进展的情景,驾驭课堂的本事。怎样控制课堂的突发事件,以及如何妥善的处理。
此刻一向在提倡“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总结和反思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做到不犯二错。争取再学习的机会,进取培养自身再学习的思想和习惯。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十九
学生的学习经历不一样,班风不一样,对于美术学习领域的兴趣也不一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点,取得良好的开端。
那么,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差异是怎样构成的呢?
一个班级的教师,异常是班主任教师,能够从很多方面影响学生,如教室的布置是美术的综合应用,这些应用是很具体的美术基本为支持的,这样影响的结果,学生美术的学习是很踏实的。美术教师能够采取比较“正统”的方式组织美术教学。相对的,如果这个班级的教师是以文艺为特长的,那我们美术教师会觉得这个班级的学生比较“浮”,往往不能静下心来做需要耐心做的事儿,这就需要美术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只要方式得当,你会发现这个班的学生也有特长,比如想像大胆,不拘成法等。
学生学习经历的影响来自这个班级体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曾参加过社会上的美术学习班或部分学生有较好的美术天赋,他们道德得到教师的肯定同学的崇拜,这就是所谓“榜样的力量”。只要班级体中有这样的学生存在,那么这个班的美术教学必须是比较容易开展的。以上学生美术兴趣差异的构成客观上构成了不一样班级不一样的美术兴趣点,作为美术教师,要深入了解,善于发现,然后有针对性地组织教材,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上美术课的兴趣。新接手一个班级,我们要从师、生两个方面去调查了解这个班的美术学情。教师方面,这个班有哪些任课教师,他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特长是什么,经常为班级体开展一些什么活动,怎样样开展的;也能够直接向学生了解美术学习现状,采取问卷调查,交一件最满意的美术作品的形式得出结果。那么,之后的教学应当是发挥学生的长处,让学生感到美术既好学又趣味,使他们的兴趣找到生发点,步步推进,不断生发新的兴趣,构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完成学期美术目标。
书法是我最擅长的一项,但要谈教学,又是觉得最难的一项。书法的学习,是要有天赋的。有书法天赋的人,虽然没学习过书法,天生就要能把字写得端正。一个天生就不能把横写平、竖写直的人,学习书法会很折磨人。在小学教学书法,其实主要就是围绕后者做文章,是教学的重难点对象。这部分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没有静下心来写,那么好了,经过学习书法,让这部分人的心静下来了,就是书法教学的功劳。
根据我多年的书法教学经验,我认为在小学应采取小班化组织书法教学,最好是兴趣小组的形式。
这些学生天生就是搞书法的,让他们少走弯路就是教师的功劳了。但既然是在一个班团体中,还要发挥他们的作用,就是带动其他学生提高。那么,教师要有意思地分好合作小组,主要是注意性格相近或相同的学生在一齐比较好,能先进的学生起到领导作用比较好。
要认真分析书法的基本技能点,逐项训练基本功,扎实推进基功训练。从点画上计,书法的每一个点画都能反映书写的基本功,起收、提顿、绞转、顿挫等等都是技能点,当学生书写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不足的是哪一点或几点,然后逐点突破。当然这件事情能够由“小教师”来做。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二十
新教材十分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美术教师要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在绘画中让孩子画出属于自我个性的画。绘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游戏,需要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绘画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爱好。让孩子画出有个性的画,我觉得要注意下头几点:
尊重孩子作画的权利,尽量不要去指点孩子作画
不一样个性的孩子会在绘画中使用不一样的绘画语言.一般来说,活泼外向的孩子更喜欢用粗犷的笔触来作画,他们绘画速度快,画面连贯,流畅,有较强的表现欲;而文静内向的孩子,他们的画细腻,严谨,画面一般都比较精致,紧凑,并且作画的时间相对较长.例如,一个偏爱动物的孩子,通常能画出动物身上的每一个细节;一个喜欢交通工具的孩子,则能把车辆的部件凭记忆画出来。
什么个性的孩子就让他画什么样的画,这样,孩子的原始创作热情才会被激励.您能够问他画的是什么,但不要去干涉他画什么,怎样画。
选一个题材,让学生画不一样的画
同一幅绘画题材在不一样的孩子手中能够画出不一样的画,如果您想让孩子的画有个性,充满创造力,不妨在平时让他练习就一个题材,画出不一样的画面.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丰富,他会学着从不一样的角度思考绘画的资料,从而也培养了发散性思维.
认真听孩子介绍他画上的资料
如果您拿到孩子的画,觉得只是一堆颜色的涂鸦,那么就请孩子来介绍他的画吧.他画了什么,这个颜色代表着什么,那边一团又是什么.听了孩子的介绍,您也许会惊讶,原先孩子的眼中,世界是这个样貌的,它并不像您看到的画面那么糟糕.多让孩子介绍他的画,能够理清孩子的思路,让他表达自我真正想要表达的绘画资料。
鼓励孩子大胆地去挑选自我满意的颜色
孩子喜欢缤纷的色彩,有些在大人眼里看来十分难看的搭配,孩子却十分喜欢.所以,如果您的孩子用色"大胆",您千万不要对他的画指手画脚,抹杀他刚刚建立起来的对颜色的热情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去作画,更要懂得去欣赏学生们的画。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二十一
上个世纪以“统编”或“试用”的名义,编写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都是以小学美术教师和美术教研员为主体进行的美术教学“改革”。因为中、小学美术教学仅仅是美术教育整体的基础部分,在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互相并不衔节,没有关于启蒙——基础——专业的整体美术教学改革的设计,没有改革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的研讨和没有明确进行美术教材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目标,其结果都是不管你“教材”和“教学参考”怎样变脸,最终都没有可能摆脱传统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学的束缚。所以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一直是在原地踏步裹足不前。
进入新世纪以来,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可喜的新变化;一是把过去从未正视过的“儿童画”纳入美术课堂教学,步入了用最具有创造性的,把对人类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启蒙教育功能的“儿童画”正式作为美术启蒙教学的途径。二是开始注意美术与其他各门学科的教学配合,特别是进行了把音乐和美术合二为一的“艺术”课的教学改革实验。三是尤其可喜的是,出现了以专家参与编写中、小学的“美术”和“艺术”教材,指导教学改革实验的新局面。专家介入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他们就有了直接参与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理论建设和指导教学改革实验的契机,站得高就能望得远,这给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带来了希望。但是,因为中、小学美术教学不但是美术专业教学培养美术专业人才的基础课程,它还是培养各行各业,各门学科,各类人才启蒙教育的必修科目,所以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不仅需要美术专业院校的专家学者们的参与,当然还需要社会各学界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历史上就有著名学者和美术家达.芬奇和哲学家卢梭等人,关注过美术教学改革的先例。作为倡导美术教学改革的领导部门,为了确保美术教学改革的权威性,应该广泛组织这样的学术研讨。
最近我有机会在小学看到了两种版本的美术教学实验教材及其实验课,还在网上见到有关改革实验的议论,特别是从山东儿童中心李力加同志的“实验调研”和“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实验报导文章中,看到了实验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提出的疑难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些问题我也曾经经历和思考过,联想到自己在二十年前指导“发展式”美术教学改革实验的经历,我认为美术教学改革方案在没有得到美术老师的认同和理解时,他们提出上述问题是很正常的。可是,作为已经承担实验改革的一线老师如果还存有这些不解的疑虑,实验教学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受过传统的、成人化的、模仿性的美术教学训练的美术教师,接受新的发展“儿童画”的美术教学改革的理念,摆脱传统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学的常规,需要经过一个从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所以我认为,改革小学美术教学,必须首先改革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建树改革美术教育教学的科学的、艺术的、系统的理论。改革美术教学的实验,需要实验教师理解与掌握改革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美术教学改革要在启蒙教学中,通过发展“儿童”,达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表现才能的教育目标,就必须首先用美术教学改革的理论,把受传统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育束缚的美术教师“解放”出来。
改革美术教学的理论建设,首先必须要有由启蒙——基础——专业美术教学整体的改革理论的构想设计,进行改革美术教学选择最佳教学途径的理论指导。在实验教师掌握了改革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之后,才可能调动与发挥出一般人并不具备,只有启蒙美术教师才可能具有的艺术教育教学的职业素养,进行创造性的美术教学的改革。
其次,把“儿童画”纳入美术教学之后,要对“儿童画”自由表现的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律,特别是对终止“儿童画”自由表现的所谓“危险”阶段的普遍规律,对儿童艺术表现与心理发展的过程和对教学途径与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提出科学的教学方略和改革设想。要在“儿童画”长期被封杀的美术教学中开辟发展“儿童画”的教学途径,改革成人化的教学模式,“理论”建设尤其重要。当前在小学进行的美术教学改革实验中的“美术”和“艺术”等不同实验版本的“儿童画”教学中,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回生”,走模仿性常规教学的老路;二是“自由化”,受“无辅导”或“随意性”教学的误导,根本没有进行科学的教学引导。这两种倾向的出现,都是美术教学理论建设匮乏的必然结果。
再者,在儿童画的基础上向写生画和记忆、想象创作画等基础教学的引导、过渡和教学发展的途径,还有美术与音乐等其他学科配合的“度”和“量”等等,也都是必须认真进行科学的理论研讨的新课题。
小学美术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教学改革实验只能要求成功不能允许失败。任何改革设想和实验方案都应该先进行广泛的科学研讨,再进行比较验证和可行性的教学试验。进行改革实验需要选择有改革要求的实验教师,启发他们灵活运用改革美术教学的理论要求,进行创造性的改革教学的实践探索。指导改革实验必须进行跟踪指导,指导的方式要以创造性的、启发式的“引导”和“建议”
为主,可以用“观摩课”的研究学习方式,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切忌使用模仿性的“示范课”和“样板课”的指导方式。。因为促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的美术教学,只有通过美术教师进行“创造性”的美术教学实践才可能实现。所以,实验指导教师要注意引导发挥实验教师的创造性的才能。最好的美术教学改革实验教师,最好的启蒙美术老师,不只是能画出好画的老师,还应该是最具“创造性”的、有多学科修养的、多才多艺的老师。
因为传统的模仿性的美术教育和受多方面的模仿习惯的影响,不但我们的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习惯于模仿性的教学常规,其实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也多是习惯于依赖、仿照、模仿式的工作。缺乏“创造性”,思想不解放,创新才能被严重束缚,是我们多数人普遍的遗憾。进行改革中、小学美术教学实验,美术启蒙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承担的历史使命——要用发展“儿童画”作为美术教学的启蒙教学,用保护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表现的教学引导和心理训练,实现促进学生发展创造性才能的教育目标。
美术教学改革实验不能一蹴而就,至少需要一轮的时间。在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用“创造性”教学改革“模仿性”教学的今天,就不应该允许美术教学再用“模仿性”教学封闭和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才能的发展。为此笔者建议:在进行美术教学改革的理论研讨与教学改革实验的同时,普通中小学应当开展以“形象记忆训练”为主的“记忆画”教学和速写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过渡。“记忆画”教学的教材可以随意选择生活中简单的几何形体和复杂组合形体的各种物象。它能够适应城市与农村、班型大与小、教师的专业水平的高低等不同的要求。学生的作画工具可以自由选择。组织教学,选择教材都不太难。它对学生的注意、观察、识记和创造性表现等心理素质和艺术表现的技能技巧都会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尤其重要的是,它对于转变美术教师的教育思想,帮助他们重新认识与发挥自己在美术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由教师主导的“传授”知识和技术的“模仿性”教学,转变为由教师主导的“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识记、发现和创造性表现的“创造性”教学,操练进行吸引稳定的注意、培养观察要求、引导比较思考和识记与创造性表现等心理训练的教学方法等,将会有重要的影响。自觉的把自己转变成为适应美术教学改革需要的美术教师,对于大多数中、小学美术教师来说,这个“过渡”可能是非常需要的。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二十二
此节课对学生来说是一节快乐的美术课,他们可以随意想象并做出各种好吃的食品;他们可以自由地找寻喜欢的合作伙伴;他们还可以自由地表演即兴的节目……在这节美术课上,学生是快乐的、自由的,他们是课堂的主人!正是本着这种“愉快教学”的思想,我在美术教学工作中始终是快快乐乐的,我的笑容投在每一名学生的脸上,学生开心我就开心,我和我所教的孩子愉快地生活在每一节美术课课堂中!
我心目中的“愉快教学”就是千方百计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喜欢学,学生喜欢学后进一步使他们达到——愿意学,再发展成为——愈学愈有趣,快乐在其中的状态。当然我不指望每一名学生都画出精美的画面、做出优秀的作品,我的目的就是通过“愉快教学”使每一名孩子能够接受教师的指导,快快乐乐地拿起画笔来画画。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美术教学的教学内容直接决定学生的绘画兴趣,好的美术课设计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学美术教材的内容来看,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每一节课都有一个较好的教学内容,但并不是每一节课的设计都是完美的,不需要补充的。这就需要美术教师能灵活运用课堂内容,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每一个班级的特点来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从而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从美术课堂中找到乐趣!例如《农家宴》一课,有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泥塑食品,而有些学生却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这种情况下,我便设计了一个游戏:让完成食品泥塑的学生进行表演,其他没有画完的同学一边欣赏一边完成。这样他们在课中相互交流,使整节课很充实,所有学生都体会到了其中的快乐。
学生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好动、好玩儿,爱做游戏。可是不少教师无视孩子这一心理特点,让孩子成为“小木头人”,一动不动地听讲,结果使活泼好动的孩子成了“小老头”,失去了“童心”。我们必须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习与游戏相结合,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学玩结合。当然,这不等于说上课就是玩儿,很多功课不可能带有游戏性,我只是说,能够带点游戏性的一定要带点游戏性。备课、讲课要挖掘教材中的游戏性,设计教案要考虑游戏性,只要这样做,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把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挥出来。在《小小食品店》一课中,学生制作的过程就像是在做游戏,每个学生都找到了游戏中的角色。在巡视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扮演妈妈爸爸,边讲边做,那专注的模样很是可爱。可以说,在游戏中上课学生是快乐的,在快乐中学习学生是幸福的,那么,我们何不多制造些快乐,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去感受幸福呢?
棋迷、球迷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如果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兴趣”之意,有了极高的兴趣,自然就会在愉快中学习了。《农家宴》一课中,采用了分组竞争的形式贯穿整堂课。黑板布置成一个“食品店”的大幅图画,这幅图在渲染气氛的同时又是一个评比台,哪一个小组完成的最好、最快、纪律最好,哪一小组就可以选取样食品贴在上面。学生们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同时黑板上也布满了各种食品,也给学生们起到参考作用。
在教学中引起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如果你细致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用竞争的形式进行作业评价,这是调动学生热情、使他们快乐的有效方法,是使学生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活动。
我们可以尝试在每节课中都有一个小比赛,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美术课的评比台,“看谁画得好”“我们的画大家评”等等。小比赛的结果就发布在评比台中,这样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保持良好的情绪,认真地学习并且能够体验到成功之后的喜悦。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个学生曾对我说:“老师,您上课一笑,我们可高兴了!”事实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和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极大。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既有知识的交流,又有情感的相互作用。爱教学、爱教育、爱学生应是教师的职业情感。教师在课堂上应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排除干扰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曾经听过一位教师刚刚失去亲人,他上课前摘下臂上的黑纱,说要带给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马卡连柯也说过:“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愁的神色抑郁的面容,甚至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
总之,教师乐教就会带着感情上课,就能创造和谐的气氛,就会教出意趣来。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就会更好地领会课堂内容,呈现更多精彩的作品,就会使美术课上得有情有趣,师生乐在其中!让我们携起手来,让我们的美术课堂成为学生最喜欢、最快乐的课堂!让我们的孩子在愉快中茁壮成长!让我们的孩子运用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完成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二十三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例如:我校学生在制作楼道内的装饰作品时,学生们学习到利用毛线材料,如何制作完成具有国画特点和抽象画特点的作品。我还让学生制作以童话寓言故事为内容的作品,并把寓意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并感受到作品的教育意义。这就让学生在制作作品的同时,也受到情感教育。
通常在上课快要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做哪些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美术所涉猎的范围很大,像历史、地理、生物、音乐、语文、数学等各学科,尤其是历史,每次我在讲美术作品欣赏课时,我都要让学生好好学历史,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画家们的绘画特点、绘画风格及当时时代的背景。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身边的现有材料制作美术作品,这既节省了学生的开支,也做到了变废为宝。
比如:学习达芬奇的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时,放影像资料让学生首先了解达芬奇的身世,即它的名字的由来和他的主要成就,让学生了解画家的画风和他同时代的画家(文艺复兴三杰)。学生们学习兴趣很高,而且知识掌握得也非常好,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如有不足之处,希望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二十四
《画夜景》是小学人美版美术教材第四册,第16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是以“夜色”为主的创作画。教学意图是,促使学生发现和捕捉美丽夜景的特征,体会美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的造型表现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引导环节,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同学们都很熟悉的北京故宫,通过白天和夜晚体会不同,初步感受夜景的美。教学中提问:“比一比,白天和夜晚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对比,对夜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达到了预先的设想。
趁着引导环节已调动起来的兴趣,我又展示了三副图片,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甚至司空见惯的景物中发现美,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学中,学生对熟悉的景物不时的发出赞叹声,看到烟花,更是欢呼雀跃,我心中暗喜:目的达到了!接下来就到了知识环节,以问题“为什么烟花只在晚上放呢?”引导学生思考,感受颜色的深浅对比。自我感觉这样的过度很自然。学生也很容易就想到其中的原因。虽然表达未必很精确,但对二年级的孩子而言,已经很不错了。
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力在拓展学生的思路,我有意选择了同龄人的画,意在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更具指导性,学生易于接受,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再强化和提炼一下可能会更好,如:背景用深色表现时,色彩也是很丰富的,感觉强化不够。
《候鸟的乐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各种鸟的动态,样子,和颜色。首先我们采取欣赏鄱阳湖的各种鸟来导入,真实的看到实物鸟,进一步加深印象。老师示范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学里可以看到鸟的基本画法,头、身子、连接的脖子、四肢等。还有这样画非常简单。你只要想好鸟的动态,按这方法一会便会画。
我自我感觉这堂课还算可以,我所要教的、说的,还有师生的佩合还算好。甚至有些学生答的很到位。后面更投入,前面有点紧张,不够放松。说到这缺点,自己没什么笑脸,没什么教态,以后在这些方面我得向邹校学习,她的表情非常丰富。最后作业效果还算可以,时间再紧凑点就更好。上完后,就能感到自己上的怎样,特别是你一说学生就能回答到位,你的激情就会更高。
课后老师的评价与自己的感觉基本一样,在想,下次一定准备充分点,我的经验是一定要有自信,心情的自信让我的这一课在我心里取得了胜利,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好的经验和意见。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二十五
在艺术教育中以情感诉求为基础和纽带,可以促进艺术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产生一系列优化效应。
突破呆板的教学模式。毋庸讳言,传统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呆板的教学模式。这种教条、注入式的教法形成了学生思想上的依赖、创造力的凝固。艺术教育本身就需要大量动作、肢体训练的重复,乏味的教法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贯穿情感,就会创造引人入胜的形象化氛围,使学生用“心”去学。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只有与学生经验相联系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由于兴趣是一种使思维的对象保留在意识中的内在力量,因此,调动和运用这种东西能使学生保持意识的警觉状态。伟大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这种兴趣主要是经验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在艺术教学中贯注情感,就会使学生激起强烈的心理活动和求知欲望。
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个性和创造力来自于学生主体意识的树立。用情感激发学生追溯教学内容的本源,感受其产生的原因、形态和环境,就会使学生深浸于形象之中。而这种形象化的再创造过程,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能力和目的对象化,增强独立性和意志力,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表述自己的情感理解,进入内心的探索。
构筑典型的环境。由于情感是一种意识的力量,是认知、感受环境的过程,在推进素质教育和素质形成中,发挥情感的基础性作用,提供典型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可以构筑和联结教学内容本源的环境,现实和社会生活的环境,拓展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认知和探索,促进教育的个性和社会化。
在艺术教学中贯注情感,可以有几种途径。
全景式——构筑情感的“环境”。教师在艺术教学之始就要把本源的历史文化、风格特点以及蕴藏其中的思想感情向学生作生动的介绍,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环境。同时,走出课堂,调动学生的“经验”感觉,进入一个情感的真实环境。这是一个全景式的环境,即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本源环境与现实环境的联系。
形象化——全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的着力点必须始终放在调动学生“经验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上,使学生处于萌发情趣的氛围之中。这里面,关键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使学生由动作的单纯模仿进入艺术形象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表述,进入自己的探索。
创造力——重视塑造艺术个性。艺术教育重在发现、培养和弘扬艺术个性,这关系到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艺术人才的造就。在这里,教育培养的重点还是积累、调动、升华学生的情感经验,着力其理解力、独立性和创造力的提升和发挥。
组合式——创造情感教学过程。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必须精心编创教案,调动多种手段,开展组合式教学,动静结合,衔接配套。具体到舞蹈艺术教育,就是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学习与编创结合,使动作训练与情感表达互为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二十六
新课程给美术课堂带来的生机新课程不仅是课程内容、教材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美术教学理念发生了具大变化。教师的角色、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从教师角色上看。教师已一改昔日传统的“唯师是从”、“师道尊严”的状况,构建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组织者”,如“我们大家一起画”?”“你觉得怎样?”“你真了不起!”“你真是太棒了”等等即尊重学生又激励学生奋进的语言在许多课堂中随处可见。
从教师教学方法上看。教师已改变传统的、枯燥单一的'专业化的技能训练,大胆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提供开放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的整合与延伸,积极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表现美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努力缩短美术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着眼于学生的艺术发展,融合众多艺术风格于一体。
从学生学习方法上看。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已从培养专业人才转变为培养人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因此,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也改变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感知美术、体验美术、表现美术,同时能够大胆地探究问题、发现问题。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美术的感知特点、美术标准不确定性特点,给了学生极大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大胆阐述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
走出课程实施的误区,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兴趣的培养、课程的整合,注重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注重探究性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美术。这的确是我们美术教育改革的一个可喜的变化。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却走了另一个极端。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教师片面地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忽视了基本技能与知识的掌握、忽视了以审美为中心这一重要理念,追求形式上的热闹。
为了突出课程的整合。美术课程的整合应以美术文化为主线。当前许多课为了突出课程的整合,将美术课的教学重点偏离了,把美术课上成历史课、地理课。
合作性探究学习。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合作性探究学习这一环节,有的问题学生可以马上就回答出来的,可教师却要刻意安排小组讨论、研究回答。本人认为美术合作性探究学习,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外进行探究、实践。如共同画一张长期作品或共同创作不同类型的画种等。时间可定在一周内或一个月内完成,这样的探究性学习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最后,人无完人,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二十七
美术教学原则是美术课教学的基本准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用于指导中学美术教学的一般性原理,也是具体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依据。认真贯彻教学原则,有利于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教与学的关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美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美术教学原则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方式和手段。当然,教学方法本身又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教的方法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方面,这进一步说明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对于完成预定之教学任务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和正确选择美术教学方法。
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很多,但根据《中学美术教学大纲》精神的要求和笔者长期从事美术教学的经验体会,最常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这是一种由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即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等。一般理论性的讲述、美术常识、欣赏教学以及技法课训练前的讲解,都采用讲授法。用这种方法教学的长处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效率高,照顾面宽。但其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知识,如无法解决怎样画等问题。鉴于这种情况,使用这种方法教学时,应该注意下述情况:
(1)对所表述的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以给学生一个合符逻辑的完整的概念。如中国人把描绘大自然为主的作品称之为“山水画”而不叫“风景画”,学生肯定会问一个“为什么?”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讲:
一是从中国人的情感习惯去讲,在通常情况下,“山水”、“山河”、“江山”、“河山”是“祖国”的同意词或同义语,因此山水画也可以说是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艺术中的反映;
二是山水画的画家经过拟人化加工处理了的作品,它是画家艺术修养的表现。而风景画属西画的称谓,它是写实性作品,是自然的客观表现。经过分析和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山水画”不能叫作“风景画”。
(2)语言的形式要符合语法,要清晰、准确、精炼,要通俗易懂,要形象生动,要富有感染力。
(3)要善于组织学生听讲,所述问题能引进学生的思维共鸣,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变换讲授的方式。
(4)可以借助板书、板画或示范图等直观教具,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帮助理解的目的。
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它美术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当堂作画要求之全过程演示;按作画步骤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的同步性示范;有意识地找准难点作局部演示。
运用这种方法,应该做到:
(1)演示的内容必须与课堂讲述的内容和要求完全吻合。做到“讲”是“练”的前提和基础;“练”是“讲”的深化,是所学知识的表现、运用和实践。
(2)课堂演示要做的简明扼要,要图象清晰、准确、生动熟练,并能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
(3)为节省时间,有些示范可以在课前先制成毛坯、半成品,在课堂上选择关键的过程适时演示。
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方法。这是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之操作练习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按新编教材的要求,它在整个初中的教学活动中要占80%以上份量。所以,采用这种方法,要求特别讲究:
(1)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并且目的要求恰当,引起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共鸣;还要注意组织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忌盲目性和单纯的为练习而练习的作法。
(2)应注意指导和检查学生掌握练习的方法、步骤的情况;要科学合理地分配作业练习的时间。
(3)教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应予及时总结,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可以个别问题单独讲,普遍问题集中统一讲。
谈话法是通过同学生互相交谈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包括启发式谈话法、提问式谈话法和指导式谈话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启迪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信息的积极反锁。但谈话法的缺点是意见容易分散,不易控制,运用不好还容易使所传授知识支离破碎。因此,运用谈话法应做到:
(1)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提问的目的要明确,要带有启发性,并且难易得当,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还要注意对学生回答问题可能出现的麻烦情况要有充足的预计,并为此还要准备好正确的答案。
(2)对此法的运用要带有启发性,所提问题要构成前后连贯,层层深入、逐步引向结论的问题系列,还应讲究谈话技巧,要面向全体学生。
(3)提问要注意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应搞突然袭击,而且谈话的形式要活泼多样。
(4)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均应有明确的表示,要鼓励他们敞开思路,大胆发言,错了也不宜过多批评。
参观法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扩大视野,使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并从中受到实际教育的一种方法。其内容有参观书画摄影展览、作业观摩展览、还有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建筑物体、自然风景、动物花卉等。这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热爱生活教育的一种较好的教学形式。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教师对参观的内容要有足够的了解,对其参观活动要有充分的准备,并有明确的目的。
(2)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规定,切不可放任自流。
(3)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认真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认真总结。
上述教学方法具体怎么选择,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目的、任务,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灵活选择运用;还可依据课型,有时仅用一种方法即可,而有时两种甚至三种联用。
总之,中学美术教学的特点决定了美术教学的原则,其特点和原则又确立了符合美术教学规律的方法,作为中学美术教师,只有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实事求是,遵循中学美术教学的原则,灵活机动地选择最佳之教学方法,切实上好每一堂课,方能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二十八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教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进入小学美术教育已经有多年了。这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收到课堂里,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由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转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目前,“为画而学”的教育观已经越来越受到美术教育者的非议。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美术学习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我们对学生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我们更多地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是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经过新课标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觉得美术教材的内容广博,课程其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而美术教育教学注重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特别是低年级强调游戏性、体验性的活动。
儿童的美术活动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游戏”,它比一般的游戏内容更丰富,规划更宽松,过程更复杂,结局更多变化。它要求“玩者”眼、脑、手并用,充分运用各种知识,充分展示各种能力,充分挖掘各种潜能。我想我们教师是“游戏”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应该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以充分启迪“玩者”的心智,发散“玩者”思维。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引入游戏性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最自主的美术活动。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说过:“孩子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各具特点,只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孩子们的潜能意识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美术教学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最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多种方法中,游戏性教学是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减轻负担、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1、游戏性教学符合“愉快教育”的指导精神。“愉快教育”的实质是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游戏性教学正是通过游戏的形式使这一变式成立的。
2、新《美术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它包含着趣味性、审美性、人文性……等等特征。传统美术教育最大的弊端是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特别是儿童身心特征和心理需求,让学生强行接受,他们会觉得无味、无趣。
3、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气氛活跃。在愉快中得到知识,学到技能;巩固知识、熟练技能。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学习的兴趣是美术教学的生命。而学生学好美术主要靠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要求和兴趣。系统论告诉我们,有兴趣就容易抗拒外界干扰,提高接受效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习者成功的源动力。如:《大家一起画》教学时,我将它设计成一个游戏活动,用各种美术教材和工具布置出游戏场景,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活动中,我鼓励孩子们随意选择,大胆尝试,自然而然地在玩中体验到各种材料、工具使用的特点及不同组合的不同效果,并要求孩子在体验之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孩子们不仅自己得到锻炼,也在发言中得到交流,学到新的、不相同的方法。部分学生用饮料瓶灌水学,教师表演“变脸”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变脸”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从而使他们乐于学习美术。
游戏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而创设良好活跃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表达欲增强,积极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同时模仿能力强,好动,好玩,不怕羞,爱表现也是小学生的天性。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多组织一些游戏活动,无疑对学生有极大的益处。如鄂美版教材1册《绕绕涂涂》一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各样的线条绕绕涂涂表现出自己喜欢的形象。在平等班教学时,由于第一次上我尽力鼓励学生大胆、自由表现,可他们就是放不开手脚“绕绕涂涂”。在第二次上课时,我就采用“听音乐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听音乐根据自己的感受用色用线。而不是按部就班的方式要求学生用什么样的线条来画。学生手脚放开了,画出来线条丰富了,表现力增强了。《鸟语花香》这一课是制作头饰。我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先让几名学生戴上头饰进行游戏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尔后创设一个情境游戏——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百灵鸟号召众鸟们召开“百鸟大会”……最后,让学生模仿各种鸟的叫声与动作,用双手组合的手势表演鸟儿展翅飞翔的姿态,在教师事先做好的背景中飞。
我们知道一节课如果毫无生气,实为美术课堂教学的大忌,因此设计比赛性游戏,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增加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我们知道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理,都有比一比的愿望,谁都唯恐落后。因此我们在做游戏时,采用对抗赛的形式,用击败对手的游戏为动机,这样成员之间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和群体视为一体,成功时挫败时都有共同感受,意识到大家是相互依赖的,只有相互支持实现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和默契感不断得到加强。同时也不断增进团队的合作精神。《小小食品店》一课的教学中。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开展小组竞赛比一比“谁家的食品店”既多又好。最后,玩“开店的买卖”游戏,相互之间比一比,看一看,玩一玩。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效果很好。
最后,觉得运用游戏性美术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地方是:
1、教师设计的游戏内容和形式要紧密配合,课堂上组织好游戏的各个环节。
2、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游戏中所用的教具和实物。
3、教师在游戏中语言要突出重点。运用儿童语言把讲、听、看、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玩中获得知识和美感。
总之,以游戏为切入口进行课堂教学,使严肃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无穷的乐趣,。他们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乐、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益智。我想应用游戏性教学方式,尊重了学生的愿望、乐趣、情感、选择等“学”的权利,学习热情将会有增无减;教师实现了教的义务。我想小学的美术课堂一定会焕发出一种新鲜的活力。
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会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二十九
新课程要求在美术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并在动手实践中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朝着目标和方向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本堂课我用实践法导入课题:
1、让学生准备一些表面粗糙的物品,让学生用手触摸,通过感受每样物体的触觉来理解物体表面这些粗细不同的纹路。增加课题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对《感受肌理》这课题的学习兴趣。
2、课件制作:利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来自不同领域的肌理的视觉美,形成对美的事物的向往。
3、开展——最佳“感受肌理”设计制作比赛
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和同学互相讨论,一起构思自己的画面,也可虚心听听小组其他同学的想法,一起学习制作一份肌理构成图,同时也可耐心主动地向另一位同学传授自己的制作方法。
这种教学活动可使接受力弱的学生再有一次学习机会,减轻在课堂上教师作巡回辅导因学生数量多而无法顾及全面;也可使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可使接受力强的学生能很快地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第一次的能力转换,让学生感觉到学以致用,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再次提升他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本课从人们的认知规律出发,即“感知——思维——知识——技能”,始终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实验、竞赛等方式,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地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工具材料,发挥全部技能去表达自己的美感和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在课堂上同学们看到自己手中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都雀跃不已,有学生说:“平时生活中并不怎么关注所谓的美,而今天肌理一课让我感到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好!”还有学生说:“我第一次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成功真是一种享受!不要畏惧,其实我真的能行!”……我想,作为一名美术教学者,能让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地学习并掌握知识,这是最重要的!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三十
这一年我担任的是培智和聋部低年级的美术课,我一直觉得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去发现美。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得知识。美术课堂就好像新奇的世界,让学生在其中探索发现并记录这个世界的美好。
在这将近一年的教学过程中,身边经常有人跟我说:“你教什么科目的呀,哦美术啊,你们美术课老师上课简单,没压力,课也最好上,学生又喜欢上美术课,上课肯定也很积极,一定很轻松。”我只好一笑,可心里想,要是真的好玩又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就好了,那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况且我在的也不是一般的学校是特殊小学,可能在普通小学里美术它是一门兴趣一门副科,只要用心引导孩子去发现美就好,并且上课时和普通孩子的沟通比较简单他们也比较能够理解,至少不用担心他们无法理解你说的话。在特殊学校在教聋孩子们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他们能否理解你,即便打对了手语有时孩子们还是无法理解;而培智的孩子虽然能听能说但是他们的智力异于常人,所以对于记忆理解也有一定困难,对于他们就要让上课的内容更加活泼生动,让他们容易记住。一年的美术教学实践证明,美术课想要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除非你是个没有责任心的老师。每次上课我都在思考如何让学生老师想要表达的书上想要教授的内容以便更好的记住和理解颜色、制作、绘画方法等。只有先了解基础内容才能在创造他们自己的绘画世界。
下面是我近一年来我的教学过程里的一些反思。
首先培智的孩子,由于班级里的每个孩子智力残疾程度不同,我根据孩子的不同智力水平安排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上色彩课的时候,我准备了上课要用的工具和上课时需要认识颜色的实物图,有代表红色的国旗;代表蓝色的天空;代表黄色的柠檬等。首先我在黑板上一边讲解展示图片,学生按照我的方式跟着来学习颜色。认识颜色后,我让学生们在自己来找一下颜色认一下颜色,再他们找找想想生活中有那些东西是这几种颜色,看谁能找到最多,一比赛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并且通过自己发现寻找能够更深刻的去记住颜色,而不是跟着老师随意的读读背背。
虽然准备得很充分,不过课堂上还是出现了许多的不足,像颜色只有个别学生能认得全连着读了几遍问下去还是只有几个认识,最难记的橙色就连比较好的学生也会记错,像在课前我准备的让学生一起来说说看生活中的颜色,结果让我大事所望,当我问下去的时候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能找出来,其实很简单但是他们穿的衣服上就有我们这节课所学的颜色。平时在普通学校家庭长大的我并不知道区区几个颜色的名字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那么的困难,而且每个孩子的智力损伤程度不一样所学习的进度也不一样,并且有些孩子在努力记住的时候会的孩子已经不在跟着老师的步伐走了。如何在会与不会之间掌握课堂变得尤为重要。
总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样在教学上就加大了难度,既要照顾到大多孩子的水平,又要顾及到个别孩子的智力特点。在这样的课堂中就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在课堂上多给予学生鼓励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热情。尽量多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所以在第二节课我将学生分为两组,a组学习上节课的六个颜色,并复习上节课在校园里找到的几个颜色的想读物体有哪些,b组学生记住比较好记的红、黄、蓝、绿四个颜色,并记住相应的实物。并请学生来给实物涂色,a组学生涂准六个颜色,b组学生涂准三到四个颜色,效果相对好了很多。
聋部的孩子应该说比培智的聪明很多,其实更可以说他们与正常孩子智力没有差异。但是就是因为听力的残疾所以在他们理解事物的时候并没有常人的那么简单,刚开始上课我很开心因为我感觉他们很好教,基本上都能按这我的节奏来,虽然我的手语不是很好,但是我尽量通过肢体或者实物的方法来弥补。我一直认为我教的还不错学生也能接受,直至一次听课后,我才知道我的问题,聋生孩子有个特点就是模仿能力特别强,你说完一遍他能很好模仿即使他并不懂其中的真正的意义,并且老师教完后再问是否明白,不管他明不明白都会说明白。这就是他们除了不能听的另一个特点。所以我上课其实我自以为他们接受了我所传授的技能知识,但其实他们只是模仿了。原来不只是培智孩子需要我们去放慢脚步教,聋部的孩子也一样。一步一步来让他们真正理解了才能画好画,才能创造他们自己想要的画的世界。让他们能自由想画便是老师该做的,前提是学会基础这更是美术老师的职责。
所以之后我在教授过程中我更注重学生的理解程度和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我在上课时尽可能的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源并运用小步子多循环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如何去画一样物品。之后再有学生想像创作,会有比较不错的结果。像是绘画素描中的轻重一直是学生无法把握好的,甚至于什么是轻什么是重都很难了解,于是上课我便以板书解释,手把手教画感受,观看视频等多种方法去让他们理解,虽然花费时间长但是是有效果的。
曾经我把他们看的太特殊,其实他们也是孩子,只是需要更多的耐心去教导,只是需要不同的路径去找到自己。只要放慢步子,慢慢来,认真教总有一天他们会跟上我们的步伐,在语文数学这些课上我肯定我们的孩子是难教的难学的,而且这些课不可以放慢步子慢慢学,所以在这些方面他们很难超越常人。但是美术不一定,它很神奇,只要你懂了它,你绘画出来的画就会很美,并不亚于常人。
我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一定会更加努力让孩子们学会基础,并在基础上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并形成自己绘画风格,从而去创造自己的美。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我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又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老师长期的积累。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
教师在自然环境中讲解速写,在实践中教学,为学生设立情景,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视觉的艺术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娱乐之中的快乐,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如对《我的飞机飞上蓝天》一课的绘画讲解,使学生学会运用彩纸折叠的方法制作出飞机的形状。教师先出示飞机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再让学生分析飞机的外型及制作的材料,学生说出了飞机的种类及性能。运用教师教的几种方法制作出多种飞机。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飞机试飞比赛,与学生一起互动,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对《速写风景》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风景画,学会了如何取景进行绘画。抓住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描绘。本课,教师通过运用在真实景中绘画,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在对《速写游戏活动》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游戏活动,学会了如何构图进行绘画。抓住了游戏活动的特点进行描绘。
通过亲自动手,利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制作一个《童话的城堡》,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是一件多么另人激动的事!本课就给同学们这样一个动手圆梦的机会,因为美术学习不但是知识技能的
传授,而是要贴近儿童的年龄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现活动。学生能够选择适合的颜色,剪出建筑的各部的基本形,摆一摆,看一看。在装饰细节时注意添加一些有生活情趣的物品,如窗帘、小路等,只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就是成功的学习。
在上完美术课《名字的设计》后,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形式设计自己的名字。开始我以我的名字用两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导入主题。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然后开始绘制。 整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想象力得到了发挥。设计出了多种造型的名字形状。而且还图上了美丽的色彩,在笔画的形状上学生有多种的造型。如“点”,有的学生用七星瓢虫,还有的用水珠等表示。总之通过本节美术课的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
我在上低年级美术《幻想动物》时,开始我以龙来举例。龙是由:鹿、牛、蛇、鹰等动物组成的动物。并出示龙的图片,学生分析图片。他们的兴趣被好奇感激发出来,我再引导他们创作学生心中的怪物。先以牛头、猫的身体的动物为例,可以由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的动物组合。接下来由学生创作,可以运用不同种类的工具制作或绘画。学生创作出许多有趣的怪物,并为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的特点,以龙来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掌握孩童的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在《幻想未来的景色》的绘画中,我通过图片、故事的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未来。孩子根据教师的提示,画出了未来的景色。孩子对未来都充满希望,因此产生了绘画的兴趣。教师再正确的引导他们创作。由此,也会产生很大的效果。有的学生把未来的房子建在云彩上,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本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现实事物进行再创造。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知识。
五、美术的教育作用
在上美术课《谁最美》中,学生通过教师讲故事和图片,使学生了解故事。从中学到了美的真正含义。
在教学中,我先展示图片让学生观看,要求他们分析出图片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的理解图片的意义。这时我再把图片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并且能发自真情实感的完成老师留给的绘画内容。
总之,社会在进步,方法在更新。要想与时俱进必须不断的反思过去,从中发现优点进行总结应用。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
通过本课的教学,再经过录像的自我诊断,受益不少,能更直观、清晰的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
首先陈述一下我个人的教学思路及教学安排:
因本课比较抽象,所以把课时定为两课来讲,第一堂课主要以课堂渗透、学生欣赏与评述为主,第二堂课以学生表现即绘画、作品展评为主,并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贯彻学校的教学理念,习惯养成,如课前准备、课堂学习、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学习效果。
录像是第一堂课的内容。年级是四年级。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的图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要领,并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在第一堂课中,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先以游戏导入,用人像与杯的剪纸黑白转换,通过在黑板上演示,比较形象直观地导出课题《黑与白》,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致,及早进入课堂状态,接着再做进一步的分析,阐明由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的特点,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展示《树林》的图片,通过师生的互动、提问、交流,说明由不规则形组成的正负形的特点,这堂课以这两个知识为要点。同时再通过欣赏图片荷兰画家埃舍尔的作品《变换》、二方连续图案了解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和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的特点,让学生对黑白转换的方式有个较全面的认识,掌握黑与白的创作要领,并引导学生感受黑白对比带来的美感,对比强烈,视觉效果醒目。还给人一种庄重的美。这时再通过让学生想象生活中黑白对比的例子,如书法、黑板与粉笔字等,懂得不但要擅于从生活中发现美,而且还要使艺术生活化,去创造美。再让学生欣赏黑白转换的图片,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以便进行创作。最后留下课堂作业,提出要求,并让学生在课下多观察,为下一节课的实践打下基础。
从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我认为比较清晰,课堂结构的设置也算紧凑,知识点的渗透比较深入,从组织教学、课题导入、课堂渗透、课堂秩序、学生的互动、多媒体的运用应该说较流畅,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了黑与白转换的要领,欣赏到精美的图片,提高了审美,但其中也有很多期待解决的问题。
教态方面,肢体语言还不够丰富,表情有点严肃,课堂还缺乏生动性,显得有点紧,仅有讲解、知识点还远远不够,不但老师明白,关键通过引导,还要使学生明白,从部分学生的表情看出,他们对问题理解得还不够,虽然四年级的学生相对一、二年级理性的多,但还需要不同的方式激发他们的灵感、想象力。
照顾全体方面还不够,课堂总感觉是老师和学生对话的多,学生与学生之间适当交流的少,有个别学生还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展示自己。
针对小学学生,知识点有些难,量有点大,在有限的课堂四十分钟,如何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题、不同的课型,知识点的难易、量的大小很关键,否则课堂会变成满堂灌,对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不利,这点有待进一步研究。这时可以把知识点分解讲解,课堂一定留给学生适当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以便对老师讲的知识进行消化。
本课搜集的图片虽不少,也很形象,但量有点大,应以精练为主,板书还有待进一步锤炼,要完整。
课堂语言还不够精炼,口头语言要避免。
总之,通过这种方式的教研,能有效地诊断自己教学的得失,从中直观了解到自己教学的不足,并经过进一步的繁复的修改,为使课堂的高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不足篇
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电脑,而电脑绘画是其中内容之一。学生对于电脑绘画充满了好奇,很快便能学会基本工具的使用。但是如果想让学生画出一幅画来,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稍复杂一些的画面,学生往往是望而生畏。我在本学期教学中特别思考了这个问题,现在觉得这与我们平时的教学,特别是绘画开始阶段的工具教学有一定的联系。
绘画工具并不多,也很容易掌握,可是要想熟悉地使用,有技巧的使用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在大量的练习后才能掌握,才能从中摸出技巧来。因此,在教学每一种基本工具时,我也特别注意配合一些简单的物体来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技巧,甚至让他们学会创造性地使用工具,这些工具可比手工绘画中的画笔神奇多了。
在本周的教学中,我们学习了圆、填充、曲线等工具的使用,我们又通过在课堂中画杯子、大树、太阳、小草、花朵等一系列的事物来反复练习工具的使用。我们还通过利用不同的工具画出不同的树,让学生掌握树的画法,同时在画树的过程中再配以太阳、小草的练习,在练习中自然形成了一幅简单的画面。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会了画面的布局,工具的使用也随之领悟,甚至为自己的成就而手舞足蹈,有了成功的体验。我想这是学习的重要一面,有了这样成功的体验,必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开了好头。学生也更喜欢电脑绘画了,感觉原来电脑绘画其实也很容易学。
我在教学中,哪怕是一种工具的教学,也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琢磨,去研究如何更好的教会学生,如何在其中渗透更多的内容,如何更好的组织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合理的安排我们的教学内容,尽量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发现学生对于“画图软件”中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较易掌握,但不能灵活运用,其主要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当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后,就应该培养其综合运用的能力。对学生这种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
记得在一次电脑绘画课上,我想让学生画画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学生面露难色,觉得用这些工具不够用,难以画出真实的物品。于是,在教学中我摸索了一些富有趣味的实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下面,我就这些实例来谈谈如何发掘电脑绘画教学中的创新因素。
我先让学生看一幅月亮图,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用几分钟时间完成。大部分学生从常规思维出发,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这便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
我表示了欣赏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创造性地看等问题,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
生活中的物品也正如以上练习一样,只要你以创造性的眼光来看待它,使“画图”工具真正为你所用,那就一定能画出很好的作品。接下来我出示了一个茶杯和一个碗,请同学们来画。有了以上的经验,学生很快找到了极具创造性的方法,画好了茶杯和碗。当学生的创造思维萌发以后,我所要做的就是稍加点拔和保持它的热情,然后就和同学们一起体验创造的喜悦与快乐!
我通过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点燃了学生创造性的火花,克服了学生电脑绘画中的畏难情绪,使学生真正成为了电脑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