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00字大全(八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一
耐着性子读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很厚的一本书,简直可以说是磨练人耐性的一本书。一种苍凉不觉涌上心头。看完这本书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一个不凡的人生。
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笔十分之细腻,以至于让我觉得有些情节和话语很繁琐,描写上流社会晚宴和沙龙情景,浓彩重墨,铺展开来,一点不逊于曹雪芹,故事的情急安排得很是巧妙,前后呼应。比如安娜第一次遇到弗龙斯基是在火车站,并且看到了一个卧轨自杀的女人,安娜表现出莫名的忧伤,因此弗龙斯基给那个自杀的女人家属给了些安葬费,从此两人倾慕彼此,故事的末尾则是安娜自己卧轨自杀,弗龙斯基奔去火车站见她最后一面,相逢和诀别都在火车站,此种笔触相当独到,不过未免使故事更具悲伤性。
看完这本书,真的很想见见列夫托尔斯泰,很想问问他,为什么选择安娜作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对自由恋爱的提倡?还是上流社会的讽刺批判?抑或是对女性不忠的宗教审判?但为什么描写安娜的时候又着重描述了莱温的生活、思想。而这两个主人公在整个故事中都没有什么关系纠葛,只在最后,见了一面。以后有机会去莫斯科寻找一下答案吧。
或许我该看看列夫托尔斯泰的传记,了解一下他那个时代的整体状况。
爱是什么?何以有如此魔力?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二
安娜毋庸置疑是美丽的,她如同芜草丛中的奇葩,她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感情热烈真挚,一种妩媚却真诚,充满活力而且轻盈,聪明又懂分寸的美。她热情感性,八年不懂爱情的生活,使她在遇到真爱时可以不顾一切,断然放弃名誉家庭甚至儿子。安娜,她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她正直不放荡。当她一经接受弗龙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也曾对弗龙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她是真诚单纯的,爱变爱的轰轰烈烈,无所遮掩,宁玉碎,不肯容忍自己欺骗。
卡列宁,这个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
这么一个冷酷的政界高官,一个从小便是孤儿不懂得爱只会追逐名利的人,一个让安娜八年后想起便会哆嗦的丈夫!他是现实卑劣的,为了前程娶下毫无感情基础的妻子,冷漠对待安娜与自己唯一的儿子。他,无疑不能给安娜带来她所心心念念的爱情。他和安娜的结合,在我看来,自始至终都是个错误。安娜心中对爱情的渴求与可列宁的冷酷无情完全无法磨合。所以,安娜之后才会如飞蛾扑火式的深爱弗龙斯基,因为他能带给她所谓的爱情。
我想在我看来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终不悔自己选择的道路:“假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她鄙视那班贵族男女堕落虚伪的生活,在剧院里她向整个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美丽的头。
爱,只有简单笔画,却比想象复杂。安娜跟弗龙斯基的爱情,到最后可以说只是单行线。
安娜性格自身有着不可弥补的局限性,她曾对弗龙斯基说:“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就是你的爱!”“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甚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她变成了攀扶在弗龙斯基这棵树上的一条青藤,树倒藤亡。弗龙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意义,一旦失去他的爱,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飞烟灭。可是后来弗龙斯基对她的爱已愈走愈远。她内心永无休止的矛盾与痛苦,她对生活对自己目前处境的迷惘与恐惧。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个平衡的支点,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冲击。她爱得愈深便愈没有安全感。到了最后,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妇女使用的靠姿色与服装去吸引弗龙斯基的视线。企图牵住他日益冷淡的爱情。
安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而爱情,最绚烂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了痛苦的深渊。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伏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弗龙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龙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伏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被爱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幸福,快乐始终赠与那些无私的爱者。可是,“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安娜轻柔弱的身躯,突然发现,原来人是如此脆弱。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体,而是人的灵魂。当被寄托所有的爱情消失不见,若爱最后只是单行,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三
《安娜.卡列尼娜》与《战争与和平》一样是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登峰造极之作之一。甚至是一部比《战争与和平》更完美的作品。虽然缺少了其伟大的气势――托尔斯泰已没有同样的欢乐去创造了,但支配作品的思想具有更纯熟的艺术手腕、更丰富的经验,心灵于它已毫无秘密可言,更明显的是,托尔斯泰把他的人格,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的景色交错在了作品的内容之中。
《安娜.卡列尼娜》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生活的悲剧和莱温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主要情节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从城市到农村,从家庭婚姻、经济养况、政治面貌到思想道德等各方面构织了一张复杂的关系网。
“我保留着报复之权”上帝说……
这是被爱情所煎熬的灵魂的悲剧,――为托尔斯泰一鼓作气以及深刻的笔角描写的一幅画。
莱温在书中的结尾中亦变得升华了,是因为死亦使他感动了之故。他素来是“不能信仰的,他亦不能彻底怀疑。”自从他看见他的兄弟死后,他为了自已的愚昧觉得害怕,他的新婚的幸福在一个时期内曾压抑这些悲痛的情绪。但自从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它们重复显现了。他时而祈祷,时而否定一切,他徒然地浏览哲学书籍,在狂乱的时光,他甚至害怕自已会自杀。体力的工作使他镇静了,暂时忘却了烦恼。莱温和农人们谈话;其中一个和他谈着那些“不是为了自已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这对于他不啻是一个启示,他发现理智与心的敌对性。理智教人为了生存必得要残忍地奋斗;爱护他人是全不合理的。
“理智是什么也没有教我;我知道的一切都是由心启示给我的。”
从此,平静重新归来,对于莱温,心是唯一的指引者――这个名辞把他重新领到上帝面前……什么上帝?他不想知道。这个时候的莱温如将来长久时期的托尔斯泰一般,在教会面前是很谦虚的,对于教义亦毫无反抗之心。
“既使在天空的幻象与星球的外表的运动中,也有一项真理。”
《安娜.卡列尼娜》,如果你细细品味,终会感叹那是一部史诗般的巨作;如果你单纯的将其看作一部所谓批评资本主义的作品,无论对于《安娜.卡列尼娜》还是托尔斯泰无疑是一种亵渎。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四
在短短的五天里,我就把这本书看完了,也许是因为投入的原因。这确实是一部巨著,她展示的是19世纪下半叶俄国上流社会的宏图。
“幸福的家庭无不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大部分看过或没看过这部小说的人都应该记得开篇的这句话吧。记得高中时看到这句话,我就不得不佩服作者对家庭生活的精辟总结。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三个女人的家庭——安娜、基季、多莉。
安娜的命运都清楚,她卧轨自杀了。她是一个叛逆者,不满足没有爱情的婚姻。在过去没有爱情的八年里,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她的儿子身上。然而当爱情真的如潮水般涌向她时,她就像飞蛾扑火般,勇敢地爱了。至于后果怎样,她无暇顾及。她的美貌与姿态是所有男人和女人都羡慕与渴求的。然而她的追求的爱情不为所有人(整个俄国的上流社会)接受。她抛下自己的丈夫与儿子,与自己的情人周游各国,在别人眼里这是多么可耻的行为,然而她全不在乎,因为此刻的她是多么幸福,她得到了她想要的爱情。曾经被认为是多么爱与不舍的儿子,如今抛弃了,她依然活得很快活,多么可笑。在死前的那一刻,她看清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实中她照清了自己。她因爱灿烂,也因爱毁灭。
我常认为人会选择自杀不是因为憎恨、报复或者其他,而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希望,“生”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折磨,而“死”才是真正的解脱。也许她最根本的错误是得到了一份没有爱情的婚姻。
基季算是作品中最幸福的人了。单纯、美丽的基季在经历了一段小小的情感波折之后,终于与莱温结合到了一起。她温柔贤淑,把家照管的仅仅有条,与莱温相亲相爱并生儿育女。他们是幸福的家庭,毋庸置疑。然而幸福的家庭也有幸福之道。莱温与基季都不是彼此心目中的完人,婚后他们都看到了对方的缺点,在婚后他们遇到了生活的琐事,他们也争吵过,他们也曾为生计发愁,他们也因遇到困难乱了方寸,但他们始终是一个幸福的生活着,因为他们的婚姻里有最浓烈的爱情。从两个相爱的人到两个熟悉的人,在他们各自的身体里有都有了对方的生命,他们接纳了对方的缺点,自己的爱人开心,她/他就会很开心,他们从不限制对方的交友、言谈、出行,给予对方充分的自由空间,因为他们明确地懂得彼此是唯一的爱,他们之间的一言一行都透露着浓浓的爱意。我知道他们会一直走下去,因为即使平淡的日子里他们也会过得充实和谐。他们的种种特点都是组成这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的因素。
多莉则是这个作品中最悲哀却又最贴近现实的人物了。青春逝去的她,拖儿带女忍受着在外花天酒地的丈夫,还有丈夫在外欠下不堪重负的债务。她只有怨恨,却无力反抗。她想摆脱这个与不爱她的丈夫所组成的家庭,却又为安娜抛弃丈夫和儿子醉心于爱情而感到羞耻。
在这个男权横行的社会里到处都是这样的女性,他们想反抗社会给她们造成的不公,却又害怕得不到支持。确实,专制的男权社会里,女性得到的支持少之又少,每个人的话都代表着男性的声音。只有女性的能力不断增强,不再依附于男性,女性才能得到应有的平等待遇吧!
想成家的人,必定都想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吧!那就去寻找一份以爱情做基石的婚姻,用我们的理解和宽容营造幸福,用我们的诚实稳固幸福,用我们的勤劳打造幸福,让我们的爱与子偕老。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五
我始终相信,读书是一种交谈—与心灵,与思想交谈。在这样的交谈中,我们可以与一些灵魂相爱,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而这正是我读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的感触。
而我之所以会一直热忠于这本书,还有一个很重的原因,那就是这本书是通过人物塑造来反映社会本质,这也许在许多别的作品中都出现过,而《安娜·卡列尼娜》可谓是经典之作了。
《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所反映的俄国正处于一场大变动中,古老的封建俄国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社会制度、经济结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无一不受到震撼。我认为书中的安娜和列文最能反映当时俄国的社会本质。
书中的安娜是“一个多么奇妙、可爱和可怜的女人。”不仅如此,书中的安娜在人性上也是极美的。安娜遇到铁路工人惨死,极为怜悯,竭力想减轻其家属的苦难;兄嫂不和,她对嫂嫂陶丽的劝说,使其受到莫大的安慰;对儿子谢辽查的母爱,更是感人肺腑。可她的丈夫卡列宁则是个做官的机器,虚伪冷酷,正是当时俄国上流社会虚伪,猥琐、残酷和自私的化身,与安娜的真诚、善良截然相反。安娜这样一个长期生活在卡列宁的控制压抑中的感情丰富又有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的挑战的时期,是很容易爱上伏伦斯基的。在这之前,她的内心也是矛盾重重的,畏惧社会舆论的谴责。最后,她选择了冲破旧的宗教道德观念与伏伦斯基走到了一起,这正好与当时的俄国的社会道德观念相违背。自然只有被重新燃起的不令当时社会状态的自我生命之火焚成灰烬。当然,她的悲剧,伏伦斯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固然可以为了安娜放弃功名,改变生活方式,但他毕竟是贵族子弟,不能把自己的生活长期局限于两人之间的不和,使得拿娜身上的舆论压力越来越重,世俗目光与长期离开儿子的母性的痛苦以及伏伦斯基感情的淡化使她内心一片空虚,终于卧轨自杀。这一切正反映了俄国社会对极美人性的蹂躏。“一切都是虚假,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安娜的临终之言正是对当时俄国社会深切的通诉。
书中除安娜之外,列文也是深受当时社会迫害的人。
列文与安娜无论是从生活环境、方式,还是从人性、爱好上都是有差异的。但她们在精神上却有着共同之处:善良、真诚、个性顽强都代表了俄国上流社会中的少数优秀分子,对不公平的社会愤愤不平,既不愿同流合污,又敢于用各自的方式进行对抗。
《安娜·卡列尼娜》整部书讲的是几个不同家庭的不同遭遇,都是通过塑造这些家庭中的人物来反映当时俄国社会的现实,使观众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深刻地领悟到当时俄国社会的实质,不愧为名著!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六
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不同阶层不同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今天如何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仍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安娜是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一经接受渥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是一个正直而不放荡的女人,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曾对渥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挣扎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里,极力想得到超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这种爱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为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
作家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安娜体态和精神的美,不是偶然的。安娜的美,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以及作品人物,特别是对安娜本人的命运,都是有重要的作用。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美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如果没有安娜的震撼人心的美,便没有渥伦斯基跟安娜的爱情,便没有卡列宁家的破裂,更没有安娜悲剧结局一百年来带给人们深深的震撼!
渥伦斯基爱安娜,而且他的爱并不肤浅,也许刚开始他对安娜的爱恋有着虚荣的成分,但安娜患上产褥热即将死往时,“他在她患病期间真正熟悉了她,了解了她的心灵,所以他觉得以前就似乎从来没有爱过她,现在,在他了解了她,真正爱上她的时候,他却在她眼前显得非常低下”甚至列文也为她倾倒,由于“她除了聪明、文雅、美丽之外,她还非常老实…”我也爱安娜,从书中瞥见她的第一眼,我便爱上了这个“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的生气勃勃的女人,而她鼓起勇气与情人远走高飞时,我更是不可抑止的迷恋上了她,这种迷恋不在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喜欢她、欣赏她,我甚至想自己就化身为她,让我能分享她生命力的一切迷人品质。
然而安娜的死亡是必然的,这并非由于她道德败坏,自私善妒,只是由于她是女人,是一个真诚的女人,是一个贵族社会真诚的女人,是一个男权社会下贵族社会里还保持着真诚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杀。假如她是多丽,忠信老实地守着家庭,在怀孕生子,再怀孕生子中耗费青春,而且不得不苦咽下风骚丈夫到处拈花惹草带来的痛苦,她就会继续如困兽般维系无聊的婚姻,假如她是培特西夫人,私下放荡荒***但表面道貌岸然,她就不会在赛马场上失声而起,而且随着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或者假如她能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她就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充实自己的生活,不再是只要爱情,一切都不重要的小女人。但她的命运注定她无法生存。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七
耐着性子读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很厚的一本书,简直能够说是磨练人耐性的一本书。一种苍凉不觉涌上心头。看完这本书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一个不凡的人生。
吃饭时候还在思索,却感到头脑混乱,只是清晰记得安娜死了,而且是卧轨自杀的,很残忍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异于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以蛇自杀,这些可怜的人啊!都说红颜薄命,一些不假的,这些红颜几乎都是兰心惠质,沉鱼落雁。哎,可叹,可惜,可怜。
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笔十分之细腻,以至于让我觉得有些情节和话语很繁琐,描述上流社会晚宴和沙龙情景,浓彩重墨,铺展开来,一点不逊于曹雪芹,故事的情急安排得很是巧妙,前后呼应。比如安娜第一次遇到弗龙斯基是在火车站,并且看到了一个卧轨自杀的女生,安娜表现出莫名的忧伤,因此弗龙斯基给那个自杀的女生家属给了些安葬费,从此两人倾慕彼此,故事的末尾则是安娜自己卧轨自杀,弗龙斯基奔去火车站见她最后一面,相逢和诀别都在火车站,此种笔触相当独到,但是未免使故事更具悲伤性。
安娜,弗龙斯基,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尔卡季奇,多莉,基季,莱温。这七个人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关联,安娜嫁给了亚历山德罗维奇,并且生下一子,之后在调节表哥阿尔卡季奇与其妻子多莉之间婚姻矛盾时候遇到了阿尔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龙斯基,两人相见恨晚,彼此一见倾心,坠入爱河。之后经过安娜的调节,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却因此陷入了尴尬境地。阿尔卡季奇的好友莱温喜爱基季,而基季一向喜爱弗龙斯基,安娜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基季因安娜“夺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莱温则正因弗龙斯基的出现被基季拒绝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龙斯基也没有放下他们之间真挚而热烈的爱恋。但是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确实不当,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这就是惩罚,以至于她的惨死也成了宗教惩罚的.象征,对这种违背道德做法的惩罚。即便安娜对大她20岁的丈夫没有一点感情,而对弗龙斯基是真正的爱恋,也为世俗和上流社会所不容。安娜处在夹缝中,之后安娜怀孕生女儿时险些送命,之后两人去了国外,几年后回到莫斯科,在弗龙斯基一再劝导下,安娜给丈夫写信要求离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儿子看不起,被上流社会摒弃。在这种状况下,她不断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乱,怀疑弗龙斯基对她的爱,于是她毁掉了自己。
基季最后与莱温成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弗龙斯基则悲哀欲绝,为了处理掉没有好处的生命,他自费带着一个连队去前线参加了塞尔维亚战争。亚历山德罗维奇的不忠,使得多莉差点与他离婚,而最后多莉变卖自己的家产还帮他还了高利贷,于是和好如初。
看完这本书,真的很想见见列夫托尔斯泰,很想问问他,为什么选取安娜作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对自由恋爱的提倡?还是上流社会的讽刺批判?抑或是对女性不忠的宗教审判?但为什么描述安娜的时候又着重描述了莱温的生活、思想。而这两个主人公在整个故事中都没有什么关联纠葛,只在最后,见了一面。以后有机会去莫斯科寻找一下答案吧。
或许我该看看列夫托尔斯泰的传记,了解一下他那个时代的整体状况。
安娜和弗龙斯基的感情,让人看得很揪心,彼此放下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下了好名声,好前程,正因感情,陷入了一种万人不容的状态,以至于最后各自走向毁灭。
爱是什么?何以有如此魔力?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八
;内容摘要:正如法国哲学家萨特所说,凝视无处不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公安娜最终的悲剧命运来源即是她无法摆脱的“囚牢”——社会群体、卡列宁和渥伦斯基对她的凝视。在这两种凝视之下,安娜的个体本性处处受到压制,即使在新思潮的激荡下,鼓起了勇气进行反抗,但反抗始终不彻底,最终安娜成为了凝视下的受害者,走向了悲剧命运。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 凝视理论 悲剧
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叙述了安娜不畏世俗而勇于追求自由解放的故事。安娜作为托尔斯泰笔下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她的悲惨命运,结合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意在使用凝视理论来分析安娜悲剧命运的深层次原因,以更好领悟作家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一.社会对安娜的凝视
如萨特所言,凝视无处不在。在小说中,上流社会将安娜置于凝视之中,不断审视她的行为是否符合上流社会的要求,安娜在凝视的压迫之下失去了主体性。在社会与安娜之间,上流社会被赋予“观看”的权力,通过“观看”这一过程确立了它的主体地位,而被看者安娜在沦为“观看”的对象时,体会到他者眼光带来的压制,继而通过内化观者即上流社会的价值判断后,对自我也进行了物化和异化。因此,安娜作为接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女性,在她的认知里,要学会顺从,不能反抗。在长大后,安娜听从家里的安排,嫁给了比自己大二十岁的卡列宁,他们组成的家庭并不美满。安娜明了卡列宁是一个木讷的人,她并不爱他,尽管如此,她依然得遵循这个社会赋予她的清规戒律,尽到一个妻子的责任。长久以来,安娜的内心已经完全因为社会对她的凝视而物化了自我,丧失了自我,以致麻木。
即使她对那样的上流社会感到厌恶,但她也在潜移默化中把自己视为其中的一员。就如福柯的全景监狱理论所说,整个社会对安娜凝视的目光组成了一个监狱,而她便是其中的“一个囚徒”。安娜把自己置身于永恒可视的凝视之下, 而安娜与渥伦斯基的相遇,唤醒了她对爱情的渴望,但那却与上流社会的主张相背离。为了追求爱情而抛夫弃子使安娜觉得自己在上帝、丈夫以及自己的儿子面前都感到罪孽深重。她摆脱不了社会对她的指责,这既是自我意识对于自身被看的顽念,也是意识形态对于自我意识的根深蒂固的构建作用。最终,她走向了自杀的悲剧命运。
二.男性对安娜的凝视
男性的凝视体现了欲望的机制和话语的策略。在作家笔下,安娜就处于典型的男权中心主义世界。首先,安娜在婚姻中丧失了主动权,她没有权利去要求得到在婚姻中的合理地位,她只是被卡列宁当做是一个必需的角色。在卡列宁的期望中,他希望安娜能本分地承担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职责。在这种婚姻模式中,安娜合理的生活需求和精神欲望被压抑,当她鼓起勇气去追求爱情时,卡列宁却一再阻挠,只因安娜的做法妨碍了他在官场上的晋升。卡列宁对安娜的凝视不仅是作为主体对他人的看,其中也包含作为欲望对象的他者即安娜对卡列宁的注视,最终成为卡列宁的看与安娜的注视的一种相互作用。因此,在卡列宁与安娜之间,凝视与其说是卡列宁对自身的一种权力性的认知确认,不如说是卡列宁向安娜的欲望之网的一种沉陷。卡列宁的凝视对安娜来说是一种强烈的控制力量,他甚至用失去儿子要挟安娜。安娜在经过思想斗争后,决定放弃儿子而追求自由时,卡列宁依然不肯离婚,安娜无法摆脱他的控制,也没办法成为渥伦斯基的合法妻子,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和主体性。
除去卡列宁的凝视外,渥伦斯基也以自己男性的身份在对安娜进行凝视。在他们初见时,渥伦斯基帅气的外表便在安娜平静已久的内心激起了涟漪,潜意识还驱使她对渥伦斯基的一举一动极其敏感。当渥伦斯基表达对她的爱慕时,安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惊喜。在渥伦斯基的攻势之下,安娜多年被压抑的对爱情的向往被唤醒,她的理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作为英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文艺批评家,约翰·伯格曾在他的专著《观看之道》、《看》等系列文艺批评的经典之作中写到,从例来的传统文化与习俗来看,女性与男性在本质上是有很大区别的,男性是充满自信和力量的,是权力的掌控者,能影响并控制他人。女性则大多是灵巧且脆弱,只能生活在有限的空间之下,依靠男性保护。这种传统尽管饱受争议,但几乎从未动摇过。1所以,渥伦斯基确实以自信的姿态得到了安娜。当安娜冲破阻拦,和渥伦斯基在一起时,设法得到渥伦斯基全部的爱便成为安娜生活的唯一目的了。因此,安娜才会以渥伦斯基凝视她的眼光来观看自己,不断地观察自己的形象和行为,和渥伦斯基对她的态度的变化,直到最后完全取代了她原有的最真实的自我的感觉。这时,安娜作为女性自我的身份就变成了两个既截然不同又相互联系的组合体:
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简言之,安娜被看,被渥伦斯基观看,也被安娜自己观看,被作为女性的自己观看。
在渥伦斯基与安娜的关系中,安娜处于被动的地位,她在渥伦斯基的凝视下丧失了作为个体的主体性,但她是心甘情愿地接受渥伦斯基的权力性凝视。渥伦斯基对安娜的凝视不僅仅是对安娜的一种规训,也成为了一种让安娜积极地重塑自我的力量。安娜改变了往常洒脱的态度,为了保持自己对他的吸引力,她不停地装扮,甚至把他的兴趣当做自己的兴趣。她不断地向渥伦斯基这一凝视主体靠近,并且沉溺其中。安娜通过不断重塑自我,来满足自己对渥伦斯基的凝视的欲望,同时欲望着渥伦斯基对她的凝视,并且经由这种凝视而重建自身。安娜总活在随时被抛弃的担忧之中,这种担忧最终成为一种畸形的占有,也是渥伦斯基厌恶她的直接原因。在追求自由与爱情的后期,安娜已经走向偏执,失去了最初的本我。当安娜疯狂的爱情欲望宣泄于渥伦斯基时,他感觉到窒息,以致于他对安娜越来越冷淡,凝视的目光开始改变,从刚开始的热烈转向了淡漠。当作为凝视主体的渥伦斯基开始逃避时,安娜十分慌张。她不断地乞求渥伦斯基不要抛弃她,但越是这样做,渥伦斯基则越是冷淡。最终,安娜意识到渥伦斯基只是想通过她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当他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后,他便不再需要她了。当渥伦斯基充满爱意的凝视消退时,他的冷漠使安娜丧失了生的希望。于是,安娜选择了死亡。
三.安娜“反凝视”失败
安娜最终走向悲剧的原因除了社会和男性的凝视之外,还源于她自身的反凝视失败。如何进行反凝视,首先应建立对凝视主体的权力性消解和控制力量的对抗。在安娜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她曾进行了“对抗性的注视”,试图反抗来自社会及男性角色对她的凝视。
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启蒙精神萌芽,要求个性自由的思想广泛传播,安娜的思想同样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潮的激荡。在渥伦斯基频频的追求下,安娜开始动摇。然而当时,只有两个选择摆在安娜面前,要么向传统社会挑战,将自己从社会和卡列宁凝视的“囚笼”中挣脱出来,要么继续扮演好她妻子和母亲的角色,维持体面的生活。而安娜选择了相信新思潮,强大的精神冲击鼓舞着她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从安娜生命内部爆发出来的对爱情的渴望与自由的追求,是安娜生命本真的表现,那种企图压制安娜的凝视权利的做法只能更激发起安娜想要凝视的渴望,这是一种反叛的渴望、一种抗争的凝视。于是,安娜选择了追求爱情,以这种勇敢的注视而大胆地宣告——她不仅要进行凝视,而且要通过凝视改变自己的现实处境。
在女性主义阵营里,认为社会的主流话语是男权文化的产物,因此抵抗男权文化的建构一直是其执着的追求。而要想取代这种男权中心话语,就必须建立新的女性话语,用全新的女性话语来对抗男权话语,这种做法有利于帮助女性获得主体意识。而安娜处于俄国的男权文化中,想要颠覆传统,就得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蕴藏在个人生命之中的原动力就需要冲破传统文化的枷锁,把生命最本真的欲望展示出来,而且这种欲望被压抑地越久,生命原动力的力量就越大。上流社会的人是虚伪的,有的人一面维持着婚外恋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一面保持着表面的家庭的完整。然而安娜是一个遵循本性的人,她不愿做表里不一的人,在抗争之初,她并不为自己的地位不明而感到尴尬,相反,她以自信的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在上流人物聚集的歌剧院,安娜也能高傲地昂起头,无视周围人的眼光。安娜的这类举动体现了她情感的纯洁性,表现了她曾经反抗凝视的勇气。
但安娜毕竟是接受传统教育长大的,旧的道德理念植根于她的思想之中,在追求爱情的同时,罪恶感一直折磨着她的内心。她试图博取卡列宁的谅解来减轻自己的愧疚感,甚至在她曾经濒临死亡时也渴求卡列宁的宽恕,那样她才能放心地离开人世。为了寻求心理平衡,安娜常以自我精神折磨的方式来减轻内心的负担,但这却使她陷入更深的煎熬中。法国女性主义学者伊利格瑞曾提出要创建“女人话”的主张,她认为女人话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它能帮助建立新的伦理秩序,使处于压迫地位的女性在获取新的发言机会时重寻主体地位。2而安娜在建立自己的“女人话”时,她始终无法摆脱外界对她的压迫,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我主体性被上流社会、卡列宁和渥伦斯基不断地消解,甚至她心里也认为这样的反抗是有罪的。在她一边反凝视的同时,一边增加自己的罪恶感,她始终处于内在和外在无法调和的矛盾中。因此,安娜的女性话语在男性话语中心的空间里也显得微不足道。最终,安娜的精神世界崩塌,安娜“反凝视”失败,她选择结束了生命。
参考文献
6.朱晓兰.“凝视”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注 释
1.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2.转引自: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6页。
(作者介绍:曾珍,广西师范大学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