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文化产业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12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篇一
论文摘要:文化的内容涉及广泛,其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和凝聚功能对行政组织改革创新既有推动又会对其造成一定矛盾。文化在行政领域表现为行政文化,行政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西部地方文化对其行政改革产生着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其中的优秀文化成果应该发扬,消极文化部分应予以摒弃。行地方行政改革需要从行政职业观念、开放观念、法律观念、效能观念等方面入手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行政文化。
论文关键词:文化;西部地区;行政文化;地方行政改革
一、文化及其在行政组织中的表现
(一)文化之内容与功能
“文化是一个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体”,它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社会成员、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行为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其内容主要包括: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常规行为、规范和标准等。其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除这些积极作用外,文化还常表现出其消极的作用。因为其本身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特点,使得社会环境变化时,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却不能及时跟上环境变化,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文化的多样性特点,使得人们可能同时面对多种价值观,产生观念碰撞下的心理矛盾,而这种观念冲突如果超过社会心理的承受能力,则会造成诸多社会群体问题。
(二)文化在行政组织中的表现
1、行政文化与特定社会文化密切相关,任何一种行政文化都离不开特定地区的历史、经济、自然地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陕西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中国封建史上辉煌的汉唐盛世,经济繁荣、国泰民安、土地广茂、物产丰富,这一背景下形成的社会文化中包含着安于现状、容易满足、保守封闭的文化心理,在地方行政管理中具体表现为小富即安、积极性缺乏、创造性差等特点。
2、行政文化直接作用于行政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而影响行政活动的方方面面。具体而言,行政文化主要通过行政人员的认知和情感对其行政活动产生作用,当行政人员对工作的认知表现出责任、意义重大,其自己的职业有强烈的情感关联时,其一定能认真负责地完成工作。同时,态度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评价以及心理和行为倾向性,由认知、情感以及行为倾向性所组成”,一定的态度引致一定的行为,比如,西部地区受传统文化中旧的行政思想影响,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工作不愿承担风险、不愿意负责任的态度,对待问题能躲则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这种态度下工作只能是缩手缩脚,进步困难。
3、行政文化是行政活动进行的环境因素,正如雷恩所说,“一切管理都是文化的产儿”,人类对人、管理、组织的思想,是基于整个历史文化发展中行为准则的变化而变化的。西部地方政府的行政组织如何管理?用什么组织结构、什么评估模式等管理方法的选择都受制于行政文化这个环境因素,超脱这个环境,管理活动无法进行,所以不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和管理活动是没有生命力的。
4、行政文化创新是行政改革的先导。一定的行政文化实际形成了行政体制的灵魂,文化创新是体制改革的前提。特别是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在行政体制改革中对行政人员的具体管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价值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重要性的社会社会价值的一种判断和观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看法和评价,其代表着人的一系列基本信念。不同的行政人员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产生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有人重视工作的成就,有人看重物质利益,有人则迷恋于权力和地位。究其根源就是因为各自的价值观不同。西部地方行政改革,要先从行政文化上入手,从行政价值取向上倡导追求公平、效率、民主的行政价值目标。
二、西部文化对地方行政改革的双重作用
(一)我们应该看到西部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成果
比如,西部人不畏艰险、积极奋进的创业精神,从二千多年前三赴西域开通丝路的张骞,到历经磨砺西去印度求经的唐玄奘,再到毛泽东领导下的红军在延安十三年艰苦创业,都造就了西部人自力更生、勇于开拓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新时期西部开发大业中,仍然不可缺少。西部经济基础薄弱、劳动力素质低等现实特点要求我们脚踏实地地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靠自己的力量变革发展,不被任何恶劣环境和困难所屈服。
(二)西部文化中的实事求是、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也值得我们发扬
毛泽东讲过“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因为这个中共在陕北由小变大,不但壮大了革命力量,并形成了一系列来自于实践的宝贵思想。实事求是精神就是前辈给我们留下的重要遗产,在新的时期行政改革仍必不可少。穷则思变,但不从实际出发,盲目照搬东南沿海的发展模式是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繁荣,有的只能是暂时的.物质或心理满足。只有从当地实际入手,通过调查研究,亲身深入基层全面掌握第一手信息,探索适应西部行政改革的新方法和新模式,才是要走的路。
(三)我们不能不看到西部文化中落后的、消极的部分依然影响着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
“按文化地理学分类,将西部地区文化划分为内陆文化,这种文化模式是封闭性强、变化缓慢,文化内部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呈现一种高度刚性结构”这样的文化特征对西部地方行政改革来说是个直接障碍。具体表现为思维方式上缺乏变通性,固步自封、刻板僵硬;行为方式上受官本位思想较重,强调亲缘、地缘,人情至上,制度和法制力量薄弱,行为缺乏理性和规范性。在行政组织内依然较多的存在着依附顺从的封建家长制思想,行政人员不是“为民服务者”而是高高在上的“统治管理者”。一些行政人员过多地强调对上级负责,却对下级不负责,对自己的“利益”负责,却对百姓不负责。这使得惟上级领导的意志是从、阿谀奉承的思想广泛存在,更甚者不惜利用手中人民给予的公权力侵犯人民的利益,以换得领导的欢心和自己日后升迁的资本。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篇二
浅析文化视域下的声乐艺术论文
一、声乐艺术的文化意蕴
(一)声乐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我国早在先秦时期音乐文化就十分繁荣,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声乐体系。声乐艺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文化的演进,体现出十分浓厚的文化底蕴。声乐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声乐艺术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艺术实践中声乐艺术受到文化的支配,同时也受到文化的制约,二者的发展是相应的,联系十分紧密。声乐艺术与文化的关系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声乐艺术与音乐艺术。在音乐艺术中,声乐艺术是一种最基本的表演形式,它是音乐艺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声乐艺术从属于音乐艺术。二是声乐艺术与美育。声乐艺术是美育的重要元素,美育属于文化的范畴,声乐教学中,需要通过美育教育打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三是声乐艺术与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我国的社会音乐文化推动大众传媒的发展,在这种语境中群众性艺术活动频繁起来,人们不仅喜欢欣赏声乐作品,更倾向于自己演唱,更多的大众渴望学习歌唱,这也反映出大众音乐文化的需求,由此可见声乐教学活动在推动大众音乐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
(二)声乐艺术表演的文化本质
声乐艺术表演的本质是文化,在艺术实践中创新的根本动力也是文化,每一位歌者都可以对文化做出自己的描述,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大众在理解声乐艺术发展史时,都离不开对文化的了解,人类文化的发展住在声乐艺术表演的高度。当我们面对一首声乐作品时,我们需要从文化中走向作品,在深入了解之后再进一步渗透作品,成功的声乐表演需要建立在歌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前提下。声乐表演的文化内涵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一是审美意识决定声乐表演文化内涵,艺术家不同的审美意识对声乐表演的再创造影响深远。二是想象、联想与声乐表演文化内涵联系紧密,歌者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但要把歌词用声音表达出来,还要将作品中多蕴含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三是声乐表演具有文学性,音乐作品是文学的升华。四是声乐表演文化内涵具有民族性,不同民族的声乐作品被打上各自的文化烙印,民族性凸显出重要的创造力,不同民族的精神风貌与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其艺术风格迥异,从声乐作品的表演风格实质来看,就是本民族的精神与文化历史的体现。
二、文化对声乐艺术作用
(一)声乐艺术的功能是由文化赋予的
声乐艺术的功能是由所属文化的结构与模式来决定的,并且决定其特点功能的张力,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来看,我国的艺术的功能张力是娱乐性,西方的艺术则是纪念性,由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其音乐本身较重视情境、情味的表现,不受到任何因素的牵制。古时候的中国,哲人們注重音乐的育人功用和审美功能。人们在音乐中寻找和追寻艺术的生命与灵魂,让音乐表现出人生的情味。西方的音乐艺术从古典到浪漫,不论是什么流派,发展到最后都是更偏重与技巧的变化。
(二)声乐艺术的形式是由文化塑造的
文化造就了民族的艺术形式,不同的民族之间文化存在着差别,差别在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模式、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的艺术运用“线”作为基本的造型手段,西方的艺术则是运用“体”、“面”作为基本的造型手段。有学者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中国的文化属于时间型的,而西方文化属于空间型的。中国的横线性的旋律思维较为常用,也是中国音乐的最高旨趣。西方音乐重视纵横交错的立体状织体思维,空间型的思维模式,追求块状的音乐效果,因此有效的增强了音乐的艺术魅力。
(三)声乐艺术的美感是由文化激活的
在艺术实践中音乐形象引发音乐美感,在人们的艺术修养还不足时,就需要通过艺术教育来获得养分,以此来不断引发自身对音乐产生美感。文化必然有助于艺术美感的产生,我国的声乐艺术十分讲究“意美”,将“意美”视为声乐艺术的灵魂。西方的音乐文化则从始至终追求细致和精密。
三、声乐教学的文化内涵
(一)以培养文化人为教学目的
声乐教学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以培养文化人为教学目的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声乐教育改革需要高扬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与声乐技法在现实中是相互依存的,人文精神的建设离不开传统民族文化的根基,传统民族文化中涵盖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艺术审美方式以及民族音乐表现手段与体制特征等方面,因此人文精神应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去,成为音乐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二是声乐教学应该培养有文化素养的学生。培养文化人是声乐教学的首要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塑造受教育者要与时代共呼吸,要具备浓厚的文化意识。
(二)以文化的熏陶为实现途径
声乐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一部分,以文化的熏陶为实现途径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艺与技相辅相成。人们通过声乐演唱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在这一过程中,歌唱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若不能掌握歌唱的技巧,声音就没有了丰富的色彩和表达情感的能力。二是声乐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培养。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具有多种角色,教师是传授课程内容的学者,是善于研究教育规律的教学者,是教学过程中施教的交往者,是调控学生心理不变化因素的决策者,同时也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因此教师应当承担起塑造学生心灵与思想本质的职责,在传播基本音乐知识的同时,还要系统全面的让学生学习中外音乐文化。三是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学生要学会学习,要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审美素质。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篇三
浅析公共管理视域下职业教育管理机制改革论文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就业再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公共管理为理论指导,从政府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招生制度、资金分配和结构侧重三个角度着手,对我国职业教育管理府的职能定位、职能实现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加快职业教育管理府职能转变的意见和建议,分别从宏观层面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从内部层面加强监管和督导、从外部层面加快投入三方面来保障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
0引言
目前,国内大多数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仍然滞后,课程标准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够协调,课程结构和内容与专业教学脱节,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现代职业教育在结构、质量、规模、效益、规划等方面还未完全适应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全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公共管理在当前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运用于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用以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最终实现公共福利与公共利益,它是一种强调明确的责任制、产出导向和绩效评估,采用私人部门管理的模式、技术和工具,引入市场机制,强调竞争为特征的公共部门管理新范式。现代职业教育也作为准公共产品,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积极开展多种有益探索。如今,我国已经把发展职业教育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现状
1.招生匮乏,专业设置不合理
一方面,职业院校生源质量下降是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必须面对市委改革难题。由于我国职业教育招生数出现连续多年减少,生源素质差,招生匮乏,职业教育占招生总数中的比例仅有45%,有些地方甚至不足40%,严重制约了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专业设置随意性大。由于前期职业教育市场欠缺想、足够的调查研究,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够,致使一些专业低水平的重复设置,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浪费的严重。同时,由于许多学校不断开设新的热门专业,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而硬件设备条件却跟不上,导致师资力量、教学资料与实训设备配置不合理,教学质量大大下降。
2.投入不足,专项经费总量少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教学基础建设滞后,办学条件难以满足现代职业教学需要,职业教育经费统筹机制不完善,加之后期资金投入不到位,造成了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实验实习设备配置明显不充实。多数职业学校的师资都是从低一层次学校教师拔高而成,短期内很难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同时,财政拨款指标存在被挪用的现象,导致人员经费比例偏高、资金使用效益偏低的现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家专项资金和教育实训经费的浪费。
3.结构失调,人才规划不成熟
当前,各级政府对加强、促进区域企业与职业学校的沟通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教育主管部门往往满足于宏观指挥,没有发挥好统筹协调的作用。比如:现代职业教育未瞄准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从而导致了劳动力人才结构性失调和教师教学质量下降。加之职业教育倾向于培养“热门”的会计、文秘等专业,致使相关人才饱和过剩,而相对于第三产业的咨询、广告设计等专业人才需求则过度紧缺。同时,积重难返的.认为职业教育是“学历文凭”,而不是“务实致用”,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学用脱节,不能与用人企业形成“无缝对接”,严重削弱了现代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推动力。
三、公共管理下完善职业教育机制措施
笔者认为要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尽职尽责,聚焦现代职业教育优化,有以下措施可行:
1.优化顶层设计。通过保障制度供给、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办学机制等途径,来对现代职业教育的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努力做好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实施过程,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加强“双师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统筹规划管理,营造政策环境,探索培养制度改革和以淘汰制代替选拔制,全面推行高职院校学分制,整合社会力量,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和纽带作用等途径,加强中高职衔接,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
2.保障制度供给。通过建立监管制度和标准、构建监督评价体系、规范管制措施等途径,来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动进行规范,确保结构调整方向正确。一方面,要推进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完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加强职业教育宏观指导,真正落实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吸引企业行业参与办学,还要加强职业院校章程建设,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积极提升政府监管督导和社会监督评价的公信力。另一方面,要规范和控制办学行为和方向,包括职业教育的办学制度、投入制度、校企合作制度、产学结合政策、学校管理制度、专业以及师资建设制度、人才培养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让结构调整落到实处。
3.加大财政投入。通过财政经费投入、配套服务措施、构建信息服务平台等途径,来保障服务现代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应继续加大财政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对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缺口的省级、市级统筹分配,合理划分好地方政府的分担比例并监督落实,在全国普遍建立有关保障制度,尽快妥善解决中职学校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免学费后中职教育办学经费面临的问题。
四、结语
全面深化职业教育管理机制改革,开发相应的职业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是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和终身发展、促进教师成长、打造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培养文化和技能并重的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还是夯实职业教育“就业有保障、升学有希望”优势、赢得社会信任、增强吸引力的有效举措。因此,结合本地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际,按时高质量完成职业教育机制改革工作,为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篇四
对网络视域下社会管制改革探讨论文
在许多地方,有关部门在进行社会管理执法时,往往强调与公安联合执法,意图借助公安机关的强制力对社会进行“暴力式”管理。同时,许多领导处理社会问题时思维陈旧且传统,习惯对人民内部矛盾或突发事件“上纲上线”。可以说,这种社会管理方式和“维稳思维”(实质是“以暴制暴”)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或矛盾的协调,甚至会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在社会管理的方式上,地方政府囿于传统管理模式的路径依赖惯性,习惯于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体制控制社会。这种管理方式凸显了政府把自身凌驾于公民之上的思维惯性,忽视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管理的主体及其行为的制约和监督,忽视了政府管理过程中公共责任机制的建设。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公民的民主法治观念、权利意识和主体性意识有了较快发展,社会自下而上地对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进行选择、评价和监督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因此,传统的、简单的、粗暴的行政手段和惩罚手段日益引起公民的不满甚至抵制。单一性的行政化管理方式难以适应纷繁复杂的利益格局。控制型的社会管理必然依赖行政手段去推行。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管理经济社会,但在管理实践中,其实际上难以很好地应对立体的、纵横交错的新型社会利益格局。结果是造成公利和私利对立、公众和政府对抗,严重危害社会稳定。
合作网络治理理论及其适用性
总而言之,这一途径就是说,政府作为治理唯一管理主体应积极作为,以市场为导向,学习和借鉴工商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努力朝着合法、效率、负责、透明、开放政府的目标前进。公民社会的途径,与政府管理的途径不同,在公民社会的途径看来,治理是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是公民社会部门即第三部门在自主追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造的秩序,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是一种“没有政府的统治”,是独立于国家体制之外的,由个人组成的多元且自主的领域。公民社会涉及ngo、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的社会运动等第三部门。公民社会的途径将治理看成是横向联合的“公民参与网络”,是一种“社会中心论”的治理观。它某种程度上把国家视为一种潜在的威胁,有将国家边缘化的倾向。合作网络的途径,这一途径试图在“网络管理”的框架内整合上述两种研究途径。一方面,它继承“自组织网络”的主要观点,将治理看成是相互依存状态下的管理,将公民社会部门看做社会治理的主体;另一方面,它也吸收了“政府管理”途径的重要观点,承认一个负责、高效、法治、透明的政府对于有效治理的`重要作用,认同“掌舵而非划桨”、“以市场、顾客、结果为导向”等新公共管理的思想精华。更为可贵的是,它不仅吸收了上述两者的长处,并且认为在网络中,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是平等的关系,需要通过对话、建立伙伴关系和借助其他主体的资源来实现依靠自身无法实现的目标。合作网络治理途径,实现了政府层面与非政府层面治理的综合,如果说政府管理的途径强调的是政府本位的治理;公民社会的治理途径强调的是社会力量本位的治理,那么合作网络治理的途径则强调政府、市场力量、社会力量三方主体的合作共治,三方主体在一定的法律制度框架下,基于公共利益的诉求,通过面对面的合作方式组成网状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合作网络治理视野下创新社会管理范式
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合作治理可以尽可能地减少社会问题,但不可能杜绝所有的问题,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甚至某种程度上在推进社会的发展,大量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存在是必然,旧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为此,必须实现从重管制轻协商向统筹兼顾、协商协调转变,要改变过去主要靠行政手段通过管、控、压、罚等实施社会管理的方式,更多地学会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办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要构建动态调节和化解机制,以使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得到及时化解和向好的方面转化,使社会处于动态平衡、健康运行的状态。同时,加强社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依托信息技术、利用信息化优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第二,实现社会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和途径的多样化。目前,政府仍然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主要机制,但不是唯一机制,在某些方面,也不一定是最佳机制。当前,要改革政府包办社会公共产品的模式,政府在一些领域可以采取非直接提供的方式,通过购买或竞标的形式交由第三方来提供,由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来提供,政府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制定社区公共产品政策和规划,提供资金和设施资助,制定公共产品标准,对公共产品的生产、提供进行严格监督等。结语合作网络治理在社会转型时期为众多的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提供了一种具有启发性的理论视野和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框架。政府、社会组织、居民三方应突出合作治理,积极转变观念,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创新社会管理,以便早日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篇五
行政伦理视域下社会不公平问题探析
吴 涛(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哈尔滨 150080)
摘 要:社会公平是国家稳定的基石,当前我国许多社会不和谐现象产生的根源都是不公平问题。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又是构建和谐和会的前提和保障,同时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更是行政伦理的价值取向,其对国家的稳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行政伦理;社会不公平;价值取向;效率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03-0006-0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带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其他领域的配套改革还没能完全同步,相关的制度规范还不够健全,积聚了一些社会问题。例如,老百姓关注比较多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求学、就业机会不平等问题;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退休养老双轨制问题;公民私人权利得不到平等保护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就其本质而言都反映出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的渴望与诉求。从行政伦理的角度讲,社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社会管理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社会管理者们只有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更好地解决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
一、社会不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我国当前社会不公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于行政伦理的视角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行政官员的行政理念存在问题
众所周知,效率与公平都是行政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如何认识并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对任何行政官员来说都是重大的考验,但不少官员在此问题上存在认识理念的误区。
一是存在极端的效率观念而不重视公平。有些行政官员一提到公平,就与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平均主义联系到一起。认为公平就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是一种倒退。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应该完全按贡献分配,按效率分配,按劳取酬,从而从心理上抵制社会管理的公平原则,忽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尽管承认人的差别性,坚持效率优先,通过竞争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继续把财富蛋糕做大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但行政官员的这种极端效率观念,认为效率能够解决社会中的一切问题,而不重视公平的行政理念,往往会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
二是存在机械的认识观念而扭曲公平。不少官员对公平的理解比较机械,简单地认为公平就是市场经济领域所遵循的公平竞争,等价交换、机会平等等原则。在工作中,这些官员常机械地把这种市场公平理念带到社会管理领域,其行为往往会对社会公平造成损害,因为在社会领域讲公平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保障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生存的基本物质和精神需求。人的个体差异是极大的,有时候即使机会公平,平等竞争,也未必能保证结果公平,社会管理的目的正是通过行政手段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因此将市场机制中的等价交换、公平竞争、机会平等原则机械套用到社会管理领域,极容易在“公平”的掩盖下造成“伪公平”,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
(二)相关的制度存在问题
与一些官员的行政理念不正确相比,制度问题产生的影响更带有全局性,更深远。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做坏事,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同样道理,在社会管理领域,只有以公平的制度做保障,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社会公平。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目前的一些社会制度本身就存在不公平的问题,因此很难保证社会管理行为的公平。
例如,我们的分配制度不公平。具体表现为在初次分配中,资本挤占劳动所得严重,利润侵蚀工资份额较大。在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贯彻上,“效率优先”坚持得较好,但“兼顾公平”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国家宏观调控乏力,“按劳分配”原则常常被“按要素分配”原则替代,导致国民收入分配明显地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比重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下降;二次分配中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较低,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成为纳税的主体,造成“逆向调节”的不合理分配局面。(国家行政管理 )另外,某些垄断国有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了数量巨大的超额利润,而在初次分配中,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制度还很不完善,于是国有企业便将其凭借国家资产而获得的利润作为本企业职工提高收入的基础,进而造成国企与私企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实施范围上的不公平;费用负担上的不公平及待遇水平上的不公平等。例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时不需要交纳养老保险,退休时退休金由财政全额拨款;企业职工工作时需要交养老保险,而退休时只能靠社会统筹保险金养老,且平均水平远低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这就是在制度方面人为地造成不公平。再如,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在现行制度下,从农村分离出来的农民工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也不是纯粹的工人,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面向农民工群体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本身也是一种保障制度上的不公平。
我们的户籍制度不公平。由于现行户籍制度而形成的城乡二元分割格局,使农民进城务工后普遍面临着工资待遇偏低,社会保障不全,配偶就业,子女教育得不到解决,合法权益屡被侵犯等问题,导致农民工虽身在城市,但多是城市的“过客”,并饱受因此所带来的各种不公平待遇。
我们的教育制度不公平。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不少不公平问题都是由制度的缺陷引发的,例如,重点学校制度,高考加分制度,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等等。尽管这些制度制定的出发点不一定有问题,但由于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的瑕疵和漏洞较多,容易使很多人为因素在其中起作用,造成有钱有权者可以为自己的子女选择好的学校、好的班级、好的老师,充分享受接受教育的权利,而弱势群体家庭的孩子往往无法平等地享受这一切,进而造成人生起点的不公平。
[nextpage]
(三)行政官员的官德存在问题
官德的败坏不止于腐败,还在于官员们公民权利意识的淡漠及法律意识、平等意识、责任意识的淡漠。从近年来暴露出的腐败案件看,个别官员的主人意识、权力意识、等级意识和优越感极度膨胀,鄙视人民群众,对老百姓依法享有的平等权利视若无睹,严重违反了公平正义原则。
官员官德失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公权力的滥用,进而人为破坏社会公平。众所周知,任何级别的官员,或多或少地都掌握了一定的`权力资源,如果官员用所掌握的权力为群众办事,公权公用,就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反之,如果官员以权谋私,公权私用,则会大大地破坏社会公平。例如,有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搞权钱交易,人为干扰市场的公平竞争;有的官员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的亲属、朋友谋利,大开方便之门;还有的官员在执法中滥用权力,明显偏袒一方,打压另一方,造成权力的不公平使用等等。这些问题一方面反映出官员自身的道德滑坡,缺乏自律意识,导致自身的权力观、利益观出了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官员的廉政制度存在问题,如官员道德规范的法制化缺失,官员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到位或弱化等。
总之,由于官员伦理道德失范而导致的公权力滥用是社会不公平问题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对社会公平的实现形成了极大的阻碍。
二、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的重大意义
首先,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价值取向上包括两大主要内容: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梦寐以求的“强国富民”理想;二是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邓小平同志曾明确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关键所在。解决不公平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正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其次,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因此,解决不公平问题,坚持社会公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基础性意义。只有坚持社会公平,真正做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才能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积极性,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社会公平,通过民主法治作为制度保证,才能真正走向依法治国的轨道;只有坚持社会公平,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其所应得的,人们之间才能形成和谐相处的关系,社会才能稳定有序,长治久安。
最后,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执政理念。它不但解决了“为了谁”的问题,而且理应包含着“如何为”的问题。这是因为,人民是分为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的,要想理顺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关系,使社会的各个阶层之间实现良性的互动,就必须有一个基本的原则,这个原则只能是公平正义。因此,解决不公平问题,实现社会公平应当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题中之义。
三、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的方法路径
(一)树立公平的行政管理理念
社会管理的核心目标是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非单纯的效率最大化。因此各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循公平的价值理念。
首先,要在公共决策过程中树立公平的理念。在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发展中,公平一直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伦理目标。不论是中国古代“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还是西方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期的“天赋人权”学说,以及当代罗尔斯的“正义论”,都把公平视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由此可见,政治系统的核心理念在于公平正义,而致力于解决社会各种矛盾问题的公共决策更应贯彻这一价值理念。
其次,要在社会分配过程中树立公平的理念。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置于市场和政府中审视,我们也会发现,市场可以自发地实现效率但难以自发地实现公平,公平必须通过政府的干预来实现,如果分配领域完全听任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必然导致不公平现象的出现。因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人们不可能占有同样的机会、拥有同样的财产。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市场机制的铁律,这使得弱势群体很可能得不到基本的生存保障,此时就需要政府更多地从公平角度去处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建立公平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
基本的社会管理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保障。只有在公平的社会管理制度保障下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在具体实践中,需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一是不断完善分配制度,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无论在初次分配还是再次分配中都更加注重公平,充分利用政策和税收的杠杆,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人数,合理限制过高收入,坚决取缔违法收入,使收入分配制度更加趋于合理,更加体现公平正义,更有利于避免两极分化,更加有助于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二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普通城镇职工、居民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城镇弱势群体的优抚和照顾(如残疾人,城镇低保人员等),保证其基本生存条件得到满足;在不断提高城市社会保证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并认真解决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三是改革不合理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逐步弱化直至取消户口对公民身份的区分,促进城乡居民的自由流动,加强城乡居民一体化建设,彻底解决由此引发的农民工在就业,社会保障方面及其子女在入托、上学时遇到的不公平正对待问题。
四是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通过取消重点学校制度,高考加分制度等一些不合理的制度使所有孩子无论出身如何,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接受平等的教育,保证最起码的人生起点公平和机会公平。
五是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在法律制度安排上真正确保公平正义价值目标的落实,使公民的各项平等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三)加强官员的官德建设,严格约束公权滥用
官员的伦理道德对其正确使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官员的伦理道德建设对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十分重要,需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必须加强官员的道德自律。例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诚心诚意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对自己的秘书、子女、家属严格要求,不搞特殊化,不为自己谋私利,不滥用权力。如果一个行政官员真正塑造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那其必定会成为社会公平的守护神和捍卫者。
二是必须强化对官员的伦理制度约束。官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完全靠其道德自律是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严格伦理制度约束恰恰是培养自律的最好途径。必须把官员的行政行为规范化、法律化、制度化,通过规范、法律和制度来约束官员的行政行为,防止其利用权力干扰社会公平。我们应从整个制度层面,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出发,从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中梳理出现代公务人员伦理道德的基本守则,尽快制定和出台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官员伦理道德建设实施细则,给予所有官员权力以制度上的约束,确保其权力总是为社会的公平服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力。”这既是我们党将要以更大的力度加强社会建设,以更多的举措改善民生的明确信号,同时也对官员的行政伦理观念和社会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在社会建设中逐步解决不公平问题,必将成为行政官员塑造行政理念,进行制度安排,履行行政职能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盛秀英。官德建设:制度伦理层面的解读[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2)。
[2]石瑞勇。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剖析与制度应对[j].社会科学家,,(8)。
[3]单贵宽、杨。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j].北京石油管理学院学报,,(6)。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篇六
伴随着文化强国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如何让文化得到有效传播成为许多实践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在诸多文化传播的路径中,通过图书馆满足广大社会民众的需要成为一种有效方式。为此,许多利益相关群体开始投入到图书馆的建设中,特别是在,文化部提出了“完善图书馆、文化馆评估定级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考评体系。鼓励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捐赠、赞助、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如何更好地组织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关系,并达到共同参与图书馆建设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作为一种公共管理的经典理论——治理理论以独特的姿态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并为地方图书馆支撑体系建设提供了思路。
1 治理理论的解读及启示
作为治理理论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罗西瑙在其著作《没有政府的治理》中对治理进行了诠释:治理是由共同的目标所支持的,这个目标未必出自合法的以及正式规定的职责,而且它也不一定需要依靠强制力量克服挑战而使别人服从。这也就意味着,治理机制从传统的单一政府向多元主体转变,伴随着治理范围的扩展,各类人种、各类组织可以通过相应的机制参与到社会事务的管理中去,从而满足个体的自我需要。治理理念呈现了一种理念,即各国政府对于合法的权利方面已然摆脱了传统的垄断局面,社会相关的利益群体,不同机构、组织等都肩负着维持社会秩序,参与社会经济事务管理的职能。治理理论强调社会系统对政府起着重要的补充功能,能够承担起政府忽视或者弱化的职能。
威格里·斯托克在对治理理论流派的相关观点进行梳理和探究基础上,提出治理理论的主要特质。主要表现在:①在治理的主体方面,它既包括政府,但又不局限于政府,还有众多的社会公共机构和利益群体。多元主体对传统的权威提出了质疑和挑战,政府不能作为单一权力的主体,各类组织、各类群体都应该行使相关权力,并由权力的边缘走向中心。②在诸多社会事务的治理过程中,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然摆脱了传统的界限分明的局面,在责任主体方面也日益模糊。这种趋势使得原先国家承担的社会责任开始转向社会,即社会承担着许多政府过去承担的责任。③治理理论强调,在涉及集体参与的事务中,不同社会机构之间的权力互相依赖,需要精诚协作。④治理理论强调诸多参与者形成一个组织网络。⑤治理需要政府参与社会管理事务,不仅仅使用发号施令的手段,还需要寻找更多的管理方法和技术,通过这些新的技术或方法对公共事务进行更好的引导与控制。
2 地方图书馆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新时期以来,黑龙江省的图书馆事业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里程,为当地的文化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然而,通过对一些图书馆的实际调查看,地方图书馆事业大多举步维艰。
2.1 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单一性
从开始,文化体制改革逐渐渗透到地方图书馆领域,许多地方开始加快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并探索了相应的管理模式,公共服务委员管理模式等新兴模式随之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管理体系的桎梏。虽然不少地区开始尝试相关的管理体制改革,并做了一些尝试,但效果并不明显。在地方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中,清一色的“政府主导”管理模式依旧存在。这种“政府主导”图书馆管理体制,使得当地的图书馆管理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是图书馆管理职能容易错位,导致责任不到位。责任主体与实施主体的无边界,政府包办一切的方式使得图书馆缺乏一定的自主权,没有很好地实现“管办分离”。二是容易导致图书馆管理的职能越位。由于上级文化相关部门对图书馆的管理范围过大、过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发展的路径,从而导致图书馆的服务总是难以满足社会民众的需求。三是图书馆管理职能的缺位。该管的不管,在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图书经费来源等方面却形成了缺位,使得许多社会公众对当地图书馆服务满意程度较低,许多社会公众表示图书馆的图书更新速度慢、图书查阅系统设备落后等。
2.2 图书馆经费来源的聚焦性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图书馆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所有社会成员都享有无限期平等获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并通过图书馆服务增进个人的知识福利,并且无需支付税外费用。也就是说,公共图书馆的本质特性是平等服务、免费服务。”从近年的图书馆经费投入看,黑龙江省一些地区政府通过执行国家相关的政策以及制定保障机制,使得图书馆藏书数量持续上升。然而,由于投入到图书馆的经费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经费投入虽然增加,但总量偏少的局面短时间内仍然难以得到改观。从经费来源渠道看,政府机构仍然是主要渠道,虽然社会捐赠和私人机构投入出现,但是杯水车薪,难以解决经费投入短缺的问题。在地方经济发展现状下,依靠政府投入更多的经费显然是不现实的。为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私人机构和社会捐赠等途径是当地图书馆经费增加的重要渠道。
2.3 图书馆资源利用率较低
伴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信息技术被引入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中去,例如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及其传播,这无疑为图书馆建立高效的服务平台和通道提供了发展契机。但许多地方图书馆对文献资料的开发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大部分图书馆只是简单地满足当地居民的最基本的需求,服务难以升华到更高的层次。即便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县市,也仅仅是在硬件设备上配置齐全,而进一步的资源利用和开发则难以企及。在地方图书馆中,只有少数图书馆专门设置了电子阅览室或网络信息苑,且其数字化服务功能并没有得到延续性的开发,大多数局限在图书馆内使用,而没有延伸到社区或家庭。另外,大多数社区图书馆只承担馆藏图书的外借流通职责,为社区居民读者服务的内容仍然停留在书刊借阅的传统服务项目上。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篇七
黑龙江省一些地区图书馆建设的问题可以看作中国地方图书馆建设存在问题的一个缩影。在倡导文化强国的今天,地方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无疑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故此,治理理论的理论精髓能够为地方图书馆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向。
3.1 图书馆治理实现多元管理模式
为了摆脱传统的`单一的政府主导管理模式,地方图书馆应该积极转变管理思路。首先,需要理清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图书馆、社会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基于“政社分开、政事分开”的治理原则,明确地定位政府、行业协会、法人以及社会机构之间的关系,各自明确自身的职责,推进图书馆的专业化社会管理,在有效保证图书馆管理权限的基础上,建立起“政府主导、行业自律、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的管理体制,使政府归政府,社会归社会,法人归法人,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多元治理的图书馆管理格局”。在地方图书馆管理模式方面,美国公共图书馆实行的是典型的分权、分散和多元化的管理体制。1970年,为了有效地对各类图书进行管理,美国成立了“国家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其目的就是为美国国会和总统出谋划策。到 年,该机构合并到美国博物馆暨图书馆服务机构(imls)。该机构在美国国内有效地协调各州和地方机构的合作,从而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大多数地方图书馆规定,作为图书馆的重要管理机构,图书馆理事会或委员会主要负责图书馆发展的规划、经费的预算以及相关人事管理等。如果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管理,就需要实现治理结构的双元化,即包括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外部结构主要指图书馆与外部社会要素之间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协调系统,其主要是处理好政府、图书馆与行业协会等方面的权利有效协调。外部利益相关者为图书馆的管理积极策划,并监督图书馆管理职能的履行。图书馆的内部治理结构则是指图书馆内部系统的权力分享机制。在图书馆内部治理体系中,政府部门从传统的“主导管理”向“服务”转变,主要承担政策法规、经费投入和职能监督的角色。在内部事务决策中,图书馆理事会主要承担决策的功能,馆长及相关工作人员则承担履行职能的角色。行业协会则主要承担如何保障社会民众的信息知识自由和文化权益的功能,有效地履行行业协会的使命,推动社会民众对公共图书馆职能的了解,并积极参与到图书馆的各项事务中去。
3.2 重视社会力量的责任,实现经费渠道多元化
治理理论强调,当前许多社会问题的责任参与依然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政府一头独大的局面,这样的局面不应该也不可能对地方图书馆建设发挥主导作用。为此,许多国家承担的社会责任,例如经费来源,需要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样才能缓解许多地方图书馆经费短缺的问题。在芬兰,其地方图书馆的经费主要来自几个方面:25%~50%的经费来自于中央政府的补助,主要对图书馆进行建设和购买流动书车,地方政府则提供15%~20%经费的支撑,其他的经费更多来自于社会和个体的捐赠。
“单纯依靠政府的经费投入并不能完全满足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了给公共图书馆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公私合作联合办馆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当前许多合作方式中,公办民助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图书馆基础建设、人力资源提供主要由政府负责,相关的机构则主要负责图书馆资源、相关设备资金的提供。地方图书馆可以采取灵活的形式,对社会参与机构给予冠名的待遇,对合作机构提供资源免费开放和利用的权限,从而实现双赢。同时,公共图书馆应该采取开放的态度,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帮助,例如当地的著名企业、相关文化社会组织捐赠、个人资助等。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已出台了企业等赞助图书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免交同等数额税款的有关政策,从而为诸多地方图书馆获得多元化、多渠道的经费投入创设发展机遇。地方图书馆也可以设置募捐机构,积极主动与外界联合,接受社会各种力量的经费捐赠。3.3 挖掘新的管理技术与方法,提升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治理理论对政府职能的履行提出了新的诉求,如果仅仅局限于发号施令阶段,则无疑会削弱政府功能的发挥。治理理论强调,政府要积极探索更多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从而保障图书馆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和开发,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首先,通过民众需求调查,实现图书馆资源为区域居民有效服务。根据不同服务对象,设计相关的问卷或组织实地调研,深入各级社区或街道,能够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确保图书馆资源开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满足区域内不同教育经历、年龄结构、性别差异的民众需求。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要实现功能的多样化,既要有科学教育功能、信息咨询功能,也要有娱乐休闲功能。
其次,在当前网络技术发达的环境下,通过网络服务的升级来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推动政府、图书馆与相关利益方的合作,积极建设网络虚拟社区图书馆或电子资源服务平台,实现虚拟与实体的互补,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
第三,地方图书馆积极探讨有效的流通机制,从而实现图书馆资源能够有效流通。通过与其他县市图书馆的合作,建立图书馆藏书的交换机制,实现图书在不同居民和不同图书馆之间流通,进而实现书本在流动中传播知识。
4 结语
尽管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许多地方图书馆建设已经得到长足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相关群体的需求,但不可否认的是,图书馆建设,特别是地方图书馆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为此,发挥地方图书馆的功能,需要切实转变现有的管理模式,实现多元治理结构,让更多社会力量承担责任,保障经费的投入,并且探讨相关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篇八
三、教师文化的构建对策
(一)树立新价值观,关注和认同学生文化
1.善于发现青少年亚文化中的有益因素,理解学生文化
当代青少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亚文化,即主流文化所谓“个性”的包括形象、休闲、语言、价值观等在内的“非主流文化”。这些文化符号在一方面反映了青少年成长的心理需求,但在更深层次反映了转型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异质因素。青少年学生文化的产生和流变与教师的施教与引导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如何以持有保守观念的正统文化向了解和认同新鲜文化的方向前进是对教师的挑战。教师不应一票否决当今青少年的个性符号,保持开放的心态,深入接触、体察、理解学生神往与珍视的文化信息,善于发现和分析青少年亚文化中创造性高、批判性强、思维敏锐、正直进取等特性存在的合理性,认识和理解社会转型期青少年流行文化,对青少年非主流文化进行积极引导与理性疏导,力求像他们那样去感知、体验和思考,悬置传统思维模式下的文化偏见,促进师生文化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下融合和发展。
2.确立多元文化教育价值观,保护学生多样化的兴趣
当代多元教育价值观要求教师以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和生命价值为本,以不压抑学生的天赋和才智为原则,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取向;在坚持主流文化的基础上,以宽阔的胸怀理解容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保护学生的兴趣,培养具有多元才能的素质人才。
3.教师要坚持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平等看待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坚持多元化标准,不能只以成绩论输赢,通过多元标准的分析、比较,把握弹性原则。教育教学和日常交往中,深入理解和实践孔子的因材施教,对学生鲜明的个性要适情鼓励,以同理心体验学生的思想动机,允许学生保有和自己原有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符的观念和行为,把学生塑造成鲜活力量而不是整齐划一的青少年。
(二)淡化“社会权威”,确立新型教师角色
1.从单纯知识传递者转变为促进学生学习的领航者和协助者
香港大学程介明博士从人际关系方面发表了看法: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交往方式,提高了人类交往的密度与速度,削弱了纵向横向屏障,特别从教育上说,这种师生关系更趋平等,师生交往突破时空限制。 泰普斯科特言道:“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年轻执行者这样的老师,而不是资讯的传播者。学习最大的障碍是在社会性问题上,而非资讯性的。老师必须拥有足够的专业、动机和时间,去解决学习大道上社会和心理的路障,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指导和支持。”“让孩子们在资讯的世界里乱闯,并不是他们学习的最佳方法。” 卢梭也认为教育的问题不在于专听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发现真理。教育的目的应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并使学生的思维、情感、行为等都得到锻炼和提升。《学会生存》较好地描述出当代教师的职责: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责之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2.从绝对的权威到学生中的首席
涂尔干认为教师是社会道德权威的代表,教师是理论的权威,实践的专家,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方面的事情。 但这种教育观已不能适应时代特征和学校培养独立人格与创新精神人才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淡化“社会角色”,保持“有限度的权威”,以“人”的自然姿态和真实的“我”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群体在相互尊重信任和民主平等的基础上,通过言谈和倾听建立一种平等对话关系。在平等对话过程中,教师仍是对话的主导,即威廉姆多尔所界定的“平等中的首席”。
(三)改善管理与行为方式,提高应对冲突的能力
1.采取民主管理的方式,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关系
在班级管理、平时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教师要真正贯彻民主原则,宽容学生“不守成规”的言行,尊重学生的意见;同等对待学生文化与自己代表的主流文化,把青少年亚文化中的有益因素与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并赋予学生一定的文化权力并发挥引导作用,建立主体间的宽容合理的异质文化对话,共创和谐的校园文化。
2.教师要注重自我反思,规范自身行为
师生文化冲突发生时,教师要积极解决,反思自身原因,规范行为,以不断提高应对冲突的能力,尽量减小破坏性冲突发挥消极作用的范围。首先,冷静面对冲突。其次,找出根源,自我反思。对冲突的起因、范围、程度深入分析,进行自我反思。反思的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及自己的行为方式。再次,加强意见沟通,采取措施。在课下非正式的场合,教师应向学生坦诚说明自己思想和行为的真正动机,取得学生的理解,鼓励学生说出真实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通过正当途径理智地解决冲突。教师还可以采取冲突教育,通过举例和经验分析的方法使家长和学生认识冲突的本质,增强自主解决问题和抵御不良文化侵染的能力。教师作为学校文化的主导,应以缓解冲突为契机,在文化冲突“催化剂”作用下认识到学校组织及机制中不和谐的因素与盲点,促进教学和学校管理模式改革,催生新型校园文化,导向更高层次的和谐,逐步构建理性、协作式的教师文化。
参考文献:
[1]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钟启泉主编.教育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邢金萍.论师生冲突及解决思路[j].教学与管理,,(33):19—20.
[4]hoerr,thomas g conflict. educational leadership,dec/jan2005,vol. 62 issue 4,p89-90.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篇九
论文关键词:教师文化 师生文化冲突 教师文化建构
论文摘 要:师生文化冲突是师生因在目标、价值观、资源、需要、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情绪或行为上的对立、分歧和相互干扰等活动的教育互动,实质是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亚文化与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亚文化两种社会文化冲突在教育上的反映。师生文化冲突根源于教师旧有的价值观念、传统文化角色和控制性的管理行为方式。本文从文化视角分析师生冲突,进而探讨教师文化的建构,从重塑价值观、确立新型教师角色、改善管理与行为方式等方面提出对策,以在新时期更好地完善教师文化,缓解师生文化冲突,构建和谐师生文化。
教师是社会中的一个特定群体。这一群体所共有的价值取向、思维观念、行为模式等都可称之为“教师文化”。师生在教育互动中既有和谐,又有对抗、冲突的一面。以往的研究把师生冲突的根源归咎于教育因素、心理因素或社会因素,认为通过这些因素的控制可以减少或消除冲突的发生,而忽略了师生冲突产生的文化渊源,没有认识到师生间文化差异才是冲突的深层根源。本文欲从文化视角来研究师生文化冲突,其原因是文化视角分析问题本身拥有的优势,即它具有分析师生冲突深层根源的可能性,目的是在剖析冲突根源基础上探讨如何建构教师文化。
一、师生文化冲突的内涵
美国社会学家特纳认为:“冲突是双方之间公开与直接的互动,在冲突的每一方的行动都是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标。” 冲突论者齐美尔认为:“冲突是一种社会化的形式”,“一定程度的冲突是群体形成和群体生活持续的基本要素”。 克?芬克对冲突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展开:不一致的目标,各自专有的利益、感情上的敌意、观点上的异议,以及有节制的相互干涉。没有它,个人生命便没有意义,而且所能获得的也仅是甚为肤浅的生存价值。师生文化冲突是师生因在目标、价值观、资源、需要、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情绪或行为上的对立、分歧和相互干扰等活动的教育互动。内在表现形式是持不同性质文化的教师与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对立、对抗,可通过一方或双方的情绪反应和外在行为显现出来。从教育社会学角度来看,师生之间的文化冲突是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亚文化与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亚文化的两种社会文化冲突在教育上的反映。
二、师生文化冲突的根源
(一)教师文化中的旧有价值观和学生文化中的新价值观产生冲突
教师所秉承的价值观与学生民主自由的价值观格格不入。教师代表着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和成人文化,价值取向稳定并已成体系。学生与教师有着不同的机制和特点,是各方面都未成熟、定型,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文化群体,在价值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个性突出,呈现出求新求异的趋向,因此在选择、吸收各种文化时,对成人主流文化的权威持逆反心理。教师一方面要维护自己的“权威”,另一方面又较难完全适应和接受现代社会的新价值观,,因此教师观念的保守与学生的维新就潜移默化中产生了隔膜。
(二)传统教师角色定位不能适应新时代教师角色的要求
汉朝的《白虎通义·三纲六纪》把师生关系列入“第五纪”,即“师长有尊”。后出现的“天地君亲师”远超过了“师长有尊”的程度。受封建礼教影响,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赋予教师的身份为知识化身和圣贤权威,这种定势角色根深蒂固。新形势下的开放教育和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既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又要成为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民主管理者。显然,传统教师角色定位已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对新时代教师角色的要求。
(三)教师控制式的管理和行为方式激化了师生矛盾
教师管理和行为模式的僵化是诱发师生文化冲突发生、升级的主要因素。发生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要社会属性是“控制与服从”,“控制是教师的社会行为的社会学本质”。 在学生管理方面,教师以“控制者”自居,过多利用外在权利,以强势文化取胜,较少深入了解学生文化需求,常出现惩罚学生、厚此薄彼和放纵对自己行为的规范等不当教育行为,激化了师生矛盾,在具体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难以建立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和谐局面。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篇十
论文摘要:师生文化冲突是师生因在目标、价值观、资源、需要、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情绪或行为上的对立、分歧和相互干扰等活动的教育互动,实质是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亚文化与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亚文化两种社会文化冲突在教育上的反映。师生文化冲突根源于教师旧有的价值观念、传统文化角色和控制性的管理行为方式。本文从文化视角分析师生冲突,进而探讨教师文化的建构,从重塑价值观、确立新型教师角色、改善管理与行为方式等方面提出对策,以在新时期更好地完善教师文化,缓解师生文化冲突,构建和谐师生文化。
教师是社会中的一个特定群体。这一群体所共有的价值取向、思维观念、行为模式等都可称之为“教师文化”。师生在教育互动中既有和谐,又有对抗、冲突的一面。以往的研究把师生冲突的根源归咎于教育因素、心理因素或社会因素,认为通过这些因素的控制可以减少或消除冲突的发生,而忽略了师生冲突产生的文化渊源,没有认识到师生间文化差异才是冲突的深层根源。本文欲从文化视角来研究师生文化冲突,其原因是文化视角分析问题本身拥有的优势,即它具有分析师生冲突深层根源的可能性,目的是在剖析冲突根源基础上探讨如何建构教师文化。
一、师生文化冲突的内涵
美国社会学家特纳认为:“冲突是双方之间公开与直接的互动,在冲突的每一方的行动都是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标。” 冲突论者齐美尔认为:“冲突是一种社会化的形式”,“一定程度的冲突是群体形成和群体生活持续的基本要素”。 克?芬克对冲突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展开:不一致的目标,各自专有的利益、感情上的敌意、观点上的异议,以及有节制的相互干涉。没有它,个人生命便没有意义,而且所能获得的也仅是甚为肤浅的生存价值。师生文化冲突是师生因在目标、价值观、资源、需要、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情绪或行为上的对立、分歧和相互干扰等活动的教育互动。内在表现形式是持不同性质文化的教师与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对立、对抗,可通过一方或双方的情绪反应和外在行为显现出来。从教育社会学角度来看,师生之间的文化冲突是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亚文化与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亚文化的两种社会文化冲突在教育上的反映。
二、师生文化冲突的根源
(一)教师文化中的旧有价值观和学生文化中的新价值观产生冲突
教师所秉承的.价值观与学生民主自由的价值观格格不入。教师代表着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和成人文化,价值取向稳定并已成体系。学生与教师有着不同的机制和特点,是各方面都未成熟、定型,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文化群体,在价值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个性突出,呈现出求新求异的趋向,因此在选择、吸收各种文化时,对成人主流文化的权威持逆反心理。教师一方面要维护自己的“权威”,另一方面又较难完全适应和接受现代社会的新价值观,,因此教师观念的保守与学生的维新就潜移默化中产生了隔膜。
(二)传统教师角色定位不能适应新时代教师角色的要求
汉朝的《白虎通义·三纲六纪》把师生关系列入“第五纪”,即“师长有尊”。后出现的“天地君亲师”远超过了“师长有尊”的程度。受封建礼教影响,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赋予教师的身份为知识化身和圣贤权威,这种定势角色根深蒂固。新形势下的开放教育和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既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又要成为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民主管理者。显然,传统教师角色定位已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对新时代教师角色的要求。
(三)教师控制式的管理和行为方式激化了师生矛盾
教师管理和行为模式的僵化是诱发师生文化冲突发生、升级的主要因素。发生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要社会属性是“控制与服从”,“控制是教师的社会行为的社会学本质”。 在学生管理方面,教师以“控制者”自居,过多利用外在权利,以强势文化取胜,较少深入了解学生文化需求,常出现惩罚学生、厚此薄彼和放纵对自己行为的规范等不当教育行为,激化了师生矛盾,在具体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难以建立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和谐局面。
三、教师文化的构建对策
(一)树立新价值观,关注和认同学生文化
1.善于发现青少年亚文化中的有益因素,理解学生文化
当代青少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亚文化,即主流文化所谓“个性”的包括形象、休闲、语言、价值观等在内的“非主流文化”。这些文化符号在一方面反映了青少年成长的心理需求,但在更深层次反映了转型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异质因素。青少年学生文化的产生和流变与教师的施教与引导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如何以持有保守观念的正统文化向了解和认同新鲜文化的方向前进是对教师的挑战。教师不应一票否决当今青少年的个性符号,保持开放的心态,深入接触、体察、理解学生神往与珍视的文化信息,善于发现和分析青少年亚文化中创造性高、批判性强、思维敏锐、正直进取等特性存在的合理性,认识和理解社会转型期青少年流行文化,对青少年非主流文化进行积极引导与理性疏导,力求像他们那样去感知、体验和思考,悬置传统思维模式下的文化偏见,促进师生文化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下融合和发展。
2.确立多元文化教育价值观,保护学生多样化的兴趣
当代多元教育价值观要求教师以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和生命价值为本,以不压抑学生的天赋和才智为原则,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取向;在坚持主流文化的基础上,以宽阔的胸怀理解容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保护学生的兴趣,培养具有多元才能的素质人才。
3.教师要坚持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平等看待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坚持多元化标准,不能只以成绩论输赢,通过多元标准的分析、比较,把握弹性原则。教育教学和日常交往中,深入理解和实践孔子的因材施教,对学生鲜明的个性要适情鼓励,以同理心体验学生的思想动机,允许学生保有和自己原有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符的观念和行为,把学生塑造成鲜活力量而不是整齐划一的青少年。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篇十一
关于文化翻译观视域下的旅游资料翻译小议
论文摘要: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化进一步繁荣,旅游资料翻译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旅游资料的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更涉及到跨文化的沟通,不仅要考虑书面文字的材料的表达,更要考虑不同文化间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所以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分析旅游资料的文化内涵、排除翻译障碍显得尤其重要。
论文关键词:文化翻译观;旅游资料;翻译
随着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要求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其中旅游资料是旅游文化的重要宣传手段之一。旅游资料的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更涉及到跨文化的沟通,不仅要考虑书面文字的材料的表达,更要考虑不同文化间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文化上的差异,在旅游资料翻译中表现的更为突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则是植根于文化的沃土之上,体现的应该是深刻的文化内涵。外国旅客来中国旅游,其目的是欣赏历史古迹,体验异域文化下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所以文化旅游翻译需要理性的态度,它是为了满足旅客了解中国文化需求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翻译。在旅游英语的翻译中,仅仅掌握两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和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不能保证译者具有跨文化内核。作为旅游文化,不仅仅满足游客的视觉快乐,还应与文化对接,提升旅游的内在文化品味,传承历史文化。因此,在汉英两种语言的翻译中,译者要建立文化翻译观,既考虑语言又考虑文化,追求两种语言之间最贴切的对接,才能最大限度的传神达意。
一、文化翻译观
当代翻译界越来越重视从不同的视角对翻译理论进行研究,文化翻译观就是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研究者不再将翻译看作是静止的,纯语言的机械转化,而是将其视为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文化的不断变化,对接和交流的过程。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尼巴内特认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元语与异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以她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对当代社会需求和翻译的总体状况进行了自觉的反思,提出了文化的翻译观。在她们看来翻译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语言行为,它深深地植根于语言所处的文化当中,文本也不是语言中静止不变的标本,而是译者理解作者意图,并将这些意图创造性地再现于另一种文化的语言表现,因而,翻译绝对不仅仅是复制和模仿,而是文化协调和对接。具体看来,文化翻译观的理论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含义:(一)翻译应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应停留在语篇之上;(二)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种交流行为;(三)翻译部应该局限于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四)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在文化翻译观的`理论中,翻译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是把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是文化的等值和转换,这无疑突破了传统的翻译观念,顺应了当代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趋势。
二、旅游资料中的文化信息
文化是人们通过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他是社会历史的沉淀物,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的差异常常表现在语言文字这一载体中,更是无时无刻不表现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前来中国的旅客,年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审美兴趣不同但他们都有一共同目的:欣赏中国的方方面面。当他们想对目的地有一个初步认识时,最重要的媒介就是旅游资料,因为旅游资料中涵盖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要想把中文旅游资料里说表达的文化意蕴明明白白地告诉游客,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有必要找出旅游资料中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然后再考虑如何进行文化处理。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的人文景观往往就是一个凝固的历史,反应着某一时期发生的事件。在一些旅游资料中往往会出现古代的年号、人名及历史典故。而这些,中国人自己尚不能完全掌握,而对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游客来说,无疑如读天书。中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它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包括民族独有的建筑、独有的生产生活工具,独有的民族服饰和民族歌舞。尤其是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让人领略到人类文化的色彩斑斓,是现代旅游者审美探奇的重要内容。但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图腾、禁忌、表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内容,有的则是一个民族敏感的话题。例如猫头鹰在中古被视为不吉利的动物,而在西方则是智慧的象征。在译解旅游英语过程中,也曾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我们花很大的工夫介绍的有关民俗,最后却招致客人的不愉快。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到民族习俗的差异。再者中原饮食文化也博大精深,传承数千年,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华夏烹饪是世界三大美食之一,外国人来中国游览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便是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翻译菜谱是如何进行处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红烧狮子头”,曾听说一外国客人看了“braised head of lion”被吓的跑出了餐厅,说是再也不敢吃中餐了。他感叹中国人连狮子的脑袋都敢吃,而在他们的国家,被保护的野生动物是觉对不能上餐桌的。但事实上,“红烧狮子头”并不是把真的狮子头红烧了,只是中文名字取得气派。这时,在翻译菜名的时候就应注意外国人的语言及其文化背景,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菜的材料和做法来翻译。就拿这红烧“狮子头”来说,只不过是两个肉团,所以翻译为“meatball”就不会闹笑话了。
三、文化因素导致的翻译障碍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然而恰恰是旅游资料中蕴含的文化因素给旅游英语带很大的困难,因为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中西文化的差异必然要反映到旅游资料的翻译中。文化差异导致的旅游障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类是由于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造成的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给词汇翻译带来的困难。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宗教信仰、社会习俗,使两种语言的词汇出现非对应和非重合现象,他们之间没有语意共鸣,有的只是语义空缺或语义错位,也就是文化空缺产生的词汇空缺以及文化冲突导致的词汇冲突,而这些词汇往往被称作为“文化负载词”。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语言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语言的特殊性,像“阴阳”“八卦”“五行”“气功”“太极拳”等词汇,严格来说,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像“饺子”“粽子”“元宵”等食品等也没有相应的词来解释,如果勉强将“饺子”译成“dumpling”,不仅后者意思要宽泛的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拉家常,其乐融融的场面的联想。“粽子”可以解释成“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eaten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但是如果外国朋友不知道屈原这位伟大的楚国诗人,不知道龙舟节的来历,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那天吃粽子,粽子的内涵意义仍然没有被传递过去。“元宵”也可以译为“a rice glue ball”or“sweet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for lantern festival)”如果缺乏一定得背景知识,译文读者也体会不到元宵的象征意义。因此,许多专家主张以音译加注的方式来保留这些词的特殊文化联想意义,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断深入,这些词汇不需要加注解释也能被理解和接受。另一种现象是汉语中的某些词汇即使在英文中找到意义相同的词,其联想意义或隐含意义也不同。就拿植物的联想意义为例,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陈德彰教授专门以调查表的形式,分别向中文和英文为母语的人发出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在中英两种文化中,有些动物代表着类似的形象,如狐狸。有的代表完全不同的形象,如龙。有的不同很微妙,如猪。柳树,红豆,梅,兰,竹,菊等植物联想意义也是“表同质异”。此外颜色词在两种文化中也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克服的不仅仅有语言障碍,而且有文化障碍,如王佐良先生所说的“译者处理的是两种文字,面对的确是两大片文化”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篇十二
茶文化的影响下,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结合已有十年时间,在21世纪伊始,茶文化的逐步流行,与体育文化的普及,其受众对象不断扩大,更是在奥运会、世界杯的影响下,深受青年人的青睐。在此过程中,茶企业充分利用体育活动的发展平台,以赞助、广告冠名等方式,借助体育活动不断的宣传与营销。同时体育事业在茶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创新,将茶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其中,展现友好、积极、健康、平和的文化精神,与茶文化内涵融会贯通。
2.1要以准确的价值评估为基础,精准融合茶文化与体育发展事业
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融合以其相通点为基础,虽两者间存在一定的交集,但是,并不是完全同步的,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与方向,因此,在融合的过程中要选择精准的契合点,坚持自身文化内涵,利用平台共享,实现精准融合。两种文化相互渗透的基本价值判断包括:目标、关系、规模几方面标准。目标是指:茶文化通过体育赛事的平台载体,可实现什么样的宣传目标、传递目标等;关系是指:茶文化与体育活动、体育赛事之间具有高度统一的文化精神内涵,两者之间关系的融合程度;规模主要是指:体育赛事的`知名影响力、荣誉美名度等对茶文化品牌的影响,同时确定其与茶文化目标的匹配程度。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结合与渗透可通过体育赛事得以发展,在赛事平台上实现价值与内涵的彼此追求与提升。如:在平台作用下,体育赛事充分体现茶文化中的健康追求与友好精神,而体育竞技中的竞技友好精神、健康标准通过茶文化的传播被扩大、放大。在融合的过程中,利用平台的光环效应,将两文化中的共性特征进行融合放置与扩散放大。常见的形式包括,茶文化与象棋、围棋、滑冰、足球等体育赛事相融合,充分体现出两者相通的规范要求、奋斗协作精神、礼仪文化要求等。在两文化的结合过程中,要注意文化间的共通性,而拳击赛事、斗牛比赛等,其与茶文化的精神价值观相差较大,则不适宜融合发展。
2.2体育赛事应选择气质相同、价值相似,促进自身发展的茶文化进行融合
正如前文所述,茶文化内涵丰富、种类多样、形式多变,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茶种具有不同的茶文化精神内涵。如:红茶文化强调厚重沉稳、绿茶文化强调自然质朴;蒙族茶文化豪爽奔放、客家茶文化清新自然等等。因此,体育赛事在利用茶文化时,要选择与自己气质相同的茶文化。如:马拉松、自行车赛等户外赛事中,可选择绿茶文化,其贴近自然、追求平和,强调“天人合一”,与户外诸多赛事有相同的价值精神。在进行文化融合时,可选择赞助、广告宣传、冠名等常见方式进行结合。在保证商业效益的情况下,提升茶文化的知名度、展现良好茶形象,为体育赛事扩大影响力。
2.3茶文化与体育赛事的渗透发展,不仅要重视体育赛事,同时要重视大众体育文化发展
体育专业赛事更具有商业价值与观赏价值,有更好的文化传播力、凝聚力,但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对大众体育文化潜力的挖掘,利用大众体育促进茶文化的发展与普及。除此之外,茶饮作为“国饮”其与大众赛事的融合,可大大促进大众体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对此,要做到:第一,强化相关部门的认识,增进建设投资,,提升大众体育文化的基本建设条件,提升其社会服务普及度;第二,重视与相关企业的协同发展,利用多样化的形式促进茶企业与大众体育的融合,如:在大众体育运动场边设置茶饮销售,利用一定的优惠力度,促进健身群众购买此类茶饮,增加茶饮企业的收益。或是由部分茶饮企业冠名赞助民间体育赛事,利用茶广告的渗透,激发群众的体育积积极性,拓展茶企业的品牌影响度。
参考文献
[1]向玉山.论茶文化在体育文化构建与传播中的功能机制研究[j].福建茶叶,,38(09):272-273.
[2]吴国清.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结合初探[j].福建茶叶,2016,38(06):269-270.
[3]金东涛.传统茶文化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作用探析[j].福建茶叶,2016,38(01):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