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班社会教案二十篇(模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中班社会教案篇一
1、练习听信号走跑交替,锻炼动作的灵敏性。
2、乐意参与活动,知道遵守交通规则。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小塑料圈每人一个。
2、了以参与活动,知道遵守交通规则。
3、在操场上画个大圆圈。
1、情景感知:
幼儿在教师带领手持小塑料圈模仿开车的动作小跑步进入场地大圆圈。
2、幼儿游戏:
教师启发:“今天我们做交通警察,你们做小驾驶员,驾驶员要听从交通警察的指挥。“
幼儿按“红灯停,绿灯行”的信号,练习“开车”、“停车”。
幼儿根据不同的指令,变换不同的交通工具游戏。
“小司机分散在大圆圈内,根据教师出示的(红绿灯)自由四散跑,同时,还要遵守交通规则。
游戏反复进行,每进行一次,幼儿变换一种交通工具。
3、讲评结束:
教师简单讲评,表扬按信号要求活动的孩子。
“小司机们,开车回停车场了!”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感受到游戏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健康活动的兴趣。
中班社会教案篇二
在美丽的大自然里,生意葱茏的森林中,小鸟给我们增添了不少生机。成千上万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着,可是,随着人们的随意地砍伐,摧毁树木,迫使不少鸟儿无家可归,就像流浪汉一样…… 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是我们生存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因此,我们要共同努力还小鸟一个美丽的家,让这个世界充满鸟儿的歌声笑语,让人和鸟手牵手走向大自然!为此在我们中班开展的主题活动“小鸟,你好”中我生成了此活动。通过活动来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个性,让孩子了解环境对人类和动物的重要性。
我依据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从幼儿的心理、情感出发,把环保教育渗透到社会、语言、艺术等领域活动中,以增强教育效果,从而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个性,幼儿通过这次活动能知道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也学会了关心他人、爱护树木和小动物的健康情感。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讨论法,如:你也能像贝贝一样关心小鸟、爱护小鸟、保护小树吗?你会怎样保护呢?充分让幼儿表达自己的做法;设计的游戏法也恰到好处。
在构思设计上,从小鸟快乐地玩—风婆婆吹走了窝—小鸟没有家—贝贝把帽子给小鸟做家—小鸟重新回到窝里很舒服—小动物摇小树—幼儿讨论如何爱鸟护林—做鸟窝—和好朋友小鸟一起欢乐。这些具体的情节内容的设计符合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1、知道小鸟会在树上做窝,丰富词汇:鸟窝、舒服。
2、懂得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增强幼儿欢乐、伤心、难受,助人为乐的情感体验。
3、激发幼儿的同情心,要保护鸟类,保护树木,发展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丰富词汇:鸟窝、舒服
2、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懂得要保护鸟类,保护树木。
1、录制一段鸟鸣声,雷雨声,安静音乐,《小鸟》歌曲的录音带及录音机
2、收集一些取暖物品,如帽子、手套等,同时也可以做鸟窝。
3、布置小树林场景。
4、ppt课件。
1、听录制的的鸟鸣声,引起幼儿对鸟的兴趣。
提问:
(1)咦,谁在叫?你想和小鸟交朋友吗?为什么?
(2)小鸟在什么地方叫?你觉得好听吗?
(3)想一想,小鸟在什么时候叫得最好听?
教师:夏天的早晨,森林里多热闹呀!我们的好朋友小鸟们睡醒了,它们伸伸腰,理理毛,从家里飞出来,互相问早,听小鸟们唱起了美妙动听的歌曲,为大森林伴奏着。可是,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小鸟们赶紧飞回了家。
(4)那么,小鸟的家在哪里呢?
2、播放ppt课件,引导幼儿观察、体验并丰富词汇:鸟窝、舒服。
(1)这是小鸟的什么?
(2)小鸟住在窝里,感觉怎样?
(3)突然,呼呼呼,吹来一阵大风,吹走了什么?小鸟遇到了什么困难?那怎么办?
(4)这时候,贝贝来了,看见小鸟的窝没了,贝贝会怎么想,怎么说?
(5)贝贝把帽子送给好朋友小鸟做窝,小鸟会说什么?
(6)“森林里还有许多小鸟的窝也被大风吹走了,我们去和好朋友小鸟们说说话吧,想想应该怎样帮助好朋友。”(鼓励幼儿和小鸟说些体贴的话,表现对小鸟的关心引导幼儿用手套、围巾等为小鸟做窝)
(7)小鸟们都感到很舒服,它们都甜甜地睡着了,我们就让它们好好睡一觉吧。
(8)不知什么时候小猴来到树底下,听录音“小松鼠,快来,这儿有个鸟窝,我们来摇鸟窝!”“来了,来了!”“哎唷,哎唷。”小猴和小松鼠的声音把小贝贝引来了,他急得喊起来,他会喊什么?(小猴、小松鼠,别摇小树,小树会受伤,别把鸟窝摇下来。)小猴和小松鼠问:“为什么不能摇?”贝贝怎么说?小猴和小松鼠都难为情地地下了头,它们说以后要向贝贝小朋友学习,爱护小树,不摇鸟窝,要保护鸟类。
3、讨论:
(1)为什么不能摇小树?你看见过人类的哪些行为也是破坏树木?
(2)你觉得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
(3)你也能像贝贝一样关心小鸟、爱护小鸟、保护小树吗?你会怎样保护呢?
(4)小鸟爱树林,树林是小鸟的家,有了窝的小鸟最快乐,让我们做树木和小鸟的好朋友吧。
4、再次倾听鸟鸣声,在优美的解说语中把好朋友小鸟送回树林。
“太阳出来了,风雨也停了。小猴、小松鼠再也不来摇小树弄鸟窝了。可爱的小鸟醒来了,快乐地唱起了歌,听着小鸟的歌声,看着小鸟舒服的家,贝贝笑了。”贝贝很高兴,小朋友你们高兴吗?听,我们的好朋友小树和小鸟在召唤我们呢,我们一起把好朋友送到小树林里去吧!
新《纲要》在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提到:“培养幼儿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小鸟做窝的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可以寻找不同的操作材料来解决问题,做不同的鸟窝;整个活动设计有浅入深,各个环节交替自然有序,逐步递进。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是活动的主人。
中班社会教案篇三
1、引导幼儿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2、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学习分享的经验。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重点:—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
难点:—现实生活中分享好东西。
1、知识准备—学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物质准备—教师与自己朋友的合影、幼儿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家长在家为幼儿讲故事《小主人和小客人》
一、导入
提问:你有朋友吗?他(她)是谁?
二、展开
1、教师出示与朋友的合影,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讲一讲自己和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2、与幼儿讨论:什么叫做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应该怎么样,知道朋友要好东西一起分享。
3、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幼儿之间相互交流。
4、幼儿自由结伴交换物品进行分享(注意引导幼儿能和更多的小朋友进行分享,体会分享的乐趣)
5、请幼儿说一说与朋友分享有什么感受?
三、结束请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游戏、生活中遇事要多谦让、与朋友友好相处,分享快乐。
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幼儿真正认识“分享”的意义。通过分享这个行为也可以让幼儿之间自发地发生一些社会性的交往,这对孩子学会交往、进行友好相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你孤独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时主动去鼓励孩子,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主动地交换玩具玩,这样对培养他们分享玩具时,有很大的好处。
中班社会教案篇四
让幼儿明白噪音也是一种污染,我们保护环境可以从减少噪音开始做起。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在活动中得到知识,找到快乐。明白保护环境,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做到。
1、萌发幼儿想办法控制噪音的兴趣。
2、发展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3、通过探索,引导幼儿想办法减少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噪音。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幼儿已具备乐音与噪音的生活经验。
2、椅子、桌子、杯子、碗、铁桶、双面胶、透明胶、海绵、布条、棉花、小地毯、废报纸及各种软硬材料;记录纸、笔。
一、幼儿倾听噪音,导入活动
1、请助教老师隐藏在黑板下,利用一些工具制造噪音,让小朋友注意听。
准备一些很嘈杂的噪音,钢琴曲以及欢快的儿歌等等,让孩子感受噪音和乐音的区别。
2、提问:你听到了一些什么?
这些声音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听了这些声音后你有什么感觉?
你们有什么办法减少这些噪音?
二、引导幼儿进行两种物品相碰撞操作
1、老师今天准备了很多东西,想请小朋友也来试一试,哪些东西相碰撞时发出的声音很吵很大?哪些东西相碰撞是发出的声音很小?请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2、小组讨论、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哪些物品与任何物品相碰撞时发出的声音比较小?
哪些物品与别的物品相碰撞时发出的声音比较大?
你们喜欢听哪种?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分小组讨论减少噪音的方法,并相互交流。
1、我们一起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少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噪音?
2、启发幼儿自选材料,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让孩子们找找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噪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请孩子们自己动手,将自己的想法用行动表示出来。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噪声,如:大声地讲话、发出尖叫声、音乐活动中杂乱的敲击声等,而且劝阻效果甚微。在我们的生活中,噪声也无处不在,教育幼儿区分乐音和噪声迫在眉睫。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区别感受乐音和噪声,并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围绕这个重点,启动幼儿的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如用耳朵听、用动作表现、用手画自己的感受等,使幼儿充分理解,同时还让幼儿从自己发现中来理解噪声的危害,并共同来参与环保活动,使环保意识深入到每个幼儿的心中。
中班社会教案篇五
1. 分享与弟弟妹妹相处的生活经验,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讨论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理解幼儿园小朋友间亲如手足的感情,增强对幼儿园小朋友的爱。
4. 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1. 兄弟姐妹相处情境图卡(见材料制作)。
2. 本班幼儿相处的照片,如争抢玩具、互相谦让、相互帮助、互相合作的照片。
1. 如班(园)中有亲兄弟姐妹,请他们说说自己与兄弟姐妹相处的情况,例如有没有开心的事情,有没有吵架等。
2. 请其他幼儿说说家里是否来过其他小弟弟小妹妹,是怎么相处的?
3. 出示情境图卡,请幼儿描述图中的内容并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情境 1:桌上只有一个苹果,兄弟两人都想吃,怎么办?
情境 2:桌上有大小苹果各一个,兄弟两人可以怎样分享?
情境 3:姐姐的玩具被弟弟抢去,姐姐怎么办?
4. 出示照片,例如班里两名幼儿想玩同一个玩具,请幼儿说说该如何解决。
5. 请幼儿分组把解决方法表演出来。
知道如何与小弟弟小妹妹、小朋友友好相处。
每个人都愿意有朋友,朋友能让孩子变得更快乐。幼儿在与同伴友好相处中学会了合作、分享、谦让,从而也获得了快乐。社会活动的核心目标是要求幼儿在生活中学会交往、相处,也就是鼓励幼儿认真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中班社会教案篇六
1.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2. 培养把垃圾分类放进废物回收箱的习惯。
3. 合作制作并装饰可回收垃圾箱,培养合作能力和创造性。
4.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1. 事先在小塑料瓶上贴上五官和手脚。
2. 妈妈和男孩手偶。
3. 风车。
4. 大纸箱。
5. 不同的美工材料。
1. 老师出示小塑料瓶、妈妈和男孩手偶,讲故事《小塑料瓶的命运》:
津津喝完果汁,就把空的小塑料瓶扔进了一个垃圾箱,(向幼儿提问:“你喝完果汁后,怎样处理空塑料瓶?”)
小塑料瓶在垃圾箱里大声喊:“错了,错了,快救我出来!”
津津妈妈听见了,就走过去看是怎么回事。小塑料瓶对妈 妈说:“我还有用呢,可是津津却把我扔到了‘不可回收垃圾箱’里了,请把我放进‘可回收垃圾箱’吧!”。,妈妈说:“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呀!津津,快来把小塑料瓶放进‘可回收垃圾箱’,这样小塑料瓶就可以被回收,变成有用的东西了。”津津便把小塑料瓶重新放进了“可回收垃圾箱”里。
小塑料瓶说:“幸好小朋友把我放到“可回收垃圾箱”里了,否则我就会被送到垃圾处理场,永远被埋在地底下了。”( 向幼儿提问:“什么是垃圾处理场?”)
这时候,小塑料瓶看见可回收垃圾箱里还有许多其他大大小小的瓶子,它们七嘴八舌地正在猜测自己将来会被重新制造成什么。有的说自己会变成一张地毯,有的说自己会变成滑梯,垃圾箱里一下子变得十分热闹。小塑料瓶心想:“我又会变成什么呢?”
过了几天,大大小小的瓶子都被运到一个工厂里,在那里重新加工,小朋友,你猜小塑料瓶最后变成了什么?原来,小塑料瓶变成了津津新买回来的风车!
2. 展示幼儿带来的废纸、塑料瓶、铝罐、充电电池,提议在班上举行“垃圾分类大行动”,帮助塑料瓶、铝罐、废纸、充电电池找个合适的家。请幼儿想想可以用什么来收集垃圾。
3. 请幼儿分组利用四个大纸箱制作可回收垃圾箱,制作前与幼儿讨论:
每个垃圾箱分别用来收集什么垃圾?
怎样能让人明白那是收集什么垃圾的垃圾箱?
这些垃圾是可回收的,还是不可回收的?什么样的标志表示 “可回收垃圾”?
4. 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各组利用不同的美工材料装饰自己制作的垃圾箱。
5. 请幼儿将带来的各种物品分类放进自制的垃圾箱里。
6. 将垃圾箱放在活动室门口,收集幼儿园的各类废品。本主题结束时,老师可以和幼儿将收集来的各种废品集中进行处理,如:卖给废品回收站,或利用一些废品做手工活动。
能与同伴合作制作可回收垃圾箱。
有分类投放各类垃圾的意识和习惯。
能正确地将废纸、塑料瓶、铝罐和充电电池分类,并放进分类垃圾箱。
向幼儿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处理可回收垃圾的方法,如:在中国香港,社区和路边都设有不同颜色的废物回收箱,用来分类收集不同种类的可回收垃圾,其中黄色回收箱收集铝制饮料罐,蓝色回收箱收集废纸,咖啡色回收箱收集塑料制品,还有专门的回收箱收集废旧的充电电池。
要特别注意幼儿的卫生和安全。
幼儿通过探索实践活动了解了哪些是可回收的物品,培养了幼儿认真观察、归纳分类的能力活动延伸将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起到了家园共育的作用,也让幼儿体验了垃圾回收带来的乐趣。
中班社会教案篇七
1. 能设计旧玩具的新玩法,发展创造力。
2. 学习礼貌地邀请同伴加入游戏,尝试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
3.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幼儿搜集不玩的旧玩具,带到幼儿园。
1. 幼儿介绍带来的旧玩具,说说不再玩这些玩具的原因。
2. 请幼儿把带来的玩具放在一起,老师拿出其中两三件玩具,与幼儿一起玩游戏。
3. 请幼儿想一想,自己的玩具和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可以怎样组合来玩,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并帮助他们在白板上记录这些想法。
4. 与幼儿讨论:
你怎样邀请小朋友与自己一起玩游戏?
如果小朋友不同意你的游戏方式,怎么办?
如果有另一位小朋友想加入,你会怎样做?
5. 和幼儿一起回忆白板上的记录,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邀请同伴玩游戏。
6. 玩一会儿游戏后,请幼儿分享感受。老师可以用问题引导,如:你和谁一起玩的?玩的是什么玩具?你们怎样玩的?玩得高兴吗?
能想出旧玩具的新玩法。
能礼貌地邀请同伴一起玩。
培养分享意识是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这次活动通过让幼儿与大家一起玩玩具深刻地体现了这一意识。活动通过介绍玩具、玩玩具、观察活动等形式,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主体验到要与他人分享。
中班社会教案篇八
1、使幼儿知道水能解渴,应多喝开水。
2、让幼儿讲述水与人们的密切关系,了解自来水的来源。
3、教育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初步培养幼儿节约的行为。
1、ppt课件:水的作用
2、ppt课件:如果没有水
一、情景导入活动
1、教师拿着水杯喝水。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喝水吗?
2、请幼儿拿水杯喝水。
提问:喝完水有什么感觉?我们喝的是什么水?
二、了解自来水的来源。
1、我们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出示自来水净水过程图片,向幼儿介绍自来水的净水过程
2、江河里的水我们能直接取出来饮用吗?
江河里的水不清洁,不能直接饮用,自来水厂把江河里的水抽上来进行加工、净化、消毒,变成自来水,通过自来水管道输送到各个地方,我们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会哗哗地流出来。
三、水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1、ppt课件:水的作用,了解水对人们的作用
2、ppt课件:如果没有水我们人要喝水,要洗衣服、洗菜、洗米做饭,没有了水,我们就没有水喝,就会口渴,没有了水我么就不能生活。 3、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
(1)教育幼儿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不要随便把水浪费掉。
(2)水的用处那么多,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提示幼儿讲出:
我们洗手时不要把水龙头开得太大,看到水龙头滴水应马上关起来
四、活动结束
1、教育幼儿多喝开水。
2、水对人体有好处,对人们也有很多用处,所以,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节约用水,好好保护水资源。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径流资源总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国家,1993年全国取水量(淡水)为5255亿立方米,占世界年取水量12%,比美国1995年淡水取水量4700亿立方米还高。由于人口众多,当前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为世界几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中班社会教案篇九
在一次大班组的火箭发射活动中,我们托班在观看过程中,由于火箭发射时的巨大声响,好几个孩子被吓哭了。如何如何借助有效的手段,帮助幼儿克服害怕心理是我一直在思考的。考虑到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在活动中利用二次心理实验,进行有效的心理迁移,从而消除他们的害怕心理。
1、老师引导下,愿意克服害怕心理,大胆尝试。
2、愿意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心理体验。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挖有各种洞的大箱子两个(内装各种玩具)、音乐
一、营造轻松气氛,带幼儿来到草地上。
二、一次探宝。(伴有恐怖的声音)
1、发现宝贝,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摸。
2、大胆表述自己的心理感受。
3、揭示箱子,发现宝贝,体验快乐。(紧张心理的释放)
三、二次探宝(实验验证)
1、发现第二个箱子,愿意自己去摸吗?
2、幼儿尝试自己伸手摸宝贝。
3、体验成功的快乐。四.欢庆舞,带着宝贝回家了。
活动通过箱子内恐怖的声音的播放,进行种种猜测,从而引发幼儿的害怕心理,教师通过打开箱子,揭示秘密。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幼儿的害怕、紧张心理。通过第二次的实验活动,验证了前面实验的效果,幼儿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下,克服了自己的害怕心理,活动比较成功。
有几处细节需要完善:
1、幼儿在对第一次探宝活动中的心理体验,还可以让幼儿更多的表述。
2、幼儿围坐的形式应该还可以更开放些,可以坐成一圈,这样便于幼儿观察、倾听和交流。
中班社会教案篇十
1. 观察自己和爸爸妈 妈的相似点,初步感知遗传的现象。
2. 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 请幼儿准备一张爸爸妈妈的照片。
2. 请父母以书信、录音、录像等形式,用温馨的语言表达对孩子的爱与今后的期望。
1. 请幼儿观察爸爸妈妈的照片,说说自己的相貌与家人相似的地方(五官、身材、动作等)。
2. 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遗传现象。
3. 请幼儿倾听爸爸妈妈的寄语。
4. 分组讨论:怎样回报爸爸妈妈的爱?鼓励幼儿互相出主意,提建议。重点引导幼儿认识“我是个好孩子,我能做……,我如果再……就更好了。”
5. 老师建议幼儿用绘画的方式给父母写封信,知道自己要怎么做才能回报父母的爱与期望。
初步了解遗传现象。
能较完整清楚地进行表达。
爸爸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孩子对爸爸妈妈的了解却很少。活动的开展引发孩子关心、爱护自己的父母,不依赖父母,萌发独立活动的意识。
中班社会教案篇十一
1. 把家居用品分类摆放,培养爱整理收拾的好习惯。
2. 分享收拾整理家居用品的经验,能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3.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不同种类物品的图卡、轻快的音乐。
1. 请幼儿评价事先布置好的情境,向幼儿提问:
你喜欢把家中的物品随处乱放吗?(自由回答。)
如果不把物品放好,猜猜会发生什么事。(自由回答。例如家人会被物品绊倒;妹妹可能把扔到地上的图书撕破。)
2. 请幼儿说说,你会怎样整理这些物品。
3. 请幼儿按照讨论结果动手把娃娃家的物品按不同的类别收拾好。
4. 请幼儿回家帮家人收拾家里的物品,第二天回到幼儿园分享收拾物品的经验。
能把家居物品分类收拾。
能与小朋友分享整理家居物品的经验。
将物品随意的乱放,是每个孩子常会有的习惯,怎么讲,效果也不理想,但是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图片的对比,能立刻发现自己平时的不良行为习惯。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并结合给物品的分类,将整理提升一个台阶,初步根据物品的使用方法进行区分。
中班社会教案篇十二
1. 了解节约用纸的方法,并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2. 利用废纸进行创作,培养节约用纸的意识和习惯。
3.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 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1. 布布手偶、布布的信件。
2. 图画纸、彩笔、杂志纸、废纸。
1. 出示布布手偶,他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老师问布布为什么不高兴,布布拿出一封信,原来是小松鼠写给布布的信,老师把信的内容读出来。
亲爱的布布: 我们要搬家了。这两天有一大群人带着像怪兽一样的锯刀来砍伐我们的家。听他们说树木是制造纸的材料,因为人类需要大量的纸张,所以要砍伐很多很多的树木,森林里的树木变得越来越少。我家住的那棵大树昨天也被人类砍倒了,整个森林就快被砍伐完了,变得光秃秃的,我和森林里的动物们只好搬到很远的地方去了。
你在人类的社会里生活,请为我们做点事,提醒人类节约用纸吧。
小松鼠上
2. 布布与幼儿讨论:
为什么小松鼠要搬家?
纸是用什么制造的'?
没有了森林,对动物有什么影响?对人类也有影响吗?
3. 老师引导幼儿讨论节约用纸的方法。(一张纸两面书写、用手帕代替纸巾、礼物的包装尽量简单。)请幼儿在图画纸上把自己想到的方法画下来。
4. 请幼儿分别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
5. 向幼儿出示准备好的各种废纸,请幼儿利用废纸自由创作,例如做拼贴画、剪纸、折飞机等。
能用绘画方式表达节约用纸的方法,懂得珍惜用纸。
能利用废纸进行创作。
讨论节约用纸的方法时,老师可以通过问题加以提示和引导。如:我们可以用纸来做什么?在使用这些纸制品时,有什么办法能节约用纸?
通过本次活动,从引导启发幼儿感知废纸的用途,进而引出故事,揭示故事中蕴涵的利用废纸、爱惜废纸的情感教育,逐渐过渡到让幼儿自主探究尝试利用废旧报纸。
中班社会教案篇十三
1、回忆过生日的经验,能用语言表述过生日的情景。
2、乐意参与集体活动,感受过生日的快乐,增进同伴间的感情。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1、生日歌的磁带。
2、事先布置好生日树(上有12根树枝)。
3、每个孩子的生日小卡片。
4、生日调查表(幼儿和家长已经完成)。
一、放生日歌引出课题,请幼儿谈谈自己过生日的经验。
1、这是一首什么歌曲?
2、什么时候要唱生日歌?
3、幼儿讲述过生日的情景。
平时你是怎么过生日的呢?(请幼儿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4、有那么多的人关心你,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5、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吗?
(开火车介绍自己的生日)
二、介绍生日树
1、这是一棵生日树,1代表1月,猜猜这里应该是几月
2、让幼儿知道生日树上有十二棵树枝,正好表示十二个月。
三、师生共同布置生日树。
1、请几位小朋友看着自己的生日卡来说说自己的生日在哪一月?你的生日卡应该挂在哪棵树枝上。
2、分组让幼儿把卡片挂上去。
3、挂好后幼儿之间互相检查。
4、比较生日树各个树枝上卡片的多少,得出哪个月份生日的人最多
5、小结:生日树的用处还真大,有了它不仅可以美观我们的教室,它还可以提醒我们每个月都有谁生日呢。
6、分享调查表
师:每个人都要过生日,你还知道其他人的生日吗?
原来昨天,我们每个小朋友还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了生日调查表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1)请若干幼儿介绍自己的调查表。
(2)幼儿互相介绍。
四、师生同唱生日歌。
1、过生日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啊。知道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生日,那么当他们过生日的时候,你会给他们送什么礼物呢?
2、小结:一句祝福的话,一个拥抱等也是很好的礼物。
3、过集体生日,体验集体生日的快乐。
(1)你们知道吗?这个月我们班有位小朋友生日了,她是谁呢?请这位小朋友上来,今天我们一起为xx小朋友过生日,好吗?
(2)我们应该对xx说些什么祝愿的话呢?(教师引导)
(3)xx心情怎么样?让我们把这开心一刻永远保留下来吧!(师生拍照留念)
(4)放《生日快乐》歌,师生一起唱。
一年之中,幼儿往往对自己的生日关注较多,记忆较深,对他人的生日及其他的节日则较少关注。本活动设计从幼儿自己的生日入手,通过说、唱、玩、做等形式,让幼儿休验节日的快乐,体会接受与给予、交流与分享的乐趣,初步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的情感。
中班社会教案篇十四
1. 与同伴分享使用购物袋的经验。
2. 乐于演唱歌曲,并能即兴表演。
3.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 幼儿搜集塑料袋带到幼儿园。
2. 不同款式的购物袋。
3. 歌曲《购物袋》(歌曲及音乐欣赏cd或磁带)。
1. 幼儿出示带来的塑料袋,一起讨论:
这些塑料袋是从哪里来的?
家人怎样处理这些塑料袋?
你有什么方法减少使用塑料袋?
2. 出示不同款式的购物袋,请幼儿互相分享与家人用购物袋购物的经验。
3. 播放歌曲《购物袋》,与幼儿一起唱歌曲:
4. 再次播放歌曲,请幼儿边做动作边唱歌。
能与小朋友分享使用购物袋的经验。
能演唱歌曲《购物袋》。
幼儿做的动作可以是在活动 8 中创编的动作,也可以鼓励幼儿根据节奏和旋律即兴创编适宜的舞蹈动作。
在整个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幼儿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活动中,幼儿都是按自己的意愿进活动的:自由逛超市,自由讨论袋子的做法,独立地完成作品到最后的提自己的作品去购物。总之,幼儿对本次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情绪一直非常饱满。
中班社会教案篇十五
每逢周末,家长都喜欢带上孩子到动物园去郊游,孩子们兴奋不已。总喜欢把自己带去的食物喂给小动物。动物园里的小动物因为乱吃食物而生病的事件经常发生。为了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遵守动物园“不随便喂小动物”的游园礼仪,我特设计了这节礼仪教学活动《不随便喂小动物》。
1、让幼儿了解各种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并知道在动物园里不能随便喂小动物食物。
2、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幻灯片课件
一、带领幼儿入场、游戏,为去动物园郊游做准备。
1、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听《去郊游》的音乐,一边做动作入场。
2、游戏:《洗车》。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做相应的动作。
二、观看动物园里的小动物。
1、教师和幼儿观看小动物,并引导幼儿了解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教师小结:每一种动物都有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都有自己的习性。
2、让幼儿知道小动物吃的食物都是由动物园里的饲养员专门提供的。
三、观看课件,看完后教师提问
1、小猴子怎么样了?
2、为什么会肚子疼呢?
3、这样喂小动物对不对?
4、随便给小动物喂食,小动物会怎么样?
四、学三字儿歌
教师:我把刚才小朋友学的游园礼仪编成了一首三字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五、巩固幼儿所学的游园礼仪
出示四幅图,让幼儿观察,判断图上的小朋友做的对不对,对的送他一个笑脸,错的送他一个哭脸。
六、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游园礼仪不随便喂小动物。带领幼儿听音乐离开活动室。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规则意识首先是在家庭中萌芽发展的。让家长懂得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掌握方法,家园一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规则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长期、反复的引导,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一定能使幼儿将各种规则,化为心中自主的、自觉的、习惯性的良好行为,使我们的孩子,将来
中班社会教案篇十六
为了更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有助于开拓幼儿的经验与视野。送走秋天迎来冬天,树叶变黄,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我们学校门前有许多风景树:法国的梧桐树、各种槐树等,树叶像一只只蝴蝶似的飘落下来,户外活动时常常看到幼儿们追逐飘舞的树叶,并把拣到的叶子握在手中左看右看舍不得扔掉,有的幼儿把它当扇子、有的当雨伞,一名幼儿跑过来问我:“老师,树上的叶子掉光了,冬天就看不到树叶了”,“不对,不对,冬天的时候还能看到叶子,有的树上的叶子是不会落的”,另一名幼儿说“那是什么树上的叶子呢?”“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树上的叶子?”,结合幼儿的谈话内容及对问题的兴趣,我开展了《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的谈话活动,通过讨论研究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的兴趣。
(1)让幼儿了解树有:常绿树和落叶树。
(2)常见的常绿树有几种?
(3)在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让幼儿了解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
难点:了解几种树叶的名称及不落叶的原因。
1、知识的准备: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搜集有关常绿树的资料。
2、资料的准备:
(1)让幼儿到户外观察各种树的叶子。
(2)让幼儿想一下冬天有哪些叶子不会落并进行搜集。
(3)多媒体课件《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
1、教法:
在教学中运用了观察记录法、启发提问法、引导思考法、课件演示法、搜集资料法等方法的运用,克服了传统的说教,让幼儿通过观察、对比、引导、思考、讨论及课件的演示,让幼儿获得知识习得经验。
2、学法:
让幼儿通过对比互相讨论及课件演示的方法让幼儿知道冬天能看到哪些叶子?总结幼儿谈话内容。
1、通过户外活动使幼儿对《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的谈话活动产生兴趣。
(1)小朋友,冬天到了树叶有什么变化?
(2)你们知道冬天到了哪些叶子不会落吗?(让幼儿集体谈论)
在这一环节中,让幼儿对冬天能看到哪些叶子有初步的认识,从而进行进一步探索活动。
2、让幼儿观看课件:冬天的常绿树
(1)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冬天有哪些常绿树?
(2)冬天到了,哪些树上的叶子不会落呢?
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幼儿对已有的经验得到认识和肯定,同时使幼儿对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有进一步认识。
3、通过讨论提问总结冬天看到的树叶。
(1)请小朋友说一下你们知道冬天有哪些树叶不会落?(鼓励幼儿大但发表自己的意见)。
(2)集体讨论冬天看到树叶有哪些?
总结谈话内容:常见的有冬青、松树、柏树等。
(3)仔细观察冬天的树叶有什么特点?(集体讨论))
总结:冬青树叶较后,有蜡质,松柏树叶小,针状较厚,两种类型的树叶冬天都不会落。
4、让幼儿绘画自己见过的常绿树,以此巩固幼儿所学内容。
互相欣赏绘画作品并进行讲述说明,使幼儿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本活动的不足之处是在讲解树木过冬的方法时,由于知识点比较多,加上问题过于琐碎,个别幼儿注意力便于分散,参与性不高,这是值得我深思的。希望自己以后在设计提问时,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同时要注意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在不同的发展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中班社会教案篇十七
1. 初步了解自己的情绪体验。
2. 分享高兴的事,喜欢做快乐的孩子。
3. 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 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 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1. 乐曲《欢乐颂》(歌曲及音乐欣赏cd或磁带)。
2. 笑脸图卡(见材料制作)。
1. 播放乐曲《欢乐颂》,请幼儿分享欣赏乐曲的感觉。
2. 出示四张笑脸图卡,向幼儿提问:
这是什么表情?请模仿给小朋友看看。(笑。)
什么时候你会出现这种表情?(高兴的时候。)
什么事会让你高兴呢?(自由回答。)
3. 老师说出一些欢乐情景,例如和爸爸妈 妈到游乐场玩、吃自助餐、和小朋友玩游戏等,请幼儿在四张图卡中,挑选一张笑脸表示开心程度。
4. 把笑脸图卡放在篮子里,幼儿听音乐传篮子,当音乐一停,拿到篮子的幼儿抽一张图卡,并说一件高兴的事情。
5. 请小朋友将高兴的事情画下来并向小朋友讲述。
6. 鼓励小朋友都做一个高兴的孩子。
能了解自己的情绪。
乐于与小朋友分享快乐的经历或事情。
微笑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表情,在孩子们的交往中,都需要对别人微笑,因为微笑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的表示。微笑能让自己和别人都感觉开心。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微笑可以说是他们与人交往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在设计这个活动时,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通过动手的操作、语言的表达等来进行活动。并运用了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微笑无处不在,同时也让幼儿感觉到微笑的重要性,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微笑来对待每件事。
中班社会教案篇十八
1. 分享到海洋公园游玩的经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绘画海洋动物,发展创造力。
3. 学习用图画表现自己的见闻。
4.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 幼儿自备到海洋公园或海洋馆游玩的照片或纪念品。
2. 妈妈手偶和男孩 手偶。
3. 海洋公园或海洋馆的入场券、小册子和地图。 图画纸、彩笔。
1. 利用妈 妈手偶和男孩手偶进行对话:
妈妈手偶:星期天,我们一家要去一个好玩的地方,那里可以欣赏动物表演,还可以观赏珍贵的动物,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
男孩手偶:动物园。
妈妈手偶:答对了一半,那里有很多动物都是住在水里的。
男孩手偶:海洋公园。好哇,星期天我们去海洋公园。
2. 出示海洋公园或海洋馆的入场券、小册子和地图,让幼儿观看,并统计班中有多少名幼儿去过海洋公园或海洋馆。
3. 请去过海洋公园或海洋馆的幼儿介绍带到幼儿园的照片或纪念品,说说当天和谁去的海洋公园,看过什么动物,玩过什么游戏。
4. 请幼儿与同伴交换欣赏照片及纪念品。用照片或纪念品将展览区布置成“海洋公园”。
5. 请幼儿把在海洋公园见过的动物,或玩过的游戏画下来。
6. 老师协助幼儿在图画上加上文字说明,将图画装订成图书,放在展览角让大家欣赏。
能用比较清楚、完整的语言介绍海洋公园的动物和设施。
乐于与同伴分享生活经验。 能用图画表达见闻。
活动前,老师可以事先请家长带幼儿到海洋公园或海洋馆游玩,使幼儿有更直接的感性经验。活动中,老师注意收集幼儿普遍关注的问题,可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展开探究。活动后,通过区域活动或过渡环节引导幼儿利用展览区的环境,继续探讨有关海洋生物的话题。
利用妈妈手偶和男孩手偶进行对话,引出活动主题,出示海洋公园或海洋馆的入场券、小册子和地图,让小朋友们观看,并统计班中有多少名小朋友去过海洋公园或海洋馆。并分享到海洋公园游玩的经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中班社会教案篇十九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总是难以避免的。有的家长教育幼儿“谁打你你就打谁”,这是一种缺乏头脑的教育方法,最终解决不了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特设计本次活动,在活动教师通过讨论、分析等手段,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与人相处。指导幼儿学习先分析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1.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与人相处。
2.教育幼儿能选择一种处理问题的较好的方式方法。
3.学习初步简单的分析问题。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与人相处。
难点:学习初步简单的分析问题,教育幼儿选择一种处理问题的较好的方式方法。
看录像
(一)导入
组织幼儿看一段录像。
两个小朋友在玩一盒玩具,玩着玩着,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件新玩具。为此吵了起来,后来又动手相互打对方。
(二)展开
1.引导幼儿分析解决问题。
1)教师请幼儿举手发言,知道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教师:“录像看完了,我请小朋友说说,这两个小朋友做得好不好,为什么?”。
2)帮助幼儿分析问题。
教师:他们两个不对。他们互相争、抢、打,只会浪费时间,结果他们谁玩到新玩具了?(谁都没有玩到)谁都玩不到新玩具,大家还都不高兴,那么中二班的小朋友,谁能帮他们想个好办法?
教师请幼儿动脑筋、想办法,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幼儿园里这种经常发生,解决的办法:a小朋友要相互谦让,也可以一起玩。b可以商量,相互轮流玩。c可以利用“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轮换着玩。
2.组织幼儿再看一遍录像,引出新问题。
教师:请小朋友接着看录像,他们两个又发生了什么事儿?
录像内容:户外游戏时,一个幼儿往前跑时潮后面看,不小心撞了前面的小朋友,他赶紧说:“对不起。”被撞的小朋友不原谅他,动手又打了他一下。
1)看了录像,请幼儿判断:谁做的队,谁做的不对?并请幼儿说出自己的理由。
2)教师教幼儿学习分析:“如果别人打了你一下,你要看他是不是有意的,如果他是无意碰到你,又向你道歉,应该原谅他,说:‘没关系’。”
3.教师提出一个新问题,请幼儿思考:你站在那儿玩,别人跑过来故意打你一下,你怎么办?
教师帮助幼儿分析:
1)他为什么打你?是不是妨碍了别人?是不是别人和你逗着玩?
2)他打疼你了吗?疼说明了什么?不疼说明了什么?
3)他打疼了你,你怎么做?
4)他总是那么做,你怎么办?
教师启发幼儿回答:
a告诉老师,请老师解决。
b学会躲闪。
c给他以有力的回击,保护自己。
(三)结束
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要团结友爱、相互帮助,不允许其父别的小朋友。当别人打了你,你要了解清楚是“为什么”,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好的解决办法。
组织幼儿听故事。
到了中班以后,孩子们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但他们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好多危险的行为引不起注意。为了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
中班社会教案篇二十
1. 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情绪体验。
2. 初步掌握不高兴时的解决办法。
3. 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4. 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各种哭脸图片。
1. 从故事情景入手:
“宝宝和妈 妈在公园玩,玩着玩着,宝宝突然看不到妈 妈了!
‘哇……’,宝宝吓得大哭起来。”
2. 老师扮演宝宝大哭的表情和动作,向幼儿提问:
老师的表情是怎样的?
老师的动作是怎样的?
猜猜老师现在的心情。
3. 请一位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然后说说感觉。
4. 老师继续讲故事:
最后,宝宝找到警察叔叔,请警察叔叔帮他找到了妈妈。
5. 向幼儿提问:
你有过不高兴的事情么?
什么事会让你不高兴?
不高兴时,你会哭吗?
6. 和幼儿讨论:“不高兴的时候该怎样做?”“怎样做才能让自己高兴起来?”鼓励幼儿把不高兴的事告诉爸爸、妈妈、老师和朋友。
能说出不高兴的原因。
建立心情区,鼓励幼儿定期将自己的心情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如一周两次或三次,并鼓励幼儿将高兴或不高兴的原因也画下来。
将心情区设在家长和老师共同能看到的地方,如班级门口的走廊上,家长和老师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情绪情感,以便共同协助幼儿发展积极的情感。
让孩子们知道: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不快乐的情绪,它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改变的。既然不能避免和改变,我们就要面对,解决,而且用科学的,积极的方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