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申论金句 养老申论热点案例(大全1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养老申论金句 养老申论热点案例篇一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郑思宇
简介:
课题研究背景: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面积587平方千米,人口18万。下辖7个街道、3个乡。乡:红旗乡、民主乡、柳毛乡。1992年,恒山区 鸡西市管辖的市辖区。位于市境东南部,东、南与鸡东县接壤,西与梨树区毗邻,西北与滴道区分界,北与鸡冠区相连。区政府驻地距市中心鸡冠区11公里。全区共辖大恒山、小恒山、二道河子、桦木林、张新、奋斗、柳毛等7个街道办事处和3个乡。1992年末全区总人口19.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万人;满族、朝xxx、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3%,朝xxx主要居住在红旗乡张鲜村。区政府驻地中心路。材化学院20111011班已经与恒山区取得很好的联系,已经多次组织“三下乡”队伍前往调研。
关键词:恒山区三下乡 农村养老问题调研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种能力逐渐丧失,那么,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获得生存的能力逐渐失去时,谁应该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这就是养老问题。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拥有中国大多数老年人口的农村地区将迅速出现家庭小型化的倾向。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农村年轻一代道德观念的下降等因素,都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难想象,在新的世纪,农村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农村养老这个被我们回避了半个世纪的课题,在人权制度逐渐完善、社会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已经没有了回避理由。
农村养老问题已经引起政府与人民大众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学者对这个问题作很多研究,这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很大的贡献。有很多研究对于农村老人的心里问题、年龄比例、农村老人的性别比例以及农村老人的幸福快乐指数的问题,而今天我们组要研究的问题就是影响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因素是什么。在这个这么严峻的问题上,我们的研究着重实地考察,实地地发问卷作调查。进一步更详细地了解影响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把农村老人养老方面特征与城市里老人养老方面特征的差异的对比,找出两者的独特气质,我们还尝试着去结合真实情况,规划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办法。积极鼓励和带动大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
义、xxx思想、x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扬好五四精神,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了解我国国情,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xxx思想、x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的首要内涵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当前农村由于老人养老问题引发的矛盾则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极不和谐的一幕。目前中国农村老人的养老状况令人堪忧,能否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可行的措施,切实保障广大农村老人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社会的矛盾,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90后额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了解国情,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作为大学生,我们希望能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走进社会,了解我国的农村老人的情况,增长知识。走进真实。况且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能为我国研究农村老人养老的问题作一分贡献,能为推动创造和谐社会而出一份力,我也觉得我已经尽了自己的责任,起码能为推动和谐社会尽了一份绵力。
农村养老问题已经引起政府与人民大众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学者对这个问题作很多研究,这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很大的贡献。我们的研究应着重实地考察,实地的发问卷作调查,进一步地了解影响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我们还将尝试去结合真实情况,规划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办法。通过这次实践调查活动,让我们体会到了,农村养老问题的严峻性,以及农村老人对当前国家政策的不了解。我们大学生是当代最有活力的一个大集体,我们有义务去让农村老人知道社会是关注他们的,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服务农村,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4.调研概况: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两个方法进行。2012年7月16日至8月5日,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1011班队员分别对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的几个村进行了问卷发放,共分发调查问卷105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回收问卷后,我小组将所得调查统计如下统计情况。
1 我组的研究具有真实性,实地考察;
2 我们的研究在结合真实情况下,在综合多种情况之后才开始下结论,不会只着重于单方面,而是综合分析;
3 我们采用了很有权威性的调查问卷,所以这个问卷的结果很可信,由这个问卷结果得来的结论是很可靠的;
4 我们的研究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这样会比较多变通性,会更有创新性。
综上所述,我们会坚持真实性,创新性,变通性,完整性,能更真实地反映结论
5.课题调研数据统计及调研结果分析:
我小组在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一共发放105份,回收105份,有效问卷100份,回收问卷后,我小组将所得调查统计如下:
1. 对养农村养老问题的了解程度: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知道52%的被调查者都选择了c项(不清楚),3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b项(一般),仅有1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a项(了解),可见人们对于农村的养老问题及养老政策不是特别了解,关于养老问题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普及。
2. 您或您家人的养老方式是:
有44%的人们选择了a项(与子女同居),46%的人们选择了b项(与老伴同居或独居),有10%的人们选择了c项(敬老院),d项无人选择,由此可见空巢老人占了大多数,那样的话,我们不帮助他们,他们能否生活下去?
有34%的人选择了a项(社会关注度不够),11%的人选择了b项(政府关注不够),12%的人选择了c项(物质生活缺乏),43%的人选择了d项(精神生活缺乏),那么这样可以看出,虽然政府关注,但是宣传的程度还是不够,导致社会关注的程度不够,而大多数人们只是注重农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但是却极大程度的忽略了老人们的精神生活,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并且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才能从根本提高人们对农村养老问题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从调查结果来看47%的人们选择a项(家庭养老),42%的人们会选择b项(社会养老),11%的人们选择了c项(土地养老),可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占了绝大多数,家庭养xxx社会养老更为普遍些。
有21%的人们选择了a项(好),有37%的人们选择了b项(一般),42%的人选择了c项(差),可见,有将近一半的人拿不到认为满意的收入,更何况这么低的养老金,农村的老人们要怎么生活那?
)人交养老保险?
a项没有人选择,有27%的人们选择了b项(50%)左右,而剩下的人都选了c项,根据询问调查,我们还了解到,大多数的人们工资较少,有的家庭三代人同居,还有大部分的教育支出,没有空余的钱去交养老保险,导致大多数的人到老没有自己的养老保险,只能靠政府和家庭的救济勉强生活。
有84%的人选择了a项(饮食及医疗),有14的人选择了b项(休闲与娱乐),有2%的人选择了c项(家庭生活),d项无人选择,虽然国内已经很注重农村人民的饮食与医疗,但是从调查数据看来,吃饭难,看病难的问题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选择a项(愿意)的人数占23%,剩余的人都选择了b项,可见,中国的亲老子养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没有多少人愿意让自己或者亲人去养老院接受基本的养老保险,根据询问调查,原因有二:1.认为父母养自己一辈子,照顾父母是自己的义务所在。2.认为将自己的父母送到养老院会让邻居好友瞧不起。
7%的人选择了a项(非常糟糕),29%的人选择了b项(比较糟糕),64%的人选择了c项(一般),可见我们国家的农村养老问题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社会能更多的关注农村的养老问题,那么前景是非常好的。
根据调查数据看,12%的人选择了a项(帮助不大),83%的人选择了b项(有一定帮助),5%的人选择了c项(帮助很大),这样看来,农村的养老政策还没有得到农村大部分人们的认可,我们的任务就是加大宣传力度,得到社会上更多人们的关注,使得这些政策能够真正的为农村人们谋福利。
第一, 充分发挥家庭养老模式的作用。
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模式,在农村养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让有子女的老人在经济赡养、精神慰藉、医疗保障、生活照料等方面能够得到基本满足。“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力不住”《新约.马可福音》如此告戒人们。我们就要营造一种“父慈子孝、婆惠媳顺”的和睦家庭氛围。即使有个别问题发生,也能及时调解、帮助、教育,使之得到圆满解决,使“老无所养”、老人状告儿媳要求履行赡养等现象不再发生。
第二, 充分发挥我国法律机构的作用
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农村养老的原则、农村养老的形式、农村养老的种类、农村集体养老机构及其性质、家庭养老的内容、集体养老的内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内容、社会养老保险机构及其性质、农村社会养老基金的筹集管理发放、法律责任等等。
这一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法律规范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方面,在整个农村养老保障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应该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农村家庭养老条例》、《农村集体养老条例》、《农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办法》、《农村养老基金管理机构条例》、《农村养老基金管理条例》、《农村养老基金管理机构税收减免办法》。
养老申论金句 养老申论热点案例篇二
关于“农村养老问题”调研报告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郑思宇
简介:
课题研究背景: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面积587平方千米,人口18万。下辖7个街道、3个乡。乡:红旗乡、民主乡、柳毛乡。1992年,恒山区 鸡西市管辖的市辖区。位于市境东南部,东、南与鸡东县接壤,西与梨树区毗邻,西北与滴道区分界,北与鸡冠区相连。区政府驻地距市中心鸡冠区11公里。全区共辖大恒山、小恒山、二道河子、桦木林、张新、奋斗、柳毛等7个街道办事处和3个乡。1992年末全区总人口19.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万人;满族、朝xxx、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3%,朝xxx主要居住在红旗乡张鲜村。区政府驻地中心路。材化学院班已经与恒山区取得很好的联系,已经多次组织“三下乡”队伍前往调研。
关键词:恒山区
三下乡 农村养老问题调研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种能力逐渐丧失,那么,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获得生存的能力逐渐失去时,谁应该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这就是养老问题。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拥有中国大多数老年人口的农村地区将迅速出现家庭小型化的倾向。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农村年轻一代道德观念的下降等因素,都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难想象,在新的世纪,农村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农村养老这个被我们回避了半个世纪的课题,在人权制度逐渐完善、社会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已经没有了回避理由。
农村养老问题已经引起政府与人民大众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学者对这个问题作很多研究,这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很大的贡献。有很多研究对于农村老人的心里问题、年龄比例、农村老人的性别比例以及农村老人的幸福快乐指数的问题,而今天我们组要研究的问题就是影响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因素是什么。在这个这么严峻的问题上,我们的研究着重实地考察,实地地发问卷作调查。进一步更详细地了解影响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把农村老人养老方面特征与城市里老人养老方面特征的差异的对比,找出两者的独特气质,我们还尝试着去结合真实情况,规划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办法。积极鼓励和带动大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xxx思想、x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扬好五四精神,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了解我国国情,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xxx思想、x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的首要内涵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当前农村由于老人养老问题引发的矛盾则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极不和谐的一幕。目前中国农村老人的养老状况令人堪忧,能否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可行的措施,切实保障广大农村老人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社会的矛盾,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90后额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了解国情,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锻炼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作为大学生,我们希望能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走进社会,了解我国的农村老人的情况,增长知识。走进真实。况且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能为我国研究农村老人养老的问题作一分贡献,能为推动创造和谐社会而出一份力,我也觉得我已经尽了自己的责任,起码能为推动和谐社会尽了一份绵力。
农村养老问题已经引起政府与人民大众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学者对这个问题作很多研究,这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很大的贡献。我们的研究应着重实地考察,实地的发问卷作调查,进一步地了解影响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我们还将尝试去结合真实情况,规划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办法。通过这次实践调查活动,让我们体会到了,农村养老问题的严峻性,以及农村老人对当前国家政策的不了解。我们大学生是当代最有活力的一个大集体,我们有义务去让农村老人知道社会是关注他们的,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服务农村,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4.调研概况:
课题调研地点: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 课题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两个方法进行。2012年7月16日至8月5日,哈尔滨工程大学班队员分别对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的几个村进行了问卷发放,共分发调查问卷105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回收问卷后,我小组将所得调查统计如下统计情况。
1 我组的研究具有真实性,实地考察;
2 我们的研究在结合真实情况下,在综合多种情况之后才开始下结论,不会只着重于单方面,而是综合分析;
3 我们采用了很有权威性的调查问卷,所以这个问卷的结果很可信,由这个问卷结果得来的结论是很可靠的;
4 我们的研究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这样会比较多变通性,会更有创新性。
综上所述,我们会坚持真实性,创新性,变通性,完整性,能更真实地反映结论
5.课题调研数据统计及调研结果分析:
我小组在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一共发放105份,回收105份,有效问卷100份,回收问卷后,我小组将所得调查统计如下:
1. 对养农村养老问题的了解程度: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知道52%的被调查者都选择了c项(不清楚),3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b项(一般),仅有1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a项(了解),可见人们对于农村的养老问题及养老政策不是特别了解,关于养老问题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普及。
2. 您或您家人的养老方式是:
有44%的人们选择了a项(与子女同居),46%的人们选择了b项(与老伴同居或独居),有10%的人们选择了c项(敬老院),d项无人选择,由此可见空巢老人占了大多数,那样的话,我们不帮助他们,他们能否生活下去?
有34%的人选择了a项(社会关注度不够),11%的人选择了b项(政府关注不够),12%的人选择了c项(物质生活缺乏),43%的人选择了d项(精神生活缺乏),那么这样可以看出,虽然政府关注,但是宣传的程度还是不够,导致社会关注的程度不够,而大多数人们只是注重农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但是却极大程度的忽略了老人们的精神生活,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并且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才能从根本提高人们对农村养老问题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4.一般情况下农村人民会选择什么养老方式?
从调查结果来看47%的人们选择a项(家庭养老),42%的人们会选择b项(社会养老),11%的人们选择了c项(土地养老),可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占了绝大多数,家庭养xxx社会养老更为普遍些。
有21%的人们选择了a项(好),有37%的人们选择了b项(一般),42%的人选择了c项(差),可见,有将近一半的人拿不到认为满意的收入,更何况这么低的养老金,农村的老人们要怎么生活那?
)人交养老保险?
a项没有人选择,有27%的人们选择了b项(50%)左右,而剩下的人都选了c项,根据询问调查,我们还了解到,大多数的人们工资较少,有的家庭三代人同居,还有大部分的教育支出,没有空余的钱去交养老保险,导致大多数的人到老没有自己的养老保险,只能靠政府和家庭的救济勉强生活。
有84%的人选择了a项(饮食及医疗),有14的人选择了b项(休闲与娱乐),有2%的人选择了c项(家庭生活),d项无人选择,虽然国内已经很注重农村人民的饮食与医疗,但是从调查数据看来,吃饭难,看病难的问题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选择a项(愿意)的人数占23%,剩余的人都选择了b项,可见,中国的亲老子养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没有多少人愿意让自己或者亲人去养老院接受基本的养老保险,根据询问调查,原因有二:1.认为父母养自己一辈子,照顾父母是自己的义务所在。2.认为将自己的父母送到养老院会让邻居好友瞧不起。
7%的人选择了a项(非常糟糕),29%的人选择了b项(比较糟糕),64%的人选择了c项(一般),可见我们国家的农村养老问题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社会能更多的关注农村的养老问题,那么前景是非常好的。
根据调查数据看,12%的人选择了a项(帮助不大),83%的人选择了b项(有一定帮助),5%的人选择了c项(帮助很大),这样看来,农村的养老政策还没有得到农村大部分人们的认可,我们的任务就是加大宣传力度,得到社会上更多人们的关注,使得这些政策能够真正的为农村人们谋福利。 6.解决办法:
第一, 充分发挥家庭养老模式的作用。 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模式,在农村养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让有子女的老人在经济赡养、精神慰藉、医疗保障、生活照料等方面能够得到基本满足。“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力不住”《新约.马可福音》如此告戒人们。我们就要营造一种“父慈子孝、婆惠媳顺”的和睦家庭氛围。即使有个别问题发生,也能及时调解、帮助、教育,使之得到圆满解决,使“老无所养”、老人状告儿媳要求履行赡养等现象不再发生。
第二, 充分发挥我国法律机构的作用
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农村养老的原则、农村养老的形式、农村养老的种类、农村集体养老机构及其性质、家庭养老的内容、集体养老的内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内容、社会养老保险机构及其性质、农村社会养老基金的筹集管理发放、法律责任等等。
这一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法律规范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方面,在整个农村养老保障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应该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农村家庭养老条例》、《农村集体养老条例》、《农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办法》、《农村养老基金管理机构条例》、《农村养老基金管理条例》、《农村养老基金管理机构税收减免办法》。
养老申论金句 养老申论热点案例篇三
1.公司概述
“某某社区养老院”是将一般敬老院提供的餐饮服务、基本照料护理医疗、精神慰藉等服务扩大到整个社区,以社区服务和餐饮服务为基础,集社区医院、社区餐厅、养老院与托老所四者为一体,把社区服务中心装修改造成适合老年人生活护理休闲娱乐的场所。与传统养老方式相比,它形式新颖,互惠双赢。某某社区养老院能够将家庭与社会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在中国,很多老年人就是不愿离开自己家到陌生的地方去生活,同时享受天伦之乐的感情需求更使他们不愿离开家庭。可是通常子女们又普遍工作比较繁忙,分身乏力,难以照顾周到。这也是社区养老院存在的社会根源。同时,社区养老院的工作人员都是专业的医护人员,能够对老人进行专业的医疗救护。社区养老院能够成为老人们居家养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2.项目优势
与传统的家庭养老相比,社区养老院具有专业、便利和成本低廉的独特优势
随着国家对社区服务中心的大力扶持,而全科医师专业化人才的大量涌现又对社区服务中心注入了新的力量,为这种社区养老院的创立奠定了基础。面对中国的养老压力以及中国人的养老心理,社区养老院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市场需求极大。2.市场定位
根据中国人的心理特点,纯养老院模式在中国越来越举步维艰。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老百姓心中普遍存在住养老院的要么是没有子女的,要么是儿女不孝顺的这一错误观念,因而中国的养老模式注定不能照搬西方的老年公寓或养老院模式。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年约有1000万70岁以上高龄老人需要照顾,但是社会福利机构的总床位数却不到老年人总数的1%,根本无法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基本护理需要,就更不用说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了。
某某社区养老院,兼具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优点,作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一种养老模式,坚信必定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竞争分析
竞争对手
我社区养老院主要有三类竞争对手:
养老机构:传统养老院;现代老年公寓;托老所;
医疗机构:社区医院、私人诊所
其他:家政服务公司
竞争影响力量分析
竞争对手优势
养老机构:目前社会上传统养老院大多创办较早,经验丰富,占据了养老市场的半壁江山;现代老年公寓的优势主要是环境优美,设备齐全,服务优良;托老所最为老人们看重的是行动自由,来去方便;而多数社区医院和私人诊所则接近居民,能方便及时的给与社区老人适当的救护;相比较而言,家政服务公司的优势则主要体现在能够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上门服务,方便快捷。
竞争对手劣势
传统养老院的劣势主要表现在我国养老院养老床位数量仅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供需严重不平衡,而且很多人对于把老人送去养老院养老的方式还不太接受;现代老年公寓则价格昂贵,一般老年人难以接受;托老所的规模较小,人员来去频繁,服务难以周到,且只能提供短期服务;社区医院和私人诊所是只能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无法应对老年人日常护理;家政服务公司主要表现为无法应对老年人突发性事件,同时不利于家庭隐私的保护。
社区养老院的竞争分析
竞争优势
(1)从专业化来看,由专业人员来照料老人,可以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保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的多种需求。
(2)从便利性来看,社区养老院具有方便、灵活的特点,大家同在一个社区,彼此熟悉,感觉亲切,办事方便。
(3)从成本来看,社区养老院能够避免机构养老成本过高的弊端,低成本运作,不需要为新建许多养老设施而增加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可以充分整合社区资源。
(4)弥补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退化与不足,但不取代家庭在养老中的作用。
(5)同时可以完善社区医疗体系,全科医师在进行诊断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预防养生保健、心理指导咨询等服务。
竞争劣势
由于我社区养老院是一种新型的养老与医疗的结合体,是一种新型的模式,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需要结合实际,不断的去探索。社区养老院现处于起步阶段,品牌的知名度及美誉度不够,客户会较少且不稳定。
根据政府目前正在制定相关规划,同时结合市场实情,争取在2015年,在全省社区普及社区养老院的建设。
某某养老院是一所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养老服务,集医疗、养老、卫生预防、心理咨询、餐饮服务等为一体的新型服务公司!
我养老院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原则,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再为居民减轻疾病痛楚的同时,也减轻他们生活上的压力,更让老年人有一个祥和安稳的晚年生活!
1.总体战略
公司使命
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同时减轻“421”家庭的压力,让老年人有一个祥和安稳的晚年生活!
公司宗旨
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原则,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
从专业化来看,社区养老院都是由专业医护人员来照料老人,可以提供专业的服务意见,保证服务质量,确保老人的身体健康。
从便利性来看,社区养老院具有方便、灵活的特点,大家同在一个社区,彼此熟悉,感觉亲切,办事方便。
从成本来看,社区养老院能够避免机构养老成本过高的弊端,低成本运作,不需要为新建许多养老设施而增加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可以充分整合社区资源。
注重集体气氛,培养老人自理能力,参与意识和伙伴意识,可最大限度防止老人痴呆等老年常见病的发生
让老年人参与社区养老院中的各项事务,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老人可以帮助洗水果,厨艺好的老人可以做她的拿手菜等。成员间共享美餐的同时,老人也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在传统养老院里的老人基本上是养护员负责日常生活,老人的潜力得不到发挥,也不用去行动和思考,容易发生痴呆等老年常见病。对老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让他有自立意识和生存价值,使老人生活在浓厚家庭氛围中,也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给他们更大的空间。
弥补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退化与不足,而不是取代家庭在养老中的作用
家庭作为社会成员的第一安全港,相互之间的关照与慰藉是社会化机制所不能比拟的。但是,由于现代社会分工的加剧和家庭结构的
小型化,家庭已无法满足老年人养老的需要,而大部分老人对家怀有的依赖情感强烈而且无法替代。因此,从满足老年人的依赖家庭的心理情感考虑,对基本能自理或有部分自理能力的老人来说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就在社区养老院,而那些不能自理的老人或对生活缺乏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如高龄、病残、痴呆、独居孤老等老年人来说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就在这种新型的社区养老院。
受养老人能融入社区及社会生活,不会产生与社会的隔离传统的大型福利养老机构一般是封闭式的,这种封闭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更是精神心理上的。大型养老机构或者是建在远离生活区的偏僻地带,无形中造成了老人与社会的空间以及心理上的隔离。由于社区养老院一般设在居民区或社区内,实质上的居住环境并没有发生变化,受养老人虽然身处养老院,但同时也没有脱离社区没有脱离社会。
充分给受养老人以家庭温暖,避免老人孤独感的产生,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上看,他们最向往的是儿孙满堂,共享天伦之乐。在养老机构,虽然同伴增加,但老人的这部分心理需求仍未得到满足。而社区养老院是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的结合,既能满足老年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又能满足老年人养老的需要。尤其是不能自理的老人居家养老的需要。在社区养老院里,同一社区的老人一起居住,老人向往家庭的心理构成趋于完整,能给老人带来更多的归属感与安全感。
向高龄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或半自理老人开放并且服务低偿
目前对生活基本能自理的老人开放的养老机构较多,而许多高龄痴呆老人和生活无法完全自理的老人可选择的空间相对较小,即使有昂贵的费用也让老人无力承担。而这种社区养老院是以社区服务为基础,有充足的医疗卫生资源来为这些老人服务,能够对高龄老人和生活无法完全自理的老人开放,而且费用相对较低,是对老年人福利的完善。
1.运营目标
根据对养老行业的分析以及发展理念,制定以下短、中、长期三种销售目标:
寻找试点,进行试运通过在试点的试运短期运营目标行,把某某养老院推广出去。各类主题活动行。通过媒体加强宣传。
中期运营目标“以质取胜”通过优质的服务,让大家来认可。长远目标完善养老院管理制在全国社区普及某某度,宣传养老院的企社区养老院业文化2.运营管理
运营周期
从投入市场到收回成本的周期约为22个月。员工要求
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管理学知识,具有决策能力和管理经验。医疗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医师或全科医师,了解老年人心理。上岗前再经过两个星期的专业培训。
财务人员:具有财务、会计学知识,获得相应专业的学历及学位,并有会计师证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
后勤人员:具有为养老院提供后勤服务及家政服务的能力,下岗工人,退伍军人优先,上岗前再经过两个星期的专业培训。
专业人员:具有各种专业化技能。如:烹饪、茶艺、曲艺、书法、绘画、武术等。
1.资金运作策略
资金需求前期主要为建造医疗室、小厨房,设置老年宿舍、活动室和仓库,同时购买医疗设备,并购置一定数量的老年专用品;后期则为品牌宣传。这里按三种可能采取的策略分析。保守策略是指资金运作采用比较保守的方法,适当控制预算和开销,在可能条件下限制现金流出量。激进策略是指资金运作采取比较激进的做法,前期立刻投入大量资本并较大规模地执行预算开支,以争取用最快的速度抢占市场。适中策略则居于二者之间。当然,三种策略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不同风格的管理者对各种策略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2.资金来源与运用
资金主要用于租赁房屋以及装修、购买设备,直接人工费用及其它各类期间费用等。
由于在财务预测中,没有考虑弹性分析,假定价格定在原定基础上,利润较高。现假设由于经济利润较高,使得潜在竞争者的加入,争夺市场份额;养老院经营达不到预期的销售。这些因素都会对养老院的收入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1.公司性质
某某社区养老院为连锁性有限责任公司。
2.组织形式
公司初期拟采取直线制的组织形式,如所示:
董事会院长医疗部养老部餐饮部活动室财务部后勤部
公司组织形式
3.部门职责
董事会:由公司的股东组成,属于决策层,负责制定养老院的总体发展战略,决定总经理的人选。
院长:负责养老院的日常经营事务,对董事会负责,决定副总经理和部门经理的人选,协调各部门之间关系。
财务经理:负责养老院资金的筹集、使用和调度分配,如财务计划和分析、股利分配等;负责日常会计工作与税收管理,每个财政年度末向院长汇报本年财务情况并规划下年财务工作。
医疗部:负责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预防、心理咨询、养生保健等服务。同时,对会员进行专业的日常护理。
养老部:负责那些为社区高龄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餐饮部:负责为会员提供每日三餐的专业化餐饮服务和非会员的正常餐饮服务。
活动室:负责把社区的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开展一些精神文化活动,消除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感,改变老年人的精神面貌!
后勤部:负责养老院的后勤工作,以及提供家政服务。
养老申论金句 养老申论热点案例篇四
目前全区参加“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的农牧民人数约有xx万人,还不到全区农牧业人口的7%,而90%以上农村牧区人口的老年保障,几乎全部依靠家庭保障。而随着城镇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牧区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压力与日俱增,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挑战,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截至xxxx年底,农村牧区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的比重为x%,预计到xxxx年前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将比现在高出2—6个百分点。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牧区家庭结构出现了小型化的趋势。据抽样调查统计xxxx年农村牧区家庭户均人口下降为x人。家庭小型化使农村牧区老年人“养儿防老”的压力增大。这种压力一方面表现为经济供养,另一方面是与父母分开居住,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独自生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牧民拥有了土地使用权,但没有所有权。这不利于农村老年人利用土地所有权的置换为养老提供一定的保障。由于土地比较收益不断降低,土地在农牧民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进一步降低了土地的保障功能,农牧民难于完全依赖土地实现养老保障。
1992年民政部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方案中确定的缴费原则是:“坚持资金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支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根本无法兑现集体补助和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绝大多数普通农牧民得不到任何补贴,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的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和鼓励性储蓄。既未体现“社会保险”,也未体现“社会共济”,名不符实的“养老保险”使农牧民难以接受和认同。
民政部门实施的《基本方案》考虑到农村牧区发展条件的差异,规定了农民交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2元、4元、6元、8元……20元10个档次缴费。但是由于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普遍水平低,家庭生活困难,再加上农牧民对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原因,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档次。这样低标准、短周期的资金周转难以达到养老保障作用。
从目前已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地区的情况看,农村社会保险机构只在县级以上才设立,乡镇还没有健全机构,行政村也没有设立代办员,专业人员更是寥寥无几。由于技术落后,管理混乱,还出现了个别违规操作的挪用和挤占行为。
根据《基本方案》规定允许从基金中提取3%的管理费来弥补业务经费的不足,很多经办部门就是依靠这笔费用来维持日常的业务工作。而在实施过程中,很多地区的同级财政从未划拨过农保工作的专项经费,致使工作开展的难度加大。
另外,随着我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牧区大量集体土地被征用,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失地农牧民和进城务工农牧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失地农牧民,由于征地的安置补偿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缺位,其中相当多的人成为“无地、无业、无社会保障”的“三无”人员,直接影响了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失地农牧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比下岗工人问题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给于更多地关注。
这主要指各级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对农村养老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决不能将养老仍然看成是一家一户自己的事情。老龄化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家庭养老势单力薄,难以为继。我们必须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保持足够清醒的认识。多年来将老年社会保障视为城镇居民的专利,这不符合社会保障的公平价值原则,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思路相背离。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大意义、存在问题、潜在危机,万万不可持无关紧要的态度。
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与传统大家庭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相联系的一种方式,也是老年人最感舒服的一种方式。虽然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家庭养老受到严峻挑战,社会养老成为现代必不可少的养老方式。但是家庭养老并不是就要消亡,相反,它还是一种很重要和最主要的养老方式。这是由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目前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国家不可能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养老方面,而且,中国人传统的亲情养老,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也无法取代。因此,家庭养老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会被社会养老完全代替。在目前我们应积极培养、发展和完善它。要积极建设和宣传新的养老观,鼓励和支持签定养老协议书,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组织对强化家庭养老的重大作用,加大执法力度,对不赡养老人的子女严格执法等等。
我区地区差异大,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承受能力、保险意识等方面的制约,短期内让农牧民普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条件不成熟。要避免强迫农牧民参加的做法,杜绝“好心办坏事”。因为这不仅增加了农牧民的负担,而且也不可能持久。只有坚持自愿原则,并通过政府补贴、集体补助与政策引导,才能使这项工作健康持续地运行。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搞,以点带面,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推进。
从目前的农村牧区情况看,单凭任何一种保障都不能承担如此重任,必须多种保障手段综合运用,这才是解决农村牧区社会养老的有效途径。应当允许各地区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保障制度。2008年我区将全面启动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一制度是为收入难以维持农村牧区最基本生活标准的人群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克服了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存在的救济范围窄、标准低、随意性大的弱点,使社会救济有了普遍的适应性。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无疑是对农村牧区养老的有力补充,对此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落实资金,尽快把农村牧区低保工作全面推进。2005年国家将我区列为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试点省区,参加试点的11个盟市、98个旗县,共有9342人领取了奖励扶助资金。对此各地区要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农村牧区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来提高农村牧区养老的保障能力,由于我区各地区财政收支状况各不相同,对此各地要认真落实资金,本着实事求是、合理负担的原则,划分地方各级财政资金分担比例,建立奖励扶助资金发放的安全快捷通道,坚持资金封闭运行、社会化发放的原则,确保资金到户到人。
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将被征地农牧民养老保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被征地农牧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确保被征地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对城市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被征地农民不同年龄段,制定保持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的办法和养老保障办法。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应按规定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有条件的地区可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范围,通过现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其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对城市规划区外的被征地农民,凡已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要按有关规定将其纳入相应的保障范围。没有建立上述制度的地区,可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提供必要的养老,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当地的社会救助范围。
养老申论金句 养老申论热点案例篇五
(一) 活动目的: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农村养老状况,发现其中存在的优缺点,从而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建议。
(二) 活动准备:
由于我所在的农村地区人口比较多,所以我和一帮同学首先选取一个有很多老年人居住的村子作为重点调查目标。我们须向村委会那里得知目前我们这个村子的所有老人的人数;其次,我们了解了总体上老人目前生活的状态;之后打听到村干部在致力于农村养老这个问题上所做的贡献。
(三) 活动形式:
1、选取重点目标实地走访;
2、询问村干部实际农村养老实际情况;
3、查阅相关资料。
(四) 活动过程:
2、实地了解情况。接下来的几天,我和一帮同学就一个个地到农村里有老年人居住的家里,仔细询问他们当前的生活情况,儿女的赡养状况,村里的干部为此所做的努力以及他们目前对生活的态度。
3、记录数据。我们把一些数据记录下来,之后再总结讨论农村养老中存在的优缺点,最后我们汇总出关于这个问题的意见向当地的村委会提出。
实践活动中的调查资料分为三部分。
(二)从村委会那里得来的资料。我们了解到了目前我们村里的老人大约有100多位,而且子女不在家的老人竟然占到了80%,“空巢”老人现象普遍存在。调查发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惠及面甚少,但是由于农村医疗合作社的建立,我们村里的只要是农村户口的人都会享有医疗保险的福利,可惜的是,资金上报比例还是很少。
(三)实地走访所取得的资料。我们走访了很多位老人,还专门为那些“空巢”老人干了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们发现有些老人还在以种地维持生计,有些老人则靠子女的收入生活,而有些老人因为种种原因,只能靠村里的资助生活。同时他们的生活态度会有些消极,他们不愿意麻烦自己的子女,有的老人甚至不为了不让儿女担心,隐瞒了自己生大病的事实,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农村逐步呈现老龄化,农村养老问题不容小觑。由于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安于靠种地维持生活,所以他们选择了外出打工,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农村。加之如今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改善,尤其是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社的建立后,很多老人的看病难得问题得以解决,因此农村老年人人口在不断上涨,农村老龄化的时代已经到来,随之而来的农村养老问题也接踵而来。
(二)政府、子女在农村养老问题中的表现
1、执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以养老保险为主,医疗保险为辅的制度,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村干部在资金保障方面做得还不到位。
3、虽然金钱可以给老年人生活保障,但他们的精神活动更应被关心。调查走访中发现一般子女都会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给父母钱财让他们安享晚年,但还是有一部分老年人依然坚持在田间忙碌,靠自己的能力赚钱。大多数的老年人生活简朴,开销甚少。闲暇时由于子女不能陪伴左右,只能和其它老人一起聊聊天,看看电视,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而且村里对这方面也不是很重视,基本上没有开展过什么集体活动。所以,不仅是村里的干部,还有他们的子女,不能简单地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可以让老年人过的很好,其实不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最大的愿望还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经常回来看看他们。
(一)我们在选择做调查实践活动时,需要将我们的视野扩大,从影响到我们身边的事情开始考虑,即取材有针对性,要有意义,同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辩证的看待,从由表及里的思维着手,在这个主题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农村老年人目前所缺的物质是什么,更体会到了他们精神领域所缺的那份情感。
(三)我觉得任何一个政策的实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都会存在种种问题,因此要加强从上级到下级的执行能力,真正把福利和好处带给农民。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与合理,缺乏有力地监督保证。相关的《社会保障法》依然未制定出台,可见这项机制仍未被列为法律条例,所以给执行带来了困难,因此导致农民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不足,对受益缺乏信任感。
2、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小,但这是民生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范围。据了解,大多数老年人对养老保险的了解不足,只有少部分老年人参保,就算是这样,因为缴费农民可以自由选择,不少人选择每月最低档,这样缴费10年后的农民每月也只领到很少一部分的钱,所以对于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帮助不是很大,并未起到很大的作用。
3、农村养老资金运行低效,农民信心下降。如今的体制下,有谁能确保证国家财政拨下来的资金丝毫不偏差地到达农村老年人手中。我恐怕没有人能担保吧!因为我们深知在资金运行过程中,一些资金挪用贪污的现象偶尔会存在,这值得我们严肃审视与处理,政府人员必须要抱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一直秉持着公正廉洁的原则。
(一)通过立法途径的形式约束和强制执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必须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差距应该通过社会多方的努力不断减小。
(二)在给农村老人带来保障机制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每个人都会变老,每一位老人都期待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所以不仅政府要给老人们应有的关心,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子女要时刻记住常回家看看。
(三)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希望国家大力扶持并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就以我们村为例,我们的干部们首先要大力向村民们宣传农村养老保险的益处,其次希望他们工作更具人性化,在分发养老金的同时可以主动到那些老年人的家里与他们聊聊天。平时可以想方设法得组织一些娱乐活动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以上便是我和我的同学们所做的成果,也希望那些干部们真正地明白我们的用意,实事求是地一心一意地为人民着想。全社会全部行动起来,农村养老问题才会得以解决。
养老申论金句 养老申论热点案例篇六
李奶奶居住在三峡库区的大山深处,前两年老伴去世了,李奶奶一个人居住。几年前,国家修公路站了李奶奶家的地,国家对占地户有优惠政策,60岁以上的可以买养老保险,李奶奶70多岁了,属于可以购买了范围,她高兴极了。
可买养老保险要一万多元钱,李奶奶平时的生活就成问题,哪来的钱呢?她商量两个儿子,大儿子说:“我儿子马上要娶媳妇,我哪来的钱?”二儿子说:“我三个娃娃要读书,我哪来的钱?”李奶奶失望了。
邻居们劝他们说:“买保险划算,几年就把一万多元返回来了。”老大老二听了,一人出一半把李奶奶的保险买了。可每月的国家下发的养老金的老大、老二、李奶奶三家平分。李奶奶想到这两年身体还算硬朗,还可以下地干点农活维持生活,也就没说什么,就按儿子说的办。
去年冬天,李奶奶的了脑梗塞,经过治疗恢复的还不错,生活基本能自理,但身体右边麻木,得长期吃药。这时养老保险每月增加了几百元。李奶奶对大儿子说:“老大,我现在不能下地干活了,每月还要几百元的药费,能不能把增加的几百元养老金全部给我?”大儿子生气地说:“那怎么能行呢?买保险的钱是我们出的。”二儿子在外地打工,也电话回来说:“不行!还是得三加平分。”
李奶奶越想越生气。自己含辛茹苦把几个儿子养大,现在老了,他们不但不养老,还要把政府发放的养老金分去一多半,想着想着老泪纵横,俗话说:“养儿防老。”这样的儿子能防老吗?
李奶奶的儿子也觉得委屈。买保险的钱一部分是借来的,自己都是靠下苦力挣钱养家,家中确实也不宽裕。
他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增加的几百元钱究竟应该怎样分呢?最后决定让村干部来断公道。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又经过一番争执,最后还是李奶奶让步,三家平分增加的养老金。
这件事总算告一段落,可留给人们的思索却没有结束。农村经济的落后,让老人老无所依;儿女家庭条件差,也确实有些具体;但是“百顺孝为先,”没有娘,拿来你!我们真不希望分保险金这类事情重演。
养老申论金句 养老申论热点案例篇七
——破解养老难题须强化政府责任
《中庸》说:“仁者,亲亲为大”,意思是孝顺父母是仁爱的第一要义,让老年人安度晚年也是仁政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随着我国老龄化迅猛发展,不少老年人却面临着“养老真空”难题,传统的子女养老模式难以为继,政府公共养老服务发展缓慢,社会机构养老问题重重。谁能破解养老难题?
总体来看,必须强化政府责任。当前,养老难题已经大大突破了传统家庭的边界,特别是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421”甚至“8421”家庭大量出现,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位甚至八位老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实际上,养老难题已经变成了社会公共问题,向全体老人提供养老公共服务,政府责无旁贷,必须下大力气、下苦功夫!
要在舆论引导上下功夫。在某种程度上,对老年人的关爱程度,可以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年轻人或忘却了孝顺父母的祖训,或忙于事业无暇顾及老人,反映出传统美德的淡漠和缺位,已逐渐演化成社会公德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在舆论引导上下功夫,加强“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爱护老人”传统美德教育,为破解养老难题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要在财力保障上下功夫。当前,我国养老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覆盖面比较狭窄,保障水平不高,难以满足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构成了当前养老难题的主要矛盾。故此,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养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加快养老院等公共养老设施建设速度;一手抓养老社会化,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支持民办养老事业的发展。
要在优化管理上下功夫。由于我国养老服务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不少民办养老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混乱、服务很差、条件简陋、收费昂贵等诸多问题,导致养老服务质量低下,群众意见很大。所以,我们还必须在优化管理上下功夫,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上提出更加具体、严格、科学的标准,提高准入门槛,严厉打击非法养老机构,尊重和保障老年人各项权益。
老年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让老年人安享晚年,也是政府的责任。在养老公共服务严重紧缺的今天,我们只有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增强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养老难题,开创老有所养的大好局面!
看了申论公文写作格式范文的人还看了:
养老申论金句 养老申论热点案例篇八
——花木君
▼
“一退休老人四年时间在养生馆消费150万”“免费领鸡蛋后,多名老人被骗养老金”......此类频频出现的“坑老”事件,让人气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养老问题愈发重视,但与之逆向而行的是养老保健行业的畸形发展与失序,致使各种诱骗、坑害老人的行为频繁出现。避免“养老保健”沦为“养老被骗”,业已成为全社会必须审慎思考并有效应对的重大课题。(另一种更直接的表达——
因身体机能衰退等原因,养老保健成为不少老人的刚需,但这种刚需却被各种打着专家、科技、亲情幌子的骗子趁虚而入,让老人及家属防不胜防。同时,尽管《xxx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制度珠玉在前,此外,日新月异的骗术也对现行的主要监管技术、取证手段等工作提出了挑战。
打着养生保健的幌子对老人大行欺骗之实,被骗的不只是老人的血汗钱和人生希望,更是对法律尊严和社会良知的践踏,伤害了人民,毒害了社会。对于此类社会蛀虫,一方面,要通过制定老年人保健品管理专门法或在现行法律中新增专门章节,赋予执法部门更为有力的执法利器,着力强化保健行业的事前审批、事中抽检、定期核检机制,及时有效切断制假售假的链条;另一方面,还得考虑保健与诈骗深度结合等特性,联合市监、公安等专业力量开展专项行动,革新监管手段和技术,用铁腕重拳打击各种借养老之名诱骗、坑害老人的违法行为,让坑老之徒无处可藏。
一方面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或相关企业执业,为养老保健注入人才活水。通过系列优惠政策,支持现有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高校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本土医药保健行业的优势,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疗、科技技术融合发展,培育养生民族品牌、中医保健金字招牌,带动养生保健行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养老事关你我他,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同心参与。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从法治方面推进、从养老服务维度持续发力、在提升养老素养方面落地有声,一定能筑牢谨防“银发被骗”的防线,
养老申论金句 养老申论热点案例篇九
面临中国养老的种种问题,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居家养老”成为解决中国养老的需要手段,居家养老既是国际上通行的养老方式,也与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一脉相承。“养儿防老”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根深蒂固,但现代社会中每个青年人和中年人的生活压力都很大,过着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赚钱养家是需须的,每日繁忙的工作就会让大家无瑕照顾家中的老人。
居家养老服务被定义为:以家庭为基础,在政府主导下,以城乡社区为依托,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这就意味着,居家养老满足了中国老人的美好愿景,既不脱离熟悉环境,贴近子女,又能获得的周全照顾。所以,居家养老为中国养老建立起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居家养老的起步需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培养服务型人才。当前,居家养老正在起步,很多方面都是空白阶段,但是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先完善人才机制,只有有了人,才能谈到后续发展。我国养老不仅需要上门打扫卫生,做饭烧菜的一般钟点工,也不仅需要全天住家全职服务的保姆,更需要一支能为社区老人提供多类型服务的养老专业队伍。这意味着政府应将养老服务人才纳入人才教育培训规划中,同时推进职业教育,同时理顺市场机制,让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能为养老专业人才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
居家养老的发展需须尊重市场力量,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在新定义的居家养老中企业和社会组织是中坚力量,但是现在却面临着诸多困难:缺少场地,经济渠道不畅,经营困难等。此时政府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居家养老中,支撑起中国居家养老。而通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其中,政府就可以集中精力不足服务链条上的缺失环节,如完善对老年人的社会医疗服务,家庭医生式服务等。相信多方施力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对居家养老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居家养老的持续需须尊重老年人意愿,积极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老年生活的多数阶段,其实衣食不缺、行走方便,最缺的是情感关怀,“空巢”是形式,“空心”是根本。我们既要强调子女“多回家看看”“有事没事打个电话”,也应在居家养老服务中,考虑精神服务项目的开发。政府应加大投资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如公园,广场等,在广场舞盛行的当下,标准广场舞等重视精神服务建设的项目也可进行大量推行。精神服务是一项内在服务,也是居家养老能够持续发展的需然选择,解决“空心”根本是解决养老难题的最终目标。
人人都将老去。为养老事业付出的所有努力,将令每个人、每个家庭受益。通过人才培养,发展社会化服务和丰富精神生活等方面提升居家养老水平,来解除“老无所养”的难题,需将照亮老龄化之路,照见每个人的明天,也将给国家和民族打下健康的发展基础。
养老申论金句 养老申论热点案例篇十
点评:
满分35分,可得19分
但不足是论点仍不够清晰、明确,用语不够简洁。分论点可用简洁明确的总括句来领起,确保有概括高度,发挥论点提纲挈领之作用。同时可以对分论点的形式加以修饰,比如尽量保持分论点句式、字数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如此,亦能让阅卷人一眼分辨出分论点所在,更能给阅卷人留下好印象。
申论技巧:如何把握申论归纳概括高度
但与此同时,还有一项更为根本的要求,却往往因为它的“低调”,而很容易在作答中被忽略掉,这就是——归纳概括的高度。
之所以说高度是归纳概括类试题的一项根本要求,其依据来源于“归纳概括”的本质。简单说来,“归纳概括”就是要提炼出若干事物的共同特质,而后再用凝练准确的文字将其表达出来的过程。从思维的角度说,就是从特殊到一般、从较小范围的认识上升到较大范围的认识、从较低层次的认识上升到较高层次的认识的过程。而这个上升的过程,则正体现出了高度所在。另外,说它“低调”,是因为就题面要求来说,它仅仅是通过题目中“请概述”、“请概括”这样的文字暗示和传达出来的,没有其它要求那般的明确、直白。
【例题】
根据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城乡居民养老情况,对我国城乡居民养老问题现状进行概括。 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字数不超过300字。
“第三,全国各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了一些诸如居家养老、敬老院等养老服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服务设施不达标,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质量差等问题,造成老年人生活不如意”,这是某考生答案中的一条。
由分析可知,这条概括出自材料5中“但是这位老人也表示了些许遗憾:‘我们这的居家养老是由社区组织的,内容比较单一,也就是洗洗衣服,打扫一下卫生,陪着买买菜,还有一些紧急呼叫之类。由于我们社区资金有限,经常出现协调得不好的情况,服务不是很到位。’”
乍一看来,作答准确概括出了材料所涉内容,似乎无可厚非。但是在看过下面这个答案后,相信优劣高下就一目了然了。 “三是社会养老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一些诸如居家养老、敬老院等养老服务仍存在设施不达标、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等问题,无法适应人口老龄化形势的要求。”
“社会养老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这一句总括性的语言可谓是点睛之笔,一语道破天机,简明直截地勾勒出了我国城乡居民养老问题现状的一个方面,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即能对养老问题有了一个整体的、直观的定位。随后再点缀上一些较为具体的表现,使答案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这招的高处就在于跳出了丛山峻岭中,识得了庐山真面目。也即把层次由一些琐碎的表象提升到了我国养老事业的全局,结论定的高,且定的准。
经过以上实例的分析,相信大家对“高度”这一概念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概括的有高度,缺少深厚的知识底蕴,缺少对社会生活敏锐的洞察力,缺少必要的总结归纳训练,是很难达到那种深入浅出的境界的。所以,在备考复习的过程中,提醒大家要尽量多读一些评析时政热点的文章和书籍,看看他人是怎么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深刻见解的。读过书、会读书,才有高度;深思考、善提炼,才有高度。公务员考试归根结底还是工作能力的考查,能不能站在国家和政府的高度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也许正是这类试题所测查的初衷所在。此外,在日常的练习中,也应有意注重这方面的训练,不断总结剖析问题本质的方法,积累高度概括的经验。 三是文章第二段展开分析时用第
规避序数词的使用
【示例一】
总论点:
转变思想,合理地开发和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传承中华文化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不二良方!要使文化与发展紧密相拥,在采取措施保护文化的载体文化遗产上就应该多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
分论点:
第一,重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保护工作体系。
第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处理文化开发和经济发展关系。
第三,扩大筹资渠道,提高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量和使用效率。
第四,加强宣传力度,使文化遗产保护思想深入至社会心理层次。
【示例二】
总论点:
转变思想,合理地开发和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传承中华文化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不二良方!要使文化与发展紧密相拥,在采取措施保护文化的载体文化遗产上就应该多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
分论点:
重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保护工作体系是前提。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处理文化开发和经济发展关系是关键。
扩大筹资渠道,提高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量和使用效率是重点。
加强宣传力度,使文化遗产保护思想深入至社会心理层次是补充。
文章总论点很有气势,读罢示例一的分论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使用却充满生硬感,给人套路化的嫌疑。示例二中的分论点对其进行了修改、完善,既规避了俗套,又使得分论点的条理特别清晰,效果明显好于前者。
总之,从这篇文章来看,是有一定的申论写作基础的,正式考试时也一定要恰当利用,考场时间有限,在确保文章结构严谨,内容安排详略得当的情况下,可发挥文字功底的优势重点雕琢文章的标题、开头、分论点、结尾等几个部分,这些部分是文章得分的亮点,开头要做到紧扣主题点名题旨,过渡段要做好前后衔接,主体部分要论证深入,结尾要回扣主题,再次点名题旨,具体作答时行文也可以没有过渡段。行文主体段每段的开头可用简洁的总括句作为“段旨句”,凸显概括的高度,有提纲挈领之作用,增添亮点。另外作答时行文内容安排也可以采取环环相扣、逐层展开的方式来展开,具体可结合自身优势来选择。除此之外,文章要整体上与其他考生拉开距离,文章的论证逻辑、语言的清晰流畅、观点新颖性、论证的深刻性等方面也要注意提高,在各个方面要提高文章与一般文章的区分度,才确保文章能拿更高的分值。
本次作答提交的都是电子版的答案,在平时做练习时,也要保持卷面整洁,基本不做涂改,书写认真,将字写得大方而又得体,做到最基本的细节绝不能失分,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养成了良好的文章写作习惯,才能在最后的考试中脱颖而出。
分值35分,得分
总分: 总评:文章写作注意发挥优势改进不足。文章写作方面也可多看范文,掌握一种熟练的、主要依据材料的写作方法。最关键的是把握议论文的三要素和基本要求,论点、论据、论证,论点鲜明、集中。论据新颖、典型。论证充分。同时若能再有一些论证方法、论据上的亮点,就可以得到更高的分数。最后,提醒考生从2014年国考申论考试时间延长30分钟,国考申论命题的题型、题量、难度基本不变,时间延长,是为了给考生更充分地思考和发挥能力创造条件,以加大考生实际能力水平的区分度,平时备考中要注意调整作答时间,作答内容的深度、层次和表述逻辑上要注重把握,确保与一般考生有一定的区分度,争取分值更高。祝考试取得好成绩!
养老申论金句 养老申论热点案例篇十一
|提供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xxx》
我国养老事业的新变化、新成就,集中体现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积极拥抱新技术打开的宽广舞台,让养老方式更加多元多样,就能为市场提供品类更多、品质更好、品牌更优的有效供给。
开篇赏析1
开篇点题。阐述我国养老事业取得成就的背后是发展和以人为本,指出未来养老要拥抱新技术,让养老方式多元化。
ai陪伴机器人、智慧护理床、远程监测手表……不久前,2020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开幕,新型智能科技产品集中展示,让人眼前一亮。移动互联时代,这些智能化适老产品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助力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开篇赏析2
以养老产业与服务博览会为例,指出拥抱新技术的智能化适老产品能助力老年人安享晚年。
养老不仅是每个家庭面临的问题,也是全面小康不可缺失的一环。近年来,我国养老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截至2019年年末,全国共有养老机构和设施万个,养老服务床位万张;今年,全国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将上调5%,实现自2005年以来的“十六连涨”;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逾亿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迅速、日趋完善,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农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让种了一辈子田的农民也能按月领取养老钱,堪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开篇赏析3
通过列举数据,从城市和乡村两个方面论述我国养老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
意义
高科技赋能智慧养老。通过各地智慧养老的事例,论证高科技提高了养老服务质量,丰富了养老方式,改变了养老事业格局。
我国养老事业的新变化、新成就,集中体现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从制定出台《xxx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到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映照着发展思路的转变。当前,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保障老年人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政策保障与行动。
措施1
坚持发展的思路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一方面,国家出台政策体现发展思路的转变;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使老年人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措施2
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先阐述养老发展的总体形势,再说明顺势而为是要因地制宜强化政策引导,主动作为是要给予养老资金、政策支持,积极拥抱新技术。
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不断擦亮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我们就一定能为老年人带来更好更幸福的晚年。
结尾赏析
结尾回扣主题,再次强调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并引用名人名言,对未来进行展望,令人振奋,温暖读者心灵。
范文赏析
标题分析
1、标题开门见山,主旨明确。“提供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养老服务”点明了文章主旨,重点突出“高质量”;“提供”说明文章要论述的是如何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
2、标题的形式是“动宾”结构。“提供”是动词,“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是宾语,这种标题结构最常见、最简单,同时也最能直接表明观点,简短有力,清晰明确。
开头分析
开头分为三段,第1段总体说明我国养老事业取得新变化、新成就的背后是发展的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并提出宏观对策:要拥抱新技术,让养老方式多元化。第2段对拥抱新技术展开论述,说明智能化适老产品能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第3段则通过列举数据,进一步说明我国养老事业取得的成就和进步。
主体分析
本文共7个自然段,除去开头、结尾,主体共3段。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意义分析,即原文的第4段,阐明科技给养老事业带来的积极影响;第二部分是措施分析,即原文的第5、6段,阐明这些养老成就是如何取得的。
第一部分,意义分析。第4段讲述了高科技赋能智慧养老。通过列举郑州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上海静安区的智能系统、兰州的“虚拟养老院”、各地社区的新型养老院、北京“中国式养老”等例子,说明各地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养老服务质量,论证充实。
第二部分,措施分析,2个段落,2个观点。第5段说明养老事业要坚持发展的思路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政策文件的制定体现了发展思路的转变,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第6段阐述了要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各地要顺应形势,因地制宜强化政策引导,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积极拥抱新技术,以高质量服务满足养老需求。
结尾分析
结尾回扣主题,展望未来。再次强调养老事业事关发展全局、百姓福祉,要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老年人提供更好更幸福的晚年。
金词金句
1、我国养老事业的新变化、新成就,集中体现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
2、养老不仅是每个家庭面临的问题,也是全面小康不可缺失的一环。
3、当前,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4、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为民生保障插上新翅膀,带来养老心态改变,养老方案更为多元。
5、在这个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强化政策引导,成为智慧养老加速到来的“助推器”。
6、不断擦亮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我们就一定能为老年人带来更好更幸福的晚年。
【2021xxx申论范文赏析 xxx申论作文分析】
养老申论金句 养老申论热点案例篇十二
养老服务,如何才能让老年人感到幸福美满?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但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幸福养老面临现实挑战。这里的关键就是,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培育老龄产业新的增长点,倾注真情为老年人构筑幸福养老家园。
以敬老之心打造幸福养老机构。企业的本质是服务客户,做养老服务既不能只靠情感,单纯去做公益;也不能当作地产销售,追求利润最大化。在选址上,应充分考虑老年人吃、住、医、养、娱等全方位的需求,健全各种配套设施,共筑老人宜居之所。还要顺应现代社会机构养老服务需求,推行政府为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新模式,坚持医养结合、精细护理、规范运作,让老人住着安心、舒心、放心。从事养老服务的企业,应瞄准养老服务的短板,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化养老机构模式。
以爱老之心打造幸福养老社区。关爱老人的今天,就是关爱自己的明天。截至2015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已超过7亿,这部分人口大都生活在社区,社区成为幸福养老的重要依托。在这块领域,无论是国有资本还是民间资本,都大有可为。幸福养老社区,不妨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队伍为保障,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根据老年人经济状况和养老意愿的不同,推行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让他们享受到理疗、养生、娱乐、日常生活照料等个性化优质服务,构建文明、健康、和谐的理想养老宜居生态社区。
养老是“夕阳工程”,但属“国家事业”,为长者提供有尊严、有温度、体面的日常生活服务,构筑幸福养老家园,离不开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常怀敬老之心,常扬尊老之德,常兴助老之风,常做为老之事”,才能共同把养老变成一件幸福的事。
最后一两天冲刺啦,大家要好好看一看这些范文,争取到考场上能够快速筛选重要信息,整理出自己的写作思路。
即使真的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也不要慌张,静下心来把范文看一看,不说有多大帮助,至少也是有收获的!祝大家都能成功上岸!
养老申论金句 养老申论热点案例篇十三
实施纲要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 节选 )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
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要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而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着标志。为此,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当然,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 、 “送温暖” 、 “志愿者” 、“手拉手” 、 “幸福工程” 、 “春蕾计划” 、 “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曾说过:判断党和政府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是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然而在制度设计中,还存着忽视群众意见、漠视群众利益、无视群众力量等突出问题,致使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要保障制度科学有效,必须要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
要集民智,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岁月里,一直注重听取群众意见、汇集众人智慧,使各项制度设计充分吸纳了各界群众的智慧与意见,确保了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然而当下,以限塑令为代表,个别部门在制度设计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调查研究,忽视了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导致制度脱离实际,难以执行。所以,我们要引以为戒,鼓励公众参与制度设计,发表不同意见,才能保障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要惠民利,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把尊重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视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度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而能否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是关系到制度是否科学有效的关键。然而,在计划生育罚款提成等制度设计过程中,部门本位主义思想依然浓厚,出现了“好事人人管,坏事没人管;有好处就管,没好处就算”等权力越位与缺位并存的现象,背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
要用民力,发动依靠群众力量。有首歌唱得好: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xxx力量的源泉。在制度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制度自身的合理性,更要考虑到制度的可执行性。须知,执行是制度科学性和有效性最集中的体现,是制度设计的生命线,而制度的顺利实施与有效执行,则离不开群众的鼎力支持。当前食品安全工作领域的“媒体依赖症”,虽然暴露出主管部门的监管缺失,但同样说明了食品安全工作离不开公众特别是媒体的参与配合。这就是群众的力量,是制度生命力的保障,也是提高制度设计科学有效性的重要力量。
群众路线是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保障和增强制度设计科学有效性的基石。只要我们在制度设计中,能做到集民智、惠民利、用民力,就能形成政民互动、干群互动、上下互动的大好局面,最大限度地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最大限度地增强制度设计的生命力!(959字)
点评:
古人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可见,财富公平分配是人们亘古以来的理想与追求,而公平则是财富分配的生命线!然而,在社会财富总量持续快速增加的同时,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却日益扩大,基尼系数已经突破国际黄色警戒线,成为群众最关注、反响最强烈、矛盾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社会难题。为国家长治久安计,必须调整分配格局,保护收入分配的生命线!
要调整一次分配格局,提高工资收入水平。一次分配,是资方与劳方之间进行的财富分配。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就业岗位有限,劳动力市场总体上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资方市场,由此决定了资方在财富分配方面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更强的姿态和更加主动的地位。这导致群众工资收入水平增长缓慢,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所以,调整一次分配格局,就需要建立并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和自然增长机制,持续提高群众工资收入水平。
要调整二次分配格局,发挥税收杠杆作用。二次分配,是政府通过税收形式,和公众之间进行的财富分配。当前,我国税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税收负担偏重,甚至不少地方还在征收“过头税”,存在寅吃卯粮的问题,侵害了群众的合法收入;二是税收转化成财政后,投入在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资金数量较少,未能转化成人民群众的福祉,也间接影响了群众增收。故此,调整二次分配格局,需要改革税制、减轻税负并加大税收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调节收入差距的杠杆作用。
要调整三次分配格局,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三次分配,是社会公众以公益慈善等形式,将部分财富无偿捐赠给困难群体的财富分配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社会氛围。在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公众对企业家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期望值很高,而自身投身公益慈善活动的积极性偏低。同时,受郭美美事件的影响,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大幅度下降,也在客观上打击了公众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积极性,削弱了财富公平分配的自主性。可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需要增强公众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自觉意识,提高公益慈善组织的服务水平与工作透明度。
古人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又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调整收入分配格式,正是要行天下大道、损余补缺。通过提高工资收入水平、发挥税收杠杆作用、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促进财富在社会各阶层之间进行合理流动,才能缩小贫富差距、避免两极分化,守住公平这条生命线!
——养老难题须强化政府责任
《中庸》说:“仁者,亲亲为大”,意思是孝顺父母是仁爱的第一要义,让老年人安度晚年也是仁政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随着我国老龄化迅猛发展,不少老年人却面临着“养老真空”难题,传统的子女养老模式难以为继,政府公共养老服务发展缓慢,社会机构养老问题重重。谁能养老难题?
总体来看,必须强化政府责任。当前,养老难题已经大大突破了传统家庭的边界,特别是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421”甚至“8421”家庭大量出现,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位甚至八位老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实际上,养老难题已经变成了社会公共问题,向全体老人提供养老公共服务,政府责无旁贷,必须下大力气、下苦功夫!
要在舆论引导上下功夫。在某种程度上,对老年人的关爱程度,可以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年轻人或忘却了孝顺父母的祖训,或忙于事业无暇顾及老人,反映出传统美德的淡漠和缺位,已逐渐演化成社会公德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在舆论引导上下功夫,加强“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爱护老人”传统美德教育,为养老难题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要在财力保障上下功夫。当前,我国养老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覆盖面比较狭窄,保障水平不高,难以满足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构成了当前养老难题的主要矛盾。故此,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养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加快养老院等公共养老设施建设速度;一手抓养老社会化,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支持民办养老事业的发展。
要在优化管理上下功夫。由于我国养老服务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不少民办养老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混乱、服务很差、条件简陋、收费昂贵等诸多问题,导致养老服务质量低下,群众意见很大。所以,我们还必须在优化管理上下功夫,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上提出更加具体、严格、科学的标准,提高准入门槛,严厉打击非法养老机构,尊重和保障老年人各项权益。
老年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让老年人安享晚年,也是政府的责任。在养老公共服务严重紧缺的今天,我们只有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增强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养老难题,开创老有所养的大好局面!
养老申论金句 养老申论热点案例篇十四
——养老难题须强化政府责任
《中庸》说:“仁者,亲亲为大”,意思是孝顺父母是仁爱的第一要义,让老年人安度晚年也是仁政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随着我国老龄化迅猛发展,不少老年人却面临着“养老真空”难题,传统的子女养老模式难以为继,政府公共养老服务发展缓慢,社会机构养老问题重重。谁能养老难题?
总体来看,必须强化政府责任。当前,养老难题已经大大突破了传统家庭的边界,特别是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421”甚至“8421”家庭大量出现,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位甚至八位老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实际上,养老难题已经变成了社会公共问题,向全体老人提供养老公共服务,政府责无旁贷,必须下大力气、下苦功夫!
要在舆论引导上下功夫。在某种程度上,对老年人的关爱程度,可以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年轻人或忘却了孝顺父母的祖训,或忙于事业无暇顾及老人,反映出传统美德的淡漠和缺位,已逐渐演化成社会公德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在舆论引导上下功夫,加强“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爱护老人”传统美德教育,为养老难题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要在财力保障上下功夫。当前,我国养老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覆盖面比较狭窄,保障水平不高,难以满足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构成了当前养老难题的主要矛盾。故此,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养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加快养老院等公共养老设施建设速度;一手抓养老社会化,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支持民办养老事业的发展。
要在优化管理上下功夫。由于我国养老服务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不少民办养老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混乱、服务很差、条件简陋、收费昂贵等诸多问题,导致养老服务质量低下,群众意见很大。所以,我们还必须在优化管理上下功夫,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上提出更加具体、严格、科学的标准,提高准入门槛,严厉打击非法养老机构,尊重和保障老年人各项权益。
老年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让老年人安享晚年,也是政府的责任。在养老公共服务严重紧缺的今天,我们只有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增强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养老难题,开创老有所养的大好局面!
养老申论金句 养老申论热点案例篇十五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
老年人口问题在我国早已存在,既表现为老年人的生存与发展,如物质保障、医疗服务、住房等问题;还表现为因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社会生活的变化等等。这其中,仅仅满足老年人在年老时的供养问题就已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面对中国老年人70%以上居住在农村的现实国情,显然,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是我国养老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为了更深入具体地了解当前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现状,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城关镇保障村的xxx位老人进行调查。结合调查所得的及自己的肤浅认识,当前中国农村养老仍是以家庭养老为主。
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会支持能力。然而,家庭养老告别是子女养老对中国农村老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并起着社会养老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城乡,家庭仍然是一个基本的生活单位,是老年人最后的大本营。而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家庭养老的作用也就越大。在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和完善的条件下。家庭养老起到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一旦家庭养老的基础遭到破坏,几千万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将失去保障。
家庭养老方式符合当前我国的现实国情。当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趋势快、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地区差异较大。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民支付能力相当有限,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尚处于温饱阶段,只有小部分达到小康水平,少数农村仍处于贫困状态。不仅地区间存在差异,而且在同一地区中的不同乡镇、同一乡镇中的不同村庄、甚至在同一村庄中的不同家庭之间,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有较大悬殊。在这种情况,若完全依靠建立起统一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来解决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显然是不合实际的,因为一定的保障制度必须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而当前我们仍有必要依赖家庭养老方式来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xxx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也明确指出,我国老年人养主要领先依靠家庭,从而使家庭养老模式法律化,增强了家庭养老模式的生命力。
家庭养老方式的文化根基深夺厚悠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养老向来是中华民族恪守的传统美德。家庭养老作为一种文化在我国经历史岁月,从农业经济开始至今,大约有三四千年之久,支撑家庭养老功能是传统伦理孝的价值取向,孝是天经地义的行为的最高准则,自然也是家庭成员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传统的中国家庭作为一个福利单位,表现在养老机制作用上是天然的养老组织,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老年人生活在家庭中,不但基本生活有保障,
而且日常还能得到应有的照料,并享有子女满堂的天伦之乐,精神上得到寄托。所以家庭养老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就算将来我国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家庭养老也不可能完全消失。
家庭养老的实际保障效果不会有很大的削弱。首先,独生子女政策对家庭养老不会有很大影响。一些学者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子女减少而可能影响老年人的养老质量。但根据美国密西根大学人口研究中心林戈等人对中国老年人养老总体的研究,认为中国老年夫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同时需要子女日常生活护理的,因而所谓的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并不一定对老年人的日常照料构成重大威胁。而且,通过调查发现,单子女的老人生活还要好于多子妇女的老人,因为这时了女无法推卸自己的养老责。其次,农村外流人口增多也不会对家庭养老产生较大影响。一些研究认为农村中大量壮年外出打工,使老年人无法得到日常照料。而据调查看来,家庭养老主要由女性承担,且多国40至59岁以下的中年女性才会碰到老人生活无法自理需要经常性照料的情况。而在农村流动人口中,外出打工的女性中20岁至40岁以下这一年龄段最为活跃。40至59这一年龄段的妇女多在家中照料甥孙和老人。确有一些家庭中只有一对中青年夫妇且双双外出打工的,他们也会将年迈体弱的老人托付给亲友或请人上门照顾。最后,就家庭养老的保障水平而言,对于
普通家庭来说虽只能起到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的作用,但这与我国大多数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且随着农民负担的减轻,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养老的保障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鉴于以上种种分析,考虑到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及人口状况的差异性,认为应建立一种有分别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过渡方案。具体来说,针对现阶段不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老年人口以及将来仍不能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未来老年人口,仍以家庭养老模式为主来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在此过程中辅以一些行政性的倾斜激励措施来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减轻家庭养老负担,继续巩固和落实家庭养老的整体功能;与此同时,要不断促进传统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变革与发展,在较富裕的农村、较富裕的家庭,当家庭养老功能出现弱化时,社会养老应及时补充,尤其是针对农村未来老人农村青年一代,要加大社会养老保险的力度,全面加以推广,以切实解决他们的未来养老问题。
应该说,这一基本设想是与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同时也符合了当前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通过思想工作与法律手段并重的社会干预,使家庭养老得到落实。一是持之以恒地搞好尊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的宣传。重点是做好中、青年人的思想教育,并坚持从娃娃抓起,把尊老、爱老、养老教育渗透到中小学生思想中去,消除少数家庭出现的严重宠幼弃老现象,构筑起家庭养老的优良社会环境和正确的思想基础。二是强化法制建设,走依法保障的路子。切实贯彻落实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以此法教育老年人来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规范约束家庭和社会成员自觉维护老年人权益,保持家庭内的代际和谐,建立有利于家庭养老的社会环境,同时大力推行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的活动,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的方法。三是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机制进行改革。就调查的xxx位有子女的老年人中,其中xxx位老年人都 是由儿子赡养的,只有3位没有儿子仅有女儿的老年人,是通过招上门女婿的方式来养老。很显然,在农村家庭养老机制中是以儿子为主体的。这种机制是由历史传统自然形成的,在实行计划生育的今天,后代中无男孩的家庭比例占四分之一左右,这种机制就必须得以改革。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扶持家庭养老的政策措施。家庭养老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国家的经济负担,国家也应在此问题上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从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中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研究制定可行的扶持家庭村合作医疗事业中存在的
经费、人员、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养老的政策措施:一是要加大对农村资金、技术方面的扶持力度,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中最大的问题经济供养问题。二是对照料老人确有困难的家庭予以经济援助。要尽量减轻困难家庭的养老负担。使这些家庭的老年人也能安享晚年,同时向照料和护理老年人的家庭成员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事业。解决当前农,解决农村老年人病有所医的问题。
强调社会的作用,扩大社会对家庭养老的支持。一是要发挥乡村老龄组织的作用,增强老龄组织的功能。强化和规范老年供养体系建设,就是要规范家庭和社会中非老人成员的行为,从而确保老年人幸福地安度晚年。因此,建立健全老龄组织机构,强化老龄机构的组织领导功能,是老年供养体系建设中起关键作用的环节。目前,农村的老龄机构从表面看,乡、村级机构健全。然而实质上则处于一种人员无编制,活动无经费,开展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中,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组织开展老年活动方面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因此,必须重视乡级老龄组织机构建设和其支柱作用的发挥。二是要加强老年人群体的力量,发扬自助、互动的精神,提倡低龄、健康的老人帮助年迈、体弱的老人;增强老年人在经济上的自立和生活上的自理能力,以减少对社会和家庭的养老需求。三是发展老年公益设施。充分发挥各村老
年协会、老年活动场所的作用,解决老年人老有所乐的问题,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加强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宣传,逐步扩大社会化供养比例。从长远看,在经济方面,随着国家、特别是农村经济实力的提高,养老的责任逐渐从家庭向社会转移,家庭养老终将让位于社会养老,这是谁都无法逆转的趋势。因而,在过渡时期 我们不仅要提倡家庭养老,还要推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使社会养老保险在未来老人群体中发挥主要作用。在的调查中,许多中青年人未投保除了经济条件不允许、害怕政策有变或没有听说过有社会养老保险这回事外,更集中的是表现为投保意识淡薄,出现年轻时无所谓,中年后又因一次性投保数额大而不得不放弃的现象。所以,在农村要大力加强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思想教育,把年轻一代的供养方式逐步引导到社会养老保险的轨道上来,立足早字,积少成多,筑起庞大坚固的社会保障大坝。
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主干,逐步构筑起完善的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应具备五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二是老年人生活照料体系。当前比较现实可行的是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作用。可参照大连市的做法,创办居家养老院,组织一些闲暇在家的中青年妇女,为村中无子女、子女不在家、生活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养老福利服务,实行低收费政策,集体或国家应
予以适当的补贴。三是老年医疗保障服务体系。xxxx年xx月,财政部、国家计委、xxx出台了《关于农村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若干意见》,确定到xxxx年,各级政府增加的卫生投入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县级财政要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情况安排资金,对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家庭衽医疗救助,中央财政也将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此给予适当支持,此项规定说明,国家对农民社保问题已日益重视起来。据调查,仙居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已于xxxx年xx月全面铺开,共有xx个乡镇的xx万人参保,参保率xx%。四是老年社会救助体系。对农村孤寡老人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五保供养制度,提高供养水平。但调查中发现2位孤寡老人均没被纳入五保供养体系,甚至全乡都没有一位老人被纳入该体系,他们的生活状况相当令人担忧。此外,还应对卧病下起或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特困家庭中的老人、子女间有严重养老纠纷的老人,他们都是老年人口中的脆弱群体,必须由国家或集体,必须由国家或集体予以特别关照,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安度晚年。五是老年精神生活体系。主要是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以乡村为单位,建立老年文化、体育、教育、娱乐等活动场所。由于我国农村老年人数从多,地域颁布广,收入差别大,建立上述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也应体现多元化、多层次、多方式、多渠道的特点。
摘要: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好广大
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事关和谐社会构建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即使是农村新型医疗制度也还处于试点阶段,因此造成了目前农村养老、缺乏必要的保障。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村养老所面临的困境,探讨现阶段农村养老的可行路径,是理论和现实都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我们在崇阳县路口镇进行了一次养老情况调查。
关键字:养老方式;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崇阳县路口镇;家庭养老
社会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农民的生活水平、生存状态如何,关乎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而由于受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素养等方面的限制,农村老年人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今老龄化日益严重,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做到使广大的农民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不仅是关系着尊老、敬老美德能否得以继承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的问题。
宏观政策背景
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提出,到xx年已经在全国10%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再至xx年开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由试点开始逐步推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影响逐步扩大。
根据党的xxx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贯彻落实xxx关于促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顺利开展的指示精神,各试点县市在研究各自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x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
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的伟大落实,是持续多年的惠农政策的又一亮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同时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并且实行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由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订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
xx年9月1日,xxx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全国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后逐步扩大试点,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以解决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从而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新的社会转型期,养儿防老的意义日渐衰微,尤其是对于那些既无劳动能力、又无人赡养的贫困老人来说,晚景更令人堪忧。而新农保制度是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重要举措,对解决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有着重大意义。
当地实况
调研准备
调研阶段
调查时间:20**年7月
调查地点: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路口镇
调查对象: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路口镇居民
调查队员:李凌燕、龙雪晴、曹杰茜、曹雪霜
调查方式:文献调研法、问卷调研法、访谈法
调查目的:调研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状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我们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推广和宣扬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推行模式。
此活动开展期间,我们主要是以问卷调查和访问的方式,着重了解当地的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现状,如果实行是否愿意购买养老保险,对现今养老保险政策的评价和期望来了解居民对养老保险政策的基本认识以及居民们对养老的打算与计划。与此同时,我们还向居民宣传养老保险政策的相关的制度。
结果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主要还依赖家庭养老,家庭养老
占92% , 社会化养老的实行很有限。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这种养老保障格局将受到严峻挑战。
所谓家庭养老,即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年轻子女或孙子女赡养年老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实际上是以终身积累为基础,在家庭内部进行代际交换的反哺式养老。目前农村家庭养老有以下特点:
绝大多数老年人依托家庭养老;
老年人绝大部分与子女居住一起,且三代同堂家庭居多;
分而不离的家庭居多。
就现阶段中国农村养老的实践结果来看,家庭养老已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养老方式。它既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满足老年人安享天伦之乐的宿愿,又能缓解并不富裕的中国社会所要承担的养 老社会压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农村人口流动幅度加大,子女不在老人身边的空巢家庭日渐增多, 家庭养老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家庭的规模趋向小型化、核心化, 这使家庭养老的负担加重,再加上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致使部分年轻人可能无力承担或不愿承担养老重任。总之, 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功能呈现日渐削弱的趋势, 这就要求社会化养老的普及和加强。
村民对于养老保险概念相当模糊,甚至不清不楚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然而调查情况却不那么令人高兴,当我们向村民们提及您是否有办理养老保险?时,他们大都面带疑色,并不了解究竟何谓养老保险。有的以为农村医疗保险就是养老保险,有的以为是一般的商业保险,最后一位比较了解养老保险知识的人士才向我们透露,直到前几个月该地都还没有落实养老保险政策。这几个月开始,镇政府才先为年过六十的老人办理了养老保险证,而其中大多数的老人对前来为他们照登记照的事情也是糊里糊涂,并不知其然,只知道政府是要给他们钱。由此可见,当地居民对于养老保险的概念还相当模糊,甚至不清不楚。
分析原因,主要还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太小,宣传力度不够。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百分之七十五在农村,据统计,未纳
所谓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村民对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实行工程不信任
但当我们试图使村民了解何谓农村养老保险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则表示如果有养老保险,他们也不愿意购买。有的人是认为自己无法负担参保的资金,有的人却说要儿子养或者自己劳动养活自己,而更多是的对这个政策实行的不信任。村民担心自己交了钱到时候自己反而拿不到一分钱养老。
从中可以看出这样一项十分惠民的政策,村民并不十分给面子。这也主要还是率先实现该政策的地方在资金筹集和基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让村民感到害怕。农村养老保险需求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如果考虑到城市化、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诸多因素,今天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投保的人在二十、三十甚至四十多年后进入老年期时,现在交纳的数额很少的养老保险金,就会出现养不了老,保不了险的情况。而有些地方筹集的养老保险金不能专款专用,少数地方以种种借口,擅自挪作他用,引起风险,损害被保险人的利益。基金的管理级别太低,不能使基金有效地保值增值。这也不禁让人要想,连那一笔钱都没有办法保住,又哪里有钱来养
老呢?
我们在查阅资料时还发现,关于此类问题,国家并没有具体的独立的法律规范,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只有1992年1月3日xxx民政部公布实行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国家没有根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及时地对法律做出调整。立法的力度不够,也给许多人有空子可钻,致使我们对此推行的困难又增加了。而面对村民们的利益也得不到保证,保险并不保险。
四十岁左右的村民对自己的养老并没有规划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也对四十岁以下,比较年轻的村民的询问了他们有关养老的看法,但当提到对自己养老的看法时,他们基本都表示没有什么规划,或者直接说让子女养。反观城市地区,各种商业保险相当活跃。有些养老保险甚至专门针对十几岁的小孩子的。虽然小孩购买养老保险不能够算得上很明智,但起码在养老方面村民还没有很强的意识,对自己的未来也不能做到眼光长远。
资金来源不尽合理,未体现全社会责任
资金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民政部1992年印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明文规定,在保险基金的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这样的规定使国家和集体所体现
的社会责任过小。我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比例是世界最低的。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加拿大为39%,日本为37%,澳大利亚为35%,我国只有10%左右,而这10%的投入绝大部分给了城镇职工。由于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投入过低,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重要来源实际是依靠传统农村的集体补助和投入。但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使集体经济力量受到严重削弱,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财政能力和集体经济实力有限,已无力承担当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由集体经济负担的农村军烈属优待、五保户供养变为农民直接负担,而国家干部、城市居民、工人不负担,这样一来既不利于增加统筹金额,也不利于标准统一。此外,农民个人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集体补助也微乎其微,几乎完全由个人缴费。这样的社会保障不仅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而且也影响了农民参加养老、医疗等保障项目的积极性,加大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难度。
缺乏法制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需要有力的法律法规来支撑。从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状况来看,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立法层次低、立法主体混乱、立法层级无序。我国政府自1998年开始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但迄今还没有一部专门涉及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基本法律,在xxx已经制定的条例中,也
极少涉及规范社会保障制度的法规。虽然我国过去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方面形成了一些法规、条例和规章,但多是单项的,功能单一,缺乏力度,没有形成有机的法规体系,而且地区不同,内容亦有所不同。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尚未立法,更没有形成法律体系,使
得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境地。
全社会老龄意识不太强,社会支持力度不够
有些地方和单位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老龄工作没有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措施不力,成效不大。基层老年人协会的普及率达不到要求。由于缺乏老龄意识,致使不少人有岐视老年人的现象。特别是有个别公汽上的乘务员和司机,由于受利益驱使,在路上见到老年人搭车,不愿意停靠让老年人乘坐并予以方便,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中卧床老人大量增多,无人护理、照料的问题越来越严峻。特别是对于丧偶、子女都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无人照顾的问题也十分突出。空巢老人突发疾病时抢救不及时,生命也时常受到威协。因此,在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的情况下,老龄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将直接影响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对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老年服务业滞后,农村老年人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相对较少
目前崇阳县12个乡镇除了只能满足五保户需要的福利院外,面向其他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机构几乎没有,农村老年人能享受到的各种养老服务特别是生活照料服务几乎是空白。二是居家养老服务欠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全、服务组织欠缺、志愿者服务队伍不稳定,能够提供的服务项目很少,不能适应老年人的需求,面向农村老人的社会服务更是严重缺乏。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弊端
首先,农村养老保险统筹级别低。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县级统筹,这使得养老保险关系在省际甚至县际转移很困难甚至不可能,这实际上也就是限制了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如农民工群体,长年在外使得他们不能在户口所在地参加养老保险。现有的这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忽视了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脱离了现实情况,这也是多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政府资金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筹集方式是以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实行减免农业税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与从前相比变得薄弱,集体分担的那部分养老金很难兑现。而政府那部分养老资金的投入有限,对大部分农民起不到太大的现实意义。
农民收入不稳定且增长缓慢导致养老资金短缺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农业支持工业的产业政策,致使农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低下。 而农民的收入除用于生活消费和农业生产外,还要承担子女教育和人情往来的费用。因此农村家庭可支配收入不足,没有足够的经济剩余作为养老资金。
及时宣传新政策,让农民切实感受新农保的惠民之处
在政策进行修改完善后加强必要宣传,让广大农民群众自觉认识自己的权力和义务,了解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积极主动参保,自觉自愿缴费。不定期进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和实时动态,提高觉悟水平。
其次,加大农村教育力度,增强农户接受新知识、理解新政策的能力。通过调查分析,家庭受教育程度越高,参加新农保的意愿越强烈。
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养老支持力度
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社会和政府要真正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并积极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和专业技能,以扩大农民就业面。途径二是强化土地保障功能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鼓励和引导农民
适当增加土地种植面积。虽然目前农村土地功能有所弱化,农民来自土地的收入也有所减少,但土地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政府应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土地并在技术、资金上给与支持,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还要变革与更新土地的保障模式,积极摸索多种形式的土地资本化,将土地变为一种可以资本化的资源。同时,各地应尽快建立与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合理有偿的流转起来,使农民获得相应的收入。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首先要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行差额补助的制度,是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措施。因此,建立和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科学的方法确定保障线标
准,使生活水平低于保障线的农村老人都能获得基本的物质需要。其次将农村养老保险法制化。经过一段时期、在一定地区试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政府应当及时将可行有效的保险制度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在实践中逐步补充或完善,使农村养老保险走上法制化轨道。由于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障需求、基本原则、经济发展水平、人们思想价值等方面存在差异。我国
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应当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不同的政策。
完善相关经办机构设施, 规范业务操作,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经办人员要熟悉相关业务,提高操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程序。经办机构应在人口集中的地方设置下级经办点,便于高龄老人缴纳和领取保险金,真正把惠农政策做实到位。
养老问题调研报告养老问题调研报告社会养服务老体系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要求,政府必须承担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责任,发挥主导作用,托起老有所养的幸福......
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摘要:养老保险养老院子女道德引言:目前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晚年养老问题十分严峻,而作为老人多的主要地区的农村,自然就是各种问题的凸显点,各......
关于“农村养老问题”调研报告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郑思宇简介:课题研究背景: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面积587平方千米,人口18万。下辖7个街道、3个乡。乡:红旗乡、民主乡、柳......
养老申论金句 养老申论热点案例篇十六
.
为了推进我区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步伐,建立适应**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满足社会养老需求,提高社区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为全区老年人带给方便、快捷、周到的社会化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建立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家庭养老社会化为目的,根据老年人自愿选取的养老方式,构筑以市场为主体、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服务呼叫中心为纽带,以居家照料服务为主要资料,面向全区老人的区、街、社区三位一体的居家养老新模式,促进全区社会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本着“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信息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原则,成立“文圣区虚拟养老院”,为全区孤老户、60岁以上低保老人、60岁以上优抚对象、低收入独居老人、一等以上伤残军人、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百岁老人及有居家养老需求的老年家庭全部纳入虚拟养老院服务范围,满足社会老人居家养老需求,为他们带给有偿、低偿、无偿的养老服务,使全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一)运行机制市场化。居家养老事业要按照产业化运作和市场化经营的思路发展。在管理方式、用人制度、分配(补贴、工资)制度、“合同”职责制度等方面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努力实现全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对象公众化。居家养老院在确保国家供养的“三无”对象(无劳动潜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和无子女享受“低保”老人需求的同时,面向全区老龄人口带给有偿和低偿的居家养老服务。
(三)服务方式多样化。以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资料为基础,根据不同老年家庭的需求,带给完善的个性化服务。开办以日间照料为主要资料的日托所,让需要日间照顾的老年人得到照料;兴办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因地制宜、人户制宜开展集中、分散、包户、联户、家政、“小时工”等多种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养老意愿,构成完整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四)服务队伍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是新兴的社区服务产业。虚拟养老院要在xxx门和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根据需求有计划地优先在大龄失业人员中培训养护员,逐步建立职业资格和职称序列等级管理制度,提高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用心组织开展“养老”志愿者服务活动,扩大志愿者队伍,为志愿者和需要照顾的老人牵线搭桥“结对子”,使志愿者找到奉献爱心的舞台,使老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关爱,推动**精神礼貌建设。
(二)家政服务:以广民家政服务公司为依托,向会员带给家政服务。如保洁、洗衣、采购、送饭、洗浴、理发等。
(三)饮食服务:由虚拟养老院成立餐饮配送中心,向会员带给个性化、家庭化的三餐饮食服务。
养老申论金句 养老申论热点案例篇十七
这个寒假虽然短暂,但我过得很充实。经村委的介绍,我有幸和村上的独孤老人接触,并向他们了解了一些生活情况,还带给他们一些生活用品,最重要的是丰富了他们的精神家园。这次假期社会实践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调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
在这次实践过程中,我获益匪浅。我学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深入生活的每个角落里,真正体会到老人们的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认识到农村存在的问题。
由于老人们身体都不是很好,行动也不怎么方便,为他们打扫,整理房间成为了我第一个工作。过程中虽然挺烦挺累的,但看到老人们可爱又可亲的脸庞,我又有动力了,而且想想做这些也挺有意思的。在整理房间的时候我发现以普遍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家都缺少生气,本来房子就挺旧了,所以就更应该装饰一些东西来使房间里充满活力和朝气。这样老人的生活条件改善了,那么身体状况也会有所好转的。可是我碰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者买东西的钱从哪来啊?于是我思考了一番之后,我准备去向村委干部商量,向他们要钱。在我娓娓道来之后我顺利的拿到了钱并置办了一些好彩头的物品以及一些盆栽。老人东夸我们呢!最后我们在村委的帮助下为老人办了一场精彩的“交谈会”,大家都围着一圈边吃瓜果点心边畅所欲言,“会”间还有同学自爱唱歌表演,真正让老人感受到我们的爱。
虽然这次实践我没有去我所学的专业知识的地方实践,但是我用我所学的专业技术帮助了许多身体不好的年迈老人,同时也增强了我的办事能力与交往能力,同时也让我懂得了来之不易,而且作为子女的人们应该多多想想在家的父母亲们,要常回家看看。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穿街走巷,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做着自己计划好的事。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要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但这次的实践中不会有人告诉我这些,我必须要知道什么时候要做什么,而且要自己做,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同时也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也锻炼了我的思维,让我思想更深一层。 在与老人交谈中我了解到他们的很多生活趣事,也知道了他们最需要的不是什么物质财富,而是精神上的满足。从他们身上我还学到 了挺多生活经验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同时我也和他们交流了我所学到的一些知识。
当然这次我学到的更重要的还是如何与他人沟通。一直以来我的口语交际能力东不是很好,与别人对话时不会随机应变,往往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非常尴尬的事情。在实践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所以我抓住这次机会努力与他人交谈,效果真的很不一样诶。
这次的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的感触,这不仅仅是我的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 ,而且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当然这次社会实践之后,我掩卷深思,思绪万千。我在思考几个问题。嗯我觉得这些老人真的很可怜的。他们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却很少受到社会的关心与照顾。我还经常看到老人们自己挑水喝,还要去城里为了生活而去卖东西赚钱,这些我看了好是心疼和心痛。心疼的是那些老人,而为那些对这些漠不关心的人而感到心痛和可悲。最让人难过的是政府对者些也视而不见,以点都不重视这些。虽然中央有说对老人的补贴,可是天高皇帝远,等到了老百姓这里就是岌岌可危的一点点东西而已罢了。物质上的资助没有也就算了可连精神上的安慰和关心也很少。还有就是子女没有尽到义务与责任。这种风气真的非常的严重。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这几天实践下来,我也充分的认识到我的不足之处。我觉得我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也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而且出门在外,朋友很重要,偶尔遇到困难的事情或者伤心难过时,朋友是最好的依靠。总之我会再接再厉,为自己而奋斗,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柔性延迟申请养老金意愿”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预期寿命延长以及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使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面临巨大的压力―养老保险支出的增加和收入的减少,收不抵支现象越为严重。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面临着这一严重问题的影响。上海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最为严重。为了应对养老保险基金空缺日益增大、城市老龄化结构的加速,2010年10月1日,上海启动试行《企业各类人才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试行意见》。
上海《企业各类人才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试行意见》的试行,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和热烈讨论,柔性延迟申请养老金与延迟退休年龄究竟存在何种联系,两者是否等同,值得思考。因此,课题拟对上海市民对柔性延迟申请养老金制度的意愿及具体实施的情况开展社会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从年龄上来讲,我们主要调查18-50岁的公民。处于此年龄段的公民对社会的贡献最大,创造的社会财富最多,对服务社会的责任更大。因此,在这个年龄段的公民对本次调查的意义最大。同时,为了使调查更加全面,得到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对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均进行了调查。
2)在地域上,我们主要调查地区为上海的松江区和长宁区。受到人力、物力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对上海所有地区进行全面的调查,我们选取了松江区和长宁区作为主要的调查区域。
1)问卷法
通过问卷法,我们不仅能节约时间、经费和人力,而且使调查结果更容易量化,使我们对调查结果的处理与分析更加方便,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对松江区和长宁区等居民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其中有效份数为506份,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
1.养老金申请/退休政策的现状。
2.柔性延迟申请养老金的人群偏好。
3.柔性延迟申请养老金居民的就业选择。
4.柔性延迟申请养老金与延迟退休年龄的关联分析。
5.居民对柔性延迟申请养老金的预期要求。
6.居民柔性延迟申请养老金的需求意愿。
2)访谈法
我们主要访谈的对象是松江区和长宁区的各个公司的在职人员、经理等, 访谈法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去了解人们对该制度的真实意愿,提高了调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问卷设计:2010年11月-2010年12月。完成课题思路的框架设计,制定柔性延迟申请养老金的意愿调查问卷,编写详细的个案访谈提纲,确定个案访谈对象。
第一次调查:2010年12月-2011年02月。主要在松江区展开调查,对松江区各个不同的小区居民进行了约300份问卷调查,对松江区内公司内部人员进行了实地访谈。
第二次调查:2011年03月-2011年04月。主要对长宁区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
数据处理:2011年04月-2011年07月。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做调查总结。
撰写调查报告:2011年08月-2011年11月。撰写“柔性延迟申请养老金”调查报告。
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发现在所有的被调查对象中有的选择延迟退休,的没有选择延迟退休。
对居民延迟退休的现状进行调查:
选择了延迟退休的居民中,有希望以后可以多领取养老金;的身体健康,以后可以继续工作;希望继续工作,保障生活质量;是企业的需求造成的;的希望自己能继续发挥余热;还有一些其他情况。
没有选择延迟退休的居民中,有的是想早点退休,领取养老金;是由于以前制度没有涉及;是因为身体情况不太好;是自己有意愿,但企业没有意向;的其他情况。
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发现在所有的被调查对象中有的愿意延迟退休,的不愿意延迟退休。
对居民对延迟退休的意愿进行调查:
愿意延迟退休的原因:的想继续奉献社会;的想让自己才干得带充分发挥;的认为延迟领取养老金等于延迟退休年龄,想自己多挣点钱;的认为自己身体健康,仍可继续工作;还有一部分其他情况。
不愿意延迟退休的原因:的想早点退休,领取养老金;的觉得占据了年轻人的岗位,就业更加困难;的认为可增加收入,保障生活水平。
关于延迟申领养老金对社会带来的损益问题:认为申领养老金等于延迟退休年龄,使部分群体获得利益,较不公平;认为减少了政府养老金缺口,却损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的认为有利于部分人才的有效利用;的认为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的属于其他情况(滋生官员腐败)。
在所有的被调查人中,有的基本内容都清楚;的没关注;的只是略知一二;的对此政策根本不了解。
关于对现行养老金制度的意见:希望提高养老保险水平;的希望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希望完善居家养老制度;的希望延长法定退休年龄。
从得出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选择延迟退休的居民占得比例较少。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以前的制度没有涉及和身体状况不太乐观,还有部分是想早些领取养老金。但还是有部分居民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有强烈的意愿选择了延迟退休。由此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采取“柔性”延迟退休的必要性。
在居民对延迟退休的意愿调查中,有意愿延迟退休的是希望利用自己的才干在社会上继续发光发热。在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收入较低、工作难度比较消耗体力的居民想延迟退休来早点领取养老金,保障生活水平。还有延迟退休带来了年轻人就业的困难也不容忽视。
对于柔性延迟养老金带来的损益问题,大部分是对此制度有不满的趋势。此制度虽然弥补了养老金缺口,给部分人带来了收益,却损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认为此制度较不公平,还有可能带来官员腐败的问题等等。因此对于群众对此制度的意见也是我们接下来应该解决的问题。
从整个调查来看,大部分居民还是都希望完善现今的养老保险制度。
因此,我们看到了柔性延迟申请养老金的必要性,此制度有利于部分人的才干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并且对养老金缺口的减少有很大的帮助。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此制度会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年轻人就业问题更加严重;引起社会不满;可能带来官员腐败问题等等。养老金制度的推广情况也不太乐观。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对完善该制度有很大作用。
1.严格限制申请条件。通过我们的调查,可以看到很多居民反应这项制度会带来腐败现象,对大多数人不公平。我们可以对进行高科技研究的对国家科技进步方面有重大贡献的人才放宽限制,而对处在企业或政府较高职位却无所事事的人员进行严格的限制。这样,我们可以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而且使人才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好处另外,对申请人数进行限制,减轻年轻人的就业负担。
1)首先考虑在国家研究所工作的高科技人员,条件满足对国家科技方面有重大贡献的、工作业绩突出者优先,申请人员名单应由研究所经过严格审核。
2)根据对国家经济建设贡献的不同对企业的名额进行分配,企业内部也必须进行严格审核,以工作业绩突出,综合能力较强者优先。另外限制企业领导的人数,做到领导、职工人数均衡分配。
3)对延迟申请的年限进行限制。在考虑个人申请年限的情况下,根据个人才能的情况,来限制延迟申请领取养老金的时间。
2.制度施行的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2)制度可以通过像企业、学校下发推广制度的文件,做到让企业、学校的每位职工都能更好地了解该制度,并开展有关该制度的培训会议,向职工传达有关制度的信息。
3)户外广告、报纸也是推广制度的重要渠道。报纸和户外广告对制度的推广起到辅助作用,让居民在业余休息的时间便能了解到该制度。
随着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__高龄、失能、失独老年人大幅增加、空巢化和小型化趋势日益突出,需要进入养老机构照料的老人日益增多,养老护理员作为新兴职业,呈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总趋势。培养造就数量充足、素质优良、技能精湛的养老服务人员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养老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但目前山区养老护理的队伍中存在专业养老护理员数量严重不足问题,是什么导致这一原因呢?在山区想做一名专业的养老护理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临着世俗观念、收入低、压力重、没有职业认同感等诸多困难,直接影响了福利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专业知识的欠缺养老护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日常照料,还包括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康复等方面的内容,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现实工作中护理员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就上岗了,原则上是老护理员带班1~2周就开始独立工作,仅局限于实际操作的学习,一般都是边做边学,理论上的培训很少。我院就存在养老护理队伍中专业医护人员不愿意进养老机构,而招进的养老护理人员中年龄普遍较大、文化水平低、没有受过专业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护理技能培训,出现了“专业的人不肯干,肯干的人不专业”。护理员对素质与行为规范、心理护理知识、一般护理知识、营养与饮食、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观察、常见症状、老年病护理等知识掌握肤浅,不能全方位应对各种老年人的整体护理,提升服务质量就成了纸上谈兵。
社会地位的低下受传统世俗、家庭观念的影响,山区县对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存在着一定的歧视现象,大多数人不愿意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当前不仅护理学院的学生对养老护理敬而远之,就连“4050”人员也对此退避三舍。很多人认为服侍老人又脏又累,是低人一等的工作,收入低、压力大、工作脏、社会地位低,稍有条件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护理老人的行当。因此,从事该行业的人主要是年龄大的下岗、失业人员和一些农村务工人员,女性占绝大多数,而男性少有问津。对护理员的职业歧视同样存在于一些入住老人及其家属的观念中。不尊重护理员,当自家的保姆一样对待。甚至遭受来自老人的猜疑、误解和不文明行为的侵扰,以及老人亲属的斥责和上访,这也是影响养老护理员队伍发展壮大的最主要因素。
工作责任压力重大养老护理服务是一项长期、连续的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异常繁琐。面对的是痴、呆、傻的肢残、智残、失能的弱势群体,护理员每天的工作就是给老年人洗澡洗衣、清理大小便、喂饭、翻身、喂药、打扫卫生等,为照顾好老人一天24小时他们都是忙上忙下,不敢有丝毫懈怠,加上老人的行为举止、性格脾气表现各异,护理员只有通过长期的观察、接触和沟通才能掌握。碰上老年痴呆严重的老人,会经常乱发脾气,甚至还会打骂护理员。另外老人身体比较脆弱,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问题发生率高,护理员的神经随时处于紧绷状态,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觉,避免老人发生意外,特别是遇到老人正常或意外死亡及家属无理取闹时,护理员更要承受巨大的责任压力和精神压力,所以担惊受怕成了这个行业从业者的一个心理特征。怕老人生病,怕老人受伤,怕老人在院里去世。养老护理员基本没有节假日和八小时内外之分,五一、十一、春节等重大节假日,由于许多老人在福利院生活习惯了,都不愿回家,而有些家属也不愿老人“侵占”他们得来不易的长假,于是,假日对养老护理员们来说就成了“奢侈品”,他们不得不牺牲自己与亲人团聚的机会陪护老人们。在院里护理员没有固定的假期,要休息还得履行请假手续办好老人护理交接。
养老服务是一项社会急需的新型职业,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的社会事业,政府部门应大力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倡导尊老爱老的社会风气,营造尊重老人,尊重养老护理员的社会氛围,教育人们摒弃职业贵贱之分的观念,树立养老护理工作是平凡而伟大的,是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崇高职业理念,把养老服务行业建设成为社会上一项受人尊敬、令人羡慕的职业,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另外福利院领导要注重提升养老护理员的幸福指数,在生活上对他们多关心,精神上多鼓励,物质上多支持,才能使他们安心工作,并在为老服务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体现养老护理员职业的重要社会价值。
一是专业队伍培训。高度重视养老护理员教育、培训工作,与人事、教育部门研讨在当地职业院校开展养老护理专业,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对在岗的护理员通过“送出去、请进来”方式让护理员积极参加培训,增强业务技能知识,定期组织开展养老护理技能竞赛,激发员工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情,促进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二是职业道德培训。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岗位,树立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的思想。看得起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树立职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三是心理素质培训。教育大家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要教育服务人员把老人当作亲人那样对待,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转变大家鄙视看不起这项工作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平凡的岗位作出非凡的业绩,只要是为人民服务,就是最崇高的理想。
建立激励机制针对养老护理员队伍难招人,难留住人的现状,以及现有队伍素质与当前需要不相匹配的问题,各级应加强养老护理激励机制建设。
一是物质激励。物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觉悟是从物质利益中产生出来的,物质的满足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对工作中作出较大成绩和贡献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
二是待遇激励。发挥养老护理员的能动性,有效激发护理员创造性的工作,关键是要加强绩效考核,建立一个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并不断完善激励机制。目前护理员的收入并不太高,养老机构可以采取护理岗位津贴、护理员职业技能职称津贴、提高加班夜班费用等手段,提高护理员的待遇;
三是感情激励。领导者要与职工在感情上多相互沟通交流,注意融洽上下级关系,学会以情动人,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员工,时时处处尊重、关心、理解他们,当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哪怕只有点滴的进步和起色,领导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能从微小进步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能忽略细节,舍小求大,要随时注意捕捉员工身上的闪光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不断拧紧上进的发条;
四是荣誉激励。荣辱之心,人皆有之。从理论上讲,人们的需要是从生理需要到社会需要再到精神需要,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当个人的物质利益得到满足后,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就占据主要地位。只有当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信任、表扬和荣誉后,才能促进个人不断进度,将自己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和聪明才智发挥的淋漓致尽。
一是强化养老行业自身建设。注重“素质”意识,德才兼备,首先要加强自身法律道德素质,做到依法行事、无愧于心。其次加强业务培训,把护理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学会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最后,要努力提高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能融洽的和周围同事相处,和老人相处,和家属相处,懂得护理老人要察言观色,和家属交流要善于理解言下之意、弦外之音;
二是大力宣传养老行业工作。政府部门要对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进行宣传教育,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养老护理工作人员的先进事迹,让人们了解养老护理工作既是一项集养老知识与护理技能于一体的技术工作,更是一份集传承孝道与弘扬美德于一身的高尚职业,他们小到替不能在父母身边照顾的儿女尽孝,大到为政府、社会及家庭缓解养老压力,其社会价值不言而喻。
三是培育和宣传行业典型。搞好对内对外宣传,树立良好的福利院形象抓好以点带面,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艰苦奋斗、不怕苦累、一心扑在事业上的好典型,发挥榜样的带头示范作用,“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把本单位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宣传出去,既鼓励了本人,教育了大家,又提高了单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