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起草领导讲话稿(优秀六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起草领导讲话稿篇一
;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心得体会起草领导讲话稿,不但能反应 1个单位整体素质和工作风格的优劣,而且是平衡 1 个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风格的重要标尺。
1、博学是条件,起草领导讲话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掌握领导讲话稿的写作方法,是每一个机关干部应具有的 1 项基本技能。领导讲话稿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和用处,大致分为重要会议、专业会议、专题汇报、礼仪致词等 3 类 22 种,触及内容广泛,或要求庄重严谨,或要求热忱奔放;
或要求通俗易懂,或要求富有文彩;
或要求振奋人心,或要求入情入理。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讲话场合和听众肯定讲话稿的风格,这就需要起草者具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 1 定的文字功底,否则很难胜任这项工作。
首先,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写作的基础和指南。没有党的线路、方针、政策这个理论功底,写作时就没法进行理论思惟。而理论思惟对我们构成正确的工作思路,实现工作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同志认为理论是虚的,这类说法是片面的,由于理论是我们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根本,务虚是为了更好地务实。没有理论,知识是死的;
有了理论,知识才能活起来。我们常常说写材料要有高度,就是要有思想政治理论这个高度。1 些文章写得很大气,有“气吞万里如虎”之;
1 些文章写得小鼻子小眼,如“马尾巴栓豆腐——提不起来”。除个人性情、气质等因素外,与起草者的理论水平和思想修养有直接关系。
了哲学可使人变得聪明,头脑活、眼睛亮、办法多。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也不能算明白人。他还说:“我接触过若干个很不错的同志,工作很努力,天赋也很好,就是在这点上不肯下工夫,工作上常常干胡涂事、吃胡涂亏、占胡涂便宜。”学材料光靠努力不行,还要得法,得法就是要学好哲学。固然,写好领导讲话稿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而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告知人们掌握认识 1 般规律、特殊规律的方法,提高分析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与时俱进、开辟进取的精神,养成综合分析、总结归纳的习惯。这是起草好领导讲话的基本功。
第 3,要认真学习语言文学知识。“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起草领导讲话稿要懂语法、修辞和逻辑。语法研究的是组词造句的规则。学习语法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从理性上认识语言的结构规律,并应用规律指点我们的实践,消灭病句,把文章写通顺。起草讲话稿不但要注意组词造句,还要讲求表达方式。学修辞的目的就是掌握语言表达方式和技能,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把讲话稿写得准确、鲜明、生动、优美,文通意顺,文彩飞扬。经常使用的修辞情势有比喻、夸大、对照、对偶、借代、设问、排比、反复、双关、比拟等 10 几种。有的领导讲话稿写得干净爽利、形象生动,是由于起草者具有高超的语言应用技能;
有的之所以犯偷换概念、拖泥带水、自相矛盾等毛病,就是由于起草者没有掌握最少的语言文学知识。
知识转化为技能必须经过实践这个中间环节。用筷子吃饭是 1 种很简单的技能,只听人家说,看人家做,自己不拿 1 双筷子在手里练 1 练,也是掌握不了的,何况是写作这样复杂的技能!因此,提高写作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胆实践,多写多练。
(1)多动笔。多动笔就是通过量写多练来增强写作能力,提高领导讲话稿的水平和质量。除掌握正确的方法外,关键是熟能生巧。“台上 10 分钟,台下 10 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动笔之前先动脑,意在笔先。现在部份讲话稿质量不高,主要缘由是动笔前准备不足、思考不深。所以,我们要大量掌握素材,然后经过仔细研究和正确分析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归纳、概括和提炼,构成正确的观点和思路。对初学者来讲,1 开始写不好不要紧,只要坚持写、认真写,时间长了必定会有提高。既不要把写作看得轻而易举,又不要看得高不可攀;
不能有畏难情绪,要牢记“先天不足后天补”的深入道理。
(2)多讨论。“3 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掌握学习公文写作的基本知识,掌握公文取材立意、文种格式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的同时,还要找 1 些好的文章精心研读,用心琢磨其思路及语言风格,仔细体会其谋篇布局、情势特点等,掌控领导讲话稿写作的基本规律,特别要重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凡是重要讲话稿的写作,无妨先开个“诸葛亮”会,让参与起草的同志都谈谈自己的想法。实践证明,许多灵感的“火花”都是碰撞出来的。我们要重视和加强协作,群策群力,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
磨,字斟句酌。如何修改讲话稿,主要看主题是不是扣紧,框架是不是公道,内容是不是遗漏,重点是不是突出,文句是不是准确。比如,各大标题下的小标题是不是紧扣所属的大标题,整体结构有无环环相扣、周到严谨。“淡妆浓抹总相宜”,要着眼于增强讲话稿的针对性,对本部门重点工作予以“浓抹”,1 般性要求予以“淡妆”,乃至略去不提。起草者 1 定要有忍痛割爱的气度,即便是自己冥思苦想的所谓神来之笔,如果冲淡了主题,也要绝不犹豫地予以舍弃。然后,再检查 1 下有无错别字,有无语病。每写 1 篇讲话稿,都回过头来总结1 下经验教训,特别要把初稿和修改稿认真对比,从对照中体会应当怎样写,不应当怎样写。鲁迅先生说过:“好文章最少要改 5 遍。”3、厚积是基础,起草领导讲话稿必须“锲而不舍,广撷博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累材料对起草领导讲话稿相当重要。资料可分 3 类:第 1 类,政治理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法规类材料,特别是与本行业密切相干的理论和政策法规。它们能帮助作者掌控讲话稿是不是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解决讲话稿是不是有“硬伤”的问题;
第 2 类,本单位的工作思路、历史传统、文化理念、本行业基本材料和前沿情况。它们主要用来摸清下情,决定讲话稿是不是联系实际,避免出现空话、外行话;
第 3 类,行内行外、国内国外与业务有关的学习性、启发性材料。它们决定讲话稿能否创新,对以文辅政、发挥好顾问助手作用很有帮助。
不但要从书刊、报纸、网络上搜集素材,而且更要从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沿,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发掘鲜活的第 1 手资料。1 篇观点新、份量重的领导讲话稿,离不开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3 是学会“听会”。“听会”是掌控领导思路的重要渠道。实际上,领导在大型会议上所作的讲话,常常是前 1 阶段点滴观点的“集成”,领导在平时的即兴讲话中,常常流露出 1 些重要观点。我们要善于在“听会”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对重要内容予以标注,以便需要时迅速查找和应用。
4、善悟是关键,起草领导讲话稿必须“顿修渐悟,举一反三”悟性是人们对事物的体会和认识能力。起草领导讲话稿,悟性非常重要。一样的训练,一样的工作经历,有的起草水平只停留在 1 定的层面上,有的却能升华到较高境地,除客观因素以外,最主要的差别还是体现在会不会“悟”上。
第 1,观点要鲜明。起草领导讲话稿不能走老路、走套路、走旧路,1 定要常写常新。在语言、思路、观点、标题、结构、文风上都要尽量创新,力求不断出新思想,不断有新创造。只有这样,才会给人线人 1 新的感觉。我们看 1 个人有无培养和发展前程,主要是看他是否是有悟性,能不能常常提出 1 些新观点,固然是正确的观点、科学的观点、给人以启发性的观点。现在的机关干部素质都比较高,能力都比较强,但是拿出材料来比较,常常就可以显示出区分。如何在讲话稿中出新意,简单地说,就是要紧跟时期新潮流,紧扣领导新意图,紧贴中央新精神,紧靠基层新情况,紧随工作新要求。这 5 个“新”,最关键的是题目要新,由于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由浅入深。有些工作重要程度不同,在起草材料时 1 定要处理好每一个层次之间的关系,1 般情况下要划分“辈分”,不是 1 个“辈分”的不能放在同 1 个层次。通常我们对材料的内部联系和层次划分有 1个形象的描写,叫“树冠图”,就是先分清哪些是树干,哪些是树干上的枝条,哪些是枝条上的小枝条。有些工作前后联系非常紧密,也要注意先写甚么,后写甚么。比如,我们讲项目建设工作:其 1,对已建成的项目,要提出加强管理,保证正常运转,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
其 2,对正在建设的项目,要提出保证质量,加快进度,力争早日投产达效的要求;
其 3,对正在报批的项目,要提出全力以赴,争取国家支持,尽快得到审批的要求;
其 4,对后续项目,要提出做好调查研究,建好项目库等前期准备工作。这些工作 1 环套 1 环,有着内在的联系。逻辑上弄清楚,工作部署和要求就明确了。为此,我们在起草领导讲话稿时,逻辑 1 定要周密,观点和材料要 1 致,论点和事实要符合,主题与内容要吻合。每部份写甚么,写哪几个问题,每一个问题分几个层次,每个层次怎样展开,1 定要交代得清清楚楚,让人 1 看就明白、1 听就明白。不能为所欲为、信口开合,更不能前后脱节,乃至杂乱无章。
的语言表情达意,而不是“臭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这样的讲话稿,大家才想听、爱听、耐听,闻有所思、听有所获。
第 4,成败要总结。“温故而知新。”每次起草的领导讲话稿都要认真分析,认真总结,看看哪些地方领导满意,哪些地方领导认为1 般,哪些地方领导不很满意,需要以后汲取教训。得过且过、不重视总结经验教训是很难提高写作能力的。在应用资料方面,要站在理解资料的基础上,把资料作为比较、鉴别的参照系,取其当中的成功和**的地方;
还可以总结资料中的弱点乃至败笔作为“反面镜子”进行对比,看看好在哪里、差在哪里,由此总结提炼出与众不同的思想和观点。那种不经过自己大脑思考,从网上 7 拼 8 凑的东西,是真正意义上的抄,既是怠惰的表现,又是无能的表现,更是 1 种极不负责的表现。一样 1 道菜,为何有的人做得好吃,有的人做得就难吃?这与刀工、火候、调料,和厨艺有极**系。起草领导讲话稿亦如此,占有一样资料而修养、个性、能力不同的人,写出来的东西也截然不同。只有善于总结和讲评,才能不断提高和创新。“竹子之所以长得快,是由于它每成长 1 步就做 1 次小结。”第 5,责任要加强。“责任心比能力更重要。”责任心是由心底发出的 1 种自觉自愿的心态,转化到行动上就是份内的事有责任去管,有义务去做,这是做好 1 切工作的条件和保障。有了责任心,才能在起草领导讲话稿时不遗余力,把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充分发掘出来。没有责任心,常常精神委靡不振、工作松松垮垮、办事马马虎虎、行动拖拖拉拉。起草讲话稿不舍得下工夫,又不愿意反复修改,寄希望于领导高抬贵手,顺利“过关”,这类态度 10 分有害。起草领导讲话稿标准高,要求严,需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第 6,团结要保护。团结就是气力,团结就是资本,团结就是财
富。起草领导讲话稿不是个人行动,是团队协作的结晶。1 个人的聪明有限,众人的智慧无穷。特别是 1 些重要的综合性文稿,既要搜集各个方面的材料,又要集中大家的智慧,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仅靠个人能力是没法胜任的,“千斤担子众人挑,众人拾柴火焰高”。其成功,包括着 1 个团队的智慧和血汗,每一个人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大家必须做到相互尊重,扬长避短,精诚团结,忘我奉献。要甘当无名英雄,不能争名夺利。事实证明,相互拆台,1 起垮台;
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只要团结 1 致才能构成强大的协力,这是起草领导讲话稿的有力武器,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
语言朴素,平实,亲切。
相关热词搜索:;起草领导讲话稿篇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起草领导讲话是机关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是实践性、综合性比较强,也比较难以掌握的一门学问。它既要完整准确地领会领导意图,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 性和创造性;
既要全面、辩证,又要力求讲出新意和深度;
既要有鲜明的思想性、理论性,又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
既要用事实说话,又要防止就事论事;
既 要掌握领导讲话的共性要求,又要体现不同领导的风格或特征,等等。这些问题把握不好,一篇好的讲话稿就很难产生出来。
一、全面、准确、创造性地领会领导的意图
一 是要注意站在全局和政治的高度领会领导意图。是不是从全局上、政治上思考问题,既是个思想水平问题,也是个站立点问题。这是领会领导意图的关键。领导思考 问题也好,发表意见也好,一般是着眼于全局,通过全局性的思考提出来的。越是高层次的领导,越注重政治性和全局性。作为机关的同志,尽管主观上也想站得高 一点,但由于受所处位置和本部门业务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有时对事物的认识,诸如对哪些问题需要讲,哪些问题没必要讲,各个问题分别讲到什么程度等,往往与 领导存在一定的差距。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了解全局、熟悉全局或由局部上升到全局的过程。什么时候我们把全局上的情况真正把握住了,对 领导交代的意图和要求,也就比较好接受了。当然,要实现由局部到全局的飞跃,是不容易的。具体到一篇讲话,从接受任务那天起,就应该进入角色,从领导的角 度考虑和透视问题。具体到平时的工作,必须时时注意全局情况的积累与掌握,作一些必要的“超级思考”,使思想经常处于较高的站立点上。
二 是要注意研究“上情”,吃透“下情”,在二者的结合上下功夫。上情与下情,是各级领导经常关注的两个基本方面,也是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这 就要求我们善于从上情与下情的结合上来把握领导思考问题的轨迹,掌握其意图的精神实质。对上边的东西不真正了解,领会领导意图就难以把握方向和原则.难以 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对下边的情况心中无数,领会领导意图往往容易原则来原则去,很难贴近实际,加以具体化。在这方面,我们一些同志,往往下功夫研究 不够。以研究“上情”为例,上级的重要文件来了,学上一遍两遍,就觉得差不多了,其实并没有钻进去,文件的精神并没有变成自己的思想,没能从中悟出独到的 见解,这样在领会领导意图的过程中,就会感到拓展不开,飞跃不起来。机关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上情”与研究“下情”,井从二者的结合上出主意、 抓落实。结合得越好,成果越大。当接受一项任务之后,一方面,要了解首长对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是怎样理解的,对部队的情况尤其是“热点”、“难点”问题是 怎么看的,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设想;
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多翻阅一些有关文件、材料,吃透上级的精神,了解下面的情况,通过这二者的结合把领导的意图融会 贯通起来。
对一些认准了的问题,该完善的完善,该充实的充实,这既是正确贯彻领导意图的需要,也是真正的对领导负责。
二、要处理好全面与求新、求深的关系
第一,在整体布局上要防止过分追求系统、完整的倾向。写文章贵在谋篇,有一个好的整体布局,就成功了一大半。在这方面,人们通常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过分追求完整、系统,生怕不全面,生怕分量不够,大一二三里面有小一二三,小一二三里面再分abc, 结果,要么前后之间尤其是主次之间有些内容相近或重复,要么该展开的展不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既是抓工作的艺术,也是写好讲话稿的基本要求。一个讲话 的容量总是有限的,想把每个问题都讲得很充分、很新颖,难以做到,能在几个问题或几个观点上有所突破,讲出点新意来,给人以较大的启发,就很不错了。所以 说,不论是讲话主题的确立,全篇的布局,还是大小层次,都有一个重点突破的问题。确立主题时,除了总结讲话以外,一般不要把面铺得太宽,要抓住当前最需要 强调、最需要解决和回答的问题来讲。在确立讲话的具体问题、具体层次时,能合的尽量合,能减的尽量减,注意瞄准一些难点、热点和部队建设中急需回答而尚未 回答的问题展开。
第 二,开掘要深,使讲话有纵深感。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既是一篇讲话成功的关键,也是起草者的功夫所在。我们讲材料平、给人打的烙印不深,原因多出在这里。该 放开的没有放开,该深入的没深入,写得很拘谨,听起来没劲。这样就很难打动人、启发人。写文章如同掘井,到了关节点上,你多挖那么一两锹,泉水可能就喷涌 而出,少那一两锹,就可能是一个枯井。然而,这“一两锹”挖下去能否见效,还要看你有没有真功夫,挖得准不准,得不得法。开掘思想的深井,必须站在思想理 论的制高点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辩证地分析事物蕴含的深刻思想和警世哲理。用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去思考,从革命的思想宝 库中汲取营养。因为革命领袖的经典论述是从大量的思想“矿藏”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精髓,是观察分析事物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一个思想理论肤浅的人,绝不可能打 出思想深井,写出精粹的文章来。另外,挖深井也不是一锹就能挖成的,而需要采取由浅入深、层层剖析的方法,从而使领导的讲话,言语不多道理深,使人听后越 琢磨越有味道,甚至回味无穷。当然,开掘要深,不是不照顾到面,也不是漫无边际地拓展开去。要展得开,还要收得拢,使文章富有弹性,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第 三,要善于“旧题新作”。起草领导讲话,一般都想写一些过去没讲过的话、没涉及过的问题,这种求新精神应该提倡。但在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老和新是相对的, 而且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可以说是老中有新,新中有老。不管形势怎么变化,部队建设的基本任务、基本内容都不会有多大变化;
不少问题,过去有,现在有,将 来也会有;
许多话题,过去讲,现在讲,将来还会讲。因此注重和善于“旧题新作”,乃是实现“新”、“深”要求的重要方面、重要环节。所谓“旧题新作”,主 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传统的东西,新形势下仍富有生命力的东西,由于种种原因被一些人忽视了,淡忘了,需要重新加以强调,加以恢复。这些问题尽管老,但 一旦与新的形势新的实际结合起来,往往就有了新的内容和特点。另一个是,探讨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有些问题所以长时间解决不了,或者反反复复出现, 从领导工作上分析,往往同固守某些旧的做法有关系,非来点改革不行。许多事实说明,新话题能写出好讲话,老话题同样能写出好讲话。不过相比较而言,后者更 难一些,需要下更大的功夫。要跨越这个难关,就必须勤于思考,反复比较,注意讲老问题时找出新的角度,分析新的情况,谈出新的认识,拿出新的办法。说到 底,就是要提高新形势下分析认识问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要努力增强讲话的鲜明性
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效果大不一样。领导讲话只有对当前人们普遍感到看不大清、把握不大准的难点、热点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不应该怎么看,提倡什么、反对 什么,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意见及态度,才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有些问题的是与非和政策界限越难以把握,有些事物的性质越难以判断,领导在自己的讲话及实际工作中,越要有一个明确坚定的立场和态度。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理直气壮,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旗帜。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提出问题要注意针对性。一篇讲话,有没有针对性,关键是看抓问题准不准。如何抓准问题?一 要善于“由小见大”,即透过一些具体的事情,发现带普遍性的问题;
二要善于由点及面,即通过对一两个具体单位、一两个事件的剖析,发现和找出面上的问题;
三要善于“见微知著”,即通过对某一个别现象和处于萌芽状态的事物的分析,或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向,或敏锐地发现带方向性、倾向性的问题。这里贯穿着一个基 本的思想,就是要注意抓大问题,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第 三,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体现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按照讲话的一般规律,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之后,还要给予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说,不但要告诉人家是什 么、为什么,而且要告诉人家怎么办,拿出具体的对策、办法来。这就要求我们在起草讲话时,不仅要在推敲观点、提炼思想方面下一番功夫,还要以更多的精力研 究对策,提出指导性意见。对策的生命力在于可行性,而要体现这一要求,就必须注意层次性和针对性。比如,同样是强调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军以上领导 机关来讲,主要应强调深入调查研究,从政策指导、理论指导、典型指导上拿出意见和措施;
对师以下部队来说,主要是积极主动地解决新形势下官兵在日常工作和 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总之,对各级领导和机关,要多讲一些大的思路、大的决策、大的主意;
而对一些具体工作,强调一下抓落实的重点环节、重要措施就 可以了,使下边在落实中有创造发挥的余地。
四、要有准确生动的语言
讲话也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明确的主张,都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同样的思想,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现在我们有些同志写讲话稿,往往语言枯燥乏味,句子又长又拗口,领导讲起来没有劲,群众听起来没有味。要改变这一状况,应该从以下四个环节人手。
一 是既要言之有物,又要准确贴切。过去讲,“事实胜于雄辩”,就事实本身来讲,它不能代替“雄辩”,但“雄辩”总是要以事实为基础的。在一个讲话中,主题、 观点是灵魂,而事实材料是血肉,离开鲜明、生动的事实,讲话就会成为空洞、苍白的说教。起草讲话重视用事实说话是对的,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其一,事实一定 要准确。作为领导,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自调查了解,从对领导工作负责出发,我们对需要在领导讲话中运用的事例,每个细节都必须搞得十分准确,不允许似是而非 的东西出现。其二,要善于从“总和”中把握好事实。列宁说过:在具体历史条件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个别的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物的联系中去把握 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把握事实,而是片面的或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 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所以我们在运用事实时,不能搞事例的堆砌,更不能用个别代替一般,要在占有大量真实材料的基础上,作一点总的概括 和量化分析,从概括分析中认识事物的基本性质和现状。典型事例的运用,不在多,而在精,关键是要有代表性,能够集中反映事物的本质。还要通过由此及彼的分 析,在事实与观点之间架起一道“桥梁”。那种“观点加例子”的简单写法是要不得的。
江泽民主席的重要讲话,对一些史料和先贤的名言信手拈来,给讲话增色不少。从这里看,要有生动的语言,首先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几套笔墨,这样你在面对 不同的场合和对象时,才会游刃有余,举重若轻。
三 是要用寻常的语言说,把深刻埋在浅显中。讲话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契合,越自然、越顺畅,效果就越好。有经验、有水平的领导者,在讲话时都是雍容大 度、从容不迫的,用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语言来阐述深刻的道理,在不知不觉中征服听众,抓住大家的心。但我们有些同志写讲话,总喜欢卖弄,有些装腔作势, 结果既不上口,又叫人麻沙沙的。有的领导上台讲话时,念到一些地方,实在说不出口,只好皱皱眉头跳过去,这是很煞风景的。真正的高手是不屑于卖弄的,有时 甚至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话说得极其简朴,甚至带着“土气”,但好念,中听,越咂摸越有味道。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写领导讲话造诣比较深的一位同志,在谈 到军委几位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时说道:这些讲话,都是用的短句子,许多地方都是一个短句一个句号。这种语言表达技巧,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 是要掌握打烙印的语言技巧。一个好的讲话,听了以后可以使人记住重要的观点和精彩的语言。像***《为人民服务》演讲中的“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鲁 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讲到的“民族的脊梁”,都给人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印象。如果语言平平淡淡,像一碗白开水,便难以给人留下值得回味的东西,讲话就难 免逊色。根据一些成功的经验,讲话语言要打烙印,就要揭示本质,一语中的;
就要有特点、要个性化;
就要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近几年在一些领导讲话中所提 到的“以务实为荣,以落实为贵”、“正正派派当家,清清白白理财”、“摆脱功名利禄的驱使,经受住‘酒绿灯红’的考验”等语句,都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五、努力寻求最适宜的结构
如 果说文字是思想的载体,那么,结构就是思想的骨架。结构虽然古已有之,但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是系统理论在写作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好的结构可以使讲话思 想鲜明、文字精炼,有利于拓展语言和思维的空间,收到总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写文艺和新闻作品,在结构上创新是比较难的,作为以朴素、鲜明、深刻和针 对性为主要风格的讲话,结构创新就更难。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难,就忽视讲话的结构,而应该认真研究。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使我们写的讲话有一个最恰当、最 适宜的结构,更好地阐发思想,表达主张。
我们把这两种结构比作“开塘”与“掘井”。这两种结构方法孰优孰劣,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不要硬做文章。一般来说,“开塘”式的写法篇幅大,思想容量也大, 写作的难度也相对大一些;
而“掘井”式的结构,容易写得集中和精炼一些,但在逻辑性上要求比前者要高一些。
在 行文的结构上,还有两种常见的方法。一种是在一个题目和段落里,把要表述的意思,平行地、分条列段地写下来,通常用“一、二、三……”或“一是、二是、三 是……”来界定和区分。这样写,好处是比较条理,眉目清楚,但不足的是,给人以零碎和呆板的感觉。中国人写东西有“无三不成文”的习惯,有时候,你其实只 有一两点新一点的思想,为了敷衍成篇,硬拼凑出三四层意思来,就免不了生拉硬扯。把一些可说可不说的话也写上来,不但文字冗长,而且容易把新鲜和重要的思 想,淹没在一般化的东西里面。另一种是,需要表达什么思想,就集中地用一段和几段文字把它写完。为了与上面那种条分缕析式的写法相区别,我把这种写法叫做 “板块式”。这种写法的好处,是文字精炼,表述集中,比较大气,作者可以大刀阔斧地写,写得酣畅淋漓,并且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把最深刻、最重要的思想, 集中而鲜明地凸现出来。现在中央和军委领导同志的讲话,一般都采用这种写法。为了形成板块,就要学会“滚雪球”,把零碎的变成规整的,把杂乱的变成有序 的。这种写法也有一定的难度,看似自由,实则有其内在的脉络,如果想不通、理不清,容易写得繁杂和零乱。具体用什么写法,一是要看领导的表述习惯,二是要 看内容和场合。如果是在气氛隆重热烈的场合,需要讲出点激情和气势来,最好用“板块式”写法。如果是拟发言提纲,或者给领导起草的讲话稿是在比较宽松自由 的场合讲,则不妨分条列段地写,这样别人听起来清楚一些,同时也给讲话者留下了发挥的空间和余地。两种写法各有千秋,在具体运用中,也不好截然分开。常有 这样的情况,整个讲话基本上是用“板块式”写法,但在某一段落为了达到特殊的效果,又专门分条列段地写,如概括几个特点、提出几条原则、总结几条经验、反 思几条教训等。总之,讲话的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一定之规,怎么有利于表达就怎么写,怎么出效果就怎么写。极炼如不炼,精思归自然。看似漫不经心, 娓娓道来,却越发显得老道、成熟。
六、要体现领导的特点和风格
写领导讲话,很重要的是“把领导写进去”,体现出领导的特点和风格来。我们常说的“文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学习和掌握起草领导讲话的基本常识和一般性技巧,还要努力把握、理解、熟悉领导的个性特点和风格,防止把不同领导的讲话写成一个面孔、一个模式。
;
起草领导讲话稿篇三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讲话稿,讲话稿是领导人在开会前所作的讲话的稿件。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讲话稿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起草领导讲话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领导讲话稿,是指以个人名义代表组织发表的书面材料,是处理公务活动的一种组织行为。这个定义,是我参考有关书籍和文章后的理解,不是权威说法,大家也可以谈自己的想法。
无论怎么看,我们都可以感受到领导讲话稿的三个特征:一是以领导名义发表;二是代表组织行使职权的行为;三是处理公务活动的行为。
第一,领导讲话稿姓“公”、不姓“私”。领导同志发表讲话稿是基于公权力的一种组织行为,不是个人的事情。秘书人员在起草领导讲话稿时,要与写自己的文章区别开来,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要有理论和文件依据,要符合实际情况,要体现领导同志的思想和意图。
第二,领导同志发表讲话稿是在行使“话语权”。一个人担任领导职务以后,就成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引人关注。领导同志发表的讲话稿不一定是文件,却往往是文件的解释,政策的宣传,也是工作的部署。由此,可以得出一个领导讲话稿的概念,领导发表讲话稿就是在行使一种权利,即“话语权”。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帮助领导同志起草文稿也是在间接的行使“话语权”,具体讲叫“参谋权”。因为写进文稿的内容,如果领导同志没有否定,征求意见时别人也没有反对,就变成了组织决定。
第三,机关工作人员要树立“以文立身”的思想。机关工作需要大量的文字来体现。很多领导同志感叹,机关的人不少,但能动笔的人不多。我个人认为,“笔杆子”是机关最稀缺的人才资源之一,能协助领导行使“话语权”的笔杆子是机关最可贵的人才资源之一。现在,机关干部素质越来越高,有培养潜力的人很多,在座的同志都很优秀。省委组织部和省直工委举办这个培训班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前进,为省直机关培养更多的“笔杆子”。如果每个人都能拿起笔为领导搞好服务,机关的素质和能力就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领导讲话稿最重要的使命是解决问题。这一本质,要求讲话稿在内容上必须达到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
一是思想性。指讲话稿内容要有一定的思想高度,使参加会议的同志听了以后,在认识上有新的提高,在观念上有新的发展,达到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的目的,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是针对性。指讲话稿内容要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实事求是地总结成绩和经验,客观实在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真正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
三是指导性。指讲话稿内容要为今后的工作提出要求、明确目标、制定措施,使大家清楚地知道前进的方向和工作的路数。
四是政策性。指讲话稿内容要把上级领导同志的讲话稿精神和上级组织的文件学通弄懂、学精吃透,并善于在结合上下功夫,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提出既符合上级要求、又切合自身实际的政策措施,为具体工作提供政策依据。
五是可操作性。指讲话稿内容要有明确具体、便于执行的要求,使大家知道该办什么、该怎么办、该办到什么程度,让讲话稿精神真正落实下去。
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在要求,是从内容上评价和判断一篇讲话稿质量高低的参照尺度,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
作为一种常见的、严肃的文体,领导讲话稿从形式到内容都必须力求完美,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合乎规范,不能有丝毫马虎,不能出现文字表述上的“技术错误”。
一是主旨明确。领导讲话稿一定要有明确的主题。稿子的思想观点、引用素材、内容表述都要为主题服务,不能背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也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二是结构严谨。任何一篇领导讲话稿都应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之间相互承接、相互呼应,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层层递进、渐次展开。在谋篇布局的时候,先后顺序如何安排、重点内容如何突出,都要精心设计。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最常见的'逻辑结构:首先,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深刻认识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增强责任;其次,根据上级组织的部署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明确总的要求、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政策措施;再次,围绕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明确组织保障和落实措施,建立可行的工作机制,使各项工作细分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三是格式规范。领导讲话稿具有特定的文体范式,这是在长期的机关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既是内容表述的需要,也是形式完美的需要。从标题、导语、正文到结尾,都要严格规范,不要随意省略,也不要随意变通。
四是语言准确。领导讲话稿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转化为执行者的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具有权威性、严肃性,白纸黑字,难以否认,必须在准确性上狠下功夫,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言而可行,不能有差错,不能随意乱说。这也要求我们文稿起草人员,从开始起草到文稿出手,都要养成良好的锻词炼句习惯,一句话、一句话地写到位、抠准确,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好用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删掉废话,保留精华。我曾见过有的人写的稿子,被领导同志戏称为“每句话都有问题”,出现这样情况,还是因为行文的语言习惯不好,锻词炼句功夫下得不够。
起草领导讲话稿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开会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形式。无论是大型会议还是一般业务性会议,要开好一个会,材料很关键,有句话说“开会就是开材料”,足以说明会议材料的重要。会议材料从大的方面讲,其文体都应归到“讲话”类,如党代会的报告、大项工作部署、展开时的动员等等。领导讲话,是每次会议的“重头戏”之一。通过领导讲话,表明个人或本级组织的主张、见解、要求,进行宣传或开展工作,是工作实践的必须。因此,领导讲话,在机关文秘特别是领导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讲话材料是领导在一个时期、一项工作中主要思想和意向的反映,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讲话就是一个信息“窗口”,它告诉人们上级党委机关正在筹划和实施哪方面的工作,领导在关注什么,对某个问题、某项工作,是怎样认识、如何筹划的。一个好的讲话稿,可以使下级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上情,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反之,就可能使下级感到不知所云,造成工作思路上的不清,甚至产生误导。其次,讲话材料是领导参与政务活动的一种主要方式,直接影响到领导的形象和威信。像部署动员、总结报告、传达贯彻,以及社交礼仪等等,都要运用领导讲话这种方式,领导的每次讲话,都是其思想水平、能力素质、文化口才在群众面前的全面展示,讲话材料写得如何,影响着领导的威望。再次,领导讲话也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某种程度上关系着部队建设的质量。一个成功的讲话材料,往往使人豁然开朗,这种指示和点拔,对于帮助大家理清工作思路,明确落实招数,增强工作实效,大有益处。实践证明,讲话材料的针对性、指导性越强,对部队建设的推动作用越大,产生的影响就越深远。
领导讲话非常重要,各级领导由于工作繁忙,不可能都亲自写,大量的要由机关代为起草。因此,我们要把它作为一门必修的基本功,加强学习研究,不断探索总结,勇于锻炼提高。怎样起草领导讲话材料,结合我个人的工作实践,有几点感受和体会,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主要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领会领导意图,鲜明确定讲话主题
一是要善于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理解领导意图。领导处于领导岗位,统揽着经济建设方方面面的工作,思考问题,发表意见,首先是着眼全局提出来的,越是高层次的领导,越是从全局上、政治上思考问题,思想水平和站立点就越高。机关的同志,尽管主观上也想着站得高一点,但由于岗位和业务工作的局限性,有时对事物的认识就往往存在一些距离。这种因看问题的角度、高度不同而导致的对一些问题认识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机关的同志与领导难以实现同步思维,起草讲话材料时,领导意图也就难以得到很好的领会和体现。如何缩小机关和领导之间的这种差距,提高讲话材料的起点和层次,关键是要从政治上、全局上去多作思考。一个是平时要注意对全局情况的学习、积累与掌握。平时多学习,勤思考,知识面就宽,视野就开阔,看问题、出思想,起点就高,就能够不断地了解全局、熟悉全局,实现由局部到全局的飞跃。再一个是从接受任务那天起,要尽快进入角色,从领导的角度考虑和透视问题。就是说,假如自己是领导,需要讲哪些问题,没必要讲哪些问题,哪些问题需要作具体深刻阐述,哪些问题只需要作简单附带,心里要多琢磨。这样,钻得越深,材料的立意就高,就越能接近领导的思想高度。比如,我们起草一个领导在一次基层建设大会上关于抓好基层建设的讲话,就必须有两个方面的准备:①学习和掌握近年来局有关大抓基层建设的一系列文件、指示和要求的主要精神,其他单位基层建设好的做法及全局各单位基层建设的基本现状等等;
②熟悉和分析主讲领导近几年关于对抓好基层建设的一连贯思想、要求,平时最爱强调的、提倡的、最爱抓的方面,等等。
二是要善于从上情和下情的结合中分析领导意图。领导意图从哪里来?我看还是来自于对上级指示精神的学习贯彻,来自于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判断。因此,上情与下情,是各级领导经常关注的两个基本面,也是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理解和把握领导讲话的意图,就要求我们要善于从上情与下情的结合中来把握领导思考问题的轨迹,掌握其讲话意图的精神实质。这一点,主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努力吃透上级的指示精神。就是要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方面的文件,学习三代领导人有关方面的论述,特别是学习了解上级在这方面有什么新的指示、规定,有什么新的举措等等。还是起草抓基层建设的讲话这个例子,吃透上级的至少要做到两个方面:①要了解掌握《纲要》兰州军区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的决定》和省军区《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要则》对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的基本要求,熟悉和领会省军区党委、分区党委对抓好基层建设的总体部署要求;
②主讲领导对上级指示要求的新认识、新感受和新要求。如对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分区领导经常强调:要加大调整改革的力度,确保组织和人员的落实;
要加强对基干民兵连、民兵应急分队、民兵信息分队“三队”的适应训练和教育管理,提高整体遂行任务的能力;
要进一步转变作风,不尚空谈,扎扎实实抓落实,等等。对上边的东西不真正了解掌握,领会领导意图就难以把握方向和原则,就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另一方面,要切实摸清部队建设的有关情况。就是要掌握部队建设中有关大量的数据材料。如果对下边的情况心中无数,领会领导意图往往容易原则来原则去,很难贴近实际,加以具体化,写出来的讲话材料也没血没肉,没有说服力,缺乏针对性、指导性。第三个方面,要学会“上情”与“下情”的结合。就是要对“上情”和“下情”进行思维上的“二次加工”,变成自己的思想,悟出独到的东西,这样在领会贯彻领导意图的过程中,就能扩展开来,飞跃起来。领导对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是怎样理解的,对部队的情况尤其是热点、难点问题是怎样看的,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设想等等,就能够比较好地融会贯通了。比如,就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而言,最近几年,从总部到省军区都在强调要加强城市企业武装部建设,确保武装部机构稳定;
要高度重视国防动员工作,搞好国防教育、健全完善国防动员机构及启动运转;
突出抓好“三级军事部”和“三队”建设;
进一步加强党管武装工作等等,在起草领导讲话时,要依据上级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单位在这几个方面的实际,分析把握讲话内容。
三是要善于从连续性一贯性中去把握领导意图。领导的思想是发展变化的,但在一些基本的、根本性的问题上,又大都始终如一、一以贯之。因此,领会领导意图,必须坚持联系与发展相统一的观点,注重其思想的连续性、一贯性。具体说,要善于从领导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机、针对不同对象的讲话中去把握一些共性的东西,用这些共性的东西开阔我们的思路,丰富和充实领导最近强调的一些思想观点;
要注意从领导平时经常流露和表达的一些思想观点中去理出一贯的、基本的思想,以这些基本的思想为指导,加深对领导新提出的思想观点的理解。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遵循领导意图,又不拘泥于领导的某句话、对某个具体问题的认识,对一些认准了的问题,该完善的完善,该充实的充实,这既是正确贯彻领导意图的需要,也是创造性地发挥和拓展领导意图。比如,一般情况下,领导讲话要先讲抓好某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讲时近的国内及其单位形势,然后提出要求。要记住一个领导与一个领导讲话的“个性”是不一样的。
四是要善于讨论,在平等交流中去了解领导意图。主要指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要多问问身边的同志,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尽量全面深刻地了解领导思想、经历、素质、爱好、风格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要多向机关老一点的同志、多向与材料内容相关部门的同志请教。机关老一点的同志,自然了解领导多一些,把握领导思想也就好一些:与材料内容相关部门的同志,比较熟悉某项工作,比较清楚领导对某项工作的看法、主张,听取他们的意见,做到集思广益,对更好地领会领导意图大有帮助。另一个方面,就是要争取多与领导本人接触,尽可能多地听听领导本人的思想和想法。哪怕是断断续续、一点点的交待,里面都闪烁着领导的思想火花,下来后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反复琢磨,就可以比较好地领会领导的真正意图。有时如果自己与领导的思想想法不是很一致,或者感到有的问题领导一时没有想到,或想得不全面,就要主动提出来,有根有据、有理有节地说服领导,争取把好的思想观点写进去,变为领导的思想,变为指导部队工作的依据。但必须调强一点,如果自己的想法提出后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就说明与领导意图还有差距,就要舍得放弃,无条件服从。
二、注重把握领导个性,充分体现风格特征
一是要把握身份特点。决定领导身份特点的一般有这么几个因素:一个是工作岗位,领导是军事领导,还是政工领导、后勤领导。再一个是资历,领导是年龄大、资历深的领导,还是年纪轻、资历浅的领导。还有一个是经历,领导是“基层”出身,还是“机关”出身。身份不同,讲话的内容、口气,表达方式也有区别。比如,军事领导,通常雷厉风行,给他们起草讲话材料,结构、语言要干净利落。政工领导,长期从事政治工作,给他们起草讲话材料,理论性、思想性要强一些。年龄大、资历深的领导在部队中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大的影响,德高望重,给他们起草讲话材料,有时为了强调某个问题,口气硬一点没关系。相反,年纪轻、资历浅的领导,给他们起草讲话材料,语气上要注意平和,不是特别需要最好不用强硬词句,指出问题或批评人的时候,更应谨慎,使用宜于部下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表达。出身是“老基层”的领导,他们从下边一级一级上来,基层经验丰富,对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情况非常熟悉,给他们起草讲话材料要多用下边的事例,多用事实说话,特别是他们比较熟悉的基层情况要多写一些。出身是“老机关”的领导,长期从事机关工作,给他们起草讲话材料,当然要求很内行,要特别注意观点的鲜明、结构的合理,材料的恰当,事例的典型、语言的准确、文字表达的流畅。送审前,一定要反复推敲,仔细斟酌。对他们提出的修改意见,一定要严格遵照执行,甚至照搬原话。
二是要把握语言特点。这是最能反映领导讲话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领导的语言特点,我们经常遇到的大致有四种:一种是习惯严谨。要求有较强的逻辑性,用字准确,上下对仗,不用过份的词语,不可随意夸大和发挥。另一种是幽默风趣。注重生动活泼,不呆板、枯燥的说教。有时常用一些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以及歇后语,顺口溜,有时还“旁征博引”,加以发挥,使讲话生动幽默,妙趣横生。再一种是善于鼓动。语言富有感情,爱憎分明,比较有力量。讴歌默赞美时,气势昂扬;
批评不满时,严肃激愤,通常多用响亮的词,多写短话,在视听效果上以激昂来抓住人、吸引人、说服人、感动人、鼓舞人。还有一种是通俗易懂。常常是形象地表述抽象的概念,通俗地阐释深奥的理论,简要地说明复杂的事物,轻松地道破严肃的问题。喜欢用一些地方方言,讲朴实的道理,深入浅出。用语上尽量少比较生涩难懂的词汇,多用简单、明了,甚至口语化的语言。
三是要把握性格特点。不同领导有不同的性格,不同性格的领导讲话材料写法差异很大。比如,有的领导性格直爽,讲话材料语句要干练、果断、坚决,简洁明快,常用短话、直话、硬话。有的领导性格细腻,讲话材料内容要具体详尽,有时要多引用详细的数据和事例,语句也可以长一点、软一点。另外,有的领导宽宏大度,讲话材料就容易通过;
有的领导特别挑剔,讲话材料很难过关;
有的领导很有主见,讲话材料一锤定音;
有的领导见异思迁,讲话材料改来改去,等等,我们一定要细加分析,准确把握,方可动笔。
四是要把握素质特点。主要指领导的思想水平和文字能力。思想水平不高、文字能力较弱的领导,给他们起草讲话材料,尽量用常用词汇表达,句子的结构要简单,表达的方式要常见。千万不可咬文嚼字,章法高深,表述深奥复杂。对于引经据典,明移暗喻的表达方式更要慎重使用。思想水平较高,知识较为渊博的领导,给他们起草讲话材料,难度较大,除了基本的要求外,要特别注意对文字的修饰和润色,对问题的深刻分析和理论阐述,还可以引用名人轶事、箴言警句等。思想水平高,文字能力强的领导,对起草讲话材料要求更高,起草时,围绕讲话的中心思想,材料如何运用,层次如何区分,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过渡,怎样照应,都要反复推敲。层次展开,要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叙述事情,要有前因后果,有发展过程;
议论问题,要论点论据充分,前后呼应,气势贯通。这里有一个《谁的错》的故事给大家讲一下,说明了“因人而异”表述风格的重要性。
三、正确处理求全、求实与求新、求深的关系,努力写出新意和深度
一是要防止和克服面面俱到、过于求全的现象。我们通常易犯这样一个毛病,就是过分追求完整系统,生怕不全面,不系统,生怕份量达不到,搞床上叠床。过去是无“三”不成章,现在是无“四”不成章。一篇讲话只少要写四个问题以上,往往是大一二三四套小一二三四,小一二三四再套abcd。其结果要么是前后之间、尤其是主次之间有些内容相近或重复,要么该展开的展不开,该说透的说不透,“犹抱琵琶半遮面”。解决这一问题,我觉得,就是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无论哪一篇讲话,它的容量总是有限的,想把每个问题都讲到,讲得很充分、很新颖难以做到,能在几个问题、几个观点上有所突破,讲出点新意来,给人以较大的启发,就很不错了。我们都有这种感受,为什么有的讲话使人听了以后久久不能忘记,就是因为这个讲话有新意,有深度,有特点,而有的讲话使人听了以后没什么印象,过后就忘,就是因为这个讲话平铺直叙,面面俱到,没有什么特点。所以说,不论是讲话主题的确定,全篇的布局,还是大小层次,都有一个突出重点的问题。除了总结讲话以外,一般不要把面选得太大、太宽,要紧紧抓住当时最需要强调、最需要解决和回答的问题来写。在确定讲话的具体问题,具体层次上,做到该合的尽量合,能减的尽量减,注意抓住一些难点、热点和部队建设中急需回答而没有回答的问题来展开,并重点剖析,写出高度和深度。
三是要防止和克服老生常谈、过于求稳保险的现象。一篇讲话材料,大家都想写一些过去没有讲过的话和没有涉及过的问题,写出点新意来,但一动笔,又总觉得都是一些老内容、老话题,要么写不出新意,要么想写怕不稳妥,不敢写,结果写出来总是“老脸孔”。对这个问题,我看要注重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个是要善于赋予老问题新的内容和特点。现实生活和工作实践中,问题的老和新是相对的,而且往往交织在一起,可以说老中有新,新中有老。不管形势怎么变化,部队建设的基本任务、基本内容都不会有多大变化。不少问题,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
许多话题,过去强调,现在强调,将来还要强调。(如抓落实的问题等)这些传统的尽管老的问题,一旦与新的形势新的实际结合起来,就能写出新意来。因此,我们要注重和善于“老题新作”,把功夫下在新老的结合上。另一个是,要善于发现新问题,探讨新思路、新办法。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部队建设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起草讲话材料时,必须着眼时代发展趋势,研究和探讨新形势下治军的特点规律,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拿出新办法。要做到这两条,首先,要有意识地加强思想锻炼。思想水平提高了,才能有思想上的敏锐性,才能掌握最新动态、最新变化、最新知识,才能有“新话”,写出新意来。其次,要深入实际。“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没有对生活的深入,没有对实际工作的探讨,不可能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尤其是对群众创造的新鲜事物,要及时予以支持,总结、集中、提高,上升为理性认识。第三,要有勇气。有了新材料,有了新观点,有了新思想,还要有勇气讲出来,写进去。有些同志有不少好思想、好见解、好建议,但就是没有勇气写,怕这些是书本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也没说过,写上去不妥。事实上这些担忧是没必要的。
四是要防止和克服居高临下,过于生硬说教的现象。领导讲话是给人听的,首先要让人有认同感,讲话时领导的表情,语气和态度,与会者的情绪和反应,均可在同一时刻显示出来。因此,起草讲话材料,要努力缩短领导与与会者的距离,力争造成平等、商讨的良好氛围。在称谓上要多用“我们”,少用“你们”;
在态度上要注意分寸,不要居高临下;
在语言运用上要朴实亲切,不要拿腔拿调。特别重要的,就是要讲得人心的话,要适应与会者的心理特点,尊重与会者的兴趣爱好,努力把话讲到与会者的心里去。要以心换心,多讲交心话,多讲真心话,多讲热心话,多讲关心话.既使是提出批评意见,也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四、注意区分不同类型。
按照要求规范写作讲话材料的种类很多,按不同的标准划分,可以有不同的类型。从形式上分,有即兴式讲话、要点式讲话、宣读式讲话等;
从内容和用途上分,有部署动员型、总结报告型、传达贯彻型、研讨辅导型、表彰号召型、社交礼仪型等。起草这些讲话材料,除了遵循一些基本常识、基本要求以及一些一般性技巧,即“四吻合四性”:要和领导参与活动的目的、意图相吻合,要和形势任务和部队实际相吻合,要和领导的角色与身份相吻合,要和会议的场合与氛围相吻合;
要有坚定的原则性、很强的针对性、感人的生动性、严密的逻辑性,等等,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格式和要求加以区别。这里,重点介绍几种常用讲话材料的基本写法。
一是部署动员型。专指工作部署会或动员会上的讲话材料。内容主要有:完成工作任务的意义,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需要把握的问题以及有关希望和要求。起草这类讲话材料必须注意三点:首先,要有很强的启发性。说理要有根有据,有理论色彩,通过阐述,使与会者对某项工作任务引起高度重视。其次,要有很强的鼓动性。语言要以肯定、表扬、鼓励为主,用字造句要讲究生动,通过阐述,使与会者群情激昂,鼓舞斗志。另外,还要有很强的指导性。不仅要讲清意义,更要提出指导性意见,使与会者听后在落实具体工作任务中便于操作。
二是总结报告型。专指某一项或几项工作、一段时期或年度工作总结会上的讲话材料。这类讲话材料的一般构成是:第一,要用确切的语言对工作作出评价。工作完成得怎样,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评价要实事求是。第二,要对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第三,要对今后的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这类讲话材料篇幅较长,份量较重,通常是会议的主报告,要求也比较高。起草时,除了要注意观点鲜明,层次合理,内容丰富外,主要是要安排好材料的结构,搭好骨架,理清脉络和思路,做到眉目清楚,使人听后感到有条有理,便于理解接受。
三是传达贯彻型。专指对上级会议、有关文件以及指示精神进行传达贯彻的讲话材料。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别人作专门传达,领导事后进行补充强调。这种讲话材料主要由个人的感受体会和贯彻的意见要求两部分组成。另一种是领导本人作传达。这种讲话材料,一般先要将上级精神或原文不动地作传达,或进行串讲,然后提出个人的感受体会和贯彻的意见要求。起草传达贯彻型讲话材料,主要应注意三点:一点是要准确把握上级的指示精神。十分重要的要原文传达,不是原文传达的要准确概括,不能随意发挥。再一点是要十分鲜明地表明领导的贯彻意见和态度,起好导向作用。还有一点是提出有关要求要清楚明了。
四是研讨辅导型。专指在座谈、讨论、研究、交流会上的讲话材料或讲课材料。研讨型讲话材料通常有两种结构:一种是纵式结构,围绕中心思想,先讲“为什么”,再讲“是什么”,然后讲“怎么办”。另一种是横式结构,围绕主题,并列提出若干个问题进行阐述。这类讲话材料内容上要强调思想性、理论性,语气上阐述观点、交流情况、探讨问题一般都是平等商谈。辅导型讲话材料,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围绕某一门学科或某一个问题进行系统讲解。如哲学、高科技知识辅导等等。这一类型的讲话材料,强调系统性、权威性和准确性,引用要有出处。还有一种是围绕某一项内容、某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如十五大精神辅导,《决定》精神辅导等。起草这一类讲话材料,可以先作整体串讲,然后写领导的感受和体会;
也可以就一个或几个重点内容、重点问题写领导的看法和收获。
五是表彰号召型。专指在表彰、庆功会议上的讲话。这一类型的讲话材料结构比较简单。首先,要交待背景材料,比如,在抗洪抢险营模表彰会议上的讲话,开始就要交待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洪灾,洪灾到了什么程度,带来了多大损失,部队是奉哪一级的命令,执行任务时间有多长,取得了多大成绩等等.然后,再介绍被表彰者的先进事迹。最后,发出学习号召。起草这类讲话材料,要注意两点:一点是交待背景和介绍先进事迹要高度概括,很少展开;
另一点是发出学习号召,重点要写清楚向先进学习什么。
六是社交礼仪型。专指在比较隆重的会议上或在比较隆重的交往场合上的讲话。如祝词、欢迎词等。这类讲话材料的内容通常有:代表个人或组织,对会议或某一件事表示祝贺,向对方表示欢迎或感谢,对会议或某一件事的意义进行充分评价,自己的感想等等。起草这类讲话材料,主要是要短小精悍,文字要干净,语句要朗朗上口,富有感情,一般不要超过2千字。
;
起草领导讲话稿篇五
;办公室人员如何起草好领导讲话文稿 办公室是指挥中枢,是办事机构,是“智囊团队”。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我的理解,首先要当好参谋,就是想办法,拿主意,辅助决策。其次要练好公文写作基本功,以文辅政。因此,当好参谋,便是办公室人员的重要职责,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公文、领导讲话等形式当好参谋助手,这就要求办公室工作人员智慧要高人一等,能力要胜人一筹,参谋要先人一招。毋庸讳言,当前,我们办公室干部参谋助手能力的发挥与客观要求还有差距,如:参谋 “浅”,有的同志遇事不能从全局出发,提出处理问题的意见、办法及建议缺乏力度;
参谋 “弱”,对工作提不出具体落实的办法,上级精神与基层实际怎么结合心中无数,没有创造性工作;
参谋 “单”,领导交待“一”就办个“一”,顺利的时候还能完成,一遇到变化,就乱了手脚,不知道如何随机处置。如何参谋?要开动机器常谋事。
我认为,当好参谋助手,办公室干部要具备超前意识,时刻想着应该干什么,吃透上头精神,掌握下头情况。领导决策前,广泛收集材料,提政策依据,供决策参考;
决策实施后,又要主动反馈,协助领导发现解决问题。要换位思考讲高度。为谁起草公文,就站在谁的高度来写,换位思考讲什么、怎么讲,就是“开门当秘书,关门当领导”。如果不是这样,要么从业务部门角度考虑工作谈得琐碎;
要么照搬照抄上级讲话,没有针对性,造成领导不满意,则是必然的。但是,起草领导讲话稿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邓小平同志指出:“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这深刻揭示了文稿在领导工作中的重要性。起草领导讲话稿是办公室人员服务决策和辅助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理论水品、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夫的重要途径。所以,写领导讲话稿要弄清三个问题,给谁写、写什么、怎样写。所以要做到“三研究”,研究人、研究事、研究文。今天,我就这些年来对领导讲话稿写作的看法和感悟与大家进行探讨,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基本知识 (一)怎样看待领导讲话稿? 领导讲话稿,是指以个人名义代表组织发表的书面材料,是处理公务活动的一种组织行为。这个定义,是我参考有关书籍和文章后的理解,不是权威说法,大家也可以谈自己的想法。无论怎么看,我们都可以感受到领导讲话稿的三个特征:一是以领导名义发表;
二是代表组织行使职权的行为;
三是处理公务活动的行为。
围绕这三个特征,要确立三个观念:
第一,领导讲话稿姓“公”、不姓“私”。领导同志发表讲话稿是基于公权力的一种组织行为,不是个人的事情。办公室人员在起草领导讲话稿时,要与写自己的文章区别开来,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要有理论和文件依据,要符合实际情况,要体现领导同志的思想和意图。
第二,领导同志发表讲话稿是在行使“话语权”。一个人担任领导职务以后,就成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引人关注。领导同志发表的讲话稿不一定是文件,却往往是文件的解释,政策的宣传,也是工作的部署。由此,可以得出一个领导讲话稿的概念,领导发表讲话稿就是在行使一种权利,即“话语权”。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帮助领导同志起草文稿也是在间接的行使“话语权”,具体讲叫“参谋权”。因为写进文稿的内容,如果领导同志没有否定,征求意见时别人也没有反对,就变成了组织决定。
第三,办公室人员要树立“以文立身”的思想。办公室工作需要大量的文字来体现。很多领导同志感叹,机关的人不少,但能动笔的人不多。我个人认为,“笔杆子”是办公室最稀缺的人才资源之一,能协助领导行使“话语权”的笔杆子是办公室最可贵的人才资源之一。现在,办公室干部素质越来越高,有培养潜力的人很多,如果每个人都能拿起笔为领导搞好服务,我们办公室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就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二)领导讲话稿的内在要求。
领导讲话稿最重要的使命是解决问题。这一本质,要求讲话必须先拟出提纲,而不能随感而发、随意而写,更不能信马由缰、写到哪里是哪里。因为领导讲话常常是代表一个班子、一个集体,讲话提纲须送领导审阅同意,重要讲话的提纲还要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所以,领导讲话稿内容上必须达到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即做到“三讲”“四要”。
首先做到“三讲”。围绕上级精神讲。传达不能走样,贯彻不能变形,很多重要的、核心的精神要原原本本传达。结合工作实际讲。传达贯彻是过程,落实是目的,落实不能“空对空”,而要“空对地”,也就是把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紧扣解决问题讲。不解决问题的会议不需开,不解决问题的讲话不必讲。写讲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动发展。
其次做到“四要”。一要大处明晰。整个讲话讲哪几点、回答哪几个问题要十分明确。比如有的领导讲话稿第一点讲为什么,第二点讲是什么,第三点讲怎么做。总的要求是,层次必须分明,不能模糊甚至前后打架,逻辑必须严密,不能脱节甚至混乱。二要重点突出。少数讲话需要面面俱到,更多的讲话需要重点突出。三要观点鲜明。讲话是观点的集合,观点是思想的结晶。一篇讲话,主题是最大观点,还需要有众多的分观点、小观点来支撑主题,主题如“明月当空”,观点是“众星捧月”。这些观点可以通过分级标题来体现,也可以随处“闪烁”在讲话中。观点从哪来?从实践中发现,从思想上发掘,领导那儿可得到,基层干群中可得到,专家学者中可得到,个人学习研究中可得到。四要体例统一。通常的做法是,列提纲就应“提前控制”每个部分的篇幅,以求得总体结构的基本匀称。层次基本相同,一级标题下面可列二级、三级标题,根据需要去列,但最好基本相同。同一级标题最好用一样的句式和结构,差不多的字数和语气。因为整齐的标题形式,除了表情达意的明晰外,还特别易于传达贯彻、便于干部群众掌握。
(三)领导讲话稿的行文规范。
作为一种常见的、严肃的文体,领导讲话稿从形式到内容都必须力求完美,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合乎规范,不能有丝毫马虎,不能出现文字表述上的“技术错误”。
一是主旨明确。领导讲话稿一定要有明确的主题。稿子的思想观点、引用素材、内容表述都要为主题服务,不能背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也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二是结构严谨。任何一篇领导讲话稿都应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之间相互承接、相互呼应,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层层递进、渐次展开。在谋篇布局的时候,先后顺序如何安排、重点内容如何突出,都要精心设计。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最常见的逻辑结构:首先,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深刻认识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增强责任;
其次,根据上级组织的部署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明确总的要求、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政策措施;
再次,围绕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明确组织保障和落实措施,建立可行的工作机制,使各项工作细分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三是格式规范。领导讲话稿格式没有具体规范,但在实际工作中,均是严格按照公文格式规范来执行,这是在长期的机关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既是内容表述的需要,也是形式完美的需要。从标题、导语、正文到结尾,都要严格规范,不要随意省略,也不要随意变通。
四是语言准确。领导讲话稿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转化为执行者的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具有权威性、严肃性,白纸黑字,难以否认,必须在准确性上狠下功夫,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言而可行,不能有差错,不能随意乱说。这也要求我们办公室人员从开始起草到文稿出手,都要养成良好的锻词炼句习惯,一句话、一句话地写到位、抠准确,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好用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删掉废话,保留精华。在我分管政府办一科工作近两年的时间里,收到各单位、各部门上报的材料无数,有的文稿还是经过我们的科室审核过的,在这些稿件中,有些稿子可以说“每句话都有问题”,出现这样情况,我认为主要还是因为没有用心、没有尽责造成行文语言习惯不好,锻词炼句功夫下得不够。
二、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基本素养 文章写得好不好,当然要看能不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但从根本上看,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要看一个人学习的主动性、思想境界、实践经验和敬业精神。简而言之,就是素养决定质量。这里,我谈四个方面的体会。
(一)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
公文是公共政策的文字化,也是公共管理依据和体现,根本目的是要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每一篇公文的起草都需要丰富的、宽广的专业知识。领导讲话稿更是知识含量非常高的“作品”。在这一点,写稿子首先是要写知识。我体会,刚参加工作时,对写文章的技巧知之甚少,之所以常常有机会参加文稿起草,主要还在于学习的主动性。我总结,要想写好文章,必须要成为社会的“杂家”、机关的“专家”和写作的“行家”。
一是成为社会的“杂家”,具备较为广博的知识。一方面,看懂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稿引用的概念、术语,准确地理解文件精神、把握领导意图;
另一方面,了解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对每个领域正在发生的事情有大致的了解,努力知道怎样把文件精神与实际相结合起来,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二是成为机关的“专家”,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具备做好本职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我们办公室干部要常常问自己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你在哪一个方面懂得比别人更多、做得比别人更好?”如果没有,赶紧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准一个突破口,花大时间、下苦功夫去培养和形成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使这项能力在机关具有相对优势;
如果有,还要锲而不舍地追求和提升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使这项能力在机关取得更加明显的优势。这样以后,领导同志在着手某一项工作、起草某一个稿子时,自然会首先想到你,放心让你做。这是我们在办公室立足立身、顺利成长的核心能力。
三是成为写作的“行家”,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从本质上讲,写文章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我们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要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写领导讲话稿的特殊要求,了解各种文体的思维特点、格式规范和行文方式。在写作过程中,要时刻把握两个关键环节:归纳总结,加工提炼。归纳总结就是要善于对实践过程进行抽象思维,抓住最本质的特点,写出文章的亮点;
加工提炼就是要善于对各方面的材料进行分析判断,综合加工,反复提炼,把精华的东西展示清楚,表现出来。
(二)生活体会和工作经验。
写好文章的素养大量来自于生活。清朝钱泳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朝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没有丰富的生活体会和工作经验,写出来的文章特别是领导讲话稿,自己都会感到心中没底。
一是要增强自己的学习力。我在这里讲的学习力,主要是指总结经验、提升自己,了解新知识、掌握新本领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读书识字。因为,对于办公室工作人员来说,基础知识的学习任务在学校里就完成了,现在需要的是岗位学习、终身学习。管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经验曲线”,又称为“学习曲线”,是指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的工作过程也是学习过程,从事这项工作的时间越长,积累的经验越丰富,总结的教训越深刻,工作起来就会轻车熟路,比新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有明显的优势。大家要善于运用“经验曲线”原理为自己积累优势。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两句话,第一句:美国企业家杰克·韦尔奇说,“你可以选择拒绝学习,但是你的竞争对手不会。”办公室工作其实也是一种竞争,是知识素质和学习能力的竞争。学校刚毕业时,每个人的知识差不多,但工作时间长了,就会显现出差别。因为有的人仅限于原来的书本知识,有的人却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第二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通过教育的普及,绝大多数人识字已经不成问题,但会不会真正的学习特别是对新知识新观点的学习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中央号召大家要做学习型干部,我理解,名符其实的学习型干部,不仅要坚持学习,而且要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学习。
二是要培养自己的实践力。学习是一种能力,实践更是一种能力。机关干部不是学校老师,不是理论研究者,学习和实践都非常重要。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为启化之源。毛主席说,“调查是十月怀胎,解决问题是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要解决问题。领导讲话稿的任务是指导实践,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有的人文笔非常好,公文写不好,领导讲话稿写不好,为什么呢?正是因为他们缺乏工作岗位上的实践,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仅有调查没有研究也是不够的。毛主席还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前一句话知道的人很多,后一句知道的人不多。在调查研究中,我们不仅要把实际情况是什么搞清楚,而且要把应该怎么办搞清楚。总之,调查研究不仅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同样是文稿起草人员的一项基本功。
三是要提高自己的加工力。写文章特别是写领导讲话稿,是对理论认识和实际情况的加工过程。起草人员的大脑就是一个综合“加工厂”。我们每一个办公室工作的同志,都要学会发挥综合“加工厂”作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了解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我们政府办公室的同志来说,理论上、政策上的原创权在上级党委政府,我们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把上级党委政府的精神与清镇实际结合起来,把功夫下在结合上,在结合上出创新成果。
以上学习、实践、思考三个方面,构成了积累生活体会和工作经验的整体,我们都要努力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此外,独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决定着每个人在工作实践中能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社会的向上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每个领导干部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习惯,我们起草领导讲话稿也要有相应的独立思考能力。否则,稿子由谁去讲、文章由谁去写都一样,千篇一律,没有灵性。
(三)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
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决定着文章的境界。在这方面,我主要有四点体会:
第一,“文章为思想而写。”三国时曹植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宋朝周敦颐说,“文以载道。”写文学作品,不一定要有实用,但写公文一定要讲究实用。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领导干部的思想观点、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都要通过文字形式表现出来,否则没有办法传播和执行。
第二,为文第一要激动。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感动就是用心去写。时下流行“感动”这个词,这个词之所以流行,就是大家感到心与心之间要贴近,要交融。毛主席说,“写文章是专为影响别人的。”文章有“心”,自己先用心,才能感动别人的心。有的人写文章要讲灵感,我体会所谓灵感,就是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为自己所写的东西而激动,激动可以激发灵感。当然,我还体会,写领导讲话稿是命题作文、是限时作文、是替别人作文,有灵感要写,没有灵感也要写,自己一定要端正态度;
同时,写领导讲话稿也是一种“良心活”,只有我们用心、尽力,心甘情愿、加班加点地写,领导一定会善待我们。
第三,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做文先做人,文品是人品的重要表现。有的人文章境界很高,这同他的思想品格高尚是紧密相联的。正所谓,“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我们想写好领导讲话稿,就要经常从国家和民族的全局和战略考虑问题、总结过去、谋划未来,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大气。
第四,文风看作风。从文章的内容往往可以看出你的调查研究是否扎实。毛主席是最注重文风的人,他在《反对党八股》中说,“要使革命精神得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的文风。”枯燥、冗长的文章是很乏味的。给大家讲一个朱元璋和茹太素的故事:洪武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书皇帝,朱元璋叫人读到6370字,仍然没有进入正题,一生气,就叫人把他打了一顿板子。打完板子还要接着听。听到16500字时,才进入正题。朱元璋认为,茹太素建议的五件事情,有四件可取。17000字的奏章,只需要500字即可。之后,朱元璋把这件事的经过写成诏书,颁令天下,狠刹繁冗之文风。我们要记住,废话写得太多,是会被打板子的。
(四)认知高度和审美能力。
写好文章,要能够看懂好文章,多读好文章,有一定的认知高度和审美能力。高度决定视野。站得高,眼界才会宽;
看得懂好的东西,自己才知道差距在哪里。这里,想和大家讨论一下文章的精、气、神,这三个方面集中体现了文章的高度和美感。
精:文章的意境。近代王国维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鹊踏枝),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修·蝶恋花),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此第三境也。”经历了这三种境界的人,写出的东西就会意境深远,引人入胜。在这里,我与大家分享一下一位70后副省长曾经不足2500字的发言, 这位领导名叫费高云,生于1971年8月,是江苏史上首位“70后”副省长,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70后”省部级官员之一。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他在2017年担任江苏常州市委书记时的一篇经验交流材料。之所以作推荐,是因为从公文写作的角度看,此文可谓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该文篇幅精悍,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构思巧妙,尤其是行文中采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引用大量接地气、带土味的大白话,使整篇文章生动活泼、兴致勃勃,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希望大家通过认真品读,从中能够学习体悟此类文章写作技巧。
文章标题:情暖民心润物无声 回应民意掷地有声 (标题采用对偶的手法,简洁明快,形式工整。“润物无声”与“掷地有声”形成了强烈反差和鲜明对比,“无”与“有”之间产生了反衬的效果)
正文开篇: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落实”,根本在于切实解决基层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密切干部群众“鱼水之情”(这部分谈认识,摆观点)。走访企业,我们给出创新良方;
走访群众,我们谋划富民良法;
走访干部,我们寻觅工作良计;
走访名士,我们探问发展良策(这部分采用排比的手法,凝练地陈述在“大走访大落实”中采取的措施,尤其是“给出良方”“谋划良法”“寻觅良计”“探问良策”别具匠心,体现出作者的深厚功底)。常州深入开展“四访四求”大走访活动,既将省委“大走访大落实”的总体要求和核心内容贯穿其中,又融入发展处于关键阶段的担当意识和实干精神,解决了企业对转型发展的需求,呼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汇聚出强大合力(这部分对“四访四求”活动作以准确定位,陈述活动取得的成效)。
第一部分:访出亲民爱民好作风 开展大走访,就是要以在一线的状态、沉下去的劲头,做到“硬板凳”坐得了、“凉白开”喝得惯、“群众手”握得紧,实现党员干部作风的大转变(此处用形象的话语,阐述开展大走访应该秉持的态度)。
因人而异访。用“一秘笈、两携带、三搭配”模式同各类人群说上话、交上心(此处用词口语化,通俗易懂,通晓直白),党员干部自创《大走访秘笈》,总结归纳走访不同对象的注意事项:携带工作证亮明身份、携带鞋套走家入户;
以男女搭配、本地外地干部搭配、老中青干部搭配的方式,破解心理防备、方言障碍、年龄代沟,不仅敲开百姓家门,更敲开群众心门(此处用语朴实接地气,让人感觉有温度)。
因地制宜访。最真的情况在车间,最实的情感在田头(此处运用富有哲理的语言,陈述观点)。党员干部深入车间,听企业转型发展的困难和诉求,把“三位一体”奖补政策、科技创新“29条”介绍给企业;
深入田头,向农户宣传农业转型十策、强农惠农十条、富农增收十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因时而动访。走访农村,充分尊重农民的作息习惯;
走访社区,利用晚上或者双休日开展“月光访”和“周末访”;
走访企业,利用企业员工用餐间隙开展“错时走访”,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确保访民不扰民。(第一部分出彩的地方是,总结出了“因人而异访”“因地制宜访”“因时而动访”三个做法,提纲挈领,一目了然) 第二部分:访出排忧解难好点子 开展大走访,重在办实事、解难题。广大党员干部走农户,与群众真心“攀亲戚”;
进企业,为发展按下“快捷键”;
去工地,助项目跑出“加速度”(这段采用比喻手法,通过真心“攀亲戚”、 按下“快捷键”、 跑出“加速度”几个关键词,陈述了大走访的做法)。
问题交办靠机制。探索建立“纵向联动”+“横向统筹”的问题办理机制,走访单位首先立足自身,统筹资源尽力解决;
属于镇村层面可以解决的问题,及时交办,督促解决;
需要辖市区或市级部门办理的,委托办理,跟踪督查;
对共性疑难问题进行归纳梳理,重点研究解决,确保每天有人关注问题、每个问题都有着落,尽早让基层、群众遇到的难题画上句号。
提质增效强服务。针对大走访中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跑马拉松”问题,我们变传统窗口的“细分业务制”为“综合项目制”,使得大部分事项可以一个窗口一套材料办结。针对大走访中企业反映的工程验收资料不共享、流程无法变更等问题,各地推出“竣前辅导”,协调相关部门提前进场,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办理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店小二” 式的服务(这段采用比喻的手法,如:办事“跑马拉松”、“店小二” 式服务)。
各显其能解难题。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就业创业、医疗保障等问题,各地各部门进行重点突破、制度化解决。溧阳市“4大环节、5项清单”提高办理成效,高新区“abcd” 工作法有效解决难题,钟楼区“加减乘除”法助力企业转型发展,市人社局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业务已经成功覆盖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这段采用借代的手法,如:“abcd”、“加减乘除”)。
第三部分:访出和谐稳定好局面 坚持把排查化解基层矛盾和安全隐患,作为大走访活动的阶段性重点,努力把问题矛盾解决在基层一线,把安全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这里提出大走访活动的重点和目的)。
“走遍走全”实现精准覆盖。坚持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确保党员干部全覆盖、镇(街)村(居)全覆盖、各类企业全覆盖、群众家庭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注重点面结合,扭住“牛鼻子”、抓在关键处,推进“三查”常态化,加大对重点人群排查管控力度,全市流动人口登记率95%以上、重点人员登记列管率100%,寄递业从业人员登记率达95%以上(这部分运用数字作以支撑)。
“访深访透”化解矛盾隐患。在大走访中突出排查化解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尤其是重点领域的矛盾,以及感情、债务等易发“民转刑”案件等纠纷,防范个人极端事件、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提档升级三级综治中心,全力打造枢纽型实战型平台。建成合成侦查中心、合成防范中心等现代警务平台,全市刑事、“八类”“两抢”案件数连年下降、破案率连年上升。
“落细落实”确保和谐稳定。坚持发展与稳定并重、富民与安民共进,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深化平安常州建设,群众安全感、法治建设满意度、政法队伍满意率“三大核心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成绩。常州市运用稳评思维化解“邻避”风险做法受到中央综治办肯定,“百姓议事堂”“和谐促进会”等基层治理典型多次被《人民日报》推介。(这部分采用“走遍走全”“访深访透”“落细落实”三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语,陈述主要做法和成效,总结到位,新颖别致)
第四部分:访出常态服务好机制 引导党员干部逐渐由“组织指派去”变为“内心主动去”,切实把大走访活动上升为深化“两学一做”、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长效举措。
“即知即改”+“标本兼治”。群众反映问题承诺15日内解决或答复,不再担心问题反馈“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各地各部门在及时解决个性问题、具体问题的同时,也着力突破根本性、全局性的难题,梳理形成了看病难看病贵、农村养老、老小区改造、流转土地补偿等33类城乡居民共性难题,以及融资难融资贵、招工难用工贵、审批程序复杂等23类企业共性问题。市领导牵头包办、全程跟踪管理、纳入督查系统,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集中走访”+“长效服务”。立足常态长效,在经济薄弱村建立“项目专员”“第一书记”派驻机制,协助村“两委”班子兴办惠民实事、加强基层治理,变“走访”为“常驻”;
在社区成立了由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组成的法律援助、矛盾调解、环境巡查、扶贫帮困、家政服务等10支“红色帮帮团”特色队伍,专门开通便民服务热线,深入社区家庭解决实际问题。
“线上抢单”+“线下服务”。着力营造“亲”“清”政商关系,建立服务企业的“一网一号一群”。在市重点企业微信群里,各重点部门一把手“滴滴抢单式”服务,群内提出的问题均能在15分钟内得到解答,答复率达100%,赢得广大企业家纷纷点赞。党员干部走访时发放的联系卡,背面印有涵盖八大方面惠民富民政策的二维码“小程序”,无需下载注册,扫码即用,不仅能进行搜索,还能直接提问和“召唤”线下服务,让服务群众24小时不掉线。(这部分最精彩的地方是,采用了做法+目的的写作手法,归纳提炼出了“即知即改+标本兼治”“集中走访”+“长效服务”“线上抢单”+“线下服务”这三个别具特色的小标题,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文章结尾:群众的满意是我们走访的根本出发点,更是检验落实成效的关键所在(这里与开头相呼应,形成闭环效应)。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决策部署,坚持不懈做好“大走访”这篇文章,持之以恒推进“大落实”这项工程,摸实情、寻良策,办实事、解难题,“润物无声”情暖民心,“掷地有声”回应民意,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群众认可、百姓满意的常州幸福树(这段是表态性的话语,是经验交流发言的常规写法)。
气:文章的气势、结构和语言流畅。下面,我结合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庆典欢迎晚宴上的致辞》谈谈文章的“气”,这篇讲稿我把他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问候:(这部分特别问候现场重要嘉宾、大领导,及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这是致辞的基本是规定动作)
行政长官梁振英先生,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同胞们,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时隔9年,重临美丽的香江,同大家共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我感到十分高兴。在此,我代表中央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体香港居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第二部分为回忆和肯定:(此部分习总用三句短语统领三段话,高度凝练,又比较优美,主要内容是回顾过去、肯定成绩,特别是肯定发展成绩,一般在场面上必不可少。习总在这里用了两个“点赞”,可能有不少人觉得这种“流行语”不够大气、庄重,非要用一些干巴巴的词,那么你看到了,习总都敢这么用,你还怕什么呢?)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香港特别行政区迎来20周年的生日。回想当年,游子回归母亲怀抱的一幕幕感人场景仍历历在目。我们还记得,香港政权交接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雄壮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的神圣庄严。我们还记得,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进驻时,香港同胞冒着瓢泼大雨热烈欢迎的兴奋激动。我们还记得,在喜迎回归的日子里,神州大地张灯结彩,男女老少载歌载舞,举国同庆的幸福欢乐。这些历史画面已成为全体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春耕夏耘,万物生长。20年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就像一棵幼苗,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结出了累累硕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确立的特别行政区制度有效运作,民主政制依法推进,政府效能、法治水平等多项指标均比回归前大幅提升;
经济平稳增长,竞争力和自由度在全球名列前茅;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人均预期寿命位居世界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央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但主要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广大香港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要为香港同胞点赞!为所有作出贡献的香港社会各界人士点赞!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一国两制”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在统一的国家之内,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个别地区依法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在过往的人类政治实践中还从未有过。前人用超凡的勇气探索和突破,后人要以坚定的信念实践和发展。前进道路并不平坦,但我们实行“一国两制”的初心不会改变,决心不会动摇。我们要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恒心,推动“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更大成就。
第三部分为希望和鼓励:(习总用了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国家三个相信,层次清晰。论点和材料高度一致,材料支撑论点,论点概括材料。论证时不是简单喊口号,而是立足实际,有逻辑地说明。比如第二段相信香港,分经济优势、区位优势、制度优势几个层面论证,列举了诸多细节,具有说服力。)
在这里,我想对香港同胞讲“三个相信”。第一,相信自己。中国人是了不起的。我们有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在有史籍记载的多数时间里,中华民族在经济、科学、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都走在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尽管中国在近代以后落后了,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华民族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香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现代化大都市,是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打拼出来的。香港同胞所拥有的爱国爱港、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灵活应变的精神,是香港成功的关键所在。我要特别指出的是,香港同胞一直积极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此,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从未忘记。香港同胞不仅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把香港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而且能够继续在国家发展乃至世界舞台上大显身手。第二,相信香港。香港发展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和独特优势。香港经济高度自由开放,人员、货物、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这是吸引国际资本、留住本地资本的重要因素。香港法律、会计、监管等制度同国际接轨,服务业完备,政府廉洁高效,营商环境便利,深得外来投资者信任。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是连接内地和国际市场的重要中介,是国家“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服务平台。迄今香港仍是内地最大的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和境外融资平台,同时也已成为内地最大的境外投资目的地和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更为重要的是,香港享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不仅能够分享内地的广阔市场和发展机遇,而且经常作为国家对外开放“先行先试”的试验场,占得发展先机。“沪港通”、“深港通”以及即将开通的“债券通”都在香港试点。香港只要巩固和提升这些优势,就一定能够留住并吸引各方投资和人才,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中把握机遇,促进本地创新创业,开发新的增长点,续写狮子山下发展新故事、繁荣新传奇!第三,相信国家。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我国科技实力日益强大,高性能计算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北斗导航、载人深潜等尖端成就相继问世,高铁走向世界,自行研制的大飞机首飞成功。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倡导的亚投行已批准成员达80个,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有10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一个多月前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中国倡议引领世界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祖国日益繁荣昌盛,不仅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底气所在,也是香港探索发展新路向、寻找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的机遇所在。国家好,香港会更好! 第四部分为共鸣收尾:(此部分在引起听众共鸣 “爆点”中结尾。最后的祝福是宴会致辞中必不可少的,此部分习总引用流行歌曲,一篇好致辞里总要安插一两个这样能引起听众反响、共鸣的“爆点”,给观众新鲜的刺激。)
同胞们、朋友们!正如香港一首流行歌曲中唱到,“自信好要紧,应该放开胸襟,愿望定会一切都变真”。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国家,坚持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就一定能够开创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我提议:为国家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为在座各位朋友及家人的健康,干杯! (这篇讲稿高屋建瓴,气势宏大,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鼓舞。这样的稿子,普通人是写不出来的。百人学道,十人悟道,一人行道。学写稿子的人很多,写到这样的境界,惟有“笔杆子”中的国手) 神:文章的文采、文眼、警句和得体的修饰手法。我们再学习一篇范文——《毛泽东·长征》:“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这段话算上标点符号只有439字,文中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警句、名句层出不穷,结构紧凑。一次又一次追问,一层递一层纵论,高潮迭起,文采飞扬,大气派、大感情、大手笔,堪称千古绝唱。
三、领导讲话稿的写作技巧 (一)写前“三问”。
写稿子前,有三个问题要自己:一问写这篇稿子有什么目的,要解决什么问题?二问要用什么素材,表现什么内容?三问属于什么文体,应该突出什么特点?这三个问题搞清楚了,写起来心中就有底。
(二)形式严谨。
文体的形式是基本不变的。学写文章,模仿是最近的一条路。先有模仿,后有创造。机关工作人员,要做工作的有心人,系统地收集、占有以往出现过的文体,当前具有权威性影响的文体,特别是一些优秀的范文。需要写什么样文章、需要写什么方面的文章,先找出范文来研究,反复阅读、反复揣摩,从中借“气”,以便最快地知道写成什么样子才能过关。善于模仿,可以借鉴以往的成功经验,借鉴别人的思想高度。你不妨问自己两个问题:你系统地用心读过的书有几本?你读一篇文章花得最长的时间有多久?读得越精,学得越深,模仿能力越强。当然,模仿主要限于形式,不是单纯地做“文抄公”,而要善于做有创造性的“拿来主义”者。具体文字表述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写出新思想新内容。
(三)内容创新。
文章是研究出来的,尤其是领导讲话稿。陈云说,“要用90%以上的时间作调查工作,最后讨论决定不到10%的时间就够了。”做到了这一点,写起文章来一定游刃有余。研究的目的在于理清思路,明确措施。措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产物,必须符合当时、当地的实际,经得起历史检验。
(四)话语体系。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话语体系。起草领导讲话稿,要用政治话语体系;
在学术界讨论问题,要用学术话语体系;
与普通群众打交道,要用百姓话语体系。起草领导讲话稿,在语言表述上,一是要注意专业术语的科学性、准确性,不能误用、错用,不懂的东西要查资料,或者向专家请教。二是要注意文章的表现力。表现力是文章的魅力所在。要用读者、听众明白易懂的语言,采用他们习惯的表述方式,把问题讲清楚、说明白,最好能写得明白如话。不要故弄玄虚,让人云里雾里。三是要注意感染力。适当地用一些适宜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艺术性。四是要注意文字干净。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如果领导说你写的东西语言干净,你要记住,这是最高的评价。
(五)为文“出处”。
写文章要有依据。写领导讲话稿更是如此,引话、用典都要务求准确。在一定的范围内,上级领导的讲话稿就是要广泛传播,指导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知识产权”,你可以“大胆”地抄。在不少场合,不抄还过不了关。抄关键的话,抄准确的话,抄经典名言和权威话语,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抄也是加工转化的过程,有时候可以抄原文,有时候要抄“意思”,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情况,换成自己的话。当然,不能抄得一成不变,否则会把稿子写成上级领导讲话稿的“双胞胎弟弟”。
(六)精细打磨。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批评“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像洗脸之后再照照镜子一样,就马马虎虎地发表出去”的现象,说这叫“不负责任,到处害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谓精雕细刻写文章,功夫多在修改打磨上。打磨的方法主要有四种:一要做到“三堂会审”:先从内容上审视,看思想上有没有问题,主题是否鲜明,观点是否正确;
再从形式上推敲,看层次是否清晰明了,看结构是否合乎逻辑,看各级标题间的联系,看主题、观点、材料的关系,看段落和层次的连接,看开头与结尾的呼应;
最后从语言上斟酌,看语言生动与否、句子通畅与否、词语准确与否、文字与标点正确与否。二要做到“三步走”:第一步认真看,第二步大声念,第三步模拟讲。三要做到“三校”:眼校(看),口校(读),指校(用手指点着查)。四要做到“三改”:
一是自己要推敲,反复朗读、提炼、加工,使句子精炼、准确、通畅;
二是要请别人修改,虚心采纳别人意见,讲真理、不讲面子,择善而从之;
三是要在实践中检验,结合现实的反映不断修改完善。
另外,在修改完善中,还要牢固树立少犯错误的观念和良好的纠错习惯。有人说,“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做人的原则;
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但是,领导讲话稿不能有万分之一的错误,必须以“天使的梦想”为标准。一篇讲话稿写好以后,要注意,看以往,曾经错在什么地方?防止出现重复错误;
问自己,这次可能会错在什么地方?避免出现新的错误。
(七)写作过程的体会。
写领导讲话稿是一种“苦差事”,但是苦中有得。我感受最深的有四条:
第一、素材第一,动笔第二。写文章就是写材料。把材料收齐了,可以从容动笔,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第二、认真第一,聪明第二。写领导讲话稿无疑需要智慧和技巧,但并不是最聪明的人写得最好,往往是最认真的人写得最让领导放心。有人说,“动机决定一个人干什么,能力决定他能否干成,态度决定他干得是否出色。”“态度决定一切。”想写好文章必须要有端正的态度,一个字、一个字地校对准确。“魔鬼在细节!”一句之差、一字之错,也许就会让你由“天使”变为“魔鬼”,这两者之间只有很短的一段距离。
第三、速度第一,完美第二。写文章不是建筑工程,而是设计构图,在正式实施之前,随时都可以修改,甚至可以“先开枪、后瞄准”,在行动中逐步走向完美。我曾见过有的人写稿子,动笔前,左思右想,烦躁不安,烟抽了一缸,纸撕了一筐,开场白还没有写出来。这样做,人越写越痛苦。我主张先写快、后写好。
第四、领导第一,自己第二。从公文的性质而言,基本不会成就“一家之言”,也就无所谓“个人尊严”。一定要按照领导要求去写,不要凭自己喜好,胡乱“抒情”。当然,从人生的意义上,保留自己的个性和文风是很有价值的,但最好体现在属于自己个人的作品中。
(八)如何才能“写得快,写得好。” 写领导讲话稿,必须既快又好。快是一种能力,好是一种境界。
“写得快”的方法,我认为包括六个方面:第一,练就过硬的基本功,达到五快,即记录速度要快,打字速度要快,收集资料要快,归纳整理要快,加工提炼要快。第二,能超前作准备。掌握工作规律,增强预见性和主动性,思想上提前介入,材料上提前准备,工作上提前动手,程序上先快后好。第三,全心身地投入。精神不能走神,精力不能分散,作风不能漂浮,专心启动、专心写作、专心完成。第四,勤于积累素材。平时要勤于耕耘,建立自己的数据库,系统化整理可能有用的资料,随时知道从哪里可以及时找到素材。第五,善于模仿。每一种文章都有内在的写作规律和特定的写作要求,绝大部分在以前都出现过。对那些经过反复锤炼、反复修改后形成的“模板”,要认真研究,善于模仿,大胆借鉴,少走弯路。第六,加强协作。善于开展分工协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完成文稿起草任务。
“写得好”的方法,主要是要加强五种能力培养:第一,练好学习和调查研究两项基本功,吃透“上情”,熟悉“下情”,了解“外情”。第二,打牢知识功底。打造自己的学术专长,在某个领域达到一定高度;
广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第三,能在思想上吃苦。真正花苦功夫去学习、去思考、去钻研,打破思维“局限”,摆脱习惯“路径”,发挥“加工厂”作用。第四,善于换位思考。用心体会领导同志的思、言、行,把领导同志的“关注点”作为思考的“着力点”,按需“生产”。第五,善于总结经验。对照领导同志的批改和实际执行的效果,进行反馈思维,其善者取之,其不善者弃之。第六,提高语言表现力。研究和掌握写作规律,善于谋篇布局,精于逻辑思维,长于语言表达。第七,既注意内容,又注意细节。这需要我们完成文稿初稿后开展八问自查,即一问文风是否平实、二问逻辑是否严谨、三问措辞是否准确、四问句子是否简短、五问措施是否具体、六问数据是否可靠、七问对象是否分清、八问行文是否有错。这八问,无论是对文稿的修改还是对公文的审核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起草领导讲话稿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领导讲话是“命题作文”。受命于谁,领导讲话的风格特征就应服从于谁。要让领导满意,仅有好的内容、好的框架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对其进行修饰和雕琢,尽量符合领导的个性特征,打上领导个人的独特印记,充分体现领导的气质、学识和风格。
第一,“把脉”功夫:领导风格,无非几种不同的领导,风格往往不同。从思维习惯看,有的领导喜欢高屋建瓴提问题,有的喜欢细致入微地分析问题,有的喜欢突出一两个重点,有的喜欢面面俱到;
从语言表达习惯看,有的喜欢引用名人名言、古诗词和谚语,有的喜欢举出案例分析、引证数据;
有的喜欢富有文采的长句,有的喜欢铿锵有力的短句;
有的喜欢气势恢宏、处处对仗的排比句,有的喜欢朴实无华的语言、接地气的话语,等等。笔杆子只有做到按照领导的思维、讲话风格来写,使领导讲话风格与领导的风格相一致。如果只凭自己的想法行事,就可能南辕北辙。因此,笔杆子在服务领导时,只要准确分析把握队领导的讲话风格,平时有针对性地加以收集一些资料并作一些练习,写出的文章一定会符合领导的口味。
第二,“抓药”功夫:独树风格,文采飞扬领导讲话最忌千篇一律地发表意见,平淡无奇。每个领导的风格、个性都会异于他人。特别是传达贯彻上级指示,安排部署工作,每个领导都有各自的方式方法,不可能千人一面。领导者的讲话只有突出个性,才能够紧紧地抓住听众,引起听众强烈的共鸣,从而使讲话化作听众的意愿和自觉行动,成为促进工作目标实现的强大动力。如果整篇讲话都是文件搬家、照抄报纸,那么听众的感觉便始终处于麻木的、未触动的状态。毫无新意的讲话,只会使听众越来越没有耐心。任何一篇成功的讲话稿都有其独具的风格,或真挚细腻,或警喻深刻,或文采飞扬。起草领导讲话,不应拘于一章一法的限制和束缚,应随领导讲话的内容和场合而随时变化,不仅要逻辑严明、思路清晰,而且要生动活泼、文采盎然这样可使讲话更富有生气,富有感染力、号召力。
第三,“对症”功夫:吃透精神,体现风格领导讲话保持和上级精神相一致。所以,一定要明确上级精神,总体上讲的什么,重点是什么,当前做什么,应注意些什么问题等,都要反复学习,紧紧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为写出高质量的讲话稿打下基础。笔杆子不能只关注领导讲话风格,而忽略了内容重点。如何吃透上级精神?关键在准确归纳。因为上级精神往往博大精深,要善于抓住中心,把握主题,突出重点,否则就会觉得句句都重要,难以取舍,不得要领。一方面不能照搬照抄,但同时对基本精神、关键论述等也必须适当学用,用领导自己的话讲出来。
要想以己之笔写出领导的心中所想,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把领导的意图吃透、弄准。常言道:“领会上头,摸清下头,两头一碰,才有写头”,能否领会好领导意图,是决定讲话稿写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笔杆子必须把握领导思想,表现领导主张,体现领导要求。认真按照领导思路打磨文稿,做到领导的思考深入到什么层次,讲话稿就准确表达到什么层次;
领导的指向触及到什么方位,讲话稿就准确跟进到什么方位;
领导的要求具体到什么程度,讲话稿就准确反映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