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企业调研方案实用(八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企业调研方案篇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报告专门针对早期企业的发展特点,特别是不同阶段人才岗位的不同需求,定制了全新的薪酬调研模板。在调研正式启动前,出品方举办多场线上线下宣讲会,让所有参与调研的早期企业都深入了解调研意义和方法论。报告通过对大量真实数据的系统底层分析,揭示了早期企业人才管理的现状和趋势。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王建庆表示:“创业公司由于规模、品牌知名度及企业前景不明朗等因素影响,招人、用人、留人都比较困难,创业团队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不断调整。7家vc此次联合完成的薪酬调研报告,正是为了帮助早期企业解决这些问题。”
七大发现解密早期企业如何管好“人”和“钱”
1.“悲催”的创始人,年度总现金收入低于8大管理职能总监和8大资深工程师
一家早期企业创始人的年度总现金收入是公司里最高的吗?并不是!相反还远低于很多重要岗位。报告数据显示,早期企业创始人的年度总现金收入为269,500元,不仅低于技术、产品、财务、品牌、人力资源、设计、销售、市场营销等8大管理职能总监,也低于所有资深开发工程师(java、php、python、ios、android)、架构师、资深前端工程师和资深产品经理。正如很多创业者感慨的那样,在创业早期他们的收入也就只够养家糊口。
2.早期企业所有高管中,cto年度总现金收入与top30同岗位差距最大
调研发现,在早期企业最主要的部门高管中,首席技术官、产品总监、运营总监、销售总监与top30相同岗位年度总现金收入差距巨大。其中,首席技术官年度总现金收入为425,640元,与top30同岗位的差距达到137%。但是,早期企业首席技术官在四个高管职位中拥有最大比例的长期激励。
3.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薪酬成本,技术+产品都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早期企业中哪个部门的员工人数最多、薪酬成本最高?答案都是技术团队,这个现象在天使&pre-a轮、a轮、b轮均是如此。如果把技术团队和产品团队合并计算,无论在人员占比和薪酬占比都占据了一家早期企业的半壁江山。
4.不要轻视支持部门的同事,明天他们将变身公司核心管理层
支持部门(人力资源、财务、法务、行政等)似乎在一家公司中并不引人瞩目,支持部门的专员在入门阶段主要是解决企业事务性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导致薪酬水平普遍偏低;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支持部门的管理者(cfo、cho等)逐渐承担更多核心管理职能。数据显示,早期企业支持部门管理序列从m2(主管级)到m4(总监级),每级晋升的年度总现金收入增幅均超过60%,发展空间巨大。
5.早期企业员工离职率远高于top30,人工智能是风口还是黑洞?
根据美世过往调研,top30员工过去五年整体离职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在20xx年达到29%。而同期早期企业的数据为41%,这主要缘于创业环境中早期企业可能发生频繁变动,以及市场中不断涌现的新机会。聚焦在细分行业中,“人工智能/大数据”20xx年上半年的员工离职率高达44%。这两年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行业成为创投界最大风口,创业者和资本大量涌入,其数量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员工流动率也大幅度升高,从另一个角度造就了这个另类的“冠军”。
6. 75%的早期企业选择“一年一次”和“不定期”的期权授予频率
为了弥补现金收入的劣势,绝大多数早期企业使用股票期权作为主要的长期激励工具。截至此次调研,50%的早期企业已使用当年已获批的股权池。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最多的长期激励计划授予频率是“一年一次”(主要面向现有员工)和“不定期”(主要面向未来核心员工),占比分别为31%和44%。
7.在线客服成为即将消失的岗位
“机器人替代人工”的声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市场响起,那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对早期企业哪些岗位影响最大?报告显示,在线客服成为最危险的岗位。在线客服岗位年度总现金收入最高与最低级别无明显差距,同时管理序列中只设置了最低级别的m2(主管级),整体晋升空间极其有限。随着客服机器人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在线客服未来的生存更加堪忧。
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陈锐表示:“人才是早期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帮助它们快速有效地获取和保留关键人才,一直是华创资本投后管理工作重点关注的方向。此次顶级vc和顶级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机构强强联合,旨在树立早期企业人才管理行业标准,希望这份薪酬调研报告可以成为所有从业者的参考宝典。
企业调研方案篇二
摘要:在大背景下,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发展现代物流能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企业竞争力。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日益改善使得制造成本的利润空间减少,于是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第三方利润源。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注意到了当前的发展趋势,纷纷采取措施,随之发展起来的物流业成为了社会的宠儿。作为物流业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仓储企业的发展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组将以南京为例,根据我们组所走访的几家仓储公司浅谈一下关于中小仓储企业的发展情况。
我们组较为深入走访的公司主要是南京建业物流有限公司和南京三圣物流有限公司。还有其他的小公司在此就不一一例出。这两家公司都是专业从事仓储业的企业,在南京地区也算属规模及业绩较为突出的。我们知道危化品对仓储条件的要求很高,在设备,管理方面高于一般货物的仓储。而这我们组所调研的企业主要从事的就是危化品的仓储,因此从这几家的调研结果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小仓储企业的发展现状。
负责本次调研问卷的两位组员将做好的问卷拿到一起讨论并再做了适当的修改,确定好之后我们商量了去企业的具体时间。10月21号的这天我们带着做好的问卷,在学校租了几辆自行车出发了,在路上我们再次做了到了企业后的具体分工。
首先走访的是南京建业物流有限公司,刚进大门我们就看到了厂内有个饲养孔雀的大笼子,不知道这与企业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也许现在的我们就是这样,总是带着好奇。这种好奇是难得的,但言归正传,我们还是把好奇放在了此行的目的上来。因为实现为联系,我们冒犯地进入了南京建业的会计部门,但所幸里面的负责人接待了我们,在听完我们的介绍后带着我们到仓库走了走。她虽为会计部门的人,但从她的介绍中,我们还是得到了来自企业里的关于仓库最真实,较为专业的描述。而公司的重要仓库因为我们的身份及公司里的制度,她只是向我们做了简单的介绍。
接着我们走访了几家小公司,在这几家公司里只是进去看了一下,因为我们进去的时候里面正好在装卸货,没有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只是一些暂时没事的人和我们聊了聊。
最后一家也是给我映像最深的是南京三圣物流公司,在门卫处我们费尽周折才打听到公司里专门负责带学生的李主任,并在门卫大叔的指引下来到了李主任的办公室。然而李主任有事不在,本准备走的,但一想,刚才上来的时候旁边就是经理,董事的办公室,门卫给我们介绍的级别肯定也不小,而且在我们拿出调研问卷给办公室的其他人员时,他们都说还是等李主任回来吧,他会的。我们决定等!半小时过去了,办公室走来了一个陌生的面孔,就是李主任了,他看到我们也明白了。兴许是我们的诚意,李主任很热情的带着我们把公司走了一遍,并为我们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在这里我们收获了今天所有我们想要的。在快要走的时候李主任指了一个人,穿着厂服,在车辆调度那边忙碌着,居然是公司的老总。我想,正是有这样的一个团体才有了我们在这里的收获吧。
虽然当前的仓储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我们走访的这几家时里面一片繁忙,但是这实际情况远非书本上所讲,这里我就简单总结一下我们组所了解的情况。
仓储业的发展迅速是毋庸置疑的,在物流经济利益循环下也不断成立了更多的物流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以现有的物流水平,中小仓储企业难以形成凝聚力。主要问题有:
1、企业设备落后,目前很多的仓储企业多为人工处理货物,机器化程度低。
3、物流管理理念落后,有些仓储公司都是原来企业独立出来的部门,还有一些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尚未融入到实际的操作当中去。
4、人才的欠缺,由于大部分中小规模的仓储公司人员较少,在员工结构上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较少,这与公司的规模有着极大的关系。
5、资金的不足,虽然仓储行情一片大好,企业的利润每年都在增长,但还难以购买先进仓储设备以扩大规模。
以上使我们组总结出的当前中小仓储企业的发展不足,所谓发现解决问题,我们组员在一起讨论后认为,各高校应继续加大对物流人才的培养,顺应市场的变化,增强国际视野,使得物流人才更为专业化,国际化。不仅能紧随物流的发展趋势,还要深入企业,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物流行业的投入,软硬件设施的齐全,以让中小仓储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这次深入企业的调研给了我们很大的感想,真正的是第一次独自进入企业,所有的事情都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去完成,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但这不是主要的。能够深入企业中,在实际的操作与交流中加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理论在实践中深化。同时我们也实地的去了解了当前中小仓储企业的现状。我想这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这其中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机会,就看我们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如何去认识,去把握了!机会对每个人是平等的,无论在哪都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给我们以成长。在此我想用三圣物流公司的李主任的一句话作为这篇报告的结束语:做个有心人!
企业调研方案篇三
(一)数量种类多样化
我国小企业数量众多,截止到2019年11月底,国家工商总局登记的企业数量是1788万户,中小型企业占,小微企业占。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同时,我国小企业种类复杂多样:按照所有权划分,小企业性质涵盖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公司、外资企业等多种类型,95%以上是非公有经济;按照行业划分,小企业几乎分布于所有的行业类型,而传统工业制造业仍是主导性的行业;按照上市与否划分,小企业以非上市为主,上市企业占比不到1%。小企业数量和种类的多样性直接导致其内控差异化程度高,也相应加大了监管难度。
(二)治理水平差异化
我国小企业所有权属性存在诸多差异,既有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所有权结构单一的非上市民营企业,也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或所有权结构多元化的上市企业、股份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这种所有权性质的差异化直接造成我国小企业公司治理水平的两极分化。
1、非上市民营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发现,作为小企业中占比最大的民营企业,由于其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高度统一,有超过78%的民营企业的重大决策是由企业所有者作出的。企业所有者亲自管理企业,有利于对经营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实现快速反应和决策,有效降低经营成本。但将决策权委任于一人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企业因决策失误而遭受损失的机率相对比较大。随着企业的发展,科技含量提升、资本规模变大、业务多元化、地域分布扩大,企业整体必然会超越原有企业所有者能力、经验和知识所能掌控的范畴,客观上就要求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适当分离,引入专业化的管理人才或团队,但这一点往往是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在所有权和经营合一的民营企业中,企业文化往往是所有者文化,所有者对内控的认识与想法至关重要。
2、上市股份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有89%的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企业的上市股份公司中,其重大决策是由董事会和专业委员会作出的,未上市的股份公司比例虽然略低只有67%,但是仍比其他所有性质类别企业的比例要高,这说明股权多元化能明显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但是,根据《2019中国中小上市公司公司治理50强》的统计显示:的中小板企业和的创业板企业,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单一自然人和家族,90%中小上市公司的“出身”还是民营企业,因此上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其公司治理的一大特点就是实际控制人起关键作用,实际控制人的行为决定了公司的决策模式和治理风格。
因此,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公司亟待从形式上的治理结构合规转变成实质上治理机制有效。在现场调研期间,我们也发现,当企业实际控制人在遭遇实际管理挫折或其他外部原因打击后,往往通过增加外部独立董事等方式强化自身治理水平,从而为企业带来有利变化。同非上市民营企业一样,当实际控制人能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时,其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就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成效。
3、国有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在小型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其重大决策由董事会及专业委员会作出的占38%的,由总经理办公会作出的占42%,由董事长或总经理作出的占10%。其中,集体决策总体比例高,这说明地方国有企业对“三重一大”要求的遵循度很高。但是董事会和总经理办公室决策方式的比例持平,又说明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两者概念在这些企业中的区分度不高,公司治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往往源于其所有权人代表(xxx)的要求,并且相对别的企业类别而言,其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正式程度普遍较高。
4、外资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超过62%的外资企业,其重大决策是由董事会及专业委员会作出的,其中外商独资企业虽然由于其股权集中而造成比例略低于平均水平(58%),但仍高于民营企业的整体水平,这可能与治理意识比较强的外方有关。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通常外方投资人的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因而在其影响下,外资企业的整体管理和内控意识普遍较好。比如,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在与法方合资后,虽然企业决策主导权属于中方,但是法方会定期通过管理评审方式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施加影响。中方股东认为这些建议事实上对企业有用,自然就听从并采纳。因此,在合资期间,法方通过管理理念的传递,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管理非正式化
小企业往往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初创期的主要目标是开拓市场,利润是生命线,企业最关注生存问题。成长期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市场,不进则退,企业最关注发展问题。在这些阶段中,一方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企业的管理模式能实现快速转化,以灵活配合客户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小企业资源有限,企业对不能直接与所要达成目标挂钩的管理投入都不太热衷,对管理成本降低的意愿强烈。因此,与大型企业相比,小企业的管理具有“非正式化”的特征。
1、机构简单。由于规模相对小、业务处理相对简单,小企业整体机构设置简单、管理层级少、决策集中。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超过50%小型企业主要以口头或其他非正式沟通方式来传递管理要求。机构简单使得企业扁平化程度高,内部沟通方便灵活,决策者能迅速全面地掌握信息。对于大型企业,则需要更正式的沟通方式(如大型企业中有超过70%的业务管理事项均通过完善的制度政策进行约束)来传送信息,才能保持信息质量不在传输过程中损耗。相比之下,小型企业的快速沟通优势就体现出来。比如,鱼跃医疗管理层将办公桌搬到生产一线,这样使得管理者能随时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小企业机构设置简单还与人手不足相关,人员兼岗情况普遍,尤其是后台支持职能(财务、行政、管理等)。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监督不力,职责未分离就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风险。
2、制度文档少。企业管理的文档化水平明显与企业规模水平正相关。在小型企业中,有49%的企业已建立实施了内部管理制度体系,而在大型企业中,这一比例上升到了72%。同时,有21%的小型企业认为现有管理制度对实际的指导性不高,而在大型企业中,持这个观点的比例仅有8%。主要原因是小企业发展变化快,经营内容、业务方式和人员相对不固定,工作程序和管理标准也无法完全固化,即使记录下来也可能时效较差。同时,由于需要快速反应,内部沟通通常以非正式的方法,无法留下完整的文档记录。
3、信息化程度低。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有25%的小型企业未建立运行任何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大型企业的比例是3%),小型企业信息化程度相对比较低。在建立信息系统的小型企业中,覆盖部分业务的企业数与覆盖全部业务的企业数相比,比例是(在大型企业中是),并且信息化应用度最高的仍然是财务管理软件。这是因为小型企业资源有限,更多着眼于解决眼前急迫的管理问题,希望借助信息化建设及时掌握企业核心业务信息。
同时,通过现场调研我们发现,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往往会考虑自主开发符合企业需要的系统,而更多的小企业则采用直接购买成熟套装软件或外包简单开发的模式。此外,许多小企业普遍没有关注到信息系统所带而来的风险。如富安娜在建立了覆盖产供销全过程的信息系统后,才开始关注信息系统的不相容岗位分离风险。
(四)监督机制相对缺失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只有31%的小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还不到大型企业的一半。数据统计发现,随着企业规模上升,内审监督机构在企业中设置的比例也随之上升。虽然在上市企业中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比例高达94%,但一些上市企业反映他们设置内审机构只是为了遵循监管法规的强制要求,是不得已进行的形式上配置,实际上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是由于小型企业中存在着大量“三权”统一,当企业所有者或实际控制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洞悉企业所有的情况时,就不会愿意为额外监督成本而买单。
(五)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小型企业激励机制的作用在于从根本上解决核心管理和技术人员与企业的利益冲突,激发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使其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调查问卷数据显示,约50%的企业采用了绩效考评机制,这与我们在现场调研时所了解的情况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小型企业对于核心技术人员,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现金激励方式,而很少采用股权激励之类长期激励机制。
(六)信息披露流于形式
对于上市的小企业,其信息披露属于法定要求,并且相关法规对披露的内容和形式有明确规定,企业普遍执行程度较高。但目前内控报告披露出现了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的情况,市场投资人对这些内容关注度越来越低。对非上市小企业,其信息披露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外部投资者或者债权人。因为企业信息主要掌握在公司内部人手中,高度不透明,使得外部利益相关方会因信息不对称风险,而不愿向小企业提供融资等服务,影响了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现场调研中发现,目前小企业和其利益相关方双方都在通过各种方法,为提升信息的透明度而努力。比如中信银行介绍其通过建设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一方面帮助小企业提供管理支持、强化内控、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另一方面也确保了银行能高质量地获取企业信息。这样,债权债务双方在基本信息上趋于对称后,能建立两方长久的“双赢”合作。
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比例,小型企业(42%)小于大型企业(70%);未上市企业(46%)小于上市企业(90%);非国有企业(48%)小于国有企业(55%);存续时间短的企业小于存续时间长的企业(3年以下企业38%,3-10年42%,10年以上57%)。总体来说,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一)对内部控制的需求
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小企业既是其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国家对小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扶持政策。小企业在求生存、求创新、创效益的同时,也应注重合理合法合规,适时出台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环境背景下以协助帮扶小企业发展为目的的政策需求。
同时,许多小企业经营混乱,职责不清,经营管理效率低下,企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问题频发,甚至在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等等情况,因此适时出台相关内部控制规范将有力促进小企业查漏补缺,解决小型企业管理中的诸多困惑成为一种必然。
此外,对未来发展预期越好的小企业,一些小型企业,在经历了创业、发展的阶段后,所面临的管理提升问题就更为紧迫,对内控的需求程度越高,部分企业甚至已经自行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并持续实施内部控制完善。现场调研发现,企业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有用工具,对企业而言是必要的。开展内部控制给企业带来的实际效果包括:厘清了授权责任、明晰了跨部门职责、增加了其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降低了经营成本。
(二)风险识别
小型企业的高成长性特征常伴随着高风险水平,尤其是较为优秀的企业一般都是自主创新型、高科技含量的公司,在将科技成果转换为商品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大不确定性,使得小型企业的风险特征、风险水平都异于大型企业。因此,风险识别能力对小型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小型企业管理者对风险的态度是趋于保守的,他们普遍很在意风险,愿意花钱管理他们所识别出的风险,并持续关注成效。以园林工程为主业的普邦园林在发展多区域经营后,管理者无法及时掌握各地项目执行状态,企业面临着重大的项目成本控制风险。因此,董事长作出决策,投入大额资金自主开发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每个项目从立项到施工完成的全过程成本跟踪和监控,有效控制了项目成本超支风险。
小型企业的风险评估方法相对非正式,较少采用定期(占14%)和系统组织(占18%)的方式,更多地采用不定期(占42%)和业务部门自行评估(占47%)的方式。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缺少风险评估方法指引,小型企业对风险的识别主要依赖管理者个人的判断,而许多时候这些基于个人知识和能力的判断是非系统的、带有明显的个人经验特征,常常只关注与“钱”直接相关的传统型风险,而会忽视因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变化、技术更新而产生的新风险。比如在采用新技术与新方法时,只评估成本与现时效果,而不考虑新技术的伴生风险。鱼跃集团觉得微信信息沟通成本低廉、实时高效,于是就马上在包括核心技术团队在内的企业范围内推广应用,完全没有考虑可能存在的核心研发技术泄密的问题。
(三)内控建设与推进方式
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往往不是系统和全面的,许多是从局部重要业务领域开始起步,等经验相对成熟后,再复制推广到其他领域。比如,科瑞技术在建立了iso9000,iso1400质量管理体系几年后,才引入美国卓越绩效模式,并逐步将这一管理理念推广到公司整体范围内。在这种方式下,内部控制成果往往会更多以业务流程体系形式体现,而非正式的内部控制手册或政策。这个结果在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
小型企业在不同领域开展内控时,会应用到不同的管理工具。调研问卷统计数据表明,72%的企业采用了质量管理体系,37%的企业采用了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33%的企业采用了环境管理体系,21%的企业采用了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还有一些行业特有的管理体系也被相关行业普遍运用,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汽车工业质量管理体系等。超过半数的企业在不同领域采用了2种及以上的管理工具。
(四)内控主责部门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小型企业的内控主责部门主要设在办公室、财务部和由多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同时,62%的企业表示借助了外部专家的力量开展内控建设。在现场调研中发现,在多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的模式下,内控建设成果推进相对容易。比如,科陆电子内控建设秉承“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的理念,组建了由各业务层面骨干人员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共同参与内控建设,各组员会将在此过程中所学习到的内控知识以及管控要求带回到业务层面,真正做到内控思想与管理实践相结合。同时,这种方式也提升了公司基层人员对内控的感性认识,他们在工作中会主动思考如何提升效率、管住风险,于是内控就从意识逐渐变成了习惯。
(五)企业高管的作用
而被调研的企业高管层认为一把手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具体执行部门也要工作得力,否则什么事都要让老板拍板,内控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上述观点的差异主要由于双方立场不同。从系统的角度看内控工作,高层给予的支持力和内控部门的执行能力是内控工作的“最佳拍档”,不能偏废。在现场调研中,我们确实也发现了将这两方面结合得很好的企业典型。比如,欧普照明在高度包容性的领导支持下,强有力的内控部门通过“的内控部门通工程主动创造价值,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增值服务,赢得了同事、上级的尊重和认同,内控工作汇报成为公司管理会议的固定议题。
(一)对内控的认识不准确
在本次调研问卷中预设了两道测试题,试图了解企业对内控理念的认知情况。调研结果发现,只有不到34%的企业全部答对,这说明许多问卷填报人对内控基础概念的认识还不到位。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效果,包括直接导致内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事实上,企业受访者们对此也有充分的认识,在问卷中,有62%的企业同意要使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现场调研,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企业对内部控制存在的普遍误解,主要包括:
1、内控等同于合规。部分企业以为内控工作就是合规工作,不是出于企业自身管理的需要,而是为了应对监管机构、债权人和投资者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内控工作时,通常会采用被动应付而非主动执行的方式。
2、内控是区别于现有管理的一套新体系。许多企业以为内控和企业管理是各自独立的体系,因此,普遍认为内控建设是从无到有地去形成一套新体系的过程。在对调研问卷数据进一步分析后我们发现,2197家声称自已未曾开展内控体系建设的小企业中,实际仅有68家企业未实施过其他管理工具和标准,而其余的企业或多或少在经营管理中应用了各种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或管理工具和方法,但是他们不认为这些与内控有关。
众所周知,企业不可能同时依照两套标准来实施管理,如果在同一领域内出现一套以上的管理体系,那么必然有一些体系是用来满足形式要求的,并不会真正被用于管理中。因此,如果企业不能正确认识内控与管理的关系,而是将内控定位为一个形式上的管理体系,那么任何为此发生的成本都将是额外负担,关于内控体系建设的成本效益的讨论都将毫无意义。
3、内控建设、评价和审计概念混淆。调研问卷结果表明,41%企业已经开展了内控建设,32%企业已经开展了内控评价,36%企业已经开展了内控审计。内控评价和内控审计数据倒挂,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许多企业不清楚内控建设、评价、审计的区别与联系,现场调研的结果也充分印证了这点,企业要么将内控建设和评价割裂开展,要么将内控评价与内控审计混为一谈。
(二)管理者的内在驱动不足
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流程简单、人员关系紧密,内控的效果往往不是立竿见影,再加上对内部控制的误解,企业的管理者容易对内控形成认识上的抵触,将内控置于经营盈利与企业增长的对立面。内控实施的成功经验是,先驱动企业管理者启动内控工作,然后在执行过程中让其理解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的意义,使其能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因此,如何找到让小型企业管理者启动内控工作的驱动力是很重要的起点。根据调研问卷和现场调研结果分析,企业管理者开展内控建设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以下两方面:
1、法规红线。包括各类强制性监管要求、上市合规要求、税务要求、筹融资评价标准等,虽然不见得能让他们正确理解内控,但至少可以推动企业开始启动内控体系建设。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如果相关监管机构对这些内控监管要求缺少有效的监管和处罚措施,那么这个因素的驱动力就会消失。
2、实质性受益。小型企业表现出对实施内部控制的顾虑。究其原因,主要是担心效益与成本不匹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如果能让企业所有者了解到通过内控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收益、赢得市场这些这些效果,那么其开展内控的意愿会极大的提升。
比如,腾邦国际的财务部门在一开始推行预算控制时,老板并不重视和认同,只是勉强同意先对费用实施预算控制。但是,当老板看到费用控制实施所产生的显著效果后,就开始主动介入,要求在企业内全面推进预算控制工作。同时小企业所有者希望未来在内部控制方面要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
(三)内控经验不足
在调查问卷中,有62%的企业提到了人员经验不足是开展内控工作遇到的主要困难。内控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的人,以及掌握内控技术的人共同参与。大型企业通常可以通过招聘专业人才或者外包的方式,去解决内控经验和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但小型企业因资源有限而很难做到,并进而影响了内控在小型企业内的实施面。因此,如何帮助小型企业解决内部人员经验不足的问题,是未来小型企业内控规范推广的重要任务。
(四)方法不正确
在现场调研的座谈会上,有些小企业表示“企业内控做了太多没必要的内容”、“有些领域缺少政策指导”、“做出来这套东西就是摆着看的”。在进一步了解这些企业的做法后,我们发现这些企业往往采用的是国内流行的“对标法”来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即按照内控规范和指引的条款逐条对照实施,工作成果往往就是对标后的一套内控手册。
这种方法将内控工作变成了可以快速完成的任务,建设过程纯粹按图索骥、没有对政策的融会贯通、缺少因地制宜,不能将控制要求落实于执行,加之没有建立后续的完善更新机制,这样的内控建设不可能对企业管理提供帮助,工作成果势必被企业束之高阁。这些错误做法中,其实蕴含了对内部控制的另一些普遍性误解,包括:将内控建设视为一次性的项目,做完就一劳永逸;内控建设就是编一套制度或手册,建设过程往往不考虑执行效果;内控建设就是保证对政策条款的全部符合,无偏差,等等。
(五)现有内控规范对小企业的适用性差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制定是以大中型企业为对象,没有考虑小型企业的管理特点。因此,对小型企业而言,要全面遵循确实存在较大难度,比如公司治理的相关条款要求公司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这对治理水平相对不高的小型企业来说适用性就不高。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内控规范对大型企业的适用度较高,51%的企业认为完全适用,3%的企业认为成本高而不适用。但对小型企业而言,只有31%的企业认为完全适用,11%的企业认为成本高而不适用,3%的企业认为完全不适用。此外,现有的内控规范体系没有对开展内控工作的方法进行系统说明,直接导致实务中正确和错误内控工作方法并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企业内控工作的实施效果,企业也会因错误的工作方法而加深对内控的误解。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小企业认为以下环节的工作方法有必要进一步规范:整体控制环境如何梳理与加强;如何将控制活动体系化;如何规范风险评估的程序;如何实现控制活动执行的持续性以及如何评价控制活动的有效性。
xxx、xxx始终高度重视小企业的发展,xxx于2019年10月发布了《xxx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方向;2019年5月8日,xxx又发布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为小企业集聚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专精特新”,提供了战略性的政策保障。为了进一步提升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议有关部门聚焦我国小企业实际需求,以帮助小企业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保障企业持续运营、培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目标,尽快制定出台一套为中国小企业量身定制的内控规范,并指导小企业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工作。
(一)以“帮助小型企业实现管理提升”为制定内控规范的首要目的
内控规范的制定目的决定了其内容范围和效用性质。如果以实现小型企业合规为目的,那么应以财务报告控制为主线制定规范。但合规目的下制定出来的规范,对超过99%以上没有上市合规需求的小型企业来说,就没有很大吸引力和实质性帮助。
如果以帮助小型企业实现管理提升为目的,那么应以管理全过程为主线制定规范,但为保证规范的操作性,有可能需要根据合规要求,对合规范围内的内控补充一些特别的说明。无论对于哪种性质、处于哪个行业的小型企业,要成长发展、要做大做强,都会对管理提升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我们建议,在充分考虑小型企业特性的基础上,将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提升作为规范制定的首要目标,核心内容上以全面内控为基础,强化“小企业”特点。
(二)以“强化实施效果和工作方法、弱化控制手段”为构建内控规范的主旨
小企业内控规范应重点解决内控是什么(即内控的效果)、内控要做什么(即内控的内容)和怎么做内控(即内控的方法)。专家调研的结果表明,93%的专家支持在规范中阐述内控效果;36%的专家认为应在规范中涵盖具体领域的控制内容;64%的专家认为应考虑在规范中阐述内控工作方法。我们认为,内控的效果可用来端正对内控的认识,内控的方法可为企业提供有利于企业管理的工具,这两部分是必须的。在内控效果部分可以参照coso框架(2019)的表述方式,分要素用概括化的原则来阐明内容,同时特别要补充明确内控的局限性、内控与管理的关系、有效的内控五要素需具备的特征;在内控的方法部分应秉承“功能达成、操作简化”的设计原则,重点考量功能实现方法的经济性,强调建设与执行的关系、建设与完善的关系以及长效保障机制等。
而内控的具体控制手段由于存在跨行业差异较大、管理内容太过具体等问题,无法保证规范制定的完整性和普遍适用性。同时,由于管理方法日新月异,很容易造成规范内容的过时。因此,我们建议不在规范中明确内控的具体控制手段,而将其放在配套的解读或指引中,以案例方式介绍小型企业在典型领域中的管控方法。
(三)以“赋予企业更多选择权”为引导内控规范实施的根本
工信部对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主要涉及定量指标,虽操作简单,但缺乏灵活性,且在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缺乏稳定性。与定量指标相比,定性指标虽缺乏直观性,但却可从小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特点、发展趋势等方面认定小型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的界限,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国际上基于不同的目的(如政府监管、信息披露等)对中小企业的划型应用不同类别的指标,这其中既包含了量化指标又兼顾了定性指标。我们建议规范应以引导为主,赋予企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在内控规范中仅明确定性标准,而在推广实施时,根据不同的披露要求去设定不同的定量划型标准。这样企业可以结合行业发展特点、差异化的经营模式、业务发展阶段、业务事项的复杂程度,对照定性标准自行衡量选择其适用的规范,自主建设完善内控机制。
对管理基础好的企业,可以鼓励其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主全面开展内控建设;而对管理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企业,可以参照《小型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开展内控工作,实现企业战略风险重点防范,把控重点业务事项和关键领域的风险,适应不同发展阶段对企业内控的实际需求变化。
(四)以“实质重于形式”作为内控信息披露模式的核心
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能够向资本市场传递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运行有效和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的积极信号。因此,我们建议,小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应强调实质重于形式,改变现有以整体有效性为中心的披露方法,鼓励差异化、有信息含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同时,参考香港等地内控信息披露的做法,将有关内控信息分为强制披露和建议披露两部分,相应降低内控实施成本。
(五)以“全方位、多举措”的宣传和培训作为推广和应用小型企业内控规范的手段
通过加强宣传,普及教育推广,强化内控建设和责任意识,为小型企业全面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营造良好的环境基础。对于企业,主要以案例方式宣传内控与管理的关系以及对企业管理的益处,增加企业开展内控的驱动力,加强管理层对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监管部门,主要宣传内控的实质内涵,使之更好地而非教条式地对企业进行监管;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要宣传企业内控有效带来的益处(比如降低贷款坏帐风险等),促使其主动加入到驱动企业开展内控的行列中来。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能否成功,关键因素之一是内控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一是要充分发挥各级财政部和地方小型企业协会、内审协会等行业机构的作用,为小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内控专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内控业务培训,切实提升人员的技能素质,提升企业内控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二是定期组织经验交流研讨会,请内部控制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分享经验、介绍实践成果,并鼓励各企业的内控专业人员互相交流心得、探讨成功模式;三是将小企业内控规范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加快小企业内控规范的推广与普及。
企业调研方案篇四
我们可以了解到近年来,服装行业可谓经历了一系列的内忧外患。一是大环境的影响,二是盲目的扩大销售战线,使得零售终端越来越难做,不管是品牌还是散货,都已经没有多少利润而言。
为了了解20xx年服装市场调研报告,更好地准确定位服装消费市场,把握目标顾客群体的需求,也为生产厂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市场预测。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与分析,未来了解对服装店该怎样定位,应该针对哪种或哪些的消费群体,
1.调研方法:
实地调研、询问法、观察法有效结合,通过借助调研问卷,来详细了解消费对服装的市场需求。
2.地点范围
步行街,品牌专卖店,大型批发市场,个体零售店
1、调查样本类属情况:
在本次调研中,学生16人,占总数的;白领、公司职员14人,占总数的20%;普通工人9人,占总数的;个体商人11人,占总数的;其他20人,占总数的。
2、被调查者的年龄状况:
15—25岁的年轻人27人,占总数的;25—35岁18人,占总数的;35—45岁为17人,占总数的;45岁以上的有8人,占总数的。
3、被调查者的月收入状况:
月收入800元以下的人有19人,占总数的,其中多数为学生;月收入800—1500的有16人,占总数的;月收入1500—3000的有20人,占总数的;月收入3000以上的有15人,占总数的。
前四月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利润同比增长
国家xxx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1-4月,我国纺织服装、服饰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实现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
1-4月大连服装企业产值同比增长
随着大连市加大对服装企业的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今年前4个月,大连市服装企业呈现快速的发展态势,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快于全市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拉动大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个百分点。1~4月,大连市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生产服装总量达2276万件,增长。
一季度,服装产业实现了出口、内销、生产、效益等主要指标的稳定增长,生产经营显现趋好迹象。但发展中仍存在诸多不协调不平衡问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转型升级的任务更为迫切。
企业调研方案篇五
我们组较为深入走访的公司主要是南京建业物流有限公司和南京三圣物流有限公司。还有其他的小公司在此就不一一例出。这两家公司都是专业从事仓储业的企业,在南京地区也算属规模及业绩较为突出的。我们知道危化品对仓储条件的要求很高,在设备,管理方面高于一般货物的仓储。而这我们组所调研的企业主要从事的就是危化品的仓储,因此从这几家的调研结果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小仓储企业的发展现状。
负责本次调研问卷的两位组员将做好的问卷拿到一起讨论并再做了适当的修改,确定好之后我们商量了去企业的具体时间。10月21号的这天我们带着做好的问卷,在学校租了几辆自行车出发了,在路上我们再次做了到了企业后的具体分工。
首先走访的是南京建业物流有限公司,刚进大门我们就看到了厂内有个饲养孔雀的大笼子,不知道这与企业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也许现在的我们就是这样,总是带着好奇。这种好奇是难得的,但言归正传,我们还是把好奇放在了此行的目的上来。因为实现为联系,我们冒犯地进入了南京建业的会计部门,但所幸里面的负责人接待了我们,在听完我们的介绍后带着我们到仓库走了走。她虽为会计部门的人,但从她的介绍中,我们还是得到了来自企业里的关于仓库最真实,较为专业的描述。而公司的重要仓库因为我们的身份及公司里的制度,她只是向我们做了简单的介绍。
接着我们走访了几家小公司,在这几家公司里只是进去看了一下,因为我们进去的时候里面正好在装卸货,没有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只是一些暂时没事的人和我们聊了聊。
最后一家也是给我映像最深的是南京三圣物流公司,在门卫处我们费尽周折才打听到公司里专门负责带学生的李主任,并在门卫大叔的指引下来到了李主任的办公室。然而李主任有事不在,本准备走的,但一想,刚才上来的时候旁边就是经理,董事的办公室,门卫给我们介绍的级别肯定也不小,而且在我们拿出调研问卷给办公室的其他人员时,他们都说还是等李主任回来吧,他会的。我们决定等!半小时过去了,办公室走来了一个陌生的面孔,就是李主任了,他看到我们也明白了。兴许是我们的诚意,李主任很热情的带着我们把公司走了一遍,并为我们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在这里我们收获了今天所有我们想要的。在快要走的时候李主任指了一个人,穿着厂服,在车辆调度那边忙碌着,居然是公司的老总。我想,正是有这样的一个团体才有了我们在这里的收获吧。
虽然当前的仓储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我们走访的这几家时里面一片繁忙,但是这实际情况远非书本上所讲,这里我就简单总结一下我们组所了解的情况。
仓储业的发展迅速是毋庸置疑的,在物流经济利益循环下也不断成立了更多的物流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以现有的物流水平,中小仓储企业难以形成凝聚力。主要问题有:
1、企业设备落后,目前很多的仓储企业多为人工处理货物,机器化程度低。
3、物流管理理念落后,有些仓储公司都是原来企业独立出来的部门,还有一些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尚未融入到实际的操作当中去。
4、人才的欠缺,由于大部分中小规模的仓储公司人员较少,在员工结构上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较少,这与公司的规模有着极大的关系。
5、资金的不足,虽然仓储行情一片大好,企业的利润每年都在增长,但还难以购买先进仓储设备以扩大规模。以上使我们组总结出的当前中小仓储企业的发展不足,所谓发现解决问题,我们组员在一起讨论后认为,各高校应继续加大对物流人才的培养,顺应市场的变化,增强国际视野,使得物流人才更为专业化,国际化。不仅能紧随物流的发展趋势,还要深入企业,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物流行业的投入,软硬件设施的齐全,以让中小仓储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这次深入企业的调研给了我们很大的感想,真正的是第一次独自进入企业,所有的事情都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去完成,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但这不是主要的。能够深入企业中,在实际的操作与交流中加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理论在实践中深化。同时我们也实地的去了解了当前中小仓储企业的现状。我想这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这其中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机会,就看我们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如何去认识,去把握了!机会对每个人是平等的,无论在哪都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给我们以成长。在此我想用三圣物流公司的李主任的一句话作为这篇报告的结束语:做个有心人!
储运科、财务科、保卫科、人事科、办公室、机电设备科。
1、仓库占地面积约60亩。
2、公司共有仓库3万多平方米,97年建成框架五层楼仓2万平方米,平房库约1万多平方米。
3、楼仓内设有5吨电梯3部。
4、平房库设有10吨行吊3部,20吨龙门吊一部。
5、叉车、推车、平板车各有若干。
6、消防设施配备:
(2)仓库内设有自动喷淋系统及灭火器材。
7、铁路专用线:
路达公司仓库拥有自己的一条铁路专用线,长达四百多米,可容纳13个货位,配有20吨龙门吊,上下站十分便利。
该专用线到站为:郑州东
收货人:河南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仓库
地 址:郑州市货栈街190号
电 话:6320890(储运科)6323250(代储办)
1、公司现有职工70余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2人。是一支素质优秀的、经验丰富、专业仓储管理的服务队伍。
2、与长虹、美的等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仓储业务关系。
本公司自成立以来,严格管理,严抓服务质量,努力促进公司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定期与广大客户进行交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服务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公司仓储管理经验丰富,仓储人员工作认真,严格做到全天"二十四小时"收发货物。多年来,及时周到的服务,取得储户的广泛好评。
以人为本,以需要为根本,为客户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通过合作建友谊,通过友谊促合作。
企业调研方案篇六
2016公司调研报告提纲
一、基层组织建设
1、531党建示范工程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困难、意见建议;本单位党建示范工作建设情况。
2、2013年新发展党员数量、结构、占党员总数的比例;较2012年发展党员数量的增减情况。
3、党建工作经费来源、使用情况,党费使用的主要用途及数额。
二、干部管理工作
1、本单位2013年是否开展过竞争性干部选拔工作。如有,主要有哪些形式,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2、对集团公司推行竞争性干部选拔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
3、本年度干部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包括培训班次、内容、形式、效果等。
4、对集团公司干部培训体系建设的意见建议。
三、企业文化
1、集团文化的宣贯实施情况,子文化建设情况。
2、2014年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
四、宣传工作
1、宣传思想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困难及有关建议。
2、本年度社会新闻媒体采访的数量、采访的主要方面,应对方面的主要困难。
五、社会责任
1、社会责任管理部门及工作开展现状。
2、存在问题及建议。
六、精神文明建设
1、精神文明创建经费是否有保证,是否有奖惩制度,落实的情况如何。
2、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好的做法和经验。
七、共青团工作
1、本单位及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情况。
2、是否有专职团干部或有专人负责共青团工作,共青团基础制度建设情况。
3、围绕中心工作,青年活动开展情况。
2016公司调研报告
据了解,当前钢铁、煤炭、有色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加剧,一些企业完全沦为靠借债维持生存的僵尸企业,而部分困难企业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愿上报真实情况,甚至刻意隐瞒财务状况,背后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僵尸企业 是中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心头之患 。xxx副主任张喜武表示,僵尸企业对于中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质增效是一个比较大的障碍,也是企业减利的最大出血点,处理僵尸企业已经提到议事日程。
xxx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绛表示,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提出,要落实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政策。这些相关配套政策也有利于清退僵尸企业,为僵尸企业提供善后之路。业内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务之急是化解一些行业严重的过剩产能,以托底+改革有效释放风险,通过断臂求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何为僵尸企业,其缘何而成?
所谓僵尸企业,是指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的企业,工信部副部长冯飞说。(xxx)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研究员冯立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僵尸企业形成的原因既有体制性因素,也有行业周期轮回的影响。其中,行业周期成因主要是因为随着国内外经济放缓,使得市场需求逐步减弱,进而加剧了行业内的产能过剩。但是,由于银行贷款、地方政府扶持以及考虑职工再就业等问题使得这类企业很难从市场中真正退出来,长此以往,僵尸企业数量就越来越多。
原攀钢集团董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周家琮把僵尸企业的来源分为四类:
历史类
即计划经济和战备经济的遗产,也是今日中国经济的历史路径依赖。
在计划经济、战备经济时期兴建的许多企业,并非按市场经济要求配置资源,潜藏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沦为僵尸的基因。正如吴敬琏先生所曾指出,许多企业从投产之日起,就不具备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能力。企业布局备战优先,靠山分散、远离市场交通不便,资源配置不计成本、自办社会一应俱全。有些企业是领导人或计划部门拍脑袋或算政治账的产物,并无经济性可言。计划经济时代都吃大锅饭,无忧破产、更不会出现僵尸企业。
然而在后来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这些企业除少数成功转型或搬迁外,大部分先天不足被市场淘汰,这也是上世纪末国企大量关闭的原因之一。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或因尚未完全摆脱短缺经济的卖方市场;或因经济过热需求旺盛、竞争力不行的企业也有生存空间;或因政府优惠和救助;或因市场经济初期容易寻租野蛮生长;各种环境条件的的掩护,使部分上述企业得以幸存。不过一旦经济下行、环境变化,这些企业内部非市场的劣势基因顿成显性、各种问题陆续暴露,最后终于陷入困境。
跃进类
即经济过热催生产能过剩的恶果,也是今日僵尸企业最主要的成因。
目前僵尸企业多属产能过剩行业,而产能过剩的原因,一是片面追求高速增长、过度依赖投资的发展模式。高投资形成对钢铁、水泥等投资品的旺盛需求,刺激这些产业的盲目扩张,在高投资终于难以为继时,必然出现严重产能过剩。二是在gdp至上和土地财政推动下,房地产业的畸形增长,拉动了相关产业的产能扩张。三是国有企业改革滞后、不是以效益而是以规模作为发展目标,在做大的冲动下盲目扩张。四是各级政府以政治压力、行政指令和政策鼓励推动治下的企业投资建厂、大干快上。加上狂热的招商引资,不但导致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一些所谓新兴产业产能也恶性膨胀。高增长制造了各种能把猪吹上天的风口,企业不论良莠皆风光一时,产业转型升级、管理和技术创新多沦为口号、乏人问津。然飘风不终朝,一旦狂风不再,劣质企业顿时现出原形。
外因类
即经营环境的剧烈变化使企业难以招架。
近年中国企业饱受经营环境大起大落的冲击;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出口需求难有起色;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对国内相关产业竞争力冲击尤甚;劳动力、土地、环保、汇率、物流等各种要素成本显著上升,或由过去的被人为压低逐步市场化,以上外部条件变化多方位推高了企业成本;许多企业本来成长过快、虚胖的身体并不健康,寒冬来临越冬困难不免被冻僵。
泡沫类
尤其是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也是一批企业沦为僵尸的根源。
毋庸讳言,中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曾经热衷投机炒作、泡沫相当严重,一些企业禁不住其巧取豪夺、一夜暴富的示范和诱惑,盲目跟风希图牟取暴利。一旦投机失败或泡沫破裂,就可能把企业拖入深渊。另一方面,泡沫行业汲取了大量经济资源,其对制造业的挤压和冲击,虽貌似无形、却十分深刻和长远,也是制造业普遍艰难的深层次原因。
僵尸企业:防银行断贷财务造假
记者调研发现,去年以来,我国煤炭、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加剧,一些企业完全沦为靠借债维持生存的僵尸企业。
产能严重过剩的煤炭行业遭遇断崖式的价格下跌后,出现了全行业亏损。记者在煤炭大省山西调研了解到,从2014年7月起,山西煤炭行业出现连续亏损。根据有关统计,去年前三季度,山西煤炭企业亏损70多亿元。
山西省钢铁行业协会提供的信息显示,当前山西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处于亏损和严重亏损状态,20多家重点企业已有7家全面停产,其余企业大多处于限产运行的失血性生产之中,部分企业负债率过高,连续多年亏损。
除煤炭、钢铁、有色等重化工行业外,造船等领域的产能过剩也还没有完全消化。2015年以来,我国已有多家造船企业破产。南通中远船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建军对记者表示,现在船企倒闭得很多,尤其是民营船厂,造船能力过剩的问题十分突出,预计将有约40%的船企会被淘汰。
分析人士表示,僵尸企业不仅经济效益较差,且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本、能源、劳动力等优质资源,资源配置效率很低,进而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从另一角度来说,由于僵尸企业往往背负大量负债,有时还会涉及到民间借贷,关系到当地众多企业的资金链安全。而且,一些银行为了避免企业破产、呆账变坏账,不得不续贷。如果处置不及时,还将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持续增加。
越是产能过剩的困难行业,资金越成为稀缺资源。记者调研发现,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受资金链紧张影响,财务成本大幅上升,由于担心银行断贷、抽贷,不少经营困难企业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愿上报真实情况,甚至刻意隐瞒财务状况,形成不确定性风险。
为了防止银行断贷造成资金链断裂,在煤炭、钢铁等行业,财务作假的现象普遍存在。全国工商联冶金企业商会原名誉会长赵喜子说,70家国有钢铁企业中,仅有10家左右是略有盈利,其余全部是亏损,可不少钢铁企业的财务报表显示的却是盈利。比如一家钢铁企业报表显示盈利20亿元,结果我们调查发现,这些钱是通过卖资产得来的,企业把这笔收入做成了盈利。
煤炭企业还有三五年的困难日子,很多企业可能挺不过今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型煤炭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去年报表上显示盈利5000万元,其实是做的假账,实际上亏损10亿元以上,为了防止银行抽贷,把以前节余的资金做到账里去了。
中部某省一家大型钢铁企业负责人说,以前企业一年期以上贷款占60%,现在只占5%至6%,而且利率还上浮了20%至30%。现在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80%,主要靠银行贷款维持运转,如果有一笔银行贷款发不下来,公司就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
很多企业不愿意被上报,估计僵尸企业的实际数量可能数倍于上报的数量,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煤炭、有色等行业。某地级市经信委行业管理科负责人介绍称。
据赵喜子介绍,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银行负债万亿元,还有2万亿元非银行负债,在钢铁行业去产能过程中,这些负债极易形成债务风险。尤其是民间借贷,债务信息不明,三角债、多角债充斥其中,对于这类不确定的风险,需引起高度关注。
僵而不退原因多面
记者调研发现,在煤炭、钢铁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存在大量亏损企业、僵尸企业,这些企业为了生存不惜恶性竞争,降价销售,陷入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恶性循环。
钢材只要生产出来还是能卖得出去,只是价格太低,亏本赚吆喝。一大型钢铁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5年我国钢材出口达到亿吨以上,同比增长20%以上,这说明钢材的市场需求依然很大。
一些煤炭大省甚至存在越亏损越超采的怪现象,一些企业负责人反映,不论开采与否,矿井的维护成本都是刚性的,为了摊薄这些成本,维持现金流,一些企业就尽可能多开采。越是大企业、现代化水平高的企业,超采情况越严重,有的煤矿实际产能比设计产能多出好几倍。
这种反常超采,不仅进一步加剧了煤炭市场下行压力,还导致资源浪费。
从记者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看,僵尸企业之所以不愿退出,主要是还没被逼到绝境,产品还有一定市场空间,资金链还没有断裂,有的国有企业甚至还能从银行获得贷款,有的企业欠薪欠税欠材料费,僵而不死。此外,银行债务风险、就业压力、财政税收等因素,都制约着僵尸企业的退出,无论是企业本身,还是地方政府、银行,都想再扛一段时间,不愿意自己先死。
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只有果断处置僵尸企业,才能让产能过剩行业正常发展,但在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必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政府应着力化解市场失灵类过剩矛盾,把握好时机节点,避免行政过度干预、出力不讨好。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但当前我国一些行业出现的严重产能过剩,单靠市场已经无力化解,因此要分析哪些行业过剩是市场形成的,哪些行业的产能过剩是非市场因素形成的,对市场失灵类过剩,政府要出台措施着力化解。
清退僵尸企业 刻不容缓
僵尸企业占用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侵蚀有限的市场空间,是阻碍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病毒。中央高度重视僵尸企业处置问题,提出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是清理处置僵尸企业的主要路径;重组救活为主、破产退出为辅是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方针。
然而,虽然近来清理僵尸企业的鼓声如雷鸣般轰响,但有些地方却很冷静,仍是按兵不动。
有的说,事情太复杂,先看看,等一等,别给自己惹麻烦有的说,不是不想清理僵尸企业,而是拿不准,怕被指责国资流失也有的怕得罪人,落个败家子的坏名声,特别企业负责人中相当一批临近退休的,有硬拖到底的想法,把清理僵尸企业的难题留给下一届。
这些问题,可能既有自下而上自发性和自上而下主动性不足的主观层面的问题,也有为上者敦促相关部门推进改革的手段匮乏和为下者利用群众热情借势推进改革的能力不足的客观层面的问题,还有操作上困难的问题。
接下来要着力解决的是如何让顶层设计与企业自发形成合力,这既需要给地方政府和社会的首创性留出足够的空间和弹性,更需要一俟时机成熟,顶层应有排除阻力、锐意革新的决心和能力,有化阻力为动力的神奇力量。
完善政策去产能 以托底+改革有效释放风险
专家认为,产能过剩问题在发达国家已有处置先例,我国需结合自身实际,探索中国特色的去产能路径,妥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首先,完善托底政策,引导僵尸企业有效退出。记者调研发现,不同类型僵尸企业退出时的风险点各有不同,国有企业集中在职工下岗失业带来的社会风险,而民营企业更多是资金链断裂带来的金融风险。针对这些风险特点,各级政府需提前制定好托底预案。比如在债务清算方面,政府要通过法律程序优先确保30万元以下的债权人利益,将企业退出带来的社会风险要尽量降低。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说。
其次,健全配套政策,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基层干部反映,一些化解产能过剩的文件由于缺乏操作细则,在地方落实效果欠佳。例如国家虽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但在审批、税收、土地转让等方面都缺乏明确政策,给基层操作带来很大困难。兼并重组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可审批时间长、交易成本高,我们感觉企业没什么积极性。浙江省经信部门一位干部说。一些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希望在税收、土地、资金等方面出台含金量高的政策。
再次,抓住窗口期推进改革,从源头上破解产能过剩症结。从调研情况看,当前产能过剩矛盾在国有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一些国企负责人反映,国有企业因其体质机制原因,效益普遍不如民营企业,当前经济下行、企业困难正是推进国企改革的窗口期,希望政府能够加速国企改革,从体制机制上破解产能过剩难题。
企业调研方案篇七
(一)数量种类多样化
我国小企业数量众多,截止到20xx年11月底,国家工商总局登记的企业数量是1788万户,中小型企业占,小微企业占。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同时,我国小企业种类复杂多样:按照所有权划分,小企业性质涵盖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公司、外资企业等多种类型,95%以上是非公有经济;按照行业划分,小企业几乎分布于所有的行业类型,而传统工业制造业仍是主导性的行业;按照上市与否划分,小企业以非上市为主,上市企业占比不到1%。小企业数量和种类的多样性直接导致其内控差异化程度高,也相应加大了监管难度。
(二)治理水平差异化
我国小企业所有权属性存在诸多差异,既有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所有权结构单一的非上市民营企业,也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或所有权结构多元化的上市企业、股份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这种所有权性质的差异化直接造成我国小企业公司治理水平的两极分化。
1、非上市民营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发现,作为小企业中占比最大的民营企业,由于其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高度统一,有超过78%的民营企业的重大决策是由企业所有者作出的。企业所有者亲自管理企业,有利于对经营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实现快速反应和决策,有效降低经营成本。但将决策权委任于一人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企业因决策失误而遭受损失的机率相对比较大。随着企业的发展,科技含量提升、资本规模变大、业务多元化、地域分布扩大,企业整体必然会超越原有企业所有者能力、经验和知识所能掌控的范畴,客观上就要求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适当分离,引入专业化的管理人才或团队,但这一点往往是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在所有权和经营合一的民营企业中,企业文化往往是所有者文化,所有者对内控的认识与想法至关重要。
2、上市股份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有89%的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企业的上市股份公司中,其重大决策是由董事会和专业委员会作出的,未上市的股份公司比例虽然略低只有67%,但是仍比其他所有性质类别企业的比例要高,这说明股权多元化能明显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但是,根据《20xx中国中小上市公司公司治理50强》的统计显示:的中小板企业和的创业板企业,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单一自然人和家族,90%中小上市公司的“出身”还是民营企业,因此上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其公司治理的一大特点就是实际控制人起关键作用,实际控制人的行为决定了公司的决策模式和治理风格。
因此,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公司亟待从形式上的治理结构合规转变成实质上治理机制有效。在现场调研期间,我们也发现,当企业实际控制人在遭遇实际管理挫折或其他外部原因打击后,往往通过增加外部独立董事等方式强化自身治理水平,从而为企业带来有利变化。同非上市民营企业一样,当实际控制人能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时,其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就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成效。
3、国有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在小型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其重大决策由董事会及专业委员会作出的占38%的,由总经理办公会作出的占42%,由董事长或总经理作出的占10%。其中,集体决策总体比例高,这说明地方国有企业对“三重一大”要求的遵循度很高。但是董事会和总经理办公室决策方式的比例持平,又说明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两者概念在这些企业中的区分度不高,公司治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往往源于其所有权人代表(xxx)的要求,并且相对别的企业类别而言,其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正式程度普遍较高。
4、外资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超过62%的外资企业,其重大决策是由董事会及专业委员会作出的,其中外商独资企业虽然由于其股权集中而造成比例略低于平均水平(58%),但仍高于民营企业的整体水平,这可能与治理意识比较强的外方有关。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通常外方投资人的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因而在其影响下,外资企业的整体管理和内控意识普遍较好。比如,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在与法方合资后,虽然企业决策主导权属于中方,但是法方会定期通过管理评审方式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施加影响。中方股东认为这些建议事实上对企业有用,自然就听从并采纳。因此,在合资期间,法方通过管理理念的传递,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管理非正式化
小企业往往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初创期的主要目标是开拓市场,利润是生命线,企业最关注生存问题。成长期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市场,不进则退,企业最关注发展问题。在这些阶段中,一方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企业的管理模式能实现快速转化,以灵活配合客户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小企业资源有限,企业对不能直接与所要达成目标挂钩的管理投入都不太热衷,对管理成本降低的意愿强烈。因此,与大型企业相比,小企业的管理具有“非正式化”的特征。
1、机构简单。由于规模相对小、业务处理相对简单,小企业整体机构设置简单、管理层级少、决策集中。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超过50%小型企业主要以口头或其他非正式沟通方式来传递管理要求。机构简单使得企业扁平化程度高,内部沟通方便灵活,决策者能迅速全面地掌握信息。对于大型企业,则需要更正式的沟通方式(如大型企业中有超过70%的业务管理事项均通过完善的制度政策进行约束)来传送信息,才能保持信息质量不在传输过程中损耗。相比之下,小型企业的快速沟通优势就体现出来。比如,鱼跃医疗管理层将办公桌搬到生产一线,这样使得管理者能随时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小企业机构设置简单还与人手不足相关,人员兼岗情况普遍,尤其是后台支持职能(财务、行政、管理等)。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监督不力,职责未分离就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风险。
2、制度文档少。企业管理的文档化水平明显与企业规模水平正相关。在小型企业中,有49%的企业已建立实施了内部管理制度体系,而在大型企业中,这一比例上升到了72%。同时,有21%的小型企业认为现有管理制度对实际的指导性不高,而在大型企业中,持这个观点的比例仅有8%。主要原因是小企业发展变化快,经营内容、业务方式和人员相对不固定,工作程序和管理标准也无法完全固化,即使记录下来也可能时效较差。同时,由于需要快速反应,内部沟通通常以非正式的方法,无法留下完整的文档记录。
3、信息化程度低。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有25%的小型企业未建立运行任何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大型企业的比例是3%),小型企业信息化程度相对比较低。在建立信息系统的小型企业中,覆盖部分业务的企业数与覆盖全部业务的企业数相比,比例是(在大型企业中是),并且信息化应用度最高的仍然是财务管理软件。这是因为小型企业资源有限,更多着眼于解决眼前急迫的管理问题,希望借助信息化建设及时掌握企业核心业务信息。
同时,通过现场调研我们发现,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往往会考虑自主开发符合企业需要的系统,而更多的小企业则采用直接购买成熟套装软件或外包简单开发的模式。此外,许多小企业普遍没有关注到信息系统所带而来的风险。如富安娜在建立了覆盖产供销全过程的信息系统后,才开始关注信息系统的不相容岗位分离风险。
(四)监督机制相对缺失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只有31%的小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还不到大型企业的一半。数据统计发现,随着企业规模上升,内审监督机构在企业中设置的比例也随之上升。虽然在上市企业中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比例高达94%,但一些上市企业反映他们设置内审机构只是为了遵循监管法规的强制要求,是不得已进行的形式上配置,实际上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是由于小型企业中存在着大量“三权”统一,当企业所有者或实际控制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洞悉企业所有的情况时,就不会愿意为额外监督成本而买单。
(五)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小型企业激励机制的作用在于从根本上解决核心管理和技术人员与企业的利益冲突,激发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使其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调查问卷数据显示,约50%的企业采用了绩效考评机制,这与我们在现场调研时所了解的情况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小型企业对于核心技术人员,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现金激励方式,而很少采用股权激励之类长期激励机制。
(六)信息披露流于形式
对于上市的小企业,其信息披露属于法定要求,并且相关法规对披露的内容和形式有明确规定,企业普遍执行程度较高。但目前内控报告披露出现了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的情况,市场投资人对这些内容关注度越来越低。对非上市小企业,其信息披露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外部投资者或者债权人。因为企业信息主要掌握在公司内部人手中,高度不透明,使得外部利益相关方会因信息不对称风险,而不愿向小企业提供融资等服务,影响了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现场调研中发现,目前小企业和其利益相关方双方都在通过各种方法,为提升信息的透明度而努力。比如中信银行介绍其通过建设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一方面帮助小企业提供管理支持、强化内控、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另一方面也确保了银行能高质量地获取企业信息。这样,债权债务双方在基本信息上趋于对称后,能建立两方长久的“双赢”合作。
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比例,小型企业(42%)小于大型企业(70%);未上市企业(46%)小于上市企业(90%);非国有企业(48%)小于国有企业(55%);存续时间短的企业小于存续时间长的企业(3年以下企业38%,3-10年42%,10年以上57%)。总体来说,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一)对内部控制的需求
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小企业既是其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国家对小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扶持政策。小企业在求生存、求创新、创效益的同时,也应注重合理合法合规,适时出台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环境背景下以协助帮扶小企业发展为目的的政策需求。
同时,许多小企业经营混乱,职责不清,经营管理效率低下,企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问题频发,甚至在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等等情况,因此适时出台相关内部控制规范将有力促进小企业查漏补缺,解决小型企业管理中的诸多困惑成为一种必然。
此外,对未来发展预期越好的小企业,一些小型企业,在经历了创业、发展的阶段后,所面临的管理提升问题就更为紧迫,对内控的需求程度越高,部分企业甚至已经自行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并持续实施内部控制完善。现场调研发现,企业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有用工具,对企业而言是必要的。开展内部控制给企业带来的实际效果包括:厘清了授权责任、明晰了跨部门职责、增加了其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降低了经营成本。
(二)风险识别
小型企业的高成长性特征常伴随着高风险水平,尤其是较为优秀的企业一般都是自主创新型、高科技含量的公司,在将科技成果转换为商品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大不确定性,使得小型企业的风险特征、风险水平都异于大型企业。因此,风险识别能力对小型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小型企业管理者对风险的态度是趋于保守的,他们普遍很在意风险,愿意花钱管理他们所识别出的风险,并持续关注成效。以园林工程为主业的普邦园林在发展多区域经营后,管理者无法及时掌握各地项目执行状态,企业面临着重大的项目成本控制风险。因此,董事长作出决策,投入大额资金自主开发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每个项目从立项到施工完成的全过程成本跟踪和监控,有效控制了项目成本超支风险。
小型企业的风险评估方法相对非正式,较少采用定期(占14%)和系统组织(占18%)的方式,更多地采用不定期(占42%)和业务部门自行评估(占47%)的方式。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缺少风险评估方法指引,小型企业对风险的识别主要依赖管理者个人的判断,而许多时候这些基于个人知识和能力的判断是非系统的、带有明显的个人经验特征,常常只关注与“钱”直接相关的传统型风险,而会忽视因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变化、技术更新而产生的新风险。比如在采用新技术与新方法时,只评估成本与现时效果,而不考虑新技术的伴生风险。鱼跃集团觉得微信信息沟通成本低廉、实时高效,于是就马上在包括核心技术团队在内的企业范围内推广应用,完全没有考虑可能存在的核心研发技术泄密的问题。
(三)内控建设与推进方式
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往往不是系统和全面的,许多是从局部重要业务领域开始起步,等经验相对成熟后,再复制推广到其他领域。比如,科瑞技术在建立了iso9000,iso1400质量管理体系几年后,才引入美国卓越绩效模式,并逐步将这一管理理念推广到公司整体范围内。在这种方式下,内部控制成果往往会更多以业务流程体系形式体现,而非正式的内部控制手册或政策。这个结果在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
小型企业在不同领域开展内控时,会应用到不同的管理工具。调研问卷统计数据表明,72%的企业采用了质量管理体系,37%的企业采用了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33%的企业采用了环境管理体系,21%的企业采用了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还有一些行业特有的管理体系也被相关行业普遍运用,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汽车工业质量管理体系等。超过半数的企业在不同领域采用了2种及以上的管理工具。
(四)内控主责部门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小型企业的内控主责部门主要设在办公室、财务部和由多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同时,62%的企业表示借助了外部专家的力量开展内控建设。在现场调研中发现,在多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的模式下,内控建设成果推进相对容易。比如,科陆电子内控建设秉承“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的理念,组建了由各业务层面骨干人员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共同参与内控建设,各组员会将在此过程中所学习到的内控知识以及管控要求带回到业务层面,真正做到内控思想与管理实践相结合。同时,这种方式也提升了公司基层人员对内控的感性认识,他们在工作中会主动思考如何提升效率、管住风险,于是内控就从意识逐渐变成了习惯。
(五)企业高管的作用
而被调研的企业高管层认为一把手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具体执行部门也要工作得力,否则什么事都要让老板拍板,内控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上述观点的差异主要由于双方立场不同。从系统的角度看内控工作,高层给予的支持力和内控部门的执行能力是内控工作的“最佳拍档”,不能偏废。在现场调研中,我们确实也发现了将这两方面结合得很好的企业典型。比如,欧普照明在高度包容性的领导支持下,强有力的内控部门通过“的内控部门通工程主动创造价值,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增值服务,赢得了同事、上级的尊重和认同,内控工作汇报成为公司管理会议的固定议题。
(一)对内控的认识不准确
在本次调研问卷中预设了两道测试题,试图了解企业对内控理念的认知情况。调研结果发现,只有不到34%的企业全部答对,这说明许多问卷填报人对内控基础概念的认识还不到位。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效果,包括直接导致内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事实上,企业受访者们对此也有充分的认识,在问卷中,有62%的企业同意要使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现场调研,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企业对内部控制存在的普遍误解,主要包括:
1、内控等同于合规。部分企业以为内控工作就是合规工作,不是出于企业自身管理的需要,而是为了应对监管机构、债权人和投资者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内控工作时,通常会采用被动应付而非主动执行的方式。
2、内控是区别于现有管理的一套新体系。许多企业以为内控和企业管理是各自独立的体系,因此,普遍认为内控建设是从无到有地去形成一套新体系的过程。在对调研问卷数据进一步分析后我们发现,2197家声称自已未曾开展内控体系建设的小企业中,实际仅有68家企业未实施过其他管理工具和标准,而其余的企业或多或少在经营管理中应用了各种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或管理工具和方法,但是他们不认为这些与内控有关。
众所周知,企业不可能同时依照两套标准来实施管理,如果在同一领域内出现一套以上的管理体系,那么必然有一些体系是用来满足形式要求的,并不会真正被用于管理中。因此,如果企业不能正确认识内控与管理的关系,而是将内控定位为一个形式上的管理体系,那么任何为此发生的成本都将是额外负担,关于内控体系建设的成本效益的讨论都将毫无意义。
3、内控建设、评价和审计概念混淆。调研问卷结果表明,41%企业已经开展了内控建设,32%企业已经开展了内控评价,36%企业已经开展了内控审计。内控评价和内控审计数据倒挂,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许多企业不清楚内控建设、评价、审计的区别与联系,现场调研的结果也充分印证了这点,企业要么将内控建设和评价割裂开展,要么将内控评价与内控审计混为一谈。
(二)管理者的内在驱动不足
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流程简单、人员关系紧密,内控的效果往往不是立竿见影,再加上对内部控制的误解,企业的管理者容易对内控形成认识上的抵触,将内控置于经营盈利与企业增长的对立面。内控实施的成功经验是,先驱动企业管理者启动内控工作,然后在执行过程中让其理解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的意义,使其能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因此,如何找到让小型企业管理者启动内控工作的驱动力是很重要的起点。根据调研问卷和现场调研结果分析,企业管理者开展内控建设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以下两方面:
1、法规红线。包括各类强制性监管要求、上市合规要求、税务要求、筹融资评价标准等,虽然不见得能让他们正确理解内控,但至少可以推动企业开始启动内控体系建设。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如果相关监管机构对这些内控监管要求缺少有效的监管和处罚措施,那么这个因素的驱动力就会消失。
2、实质性受益。小型企业表现出对实施内部控制的顾虑。究其原因,主要是担心效益与成本不匹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如果能让企业所有者了解到通过内控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收益、赢得市场这些这些效果,那么其开展内控的意愿会极大的提升。
比如,腾邦国际的财务部门在一开始推行预算控制时,老板并不重视和认同,只是勉强同意先对费用实施预算控制。但是,当老板看到费用控制实施所产生的显著效果后,就开始主动介入,要求在企业内全面推进预算控制工作。同时小企业所有者希望未来在内部控制方面要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
(三)内控经验不足
在调查问卷中,有62%的企业提到了人员经验不足是开展内控工作遇到的主要困难。内控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的人,以及掌握内控技术的人共同参与。大型企业通常可以通过招聘专业人才或者外包的方式,去解决内控经验和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但小型企业因资源有限而很难做到,并进而影响了内控在小型企业内的实施面。因此,如何帮助小型企业解决内部人员经验不足的问题,是未来小型企业内控规范推广的重要任务。
(四)方法不正确
在现场调研的座谈会上,有些小企业表示“企业内控做了太多没必要的内容”、“有些领域缺少政策指导”、“做出来这套东西就是摆着看的”。在进一步了解这些企业的做法后,我们发现这些企业往往采用的是国内流行的“对标法”来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即按照内控规范和指引的条款逐条对照实施,工作成果往往就是对标后的一套内控手册。
这种方法将内控工作变成了可以快速完成的任务,建设过程纯粹按图索骥、没有对政策的融会贯通、缺少因地制宜,不能将控制要求落实于执行,加之没有建立后续的完善更新机制,这样的内控建设不可能对企业管理提供帮助,工作成果势必被企业束之高阁。这些错误做法中,其实蕴含了对内部控制的另一些普遍性误解,包括:将内控建设视为一次性的项目,做完就一劳永逸;内控建设就是编一套制度或手册,建设过程往往不考虑执行效果;内控建设就是保证对政策条款的全部符合,无偏差,等等。
(五)现有内控规范对小企业的适用性差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制定是以大中型企业为对象,没有考虑小型企业的管理特点。因此,对小型企业而言,要全面遵循确实存在较大难度,比如公司治理的相关条款要求公司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这对治理水平相对不高的小型企业来说适用性就不高。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内控规范对大型企业的适用度较高,51%的企业认为完全适用,3%的企业认为成本高而不适用。但对小型企业而言,只有31%的企业认为完全适用,11%的企业认为成本高而不适用,3%的企业认为完全不适用。此外,现有的内控规范体系没有对开展内控工作的方法进行系统说明,直接导致实务中正确和错误内控工作方法并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企业内控工作的实施效果,企业也会因错误的工作方法而加深对内控的误解。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小企业认为以下环节的工作方法有必要进一步规范:整体控制环境如何梳理与加强;如何将控制活动体系化;如何规范风险评估的程序;如何实现控制活动执行的持续性以及如何评价控制活动的有效性。
xxx、xxx始终高度重视小企业的发展,xxx于20xx年10月发布了《xxx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方向;20xx年5月8日,xxx又发布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xx》,为小企业集聚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专精特新”,提供了战略性的政策保障。为了进一步提升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议有关部门聚焦我国小企业实际需求,以帮助小企业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保障企业持续运营、培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目标,尽快制定出台一套为中国小企业量身定制的内控规范,并指导小企业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工作。
(一)以“帮助小型企业实现管理提升”为制定内控规范的首要目的
内控规范的制定目的决定了其内容范围和效用性质。如果以实现小型企业合规为目的,那么应以财务报告控制为主线制定规范。但合规目的下制定出来的规范,对超过99%以上没有上市合规需求的小型企业来说,就没有很大吸引力和实质性帮助。
如果以帮助小型企业实现管理提升为目的,那么应以管理全过程为主线制定规范,但为保证规范的操作性,有可能需要根据合规要求,对合规范围内的内控补充一些特别的说明。无论对于哪种性质、处于哪个行业的小型企业,要成长发展、要做大做强,都会对管理提升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我们建议,在充分考虑小型企业特性的基础上,将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提升作为规范制定的首要目标,核心内容上以全面内控为基础,强化“小企业”特点。
(二)以“强化实施效果和工作方法、弱化控制手段”为构建内控规范的主旨
小企业内控规范应重点解决内控是什么(即内控的效果)、内控要做什么(即内控的内容)和怎么做内控(即内控的方法)。专家调研的结果表明,93%的专家支持在规范中阐述内控效果;36%的专家认为应在规范中涵盖具体领域的控制内容;64%的专家认为应考虑在规范中阐述内控工作方法。我们认为,内控的效果可用来端正对内控的认识,内控的方法可为企业提供有利于企业管理的工具,这两部分是必须的。在内控效果部分可以参照coso框架(20xx)的表述方式,分要素用概括化的原则来阐明内容,同时特别要补充明确内控的局限性、内控与管理的关系、有效的内控五要素需具备的特征;在内控的方法部分应秉承“功能达成、操作简化”的设计原则,重点考量功能实现方法的经济性,强调建设与执行的关系、建设与完善的关系以及长效保障机制等。
而内控的具体控制手段由于存在跨行业差异较大、管理内容太过具体等问题,无法保证规范制定的完整性和普遍适用性。同时,由于管理方法日新月异,很容易造成规范内容的过时。因此,我们建议不在规范中明确内控的具体控制手段,而将其放在配套的解读或指引中,以案例方式介绍小型企业在典型领域中的管控方法。
(三)以“赋予企业更多选择权”为引导内控规范实施的根本
工信部对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主要涉及定量指标,虽操作简单,但缺乏灵活性,且在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缺乏稳定性。与定量指标相比,定性指标虽缺乏直观性,但却可从小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特点、发展趋势等方面认定小型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的界限,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国际上基于不同的目的(如政府监管、信息披露等)对中小企业的划型应用不同类别的指标,这其中既包含了量化指标又兼顾了定性指标。我们建议规范应以引导为主,赋予企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在内控规范中仅明确定性标准,而在推广实施时,根据不同的披露要求去设定不同的定量划型标准。这样企业可以结合行业发展特点、差异化的经营模式、业务发展阶段、业务事项的复杂程度,对照定性标准自行衡量选择其适用的规范,自主建设完善内控机制。
对管理基础好的企业,可以鼓励其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主全面开展内控建设;而对管理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企业,可以参照《小型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开展内控工作,实现企业战略风险重点防范,把控重点业务事项和关键领域的风险,适应不同发展阶段对企业内控的实际需求变化。
(四)以“实质重于形式”作为内控信息披露模式的核心
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能够向资本市场传递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运行有效和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的积极信号。因此,我们建议,小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应强调实质重于形式,改变现有以整体有效性为中心的披露方法,鼓励差异化、有信息含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同时,参考香港等地内控信息披露的做法,将有关内控信息分为强制披露和建议披露两部分,相应降低内控实施成本。
(五)以“全方位、多举措”的宣传和培训作为推广和应用小型企业内控规范的手段
通过加强宣传,普及教育推广,强化内控建设和责任意识,为小型企业全面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营造良好的环境基础。对于企业,主要以案例方式宣传内控与管理的关系以及对企业管理的益处,增加企业开展内控的驱动力,加强管理层对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监管部门,主要宣传内控的实质内涵,使之更好地而非教条式地对企业进行监管;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要宣传企业内控有效带来的益处(比如降低贷款坏帐风险等),促使其主动加入到驱动企业开展内控的行列中来。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能否成功,关键因素之一是内控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一是要充分发挥各级财政部和地方小型企业协会、内审协会等行业机构的作用,为小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内控专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内控业务培训,切实提升人员的技能素质,提升企业内控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二是定期组织经验交流研讨会,请内部控制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分享经验、介绍实践成果,并鼓励各企业的内控专业人员互相交流心得、探讨成功模式;三是将小企业内控规范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加快小企业内控规范的推广与普及。
企业调研方案篇八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严峻。如何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保存实力、求得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列入发展规划中。而企业文化,就像拯救企业的灵水一样,地位愈加突出。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很多企业干部和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依然很模糊,他们普遍狭窄的认为企业的墙报、广播和业余文化生活就是企业文化。其实企业文化的范围很广,而远不是这么简单。那什么是企业文化呢?
为了更好的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及其作用,本人于x年x月至x月x日通过访问法,资料搜集法对xxxx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研。总体来说企业文化,很广泛从多方面对于企业的发展提出理念,对于人才的要求有独到的见解。然而企业的文化管理方面的存在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而展开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xxxx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xx市福田区益田路,法定代表人是刘某某,注册资本(万元)100,公司的经营范围: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服装设计,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不含专营、专卖、专控商品);计算机系统集成;弱电工程设计;计算机软件、硬件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微波产品、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及销售(不含限制项目)。
(一) 以品质为基础
公司逐步健全推行质量保证体系,在管理上坚持:优秀人才、优秀品质、优秀服务。产品的质量是我们的诚信。推行:零缺陷服务,为用户提供满意度。
(二) 以创意为发展
勇于创新,创新是高科技公司的灵魂,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础,是取得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时刻虚心学习、永远大胆创新,是每一个员工的责任。
(三)以成果分享为共同目标
一个成功的企业,只有不断的分享,在此过程中也要不断的接受批评,而管改进自我,以优秀的成果造福客户。服务客户、服务社会。
一个企业的文化体现在管理上。对于以上企业文化的分析,发现企业文化在管理方面的存在一些问题:
(一)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企业文化中可以看出,对于企业利益与品质的保证较多的,相对而言对与员工利益的保证就十分欠缺。比例过分的失调,很显然只有的体制实行起来,不能灵活应对,涉及范围太校现在市场发展迅速,而企业不能够与时俱进,对于制度给予相应的改善。陈旧的制度导致员工工作缺乏动力,也使得许多员工也抱着混口饭吃的态度工作。很多员工认为自己在公司的发展空间小,不能够很好的体现自身的价值,在企业文化中也提到了优秀人才但是根据调研很多人都没有受企业任何专业的培训。这也暴露的体制不能够很好实施的缺点。
(二) 公司员工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
很多公司员工认为企业文化,那是公司高层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利益关系。也不会想花时间在这上面。更多是考虑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公司在企业文化上的宣传力度很欠缺,在调研过程中也有高层说到:现在工作繁忙,很难有时间去做文化建设的宣传和配合工作,对于如何宣传企业文化感到束手无策。还有些人认为企业子要效率好,那么企业文化就会自然形成。这也是现在阶段绝大多公司的想法。
(三)在建立企业文化上没有良好的沟通平台
公司自身对于企业文化的了解十分的欠缺,以利益为第一,员工对企业目标缺乏具体的了解,没有形成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危机而感缺乏,企业的归属感不强,时常表现出持才傲物、工作上由于分工不太合理,出现了互相推工作的情况,经常以很忙来拒绝参加院内的文娱活动,同事间往往只存在工作关系,缺乏润滑。中层领导班子的管理能力问题突出,院中层领导班子成员大多是由专业技术拔尖的员工担任,他们的普遍特点是工作压力、工作责任越来越多,管理任务繁忙,对于管理上的知识没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所以导致了企业与员工矛盾重重。
(一)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管理制度要形式多样,机制灵活,却又不失威信。涉及企业本身的利益以及员工的利益。注重管理水平的提高,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要取得全体员工的一致认可,追踪全球最新技术、经营管理理念。给予员工不断的培训、深造机会,激发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坚持以人为本,广为接纳和储备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专长的科技人员,形成良好的人才知识结构,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
(三) 加强对于企业文化的宣传
首先明确企业的奋斗目标,召集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共同学习,使其对于企业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不定期询问员工意见,还可以同时创业企业文化特色如: 人本文化特、 色整体文化特色、创新文化特色、求实文化特色、服务文化特色等,让员工参与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三)建立双向沟通的模式,让员工与企业间形成良好沟通
企业对于自身的文化要有深入的了解。对于员工要给予人性化的管理,不定期了解员工对于企业的看法,认真的考虑或者采取接纳。让员工对于企业有较强的归属感,企业对于员工给予更多积极的关注,可以公开的鼓励员工,挖掘他们的潜在的能力。在节假日给予适当的问候。开展各种活动,拉近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距离。良好的沟通与合作使企业内运作顺畅,增加效益。
以上是我通过对于xxxx科技有限公司在企业文化方面调研之后的所感。通过这次的调研过程认识到企业文化实质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员工归属感、提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与对物的管理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在现在商业场上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