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教育个人总结100字 教师教育方面个人总结(精选4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教育个人总结100字 教师教育方面个人总结篇一
今天在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二年级数学组一起听了文老师的一堂数学课——“倍数应用题”。这堂新授课看似平常而朴实,但从她的教学中,让我感受到《生本教育》的新理念真正走进了我们光明小学的课堂里。首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所有的问题解决都是由学生自主或是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出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其次,在教学中老师注重学生对解题思路的表达,而且多数学生都能表述自己的不同见解,正如龙校长评课时所说,这不是一两节课训练出来的,而是从平时慢慢培养出来的,从而可见,我们的教师早已把生本教育理念带进了课堂,实施于课堂。再次,当学生把例题中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后,按照以前的惯例,也许很多老师都会和学生一起来讲解,老师问学生答,不用几分钟看似都学懂了,然后做作业。而今天这节课里,老师仍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来当老师给他们判断并订正,这样既激发了他们“教”与“学”的兴趣,也使整个课堂活跃了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是通过自己的自学和同学的帮助来解决问题的,他们心里一定很高兴。整堂课从始至终突出了“生本”理念,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任务也完成的轻松写意。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这一堂课中我认为文老师是真正体现了这一核心理念。课后的评课环节,龙校长给我们总结了生本教育课堂中应注意的三点:
1、老师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给足学生充足讨论的时间,
3、充分让学生表达。在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濡染中,我们都觉得获益匪浅。是的,在生本教育课堂中,我们还需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找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争取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教师教育个人总结100字 教师教育方面个人总结篇二
北京十一学校是20xx年中宣部、教育部向全国推出的唯一基础教育改革典型。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在《面向个体的教育》中,记录了这场改革的心路历程。在书中,读者能感悟到改革的艰难,分享改革者的智慧和创意,体会到改革者的追求和魄力:
西方谚语说,人生是枚硬币,一面是选择,另一面是责任。只有让学生慎重选择并为之负责时,我们教师才能由“助推器”的角色转变为安装“发动机”的角色。要让学生在校园里有更多的选择其实并不容易。
在传统教育里,一切都是我们预先给孩子们设定好的,大一统的课程、千篇一律的教育、面目可憎的活动、一刀切的做法充斥校园。在这里,孩子们没有选择的权力,很难从事自己关心的事情。于是,他们丧失了活力,缺失了动力,当然也就不会有责任。
十一学校尊重每一个特定孩子的需求和不一样的成长方式,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为他们创设帮助他们“奔跑”的“跑道”,努力让课程的价值在每一个不同的孩子身上显现的更加明显。于是,原来铁板一块的国家基础型课程,现在被老师们开发出了不同层级,供学生来选择;原来大统一的班级课表,由每个学生一张独特的课表来替代;原来学生坐班,教师走班的教学形态,变换为教师固定在学科教室,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当大量的学习时空交由学生来进行选择的时候,教育的活力就迸发出来了。
其次,选择需要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生活的全部内容都是课程,每一项活动内容都充满着教育的机会。包括学生在校园活动中呈现的那些充满个性的美丽的错误,作为他们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教育机会。在没有自由空间的校园里,我们将丧失很多这样的教育机会。善于放手,才会让学生获得这些教育的契机。
十一学校在这方面也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不追求一本升学率的100%,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特别的课程,给富有个性的孩子创设了课程选择的机会;重视学生在学校里不同角色的扮演,让他们体验在某些领域的独领风骚,以及在其他领域的平凡角色,不仅丰富了学生对多元社会的认识以及对自我的认知,也减低了学生可能存在的人生危机;将“在可能的情况下和范围内,应尽可能多的将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作为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贯穿在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比如晚上宿舍熄灯的时间,确定三个不同的时间段,让有不同睡眠习惯的学生进行选择,并依此调整宿舍;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而不仅仅是“参加”。体育运动会、开学典礼、校园书店、学生银行……遍布校园的教育机会,成就着每一个孩子。
再次,选择需要基础。选择并非放任自由,将所有的事情全部开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决定。国家课程的底线要求,是学生成长和今后发展的基础,这是必须要保证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也需要依据学生身心特征和兴趣爱好为基础,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和选择。这对教师以及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斯宾塞也说,不要希望儿童有大量的美德,教育者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际上就结束了。因此,真正的教育始于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提高教育效益,首先从和谐师生关系开始。
首先,同伴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尽管对现有的课程学习并不是非常感兴趣,但还是愿意到学校去,其内在的动力何在?其实就是同伴!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伴,是学习生涯中最值得回味的事情。美国一位专家的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他最亲密的5个朋友的平均数。这一结论揭示了朋友或者说同伴对一个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学校,应该成为学生寻找同伴的地方。“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志趣相投,才可能成为朋友,也只有志趣相投才更可能走在同一条事业之路上,进而走在同一条人生道路上。”他指出,“结识志趣相投的伙伴也用成为教育的目标”。
其次,受欢迎的教师。师德,是当前特别强调的。但很多人对师德的认识,依然停留在教师如何为人师表、蜡炬成灰等方面,强调教师要爱学生,以为只要教师爱学生了,学生就肯定会喜欢教师。但现实并非如此。一项有关教师和学生的调查显示,有90%的教师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但只有大约10%的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这份爱。可见,仅有教师感受到的对学生的爱,并不能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单方面付出爱,如果对方感受不到,那一定是一种畸形的“爱”。爱是一种双方互动的过程,就像物理学上的牛顿第三定律一样,双方互相影响,而且势均力敌,与双方的年龄、经验的差距没有关系。一个老师喜欢学生,又被学生喜欢,才是真正富有爱心的教师,也是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尽管师生关系构建的主导方是教师,但判断师生关系质量的权力却在学生手上。只有学生认为他和你关系很好的时候,才是真实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如此的状态下,真正的教育才会发生。
再次,有平等的地位。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在校园生活中却很难做到。当教师对课程具有无可争议的主导权,学生只能被动地根据教师的安排来学习的时候,平等就是空话;当教师在和学生谈话时,一定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事的时候,平等就是空话;当教师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却不允许学生去做的时候,平等就是空话。在今天的校园里,这不正是教育的常态吗?
第四,塑造不同个性。传统教育的弊端是“不见树木,只见森林”,他认为“那棵树与这棵树并不一样”,“校园不比森林,我们没有权力通过竞争淘汰那些生而平等的孩子”,因此“发现每棵树的生存价值,就成为校园里的重大挑战”。而发现那棵树需要条件,“发现那棵树,不能仅仅靠教育者主观的肉眼,为之提供适宜的土壤、水分、气候、养料更加重要”;“发现那棵树,需要教育者的胸怀”;“发现那棵树,需要去除校园里的权威”。
由于社会发展和历史积淀,在我们每一位教育者的内心,都早已有了一些理想之树的轮廓,甚或清晰的标准,如果没有时变事变的思维和宽广、博大的心胸,我们很容易像那个西方神话里的魔鬼,让每一个人全都躺在那张一样大小的魔床上,把他们锯得一样长。”这提醒我们,一是不要用自以为正确或好的标准去要求学生,二是要用多元化发展的观点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求。由此看来,原来所说的“教师要培养出学生成为自己学科的粉丝”是利弊参半的,我想,培养学生对这个学科的兴趣是对的,但不要湮灭和压抑学生的其他兴趣,更不能强行要求学生喜欢这个学科。
“不要把学生都培养成和自己一样的人”,要“站在塑造不同个性、培养多元发展的各类人才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学科主义”,避免学生分不清“爱学科”还是“爱老师”,避免学科教学过深过难。
第五,要学会等待。他说:“一个孩子犯错误了,他往往需要时间反思,甚至需要一些经历和体会帮助他认识自己。可是,在我们的教育词典里,却只有‘趁热打铁’,而没有‘文火慢炖’。于是,教育常常在‘针尖对麦芒’的状态下进行,成长中往往多了一些不该有的火药味道。
教育需要“小火慢炖”成长必须慢慢拔节,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放下身段,敞开心扉,以长者的责任和平等的身份与孩子对话、沟通、合作,共同成长。
一所学校,只有一大批优秀教师以教育家的情怀、教育家的境界、教育家的心态和教育家的智慧影响学生成长、推动学校发展的时候,这样的学校才真正实现了教育家办学。 绝大部分优秀教师将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和关键书籍列为自己成长的三要素。做为普通教师要想成就自己的梦想,就必须把功夫用在当用的地方。
首先,抓住每一次赛讲、公开课机会,在同行的帮助下,潜心打磨,深耕细作提升自己业务能力。
其次,主动接近教研员、专家,请他们或指点迷津,或鞭策激励。
再次要养成读书思考习惯。阅读能让我们丰富起来,能让我们站在大师的肩膀上,用人类那些最伟大的教育智慧来武装我们,来提升我们。但这是不够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阅读是学的话,那写作就是一种思,思是反思,思是站在自己肩膀上反思,教师仅仅站在大师的肩膀上还不够,教师还要学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
教师教育个人总结100字 教师教育方面个人总结篇三
作为教师对工作要拥有一颗平凡心。一是要安于平凡。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二是淡泊名利。教师的工作性质是属于“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社会型工作,而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因此,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心理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有了对事业的热爱之心,教师就会甘于平凡,乐于在艰苦的岗位上,无私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
教书育人工作既可以是一份职业,又可以是一种事业。职业是人们用以谋生的一项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方式;事业则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寄托,是他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和追求目标的活动。职业使人安身之命(命运),而事业使人安心立命(使命)。职业使人能够生活,而事业能够使人生活得有意义。教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敬业意味着乐业和创业。
教师既有教育别人的使命,也有自我教育的使命。“孔融四岁,能让梨”,令我们肃然起敬;孔子、陶行知、苏格拉底等古今中外大家的教育思想,犹如盏盏明灯将人性引向光明。我们不是圣人,但我们是教育者。在履行教育职责问题上,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做负责任的教育者,实为职责所系。教育者须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应关注教育细节,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在教育生活中事必躬亲,伸手弯腰保护环境,主动积极参与或处理校务,哪怕是转动了一下表针,关闭了一盏灯、一扇窗子,拾起地上一张废纸等,也必将影响和带动同事以及学生向上的热情。教师要加强学习,加强沟通交流,因为“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真正作到为人师表,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要以献身教育事业为荣,爱生如子,甘为人梯,对学生充满极大的热情。新世纪的教师应具有完美的职业道德,高尚的情操,丰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艺术表现,言传身教,以身垂范。爱学生应是教师多种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也是有责任的表现。孩子重视老师的爱胜过父母的爱,对师爱的反映比对父爱母爱更强烈。教师的爱会使学生受到感动,感召而引起模仿,使他们产生“应像教师那样做人”的意向,更能使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互相信赖的桥梁,自觉愉快的接受老师的教育乃至严厉的批评。
教师教育个人总结100字 教师教育方面个人总结篇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德育更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爱没有血源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我们要关爱着每一个学生,希望班里没有被爱遗忘的角落,让每个角落都充满阳光。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工作、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其实通过几年的观察,我们比家长更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所以我们教育起来也比家长的教育效果好。有的时候,家长反倒会让我们帮着他们出出主意,怎么才让孩子更好的学习、生活。
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在平时,谁要是感冒了,你就多提醒他吃药。要是天冷了,你就让他多穿点衣服。谁要是家里有困难了,你就多帮帮他。课下,多听孩子和你说的一些小事,在他们有进步的进步的时候,及时地表扬他们。爱就在不知不觉的关怀中产生了。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信任学生要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
我们班的杨义同学,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但是他勇敢,体质好,所以在班队会活动中,我就故意让他做主持人,同学们很吃惊,连他自己都很吃惊,我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当好这个主持人,他非常感动。回家后认真背台词,学习起来积极性也特别高。在别的体育活动比赛中,也尽量让他参加,我要让他明确,自己不是各方面都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杨义的父母都说这阵杨义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我也为他高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
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教授学生知识,更在于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及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我们要让孩子学会体验高尚与尊严,善良与真诚,仁慈与怜悯;学会感受人间的真情、亲情、友情、同情、爱情……这些美好的感情。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让每个孩子都买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本书。里面有从古到今的德育故事,这些德育故事是沉甸甸的。它让我们感受到人间无限的真情,体会理想和信念。现在我们班的孩子每个人都有板有眼地讲出这些故事来。
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我会继续关爱着每一个学生,让班里没有被爱遗忘的角落,让每个角落都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