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与安全论文共几篇优秀(十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程与安全论文共几篇篇一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现状;施工安全管理;事故隐患;安全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里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施工安全管理,而对于每个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来说“安全是作为第一位的”,所以文章针对几例施工安全事故,探析了水利水电施工的安全管理方法,将施工中的各类安全事故隐患扼杀在摇篮里,从而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率,从而保障施工的安全生产。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现状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全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在不断扩大发展,工程项目也是越来越大,然而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大,从事这一行业也知道是属于高危职业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1994年到1999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事故伤亡率高达千分之二十五,伤亡率远远高于许多发达国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伤亡率,而水利水电工程发生的事故给企业带来得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就像是一座冰山一样,但是对于隐藏在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确是不容易发现的,就是隐性的,所以对于隐藏的安全隐患所带来的各种损失是更大的,同时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也带来很大的伤痛,所以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发生的安全事故才能督促水利水电企业更加重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
其实根据一些调查,水利水电工程的事故伤亡率都是与其工作自身的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第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流动性大,环境都是比较艰难的,而且工作人员也是在不断随着环境与地域的改变不断变化的,这也给安全控制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适应能力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所以许多没有经过专业和长期良好的安全职业能力培训的工人的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第二,水利水电有许多工程设备与交叉作业,其项目施工大都是围绕着建筑物的,所以空间区域要集中很多的工人、材料和施工设备,这些工程设备与交叉作业相互干扰很难保证说在施工当中不发生一些安全事故;第三,水利水电工程都是一些露天作业和高处作业,自然的环境影响很重要,而且自然环境又是不可预测的,露天环境与条件都是很简陋,所以对人的安全也是一大挑战;第四,生产施工方法多样,工作规律性差,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因素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也会给安全管理带来困难。
施工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国相对于许多发达国家来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整,而且施工的安全管理现状存在许多不足,这些不足最终也会增加水利水电工程的事故发生率,前几年的三峡大坝工程,根据其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完整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这个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所以,就个人而言,这种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模式是非常合适水利水电工程的。所以为每一个水利水电工程的事故找到一个合适的安全管理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适合的安全管理模式会在施工中大大地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机率,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人身安全。
安全管理研究的创新
为了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中事故发生的频率,要全面研究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模式,反复确认到底什么样的安全模式是最适合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而且根据三峡大坝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工作人员全面积极的投入到施工工程中去,充分利用群众的力量,营造出高效、安全的施工环境,从中找出符合项目的安全管理模式,减少项目的事故发生率。好的安全管理创新措施总是能出其不意地营造出安全的氛围。
安全措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为了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企业建立完整的安全生产制度,就要在企业中建立一个安全管理的部门,配置专业而且称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毫无保留的落实每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问题,当然,随着安全管理技术的日益精进,企业也应该定期的保障安全管理部门的人员实习更新的安全技术,确保能可以能有效的在施工中执行保障施工安全的措施,更要注意的是,施工企业应该派遣专门的安全检查人员定期定点的检查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以及交叉设备、人员等问题,专业人员的仔细检查往往能发现一些隐藏的安全隐患;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企业也应该重视项目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问题,在施工现场制定健全并且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在提醒与严格制约施工员的同时,加强他们对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的规范,在作业的时候也能更加注意与小心再施工中应该注意与避免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减少自己发生事故的概率,也可以避免他人在作业时受到伤害,对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安全培训的员工,是坚决杜绝他们出现在工程的事故现场,也要无时无刻的向每一位企业员普及施工中安全管理的知识,在每一位员工股的心中树立良好的安全保护意识。
施工隐患处理措施
当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一旦发现有事故隐患的发生,立即停止当时的项目施工,对违反规章制度和进行危险的行为的操作人员立即下达停止作业的命令,如有必要要第一时间同时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项目工程师,在其整改与反复的检查后,及时解决,在以后进行的事故中,要加大对施工单位以及人员的安全管理力度,对发生伤亡的事故仔细调查,查找发生的原因,严格处理在项目施工中发生的各种程度的隐患事故,坚决不姑息,依法向有关部门举证报告。
事故发生的补救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的事故企业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在项目实施之前,就应该向上级部门报告审查的时候要预备好完整的应急救援方案,而且有关单位要确保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到底有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应急救援部门,而且这样的部门有没有拥有专业的救援人员,有没有配备完整的应急救援设备,有没有定期的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其安全管理部门也应该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规范制度,严格规范在没有安全措施的保障下是坚决不可以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实施,所有的作业必须要在有安全措施的保护下进行,确保每位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不仅是水利水电工程企业,施工的单位以及有关的审查部门都要各尽其责,工程企业与施工单位要严格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要经常对员工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在每一位员工的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施工企业也应该定期的培训员工新的安全管理与教育的知识与技术,不断完善和改进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与施工单位要不断跟随社会科技进步的步伐,提升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控制水准,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范,安排安全督促部门落实好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检查问题,从跟本上杜绝安全事故隐患的发生,保障工程施工中的每一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从而做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零事故发生的机率,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1]张坤.浅谈工程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06(6).
[2]具杏祥.论水利水电工程的项目管理及措施[j].广东科技,2008(6).
工程与安全论文共几篇篇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管护责任未全面落实
在一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过程中,相应管理机制建设不完善,并没有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大随意性,即便是有制度可依,在制度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相应的管理制度并未落实到实处。此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以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很强的事业,而一些工程运行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较差,管理不不尽责,不到位,相应的管护责任落实不到实处。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方式不够灵活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工程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因此,各个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运行管理过程中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和运行个环境,探索最适合自身的管理科模式。但是在实际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很多水厂的运行管理方式并不能保证工程长期有效的运行下去。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原因: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处于大规模建设开发阶段,地区管理部门将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工程建设上,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少关注。②新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般较少会暴露运行问题。如何对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调整并未受到充分的重视。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民生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一旦出现了纰漏和问题,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因此,一些管理人员宁可参照以往管理经验,也不愿意主动积极性进行探索和改进。
水源污染问题严重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管护人员责任意识较差,导致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过程中水源地产生严重的污染。西藏地区气候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水源一旦遭受到破坏,将会很难恢复,最终影响到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明确责任,建立权责明晰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体制
①政府应该发挥其职能作用,强化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后运行管理的监管,逐层落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责任,各个区县政府部门还应该建立长效且稳定的农村供水运行管理经费投入制度。相应的行政管理部门还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研究和制定乡镇供水工程管理侦测、法规和制度,强化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②供水企业应该提高企业经营的透明度,加强对工程管护力度,通过引进先进工艺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和水平。③通过广泛宣传教育,促进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和维护中。同时,村镇安全饮水责任到人,实行属地行政领导负责制,各个区、乡镇和村一把手作为第一负责人,对辖区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负责。
因地制宜,采用灵活的管理方式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一个特点就是规模小,供水成本高,其运行管理方式不能按照城镇水厂管理模式开展运行管理。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管理方式。综合考虑每个村落的实际情况,在每个自然村设置1~2个供水点,在关键时期可以向村民供给桶装水。供水厂要结合自身条件,探索最合适的运行方式,只要能够保证农民群众安全用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能够高效稳定的运行下去,就是最好的运行管理方法。
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的保护和管理
①明确水源保护范围。在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中,区水务局对整个地区的农村集中供水厂水源地进行全面检查,并全部打桩定界,设立警示标志,严禁在水源地建设与水源无关的项目[1]。同时对水源地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隐患,不留死角。
②建立水质监测机制。成立农村水质监测中心,把完成ph、色度、耐热大肠杆菌等日检9项和月检14项的水质指标,作为生产阶段水质控制保障的基础依据[2]。
③加强部门联动管理。县水务、公检法、环保、卫生各部门联合执法,加大水源保护区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破坏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污染饮用水水源水质等违法行为。④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设备设施,落实各项制度,不断提升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强化扶持力度,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
建立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是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各个地区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大力推进,积极引导。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该强化扶持力度,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全面落实。拿出一部分办公经费用于扶持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为协会建立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解决公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多种薄弱问题,切实保障农民群众饮用水安全。
[1]闫冠宇,张敦强.建管并重多措并举着力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机制[j].中国水利.2011(01)
[2]许慧,刘家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评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标准和步骤[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04)
工程与安全论文共几篇篇三
一、当前时期下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石油企业安全意识十分淡薄
忽略安全生产浮躁以及形式化是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一个典型表现。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某些企业不顾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短时间内取得高效益,对改善劳动条件的资金进行最大程度地挤压,从而使得石油生产过程中各种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预防石油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关键就在于提高人们的安全认识水平,在完善以及强化安全管理的同时,必须对石油工程现场工作的每个环节或细节加以夯实。一个企业,毫无安全意识的人极少,但是安全意识淡薄的员工却大有人在。
2.忽略安全管理的有效作用
石油企业属于一种危险程度较高的行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强调安全生产的概念,然而由于工作时间比较紧凑,石油工程作业任务重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得石油企业完全忽略了安全管理,直到发生事故后才开始追究责任,使得安全管理长时间处于被动的位置。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对上述问题加以解决,保证企业平稳以及高效地完成每年的安全生产任务,我国政府于2002年颁布了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的法律法规,即:《安全生产法》,该部法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领域已经有法可依,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化建设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对促使石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势必会产生强劲的推动力。
3.石油工程企业安全管理经验说教多
但理论联系实践少作为风险较高的石油企业,应该对安全生产与管理的重要性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这个方面所做的工作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改进。自1997年开始国内石油行业便陆续了关于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等多个行业标准文件,这些标准性文件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内石油企业的健康以及安全管理水平,大大推动了国内石油企业尽快构建以及实施hse管理体系进程与步伐,节约了大量的企业成本,改善了企业的形象。同时,国内率先构建hse管理体系的部分石油企业在这个方面也获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二、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策略分析
基于当前时期下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加强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势在必行,具体策略如下:
1.积极构建安全文化氛围以安全文化为基础
构建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能够很好地提高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的效率及质量。对于石油企业而言,应该对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给予高度地重视,可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等,在企业员工生活区设立人性化安全生产的宣传与教育栏,对安全事故发生的诸多隐患、风险、石油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各个细节、注意事项等进行详实地宣教与讲解。在这样理想的宣教氛围之中,可循序渐进地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加以强化,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可有效地减少习惯性违章,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纪律。同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能时刻牢记安全生产规则,在石油工程安全生产中将安全意识完全融入其中。
2.符合人性化的根本需求
安全生产是保障石化企业长久生存以及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管理工作是其工作的核心内容。根据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的本质特征可以得知,人性化管理应该集中对员工的基本需要、员工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员工的工作激情以及员工对企业的态度、职责等加以体现。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可采用安全事故积分管理制度,将员工的各项违章行为进行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分类,如可按照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蓄意及严重等级别的违章类型。总体而言,应该遵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样就能够很好地体现人性化的特点。
3.加强应急及消防安全管理
工作注意突出抓好应急预案的实战性演练及编制,各家石化公司及企业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定,分类及分级健全完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响应预案等。根据相关规定向当地政府及有关分管部门上报,做好与地方政府的良好衔接及联合预演。
4.强化制度约束
在实际的石化工程安全生产之中,应该将人性化管理的思想有机地融合其中,首先应该注意加强制度上的约束力。很多石化企业管理人员往往会陷入误区,即他们经常认为只需要进行安全生产就可以了,不需要加强人性化管理,也不需要制定具体的人性化管理制度,认为人性化管理是一个形式化的管理模式,对管理制度也不够重视,甚至在管理制度实施、落实之后很难将其落实到位,并对制度置若罔闻,不仔细对待等,从而给安全管理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对人性化管理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反思。根据石化企业所具备的特点、生产工艺以及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等,制定较为完备的安全生产人性化管理制度,对于工作人员的各类生产活动进行切实有效地约束,使其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且主动地采取各项预防措施,保证石油工程生产的安全性,从而提高石油工程生产的效益。
5.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工作若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最终还是需要管理者所采取的有效手段及一线员工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但是,由于一些管理者综合素养较差,制定工作计划粗枝大叶,工作内容在安排时也缺少这缺少那的,在工作现场仅仅是形式化的检查、粗略的根据制度进行,从而造成工作上所出现的各种漏洞,从而对石化工程安全生产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因此,应该不断地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1)定期地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各项学习,如讲座、培训等,不断强化员工队伍的业务素养,并设立监督组确保各项培训工作落实到位;(2)将遵守纪律作为员工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3)在对员工进行培训过程中,还应需要将思想道德建设纳入至实际的培训过程之中,使其职业道德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树立员工主人翁意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时期下加强石油工程安全生产势在必行,对于实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出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加以控制,使人性化管理渗透到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全过程。
工程与安全论文共几篇篇四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越来越严峻,安全工程技术人才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本文介绍了安全工程专业的特点,指出了安全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大家交流学习。
安全工程;高校;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安全生产事故也在频繁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在国家的重视和关注下,使得社会对于安全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1]。2002年11月1日《xxx安全生产法》开始实施,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安全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可[2]。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安全人才的需要的大幅增加,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安全学科的发展。2011年3月8日xxx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使得安全学科正式成为一级学科,成为工学门类中38个一级学科之一[3,4]。在高校开展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是我国培养安全工程专业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截止2011年,我国已经有110多所高校开办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到2014年,全国开设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层次院校(包含独立院校)已达154所。随着社会对安全工程人才的大量需求,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安全工程专业,取得了不少的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然而在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1、安全工程专业的特点
安全工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交叉学科,涉及理、工、管、文、法、医等多种学科,涉及覆盖面宽,实践性强,并具有“复合型”的特点,因此要求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既要懂专业,还要拓宽知识面,融合多学科、避免知识结构的片面化和单一化;既要懂技术,又要懂管理。近年来,在国家的重视下,出台了《安全生产法》,明确要求相关生产企业必须有安全工程专业管理人才。由于安全专业管理人才的大量需要,使得安全工程专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2、安全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工程专业教材缺乏规划。我国目前市场上安全工程专业教材种类有很多,但是由于安全工程专业教材建设存在缺乏系统规划问题,很多教材之间存在内容存在重复,明显的转抄现象,有些基本概念在定义和理解上也存在混乱现象。因此,需要以学科体系构建为指导,合理规划教材建设。
(2)实习基地不稳定。为保证教学效果,学校学校一般要安排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习效果并不如人意。这主要是因为实习基地不稳定,不联系,涉及的范围比较窄,实习的类型比较单一,学生实践活动不够全面系统,且实习时间不能保障。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学生的数量明显增多,能够接受实习生的单位的数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多数学校的实习基地都是靠专业的老师的私人关系联系取得,实习基地缺乏稳定性与连续性,学生的实习时间也就无法满足了。
(3)教师队伍薄弱。由于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发展比较晚,造成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教师也较少,一线教师就更少。很多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背景不均衡,年轻教师偏多,很多教师都是学校接到学校,理论功底扎实而实践能力不足,因此使得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3、提高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1)加强教材建设。安全工程专业教材的质量是教学质量的关键,体现的是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加强安全工程专业教材建设。安全工程专业的教材应集中全国高水平的教师参与编写,对教材内容进行完善和优化,出版高质量的统一教材。为了使学生能学到本专业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在教材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将安全工程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优秀成果融入教材中。另外,为提高教学效果,各高校在选用专业教材时,尽量应选用高质量教材,如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面向2l世纪课程教材”等。
(2)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实习基地由于各种原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要求。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内外实习、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对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增加经费投入,拓宽实习基地领域,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良好平台。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拓展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建立多类型的实习基地,涵盖安全工程专业所涉及的主要学科,同时要保障实习基地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各高校只有建立与学生数量规模相当的多类型的实习基地,才能使学生接触到安全工程不同的领域,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安全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实践教学能否切实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各高校一方面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引优秀人才来学校教书。另外,要鼓励青年教师上进深造,应要求他们多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安全生产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积累实践工作经验。
4、结语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时期,快速发展的经济使得社会对安全工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安全生产事故仍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工程人才需求旺盛,同时也对安全工程类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当增加学科建设资金投入,加强特色教材建设,改善教学设备,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大对教师人才队伍的培养,培养符合安全生产需求的人才,增强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竞争力。另外,各高校应依托行业背景,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立足当地,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培养出满足地方需要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只有这样安全工程专业才能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
[1]张景钢,张桂英.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7(02):151-152.
[2]王凯,李珊,潘侠,曾广霞.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08(05):163-168.
[3]杨书宏.关于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申报工作回顾[j].安全,2011(06):57-60.
[4]李华,赵江平,崔晓红.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08(08):143-146.
[5]苏龙,罗琳,魏祥东,蒋娇莲,卢丽丽,廖婵娟.农业院校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探索和实践[j].广州化工,2015(07):191-192.
工程与安全论文共几篇篇五
1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这一术语最早由国际核安全顾问组(internationalnuclearsafetyadvisorygroup,insag)于1986年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总结报告中提出。报告分析称,该起事故是由不良的安全文化和安全氛围导致的。之后,学术界发表了许多对安全文化的定义,但到目前为止对于其定义仍未达成共识。国际上比较权威、流行的是国际核设施安全顾问委员会对安全文化的定义:即安全文化是个人或组织的价值观、态度、认知、胜任力和行为模式的产物,它决定了组织的健康和安全管理的承诺、风格和效率[1]。对于全行业来讲,安全文化既是个人问题,涉及个人态度和行为模式,同时还与组织的管理体制有关。对建筑业来讲,建设工程具有环境动态多变、项目参与方众多、项目组织临时性强、具有较强的目标导向性等特点,fang等[2]在文献研究和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对建设工程安全文化做出了以下解释:建设工程安全文化是建设工程项目部不同参与方的个人和集体的态度、信仰、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标准的混合体,建设工程安全文化在项目运行的环境中形成并随着项目的实施而发展。这是目前对于建设工程安全文化较为全面、清晰的定义与解释。然而,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定义仅仅从概念上强调了人的态度、观念和行为模式的重要性,对于如何将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理论应用于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理论模型的提出
考虑到建筑行业本身的内在特殊性,对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也更为复杂。因此,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模型,期望从模型要素的构成和相互关系上来揭示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内涵。geller[3]提出全面安全文化模型(totalsafetyculturemodel),将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和技术三者联系起来,并包含了人、技术、组织和安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该模型中,将“人的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作为安全文化的基本框架以此描述安全文化的构成。但是,该模型并没有对这3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基于bandura的相互决定论,cooper[4]提出安全文化交互模型(reciprocalsafetyculturemodel)。该模型包括主观的心理因素、实际的安全行为以及客观的环境/情景特征3个要素,主观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安全氛围调查问卷来评估,实际的安全行为可以通过行为观察并对比行业安全行为标准规范来评估,客观的环境/情景特征可以通过审查安全管理系统来评估。通过这3个测量方法,分别对安全文化的3个构成要素进行定量研究。相比geller[3]的全面安全文化模型,cooper[4]的交互模型对原有的因素进行了定义,在原来的环境因素中增加了安全管理体系中的情景因素,并且承认这3个构成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是安全文化理论研究的经典模型,为建设工程安全文化交互模型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全面安全文化模型和安全文化交互模型的基础上,choudry等[5]提出适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环境的建设工程安全文化模型(themodelofconstructionsafetyculture)。相比前两个模型,choudry等提出的安全文化模型把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系统作为3个研究指标,这3个指标既可以单独也可以组合起来进行现场测评,以此对建设工程组织的安全文化进行多层次定量分析。由此,对于安全文化的探索既可以通过研究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安全管理系统这3个因素的分别作用,也可以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进行,这为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由于模型本身的建立并没有强调对于建设工程特点的研究,这限制了模型在建设工程上的直接应用。
fang等[2]提出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安全文化交互模型(safetycultureinteractionmodel),见图2。相较于之前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的提出综合考虑了建设项目组织临时性强、项目参与方众多、具有较强的目标导向性、环境动态多变等特点,体现出建设项目最为重要的3个参与方:业主、承包商和分包商在建设项目安全行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交互动态性,将认知、行为和环境作为建设项目安全文化的架构,在每一构成因素中均涉及管理层面和工人层面的态度、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分析,并且可以概扩性地描述建设项目组织的安全文化嵌入组织运转过程和安全管理系统的方式。此外,通过选取新加坡的铁路项目和高速公路项目案例,验证了sci理论模型在实际建设项目中的有效性。虽然,sci模型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其所得出的实际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为建设项目安全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对于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实证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3建设工程安全文化内涵
安全氛围
zohar[6]最早使用安全氛围的概念,描述了工人对特定时间下组织环境中安全的看法和态度。对安全氛围这一概念,学术界大致有两类看法:一类学者认为,安全氛围是iasag于1988年提出安全文化构成因素的一个子类[4,6,9,13];另一类学者则认为,可以通过对安全氛围的测量来反映实际安全文化。对于第二种观点,很多研究学者并不认同,以cooper[4]为代表,他认为安全氛围调查不能体现安全文化概念复杂性及多元性,因此无法全面地反映安全文化。对于安全氛围的测量方法,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调查(调查问卷或结构化访谈)的方式,但是不同行业对于安全氛围的研究维度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flin等[7]对18份不同行业的安全氛围报告进行研究指出,各行业最常用的6个“主题词”来研究安全氛围:管理(72%)、风险(67%)、安全管理系统(67%)、工作压力(33%)、工作能力(33%)以及安全规程。本文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梳理出有代表性的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研究,见表1。通过分析和总结可以得出,不同学者研究得出的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具有很强的共性,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的稳定性。由此可见,对于同一个行业而言,探索一个共同的安全氛围维度是可行的。但是,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研究者应科学、合理地选取安全氛围维度,以此保证安全氛围调查的可信性和有效性。
安全行为
大多数学者对于安全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安全参与行为和安全遵守行为两个方面[9,13]。测量安全行为的方法通常是自陈法和观察法,也就是所谓的主观指标测量和客观指标测量。针对目前大多数研究学者对安全行为测量所采用的自陈法存在偏差较大的问题,通过经专门培训的观察员对实际的安全行为进行观察,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因此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对安全行为的分析主要基于行为安全理论(behaviorbasedsafety,bbs)和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基于bbs管理方法,设计bbs在建设项目中的实施流程,可以测量并提高安全行为。该程序一个重要特性在于其输出的数学性质,根据bbs程序给出的安全行为分数,可以对现场的安全行为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并以此作为基准来改进员工的行为[5]。基于tpb理论,开发不安全行为因果关系模型(causationmodelofunsafebehaviors),可以作为因果分析的工具来调查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特别是管理因素方面的原因。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建设项目中应用因果关系模型进行因果分析,有助于bbs程序在建设项目中的实施并获得持续性的安全行为提高效果[2]。
安全管理系统
安全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对安全表现进行计划、实施、监督、审查的系统过程,以此评价安全文化模型中的环境因素。一个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一般包括安全政策及其目标、安全标准及其目标、工作计划和组织、应用和一般性操作实践、监测、反馈和审核、纠正措施、再次审查以及持续改进[5]。在此系统中,包括所有用于现场操作安全管理的政策、目标、角色、责任、岗位职责、规范、标准、交流、过程、步骤、工具、数据和文件。并且,可以通过建设工程现场特定的安全计划对工人的作业环境进行评价,通过安全管理体系对安全文化的环境特征进行审查。
4安全氛围与安全行为的关系
基于对建设工程安全文化内涵的总结和分析,就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系统这3个方面,对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的关系的认识与理解,是研究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关键,也是学者们亟于解决的问题。近些年,研究学者们已经意识到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构建一个积极的安全氛围,可以显著提高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而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组织的安全绩效。目前,学术界对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的关系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统计学方法论证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作用。很多研究者已经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预测作用,并把安全氛围称作是安全行为的“预测器”(predictor)。例如,mohamed[10]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施工现场安全氛围维度和安全工作行为的关系,证实了安全工作行为是安全氛围的结果。其中,管理层对安全的重视、非惩罚性安全办法会促进员工间对于安全问题更加自由、开放的沟通,以此形成一个积极的安全氛围,并进一步提高工人对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寻找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产生影响的中介变量。neal等[13]通过对组织氛围与个体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安全氛围通过知识和动机这两个内在变量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此外,他还指出知识更多的是影响安全参与这一行为,而动机更多的是影响安全遵守。然而,目前学术界关于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较少,这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建立安全氛围评价指标。很多研究者试图从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的关系出发,研究安全氛围各个因子之间的权重关系,以此建立安全氛围的评价指标。对此,一些研究者做出了尝试[9,10,14],尽管迄今未成功建立起建筑业的安全氛围评价指标体系,但是以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关系的研究为出发点,是探索安全氛围各因子权重系数的一个可行途径[14]。同时,一些研究也发现,安全氛围与安全行为间的关系不仅仅体现在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作用,反过来,安全行为也会影响到安全氛围的形成。例如,工人的安全服从行为和参与行为能促进良好的安全氛围的形成,进而影响个体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动机[13]。因此,通过对员工在安全行为上进行引导,将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和认识,进而形成一个积极的组织安全氛围。目前,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了安全行为对安全氛围的作用,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是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的相互作用。
5结语
(1)在建筑业,积极的安全文化对于减少事故发生率,提高安全绩效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内容包括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系统3个要素,安全氛围反映了主观的心理因素,安全行为反映了实际的安全工作行为,安全管理系统反映了客观的环境/情景特征,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安全文化的范围。
(2)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系统各有其特定的测量方式。大多数学者对于安全氛围的测量采用调查的方式,针对管理层的调查以结构化访谈的形式为主,对工人的调查以结构化调查问卷的方式为主;对安全行为的研究可以通过应用bbs和tpb理论,设计具体的bbs流程,结合不安全行为因果关系模型,以此分析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中的管理因素,并有助于在建设项目中实现bbs程序对安全行为的测量和提高作用;通过安全管理系统对安全表现进行计划、实施、监督、审查等系统过程,以此测量建设项目组织的管理环境,并且,通过项目具体现场安全计划(例如,施工方案)可以测量建设项目工人的作业环境。
(3)通过对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研究的总结和梳理可以发现,学者常用的安全氛围维度为:管理层的关注、监督和支持、制度和规范、员工的参与、沟通、工作压力、风险、安全施工的能力8个因素。由此看出,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性,探索建筑业共同的安全氛围维度这一研究方向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4)目前有很多学者已经证实了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有积极的作用,以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关系的研究为出发点,是探索安全氛围各因子权重系数的一个可行途径,为建立建设工程安全氛围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但是对于诸如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安全氛围与安全行为的相互作用等问题,仍有待于未来进一步研究。
综上,建设工程安全文化既有组织文化的一般性,又有工程实践的特殊性,对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研究既要全面考虑安全文化本身在心理、行为、环境三方面的内容,又要融合建设工程项目组织临时性强、项目参与方众多、具有较强的目标导向、环境动态多变等特点。对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研究,可以从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系统3个研究指标为方向,通过分析这3个因素的单独作用或相互作用,实现对建设工程组织安全文化的多层次定量分析。
工程与安全论文共几篇篇六
【】针对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使用过程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分析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供水现状,并提出了水源位置优化设计方案,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位置;优化设计
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生产生活过程对用水量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受工程所处环境与未实现集中布置的情况影响,导致工程项目建设使用的安全稳定性受到了影响。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从实践角度出发,即在明确项目工程施工不良现状的情况下,着手进行水源位置设计方案的优化控制。如此,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就能以安全稳定状态,作用于实践,以服务于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进程。
小关乡大寨村、太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区一直未曾实施过农村饮水工程,长期以来村民大多靠自行分散取用田间地头浅层地下水解决其饮水困难,由于水源保证率不高,且未经任何消毒处理,加之近年来干旱较严重,取用水源大多已枯竭,导致项目区村民存在严重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为解决小关乡大寨村、太平村683户2666人饮水安全性差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人员应按照村寨分布情况,将大寨村划分为七个独立供水区进行分片供水,并将工程设计供水规模目标确定为。在此之前,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现状的情况下,找出水源位置设计的优化策略。
要想掌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供水现状,应从工程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入手,即在明确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以及水环境情况下,提高工程作用实践供水现状分析的准确性。在地形地貌方面,小关乡大寨村以侵蚀低中山沟谷地貌为主,第四系地层为坡积层砂壤土,厚0~。供水区村民居住在海拔1100~900m之间。气象、水文是指,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春夏半湿润型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c,极端最高气温°c,极端最低气温°c,多年平均降雨量[1]。地质方面,项目区出露地层有奥陶系、志留系和第四系地层,岩性以灰岩、白云岩和砂岩、页岩、泥灰岩、粘土为主。此外,本工程输配水管线主要穿越山谷、缓坡和坡土地带,因此,管道安装采取埋设于地下铺设方式。这种较为简单的施工方式,是因为取水构筑物和蓄水构筑物所处位置为灰岩和白云岩,地基承载力与设计使用要求一致。在水环境方面,饮水安全工程的取水源为泉水,采取修建密闭式集水池的方式将原水进行保护使用。泉眼出露点以上集水区无污染源,能够较好保证水源的水质安全,综合评价本工程取水水源水环境良好。为了确保水源地保护措施落到实处,保证水源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务必加强对取水构筑物的巡检[2]。从以上工程建设条件来看。工程供水区域共涉及:大寨村的麻田、蒋家山、干子树、千梁上、茅石台、新房子、花院墙、金竹、大寨、田坝、大坪、利民、和平、瓦房共计14个村民组。然而,经调差项目区一直未曾集中实施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得村民生活饮用水主要取用靠田间地头的浅层地下水解决。由于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村民所取用的小水源大多已枯竭,导致饮水矛盾日益突出,项目区村民存在严重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为解决这一供水现状,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大水源位置设计方案的控制力度,以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起到真正的效果价值[3]。
水源选择
由于项目区附近无稳定的能满足供水需要的水源可用,根据实地勘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要解决项目区2666人饮水困难,本工程供水区域采用七个水源分为七个供水区,采取分片解决的方法来解决项目区饮水问题。以作用供水区人口最多的老洼台水源为例,老洼台水源供水区设计满足需求人口为1356人,将水源选定在该村境内的老洼台水源,经技术人员2014年7月、11月现场用三角堰测得,水源常流量为,最枯流量为,日产水129m3,水源水质为山溪水。距项目区,设计引水流量为,工程规模为。只需对已建的四个200m3蓄水池进行简易维修利用,该工程建成后完全能够满足该供水区用水之需[4]。
总体布局
工程与安全论文共几篇篇七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从实施以来,有效地解决和改善了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文章通过对吴忠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运行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
农村饮水;管理;问题;对策
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如期发挥效益和良好运行,各级政府进一步明确了管理主体,规范了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均成立县级农村饮水工程专管机构,负责对辖区各供水站的管理。集中供水工程有水务部门管理、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和企业化管理等多种模式,以确保工程安全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同心县由宁夏水投集团新海水务有限公司和水管所进行管理;盐池县、红寺堡区、青铜峡实现城乡一体化,分别由盐池县城乡供水总公司、宁夏水投红寺堡水务有限公司、青铜峡市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利通区成立利民供水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各县水费价格都由县物价部门核定,基本按运行成本收取。在水费征收上,实行按方收费。近年来,全市大力推广联户水表井建设,推行按表计量收费,加强了水费的收缴管理。各人饮工程管理单位设立专项帐户,进行收支管理。各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在环保部门和水利部门配合下,对规模较大的水源地进行保护和管理,划定了相应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置保护标志。县级卫生防疫部门都能定期监测辖区水厂水质,掌握了解各供水工程水源、水质变化情况。
(2)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对供水标准及供水能力要求更高。为扶持贫困人口,各地规划建设规模化养殖场,导致部分管道供水能力和调蓄能力不足,需要对部分管道维修或增加工程调蓄能力。此外,新农村建设将分散的村、户整合,原来已经入户的就需要重新入户。原来的供水工程水压设计都是按一层考虑,村民上楼以后,对水压的要求也提高了。
(3)群众对供水水质提出更高要求。过去的供水工程主要解决饮水困难问题,水质只是基本符合要求。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逐步建成,部分群众用上了干净、方便的自来水后,群众对提高水质的要求更加强烈。
(4)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对县级以及规模化供水工程监管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我市部分工程运行管护体制还不完善,有的工程管护经费未落实。再加上农村饮水工程水价核定不到位,加之缺少维修养护资金,致使工程管理难度大。同时规模化工程水源保护还不完善,供水单位对水质不能及时掌握,水厂自动化监控设备几乎没有,管理手段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县级监管能力以及对规模化供水工程监管能力也要进一步提高。
(5)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虽然己建立了工程管理机构、组织,并配备了管理人员,但总体上专业化服务水平低,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也未达到规范化常态化,不能满足工程良性运行要求。
通过多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存在工程标准偏低、水质达标率不高,部分地区运行管护机制还不够健全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不断完善。
(1)履行职责,建立机制。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督促当地政府切实履行饮水安全责任主体职责,加强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制度保障作用,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制定合理的价格及收费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工程与安全论文共几篇篇八
21世纪以来,我国加快了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水是生命之源,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老百姓保持身体健康和维持基本的生存。农村自来水设施简陋,用水方便程度较低,饮水安全问题令人担忧,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状况不相协调。因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关系着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国计民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
农村;饮水安全;安全工程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指按照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等指标衡量,改善农村饮水。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重视是关注民生、关注民忧、为民谋利的具体表现。研究出如何建立先进的管理机制,提高我国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水平,改善农民生活,实践科学发展观,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农村的生活基础措施。对现存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饮水安全工程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与养护措施,从而让工程发挥出良性效益,长期使用,真正的造福人民百姓。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现状
第一,目前我国饮水安全工程有两种展开方式,一是集中供水工程,一是分散供水工程。二者各有优缺。集中供水工程规模较大,具备先进的生产工艺以及先进生产设备,在某种程度上说,集中供水可以提供更加纯净健康的水,保证水的品质;在另一方面,集中供水工程往往受经济条件的影响,考虑支出与收入,水价往往高于制作成本。分散式工程供水,供水规模小,较难构成利益的比较,所以水价往往低于成本水价;但是,分散式供水工程的设备、工业、检测水平、水质管理往往不够达标。总之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第二,我国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缺乏长效的管理,没有合理的人员配备对其进行及时的维护维修,也缺乏特定的专业人员对水质定期的检测记录,这些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往往被忽视,导致饮水安全工程不能长期有效的发挥作用,不能带给百姓一个稳定可靠的水源[1]。
2.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1)水质隐患,我国农村供水设备不比城市,供水设施简陋,再加上受近年人类生产活动等影响,工业污染水源多,大多数农村缺乏净水消毒设施,而这恰恰导致饮用水中有害矿物成分超标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严重从而无法保障百姓饮水的安全,甚至有可能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2]。
(2)水资源短缺,我国自然天气不稳定,许多农村地区常年干旱,供水保证率低,遇到连续干旱就会重新出现饮水困难。
(3)水污染严重,许多废水污染了地下水,而农村地区滤水设备往往不考究,甚至很多百姓直接从江、河、库及坑塘中取水饮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源时时威胁着百姓的健康。
1.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机构的职责,完善工程管理制度,针对饮水安全工程,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出台制度,对饮水工程要规范管理。由水利局统筹全局,主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物价局根据民意协调水价,环保xxx门负责水质的检查和监测,各部门协调配合,管好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是将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的水质问题放在解决的重点范畴。规模发展,注重实效,尽可能的争取工程建设资金,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争取更加先进的净水设备。二要防治结合与建管并重,确保水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完善水质检测与监测制度。建立健全供水技术服务体系,积极推行用水群众参与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认真落实节水政策和措施。
3.科学规划,官办与民办相结合,要坚持政府主导,群主积极参与的方针。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由地方政府负责,政府给予指导和资金支持,群众投入以投工投劳为主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官方聘请专门的人才统筹安排,民众自愿出力,建立多方筹资的资金缓冲机制。面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资金紧缺问题,政府应及时的投入资金,设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专项资金。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资金,以减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的不足。发动自愿形式的资金筹集,要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通过广泛宣传[3],引导农民志愿帮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管理。一方政府和一方人民应该齐心协力,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政府要强化“情系三农、服务三农、造福三农”的工作理念,要强化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的执政理念,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由于饮水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政府要负起责任。
4。确立农村饮水工程后的管护长效使用机制。正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目前就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重建轻管的现象相当的普遍,从而导致工程的效用未能发挥或者说未能最大发挥。在管理上,一是要加强对民众的宣传,组织农户对饮水工程进行保护,秉持“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负责”的原则,重视工程的后期管理维护。二是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让群众吃上放心的水,健康的水。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不仅仅是关系农村人们的生活幸福与生命健康,同时也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的基础。我们不仅要做到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合格,还要将工程的管护长效使用机制放上日程,时刻将饮水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
[1] 李德海,程言广. 浅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两部制水价测算―――以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36)
[2] 倪文进,郝红漫,王鲁燕,白静. 水价核定、水费计收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影响分析[j]. 中国水利. 2010(03)
[3] 雷宏军,李道西,赵红飞,徐建新. 新密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测算[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9(08)
工程与安全论文共几篇篇九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意识也在逐渐增强。相关基民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与规范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饮水工程作为一项基层惠民工程,在水利改革建设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当前,相关政府部门加大了对饮水工程建设的安全监督力度,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的健康水平,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然而就目前某些饮水工程建设而言,运行管理中存在某些不足。文章解析当前饮水工程的类型和特点,针对管理现状中的不足进行系统分析,阐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对今后的运营管理提出了一些合理性的建议。
饮水安全;运行管理;水价
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人体生命体征的重要能量。饮用水的质量安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相关饮水工程建设的安全问题更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进程与宏伟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我国中央与政府部门加大了对饮水安全工程的监督力度,全面推进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改革。做好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不仅满足居民的饮用水需求,还要提高水质质量,充分发挥安全工程的工程效益。
工程类型
工程特点
针对我国农村的不同的供水工程,饮水安全工程特点也不相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一项建设周期长,建设任务大的民生保障项目。随着近年来我国引水工程的大量完工,运行管理机制的监督和完善成为了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重点关注。同时加强的工程后续管理与监督、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落实科学的管理规范,对当前实现水性的良好运行显得尤为重要。调查发现,当前各地针对工程的后续管理工作,采取了多种有效举措,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到监督管理工作当中,保障了工程的良好运行。文章针对当前的管理模式、制度建设、水价的审批管理、财务管理以及经营状况,具体分析当前的饮水工程的管理状况。
管理模式
根据不同农村的地质分布、工程建设的难易程度,相关人员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模式。但是在多种管理模式下的饮水安全工程同时又都具有工程分布较广、形式多样、管理复杂的显著特点。当前根据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特点、资金投入方式以及建成后的受益情况,分成了四种运行管理模式,即专管模式、群管模式、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分级管理模式以及自管模式。
①专管模式指的是从源头到用户,集中式的供水建设,由相关的供水管理部门进行专业的管理;
②群管模式的供水工程的规模较小,多用于单村或者较小范围内的联合村落,主要由村民自发的组织管理;
③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分级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当前供水工程建设过程中,供水的主管道以及相关重要信息还是有有关部门管理,而其他的管道及文档资料的管理是由当地的农村负责人以及居民管理;
④自管模式多用于分散式的供水工程建设,一般都是几户或者单户的村民,实行自建、自有、自管、自用的管理体制。
制度建设
为了保障相关管理机制的运行,国家及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其生产建设过程中的生产行为与规范标准。同时当地的政府部门及管理机关也针对实地的发展现状颁发了相关建设的管理规范与管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营管理。
水价审批管理
农村的集中式供水建设与分散式供水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都对供水工程中的水价具有一定的影响。通常对于规模较大的供水工程,水价的制定通常是由供水单位进行相关成本预估与计算之后,提交给相关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县级相关部门进行听证后,经县级主管部门批准之后执行。对于规模较小规模的供水工程,水价通常是由村委会或者农民用水户协会进行村民征求意见的协商,进而制定的。
财务管理
针对较大的供水工程建设,相关部门都会结合工程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关的收支管理与财务管理制度。而对于较小的供水工程,由于自身的建设特点,通常只配备较少的管理以及财会人员,而财务管理的工作通常是由当地的村委会负责。
经营状况
从根本上讲,由于受水价承受力以及供水成本的影响,城市及企业单位的饮水工程建设的经营状况良好,而农村地域与之相比要差很多。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改革以及饮水工程的大量建设,在相关的运行管理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①由于资金投入渠道的多方性,造成了部分工程建设的产权结构没有明显的界限,更严重者会造成建管脱节,相关责任无法落实到实处;
②当前我国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大多是公益性的工程项目,相关建设企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单位界定不清晰,在后期的维护、检修与管理上缺乏资金支持;
③针对当前的饮水工程建设,虽然在建设上不需村民缴纳相关费用,但是在建成后的使用中,相关水价过高,同时还未形成合理的水价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根本措施进行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水费收缴困难,供水亏损没有相关补助也会影响相关管理运营机构的正常运转;
④当前我国农村的饮水安全建设工程的规模较小,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⑤相关建设人员的综合专业水平素质低下的同时,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一项国家投资建设的公益性系统工程,为了保障其相关管理的良好运营,相关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系统安全的运营管理机制:
①明细相关投资建设产权,健全和完善相关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建管衔接工作,积极落实相关的管理责任;
②将较小、分散规模的供水工程进行系统的集中化经营,发挥工程建设的规模化效应;
③完善相关的水价监管体系,加强相关责任监管部门的管理制度;
④在供水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水质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健全完善相关的监测体系,保证工程供水的质量安全;
⑤加强相关施工人员的组织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将工程建设落实到实处。
农村的相关饮水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当地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如何加强相关的管理运营机制,确保饮水工程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运行,是当前相关部门及相关企业应该重点研究的方向。在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地质情况,制定相关的有效监管制度,避免因管理运营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饮水工程的施工建设造成安全隐患。
[1]杨兰花.如何有效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j].甘肃农业,2012,(11):71-78.
[2]蔺继平,孙会国,白丽君.新形势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新模式[j].现代农业,2012,(10):219-225.
工程与安全论文共几篇篇十
通过国家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凉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当前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开展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工作是摆在水利部门面前的一项紧迫与长期的任务,高度重视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工程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确保群众安全饮水,文章阐述了凉州区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甘肃省武威市
饮水安全现状
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廓东端,祁连山北麓,处于石羊河流域中上游,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区,辖38个乡镇,440个行政村,总人口1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根据2004年和2010年两次调查评估,全区农村饮水安全人口万人,饮水不安全人口万人。从2005年国家启动饮水安全项目至2013年底,全区已建成黄羊渠首水厂、杂木渠首水厂、西营水厂、金塔水厂、宏化水厂、黄羊水厂、河西水厂等7座供水厂和石关、金山2座供水站,完成投资亿元,解决了万人的饮水问题。至2013年底,全区累计解决了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已建饮水安全工程陆续投产运行,方便安全的自来水进入千家万户,使农村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
工程前期设计标准低,部分配套设施缺失
部分已建饮水安全工程供需水矛盾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