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1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一
大自然的语言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 材 分 析
概述文章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重点
难点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具投影仪
教学法
设计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
检查作业。叫学生回答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二、理解本文说明的生动性
1.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前三段课文。
2.理解题目的含义。问:“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学生讨论,回答。第二段结束时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营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第三段开头又说:“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可见“大自然的语言”是指“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物候现象。作者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比做大自然的语言,显得形象生动。课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作者是经过一番认真构思的。首先在课文第二段中有“传语”、“暗示”、“唱歌”等词语,将大自然人格化了,生动含蓄地揭示了物候现象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其次,“大自然的语言”概括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给人以形象生动的印象。说明抽象深奥的物候学知识,从生动丰富的自然现象说起,精彩动人地展示出一幅四季风景图,使人容易对其产生兴趣,也符合人们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过程。
3.理解课文生动形象说明事物的特点。课文第一段可以说是对题目的解释和具体化,本段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
学生讨论回答。本段具体描写了“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语言生动、优美、形象,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妙的四季图。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给人以轻快敏捷的感受。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之中。这些贴切生动的词语或状其具体情态,或概括其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受。恰当贴切地解释了“大自然的语言”。
(4)口头作文(略)
三、学习举例说明
1.导入:本文在说明事物时除了条理清楚和生动形象以外,还有一个特点是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举例子可以将一些抽象深奥的事理形象明了地说出来,令人容易明白。请大家将课文中的例子找出来。
学生快速读课文,寻找文中的例子。教师指名回答。然后补充说明。
2.本文在举例时常用“例如”之类的用语。请同学们看看,这样的用语还有多少?有没有不用的?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明确:这样的用语,课文中还有“下面是一个例子”、“如”、“又如”等。也有不用的.如第二段举了“杏花开和布谷鸟来了”三个例子都没有用。
3.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有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举手回答。明确:举例多少应根据需要而定,容易明白的就不举或只举一个例子;不容易明白的就要举两个乃至更多的例子。本文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两个例子很有必要。因为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冬天温和,这是人所共知的。若依此来推论,春天会来得早,但事实上是春天反而来得迟,且又寒冷。举两个例子说明,才能使人对此确信无疑。
四、总结扩展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课以后的感受。
2.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略)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到。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二
一、导入新课
由复习学过的文体导入说明文学习。
二、通读全文,概括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后议论回答,然后教师明确:本文给我们介绍了有关物候的知识及研究它的意义。
三、划分结构层次,理解本文说明的条理性
1.本文围绕着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全文可划分为几部分?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教师归纳总结: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略)
2.再问:以上四个部分的说明采用了什么样的顺序?
学生讨论,教师提问后小结。作者在介绍物候现象时采用了这样一种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它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同时使得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
3.请大家快速阅读第三部分“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课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来安排的,在行文上使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
教师提示:我们读一部小说,总是先读到前面的“提要”。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全貌做极为简要和概括的说明。有时我们还经常读到摘要。摘要,顾名思义就是对原文的要点进行摘录。写摘要和写提要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抓住要点,写成文章。不同的地方是提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原作的内容全貌作简要的概括说明,而摘要却是在不损害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摘录原作的要点,将原作的主要内容准确地按原作的顺序写出来,不掺进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但为使上下文连续,可适当加上一些词语,原文有的句子太长可取其主要成分。
学生写完以后,教师把预先准备好的投影仪展示出来,供学生参考。(略)
四、总结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本质特点的一种文体。写说明文应按照一定的顺序,使文章有条理性。《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的是物候学的知识,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物候景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检查作业。叫学生回答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二、理解本文说明的生动性
1.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前三段课文。
2.理解题目的含义。问:“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学生讨论,回答。第二段结束时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营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第三段开头又说:“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可见“大自然的语言”是指“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物候现象。作者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比做大自然的语言,显得形象生动。课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作者是经过一番认真构思的。首先在课文第二段中有“传语”、“暗示”、“唱歌”等词语,将大自然人格化了,生动含蓄地揭示了物候现象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其次,“大自然的语言”概括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给人以形象生动的印象。说明抽象深奥的物候学知识,从生动丰富的自然现象说起,精彩动人地展示出一幅四季风景图,使人容易对其产生兴趣,也符合人们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过程。
3.理解课文生动形象说明事物的特点。课文第一段可以说是对题目的解释和具体化,本段语言的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
学生讨论回答。本段具体描写了“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语言生动、优美、形象,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妙的四季图。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给人以轻快敏捷的感受。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之中。这些贴切生动的词语或状其具体情态,或概括其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受。恰当贴切地解释了“大自然的语言”。
(4)口头作文(略)
三、学习举例说明
1.导入:本文在说明事物时除了条理清楚和生动形象以外,还有一个特点是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举例子可以将一些抽象深奥的事理形象明了地说出来,令人容易明白。请大家将课文中的例子找出来。
学生快速读课文,寻找文中的例子。教师指名回答。然后补充说明。
2.本文在举例时常用“例如”之类的用语。请同学们看看,这样的用语还有多少?有没有不用的?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明确:这样的用语,课文中还有“下面是一个例子”、“如”、“又如”等。也有不用的.如第二段举了“杏花开和布谷鸟来了”三个例子都没有用。
3.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有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举手回答。明确:举例多少应根据需要而定,容易明白的就不举或只举一个例子;不容易明白的就要举两个乃至更多的例子。本文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两个例子很有必要。因为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冬天温和,这是人所共知的。若依此来推论,春天会来得早,但事实上是春天反而来得迟,且又寒冷。举两个例子说明,才能使人对此确信无疑。
四、总结扩展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课以后的感受。
2.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略)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三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写的一篇说明文,文中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课文告诉读者,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作者把迷人的大自然景物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并用既生动又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物候及物候学知识,不但能丰富读者的科学知识而且能激发读者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并积累了一些有关说明文的基础知识,上单元我们已经学过几篇说明文,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文本,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说明对象,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3、揣摩语言,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
2、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
3、研读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概括要点和学习语言。
2、积累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顺序,了解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方法和行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今天我们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什么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语言。
二、欣赏图片
(多媒体课件展示四幅画面,并辅以简单介绍)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瞧:多可爱的小草,花也在开放,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酷热难耐的盛夏,蝉情不自禁地嚷着:热死啦!热死啦!这预示着近期天气还会是烈日当空,注意防暑。
瞧,这就是所谓的五花山,多么美的图画,秋天来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就是美丽的冬天。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介绍作者
(二)积累生字词:
布置预习,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扫清阅读障碍。
(三)教师范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
(四)学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归纳总结:
描述物候现象 做出科学解释 追究因果关系 阐述研究意义
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方法和行文思路 逻辑顺序
四、品读课文,赏析语段
指导读课文1——3段,多媒体出示以下问题:
1、注音:翩然 销声匿迹 呈现 风雪载途 农谚
2、选文中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3、从整体把握的角度看,选文第1段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应该是从开头第_____句,从结构上看,这两层是____关系。
4、请你依据选文概括出什么是物候?
5、选文前两段的说明顺序是_____,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
6、去掉第一段第四句中的“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五、再读课文,然后回答,师归纳
1、语言生动,体现了科普说明文的特点。
2、说明条理性强。
3、恰当地运用了各种说明方法。
六、观察生活,说物候现象
课前已布置学生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设计意图:留心身边的物候,体验物候现象生活中处处可见)
七、总结
常言道:鸟有鸟语,人有人言,本节课我们了解大自然也有它独特的语言,其实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同学们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更多的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吧!
板书设计:
大 描述物候现象 现象
自
然 作出科学解释 逻
辑
的 追究因果关系 顺
语 序
言 阐述研究意义 本质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四
学习目标:
1.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
2.品味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学习重点:
1.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学习难点:
说明的条理性。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把握文本内容
(师生问好)刚才同学们和老师是怎样问好的?我们是用“语言”来表达的。别以为只有人才会用语言说话,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也有它的“语言”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以问题形式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这四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
不能。课文是按照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从空间到时间的顺序来安排的,并用序词标明,使文章条理清楚。
--“纬度影响”同学们一定深有感触,寒冷的冬天大家喜欢去海南旅游,因为那里风光正明媚。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二、分析结构,把握文本条理性
过渡:同学们都概括得非常好,那你能说说你是怎样快速捕捉到这么多的重要信息的呢?
第4段中结尾有这么一句话--“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 ”“……是……第二个因素 ”“……第三个因素是……”“此外……”
“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
找总括句:根据经验,这些总括句一般在语段的开始或结尾,有时在中间。找设问句:设问句,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绍的内容,也是要重视的信息。衔接各段的连接词语。(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划出来,就能比较清晰掌握文章的内容了。
小结方法:学习说明文,只要抓住文章中的关键性词句,理解起来就会方便、快捷和准确。希望大家平时读书看报,经常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培养抓关键词句的能力。
教师小结:
本文围绕“物候学 ”这门科学,先解释什么是物候学,再回答为什么要研究物候学,这符合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也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体现了说明的条理性。
三、品味语言,体悟文本生动性
1.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全文就是围绕“物候”、“物候学”展开的,而且课文提示语也告诉我们“这篇课文就是介绍物候学的”,而标题却不用“物候”,为什么偏偏要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呢?(教师温馨提醒:注意文章开头的提示语)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试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说明。(学生浏览、思索、作记号)
明确:课文第2自然段末尾和第3自然段开头有句话足以说明:课文采用了形象化的说法,可以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这两句话是: a.“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b.“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齐读这两句话)
2.课文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那么竺可桢又是用怎样的语言来介绍这些大自然语言的呢?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的语言你觉得有什么特点?(1、2节的语言又有什么特点)(板书:准确、生动)
说明事物不仅要注意准确、科学,而且还力求做到生动形象,而此文是一篇科普作品--要求文字浅显易懂,切合读者对象的实际文化水准,又要贴近读者心态。读起来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所以本文用语形象生动。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有两篇说明文老师印象特别深刻《看云识天气》,让我对天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成了小小气象预报员,而《大自然的语言》又让老师拥有了什么呢?一双灵敏的耳朵,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读读、品品这写在清山绿水间,摇曳多姿的大自然语言。然后用“我听到__________,我知道_____________”的句式告诉大家,你听到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你读懂它们了吗?
听录音朗读第1、2自然段,学生交流。
小结:--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穿越时间和空间,春夏秋冬不断循环。正如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于是“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里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告诉我们大自然一年四季有如此丰富的语言,作者生动的描写带给了我们无穷的联想。
3.如果我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请大家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多媒体显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那么,请你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到底好在哪里?轻声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老师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最爱)
预设:
①“苏醒”是什么意思?常被用来写什么? 用 “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写“大地”,能行吗?能否改成“渐渐回暖”?
不能改。“渐渐回暖”,是一般的说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很自然地运用拟人的手法,“沉睡”“苏醒”这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写出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
读“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这个句子,我们会联想到哪些相关的物候呢?
如:想起了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描绘到的几种物候现象:“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还有“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拟人化的语言,使大自然有了灵性,有了语言。
②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翩然归来”可否改成“飞来了”?
不能。“飞来了”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而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
③“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簌簌地落下来”能否改成“掉到地上”?
不行。“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动态叙述。“簌簌地落下来”,仿佛色彩电影的镜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具体、生动的描写黄叶在秋天纷纷落下的情景。
4.朗读并小结: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的喜欢,可见这2段的每一个词语都极具表现力,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引领着我们进入美妙的物候世界。
四、延伸课外,激发学生情趣
教师:“大自然的语言呵,真是妙不可言:懒汉永远看不懂,粗心人怎么能发现。”同学们,你们甘心作懒汉,愿当粗心人吗?
对,我们决不是懒汉,我们一定能看懂大自然的语言。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讲义,默读戴巴棣的科学诗《大自然的语言》,看自己能读懂多少大自然的语言。(学生默读)
是啊!“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发现”。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所掌握的大自然的语言。比一比,看谁了解或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最多。(学生交流)
看来,大家了解或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还真不少。其实大家也发现了: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课后,大家通过实地观察,或是上网查阅,或是阅读老师给你查找的相关文章,干脆以 “大自然的语言 ”为主题办一期专栏吧。
五、尝试写作,掌握文本写法
对照板书,简单小结,并进行写作训练。
1.假若下面是几种需要解说的事物,请你判断一下它们分别适宜安排怎样的顺序?
a.老师,家访请走这条路 b.路的变迁 c.预防近视 d.美丽的校园一角
(学生思考、交流、纠正)【选做】
2.学习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按照一定的顺序,生动地有条理地写写我们学校的某一景点,把自己心中的 “美”展现出来,好吗?【必做】
下节课找同学来读一读,看哪位同学把我们的校园一角写得最美,写得最符合要求!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五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引发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的想法,并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观察方法指导下力图有所发现。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并读出诗歌的语气。从而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3、结合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想象世界,整合课内外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仿编、创编。在此过程中深入体会本文是如何用平实的、通俗、有趣的语言解释、介绍深奥的大自然的知识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揭示主题
1、老师这儿有一段不说话的电影,同学们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看,如果看明白了,就给每一幅画面配上一句解说词。
(注:多媒体展示:电闪雷鸣、公鸡打鸣、黄叶纷落、燕子低飞、腊梅花开……一幅幅出示后整体定格在一个大画面上。)
2、同学们,你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了画面,其实画面上,天气、动物、植物告诉给我们的信息也是语言(板书:“语言”)这些都是谁的语言?(补充板书:“大自然的”)。
3、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小诗写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师生共创 研读小诗
1、下边我就把这首小诗写在屏幕上,出示小诗第二节
①谁能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评议:听明白了什么?
②提问:你肯定白云飘得高高的,明天就一定是个晴天吗?谁发现过?那请发现这种现 象的同学肯定地给大家读一读这两句。
2、在大自然中有趣的语言多着哪?你们快看(大屏幕展示蚂蚁搬家)看着这副画面,结合一旁的提示词,仿照上一小节,你们能帮我写出第二小节吗?自由尝试,根据汇报出示
①指导朗读,同桌互读
②男女生比一比 ƒ学生贴板书
3、动物中可不是只有蚂蚁会说大自然的语言,更有趣的还在下边,(出示第四节)谁喜欢读这一节?
水中的蝌蚪像什么?(逗点),你知道大自然的语言在说什么吗?每当季节更替的时候,大自然都会用它的语言告诉我们,小朋友们留心过吗?请看屏幕(出示有关春夏秋冬的图片)停留在大雁南飞的图片,根据上一节和提示补充第五节,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齐读第五节,“省略号”指的是什么?把四、五小节连起来读一读。
4、刚才这几个小节中所说的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只要留心观察的同学有是也会发现,下边再说的可能我们就不多见了,出示第六节
①这种大自然的语言你们明白吗?那谁能给大家说说年轮是怎么回事?用手指在空中画一画行吗?(树木的横断面上长着一圈一圈的就是年轮,只要数一数有几圈,我们就知道这棵树有几岁了。)
②其实不光是年轮,我们平常吃的鱼身上也有大自然的语言。那我考考大家,请听题:大自然写在鱼身上的语言是什么?
③请马上根据提示把这一小节补充完整。
④那现在请大家想想:怎样把我们明白的这两种大自然的语言介绍给那些不知道的人?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自由练,指名读。
⑤刚才我们所了解的这六种大自然的语言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怎么说?可是它们还算不上是大自然最神奇的语言,最神奇的在第八小节中呢?快来看!
(板书:第八小节)。
a.在读这一小节中,你想知道一些什么知识?想堤出一些什么问题?
b.交流(视学情而定,可能有知道“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脉”的同学,就利用差异互相学习)。
c.自然界这么神奇的语言你们都读明白了。
大声地朗读给老师听一听吧。
5、①读了这七个小节,关于大自然的语言,你想说点什么?
②所以今后大家千万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
③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看见了大自然的这些语言,为什么?
④所以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我们要说(师板书:生猜读)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
⑤——离开课文,用上“只有……才……”你还能说句话吗?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现在这首小诗已经非常完整了,我们把它从头至尾地朗诵一遍,好吗?
①听大家朗诵,我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大自然这是在用什么跟我们说话?
②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我们可以了解很多的大自然的语言,不信大家读读下边的这些气象谚语。(选一条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你能根据自己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照文中某一小节的写法,写一段吗?(可以回家去先观察,有所发现后再写也行)等大家都写好了,我们也编一课《大自然的语言》。
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白云高高 晴天
蚂蚁搬家 下雨
水中蝌蚪 春天来了
大自然的语言 大雁南飞 秋天来了 到处都有
(妙不可言) 大树年轮 告诉岁数 (观察、思考)
鱼鳞圆圈 告诉岁数
三叶虫化石 喜马拉雅山曾是汪洋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六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准是,编队”等词语,能把反问句改 成陈述句。
2.能用读懂儿童科普文章的读法读懂文章,培养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兴趣。
3.能初步背诵2-5小节,会仿写诗句。
教材重点和难点:
1.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2.学会仿写诗句。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
一. 谈话引入 揭示课题
1.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你们是怎么知道秋天已来到我们身边?(树叶黄了,树叶落了)
2.出示课件,逐幅展示一年四季的变化,并提问:从这几幅图画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3.对,燕子妈妈从南方飞回来了,她在屋檐下找寻她从前的家,欢快的歌唱,我们知道春天来了;然而在蔚蓝的天空中,一群大雁,恋恋不舍的离开故乡,去寻找另一片天空,我们知道秋天到了。这都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话,她时时刻刻都在悄悄地对我们说话,而他的语言也是各种各样的,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 《大自然的语言》 (出示课题)
读了课题之后你会提出那些问题? (教师总结归纳)
(用课件出示) (1)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2)这些语言告诉我们什么知识?
(3)怎样才能发现和懂得大自然的语言?
二.组织初读 整体感知
1.自渎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给诗歌的各节标序号,并想想从诗中你了解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诗句。
三.研读品味 指导朗读
1.自渎体会。 哪一种大自然的语言你最感兴趣. 并完成练习:我读懂了第( )小节,知道了。
( ).
2.互动交 指导点拨 。(以下教学程序随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
(第二小节) (1)课件展示(蓝蓝的天空,白云高高的飘)看到蓝天,白云,草地你有怎样的感觉。
(2)一词“高高”怎样,“高高”换成“很高”好么?
“准是”换成“一定”好么,“准”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 读高高声调高而上扬,准是读得肯定.
(第三小节) (1)课件展示 (蚂蚁搬家)为什么下雨前,蚂蚁要搬家呢?
(2)指导朗读. 也读重音.先自由练读,再点评指导.
(第四小节) (1)课件展示 (一个个静态的“逗点” 一“逗点”, 摇着尾巴游动)这是什么?(逗号)仔细看看.这是什么?(小蝌蚪).
(2)引导想象:你看小蝌蚪上下游动,招呼朋友多高兴啊!它们会说什么呢?你听了心情会怎样啊?
(3)自由练读,结合点评指导朗读。
(第五小节) (1)课件展示 (一行大雁编队南飞)为什么大雁南飞就是秋天到了呢?
(2)什么叫“编队”?编了什么队?
(3)指导朗读。
学习“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和“大雁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两句反问句。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用课件出示)
(第六小节) (1)课件展示 (一圈一圈的年轮)。什么叫年轮?
树木和我们一样都有自己的年龄,树的主干每长一年就有一圈环行纹理,这就是年轮。
(2)从年轮中你还知道什么呢?
(3)指导朗读。
3. (1)现在我们知道白云,蚂蚁,蝌蚪,大雁,树木的语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从2-6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小节读一读。(可以个人读,同桌读,小组读)
四 回归整体 赛读拓展
(1)赛读:选择其中一节或两节。 〈有感情的朗读〉
(2)试者背诵自己喜欢的一节。
(3)过度:其实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它们千奇百怪,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看不见,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4)拓展:你还知不知道其他大自然的语言,能告诉我们么?说给大家听听。
五 理解感受 仿写诗句
1.填写下列诗句: 枫叶红,( )。
( ),天要下雨。
乌云滚滚,( )。
2.出示四幅图画,要求配诗。
(课件出示)画面:荷花开了,鱼儿透出水面;
落叶纷飞;
蜻蜓低飞;
乌云布满天空,大雨将至。
选择一个画面,仔细观察,思考,再仿照课文中的诗歌给画面写诗。
六. 课后延伸
1.同学们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发现,去书中探索,还会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语言,并记录下来。
2.把你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编一节诗句写下来。
七. 板书
大自然的语言
(发现)
蓝天白云,蚂蚁 天气
(仔细观察) 蝌蚪,大雁 季节 (思考)
年轮 特征
八. 作业 :
1.<<语文作业 本>>
2.背诵课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七
~、导语 引入课题。
同学们,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走进大自然,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恰。今天我们学习的不是去领略大自然优美的风光,而是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学习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说明文。
二、指名读“预习提示”,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学习字词。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衰草连天 —鬓毛 连翘——翘尾巴
差异 ——差遣 ——差劲——参差
观测——道观 播种 ——耕种
落叶——一丢三落四 落枕
萌发 翩然 孕育 簌簌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四、在5分钟之内快速阅读一遍课文,并写出阅读提要。
第1至3自然段:从丰富的物候现象入手,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4至5自然段: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6至10自然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即纬度因素、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第11、12自然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五、齐读第1至3自然段,根据下列问题评点课文。
思考题:
1.每个自然段写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文章~开始从丰富的物候现象写起,作者离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文中哪些词语用得既准确又生动?有何作用?(在书上作好评点。)
(一)先总结三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1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
第2自然段: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3自然段: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二)着重评点第1、2自然段的语言,体会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的写法及作用,理解、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事物的表达技巧。
1.先检查学生的评点情况,并抽查学生讲析第1、2自然段中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作用。
2.在学生评析的基础上,教师作些讲评或归纳。
3.第1、2自然段词语评点如下,仅供参考。
写春:大地苏醒冰雪融化单本朋友谷仔几次单件改
........
“苏醒”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色。
“融化”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露着暖暖的春意。
“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显示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
“次第”写出百花竞相开放、争着报春的热闹情景。
这些词语描写春天景色很有层次,用词非常典雅。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美不胜收。
写燕子“翩然归来”,植物“孕育”果实,自然过渡,描写了夏季的景色。
“翩然”写出了小燕子轻盈飞舞、活泼伶俐的情态,透露出喜爱之情。
“孕育”将植物写活了,形象地写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壮之态。
写秋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准备迎接叶子籁籁落下
“销声匿迹”描写了昆虫(准备)为过冬作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写得有情有感,十分形象。
“衰草连天”描写出秋天萧条冷落的情景。
“迎接”一词将秋天写得很有情趣,好像是位知冷知热、善解无意的天使。
“簌簌”写飘飞的落叶,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用“风雪载途”写寒冬,一词传神,表现出冬天风狂雪灾,寒气逼人。以上这些词语,典雅、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如一个个电影镜头,把大自然写得神形兼备,为下文用拟人手法写大自然的语言作了准备。
这些描写,精彩纷呈,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四季风花图画,令人目不暇接。
第2自然段一开始并未直接解释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而是从“草木”“候鸟”两方面举例说明物候现象同农业生产的关系。“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先写开花早的杏花、再写桃花,很有条理。这些都照应了上句的“草木”。而“传语”“暗示”与语言有关,且将杏花、桃花拟人化,十分亲切可爱。“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把布谷鸟的鸣叫写成“唱歌”,拟人形象,把布谷鸟的叫声写得很有音韵节奏,给人以美妙的享受。这一段由“杏”写到“桃”,从“植物”写到“动物”,最后才对大自然的语言作出诠释,即:花香鸟语,草长芬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条理十分清楚。
六、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第1、2自然段的语言进行精点精评,从中我们体会了说明文中也可以对事物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写,这既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也增强了说明的文学性。这种寓说明于描写之中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七、朗读并背诵第1自然段。
八、布置作业 :
1.背诵第1自然段。
2.将第1至3段的有关词语抄下来,作好词语的积累。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抽查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 4至第,12自然段。
教学形式:3至4个学生组成~个学习小组,根据老师提出的思考题自学课文内容,然后集中讨论,交流学习体会。再从若干组中选派若干名同学作代表上讲台讲课,
听后互相评议,教师适时点拨,最后归纳小结。
自学思考题:(出示小黑板)
1.用自己的话概括第4、5、7、b、9、10、11、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文中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哪些例子?各用来说明什么问题?
3.第7、8、9、10段分别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否打乱顺序?为什么?
4.研究物候学有何意义?
学生自学15分钟,讨论、交流10分钟,派代表讲课15分钟,教师归纳小结5分钟。
(一)概括段意
第4段:介绍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5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7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的差异。
第8段: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第9段: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第10段:物候现象来临的第四个因素是古今的差异。
第11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第12段i加强物候观测,促进农业生产。
(二)体会本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1. 北京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第5段)
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更有说服力。
2.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第7段)
举例说明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
3.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第8段)
举两例说明经度的差异是怎样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
4.山地秋冬两季,……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第9段)
举例说明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5.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几天。(第10段)
举例说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举例子是常用的说明方法,它往往能深入浅出,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通俗易懂,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解说得很清楚。
(三)说明的顺序。
第7段至第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由主到次,由空间到时间的顺序来说明的,顺序不能打乱,因为这是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理的,否则就会不合逻辑、事理。
(四)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有四点:①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②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③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④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三、教师归纳小结。
这堂课采用这样的形式,意在调动大家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会学”的目的。从效果来看,大家都动了脑、动了笔、动了口,并且大家互帮互学,想必是有很大收获的。希望大家像这堂课一样主动地学习,学会求知。
四、布置作业 。
课后作一次社会调查,通过调查,你发现还有哪些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试举例说明。(农谚也行,但要做适当的解释。)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八
陶丽春(福建宁德)
------------------------------------------------------------
一、生词引入,解题激趣
1.出示生词(语(yǔ)言),谁能把这个生词读一读?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个“口”),说明和什么有关呢?(嘴巴、说话)
课件展示,解题激趣。
(1)cai课件分别展示公鸡打鸣、黄叶纷纷往下落、乌云满天电光闪,说说它们都告诉我们什么?
(2)解题激趣:你们都能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板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中还会告诉我们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咱们仔细读读,去发现吧。
二、组织初读,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看着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特别是生字的音,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把每句诗读通。
2.交流生字读音情况:指名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并领读。(如“告诉”的“诉”单独念第四声,读“告诉”一词时读轻声;“如果”的“如”声母是r,而不是l;“察”是翘舌音,“粗”是平舌音等。)
3.交流通读诗句的情况:把你认为读得最通顺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听,结合交流情况重点指导以下三个句子。
(1)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有一个个圈圈。(注意轻声音节)
(2)古老的“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注意生字多,名称连续。)
(3)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啊”变音读n日)
4.正确流利地读诗句,并说说从诗中你又了解到哪些大自然语言。
三、品读诗句,指导朗读
1.自读体会。哪一种大自然的语言你最感兴趣,就把哪个小节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该怎么读呢?
2.互动交流,点拨指导。(以下教学程序随学生的具体反馈情况相机进行)
(第二小节)
(1)cai课件展示(一个个静态的“逗点”一“逗点”摇着尾巴游动)这是什么?(逗号)仔细看到底是什么呢?(小蝌蚪)
(2)引导想像:你看小蝌蚪上下游动,招呼朋友多高兴呀,它们会说什么呢?你听了心情会怎样呢?该怎么读好这一节呢?
(3)自由练读,再读给小组或全班同学听,结合点评指导朗读。
(第三节)
(1)cai课件展示一条大鱼:谁知道这条鱼有几岁呢?你是从哪句诗看出来的?该怎么读让大家都知道这种大自然的语言呢?
(2)自由练读,指名朗读,点评指导。
(第四节)
(1)指名试读,说说这一节告诉我们大自然的什么语言?
(结合讲解“三叶虫”,理解”镶嵌”,简介“喜马拉雅山”。)
(2)“喜马拉雅山”那么高,那么大,可见远古时候那儿的海又大又深,诗句“那儿曾是汪洋一片”,该怎么读呢?
(3)指名试读,点评指导朗读。
3.回归整体,赛读拓展。
(1)赛读:把三小节连起来自由练读,比比看谁读得好。
(2)过渡:其实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它们千奇百怪,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看不见,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齐读第一节、最后两节诗。
(3)赏读、赛读:教师边范读边展示cai课件后,指名赛读整首诗。
(4)拓展:你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说给大家听。
四,书写指导,练习运用
1.书写指导: (1)自读生字词,边读边记形,并在组内交流自己记住了哪些字。(2)在书上描红、练写并点评纠正。(如“就”右边不能写成“龙”,“诉”不能丢了一点。)
2.自主选择练习:(1)和同学们互相听写生字。(2)朗读课文。(3)收集、观察大自然的语言并记录下来。(4)把你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编一节诗句写下来,读给大家听。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识记词语(略)。
2.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3.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训练做读书摘要的能力。
2.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建议
一、课文主旨
文章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二、段落结构
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l—3),说明什么是物候、物候学及其研究对象。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研究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逐项说明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各个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三、层次分明的结构顺序
文章首先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用短短百十来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既生动形象,又高度概括,自然引起读者的兴趣,使人对物候学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作者再以具体现象作例,以“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样典雅而富有概括性的语言,告诉读者,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第三段,作者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等问题。这就是由表及里的说明。第四、五段,话题引到农业上,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两段实际上与文章最后形成了照应。文章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条有理;一个设问句下有“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问题,都有举例,这样文章就有说服力,也容易让人明白。文章最后两段,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首先”“对于”“还可以利用”“也可以利用”四层意思,有轻有重,突出了物候学在四个方面对于农业的重要意义。最后,再次突出“大自然的语言”,与课文第一部分照应。全文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深刻的印象。
四、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本文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对于一般读者,尤其是文化层次较低、科学知识较少的读者来说,物候学不是一门容易懂得的科学。而文章正是要写给这样的读者看的。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充分考虑读者对象,采取了以下策略。第一,抽象的事物尽量形象化,把丰富的、不易理解的物候现象比做“大自然的语言”,使读者容易接受。文章取名“大自然的语言”,本身表明这是一篇寓抽象于形象的科普文章。第二,作者在行文中尽量少用专门术语,而用大众都能理解的词句来表达,并在阐述每一个问题时都有举例,把物候学知识介绍得一清二楚,便于读者掌握。第三,大量运用优美词语、描写性语句和修辞手法,使本来枯燥的事情变得生动形象。总之,这是一篇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很强的科普佳作。
五、生动的说明和典雅的用词
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这是一种描写的方法,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大地”“苏醒”是拟人的笔法,再用“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两个结构相同的四字句配以一个长句,具体描述大地的“苏醒”,同时给人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次第”用得非常典雅。“燕子”是“翩然归来”,活泼伶俐的小燕子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变黄的树叶在秋风中是“簌簌”地落下来,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田间草际”“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典雅、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如一个个电影镜头。“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又是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为下文用另一个拟人“大自然的语言”做准备。最后,作者用“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八个字概括这一段的四季更替情况,极其简洁。总之,作者在第一段运用的优美词语,美不胜收,使人目不暇接,以这些优美词语为主,又构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简直像一篇写景散文的开头。第二段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两组词,一句四字,极其概括、雅致,文气扑面。这一段更让人注意的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三句话中“传语”“暗示”“唱歌”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这样写的效果,是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六、抓住重点进行教学的有关建议
本文的学习重点是概括要点和学习语言,必须扣住这两个重点进行教学。概括要点就是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用课文中的话或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有关的内容要点,比如,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影响物候的因素有哪些,物候观测对于农业有什么意义,等等。学过本文之后,对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要使学生能够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而学习本文的语言,主要是学习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特别是第一、二段描写四季景象的语言,要指导学生把它们积累下来,并学会运用。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示例1
一、导入 新课
由复习学过的文体导入 说明文学习。
二、通读全文,概括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后议论回答,然后教师明确:本文给我们介绍了有关物候的知识及研究它的意义。
三、划分结构层次,理解本文说明的条理性
1.本文围绕着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全文可划分为几部分?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教师归纳总结: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略)
2.再问:以上四个部分的说明采用了什么样的顺序?
学生讨论,教师提问后小结。作者在介绍物候现象时采用了这样一种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它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同时使得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
3.请大家快速阅读第三部分“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课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来安排的,在行文上使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
教师提示:我们读一部小说,总是先读到前面的“提要”。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全貌做极为简要和概括的说明。有时我们还经常读到摘要。摘要,顾名思义就是对原文的要点进行摘录。写摘要和写提要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抓住要点,写成文章。不同的地方是提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原作的内容全貌作简要的概括说明,而摘要却是在不损害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摘录原作的要点,将原作的主要内容准确地按原作的顺序写出来,不掺进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但为使上下文连续,可适当加上一些词语,原文有的句子太长可取其主要成分。
学生写完以后,教师把预先准备好的投影仪展示出来,供学生参考。(略)
四、总结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本质特点的一种文体。写说明文应按照一定的顺序,使文章有条理性。《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的是物候学的知识,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物候景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检查作业 。叫学生回答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
二、理解本文说明的生动性
1.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前三段课文。
2.理解题目的含义。问:“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学生讨论,回答。第二段结束时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营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第三段开头又说:“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可见“大自然的语言”是指“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物候现象。作者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比做大自然的语言,显得形象生动。课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作者是经过一番认真构思的。首先在课文第二段中有“传语”、“暗示”、“唱歌”等词语,将大自然人格化了,生动含蓄地揭示了物候现象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其次,“大自然的语言”概括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给人以形象生动的印象。说明抽象深奥的物候学知识,从生动丰富的自然现象说起,精彩动人地展示出一幅四季风景图,使人容易对其产生兴趣,也符合人们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过程。
3.理解课文生动形象说明事物的特点。课文第一段可以说是对题目的解释和具体化,本段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
学生讨论回答。本段具体描写了“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语言生动、优美、形象,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妙的四季图。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给人以轻快敏捷的感受。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之中。这些贴切生动的词语或状其具体情态,或概括其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受。恰当贴切地解释了“大自然的语言”。
(4)口头作文(略)
三、学习举例说明
1.导入 :本文在说明事物时除了条理清楚和生动形象以外,还有一个特点是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举例子可以将一些抽象深奥的事理形象明了地说出来,令人容易明白。请大家将课文中的例子找出来。
学生快速读课文,寻找文中的例子。教师指名回答。然后补充说明。
2.本文在举例时常用“例如”之类的用语。请同学们看看,这样的用语还有多少?有没有不用的?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明确:这样的用语,课文中还有“下面是一个例子”、“如”、“又如”等。也有不用的.如第二段举了“杏花开和布谷鸟来了”三个例子都没有用。
3.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有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举手回答。明确:举例多少应根据需要而定,容易明白的就不举或只举一个例子;不容易明白的就要举两个乃至更多的例子。本文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两个例子很有必要。因为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冬天温和,这是人所共知的。若依此来推论,春天会来得早,但事实上是春天反而来得迟,且又寒冷。举两个例子说明,才能使人对此确信无疑。
四、总结扩展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课以后的感受。
2.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略)
扩展资料
一、竺可桢简介
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成为当时培养地学英才的摇篮。以求实精神领导浙江大学工作,培育了多方面的人才。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工作,积极倡导并组织和参加中国地学、生物学、天文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方面工作,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二、物候与物候学
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实、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徙等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非生物现象,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属物候现象。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和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
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
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经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麦类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最热的季节。
处署:“处”是止的意思,表示夏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四、农谚
农谚是农民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得经验的概括。一般为通俗的韵语形式,便于记忆,对于传播生产经验和解释农业气象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中国各地农谚非常丰富。例如: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到。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探究活动
组织一次物候观测活动
要尽量把课堂学习与语文实践结合起来。课外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物候观测,做好记录,再写出相关的文章,组织班上同学进行交流,看谁做得好。
习题精选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_____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__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____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去播禾。”这#者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 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参考答案:
1.b a c
2.销声匿迹: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a
4.时间顺序;举例子
5.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十
1.学会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指导识字、学词。
难点: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语句较难理解。
1.课文及有关大自然的课件、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2.到郊外等自然景区游览:看有关大自然的电视节目等。
2课时
一、初读课文
1.浅显简明的导语 出示课题后,相机进行生字“语”的教学。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读),学生静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给足时间,照顾差生)
4.自由读课文,读后在课文中找出9个生字和6个要求会认的字,反复拼读,读准为止。
5.检查生字读音:同桌互读互查,教师利用不带拼音的字卡采取开火车、指名读、互相帮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检查“仔、那、永、诉”的读音。
6.自由读全文,要求读正确。
7.大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序号标出节次。
二、指导读好一、二、三节
1.学读第一节。
(1)教师范读。看课件:以春天为背景,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跃出水面;雪山、三叶虫化石……等自然现象揭示自然奥妙的片断。
(2)学生自由练读。
(3)小组讨论:通过看插图、结合课前的郊外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4)全班交流:相机处理“说话、语言、仔细观察、发现”等词语。
(5)个人自由反复练读,同桌互读互评;指名读。
(6)全班齐读第一节。
2.学读第二节。
(1)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2)看课件:春天的背景,小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
(3)指名读一句,(贴小蝌蚪图)范读,齐读。
(4)启发学生想像讨论:小蝌蚪在说什么呢(相机进行口语训练)
(5)师生合读。
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生:春天已经来到人间。
(6)学生反复练读,同桌互读,从读中知道这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人们看到水中游着的蝌蚪,就会知道春天到了。
(7)看课件:春、夏、秋、冬各季节特征的片断,加深扩展学生的感受,以帮助突破难点。
(8)反复练读,指名读、评,最后齐读第二节。
(9)齐读一、二节。
3.学读第三节。
(1)指名读第三节。
(2)看课件:真实图像:大鱼及其鱼鳞的特写。动画:小鱼渐渐长成大鱼,鱼鳞上的圈圈逐渐增多。(配以简单讲解)
(3)自由练读,思考:这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4)自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评后齐读。
(5)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6)看课件:树的年轮与年龄。
(7)齐读一至三节。
一、指导读好第四、五节
1.学读第四节。
(1)指名读第四节。
(2)看课件:“三叶虫”化石的特写,简介。出现词语“化石”,读词语“化石”。
看课件:海洋逐渐演变成雪山。简介“三叶虫”化石年代久远,出现词语“古老”,读词语“古老”。
三叶虫是生活在海里的微生物,可是现在是在哪里找到它的化石的
指名读第一句。范读,齐读。
这是在告诉人们什么指名答,读第二句,范读、齐读。
(3)自由试读第四节。指名读、齐读。
(4)这个奥秘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出示词语“告诉”,读词。
大自然还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些奥秘——看课件:动物化石(恐龙蛋等)、植物化石。
2.学读第五节
(1)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太奇妙了,我们怎么才能发现它的语言、读懂它的语言呢
(2)指名读最后一节。读词语“粗心大意”、“永远”。
(3)范读第五节,必读。
(4)总结:不爱学习,总也看不懂大自然的语言;粗心大意永远也看不见大自然的语言;只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语言”,探索更多的奥秘。
(5)齐读全文
二、思考小结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讨论:诗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3.口头练习,相机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
(1)水里游动的蝌蚪,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2)鱼鳞上的一个个圈圈,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3)喜马拉雅山上的“三叶虫”化石,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记忆本课生字。
2.指导书写。
(1)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指名发言。
(2)范写“就、诉、永”。
就:左右结构(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诉:右边是“斥”不是“斤”。
永:独体字。
(3)学生描写、临写。教师巡回辅导。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五、扩展活动。
1.准备三个头饰(蝌蚪、鱼、三叶虫)边表演边读诗。
2.说一说,画一画,你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相机完成课后第4题)
3.召开一次《和大自然交朋友》的主题班会。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十一
课题
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目标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学习重点
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方法指导
朗读,概括
流 程
笔记栏
一、自主学习
二、自我检测
1.在横线上写出加粗字的意义。
①销声匿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周而复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风雪载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草木荣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年年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
①于是转入夏季,这是植物________(a.发育 b.培育 c.酝酿 d.孕育)果实的季节。
②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_______(a.灵验 b.灵敏 c.灵活 d.灵便)得多。
三、合作探究
1.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明确:第一部分( ~ 段)
第二部分( ~ 段)
第三部分( ~ 段)
第四部分 ( ~ 段)
(2)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明确:
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作者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找出语句说明。
【品味语言】
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使用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句中“融化”“ 萌发”“ 次第”的作用?
3.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能否将上句中的“销声匿迹”改为“消失了”?
4.“传语”“暗示”“唱歌”等词的作用?
5.“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词的作用?
四、课堂达标
阅读 古诗 完成练习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3)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4)尽:指花凋谢了。(5)山寺:指大林寺。(6)始:才;刚刚。
(7)长恨:常常惋惜。(8)春归:春天回去了。(9)觅:寻找。
(10)不知:岂料、想不到。(11)转:反。(12)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说说你从诗歌中看到了哪些物候知识?这些物候知识可以用课本中的哪些语句解释?
五、拓展提升(作业)
搜集一些关于物候知识的谚语
六、收获和疑惑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十二
杨建生 熊绪杨
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情况指的是什么。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4、培养学生初步收集材料的能力。
5、初步培养学生利用教师小结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能初步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情况指 的是什么。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准备鱼鳞、弹珠;
教学过程 :
一、释题
1、借助课件(人类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人类的语言引导进入理解大自然的“语言”。
播放课件(人类的语言)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使用语言呢?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2、揭示课题,理解:大自然的语言。
强化课题。出示课件(大自然的语言),继续理解什么叫“大自然的语言”。
提问:大自然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呢?
表扬那些找到大自然语言的学生,并小结第一节内容。
小结:
大自然也有自己表达意思的方式,这些让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新授课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用具体符号标出小节(互评互议,难读的字音上黑板)。
2、指名读,指名评,师生互读。
学生自由朗读2、3、4节,读懂每一节的意思。
提问:各小节分别讲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你是怎么知道的?
3、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习2、3、4各小节。
1)教学第二节,出示课件(蝌蚪在水中游动),帮助了解所选小节的知识。
①齐读第二节,抽个别学生读第二节。
②请学生在学习小组里面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样的大自然语言,它是怎么告诉你的?
③抽个别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④集体朗读第二节(教师指导朗读)。
2)教学第三节。
①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节。
②提问: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它通过什么告诉大家的?
③让学生自己来讲一讲,你是怎样计算和识别鱼的年龄的,教师再拿出准备的大小鱼鳞两片,告诉同学们,鱼的年龄是由鱼鳞片上的圆圈的多少来决定的,圆圈越多鱼的年龄就越大。
④小结学法:什么样的“语言”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知识。
⑤齐读第三节,小结:学习了这节内容,你知道大自然告诉了我们什么,它是怎样告诉我们的?
3)根据学法,分组自由学所剩下的小节。
①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②分组自学。
③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同学生学习不理解的地方。
理解“三叶虫化石”(播放课件:三叶虫化石)。
理解词语:镶嵌
三叶虫是海洋里的动物,现在却镶嵌在喜马拉雅山上,那么你理解镶嵌的意思吗?谁愿意给大家演示、演示“镶嵌”的动作。(请学生用橡皮泥及弹珠表示词语“镶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理解句子:“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播放课件:造山运动
④教师小结,强化学法
4)小结2-4节内容。
①通过这节课文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大自然的语言?它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②齐读2-4节,请学生说说通过这三节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③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比较第二节与第四节的相同点,引导学生用书上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说话。
三、扩展练习
1、请学生自由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查阅到的、询问到的有关的大自然语言,及这个语言所告诉的知识。
通过三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自然的语言也是用来表达自已的意思,它是可以让人类看到的、听到的或感觉到的。
前几天,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家请教家长或自己阅读图书查找了一些这方面的有关资料,你们找到了吗?愿意把你知道的其它的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吗?(查找到相同的大自然语言的小朋友可自由组合,互相讲一讲,请他们尽量用书上的形式告诉大家)。
2、教师展示自己所收集的语言及其所告诉我们的知识,出示课件(教师收集的大自然的语言),教师用书上的述叙形式进行解说。强化观察和提高学生的说话兴趣。
四、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些什么,能告诉大家吗?(教师作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
1、语言 2、知识
简笔画:
三叶虫化石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简笔画:
蝌蚪春天到了
简笔画:
鱼鳞两圈就是一岁
注:此课参加全区赛课获三等奖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十三
之五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理解4个新词语的意思。
2、能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能仿照例句用“只要……就能……”写句子。
3、能背诵课文。
4、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用“只要……就能……”写句子。
三、教学难点 :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会本课的2个生字,理解“准是”等词语的意思;
2)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朗读和背诵2---6节。
3)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
1、揭题激趣范读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会说话的灯》,不仅灯会说话,大自然也会说话呢!大自然在说些什么呢?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交流。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
2)读通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质疑问难。
4)自学检查。
给多音字注音:假如请假假装弄虚作假病假
组词:雁( ) 编( ) 逗( )
燕( ) 偏( ) 豆( )
抽读课文,正音。
质疑释疑。
3、再读课文,学习2---6节
1)说说这首诗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用“-------”划出,他们都说些什么?
2)学生交流归纳,教师板书。
观察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秋天已在眼前
3)课文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介绍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诗研读、体会。
4)根据交流随机点拨:
第2节: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准是”,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第3节: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第4节:理解比喻句,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第5节:理解“编队”及比喻句,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第6节:结合插图理解“年轮”。
5)朗读2----6节,尝试背诵。
6)讨论;大自然的语言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4、作业
1)完成《作业 本》3、5。
2)收集信息:你平时还观察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理解“假如、视而不见”等词语,仿照例句用“只要……就能……”写句子。
2、学懂1、7节,懂得平时要注意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并要勤动脑勤思考的道理。
3、背诵课文。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检查词语:独立完成《作业 本》1
2)有感情朗读2---6节。
2、学习1、7节。
1)自由朗读,思考:怎样才能发现和看懂大自然的语言呢?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假如、视而不见”等词语的意思。
3)齐声朗读1、7节。
4)背诵
5)完成《作业 本》4
3、信息交流,仿写诗句
1)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3)研究写法,仿写诗句。
4)学习交流片段。
4、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作业 本6
3)尝试写一首《大自然的语言》(自选)
5、板书
大自然的语言
观察到什么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板书)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十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识记词语(略)。
2.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3.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训练做读书摘要的能力。
2.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建议
一、课文主旨
文章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二、段落结构
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l—3),说明什么是物候、物候学及其研究对象。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研究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逐项说明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各个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三、层次分明的结构顺序
文章首先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用短短百十来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既生动形象,又高度概括,自然引起读者的兴趣,使人对物候学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作者再以具体现象作例,以“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样典雅而富有概括性的语言,告诉读者,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第三段,作者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等问题。这就是由表及里的说明。第四、五段,话题引到农业上,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两段实际上与文章最后形成了照应。文章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条有理;一个设问句下有“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问题,都有举例,这样文章就有说服力,也容易让人明白。文章最后两段,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首先”“对于”“还可以利用”“也可以利用”四层意思,有轻有重,突出了物候学在四个方面对于农业的重要意义。最后,再次突出“大自然的语言”,与课文第一部分照应。全文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深刻的印象。
四、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本文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对于一般读者,尤其是文化层次较低、科学知识较少的读者来说,物候学不是一门容易懂得的科学。而文章正是要写给这样的读者看的。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充分考虑读者对象,采取了以下策略。第一,抽象的事物尽量形象化,把丰富的、不易理解的物候现象比做“大自然的语言”,使读者容易接受。文章取名“大自然的语言”,本身表明这是一篇寓抽象于形象的科普文章。第二,作者在行文中尽量少用专门术语,而用大众都能理解的词句来表达,并在阐述每一个问题时都有举例,把物候学知识介绍得一清二楚,便于读者掌握。第三,大量运用优美词语、描写性语句和修辞手法,使本来枯燥的事情变得生动形象。总之,这是一篇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很强的科普佳作。
五、生动的说明和典雅的用词
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这是一种描写的方法,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大地”“苏醒”是拟人的笔法,再用“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两个结构相同的四字句配以一个长句,具体描述大地的“苏醒”,同时给人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次第”用得非常典雅。“燕子”是“翩然归来”,活泼伶俐的小燕子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变黄的树叶在秋风中是“簌簌”地落下来,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田间草际”“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典雅、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如一个个电影镜头。“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又是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为下文用另一个拟人“大自然的语言”做准备。最后,作者用“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八个字概括这一段的四季更替情况,极其简洁。总之,作者在第一段运用的优美词语,美不胜收,使人目不暇接,以这些优美词语为主,又构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简直像一篇写景散文的开头。第二段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两组词,一句四字,极其概括、雅致,文气扑面。这一段更让人注意的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三句话中“传语”“暗示”“唱歌”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这样写的效果,是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六、抓住重点进行教学的有关建议
本文的学习重点是概括要点和学习语言,必须扣住这两个重点进行教学。概括要点就是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用课文中的话或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有关的内容要点,比如,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影响物候的因素有哪些,物候观测对于农业有什么意义,等等。学过本文之后,对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要使学生能够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而学习本文的语言,主要是学习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特别是第一、二段描写四季景象的语言,要指导学生把它们积累下来,并学会运用。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示例1
一、导入新课
由复习学过的文体导入说明文学习。
二、通读全文,概括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后议论回答,然后教师明确:本文给我们介绍了有关物候的知识及研究它的意义。
三、划分结构层次,理解本文说明的条理性
1.本文围绕着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全文可划分为几部分?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教师归纳总结: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略)
2.再问:以上四个部分的说明采用了什么样的顺序?
学生讨论,教师提问后小结。作者在介绍物候现象时采用了这样一种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它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同时使得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
3.请大家快速阅读第三部分“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课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来安排的,在行文上使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
教师提示:我们读一部小说,总是先读到前面的“提要”。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全貌做极为简要和概括的说明。有时我们还经常读到摘要。摘要,顾名思义就是对原文的要点进行摘录。写摘要和写提要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抓住要点,写成文章。不同的地方是提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原作的内容全貌作简要的概括说明,而摘要却是在不损害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摘录原作的要点,将原作的主要内容准确地按原作的顺序写出来,不掺进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但为使上下文连续,可适当加上一些词语,原文有的句子太长可取其主要成分。
学生写完以后,教师把预先准备好的投影仪展示出来,供学生参考。(略)
四、总结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本质特点的一种文体。写说明文应按照一定的顺序,使文章有条理性。《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的是物候学的知识,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物候景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检查作业。叫学生回答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二、理解本文说明的生动性
1.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前三段课文。
2.理解题目的含义。问:“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学生讨论,回答。第二段结束时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营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第三段开头又说:“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可见“大自然的语言”是指“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物候现象。作者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比做大自然的语言,显得形象生动。课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作者是经过一番认真构思的。首先在课文第二段中有“传语”、“暗示”、“唱歌”等词语,将大自然人格化了,生动含蓄地揭示了物候现象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其次,“大自然的语言”概括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给人以形象生动的印象。说明抽象深奥的物候学知识,从生动丰富的自然现象说起,精彩动人地展示出一幅四季风景图,使人容易对其产生兴趣,也符合人们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过程。
3.理解课文生动形象说明事物的特点。课文第一段可以说是对题目的解释和具体化,本段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
学生讨论回答。本段具体描写了“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语言生动、优美、形象,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妙的四季图。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给人以轻快敏捷的感受。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之中。这些贴切生动的词语或状其具体情态,或概括其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受。恰当贴切地解释了“大自然的语言”。
(4)口头作文(略)
三、学习举例说明
1.导入:本文在说明事物时除了条理清楚和生动形象以外,还有一个特点是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举例子可以将一些抽象深奥的事理形象明了地说出来,令人容易明白。请大家将课文中的例子找出来。
学生快速读课文,寻找文中的例子。教师指名回答。然后补充说明。
2.本文在举例时常用“例如”之类的用语。请同学们看看,这样的用语还有多少?有没有不用的?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明确:这样的用语,课文中还有“下面是一个例子”、“如”、“又如”等。也有不用的.如第二段举了“杏花开和布谷鸟来了”三个例子都没有用。
3.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有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举手回答。明确:举例多少应根据需要而定,容易明白的就不举或只举一个例子;不容易明白的就要举两个乃至更多的例子。本文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两个例子很有必要。因为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冬天温和,这是人所共知的。若依此来推论,春天会来得早,但事实上是春天反而来得迟,且又寒冷。举两个例子说明,才能使人对此确信无疑。
四、总结扩展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课以后的感受。
2.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略)
扩展资料
一、竺可桢简介
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成为当时培养地学英才的摇篮。以求实精神领导浙江大学工作,培育了多方面的人才。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工作,积极倡导并组织和参加中国地学、生物学、天文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方面工作,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二、物候与物候学
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实、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徙等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非生物现象,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属物候现象。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和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
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
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经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麦类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最热的季节。
处署:“处”是止的意思,表示夏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四、农谚
农谚是农民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得经验的概括。一般为通俗的韵语形式,便于记忆,对于传播生产经验和解释农业气象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中国各地农谚非常丰富。例如: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到。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探究活动
组织一次物候观测活动
要尽量把课堂学习与语文实践结合起来。课外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物候观测,做好记录,再写出相关的文章,组织班上同学进行交流,看谁做得好。
习题精选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_____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__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____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去播禾。”这#者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参考答案:
1.b a c
2.销声匿迹: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a
4.时间顺序;举例子
5.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十五
陶丽春(福建宁德)
------------------------------------------------------------
一、生词引入,解题激趣
1.出示生词(语(yǔ)言),谁能把这个生词读一读?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个“口”),说明和什么有关呢?(嘴巴、说话)
课件展示,解题激趣。
(1)cai课件分别展示公鸡打鸣、黄叶纷纷往下落、乌云满天电光闪,说说它们都告诉我们什么?
(2)解题激趣:你们都能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板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中还会告诉我们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咱们仔细读读,去发现吧。
二、组织初读,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看着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特别是生字的音,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把每句诗读通。
2.交流生字读音情况:指名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并领读。(如“告诉”的“诉”单独念第四声,读“告诉”一词时读轻声;“如果”的“如”声母是r,而不是l;“察”是翘舌音,“粗”是平舌音等。)
3.交流通读诗句的情况:把你认为读得最通顺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听,结合交流情况重点指导以下三个句子。
(1)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有一个个圈圈。(注意轻声音节)
(2)古老的“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注意生字多,名称连续。)
(3)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啊”变音读n日)
4.正确流利地读诗句,并说说从诗中你又了解到哪些大自然语言。
三、品读诗句,指导朗读
1.自读体会。哪一种大自然的语言你最感兴趣,就把哪个小节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该怎么读呢?
2.互动交流,点拨指导。(以下教学程序随学生的具体反馈情况相机进行)
(第二小节)
(1)cai课件展示(一个个静态的“逗点”一“逗点”摇着尾巴游动)这是什么?(逗号)仔细看到底是什么呢?(小蝌蚪)
(2)引导想像:你看小蝌蚪上下游动,招呼朋友多高兴呀,它们会说什么呢?你听了心情会怎样呢?该怎么读好这一节呢?
(3)自由练读,再读给小组或全班同学听,结合点评指导朗读。
(第三节)
(1)cai课件展示一条大鱼:谁知道这条鱼有几岁呢?你是从哪句诗看出来的?该怎么读让大家都知道这种大自然的语言呢?
(2)自由练读,指名朗读,点评指导。
(第四节)
(1)指名试读,说说这一节告诉我们大自然的什么语言?
(结合讲解“三叶虫”,理解”镶嵌”,简介“喜马拉雅山”。)
(2)“喜马拉雅山”那么高,那么大,可见远古时候那儿的海又大又深,诗句“那儿曾是汪洋一片”,该怎么读呢?
(3)指名试读,点评指导朗读。
3.回归整体,赛读拓展。
(1)赛读:把三小节连起来自由练读,比比看谁读得好。
(2)过渡:其实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它们千奇百怪,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看不见,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齐读第一节、最后两节诗。
(3)赏读、赛读:教师边范读边展示cai课件后,指名赛读整首诗。
(4)拓展:你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说给大家听。
四,书写指导,练习运用
1.书写指导: (1)自读生字词,边读边记形,并在组内交流自己记住了哪些字。(2)在书上描红、练写并点评纠正。(如“就”右边不能写成“龙”,“诉”不能丢了一点。)
2.自主选择练习:(1)和同学们互相听写生字。(2)朗读课文。(3)收集、观察大自然的语言并记录下来。(4)把你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编一节诗句写下来,读给大家听。
------------------------------------------------------------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十六
教学目标 :
1、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
3、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4、读准“翘”“衰”“落”“观”“差”等多音字。
5、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恰当地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2、学习写读书摘要。
3、了解物候知识的掌握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难点:
本文的逻辑顺序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是怎样分别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色”知道冬天已经降临。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样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人们解释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对一些难字难词也已经查阅过字典词典,下面一起读读课文中这几个字词。
[利用课文“预习提示”内的5组字词,让学生个别读,齐读。]
接下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3.对照注解①,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
1.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3.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下面再通读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标上序号(一至十二),用5分钟时间快读一遍,并思考第一道练习题中的4个小题,填写段的序号。
[学生读、练后简要讨论。]各小题后括号内应填的序号为
第1题(一至三);第2题(四至五);
第3题(六至十);第4题(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层次,剖析条理。
说明文要把事理说明得清清楚楚,让人读了容易理解,就必须讲究条理性。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的中心——物候现象的介绍,划分段落,简要归纳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题的基础上,引导讨论,然后归纳]
第1大段(一至三段):从一年四季中自然现象的变化说明什么是物候,并进一步说明物候学和它研究的对象。
第2大段(四至五段):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项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课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请再进一步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讨论后归纳]
说明应有条理,即使是并列的几个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测,而是要以一定的标准理清条理,依恰当的顺序逐项说明。课文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学习编写读书摘要。
同学们通过几次通读课文和讨论内容、层次,对课文已经大致理解。在阅读实践中,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点,或是为了记录资料,以备日后使用,我们常常会在大致理解内容之后,做一些读书摘要。摘要,实质上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要把文章的要点或主要的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摘录的形式,可以是分条的提纲,也可以是浓缩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今天我们先练习最简单的读书摘要;从课文中选出一些重要的语句,分条抄录在笔记本上,构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围绕课文第一道练习中的4个小题,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一条曲线。第二步,把这些句子分别摘抄在笔记本上,有时可适当调整语句或在句子前、后加上一些词语,使表达完整。
[学生练习,完成后相互交换阅看,订正、补充,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再将预先准备的写有“摘要”的小黑板挂出,供学生参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师做的“摘要”。]
《大自然的语言》摘要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它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第二是经度,第三是高下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4.物候学研究,首先是为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利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读书摘要,加深对课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后归纳,鼓励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经常自觉地做读书摘要〕
(二)继续研讨写法。
这篇课文的写法,除了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这个特点外,还有一个写法特点也值得理解和学习。说明事物的时候,常常要用举例子的方法,举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这篇课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学生读课文]举两个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说明文中例子举多举少是有讲究的。读者容易明白的地方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举两个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如果依次类推,就会误以为春天也一定来得早,一定温暖,但是事实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连举了“大连—— 北京”和“烟台——济南”两个例子加以说明,使人确信无疑。
(三)理解语言的生动性。
这篇说明文的语言很生动。生动的说明才能让人爱读易懂。先请同学们把第一、二段仔仔细细地轻声读两遍。
[同学们自读后教师范读一遍,然后挂上预先准备的小黑板]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回暖。
2.再过两个月,燕子飞来了。
3.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掉到地上。
4.杏花开了,就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叫了,该及时耕作。
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对照,指出上述语句同课文中相应的语句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了解;两者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课文的语句要生动得多
[讨论后归纳。]
第1句没有课文中“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一句生动。“渐渐回暖”是一般的说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则很自然地运用拟人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态。
第2句没有课文中“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这一句生动。“飞来了”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
第3句没有课文中“……在秋风中籁籁的落下来”这一句生动,“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则是具体、生动的描写,黄叶在秋天纷纷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电影的镜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第4句没有课文第二段中几个原句生动。那几句紧扣“大自然的语言”,先后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还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写成催促农民耕作的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比直接说“及时耕作”要新鲜、生动得多。
(四)复习、复述。(略)
备注
1.黑体部分的问题和答案必须抄写在语文笔记本上。
2.三班和六班的学生参考讲过的笔记,原来已经记下来的不用抄写。原来没讲过的的需要补充在笔记本上。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十七
一、导入 ,揭题
1.(师生问好)刚才同学们和老师是怎样问好的我们是用“语言”来表达的。别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也有它的“语言”呢!不信吗大家看——
2.看课件。(季节变换的特征、看云知天气、树的年轮与年龄、根据化石推断地理环境等由自然现象揭示自然奥秘的片断,并配以简短解说)
3.述:大自然用它的语言告诉了我们这么多奥秘!小朋友们,你们想了解大自然的“语言”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课——《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
点评:通过观看课件录像初步感知“大自然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试读,要求:不会认的字读拼音,把每个字的音读准确。
2.再次试读,要求:在课文中留出9个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正音。
4.检查生字和要求会认的字的读音。重点指导“诉、粗”。
(评: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然后读通课文,教师适时地给与检查和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读书。)
三、指导朗读,了解大意
1.配乐范读,整体感知。
2.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多读几遍,读连贯、流利。
3.质疑:读了课文你知道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点评: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再听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然后让学生谈谈:读了课文你知道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这样既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可使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4.学读第1节。
l)谁喜欢读第一节指名读。
2)述:大自然也有“语言”,小朋友们看看、听听,你留心过大自然的语言吗
3)看课件。(前课件内容去掉解说)
述:前几天同学们到郊外游玩,你们发现了什么(指名答)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词语“仔细观察”,读词语。
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板书:仔细观察)
(评:“仔细观察”这个词语,低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到野外去游玩,此时再引导学生回忆游玩时发现了什么,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
4)这一节怎么读呢自由试读、指名读、评读、范读、齐读。
5)过渡:大自然用语言告诉了人们什么呢
5.学读第2节。
1)谁喜欢读这一节指名读。
2)水中的小蝌蚪像什么(贴小蝌蚪图)指名读第1句。
看课件。(小蝌蚪在溪水里游来游去,春暖花开)范读,齐读。
3)这是大自然的语言,你知道大自然在说些什么吗指名答,读第2句。
(板书:春天已经来到)
4)自由试读第2节,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点评:在学生读文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多么像游动的‘逗点’”,同时感受美好春天的气息,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意会此时“大自然的语言”就是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到人间”。理解了词句的意思,感受了句子的内容,再指导学生朗读,就能够读出真情实感。]
5)每当季节更替的时候,大自然都会用它的语言告诉我们,小朋友留心过吗
指名答。看课件。(春、夏、秋、冬冬季节的特征片断)
[点评:这一小节写的是有关大自然季节变更的一种“语言”,学生读懂后进行扩展,让学生通过课件看看春、夏、秋、冬季节变更特征的录像片断,以启发学生思维。]
6.学读第3节。
l)指名读第3节
1)看课件。(真实图像;大鱼及其鱼鳞特写。动画:小鱼渐渐长成大鱼,鱼鳞上的圈圈逐渐增多。配以简单讲解)
(贴大鱼图及板书“一圈就是一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多有趣呀!
3)自由试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4)像这样的语言还有许多。看课件。(树的年轮与年龄、马齿与年龄等)
你还知道哪些指名答。
[点评:鱼鳞上有圈圈,而且一圈就表示一岁,这是人们一般没有注意到的,利用多媒体实物特写及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不仅使学生明白这种现象,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还能令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对大自然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则水到渠成。这一小节讲的是大自然中有关动植物年龄特征的“语言”,生活中有些比较常见的例子(如树的年轮等),通过扩展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规律,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7.小结过渡:大自然的语言还有哪些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现在,大家来轻松一下——{律动}
[点评: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考虑到应合理分配低年级学生的读写时间,恰当安排教学内容,因此本课时只学习前三小节,然后识记、书写前三小节出现的生字。]
四、识记本节课的生字,指导书写
1.读1、2、3节中出现的生字“语、这、就、那”。
2.识记字形。
l)同桌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2)指名分析“就、那”的字形。提示“就”字右半“尤”的点不能掉;“那”字左半的笔顺及右边“左耳刀”的笔画;“这”字里面“文”字捺改点。
3.指导书写
1)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指名发言。
“语”要注意左窄右宽、上平下齐。
“这”要注意先写里面再写外面,“走之”的一捺要托住上面部分。
“就”要注意左右相当。
“那”要注意左右相当、右上低下伸。
2)范写“就”、“那”。注意字在格中的位置及运笔方法。
3)学生描写、临写。师巡视辅导,检查执笔、写字姿势。
[点评: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要给与足够的重视。让学生用已学过的笔画、偏旁,自己识记字形,培养识字能力。在学生自己观察田字格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范写,帮助学生体会运笔方法,把字写好。教师还把学生执笔、写字姿势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加以强调。]
4)评议订正。
五、巩固要求认识的字
开火车认读l、2、3小节中要求认识的字“察、蝌、蚪、逗、间、如”(带拼音)。拍手对答:“它读什么它读x”(去拼音)。
[总评:这篇课文是小语人教版新教材第二册中的一篇科学儿童诗。本设计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根据修订大纲的精神,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求是识字、写字、学词、学句,进行朗读训练,积累语言。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修订大纲的精神和新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设计中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词句,在读中对大自然的“语言”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在低年级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地方适时地辅以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视识字、写字这一环,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教师还注重范写指导,并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学设计中还体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注意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相互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十八
佚名
教学要求
1.学会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指导识字、学词。
难点: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语句较难理解。
课前准备
1.课文及有关大自然的课件、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2.到郊外等自然景区游览:看有关大自然的电视节目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浅显简明的导语 出示课题后,相机进行生字“语”的教学。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读),学生静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给足时间,照顾差生)
4.自由读课文,读后在课文中找出9个生字和6个要求会认的字,反复拼读,读准为止。
5.检查生字读音:同桌互读互查,教师利用不带拼音的字卡采取开火车、指名读、互相帮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检查“仔、那、永、诉”的读音。
6.自由读全文,要求读正确。
7.大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序号标出节次。
二、指导读好一、二、三节
1.学读第一节。
(1)教师范读。看课件:以春天为背景,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跃出水面;雪山、三叶虫化石……等自然现象揭示自然奥妙的片断。
(2)学生自由练读。
(3)小组讨论:通过看插图、结合课前的郊外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4)全班交流:相机处理“说话、语言、仔细观察、发现”等词语。
(5)个人自由反复练读,同桌互读互评;指名读。
(6)全班齐读第一节。
2.学读第二节。
(1)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2)看课件:春天的背景,小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
(3)指名读一句,(贴小蝌蚪图)范读,齐读。
(4)启发学生想像讨论:小蝌蚪在说什么呢(相机进行口语训练)
(5)师生合读。
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生:春天已经来到人间。
(6)学生反复练读,同桌互读,从读中知道这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人们看到水中游着的蝌蚪,就会知道春天到了。
(7)看课件:春、夏、秋、冬各季节特征的片断,加深扩展学生的感受,以帮助突破难点。
(8)反复练读,指名读、评,最后齐读第二节。
(9)齐读一、二节。
3.学读第三节。
(1)指名读第三节。
(2)看课件:真实图像:大鱼及其鱼鳞的特写。动画:小鱼渐渐长成大鱼,鱼鳞上的圈圈逐渐增多。(配以简单讲解)
(3)自由练读,思考:这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4)自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评后齐读。
(5)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6)看课件:树的年轮与年龄。
(7)齐读一至三节。
第二课时
一、指导读好第四、五节
1.学读第四节。
(1)指名读第四节。
(2)看课件:“三叶虫”化石的特写,简介。出现词语“化石”,读词语“化石”。
看课件:海洋逐渐演变成雪山。简介“三叶虫”化石年代久远,出现词语“古老”,读词语“古老”。
三叶虫是生活在海里的微生物,可是现在是在哪里找到它的化石的
指名读第一句。范读,齐读。
这是在告诉人们什么指名答,读第二句,范读、齐读。
(3)自由试读第四节。指名读、齐读。
(4)这个奥秘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出示词语“告诉”,读词。
大自然还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些奥秘——看课件:动物化石(恐龙蛋等)、植物化石。
2.学读第五节
(1)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太奇妙了,我们怎么才能发现它的语言、读懂它的语言呢
(2)指名读最后一节。读词语“粗心大意”、“永远”。
(3)范读第五节,必读。
(4)总结:不爱学习,总也看不懂大自然的语言;粗心大意永远也看不见大自然的语言;只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语言”,探索更多的奥秘。
(5)齐读全文
二、思考小结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讨论:诗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3.口头练习,相机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
(1)水里游动的蝌蚪,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2)鱼鳞上的一个个圈圈,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3)喜马拉雅山上的“三叶虫”化石,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记忆本课生字。
2.指导书写。
(1)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指名发言。
(2)范写“就、诉、永”。
就:左右结构(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诉:右边是“斥”不是“斤”。
永:独体字。
(3)学生描写、临写。教师巡回辅导。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五、扩展活动。
1.准备三个头饰(蝌蚪、鱼、三叶虫)边表演边读诗。
2.说一说,画一画,你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相机完成课后第4题)
3.召开一次《和大自然交朋友》的主题班会。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十九
【教学重点】
一、学习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二、学习写读书摘要。
三、了解物候知识的掌握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是怎样分别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色”知道冬天已经降临。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样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人们解释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对一些难字难词也已经查阅过字典词典,下面一起读读课文中这几个字词。
[利用课文“预习提示”内的5组字词,让学生个别读,齐读。]
接下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3.对照注解①,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
1.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3.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下面再通读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标上序号(一至十二),用5分钟时间快读一遍,并思考第一道练习题中的4个小题,填写段的序号。
[学生读、练后简要讨论。]各小题后括号内应填的序号为:
第1题(一至三);第2题(四至五);
第3题(六至十);第4题(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层次,剖析条理。
说明文要把事理说明得清清楚楚,让人读了容易理解,就必须讲究条理性。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的中心——物候现象的介绍,划分段落,简要归纳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题的基础上,引导讨论,然后归纳]
第1大段(一至三段):从一年四季中自然现象的变化说明什么是物候,并进一步说明物候学和它研究的对象。
第2大段(四至五段):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项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课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请再进一步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讨论后归纳]
说明应有条理,即使是并列的几个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测,而是要以一定的标准理清条理,依恰当的顺序逐项说明。课文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学习编写读书摘要。
同学们通过几次通读课文和讨论内容、层次,对课文已经大致理解。在阅读实践中,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点,或是为了记录资料,以备日后使用,我们常常会在大致理解内容之后,做一些读书摘要。摘要,实质上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要把文章的要点或主要的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摘录的形式,可以是分条的提纲,也可以是浓缩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今天我们先练习最简单的读书摘要;从课文中选出一些重要的语句,分条抄录在笔记本上,构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围绕课文第一道练习中的4个小题,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一条曲线。第二步,把这些句子分别摘抄在笔记本上,有时可适当调整语句或在句子前、后加上一些词语,使表达完整。
[学生练习,完成后相互交换阅看,订正、补充,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再将预先准备的写有“摘要”的小黑板挂出,供学生参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师做的“摘要”。]
《大自然的语言》摘要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它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第二是经度,第三是高下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4.物候学研究,首先是为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利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一)交流读书摘要,加深对课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后归纳,鼓励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经常自觉地做读书摘要〕
(二)继续研讨写法。
这篇课文的写法,除了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这个特点外,还有一个写法特点也值得理解和学习。说明事物的时候,常常要用举例子的方法,举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这篇课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学生读课文]举两个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说明文中例子举多举少是有讲究的。读者容易明白的地方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举两个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如果依次类推,就会误以为春天也一定来得早,一定温暖,但是事实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连举了“大连——北京”和“烟台——济南”两个例子加以说明,使人确信无疑。
(三)理解语言的生动性。
这篇说明文的语言很生动。生动的说明才能让人爱读易懂。先请同学们把第一、二段仔仔细细地轻声读两遍。
[同学们自读后教师范读一遍,然后挂上预先准备的小黑板]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回暖。
2.再过两个月,燕子飞来了。
3.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掉到地上。
4.杏花开了,就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叫了,该及时耕作。
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对照,指出上述语句同课文中相应的语句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了解;两者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课文的语句要生动得多
[讨论后归纳。]
第1句没有课文中“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一句生动。“渐渐回暖”是一般的说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则很自然地运用拟人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态。
第2句没有课文中“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这一句生动。“飞来了”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
第3句没有课文中“……在秋风中籁籁的落下来”这一句生动,“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则是具体、生动的描写,黄叶在秋天纷纷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电影的镜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第4句没有课文第二段中几个原句生动。那几句紧扣“大自然的语言”,先后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还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写成催促农民耕作的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比直接说“及时耕作”要新鲜、生动得多。
(四)复习、复述。(略)
备注:
1.黑体部分的问题和答案必须抄写在语文笔记本上。
2.三班和六班的学生参考讲过的笔记,原来已经记下来的不用抄写。原来没讲过的的需要补充在笔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