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体育游戏《盲人摸象》教案反思实用(五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体育游戏《盲人摸象》教案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学习课文,使学生初步懂得看事情要全面,不能只看片面就下结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明白寓言故事揭示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辅助环节(导入揭题,出示学习目标)
1、同学们一定都看过大象。你能描述一下它的样子吗?
有几个盲人他们看不到大象,就用手去“摸”(板书“摸”),结果他们的看法与你们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盲人摸象》,补充课题并板书。
齐读课题。
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摸”字。
2、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墙”字的笔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五个盲人争先恐后摸象的情景。
(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二、先学后教
1、第一次先学后教
师:首先我们来进行第一次比赛(比读书)
(1) 出示自学提示一
一读(读正确):认真读文,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并多读几遍。
二读(读流利):再读,读不好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读(读正确读流利):正确读流利地读文,注意停顿,并标出自然段。
(5分钟后指名读,比谁读得好)
(2)按提示自主读书,师巡视帮助差生。
(3)指名分段读文,师生纠正、点评。
2、第二次先学后教
师:课文读得都不错,接着我们进行第二次比赛(比识字)
(1) 出示自学提示二
用我们学过的“识字四步法”(一画:用规定的符号标注生字;二读:先拼再读;三讲:讲自己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四用:扩词或说话。)学习本课生字。
(2)自主识字,师巡视帮助差生。
(3)多种形式检查识字情况。
3、第三次先学后教
师:识字效果真不错,下面我们要把这些生字归回课文看谁读得好,同时我们开始第三次比赛。
(1) 出示自学提示三:
a、 自由读文,拿着笔边读边画出盲人摸象的句子,说一说有几位盲人摸象?分别摸象的什么部位?认为大象像什么?
b、 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可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5分钟后比谁说得对,说得好。
(2) 自主学习
(3) 后教
a、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五个盲人摸象的部位只是大象身体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来明白:看事物不能只看局部,要整体地看,这样才能看清楚。
b、指导理解“争先恐后”“各执己见”的意思,并练习说话。
4、第四次先学后教(比写字)
(1)用学过的“写字三步法”写“棍”“扯”“墙”三个字。
一看(结构,每个笔画在虚宫格的位置、粗细)
二描(书中虚宫格的这三个字,注意笔画轻重)
三写(在课堂练习本上试写3个)
(3分钟后展示,比谁写的对,写得好)
(2) 按要求写字
(3) 后教:看板演,评议订正。同时展示作品讲评,重点指导“墙”的笔顺。
三、课堂训练
重点指导朗读,指导读出五个盲人不同的语气。时间允许的话可进行表演。
四、检测环节
1、 按原文填空:
盲人 摸到什么
第一个
第二个
第三个
第四个
第五个
2、 写出“墙”字的笔顺
墙:
五、结束环节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向学生进行浅显的哲理教育,提高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问题、明辨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辩证唯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鉴于本课只是对学生进行有关哲学原理的启蒙教育,因此教学中力求多运用一些实例或直观的手段,使学生在原认知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有所提高。
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分析、把握和对学情的了解,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13个新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盲人摸象”的字面意思和其中的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 合作探究 展开讨论 拓展延伸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事物要全面,在全面了解事物的情况之后再下结论。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做一件日常小事感受盲人的生活。
基于以上目标,我认为本课的:
教学重点是:
1、认识13个新字,会写8个生字。重点理解词语“围观”“争先恐后”“各执己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认识事物要全面。
教学难点是:
学着用全面、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防止片面性。努力用正确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为。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实施的:
一、 投石问路 释词揭题 创设情景
1上课伊始,我板书课题的一部分,故意不写“象”字。以学生齐读课题引出“象”字,这时板书“象”字,吸引学生注意力观察“象”字的笔顺,用自己的话描绘大象的样子,之后出示大象图片,引导学生生动说一说象的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小结----课件出示描写象的特征词语。
(这样创设情境直奔主题,接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引入新课。)
2理解“盲”字?盲人是指眼睛坏了的人,请学生谈体会盲人生活的具体感受。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质疑,老师把注意力引导到两个主要问题上来,盲人为什么摸象?故事结果怎样?[因题质疑,培养了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同时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二、拓展识字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1幻灯出示学习提示:
轻声读书,标出自然段、圈出一类字
读准你认识的字音,解决你不认识的字,画出你不懂的词和句子。
边读课文边标出与问题有关的句子。
[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培养自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
2分节读文
3快速略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整体感知)
小节导入:据说这头大象是一个外国使者献给国王的,当地人谁也没见过,那么当有人从王宫把这头大象牵出来时会是什么样的场面呢?别急,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礼物呢!谁想看一看。
4请一组的同学来看。(出示摸玩具象的情景,十来个学生跑到老师身边争着看礼物)
5同学们刚才围在老师身边看礼物就是——围观
指名学生问:刚才你为什么跑那么快,是怎么想的?像大家这样争着抢着就是——争先恐后[设计说明:1运用直观的手段理解了重点词 “围观”“争先恐后2想告诉学生只知道事物一部分的样子,不知全貌,是不能对事物做出准确判断的。]
6齐读第一段。
教师过度语导入新课:这只玩具象就让你们争先恐后地围观,更别说一头从王宫里牵出的真象了。盲人为什么要摸象?心情是怎样的呢?
三、整合媒体 识记结合 激发情感突破教学难点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细读感悟。
1随文识字 演示课件
学习第二自然段
读第一个盲人说的话,识记生字,体会人物心情。
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了这些字?在识字教学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比赛识字,例如加一加、换一换、猜字谜等方法。
★设计说明:
①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②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掌握识字规律。
③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2课件出示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感悟文意,指导朗读。
自由读,同桌互读;小组分角色读,边读边体会人物心情。检查读,小组分角色读,全班评议。
★设计说明
①为了换环境识字
②为了让学生进入情境感悟课文内容
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学习课文的四、五自然段。小组内练习读文,理解词语“各执己见”,感悟文意。再次指导朗读。[设计说明: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突出重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讨论:很显然盲人说的都不对,他们错在哪里?
5充分讨论后分角色表演一下。[设计说明:通过对有层次感问题的讨论和对重点词、句的揣摩,透过课文内容了解了其中的道理,]
四、 拓展延伸 强化表达 内化感悟 指导行为
1课件出示课文填空:
讨论: 盲人摸象这个寓意故事告诉我们,看事物要看它的( )只看到事物的( )就下结论,是( )。
2启发谈话:你们喜欢故事里的哪一个盲人,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此刻,作为一个旁观者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演示、讨论、品读、谈话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在活泼生动的形式中全面认识事物,同时培养了他们合作交流、阅读理解和表达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
五、综合实践 情感升华 课虽终而意无穷
1盲人之所以摸到象身体的一部分就认为是大象的样子,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象太大,二是盲人看不见又心急。)
2那么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象这样需要帮助的人,你会怎么做呢?
3欣赏歌曲《世界需要热心肠》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的爱心,助人为乐。小学语文性小,但内涵并不小,我牢固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生活处处皆语文,把课内引向课外。力求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六、 板书设计
盲人摸象
扯 抓 绳
棍 柱 墙
认识事物要全面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盲人摸象》一课通过五幅图展示了盲人摸象的过程。这是一则佛教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根本没有深入实际,没有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没有弄清客观事实的真相,而仅仅片面地乱摸一下,就自以为已经了解,主观地妄下结论,就如“盲人摸象”一样。
这篇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几个盲人要摸象。第二自然段写了几个人摸象的结果。第三自然段以问句结尾,引人思考。“他们谁说的对呢?”到目前为止,学生们还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以问题为结尾的文章。而这一问,也恰是我们要为其揭示道理之所在。所以,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评说,然后适机渗入寓意。
这则寓言是向学生进行浅显的哲理教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明辨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辩证唯物的思想。鉴于本课只是对学生进行有关哲学原理的启蒙教育,因此教学中我力求多运用一些实例和直观的手段,让学生在原认知基础上,各方面能力水平等方面有所提高。
二、教学反思
《盲人摸象》是第十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寓言。寓言的教学应该在识字朗读的基础上,领会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为了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很多环节,以帮助学生更好体会。一是激趣导入。一上课,我先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你知道它的样子的吗?能不能说一说?”接着板书课题《盲人摸象》,我们师生共同理解了题目《盲人摸象》的含义。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就很快明白了这一节课讲的是什么样的人在摸象。然后设疑:“我们今天要学的故事中的盲人了解到的象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激发学生认真读文的兴趣。
二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感悟寓意。先让学生读文后说一说:有几位盲人摸象?他们了解到的象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适时出示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了盲人摸象时所感受的大象的样子。他们说的对不对?”当学生说盲人的观点提问:“为什么不对?他们错在哪儿?”引导学生抓住句式“……摸着……就说(大叫)……” 来挖掘寓意,使学生认识到盲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不经深入思考就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大象的形态,所以说错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盲人所说的话,读出他们的自以为是的特点。最后,我让孩子们结成小组分角色朗读,孩子们兴致很高。在学生熟练掌握文中人物对话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到前面来表演,让五位同学扮演五位盲人,孩子们都非常愿意表演。而且也在表演中加深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孩子们的表演,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蕴含道理的理解。他们体会到了只有深入实际,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才能弄清客观事实的真相。我的简洁明了的板书也大大加强了同学们对寓意的感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采用这种形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自主学习。
大班体育游戏《盲人摸象》教案反思篇二
时,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通过小组合作认识了哪些生字。
师提出第二次识字要求:“你们瞧,在这篇课文我们又遇到了这么多的生字,那你们想不想和他们成为一生的朋友?那下面你就和你小组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哪个同学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记住的生字最多!”
小组长开始组织小组成员合作识字。
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各小组成员识字情况,并有针对性的检查各个层次的同学,掌握全班识字情况,并让同学互相评价,选出团体冠军及识字能手。
师:“我真不敢相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你们居然认识了这么多的字,你们怎么做到的,能向我透露透露吗?”
学生开始自由交流识字方法,这时你会发现孩子的思维是多么的活跃,表达的欲望是多么的强烈。如,在记“盲”时,有的同学说,“盲”就是看不见东西,这个字是由“亡”和“目”组成的,和起来就是眼睛坏了,眼睛坏了,当然就成了盲人了。在记“尾”时,有的同学还画了一只小松鼠,说,“尸”就象松鼠的尾巴,而且,只要有尾巴的动物,一般都会长毛,听了他的解释,同学们顿时笑成一团。这样轻松自主的氛围感染了班内的每一个学生,就连平时最不爱说话的同学也忍不住举起了自己的小手。。。。。。
反思:
大班体育游戏《盲人摸象》教案反思篇三
盲人摸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盲人摸象”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内涵。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在充分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2.展开小组讨论,对故事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事物要全面,在全面了解事物的情况之后再下结论。不能只看到事物的某一方面,就望下结论,要全面观察,才能有正确的认识。教学重、难点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盲人摸象”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内涵。课前准备:生字卡片等。教学过程:
环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吗?指名讲一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寓言故事引入本课,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并了解学生对这个故事的了解程度。
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3.教师用多种方法检查学生认字情况。利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认字
理解课文1.再次仔细读课文,把四个盲人认为象的样子的句子在文中勾画出来。2.自由读一读,再指名读。教师随机板书:摸到了身子: 像一堵墙摸到了牙齿 : 像棍子摸到了腿: 像柱子摸到了尾巴: 像绳子3.小组讨论解决:(1) “你认为四个盲人谁的说法是正确的,为什么?”他们都是错的,因为他们只摸到了象的一部分,就下了结论了。(2)我们来一起看看最后一段,他们四个谁都不服输,最后牵象人说了什么。大家读一读吧。(3)他们怎么样才能知道象的样子呢?开动脑筋想一想,看谁的方法多,方法好。仔仔细细的摸全了把他们四个的意见合到一起就对了……老师觉得他们太可笑了,刚摸到一点,就说(就大叫)……太着急了,很不认真,我们同学们做事不会这么不认真、不全面吧!4.那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你今后会怎么做呢?把你的想法写在小本本上。通过细读课文和在文中勾画的方式,使学生熟悉课文,理解大意。激发孩子表现自己的意识,让他们感觉到回答问题是很光荣的,并找到四个盲人错误的原因,从中感悟道理。老师总结性的话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了。布置小本本
指导书写1.认读生字,组词说句子。2.把认为难一点儿的字小组合作学习。3.出现问题班内交流。4.描红写字。自主识字,合作交流
大班体育游戏《盲人摸象》教案反思篇四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没有深入实际,没有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没有弄清客观事实的真相,就自以为已经了解,主观地妄下结论,就如“盲人摸象”一样。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盲人摸象》经典教案及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学习课文,使学生初步懂得看事情要全面,不能只看片面就下结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明白寓言故事揭示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辅助环节(导入揭题,出示学习目标)
1、同学们一定都看过大象。你能描述一下它的样子吗?
有几个盲人他们看不到大象,就用手去“摸”(板书“摸”),结果他们的看法与你们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盲人摸象》,补充课题并板书。
齐读课题。
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摸”字。
2、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墙”字的笔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五个盲人争先恐后摸象的情景。
(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二、先学后教
1、第一次先学后教
师:首先我们来进行第一次比赛(比读书)
(1) 出示自学提示一
一读(读正确):认真读文,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并多读几遍。
二读(读流利):再读,读不好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读(读正确读流利):正确读流利地读文,注意停顿,并标出自然段。
(5分钟后指名读,比谁读得好)
(2)按提示自主读书,师巡视帮助差生。
(3)指名分段读文,师生纠正、点评。
2、第二次先学后教
师:课文读得都不错,接着我们进行第二次比赛(比识字)
(1) 出示自学提示二
用我们学过的“识字四步法”(一画:用规定的符号标注生字;二读:先拼再读;三讲:讲自己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四用:扩词或说话。)学习本课生字。
(2)自主识字,师巡视帮助差生。
(3)多种形式检查识字情况。
3、第三次先学后教
师:识字效果真不错,下面我们要把这些生字归回课文看谁读得好,同时我们开始第三次比赛。
(1) 出示自学提示三:
a、 自由读文,拿着笔边读边画出盲人摸象的句子,说一说有几位盲人摸象?分别摸象的什么部位?认为大象像什么?
b、 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可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5分钟后比谁说得对,说得好。
(2) 自主学习
(3) 后教
a、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五个盲人摸象的部位只是大象身体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来明白:看事物不能只看局部,要整体地看,这样才能看清楚。
b、指导理解“争先恐后”“各执己见”的意思,并练习说话。
4、第四次先学后教(比写字)
(1)用学过的“写字三步法”写“棍”“扯”“墙”三个字。
一看(结构,每个笔画在虚宫格的位置、粗细)
二描(书中虚宫格的这三个字,注意笔画轻重)
三写(在课堂练习本上试写3个)
(3分钟后展示,比谁写的对,写得好)
(2) 按要求写字
(3) 后教:看板演,评议订正。同时展示作品讲评,重点指导“墙”的笔顺。
三、课堂训练
重点指导朗读,指导读出五个盲人不同的语气。时间允许的话可进行表演。
四、检测环节
1、 按原文填空:
盲人 摸到什么
第一个
第二个
第三个
第四个
第五个
2、 写出“墙”字的笔顺
墙:
五、结束环节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向学生进行浅显的哲理教育,提高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问题、明辨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辩证唯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鉴于本课只是对学生进行有关哲学原理的启蒙教育,因此教学中力求多运用一些实例或直观的手段,使学生在原认知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有所提高。
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分析、把握和对学情的了解,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13个新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盲人摸象”的字面意思和其中的。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 合作探究 展开讨论 拓展延伸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事物要全面,在全面了解事物的情况之后再下结论。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做一件日常小事感受盲人的生活。
基于以上目标,我认为本课的:
教学重点是:
1、认识13个新字,会写8个生字。重点理解词语“围观”“争先恐后”“各执己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认识事物要全面。
教学难点是:
学着用全面、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防止片面性。努力用正确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为。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实施的:
一、 投石问路 释词揭题 创设情景
1上课伊始,我板书课题的一部分,故意不写“象”字。以学生齐读课题引出“象”字,这时板书“象”字,吸引学生注意力观察“象”字的笔顺,用自己的话描绘大象的样子,之后出示大象图片,引导学生生动说一说象的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小结----课件出示描写象的特征词语。
(这样创设情境直奔主题,接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引入新课。)
2理解“盲”字?盲人是指眼睛坏了的人,请学生谈体会盲人生活的具体感受。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质疑,老师把注意力引导到两个主要问题上来,盲人为什么摸象?故事结果怎样?[因题质疑,培养了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同时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二、拓展识字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1幻灯出示学习提示:
轻声读书,标出自然段、圈出一类字
读准你认识的字音,解决你不认识的字,画出你不懂的词和句子。
边读课文边标出与问题有关的句子。
[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培养自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
2分节读文
3快速略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整体感知)
小节导入:据说这头大象是一个外国使者献给国王的,当地人谁也没见过,那么当有人从王宫把这头大象牵出来时会是什么样的场面呢?别急,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礼物呢!谁想看一看。
4请一组的同学来看。(出示摸玩具象的情景,十来个学生跑到老师身边争着看礼物)
5同学们刚才围在老师身边看礼物就是——围观
指名学生问:刚才你为什么跑那么快,是怎么想的?像大家这样争着抢着就是——争先恐后[设计说明:1运用直观的手段理解了重点词 “围观”“争先恐后2想告诉学生只知道事物一部分的样子,不知全貌,是不能对事物做出准确判断的。]
6齐读第一段。
教师过度语导入新课:这只玩具象就让你们争先恐后地围观,更别说一头从王宫里牵出的真象了。盲人为什么要摸象?心情是怎样的呢?
三、整合媒体 识记结合 激发情感突破教学难点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细读感悟。
1随文识字 演示课件
学习第二自然段
读第一个盲人说的话,识记生字,体会人物心情。
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了这些字?在识字教学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比赛识字,例如加一加、换一换、猜字谜等方法。
★设计说明:
①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②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掌握识字规律。
③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2课件出示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感悟文意,指导朗读。
自由读,同桌互读;小组分角色读,边读边体会人物心情。检查读,小组分角色读,全班评议。
★设计说明
①为了换环境识字
②为了让学生进入情境感悟课文内容
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学习课文的四、五自然段。小组内练习读文,理解词语“各执己见”,感悟文意。再次指导朗读。[设计说明: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突出重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讨论:很显然盲人说的都不对,他们错在哪里?
5充分讨论后分角色表演一下。[设计说明:通过对有层次感问题的讨论和对重点词、句的揣摩,透过课文内容了解了其中的道理,]
四、 拓展延伸 强化表达 内化感悟 指导行为
1课件出示课文填空:
讨论: 盲人摸象这个寓意故事告诉我们,看事物要看它的( )只看到事物的( )就下结论,是( )。
2启发谈话:你们喜欢故事里的哪一个盲人,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此刻,作为一个旁观者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演示、讨论、品读、谈话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在活泼生动的形式中全面认识事物,同时培养了他们合作交流、阅读理解和表达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
五、综合实践 情感升华 课虽终而意无穷
1盲人之所以摸到象身体的一部分就认为是大象的样子,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象太大,二是盲人看不见又心急。)
2那么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象这样需要帮助的人,你会怎么做呢?
3欣赏歌曲《世界需要热心肠》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的爱心,助人为乐。小学语文性小,但并不小,我牢固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生活处处皆语文,把课内引向课外。力求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六、 板书设计
盲人摸象
扯 抓 绳
棍 柱 墙
认识事物要全面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盲人摸象》一课通过五幅图展示了盲人摸象的过程。这是一则佛教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根本没有深入实际,没有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没有弄清客观事实的真相,而仅仅片面地乱摸一下,就自以为已经了解,主观地妄下结论,就如“盲人摸象”一样。
这篇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几个盲人要摸象。第二自然段写了几个人摸象的结果。第三自然段以问句结尾,引人思考。“他们谁说的对呢?”到目前为止,学生们还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以问题为结尾的文章。而这一问,也恰是我们要为其揭示道理之所在。所以,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评说,然后适机渗入寓意。
这则寓言是向学生进行浅显的哲理教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明辨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辩证唯物的思想。鉴于本课只是对学生进行有关哲学原理的启蒙教育,因此教学中我力求多运用一些实例和直观的手段,让学生在原认知基础上,各方面能力水平等方面有所提高。
二、教学反思
《盲人摸象》是第十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寓言。寓言的教学应该在识字朗读的基础上,领会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为了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很多环节,以帮助学生更好体会。一是激趣导入。一上课,我先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你知道它的样子的吗?能不能说一说?”接着板书课题《盲人摸象》,我们师生共同理解了题目《盲人摸象》的含义。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就很快明白了这一节课讲的是什么样的人在摸象。然后设疑:“我们今天要学的故事中的盲人了解到的象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激发学生认真读文的兴趣。
二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感悟寓意。先让学生读文后说一说:有几位盲人摸象?他们了解到的象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适时出示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了盲人摸象时所感受的大象的样子。他们说的对不对?”当学生说盲人的观点提问:“为什么不对?他们错在哪儿?”引导学生抓住句式“……摸着……就说(大叫)……” 来挖掘寓意,使学生认识到盲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不经深入思考就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大象的形态,所以说错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盲人所说的话,读出他们的自以为是的特点。最后,我让孩子们结成小组分角色朗读,孩子们兴致很高。在学生熟练掌握文中人物对话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到前面来表演,让五位同学扮演五位盲人,孩子们都非常愿意表演。而且也在表演中加深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孩子们的表演,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蕴含道理的理解。他们体会到了只有深入实际,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才能弄清客观事实的真相。我的简洁明了的板书也大大加强了同学们对寓意的感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采用这种形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自主学习。
大班体育游戏《盲人摸象》教案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了解班级小伙伴的外形特征。(重点)
2、能用手指触摸的方法辨认同伴。(难点)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自制高矮胖瘦的图片
2、眼罩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图片,引起幼儿观看的兴趣。
师:1、图片中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高矮胖瘦)
2、请幼儿举例说说身边高矮胖瘦的小朋友,并进行比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个小朋友的外形特征。)
二、准备活动。
(1)游戏之前,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朋友的外形特征及衣服的特点。
(2)教师进行角色分配并讲解游戏玩法。
教师指导全班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自主推选一名幼儿为盲人,站在圆圈的中心,全体幼儿边念儿歌边转圆圈,等“盲人”说停的时候,所有的幼儿不能动,盲人向前去摸人并说出其名字,若猜不出来,去摸摸别的幼儿。
(3)组织幼儿边念儿歌边转圈。(在教师的引导下游戏第一次。)
三、摸人比赛
教师将选出两名幼儿在中间做盲人,两人进行比赛看谁猜的最快。
游戏循环进行。
重点分析:在过程一中体现出来,提过提问、观察的形式,让幼儿对班级朋友有初步的了解。
难点分析:在过程二中体现出来,通过幼儿的感知觉来判断,让幼儿能分辨男女。
活动延伸:平时生活中多观察周围朋友的外形特征及服饰的特征,以便游戏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