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城市内涝合理化建议七篇(优秀)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地理城市内涝合理化建议篇一
一是城市建设理念“重地上、轻地下”。政府规划部门重视城市外表的规划与建设,地下排水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速度,历史欠账较多,存在着排水设施不完善、排水标准较低、排水管网布置不科学等问题。
二是城市规划设计不够合理。城市使用的管网结构新旧不一,大部分老城区仍在使用早年建设的排水管道系统,排水能力较低,而新网已经改用粗管,在遭遇强降雨时,雨水泄流路径不畅,造成成片积水,成为受涝的重灾区。
三是城市建设对排水系统破坏严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生活、生产垃圾、污水等严重堵塞下水道。四是城市管理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地方由于对城市管理缺乏必要的投入,造成一些老化的、损毁的应该定期维护的排污、泄洪管网得不到及时维修和改善。
为此,基层建议:
一是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政府规划部门要转变城市建设理念,认真研究适合本地实际的城市排水规划方案,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排水系统建设,避免重建设轻规划;城市新区建设、旧区改造以及新、改、扩建工程的排水设施,要综合考虑建设规模、其他排水设施建设等因素,实现整个城市排水设施无缝对接,确保使排水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进行,切实城市提高排水能力。
二是加强实施管理力度。加大投入力度,组织相关人员加强对城市排涝系统的维护,定期排查,定期检修,确保排水畅通无阻,必要时,对旧的排水管道进行修整、改造或重新建设;制定更具可操作性法规制度,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和部门协调,真正对生产、生活垃圾进行有效管理,清除城市内涝的现实威胁;在实施过程中,力保地下建设基础筑牢,再发展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一套应急预警和处置机制,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把防洪排涝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一项指标。
三是鼓励开发新模式。加强城市蓄水设施建设,形成‘蓄排结合’的防治体系。政府规划部门应鼓励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推动生活小区建设地下“雨水储蓄池”,降低雨水管网压力,既可以增加城市水源,还可以调节雨水排放能力。
地理城市内涝合理化建议篇二
雨水入渗的通道几乎完全被硬化地面所阻隔是关键,投入不足、排水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又加重了城市的内涝。
多年来,城市雨水排放一直在一个怪圈里徘徊:人们总是试图通过加大城市的排水能力,来缓解伴随城市地域扩大和地表硬化面积增加所带来的积水问题,但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规模总是领先于城市排水能力的更新,原本已不堪重负的城市排水管网只能是超负荷运转。大多数城市运用的雨污合流制为主的排水模式,更使得这种情况雪上加霜。“按照现有的城市排水设计标准,重要地区按照3—5年重现期设计,只要超过5年重现期的暴雨,必然会导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而目前济南市地下排水管道长达2000多公里,指望短期内全改造一遍显然不现实。”济南市市政设计院副院长聂爱华认为,城市排水体系标准的提升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并且,排水标准也不可能无限提高。
在专家们看来,城市内涝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究其原因是目前采取的治涝措施单一,未走综合治理之路。
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洪涝灾害,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洪水风险始终存在,人类不应单纯与洪水抗争,更应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调整人与洪水的关系。”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张克峰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城市管理者应进一步转变防洪除涝理念,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实现从“控制洪水”到“管理洪水”、“利用洪水”的转变,最终实现人与洪水的和谐共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其实换个角度看,雨洪水不是人类面临的自然灾害,而是上天赐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局长贾玉良也表示,“我们应该在积极应对雨洪灾害的同时,科学开展雨洪水利用,使其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让洪水猛兽也展现出似水柔情。”
“加强雨洪水研究与利用,尤其对以泉为名片的济南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贾玉良解释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面大量硬化,济南市通过降雨获得地下水的补给量在逐年减少,每年约3000万立方米雨水白白流失。济南市东南部、南部等泉水补给范围内拦蓄降水、涵养水源能力明显减弱,严重影响泉水补给。
有研究资料表明,泉域内以现有开发方式每占用1平方公里土地,泉水将每年减少29.2万立方米的补给能力。贾玉良表示,利用雨水补给地下水,较地下水回灌等措施对保泉和供水更具操作性,雨洪水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投资规模小、投资分散、运行成本低,既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又能有效增加雨水下渗量,涵养回灌地下水源,能从根本上增大泉水喷涌量。 力求恢复雨水的生态功能
“世界发达城市在发展进程中同样遭遇过城市内涝问题的困扰。”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副局长罗卫东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探索,他们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将人与洪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充分纳入到城市建设体系中,有效解决了城市内涝问题。比如,美国加强立法防内涝,强制性要求就地滞洪蓄水,兴建地表回灌系统;德国则采用人工湖、透水砖铺装人行道等措施增加雨水入渗,同时积极倡导小区雨水零排放。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积极应对雨洪水灾害的同时,科学开展雨洪水利用,恢复雨水的生态功能,是城市雨水的回归之路。相比之下,济南市雨洪水利用还有较大差距,仍处于研究摸索阶段。然而,正因如此,未来潜力巨大,可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地展开。
“开展雨洪水利用,就是尊重城市原有地理和生态因素,缓解人、水争地矛盾,推动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副院长贾超认为,破解城市内涝难题,可以通过“渗、滞、蓄、用、排”五个字来实现。
“渗”是指回归雨水的自然属性,让雨水降落之后尽可能渗入地下,这种方式最能促进雨水、地表水、土壤水及地下水之间的转化,维护城市水循环系统平衡;“滞”主要是通过建设湿地等各种手段,减缓洪峰形成时间,减少洪峰峰值,尽可能避免大的洪水出现;“蓄”是指利用低凹地、池塘、湿地、人工池塘等收集雨水,既能减轻防洪压力,还能改善城市小气候;“用”主要是指丰富雨水利用范围,可以用来灌溉、洗车,还可以用在景观、道路清扫、冲厕、消防等领域;“排”主要是指畅通排水管道和河道,让雨水能顺畅地排出城区。
记者了解到,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近期就将开展社区雨水“零排放”试点,并研究制定再生水利用鼓励机制。同时,推进建筑项目雨水收集处理系统配套建设,扩大雨水在景观、绿化、道路清扫、洗车、冲厕、消防等领域的使用范围。
专家们认为,解决城市内涝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依靠某一个部门或采取某一项工程措施就能彻底解决的,必须探索政府统筹谋划、部门协调一致、社会积极参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思路,共同应对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内涝问题。唯有如此,城市“内急”才有望得到根治。
地理城市内涝合理化建议篇三
应科学制订强降雨应急预案,把强降雨列为与强台风等一样的自然灾害来预防,在预案中对城市排涝系统综合治理提出指导性意见。督促检查各省市努力提高各城市排涝标准,应根据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调整排水规划,多方位、多渠道、多系统综合治理,进行有计划的、全面的整治。建议由水利、水文、城建、交通、道路、勘测、园林、气象等部门的专家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各城市城区基本情况进行系统的整理统计,包括各条内河河底、道路、建筑物底部等处的高程、历次洪水淹没高度,地下排水管网体系,不同等级的暴雨、洪水可能威胁到的单位和居民情况等,综合形成永久性的基础资料库,并定期进行修正和补充,为排水规划、防涝标准制定、综合治理奠定基础。
城市雨水收集系统一方面可大幅降低强降雨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也可将宝贵的雨水资源收集起来,对缺水城市来说可以充分利用雨水,化害为宝。这方面日本东京的成功经验借得我国借鉴。国内也有不少城市的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已改造完成,为雨水收集系统提供了设施保障,一些地方政府如太原、北京、南京、郑州等城市已在推广雨水收集系统。建议在借鉴其他国家治理城市内涝成功案例和总结我国部分城市推广推广雨水收集系统经验基础上,选择一些较好的案例在全国推广。
应责成各级地方政府专门财政每年都有安排经费对城市内河进行河道整治。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政府由于急功近利思想,忽视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严重后果。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城市河道整治工作半途而废。对此类未按计划完成的清淤、扩宽工程,应强制依法执行以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要依法清障,恢复、加大河道行洪能力。早在1988年,国家就颁布了《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应责成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依照有关法规并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地方性河道管理实施条例,理顺各城市内河管理的隶属关系,避免政出多门、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
在旧城改造和新建城区规划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城区蓄洪区的规划设计。在城区的老旧社区低洼地带无排水沟处开挖排水沟,已有排水沟但太小或未与内河排水沟相连的应进行疏浚排水沟和适当扩大后并与内河管道相连,在常遭水淹的地方应备有抽水机抽水以防内涝。对城市现有仅存的湖泊、沼泽地、池塘及内河等一切能缓解城市内涝的地方进行严格的保护,严禁蚕食。在道路露天停车场等公共设施规划设计时,优先考虑使用透水性好的`材料。
对各地市的水库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对属于病险水库的应立即督促地市做好防险加固工作;更新改造水库闸门调控设备,缩短设备操作时间,提高水库调度的科技含量。做好库区极其上游流域内水情、雨情监测和预报,为水库科学调度提供详细的预报信息,为在最佳时段腾出库容赢得时间;与内河水位高峰期错开,根据内涝情况适时开关闸,挖掘出水库的拦洪削峰潜力,尽量避免雪上加霜。同时,要加大各城市内河与各大江大河水系连接处排涝站的防洪力度,增加排涝站的设备设入以加快强降雨时的排水速度,降低内河水位,以有效阻止内河河水倒灌。
由于目前各城市高层、多层建筑不断增加,地下建筑也同时增加,而地下建筑在设计时往往忽视了设置防御涝水倒灌装置,造成重大损失,各地已出现惨痛教训。因此,在地下层设计时应设置防御涝水倒灌装置。
地理城市内涝合理化建议篇四
今年我国多个城市内涝问题严重,我很关注此事。现如今的城市内涝严重,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城市道路的下水道常被垃圾所堵塞,以至于雨天排水不畅,所以道路上有了严重的积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不便,给国家,个人也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现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有一专利,叫“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动排水设备”。它无需任何外力能源,在晴天时井盖呈关闭状态,垃圾掉不进去,雨天时自动打开。此装备不仅环保,节约能源,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解决下水道垃圾堵塞的根本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城市的雨水管道口的直径确实偏小,但如果单从扩大直径口来解决问题,不仅要耗费相当大的财力和人力,而且此工程也非常巨大,需要大量的时间,并且也会给交通方面带来很大的压力和不便。
对于此原因,我有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我建议政府用“非开挖”的施工方式平行于现有雨水管道旁铺设一道加压排水管道,可以使排雨水通畅。此方法不仅耗费的财力和人力少,而且时间也少,对交通的影响也校。
当雨水管道不再受垃圾堵塞而排水不畅时,即使遇到特大暴雨时,在加压管道的作用下,我相信城市内涝问题不再是“城市脖。
我们也可以把暴雨看成好事。城市中的雨水都会随着管道流进各大河湖中,我们可以把河湖加深1~5米,在雨天时把排进的雨水都储存在河中,这些水我们可以在日后来满足很多工农业的的用水需求,而且河中的水也会下渗,来补给地下水,这样既环保又省资源。把灾害变为资源,一举两得。
我把这些建议提出来,以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望有关部门能够考虑,因为我认为此方案很适合我国的国情。
另外我认为城市还有一大隐患,值得注意,各个十字路口地下管道铺设不规范,都是带压力的管道,如有一个管道损坏,可起连锁反应。
在六月份连续出现的几轮强降雨过程中,北京、武汉、杭州等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内涝。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弊端以及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城市排水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
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
城市排水系统脆弱是内涝发生的直接原因,而排水系统问题又主要包括排水管网建设和排水管网管护两方面的“历史欠账”:一方面是管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系统布局,城市排水系统不能与城市各方面发展规划配套,导致排水能力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排水管道不成系统,部分管线管径不合理,雨水管径普遍偏小,过水能力不足。市政问题专家徐宗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内,排水管沟直径超过3米的几乎没有。而在一些国家,排水管沟可以跑汽车。”另一方面是排水管网的管护不到位,很多城市对污水排放管理不严,居民生活和餐馆污水任意排放,导致管渠淤积严重,过水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此外管网老化、排水管道被占压问题也比较普遍。
地面雨水渗透能力差也是发生城市内涝的原因之一。硬化地面是指用水泥、花岗岩、大理石、釉面砖、柏油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城市广尝商业街、人行道、停车尝社区活动场地。当前各个城市的地面都被大面积硬化,导致城市地面的渗水能力越来越差。正常情况下,当雨水降落到地面时,土壤会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雨水并储存,专家把这一过程称为“海绵效应”。但硬化的地面就像铺在土壤这块海绵上的有机薄膜,降水只能流淌其上,而无法内部吸收,因此一旦雨量较大就容易形成城市内涝。
地理城市内涝合理化建议篇五
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底楼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积水触电伤人。
家中积水较深、已危及人身安全时,应迅速向屋顶、高楼等处转移,找到被困地的制高点站立,等待救援;如果被洪水围困,寻找门板、洗衣盆、衣柜等作为逃生用具;如果无法逃脱,将手机集中起来,只留一个开机,等待救援,这样能尽可能长时间的寻求外界救援。如果当时通讯工具无法正常使用,应该使用烟火、光照、燃烧衣物等方法,让救援人员知道你的所在地。
暴雨天驾车出行应避开以往容易积水的地区和路段,市民因对容易积水的地方提前了解,绕行为好,以免碰到积水造成的交通拥堵或车辆死火。驾车市民应避开傍晚下班交通高峰时段,并慎重考虑晚上的出行计划。连续暴雨天气,地下停车场可能淹水,请特别注意。
1、切勿盲目驶入未知深度积水中。在经由积水路段时,驾驶员本能反应是加大油门涉水通过,在不知道前方积水深度的情况下这么做会带来极大的风险,当积水淹没进气口导致熄火或淹没分电器导致全车断电时,车内人员将会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2、切勿驶入急流中,即使水深不足半米。某些路段因为地势的原因,积水可能会在路面以较快速度流动,这种路面急流即使水深尚浅,也不要随意驶入。有实验证明,水深超过30cm时大部分民用车辆会丧失抓地力,超过60cm时,车辆很容易就会被冲走,危险状况与车辆类型无关。
3、如果已经驶入积水应先解锁车门打开车窗。如果已经驶入积水区域,并且车辆拥堵无法前进时,降下车窗,防止分电器被水淹之后雨刷停止工作而观察不到外界情况,解锁车门,尝试车门是否能够打开。多观察水线位置和前车情况,准备逃离。
当遭受内涝形成的积水围困时,能否脱离险境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是否具备较充分的防灾知识及相应准备;二是是否能保持冷静,避免盲目行动。
一般情况下,生活在积水危险区域的居民应当密切注意内涝的发展态势,服从当地救援指挥部门的统一安排,及时避难。但是一些居住分散的居民或是外出的行人有可能被突发的内涝围困,这时,首先要保持冷静情绪,防止恐惧心理,避免由于精神崩溃而造成混乱。
接着,要判断有无可能采取措施转移到安全地带,在做出这个决定时要特别慎重,在没有足够的安全措施,如有可靠的船只、非常熟悉水的深浅和习性,不要轻易采取转移行动。
如果决定原地待救,应主要采取登高避难的方式,如基础牢固的屋顶,大树上筑棚或将几棵树相互连接,在树上设避难台等。然后发出等待救援信号,如柴烟、高处悬挂彩布、各种声响等,或者利用和保存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如电话、电台、对讲机等,尽早发出求援信号并保持联系。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也可利用身边的可用物品扎制木排或逃生阀等逃生用品,同时要注意保存火种、医药等物品,安置好老弱病残等人员。
尽管水火无情,只要冷静沉着,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是可以脱险的。
内涝初期防范要点
1、暴雨来临前请找好一个安全的地方,并停留至暴雨结束为止。暴雨中的安全地方是指牢固的建筑物,地势较高的建筑物。
2、如果暴雨已经开始,自己所处位置危险,尽可能联络家人,告知你的具体位置,以在出现突发情况时方便救援。
3、如果路面开始水浸,请不要贸然涉水,部分井盖被掀起但行人难以察觉,宁愿停在路中淋雨也不要试图过水。
内涝形成后的自救方法
1、受到内涝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向楼顶、站台等高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千万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地理城市内涝合理化建议篇六
屋顶绿化的好处很多,最突出的是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做了屋顶绿化以后,夏天使得建筑顶层室内温度下降3-7℃,从而节约50-70%的空调用电。此外,屋顶绿化还具有吸纳可吸入颗粒物、净化空气、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治理城市荒漠化、改善城市空中景观,让市民有一个亲近自然的环境,由于没有土地成本,是城市中心区最廉价的绿化方式。
今天,就屋顶绿化防止城市内涝的好举措介绍如下:
德国政府为了妨止城市内涝,每年向没有屋顶绿化的业主收取排水费,原因是当雨水降落在祼露的屋面上时,雨水迅速流到地面,由高处流向低处的城市排水管道,增加了排水管道的压力,减弱了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怎样才能减免排水费呢? 就是要把祼露的屋顶进行绿化,当雨水降临,植物吸纳雨水、土壤吸纳雨水、蓄排水系统吸纳雨水、雨水搜集和净化系统收集和保留部分雨水,这样就大大地延缓了雨水流向排水管道的时间与水量,减轻了城市排水管道的压力,提高了城市排水管道的抗灾能力,用这种生态的办法来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
居民还可以在屋顶上“造田”,实施空中花园、屋顶草坪、屋顶菜园果园、和墙体绿化,实施了这些生态修复工程,都能有效的吸纳和滞留雨水,提高居住区环境舒适度,通过验收,德国政府给予减免排水费50-100%的政策优惠,用这种经济杠杆政策来促进城市向立体花园发展。
在做立体绿化、屋顶绿化的同时,要建立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将雨水收集到蓄水池或人造湿地,进行净化,这种雨水直接净化的费用比堤岸污水净化为中水的费用要低很多,将收集来的雨水经过净化用于园林的浇灌、冲厕、洗车……,可以节省宝贵的自来水资源。
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建造屋顶绿化的同时,进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建设,这种做法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此外,治理城市内涝还可以将现有城市面大、量广的硬地改造成沥青透水地面、混凝土透水地面、透水砖人行道地面,这样使我们硬铺装的沥青地面,都变成会呼吸的生态透水地面,以此来完善的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还要建造活水公园和湿地,来储存、滞留和净化雨水,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和城市生态修复双重任务的新场所。
通过以上这种生态修复的系统工程,来解决我们城市的内涝问题,这是我的补充建议。
地理城市内涝合理化建议篇七
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城区的排水防涝能力和抵御暴雨内涝灾害的应变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经现场踏勘,并结合我县近年来出现的内涝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根据近年来我县城区在汛期发生内涝积水的情况,经现场调查摸排,主要的内涝点及成因如下。
(一)市场
市场地势较周边低3—4米,且汇水面积较大,小中雨时雨水能及时排出。但遇到特大暴雨时,雨水管满负荷运行仍然不能满足排水需求。同时遇河道水位上涨超过警戒线时,河水将倒灌入市场排水管内,市场内的雨水将无法排放形成涝点。该点位场地狭小,商业摊位密集,无法修建排涝泵站等自动防涝设施。
(二)工业园区段
内有一条较长距离的排水渠,该渠上游位于丘陵地带坡脚处,长约2公里,汇水面积大,平时水流不断,遇到暴雨时,雨水无法在短时间内排出,积水容易漫出渠外形成内涝。20xx年对盛马段道路进行了改造,扩大了过街排水渠行洪断面,20xx—20xx年该段道路未出现“看海”情况。但内水渠尚未改造,仍有内涝风险需要加强巡视观察。
(三)工业帆布厂
片区工业帆布厂后地块,地势较周边低3米左右,上游汇水面积较大(至老火车站),小中雨时雨水能及时排出。但遇到特大暴雨时,排水渠溢出洪水,导致该处低洼地带被淹,主要涉险建筑一栋、停车场一处。
(四)郪江中路中学段
该处汇水面积大,地势较周边低,雨水口不足,小中雨时雨水能及时排出。但遇到特大暴雨时,会产生路面积水,不能及时排出。
(五)工业园区一号桥周围
一号桥周边道路宽、汇水面积大,地势较周边低,雨水篦子数量少,遇到特大暴雨时,会产生路面积水,不能及时排出。
(六)街幼儿园
街幼儿园段道路坡度大,临边有一条暗渠,地势较周边低。小中雨时雨水能及时排出,但遇到特大暴雨时,雨水排放不及时,将溢出沟渠,在路面形成积水。
根据易发内涝积水的地段和原因,有关部门要按以下措施要求,做好内涝防范工作。
(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
1、制定内涝防范工作实施方案及应急预案。
2、建立应急抢险队伍,储备抢险物质。
3、负责内涝点的巡查,发生内涝灾害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实施抢险工作。
4、加强对城区排水管道、雨水口的清淤;对城区道路或人行道坑洼路面进行填平。
5、尽可能疏浚市场地下排水渠,及时清理雨水口垃圾。
6、负责中心城区排涝管网等市政设施的检查维护工作,确保设施在汛期正常运行。
(二)县防汛办
1、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统筹安排全县防汛防灾工作。
2、负责城区及周边水库、河道、防洪工程的检查维护工作,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根据暴雨内涝的情况,做好水库、灌溉水渠、防洪设施的调度工作。
(三)街道办事处
1、负责辖区内防灾宣传工作,重点加强对内涝点影响范围内群众避险意识的教育。
2、规划内涝点避灾撤退路线。
3、建立应急预警队伍,储备预警物质,辖区内发生内涝,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人员疏散和涉险群众自救,减少财产损失。
(四)经开区
1、组织辖区内企业对各自厂区内涝点进行排查,落实应急抢险方案。
2、建立应急抢险队伍,储备抢险物质,辖区内发生内涝灾害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实施抢险工作。
3、管辖范围内出现内涝灾害时,组织园区人员撤离及设备转移工作,减少财产损失。
(五)文旅产业园
1、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涝点进行排查。
2、建立应急抢险队伍,储备抢险物质,辖区内发生内涝灾害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实施抢险工作。
3、管辖范围内出现内涝灾害时,组织园区人员撤离及设备转移工作。
(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根据城区排水与暴雨内涝情况,提出城区道路的交通管制方案,在积水路段设置车辆限行标志牌,派员指挥交通,确保过往车辆安全。
(七)县气象局
负责暴雨天气监测与信息发布。
(八)水、电、燃气部门
负责做好各自范围内内涝应急抢险准备,在汛期来临前对易涝点产权管线、设备进行风险排查。
(一)成立城区暴雨内涝防范指挥部
(二)预案等级划分
城市排水与暴雨内涝防范应急预案,按我县城区雨量大小分为三级:即i级、ii级、iii级。
i级应急预案为特紧急应急预案,城区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
ii级应急预案为紧急应急预案,城区小时降雨量达4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
iii级应急预案为一般应急预案,城区小时降雨量达30毫米以上的暴雨。
(三)内涝应急措施
当城区小时降雨量在30毫米以上时,启动iii级应急预案。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经开区、文旅产业园、街道办事处安排人员对中心城区各个易发生内涝的积水点进行现场监控,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
当城区小时降雨量在40毫米以上时,启动ii级应急预案。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经开区、文旅产业园、街道办事处安排人员对中心城区各个易发生内涝的积水点进行现场监控。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经开区、文旅产业园对城区排水管网进行巡查,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排水防涝。
当城区小时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时,启动i级应急预案。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经开区、文旅产业园、街道办事处组织抢险队伍对辖区内涝积水部位采取相应的措施,疏通排水口,抽排积水。经开区、文旅产业园、街道办事处对险区内人员预警疏散、撤离、组织涉险自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根据城区内涝的情况,对城区道路实施交通管制,确保城区道路交通正常运行。其余出现内涝的点位,由属地管理单位报告险情,疏散群众,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经开区、文旅产业园组织抢险队伍进行排险抢险。
(一)统筹城区防汛物资,建立明细台账,明确管理责任人及联系方式,实现资源信息互通,以便应急抢险时高效调配。
(二)加强部门之间协调沟通,建立防汛工作qq群,及时发布暴雨预警、雨天巡检、涉险点位、应急抢险等工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