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 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秋声赋 教案篇一
文章第一段写作者夜读时听到秋声,从而展开了对秋声的描绘。文章开头,作者简捷直人地描画了一幅生动的图景:欧阳修晚上正在读书,被一种奇特的声音所搅动。这简捷的开头,实际上并不简单,灯下夜读,是一幅静态的图画,也可以说,作者正处于一处凝神的状态中。声音的出现是以动破静,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不禁去倾听它,同时,也就惹动了文思。这样由伏到起,在动静的对比中,文势便蓄成了,有了这种文势,下面的文章便仿佛是泉水涌出,自然流泻。接下来,是作者对秋声一连串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作者通过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这也就回答了作者闻声惊惧和感叹的原因。
第二段是对秋声的描绘和对秋气的议论。首先,作者概括了平日观察所得,运用骈偶句式和铺张渲染的赋的传统手法,抓住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而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然后,是对秋气的议论。“丰草”四句,作者把草木在夏天和秋季作对比,通过对比,指出草木之所以摧败零落,是秋气施加强大威力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议论又进一步展开。“夫秋,刑官也”到这一段结束,作者吸收前人种种说法,又运用骈偶句把秋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等配属起来,甚至用“伤”解释“商”,用“戮”解释“夷”,极力铺张,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说明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这是宇宙生成的哲学思考,写出了秋声中永恒的悲伤,为下文进入本文主题起了铺垫作用。
第三段是全文的题旨所在,作者由感慨自然而叹人生,百感交集,黯然神伤。这一段,作者在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植物摧残的基础上,着力指出,对于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
第四段是全篇的结束,作者从这些沉思冥想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静夜,只有秋虫和呜,衬托着作者悲凉的心境。结尾处秋虫的和鸣,更衬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戛然而止的结尾,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在秋虫唧唧中,读者似乎也要同声一叹j,。
欧阳修在宋仁宗嘉佑占四年(1059)春天辞去开封府尹的职务,专心著述。这时的欧阳修,在政治上早已经历了多次贬官,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正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在《秋声赋》中,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人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更应该提到的,应是《秋声赋》在文体上的贡献。注重骈偶铺排以及声律的赋到了宋代以后,由于内容的空乏和形式上的矫揉造作,已经走向没落。欧阳修深明其中之弊,当他的散新取得了成功之后,回过头来又为“赋’’体打开了一条新的出路,即赋的散文化,使赋的形式活泼起来,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加了赋体的抒情意味。这些特点也使《秋声赋》在散文发展史上占有了一席很重要的地位。
秋声赋 教案篇二
1.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懿范(yì) 睇眄(miǎn) 遄飞(tuān) 萧飒(sà)
b. 潦水(lǎo) 棨戟 (qǐ) 悚然 (sǒng) 针砭(biān)
c. 叨陪 (dāo) 盛筵(yán) 鏦铮(cóng) 角徵(zhǐ)
d. 舸舰(gě) 睢园(sūn) 戕贼(qiāng) 黟然(yī)
2. 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
b. 人杰地灵 鱼舟唱晚 穷且益坚 清云之志
c. 千里逢迎 天高地迥 桑榆非晚 白首之心
d. 高朋满座 萍水相逢 一介书生 俊采星弛
3. 下面两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都督阎公之雅望
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b.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谏太宗十思疏》
c.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日出而林霏开
d.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予观夫巴陵胜状
4. 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 俨骖騑于上路
b. 青雀黄龙之轴
c.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
d. 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5. 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6. 下列语句标点符号的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
b. 欧阳修在散文、诗歌创作,史传编写和诗歌评论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尤其以散文成就最高。
c.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勃不辞,公大怒。……公闻之,沉吟不语。……遂请宴所,极欢而罢。”看来,我们怎能把王勃这样一个天才少年与一般少年等量齐观呢?
d. 《秋声赋》一文的最大特色——就是把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
7. 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舍簪笏于百龄
a.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b.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c.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d. 其触于物也,纵纵铮铮,金铁皆鸣。
8. 下列语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b.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c.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d. 居域中之大
9. 判断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
译:这秋声,为了什么而来呢?
b.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译: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力量,只是秋气的一点余力罢了。
c.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译:商,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就会令人悲伤;夷,就是“戮”的意思,万物过了繁盛期,就会走向衰败。
d.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黔然黑者为星星。
译:自然会使人红润青春的面容变成枯树枝,使健壮之人的黑发变得像星星般发亮。
[文本阅读]
选文(一)
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其他三个意思不同的是( )
a. 山原旷其盈视 b. 川泽纡其骇瞩
c. 闾阎扑地 d. 舸舰弥津
11. 下列语句都含有“穷”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响穷彭蠡之滨 ②穷且益坚
③穷睇眄于中天 ④岂效穷途之哭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 ①与④相同,②与③不相同
c. 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也相同
d. ①②③④均不相同
12. 找出与例句对偶句结构相同的一项( )
例句:披绣闼,俯雕甍
a.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13. 对下列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云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日暮色之美。
d.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14. 翻译下列句子。
(1)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译文: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文:
秋声赋 教案篇三
一、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美的,春光灿烂,艳丽动人;夏天也是美的,热情奔放,令人回味无穷。那么,秋天呢?更是令人难忘的。在中国的诗句中,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有哪些诗句是描写秋的。比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座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再比如马致远的《秋思》“”,当然还远不止这些大家一起看屏幕,这些都是描写秋的佳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同样是描写秋天的,却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讨论一下,不同在什么地方。
左边的诗句描写的秋天的哪些景象:枫叶、排云直上蓝天的鹤,这些景物充满了生计和活力,右边的诗句描写的秋天景物凋零,一片萧条的景象。同样是写秋天的,却体现出了不同的美,那么,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又是怎样来写秋天的呢?
二、自由朗读课文
下面我们先从头至尾把文章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同时思考一下,文章哪些自然段是直接描写秋天的
三、研读课文1-2小节
先一起回答哪些自然段是直接描写秋天的 1-2
第一自然段是描写的什么?秋声
先一起把这一段齐读一遍
找找看,在这一段中哪些词是描写秋天的?
谁给我解释一下“如赴敌之兵”
这些词写出了秋声的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是用哪些方法来写出秋声的这些特点的?
比喻 本体是秋声,喻体是
如果说第一段是写的秋之声,那么第二段写的又是什么呢?讨论一下,如何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这一段从表达方法上看又可分为两部分哪两部分?
从“秋之为状---余烈”是描写,后面是议论
从字面上看第一部分是写秋之状,怎样来写秋之状的呢?色 容 气 意
这四个字里面又体现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秋之意是什么?神韵 由形到神的过程
读到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在写秋之状,接下去作者写道:“故其为声 ”我们先来翻译一下
可见作者写秋状其实是为了写秋声的由来,写出了秋声什么样的特点?悲
下面把“摧败 ”翻译一下 注意“气”应该怎么理解----肃杀
古代杀人犯处斩,大都放在秋季,称之为秋后处斩。如果说第二段前半部分是在写秋之状,那么后半部分就是在议秋之心,突出秋心的肃杀
再一起把第二段朗读一遍
小结:第一段写秋之声,突出其悲的特点,第二段写秋之声,交代悲切的原因,后半部分议秋之心,突出肃杀之气
那么第三段写的又是什么呢?
朗读下面听我把这一段翻译一遍
先看 写的是什么--议人生 发表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叹?
感叹为追逐一时的功名,而落得心力交瘁,华发早生。联系一下欧阳修的生平
从“百忧 --------星星”再齐读一遍
六 研读课文第三小节
面对充满肃杀之气的自然之秋,作者又会产生怎样的人生感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齐读文章第三小节。
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说的“这是一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抒发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的郁闷心情。”另一种认为“同以往的许多‘悲秋’之作相比,本文既无失意的惆怅,又无身世的感伤,体现了作者豁达超然的情怀。”
你认为哪一种观点能够成立。也可以结合我们以前学过的欧阳修的作品来谈一谈。讨论三分钟,然后告诉我你的观点和理由。
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谈得都非常好,那么大家想不想听听我的看法呢?
我从这篇文章中读到的是欧阳修的一种超然情怀,但这种超然不同于那种从容地面对现实,襟怀旷达的人生态度,而是历尽沧桑之后的一种透悟一种淡泊的心境。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欧阳修的生平。
投影:欧阳修为人刚正,敢于直言,但他的一生历尽艰辛,宦海升沉20多年,29岁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张被贬夷陵;39岁再度因参与“庆历新政”被贬滁州;48岁那一年,又被宦官诬陷,几乎出知同州。他本来体弱多病,40岁就白发萧疏了。虽然自至和元年开始结束贬谪外放的生活,重新获得朝廷重用,官职也一路升迁,但长年的政治斗争使他感到心力交瘁,所以在这篇53岁时写成的《秋声赋》流露出了这种希望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思想。
《秋声赋》作于嘉佑四年(1059),欧阳修时年53岁,是他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
文章第一段写作者夜读时听到秋声,从而展开了对秋声的描绘。文章开头,作者简捷直人地描画了一幅生动的图景:欧阳修晚上正在读书,被一种奇特的声音所搅动。这简捷的开头,实际上并不简单,灯下夜读,是一幅静态的图画,也可以说,作者正处于一处凝神的状态中。声音的出现是以动破静,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不禁去倾听它,同时,也就惹动了文思。这样由伏到起,在动静的对比中,文势便蓄成了,有了这种文势,下面的文章便仿佛是泉水涌出,自然流泻。接下来,是作者对秋声一连串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作者通过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这也就回答了作者闻声惊惧和感叹的原因。
第二段是对秋声的描绘和对秋气的议论。首先,作者概括了平日观察所得,运用骈偶句式和铺张渲染的赋的传统手法,抓住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而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然后,是对秋气的议论。“丰草”四句,作者把草木在夏天和秋季作对比,通过对比,指出草木之所以摧败零落,是秋气施加强大威力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议论又进一步展开。“夫秋,刑官也”到这一段结束,作者吸收前人种种说法,又运用骈偶句把秋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等配属起来,甚至用“伤”解释“商”,用“戮”解释“夷”,极力铺张,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说明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这是宇宙生成的哲学思考,写出了秋声中永恒的悲伤,为下文进入本文主题起了铺垫作用。
第三段是全文的题旨所在,作者由感慨自然而叹人生,百感交集,黯然神伤。这一段,作者在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植物摧残的基础上,着力指出,对于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
第四段是全篇的结束,作者从这些沉思冥想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静夜,只有秋虫和呜,衬托着作者悲凉的心境。结尾处秋虫的和鸣,更衬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戛然而止的结尾,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在秋虫唧唧中,读者似乎也要同声一叹j,。
欧阳修在宋仁宗嘉佑占四年(1059)春天辞去开封府尹的职务,专心著述。这时的欧阳修,在政治上早已经历了多次贬官,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正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在《秋声赋》中,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人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更应该提到的,应是《秋声赋》在文体上的贡献。注重骈偶铺排以及声律的赋到了宋代以后,由于内容的空乏和形式上的矫揉造作,已经走向没落。欧阳修深明其中之弊,当他的散新取得了成功之后,回过头来又为“赋’’体打开了一条新的出路,即赋的散文化,使赋的形式活泼起来,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加了赋体的抒情意味。这些特点也使《秋声赋》在散文发展史上占有了一席很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