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二必修的语文教案及反思模板(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人教版高二必修的语文教案及反思篇一
[课文说明]
此文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6月),是苏轼由黄州贬所调往汝州途经江西时所作,当时,苏轼已经47岁,仕途之路几经波折。文中寥寥数语对环境描绘得诡谲阴森,正与《后赤壁赋》与神人相遇幻境的神秘空旷相谐,正是这些不经意的点滴记录却让我们感受到他心灵的颤动和气息。
这篇特别的游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执著的赤子情怀,而这只属于精神无比丰厚的人。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 ,北宋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 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 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石钟山记》教案
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三、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
四、课文分为三段,逐段研习。
(一)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
以为:认为
临:接
微风鼓浪:鼓,激荡
常:一直,时间副词
钟磬:(磬,qìng,古乐器名,曲尺状平面体,上有空,系在架上巧计发声。用玉或石头制成。 偏义复词:偏在“钟”)
访:探寻
双石:两块石壁
腾:传扬
徐:慢慢
歇:消失
1、指导朗读第一段
我觉得得重视诵读,这一段整散结合读起来很有韵致。(我喜欢把散文也按读诗的语调来读,有点唱的意味)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馀韵徐歇”每句最后的字,四声基本都全了,读起来很有顿挫感,“胡”还是轻声。
还须注意,作者质疑的反问句也要读出反问语气!
2、质疑。
(1)石钟山的地理位置(背答)
a原话:《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2)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位置,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的。
(自圆其说即可)
(3)对石钟山命名的缘由有哪两种解释?提出这两种解释的人各持什么依据?人们对此持何种态度?作者对这两种解释提出质疑的理由是什么?
a依据事实
b人们的态度
c质疑理由
郦说
a下临深潭, 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
b人常疑之
c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说
a得双石于潭上, 扣而聆之, 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b余尤疑之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3)齐背第一段。
二、研度读第二段
(一) 1、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
舟:名作状,
适:去(“之”、“诣”也有到……去的意思)
因:因此
元封:年号,六月丁丑,阴历六月初九日 古人用干支纪日
固:通“姑”,姑且
莫:“暮”的本字
独:副,仅搏:击
且……且……:也……也……
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察:细看
浅深:同义复词,偏在深
涵澹:形容水波荡漾
澎湃:形容波浪冲刷
与风水相吞吐:相,指示性副词,代风水。
汝识之乎:(识zhì,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因笑谓:因,副,于是
古之人不余欺也:就是古之人不欺余,在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条件:一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二是代词作宾语。
2、指导诵读:
“余固笑而不答”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作者为什么笑?笑寺僧和小童,也笑李渤) ;那段景物描写也要读出作者恐怖惊惧的心理,有如临其境感。作者“因笑谓迈曰……”想想该怎样读出感情?(愉快自得的笑,反映出探得山名由来的兴奋和自豪)
(二)探疑
1、作者何年何月何由和谁一起探寻石钟山的?
用原文的话回答: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板书背诵要点)
2、在真正去之前,庙里小童沿用李渤之发做了演示(为什么要插这一笔?答曰:以讹传讹,可叹李渤谬论流毒之广。)
文中哪几句话: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空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3、因为作者固笑而不信,所以亲自考察。考察中作者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看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听到: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这是水上的声音) (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作者的心情怎样:余方心动欲还
( 动:惊。害怕、恐惧,精神紧张,周围的环境诡谲阴森,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作者能不顾艰险这样的地方,足见他的勇气和胆量。现在不是流行探险这一运动吗?攀登珠穆朗玛,穿越荒滩戈壁,探险原始森林,不仅为了科学研究,更为了挑战自身。)
好,大家来读这一段,读出作者的感受来。
4、作者没有离开这种离开恐怖的环境,他怎么做了,发现声音从那里来的?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背答)
5“舟回至两山间”,作者又发现了什么?
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背他)
这是另一种声音“窾坎镗鞳之声”,形成原因:“空中而多竅,与风水相吞吐”,
所以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就是这种“窾坎镗鞳之声”和“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作者把它比作什么?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可作者为什么要用“无射”“歌钟”做喻呢?
(1)为了说明山有钟声,因为“无射”“歌钟”都是钟名
(2)“无射”本来是古代很好听的乐曲的名字,那么以无射命名的大钟演奏的音乐必定也十分悦耳了,这里作者也意在表明石钟山发出的水声悦耳,不仅有深沉的旋律还有宏大的气势。
(3)衬出作者经过一番探究得到原因的喜悦和兴奋,真的那么好听吗?心理作用。
“古之人不余欺也”这是对郦道元的侧面肯定。古之人,暗指郦道元
这一段写夜间实地考察,发现了钟声和山形水势的关系,找出了始终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三)背诵指导:
路经始终山——小童证明以声得名——山中恐怖景象——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声音来源——大石中的窾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三、研读第三段
(一)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
臆断:(臆,yì)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事不目见:事,名词状语
殆与余同:殆,副词,差不多
终不肯:副,始终
此世所以不传也:所以,……的原因
陋者:不会思考的人
乃:竟
实:真实的原因
是以:因此
(二)解疑
1、在考察的基础上作者得出怎样的结论?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作者用反问句发表肯定的论断
(1)第一句用反问句有什么好处?
语气强烈,突出全文的主旨
2、那么长期以来关于始终山命名的由来疑团得不到解决,作者认为原因是什么?
第一 言之不详,人常疑之 (郦道元)
第二“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士大夫为什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第三“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第四“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斧斤考击,以讹传讹。 (李渤、小童)
3、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
作者为什么“叹郦元”而“笑李渤”?
引申:你认为作者笑郦元李渤可取吗?
苏轼只说对了一部分原因。
a命名与声音有关。山的命名与“钟”字有关,“钟”在古代就是乐器,代表例子有编钟。那么,此山的名字当是取山之发音如乐器之美妙。苏轼的实地考察印证了这一点。
b与它的山形有关。有一种观点认为枯水季节山下有洞,可以容纳数百人,深不可尽,都是事实,山如覆钟,所以,这也是得名的原因。
(不过,苏东坡毕竟不是学地质的,他来到石钟山只不过是路过,他一个外行人能做到如此执著已经不错了,我们要学习这种品格和精神,不能太苛求。)
四、齐背全文。(搞各种形式的背诵活动)
五、讨论:《石钟山记》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还要尊重事实。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科学家大胆质疑的例子?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说”。还有布鲁诺捍卫哥白尼的学说。伽利略提出空气阻力学说。毛泽东不迷信陈独秀,在革命关键时刻坚持真理。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无论是科学家还是革命家,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思想都是一种科学思想,以为科学家提出一个观点远远要比证明一个观点更难,所以,质疑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要培养这种精神。
人教版高二必修的语文教案及反思篇二
《五人墓碑记》
教学目标
1.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2.通过评点了解本文跌宕生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3.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鸿门宴”上,项羽因为害怕担当“不义”之名,终于让刘邦得以脱逃,纵虎归山,铸成大错。其实项羽真正注重的不过是一个“名”,他企图“名正言顺”的爬上帝王的宝座。其人虽不可一概抹杀,其“义”却不足为训。
在我国历,另有一大批志士仁人,他们舍生取义,前仆后继,或藐视权贵,或为国为民,不务虚名,不图私利,他们跟项羽有着很大不同!现在我们来学习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文中记述了颜佩韦等五人的“蹈死不顾”,会帮助我们“明死生之大”,加深对“义”的认识与理解。
(二)检查引导
1.指名朗读课文,口头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简要提供课文有关人物的材料(也可在学生预习时提供)。
(1)五义士
颜佩韦(商人,为人慷慨,喜打抱不平)、杨念如(阊门外鬻衣)、沉扬(牙侩)、马杰(练武玩棒)、周文元(周顺昌的轿夫)。颜佩韦等人过去互不相识,而且除周文元外,其它四人同周顺昌也毫无交往,在周顺昌被捕时,他们完全是出于义愤才自发参加斗争的。五人被捕后,对自己的作为,理直气壮,毫不隐讳。天启六年七月中,苏州城里布满警卫,戒备森严,就在阊门外吊桥上,五义士大骂魏忠贤和毛一鹭,从容就义。临刑时,几万市民含泪同五人诀别。
(2)周顺昌
(1584~1626),字景文,号蓼(l))洲,苏州吴县人。万历进士,任福州推官,后升吏部文选员外郎。为人正直、清廉,疾恶如仇,对民间疾苦多所关注,后辞官还乡。原应天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指斥魏阉并为之送行。天启五年,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周顺昌与他“周旋累日”,还把女儿许配魏大中的孙子。魏忠贤获悉此事后指使东厂特务罗织罪名,借机陷害。天启六年三月,周顺昌被逮到北京,在狱中受尽酷刑,同年六月十七日被拷死狱中,年四十三岁。到崇祯元年才得以昭雪,赠太常卿,谥忠介。(详见人教社《中语参》高中第二册)
(3)张溥与复社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现江苏省太仓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复社成立于熹宗天启末年,是和阉党斗争的东林党的继续,他们自认为东林党的继起者。复社是文社,但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与政治斗争相结合,在历是很少有的现象。
3.补充介绍作者
张溥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故名其书斋曰“七录斋”(其专集之名即来源于此)。18岁那年,魏忠贤阉党开始专政,政治更加黑暗,东林党人受到残酷镇压。本文作于魏忠贤“投缳道路”(1627年冬)之后,当是崇祯元年(1628年),其时他26岁。
4.学生口述苏州市民_经过。(略)。
(三)诵读第1段
步骤:
齐读一遍后,学生提出难词难句,解答后再齐读一遍,然后进行评点。评点方式有三:①学生用铅笔在课本上评点,教师巡视中发现好的评点,向全班推荐;②教师提问,学生答问,再加以概括,使之成为评语;③教师作补充。评点后练习背诵并作检查。(以下各段同此)
评点: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为第3段叙事张本),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为第4~6段议论张本;“义”,全篇纲领)。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首提“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点墓碑)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用感叹结住叙事,为下文蓄势。)
写法指要:
作墓碑记,故先叙墓之由来;况此墓来得不寻常,尤非先说不可。此段纯属叙事,用一个“盛”字作结,却将作者胸中议论托出,何等笔力!
(四)诵读第2段
评点: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极言为时之短。这是引导句,为的是引出下面的议论)。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一比,与常人比)?独五人之曒曒,何也?(承上段“盛”字。)
写法指要:
此段不接着叙五人之死的经过,却就建墓事生发议论,以常人与五人对比,已暗含“死生之大”之意,为结尾张本。由此再进一步展开,真可谓“出奇制胜”。(略释作文中的“奇正”之法。)
注:以上内容大多可以化为启发提问,不是由教师说出。(下同)
(五)诵读第3段
评点: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犹记”统领本段叙事。“周公之被逮”承开篇首句),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周公义者,吴民亦义者,“义”是一段叙事主旨),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须对照下文“矫诏纷出”,义勇如见)。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此处点出五人姓名,值得玩味),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承首段建墓事,妙。)
写法指要:
本段叙苏州市民反阉党斗争始末,而以“激于义”三字为统帅,至五人姓名戛然而止,即又回到建墓事上,此亦跌宕之法,盖为下文蓄势。
(六)诵读第4段
评点: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而死(非“激于义”,何能如此!“然”,带出一层新意)。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二提“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再次照应建墓事,可以少慰人心)。
写法指要:
将五人当刑时的表现作为一个独立层次来写,进一步突出了“激于义而死”一语。以上两段皆叙事,承首段而来。
(七)诵读第5段
评点:
嗟夫(由此引出大段议论)!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二比——与缙绅易志者比。用疑问句式表出:上句用“欤”,下句用“哉”,褒贬之意昭然若揭。二问中重在第二问,下文即回答)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之死关系到当时的大局),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正义已伸张),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解释:
“非常之谋”,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上(熹宗)不豫(病危)时,魏忠贤张(嚣张)甚,中外危惧。上召皇弟信王(后即位,即明怀宗)入,谕以当为尧舜之君,再以善事中宫(皇后,熹宗之后)为托,及委用忠贤语。信王出,上崩。忠贤自出,迎王入。王危甚,袖食物以入,不敢食大官庖也。是时群臣无得见王者,王秉烛独坐。或曰,忠贤欲自篡,而崔呈秀以时未可,止之。”
写法指要:
本段只论述五人之死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意义,仍是在“义”字上做文章,这是为下段更深一层的议论作铺垫。
(八)诵读第6、7段
评点: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暗指魏党),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两种作法,一般丑态),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三比——以五人之慷慨赴死与。“高爵显位”之畏死比)?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虽死犹生,何等荣耀!)也。不然(反掉一段,文势振宕。四比——设想之比,以五人“尽其天年”与今之“百世之遇”比),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非经魏阉之乱,不能作此悲壮语)?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借交代作记缘由点明全篇主旨)。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上文两次提到“贤士大夫”,此处再结一句,以示其“买脰”、“墓葬”之功不可灭)。
解释:
①“为人记”,替它写了这篇墓碑记。“记”,不是记述,而是指这篇文章。②“明死生之大”,阐明死的重大意义。“死生”,偏义复词,偏“死”,“生”无义。③“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语出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有”,同“或”,或许。作者用的是委婉说法,使行文有波澜。
写法指要:
前段说五人之死在政治斗争中的重大意义,本段更进一层说五人激于义而死,死有重于泰山,这就站得更高了。作者在行文上也很讲究,连用四个长句,气势磅礴,波澜横生,如长江之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用的是“卒章显志”旧法,却又有其创新之处,读后使人胸襟开阔。五人之死,有此篇碑文,千古不朽矣。
人教版高二必修的语文教案及反思篇三
《苏轼石钟山记》
[课文说明]
此文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6月),是苏轼由黄州贬所调往汝州途经江西时所作,当时,苏轼已经47岁,仕途之路几经波折。文中寥寥数语对环境描绘得诡谲阴森,正与《后赤壁赋》与神人相遇幻境的神秘空旷相谐,正是这些不经意的点滴记录却让我们感受到他心灵的颤动和气息。
这篇特别的游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执著的赤子情怀,而这只属于精神无比丰厚的人。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 ,北宋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 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 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石钟山记》教案
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三、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
四、课文分为三段,逐段研习。
(一)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
以为:认为
临:接
微风鼓浪:鼓,激荡
常:一直,时间副词
钟磬:(磬,qìng,古乐器名,曲尺状平面体,上有空,系在架上巧计发声。用玉或石头制成。 偏义复词:偏在“钟”)
访:探寻
双石:两块石壁
腾:传扬
徐:慢慢
歇:消失
1、指导朗读第一段
我觉得得重视诵读,这一段整散结合读起来很有韵致。(我喜欢把散文也按读诗的语调来读,有点唱的意味)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馀韵徐歇”每句最后的字,四声基本都全了,读起来很有顿挫感,“胡”还是轻声。
还须注意,作者质疑的反问句也要读出反问语气!
2、质疑。
(1)石钟山的地理位置(背答)
a原话:《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2)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位置,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的。
(自圆其说即可)
(3)对石钟山命名的缘由有哪两种解释?提出这两种解释的人各持什么依据?人们对此持何种态度?作者对这两种解释提出质疑的理由是什么?
a依据事实
b人们的态度
c质疑理由
郦说
a下临深潭, 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
b人常疑之
c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说
a得双石于潭上, 扣而聆之, 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b余尤疑之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3)齐背第一段。
二、研度读第二段
(一) 1、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
舟:名作状,
适:去(“之”、“诣”也有到……去的意思)
因:因此
元封:年号,六月丁丑,阴历六月初九日 古人用干支纪日
固:通“姑”,姑且
莫:“暮”的本字
独:副,仅搏:击
且……且……:也……也……
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察:细看
浅深:同义复词,偏在深
涵澹:形容水波荡漾
澎湃:形容波浪冲刷
与风水相吞吐:相,指示性副词,代风水。
汝识之乎:(识zhì,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因笑谓:因,副,于是
古之人不余欺也:就是古之人不欺余,在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条件:一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二是代词作宾语。
2、指导诵读:
“余固笑而不答”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作者为什么笑?笑寺僧和小童,也笑李渤) ;那段景物描写也要读出作者恐怖惊惧的心理,有如临其境感。作者“因笑谓迈曰……”想想该怎样读出感情?(愉快自得的笑,反映出探得山名由来的兴奋和自豪)
(二)探疑
1、作者何年何月何由和谁一起探寻石钟山的?
用原文的话回答: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板书背诵要点)
2、在真正去之前,庙里小童沿用李渤之发做了演示(为什么要插这一笔?答曰:以讹传讹,可叹李渤谬论流毒之广。)
文中哪几句话: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空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3、因为作者固笑而不信,所以亲自考察。考察中作者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看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听到: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这是水上的声音) (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作者的心情怎样:余方心动欲还
( 动:惊。害怕、恐惧,精神紧张,周围的环境诡谲阴森,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作者能不顾艰险这样的地方,足见他的勇气和胆量。现在不是流行探险这一运动吗?攀登珠穆朗玛,穿越荒滩戈壁,探险原始森林,不仅为了科学研究,更为了挑战自身。)
好,大家来读这一段,读出作者的感受来。
4、作者没有离开这种离开恐怖的环境,他怎么做了,发现声音从那里来的?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背答)
5“舟回至两山间”,作者又发现了什么?
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背他)
这是另一种声音“窾坎镗鞳之声”,形成原因:“空中而多竅,与风水相吞吐”,
所以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就是这种“窾坎镗鞳之声”和“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作者把它比作什么?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可作者为什么要用“无射”“歌钟”做喻呢?
(1)为了说明山有钟声,因为“无射”“歌钟”都是钟名
(2)“无射”本来是古代很好听的乐曲的名字,那么以无射命名的大钟演奏的音乐必定也十分悦耳了,这里作者也意在表明石钟山发出的水声悦耳,不仅有深沉的旋律还有宏大的气势。
(3)衬出作者经过一番探究得到原因的喜悦和兴奋,真的那么好听吗?心理作用。
“古之人不余欺也”这是对郦道元的侧面肯定。古之人,暗指郦道元
这一段写夜间实地考察,发现了钟声和山形水势的关系,找出了始终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三)背诵指导:
路经始终山——小童证明以声得名——山中恐怖景象——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声音来源——大石中的窾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三、研读第三段
(一)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
臆断:(臆,yì)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事不目见:事,名词状语
殆与余同:殆,副词,差不多
终不肯:副,始终
此世所以不传也:所以,……的原因
陋者:不会思考的人
乃:竟
实:真实的原因
是以:因此
(二)解疑
1、在考察的基础上作者得出怎样的结论?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作者用反问句发表肯定的论断
(1)第一句用反问句有什么好处?
语气强烈,突出全文的主旨
2、那么长期以来关于始终山命名的由来疑团得不到解决,作者认为原因是什么?
第一 言之不详,人常疑之 (郦道元)
第二“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士大夫为什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第三“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第四“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斧斤考击,以讹传讹。 (李渤、小童)
3、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
作者为什么“叹郦元”而“笑李渤”?
引申:你认为作者笑郦元李渤可取吗?
苏轼只说对了一部分原因。
a命名与声音有关。山的命名与“钟”字有关,“钟”在古代就是乐器,代表例子有编钟。那么,此山的名字当是取山之发音如乐器之美妙。苏轼的实地考察印证了这一点。
b与它的山形有关。有一种观点认为枯水季节山下有洞,可以容纳数百人,深不可尽,都是事实,山如覆钟,所以,这也是得名的原因。
(不过,苏东坡毕竟不是学地质的,他来到石钟山只不过是路过,他一个外行人能做到如此执著已经不错了,我们要学习这种品格和精神,不能太苛求。)
四、齐背全文。(搞各种形式的背诵活动)
五、讨论:《石钟山记》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还要尊重事实。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科学家大胆质疑的例子?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说”。还有布鲁诺捍卫哥白尼的学说。伽利略提出空气阻力学说。毛泽东不迷信陈独秀,在革命关键时刻坚持真理。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无论是科学家还是革命家,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思想都是一种科学思想,以为科学家提出一个观点远远要比证明一个观点更难,所以,质疑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要培养这种精神。
人教版高二必修的语文教案及反思篇四
《拿来主义》
教学目标:
1、熟悉并掌握鲁迅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论证技巧。
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
3、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4、联系实际,深入理解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什么是拿来主义以及为什么要拿来
2、理解比喻论证的方法
3、理解破与立的关系
教学难点:
1、“送去主义”是难点。因为现在的中学生对文章的背景不熟悉,文章中有些词语比较费解。所以讲解时要适当介绍背景,把费解的词语作重点讲解。
2、反语的运用
3、理解鲁迅杂文的特色,进而理解杂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很浓,阅读范围比较广泛。唐诗宋词,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看了不少,每天我们也进行交流,但对于这些文学作品,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接受它呢?
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板书课题、作者。
二、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__政策,对外出_家领土,对内实行_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
[作品出处]
1、阅读注释①
2、补充: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发表于1934年6月7日的《中华日报》副刊上。课文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三、文章研读:
读标题
1、拿来主义中的“主义”是什么含义?
——一种重大的原则或主张(板书)
2、议论文的标题有两个大类:论题型的和论点型的,本文的标题是哪一类?
——论题型
3、从这个标题中可以看出,本文应该着力解决(或论述)哪几个问题?
a、什么是拿来主义?
b、为什么要拿来?
c、怎么样拿来?
这是一个标准的三段论模式,是我们写议论文时的一个很好的法宝,依照这样的思路去结构文章,非常的安全保险。
带着这三个问题,请同学们将文章浏览一遍。
插入杂文文体介绍
理清文章思路,研读文章
讨论解决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拿来主义”?(回顾“主义”一词的含义)
1、明确文章哪些部分涉及到“拿来主义”这一观点
明确:第6-10段
2、这几个段落中哪一个语句给我们提供了答案?
第七节: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表明了作者的一种主张)
注意,本句中有一个词:“所以”——表明这是作者得出的结论,那么这一结论是在什么基础上得出的?(也即作者为什么提出该论点)
排除法的引入(ppt展示)
快速阅读课文的一到七小节,用排除法的方法,理出1-7小节的论证思路。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或闭关主义,或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自己来拿
非闭关主义
非送去主义
非送来主义
——————————
所以,要“自己来拿”
——这是什么样的逻辑论证?因果论证
讨论解决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是以笔锋犀利著称,在这里他又是以怎样的一种表述来否定并批判这三种“主义”的呢?
1闭关主义
实质——明清以来奉行的闭关自守的政策
做法——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后果——大门被枪炮打破(鸦片战争)
碰了一串钉子(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送去主义
实质——国民政府的_政策
做法——只是送出去
①送了什么出去呢?
一批古董→几张古画和新画→梅兰芳博士
从数量上来看是变少了,反映出一味的送去,最终会无物可送,
②而鲁迅先生却把这说成是“也可以算得显出一些进步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反语,讽刺国民党政府在欺世惑众、媚外求荣方面的花招愈演愈烈
③文章开篇,鲁迅先生即向我们展示了他那深厚的笔力,请大家注意文段中用红色标记的字词句,分析其深刻内含。
后果——亡国灭种,祸延子孙
作者在这里并没有非常直白将这种后果表述出来,那他是怎么说的呢?
①“尼采就自诩他是太阳……做奖赏。”
分析:尼采自诩是太阳,实际不是,最后疯了
中国自诩地大物博,实际不是,最后灭亡
运用类比手法,讽刺盲目自大者,告诫人们一味“送去”,只能沦为乞丐。即使自己这一辈沦落不到,子孙后代呢?——讨一些残羹冷炙作奖赏。
3送来主义
在提出这一主义的时候,作者用了四个_较接近的词语,我们有必要辨析一下
送去:指国民党政府所奉行的媚外_政策和出卖领土主权等罪恶行径。
抛来:把无用的东西抛掉或送人,一般没有恶意。
抛给:指帝国主义为了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传播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等的阴谋罪行。(“给”字表示是怀有企图,非要你接受不可的)
送来:自欺欺人的说法,批判国民党政府奴性十足的嘴脸
实质——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
做法——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_,日本小东西
后果——大受其害,对外国文化的一概排斥
小结: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看出,鲁迅先生对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礼尚往来(板书),没有往来不行,光有往也不行,必须得有来,但来的也不是随便的东西,必须是好的,有用的,但是我们不能控制这一点,所以,作者提出了他的主张——拿来主义。
按照我们写议论文的思路,在文章第一部分就应该将自己的观点亮出来,而这篇文章的观点到第七小节才提出,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立论:议论文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叫“立”;驳论:可以批驳别人的观点,叫“破”;本文先驳后立(先破后立)。
讨论解决第三个问题——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拿,带有主观能动性,既然是主观的就会受到自己和他人思想的影响,当时有些思想清醒的青年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不敢拿来,这不好;随便乱拿,没有原则性也不好,到底该怎么实行这一主义呢?
1、仔细阅读8-9节,理清思路(板书)
这里主要理清穷青年和拿来主义者的不同做法
大宅子穷青年徘徊不敢进门孱头
(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放一把火烧光昏蛋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废物
拿来主义者占有
挑选鱼翅吃掉
鸦片送药房,供治病
烟灯和烟枪送一点如博物馆,其余毁掉
姨太太各自走散
2、本文主要谈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可是8、9两段只字未提“文化遗产”,却谈什么“大宅了”之类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什么事物?
明确:“大宅子”指文化遗产,“鱼翅”指文化遗产中精华部分,“鸦片”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烟枪和烟灯”指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姨太太”指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3、穷青年的三种做法又具体指什么呢?
孱头――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
昏蛋――盲目排斥,虚无主义;
废物――全盘西化,投降主义。
4、“拿来主义”要求我们对待这些事物要各持什么样的态度?
①“鱼翅”――吸收――“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②“鸦片”――批判地吸收―――“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③“烟枪和烟灯”――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④“姨太太”――坚决抛弃――“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5、要求学生阅读第10段,想一想这段的五句话分别能回答什么问题?
明确:(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总之,我们要拿来。(拿来之后应当怎样区别对待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条件?)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辩别,不自私。(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5、这告诉我们“拿来主义”的最后一步该怎么做?
明确:创造
6、由此,请我们总结: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明确:占有→→挑选→→创造(板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全面地把握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的中心思想不只是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这一个方面,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归纳本文中心。要求内容完整,语言通顺。最后要明确本文中心包含四个要点:①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②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_政策,③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④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
尽管本文中心思想应当包含四个要点,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阐明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但并没有枯燥地讲述理论,全文写得轻松活泼,很有趣味。作者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呢?
①比喻论证
第8、9两段
明确: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②类比论证:
第3段
明确:这里用尼采与“送去主义”者作比,尼采与“送去主义”者是具有相同思想意识的人,属于同一类事物。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阐明观点的方法叫类比论证的方法。(板书)它与比喻论证有明显的区别:类比论证是同类事物作比较,比喻论证是用不同类的、只是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二者的区别一定要弄清。
③对比论证:
8、9、10三段
明确:“孱头”、“昏蛋”、“废物”的表现与“新人”的表现对比。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这种论证方法叫对比论证。(板书)对比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增强论证效果。
板书:本文的论证艺术:
①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②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③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讽刺、幽默、犀利
教学方法:请学生在原文中找自己觉得很有_很有特色的语言,并加以评析。如:
①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②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③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④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学生很容易品味出其中的讽刺、幽默的韵味,接着要求学生再尽自己所能举出课文的其它例子。
教师小结
犀利的语言,讽刺幽默的风格,固然是高超的语言艺术,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对事物的敏锐深刻的观察和思考,来自对敌人和旧事物的憎恶痛恨。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没有深刻的思想,强烈的感情,就不会有高超的语言艺术。我们应当透过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思考探究
本文中所列举的现象,在我们当今社会是否存在?作者提出的观点,在今天有没有现实意义?请同学们联系我们当前的社会现实想一想。
学生讨论,列举类似现象,教师引导作分析。
(如果学生提出的材料较多,且分析言之成理,那么,按本文形式,以“新拿来主义”或“的拿来主义”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列出论证的提纲。如果提出的材料不丰富,则提供以下材料,请学生作评析,而后作文。)
1、中国的宣纸制造工艺失密。
2、来自日本的访问学者庄严舜哉说,中国目前流行的日本动漫作品,很多在日本市场都是不出版、不播放的,因为其中充满了暴力、_的成分;而真正好的作品在中国却看不到。
3、东芝笔记本电脑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在美国及西欧,该产品被招回,而在中国,仅提供了一两个补丁软件。
4、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流产品出口欧美,二流产品国内用,三流产品送中国。(本田的安全气囊问题,三菱的排气管设计缺陷问题)
5、法国的_人抵制美国大片进口。
6、中法合资的广州雷诺公司,因生产的标致汽车国产化率太低,最终不欢而散。
7、摩托罗拉在中国设厂,但几年下来,中国所掌握的仅是该公司硬件生产技术,核心技术却得不到。
8、招商引资,污染企业纷纷到乡镇设厂……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学巴西,学南斯拉夫必须要超过他们,变成自己的。首先要咱们的中国足球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足球不能成为新足球。
人教版高二必修的语文教案及反思篇五
《长亭送别》
【背景资料】
一、作者简介
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字实甫,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作家。他的创作活动时期约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据贾仲明《凌波仙》吊词介绍,王实甫在当时即享有盛名,常与演员、歌伎往来。所作杂剧十四种,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及《韩彩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月夜贩茶船》各一折。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杂剧知识
曲调:乐音七声,即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黄钟宫、仙吕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长亭送别》用正宫,其声情“惆怅雄壮”。正宫联套形式为【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么篇】、【快活三】、
【朝天子】、【煞尾】等。
(据王力《汉语诗律学》)
曲词:押韵,平仄通押,一韵到底,用韵较密。对仗,常用对句,不计平仄,形式多样。曲文中多衬字。
(据王力《汉语许律学》、涂宗涛《诗词曲格律纲要》等)
宾白:“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晓畅也。”“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徐渭《南词叙录》、单宇《菊坡丛话》)
科介:“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皆谓之科”,“以科字作介字,非科介有异也”。
(徐渭《南词叙录》)
三、元杂剧中的重要情节
①佛殿相逢:唐贞元年间,“上朝取应”的洛阳才子张君瑞于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普救寺佛殿偶逢相国崔珏(已故)千金崔莺莺。莺莺“眼角儿留情”,“回顾觑”,张生“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遂借“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住下“温习经史”。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②墙角联吟:莺莺月下至西厢侧花园焚香,张生于墙角吟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魂,不见月中人?”莺莺心动,依韵和之:“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莺莺的才情进一步打动了张生。
(同上)
③月夜听琴: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得崔莺莺,张生修书,召白马将军杜确解围。老夫人许亲复赖婚,张生深夜弹琴作歌,词真意切,令莺莺“芳心自懂”,情难自持。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④红娘传书:张生托红娘传书,“相思恨转添,漫把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此情不可违,虚誉何须奉?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表达了亟盼与莺莺月下相会之意。莺莺复书:“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如约跳墙莽撞而入,却遭莺莺羞辱,怏怏而去。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⑤崔张成婚:张生染病,莺莺放心不下,托红娘问汤药,传情诗:“休将闲事苦萦怀,取决摧残天赋才。不意当时完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仰图厚德难从礼,谨奉新诗可当谋。寄语高唐休咏赋,今宵端的云雨来。”是夜,莺莺冲被封建礼教束缚,迈出决定性一步:与张生私下成婚。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示范教案】
长 亭 送 别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与《窦娥冤》一文的学习相结合,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
2.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1)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2)善于化用或借用古代诗词的语句乃至意境。
3.欣赏崔莺莺的形象,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
2.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目标
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四、美育渗目标
把握、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学法指导
1.从分析情节入手,了解莺莺的心理变化,从而准确把握人物思想性格。
按情节可把全折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通过三支曲子,写出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第二部分是长亭饯别的场面,通过八支曲子,写出崔、张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了莺莺重爱情而轻名利的反抗精神。第三部分是临别叮嘱的场面,用六支曲子写出莺莺对张生的关心与担心,关心的是他身体,担心的是他考中后“停妻再娶妻”,进一步表现莺莺对功名利禄的轻视。第四部分是分手后的场面,用两支曲子,写出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2.选择几支曲子,反复诵读,了解所用的修辞方法,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如,可把几支描写秋天景色的曲子【端正好】【脱布衫】【一煞】集中起来读,然后作两种比较:一是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描写秋景的诗句对比,看看所选取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二是将这三支曲子描写的景象对比,看看景物特点和表达的气氛有何不同。
一、重点、难点
把握、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解决办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应在疏理剧情的基础上,重点赏读若干支曲词,通过诵读、比较,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进行文学鉴赏的训练。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要求学生梳理剧情,并重点赏读这出戏开头的三支曲词和结尾处【一煞】、
【煞尾】两支曲词,体会曲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第二课时,重点赏读自【脱布衫】至【二煞】共十四支曲词,体会曲词中反映的莺
第2/5页
莺的心理活动,并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大致了解剧作及课文节选的这一折戏。
2.重点赏读【端正好】、【一煞】、【煞尾】和【叨叨令】等几支曲词,体会其情景交融的抒情美。
二、整体感知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这在元杂剧中是颇为少见的(全剧剧情可参看课本题解),《长亭送别》也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接下来便是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并说考不取功名便“休来见我”,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西厢记》是脍炙人口的艺术杰作,同学们是从什么时候起知道这部作品的?读过哪些与《西厢记》有关的书,是否欣赏过相关的影视戏曲作品?
(学生可自由作答,能引入课文学习的正题即可。)
2.梳理剧情:《长亭送别》写莺莺、红娘、老夫人到十里长亭送别上京赶考的张生,莺莺是最重要的剧中人,据此可把课文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叨叨令】结束):赴长亭途中
第二部分(承上至【四边静】之前):长亭别宴
第三部分(承上至“小生又生此念”):临别叮咛
第四部分(【一煞】至此折剧终):长亭别后
3.赏读曲词【端正好】全曲共六句二十五字,可要求学生先背诵,后作赏析。 提问:这支曲子在修辞上有什么特点?是怎样渲染出剧中主人公的离愁别恨的?
(曲子句式既整饬又参差错落,前3个三字句构成对偶、排比。后又各有一个四字句、七字句和五字句。前四句一句一景,点明送别的季节,以景衬情。后二句用设问手法,说是“离人泪”“染霜林醉”,一“染”一“醉”,写得极有分量。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大自然的景物融人凝重的离愁,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4.与【端正好】对比,赏读剧本末尾的【一煞】、【煞尾】。
提问:和【端正好】一样,【一煞】和【煞尾】也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王季思教授评点这两支曲子时说:“末二曲写张生去后莺莺的怅惘情景,景中有人、有情,虚情实写,正语反诘,俱臻妙境。”试说说你对这段评语的理解。
(“虚情实写”,就是寓情于景,借生动的景物来传情。这两支曲子写夕阳残照、青山疏林、淡烟暮霭、秋风马嘶,我们仿佛看到莺莺满怀凄楚,怅然痴立,目送张生转山坡、出疏林,“离愁渐远渐无穷”,此时的满目秋景,都是莺莺悲凉心境的外化。【煞尾】的末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便是“正语反诘”,即用反问句抒写心境。比之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正面直说,更显得激越真切。)
5.与以上三支曲子对比,赏读【滚绣球】和【叨叨令】。
提问:这两支曲子主要写什么?有人说,只有【端正好】、【一煞】和【煞尾】这样的曲
第3/5页
词,才可以称为“绝妙好辞”,【滚绣球】与【叨叨令】便相形见绌,你的看法怎样?
(【滚绣球】仍是莺莺的内心独白,借去长亭途中的景物,从正面刻画莺莺与张生难以离舍的复杂内心世界。【叨叨令】由红娘的问话引发,叙说动身前无心打扮的原因,没想今后孤凄的生活情景。关于曲词的评价,【端正好】、【一煞】等化用唐诗宋词精美语句固然堪称“绝妙好辞”,而【滚绣球】、【叨叨令】亦各有特色。这两支曲子使用对偶、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得也很生动真切;同时,又更多地融口语入曲,语言通俗,才能使演员宜于演唱,听众容易接受,雅俗共赏。【叨叨令】多用叠词、衬字,更能体现口语化的音韵美。有时委婉含蓄,有时尽情倾泻,两种曲子风格各异而能统一,正是王实甫才具超群之处,不必硬性分出高下。)
总结、扩展
本课时我们只重点赏读了五支曲子,对课文华美典雅、富于文采的语言已多有领会。王实甫是酿造气氛、描摹环境的圣手,他描绘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有使人感泣的魅力;他又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曲词艳丽典雅,又自然流利,毫不矫揉造作。下一课时,我们将进一步赏读其余曲词。
课后作业
1.复习已讲析、讨论的五支曲子,进一步作吟诵体味。
2.诵读自【脱布衫】至【二煞】等十四支曲子,体会其中反映出的莺莺的心理活动与思想性格。
附:板书设计
剧情分析 曲词赏读
一、(【端正好】至【叨叨令】)送别途中 【端正好】:浓色重彩 以景写情
二、(【脱布衫】至【朝天子】)长亭别宴 【滚绣球】:借景抒情 哀婉动人
三、(【四边静】至【二 煞】)临别叮咛 【叨叨令】:口语入曲 通俗真切
四、(【一 煞】至【收 尾】)长亭别后 【一煞】、【煞尾】:虚情实写 正语反诘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与前一课时的内容相结合,本课时重点赏析课文二、三部分的曲词,进一步把握曲词的艺术特色,并对莺莺这一形象作分析评价。
二、整体感知
与课文一、四部分不同,二、三部分都是写莺莺、张生在长亭别宴上的表现。张生赶考,莺莺送别,表现了二人之间的真挚爱情,更反映出莺莺的痛苦心情和叛逆性格。对此,应通过曲词的赏析,用心体会。
三、教学过程
1.学生吟诵、赏读曲词,教师作适当解说。
2.进行课堂讨论。
问题讨论一:自【脱布衫】至【二煞】的十四支曲子,并未脱离长亭送别的具体情境,也仍旧体现了情景交融的特点。哪些曲词体现了这一特点?
(在叙事抒情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如[脱布衫]的“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把整个离宴用萧条气氛笼罩起来,使秋境与寓情统一。又如【四煞】的“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黄河与西岳华山,也被用来作离愁别恨的陪衬。还有【四边静】的“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把席残人散、两人相别的人物活动包容在苍山落照的秋景之中,气象阔大,使人如在画里,历历在目。)
问题讨论二:莺莺是重爱情轻功名的,具有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性格,哪些曲词中体现
第4/5页
了这一点?
(在莺莺心目中,金榜题名,并不是爱情的前提与基础。如在【朝天子】中,她称上朝应考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在【二煞】中说“你休忧‘文齐福不齐’”、“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在【幺篇】中说“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些言语,与老夫人汲汲于功名的态度形式鲜明对比,是莺莺叛逆性格的体现。)
问题讨论三:虽然张生一再表白自己不会再在异乡拈花惹草,但莺莺却总担心他“停妻再娶妻”,故而一再试探、叮咛,驾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妇女地位低下,始乱终弃的事是屡见不鲜的。实际上,作为《西厢记》故事雏形的《会真记》(唐元稹作)和《莺莺歌》(唐李绅作),都将张生描写为始乱终弃的薄情文人。莺莺的离愁别恨,固然反映她对爱情的执著,同时也是她对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只是单纯的儿女情长。)
问题讨论四:课文二、三部分的十四支曲子中,细节生动,描摹逼真处甚多,试举你最喜欢的曲子作说明。
(此题无统一答案,可由学生自由发挥。如【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的细节描写,【耍孩儿】、【四煞】的夸张对比等,都很突出。)
总结、扩展
《西厢记》既有曲折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又有华美典雅的语言,称它能代表元杂剧的成就,绝非过誉之词。而且,不仅《红楼梦》中的宝、黛爱读《西厢记》,今天读它也还有现实意义。当代作家李存葆,便为《西厢记》写下了他感悟人类情爱的长篇散文《飘逝的绝唱》。
问题讨论:
李存葆在《飘逝的绝唱》中说,当代世界,“暴力对美色的霸抢远未结束,权力对美色的侵吞仍显贪婪”;以金钱为媒,“用钞票铺设婚床”的现象更为多见。你思考过这些问题吗?作为已步人青春期的年轻人,你认为什么样的爱情观才是正确的?
(社会丑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必隐晦,自然也不要夸大。让年轻人早一些接触“爱情观”问题亦无坏处,可避免他们在独立面对生活时的迷失。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引导青年人珍惜它,有利于他们美好情操道德的形成与坚守。)
课后作业
1.选择最喜欢的一支或几支曲子,背诵出来,并把它改写成现代诗。
2.课后阅读《西厢记》全剧剧本。
3.阅读李存葆《飘逝的绝唱》,写一则读书笔记。(李文原载2000年第3期《十月》,《散文·海外版》等多种报刊转载,并收入《2000年度中国散文》等文集) 附:板书设计
人物性格 思想启迪
崔莺莺 蔑视功名利禄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执著追求爱情 摒弃金钱权力的侵蚀
反封建礼教的叛逆性格 让爱情的人类精神之花更美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