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地理中考主题班会教案设计(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中考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篇一
style="color:#125b86">【中国的民族】1.根据图说出中国人口总数和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通过录像说出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
2.能通过调查表和国家有关人口统计表,说出中国人口素质低、即将面临人口老龄化、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与农村人口多于城市的现状。
3.根据调查表分析人口与家庭经济生活关系,分析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4.根据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5.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明确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
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
人口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谈话法,图示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
录像机、投影仪、板图。
板书设计
一、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上节课内容)
二、中国人口的特点
三、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附表
投影(1)
我国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比例表
我国文盲半文盲占15.85%居世界第一位。
投影(2)
世界主要国家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工程师与科学家人数统计表
投影(3)
城镇与农村人口比例表
1996年我国城镇人口35950万人,农村人口86439万人
投影(4)
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表
投影(5)
家庭调查表(学生一)
家庭调查表(学生二)
家庭调查表
地理中考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篇二
3地理复习主要知识点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5、温带和-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带季风气候。
6、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7、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8、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9、自然资源: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地理中考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篇三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
地理中考主题班会教案
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中国的民族】
教学目标
1.根据图说出中国人口总数和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通过录像说出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
2.能通过调查表和国家有关人口统计表,说出中国人口素质低、即将面临人口老龄化、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与农村人口多于城市的现状。
3.根据调查表分析人口与家庭经济生活关系,分析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4.根据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5.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明确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
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
人口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谈话法,图示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
录像机、投影仪、板图。
板书设计
一、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上节课内容)
二、中国人口的特点
三、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附表
投影(1)
我国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比例表
我国文盲半文盲占15.85%居世界第一位。
投影(2)
世界主要国家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工程师与科学家人数统计表
投影(3)
城镇与农村人口比例表
1996年我国城镇人口35950万人,农村人口86439万人
投影(4)
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表
投影(5)
家庭调查表(学生一)
家庭调查表(学生二)
家庭调查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关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当前我国粮食、肉类、棉花、花生等产量已居世界首位
b.我国谷物人均占有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
c.农业条件日益改善,但农业生态环境还较差
d.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郊农业蓬勃发展起来
2下列商品基地,主要生产春小麦的是()
a.成都平原b.松嫩平原c.江汉平原d.江淮平原
3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是()
a.川、湘、豫b.渝、鄂、贵c.晋、鲁、冀d.陕、甘、宁
4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西藏的纺织工业主要应为()
a棉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c麻纺织工业d丝纺织工业
5我国目前的石油基地是( )
a胜利油田 b大庆油田 c华北油田 d克拉玛依油田
6目前我国正在建设中的“西气东输”工程是使用( )
a 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 内河航运 d管道运输
7.既是长江中下游沿岸重要港口,又是钢铁工业和纺织工业城市的是( )
a.武汉 b.重庆 c.成都 d.马鞍山
8我国的第二大能源是( )
a煤 b石油 c水能 d天然气
9.我国矿产能源工业主要集中的地区是 ( )
a.西北和东南 b.华北和东北
c.西南和东南 d.华北和西南
10高技术制造业中第一大部门是( )
a 生物医药制造业 b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
c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d新材料等其它高技术制造业
11 北京通往香港的铁路干线是()
a京广线b.南昆线c.京沪线d.京九线
12.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
①高寒缺氧 ②冻土广布 ③生态环境脆弱 ④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北京中关村成为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中心的优势条件是( )
a水陆交通便利 b.科技力量雄厚 c自然资源丰富 d经济发达
14以下产业中属于高技术产业的是( )
a汽车制造 业 b能源工业 c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d纺织工业
15、下列沿海航线中,经过我国4个临海的是()
a、天津-福州 b、青岛-广州
c、秦皇岛-海口 d、天津-宁波
二综合题(20分)
1、比较南方与北方的地理事物差异填空。(每空1分,共5分)
地区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耕地类型人们主食
北方花生旱地
南方水稻甘蔗大米
2、写出下表中最合适的运输方式;(在表中用“√”表示)5分
货物类别和数量起点至终点河运海运铁路公路航空
紧急文件北京-拉萨
1吨活鱼密云水库-北京
100吨钢材鞍山-哈尔滨
5000吨海盐天津-广州
10万吨大米九-上海
3.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 008年4月1 8日,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预计五年建成,
建成的京沪高铁运营后,正线全长约1318千米,设计时速为350千米,共设置21个客运车站。从北京前往上海只需5个小时,年单方向运输旅客8000余万人,建设京沪高铁70﹪以上的技术依靠自主创新。
材料二 京沪高速铁路示意图
(1)由图可知:京沪高速铁路经过的两大地形区分别是 和长
江中下游平原。(1分)
(2)下列省份中京沪高速铁路不经过的是(1分)
a.河南 b.安徽 c.江苏 d.山东
(3)京沪高速铁路某段选择在下图中的黑色区域通过,主要原因是( )。(2分)
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 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
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 d.该部位岩层疏松,易于开挖
(4)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 (2分)
a.展现我国世界一流的铁路修建技术水平
b.节约东部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
c.投资大,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d.防止环境污染
(5)你认为修建京沪高速铁路有什么重要意义 (4分)
参考答案
一选 择 题 答 案 栏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babbdabbc
题号1112131415
答案dcbcc
二综合题
1、(每空1分,共5分)
地区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耕地类型人们主食
北方小麦花生甜菜旱地面食
南方水稻油菜甘蔗水田大米
2、(每格1分共5分)
货物类别和数量起点至终点河运海运铁路公路航空
紧急文件北京-拉萨√
1吨活鱼密云水库-北京√
100吨钢材鞍山-哈尔滨√
5000吨海盐天津-广州√
10万吨大米九-上海√
3答案:(1)华北平原 (2)a (3)c (4)b
(5)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缓解京沪铁路的交通压力。
3地理复习主要知识点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5、温带和-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带季风气候。
6、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7、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8、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9、自然资源: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的比较示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全球海陆分布,记住海陆面积。
通过阅读教材配备的各种地图特别是“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通过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和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探究精神以及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通过挖掘教材中开放性的可供讨论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
教学建议
关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教材分析
本节是从地球和地图知识引入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因为有了地球知识的和图知识,教材配备了14张各种类型图,设计了多个从图中直接读取地理信息的环节。
本节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世界的海陆概况,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其中,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大洲和大洋”部分,是对海陆分布内容的具体化。课本用了“七大洲”、“四大洋”两个标题,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如大陆和大洲、海和洋概念,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等,可作为学生的已有知识。但从读图的意义上,如何使学生在图中能直接概括描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特点,是新的教学任务。
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上,有以下几个环节,1。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即哪个大洲面临哪些大洋?哪个大洋被那些大洲包围。2。大洲之间的关系,相连的大洲(大陆)、大洲间的分界(山脉、河流、运河、海峡)3。各大洲的轮廓、面积和分布的对比。
关于“七大洲、四大洋”的教法建议
对于七大洲三和四大洋部分,以读图为主:
第一步: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让学生在初中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第二步:读“东、西半球图”,和“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掌握大洲的名称,位置和三条洲际分界线。
第三步:读图比较: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让学生说出哪个洲的面积?哪个洲的面积最小?并按面积大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可按以下顺口溜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第四步:读“东、西半球图”。读图讲解:找出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读图比较:比较四大洋的面积大小。指图讲解:在图上结合具体的洋、海、海峡,列表讲清它们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教材分析
“世界海陆分布”这一段主要讲述了以下两个内容:1、海陆面积的比例,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或陆地占29%,海洋占71%);2、海陆分布的大势,即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这里应补充说明一点,无论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配有14张分布图、示意图、比较图。在教学中,应尽量使用地图、图表,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由于图较多,设计问题不但要具体、明确,问题的难度要由浅到深,也要注意系统性、层次性。
对于世界海陆分布:设计了三个环节,1.观察比较:对照“世界海陆分布图”和“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2。组织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3.读图对比: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上,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关于选学部分内容的教材分析
第三部分为选学主要介绍了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这一内容安排在这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紧接上面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说明了七大洲、四大洋这一海陆轮廊的形成原因;另一方面为第三节讲述地形变化、海陆变迁、地震和火山等知识打下基础。有关板块运动的内容比较抽象和概括,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为此课文首先介绍了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为讲述板块运动作了铺垫。
教材安排了一段的阅读材料,介绍了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魏格纳原先德国的一为位年轻的气象学家。传说他从世界地图上发现大西洋两岸轮廓相似而得到启示,转向对大陆漂移的研究,并且坚持不懈,直至为此而献出生命。这段阅读材料蕴涵丰富的非智力因素,它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和为探索真理而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精神,还可使学生受到地壳“活动论”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
关于选学部分的教法建议
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选学)的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读故事,谈读后感,找证据,用魏格纳不畏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来学习他的学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读图训练方面,可引导学生读三幅不同地质时期的海陆分布图,说出两亿年来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的位置有了些什么变化?读图讲解:读“六大板块示意图”,讲解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读书:为什么海陆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从板块学说的角度做出解释:
(1)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
(2)板块都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
(3)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关于“大洲和大洋”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洋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样、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海廓和分布特征。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4.通过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形式进行科学史的教育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教材中的各种地图、示意图。
〈教学过程〉:
(引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先不要早下定论,还是看看地球的基本面貌以及海陆的分布。
(板书)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大洲和大洋海陆分布
(学生活动).观察比较,对照“世界海陆分布图”和“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
(总结板书)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组织讨论:你认为是地球还是水球?两种说法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宇航员在太空看到地球是蔚蓝色的美丽星球,觉的地球更象水球。而人们生活在陆地上,过去以为海洋是陆地的边缘,甚至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陆地的中心,并未认识到海洋比陆地大。因此,起名地球。这反映了人们的认识的不断发展)
(读图对比)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上,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总结: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即是一块陆地,无论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提问:我们仔细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就会发现地球表面的海洋是连成一片的,陆地呢?和海洋一样也是连续的吗?
不是。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块,有的是大陆、有的是岛屿、半岛。
你能把他们区分出来吗?
(学生活动)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并让学生在初中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学生活动)读“东、西半球图”和“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
看看地球上共分为哪几个大洲?并牢记七大洲的名称。并回答:
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的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3)掌握下面几条洲际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学生活动)读图比较: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让学生说出哪个洲的面积?哪个洲的面积最小?并按面积大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可按以下顺口溜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总结板书)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我们总结了陆地有七大洲,各洲的大小、轮廓都是不同的。那么浩瀚的海洋呢?
它被大陆分割了四大洋,下面通过读图了解它们的基本情况。
(学生活动)读图讲解“东、西半球图”读图比较“四大洋面积比较图”
看看地球上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哪几个彼此相通的大洋,
找出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比较四大洋的面积大小。
(3)指图讲解:在图上结合具体的洋、海、海峡,讲清它们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实例加以区别。(洋,海洋的中心部;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一般靠近大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总结板书)四大洋:大洋、海、海峡
我们已了解了世界的海陆分布,即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和大小。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地球表面的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自古就是这样分布的吗?先讲一个故事。
(学生活动)p28读一读“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启示,然后,坚忍不拔的追求,形成科学假说,读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科学既需要大胆的想象,又要小心求证,更重要的是要有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决心和毅力)现在,我们用这种精神来探索一下这个科学假说。
(板书)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选学)
(组织讨论)任何学说都要有依据,请你看书,列举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p28“想一想”
总结证据:(1)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2)各相邻大陆,特别是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相吻合,说明在地质时期,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3)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缓慢地变化着)
(学生活动)读图回答:地质时期的三幅海陆分布图。
说出两亿年来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的位置有了些什么变化?(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
总结:海陆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
(学生活动)读图讲解:读“六大板块示意图”,讲解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
(1)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
(2)板块都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
(3)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总结板书)1.六大板块2.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总结)通过本节学习,我们认识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对地表的海陆轮廓的形成即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地表的差异,即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设计思想〉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三个方面的要求,本节课设计了三个主要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在第一章地球知识和地二章地图知识的基础上,本章教材的特点是配备大量的图,海陆分布的状况以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都是通过读图获得的。如何使学生在图中能直接概括描述、分析比较、进而独立说明,摆脱背诵定义文字的记忆概念的学法。是本节重要的任务。要读图较多,难度并不大,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问要具体、明确,避免重复、罗嗦。把能由学生完成的尽量让他们来做,变成学生活动。
第二个环节,充分挖掘教材中,开放性的可供讨论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地球还是水球”,“难道仅仅是巧合吗?”都为学生提供了宽阔的探索空间,增强了求知的欲望。第三个环节,有关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教学,充分利用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挖掘其中丰富的教育因素,通过让学生读后谈感想,引导他们象魏格纳一样对科学抱有好奇心的进行探索,设计了为大陆漂移学说“找证据”的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在探索的过程中,又受到了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这一环节的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完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主要语言的使用地区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从图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并能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增强民族荣誉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
2.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建筑。
【教学难点】
1.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的分布。
2.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人在囧途》到《泰囧》再到《港囧》,徐铮导演每一部“囧”系列电影的票房成绩都十分傲人。《港囧》上映期间徐铮曾表示,他会延续囧系列搞笑风格,把“囧”做成品牌,他的下一部“囧”系列电影也正在谋划中,可是一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徐铮:
1.跟《泰囧》、《港囧》一样,下一部“囧”系列电影的拍摄地选在哪里?
2.剧情该怎样编写才会更有趣,也更加真实?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徐峥剧组决定来我们班招募一批对世界各地的语言、宗教等文化比较精通的人进剧组共商事宜。
活动2【导入】组织教学
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小组代表每回答正确一个问题,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最终选出得分的小组。
(设计意图:借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电影及剧组招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小组竞选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
活动3【讲授】一、世界的语言
提问:1、假如剧组派你去采访并邀请下列人物来友情客串,你该说什么语言?
展示人物图片:1奥巴马 2齐达内 3普京 4阿拉伯人 5梅西 6姚明
提问:2、联合国的工作语言都有哪些?
学生回答。
活动4【活动】合作探究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探究步骤:
1、在“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的图例中,找出本组语言的代表颜色;
2、根据颜色在图中找出本组语言的分布范围,并用彩笔在导学案上的“世界轮廓图”中画出该语言的大致分布地区;
3、参照“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用大洲名称及方位词归纳本组语言的分布地区,完成课本p79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找出六大语言的分布范围,给予学生明确的探究步骤,引导学生将语言的分布范围画在导学案空白图中,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分布地区的直观印象。)
活动5【活动】小组代表展示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分小组派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画出的语言的分布地区示意图;
小组代表结合展示画出的示意图说出本组语言的分布地区;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六种语言的分布地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展示,找出六大语言的分布范围,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分布地区的记忆。)
思考:哪种语言使用范围最广?哪种语言使用人数最多?
过渡:边展示泰囧电影中关于佛教的图片,边提问学生能不能看出泰囧中反映了哪一个宗教的文化?——佛教。世界上共有3大宗教,除了佛教以外,还有两个。-
(设计意图:借泰囧电影中的佛教文化过渡到世界的宗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仅跟课堂导入时的情境相呼应,也可以再次借泰囧电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知识。)
活动6【讲授】二、世界的宗教
播放视频:关于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分布地区、建筑类型及一些习俗的介绍
学生边看视频,边完成导学案上的表格。
教师小结: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分布地区、建筑类型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更形象更直观,便于学生记忆这部分知识,比教师一味的灌输效果好。)
总结:1、世界主要六种语言的分布地区
2、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及建筑特点
活动7【练习】课堂练习智勇大闯关
1.选择去教堂结婚的人多信仰 ( )
a.道教 b.佛教 c.-教 d.伊斯兰教
2.到西亚、北非去进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会 ( )
a.法语 b.德语 c.阿拉伯语 d.英语
3.下列国家中,主要信仰-教的是 ( )
a.伊拉克 b.印度 c.英国 d.中国
4.下列国家不是以英语为主的是 ( )
a.澳大利亚 b.美国 c.加拿大 d.日本
5.下列语言中不是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 )
a.西班牙语 b. 阿拉伯语 c. 俄语 d. 葡萄牙语
6. 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的宗教是 ( )
a.犹太教 b.佛教 c.-教 d.伊斯兰教
7.看投影出的人物图片,他们分别信仰什么宗教?
8.从便于语言交流的角度解释这三部电影分别在中国内地、泰国和中国香港拍摄的原因?
9.结合“世界语言的分布”,从便于语言交流的角度为下一部“囧”系列电影剧组推荐理想拍摄地。
闯关形式:学生抢答,教师给小组加分,最后算总分,评选出获胜小组
(设计意图:借由闯关抢答进行课堂练习,再次活跃课堂气氛,思考题的编排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水平,并且第8、9题的设计不仅紧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还与本节课一开始创设的“囧”系列电影的情境巧妙的贴合起来,首尾呼应。)
★
2016备战中考主题班会 迎接中考主题班会教案
★初三主题班会教案5篇
★中学生主题班会教案四篇
★初中主题班会教案范文大全
★初中主题班会教案
★初中主题班会教案大全
★“勇于拼搏,冲刺中考”中考励志主题班会设计教案
★主题班会向中考冲刺五篇
★初中主题班会教案范文2021
★中学生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地理中考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主要语言的使用地区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从图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并能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增强民族荣誉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
2.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建筑。
【教学难点】
1.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的分布。
2.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人在囧途》到《泰囧》再到《港囧》,徐铮导演每一部“囧”系列电影的票房成绩都十分傲人。《港囧》上映期间徐铮曾表示,他会延续囧系列搞笑风格,把“囧”做成品牌,他的下一部“囧”系列电影也正在谋划中,可是一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徐铮:
1.跟《泰囧》、《港囧》一样,下一部“囧”系列电影的拍摄地选在哪里?
2.剧情该怎样编写才会更有趣,也更加真实?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徐峥剧组决定来我们班招募一批对世界各地的语言、宗教等文化比较精通的人进剧组共商事宜。
活动2【导入】组织教学
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小组代表每回答正确一个问题,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最终选出得分的小组。
(设计意图:借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电影及剧组招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小组竞选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
活动3【讲授】一、世界的语言
提问:1、假如剧组派你去采访并邀请下列人物来友情客串,你该说什么语言?
展示人物图片:1奥巴马 2齐达内 3普京 4阿拉伯人 5梅西 6姚明
提问:2、联合国的工作语言都有哪些?
学生回答。
活动4【活动】合作探究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探究步骤:
1、在“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的图例中,找出本组语言的代表颜色;
2、根据颜色在图中找出本组语言的分布范围,并用彩笔在导学案上的“世界轮廓图”中画出该语言的大致分布地区;
3、参照“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用大洲名称及方位词归纳本组语言的分布地区,完成课本p79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找出六大语言的分布范围,给予学生明确的探究步骤,引导学生将语言的分布范围画在导学案空白图中,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分布地区的直观印象。)
活动5【活动】小组代表展示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分小组派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画出的语言的分布地区示意图;
小组代表结合展示画出的示意图说出本组语言的分布地区;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六种语言的分布地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展示,找出六大语言的分布范围,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分布地区的记忆。)
思考:哪种语言使用范围最广?哪种语言使用人数最多?
过渡:边展示泰囧电影中关于佛教的图片,边提问学生能不能看出泰囧中反映了哪一个宗教的文化?——佛教。世界上共有3大宗教,除了佛教以外,还有两个。-
(设计意图:借泰囧电影中的佛教文化过渡到世界的宗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仅跟课堂导入时的情境相呼应,也可以再次借泰囧电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知识。)
活动6【讲授】二、世界的宗教
播放视频:关于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分布地区、建筑类型及一些习俗的介绍
学生边看视频,边完成导学案上的表格。
教师小结: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分布地区、建筑类型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更形象更直观,便于学生记忆这部分知识,比教师一味的灌输效果好。)
总结:1、世界主要六种语言的分布地区
2、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及建筑特点
活动7【练习】课堂练习智勇大闯关
1.选择去教堂结婚的人多信仰 ( )
a.道教 b.佛教 c.-教 d.伊斯兰教
2.到西亚、北非去进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会 ( )
a.法语 b.德语 c.阿拉伯语 d.英语
3.下列国家中,主要信仰-教的是 ( )
a.伊拉克 b.印度 c.英国 d.中国
4.下列国家不是以英语为主的是 ( )
a.澳大利亚 b.美国 c.加拿大 d.日本
5.下列语言中不是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 )
a.西班牙语 b. 阿拉伯语 c. 俄语 d. 葡萄牙语
6. 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的宗教是 ( )
a.犹太教 b.佛教 c.-教 d.伊斯兰教
7.看投影出的人物图片,他们分别信仰什么宗教?
8.从便于语言交流的角度解释这三部电影分别在中国内地、泰国和中国香港拍摄的原因?
9.结合“世界语言的分布”,从便于语言交流的角度为下一部“囧”系列电影剧组推荐理想拍摄地。
闯关形式:学生抢答,教师给小组加分,最后算总分,评选出获胜小组
(设计意图:借由闯关抢答进行课堂练习,再次活跃课堂气氛,思考题的编排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水平,并且第8、9题的设计不仅紧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还与本节课一开始创设的“囧”系列电影的情境巧妙的贴合起来,首尾呼应。)
地理中考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篇五
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的比较示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全球海陆分布,记住海陆面积。
通过阅读教材配备的各种地图特别是“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通过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和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探究精神以及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通过挖掘教材中开放性的可供讨论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
教学建议
关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教材分析
本节是从地球和地图知识引入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因为有了地球知识的和图知识,教材配备了14张各种类型图,设计了多个从图中直接读取地理信息的环节。
本节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世界的海陆概况,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其中,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大洲和大洋”部分,是对海陆分布内容的具体化。课本用了“七大洲”、“四大洋”两个标题,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如大陆和大洲、海和洋概念,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等,可作为学生的已有知识。但从读图的意义上,如何使学生在图中能直接概括描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特点,是新的教学任务。
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上,有以下几个环节,1。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即哪个大洲面临哪些大洋?哪个大洋被那些大洲包围。2。大洲之间的关系,相连的大洲(大陆)、大洲间的分界(山脉、河流、运河、海峡)3。各大洲的轮廓、面积和分布的对比。
关于“七大洲、四大洋”的教法建议
对于七大洲三和四大洋部分,以读图为主:
第一步: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让学生在初中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第二步:读“东、西半球图”,和“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掌握大洲的名称,位置和三条洲际分界线。
第三步:读图比较: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让学生说出哪个洲的面积?哪个洲的面积最小?并按面积大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可按以下顺口溜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第四步:读“东、西半球图”。读图讲解:找出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读图比较:比较四大洋的面积大小。指图讲解:在图上结合具体的洋、海、海峡,列表讲清它们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教材分析
“世界海陆分布”这一段主要讲述了以下两个内容:1、海陆面积的比例,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或陆地占29%,海洋占71%);2、海陆分布的大势,即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这里应补充说明一点,无论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配有14张分布图、示意图、比较图。在教学中,应尽量使用地图、图表,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由于图较多,设计问题不但要具体、明确,问题的难度要由浅到深,也要注意系统性、层次性。
对于世界海陆分布:设计了三个环节,1.观察比较:对照“世界海陆分布图”和“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2。组织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3.读图对比: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上,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关于选学部分内容的教材分析
第三部分为选学主要介绍了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这一内容安排在这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紧接上面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说明了七大洲、四大洋这一海陆轮廊的形成原因;另一方面为第三节讲述地形变化、海陆变迁、地震和火山等知识打下基础。有关板块运动的内容比较抽象和概括,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为此课文首先介绍了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为讲述板块运动作了铺垫。
教材安排了一段的阅读材料,介绍了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魏格纳原先德国的一为位年轻的气象学家。传说他从世界地图上发现大西洋两岸轮廓相似而得到启示,转向对大陆漂移的研究,并且坚持不懈,直至为此而献出生命。这段阅读材料蕴涵丰富的非智力因素,它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和为探索真理而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精神,还可使学生受到地壳“活动论”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
关于选学部分的教法建议
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选学)的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读故事,谈读后感,找证据,用魏格纳不畏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来学习他的学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读图训练方面,可引导学生读三幅不同地质时期的海陆分布图,说出两亿年来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的位置有了些什么变化?读图讲解:读“六大板块示意图”,讲解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读书:为什么海陆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从板块学说的角度做出解释:
(1)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
(2)板块都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
(3)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关于“大洲和大洋”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洋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样、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海廓和分布特征。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4.通过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形式进行科学史的教育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教材中的各种地图、示意图。
〈教学过程〉:
(引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先不要早下定论,还是看看地球的基本面貌以及海陆的分布。
(板书)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大洲和大洋海陆分布
(学生活动).观察比较,对照“世界海陆分布图”和“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
(总结板书)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组织讨论:你认为是地球还是水球?两种说法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宇航员在太空看到地球是蔚蓝色的美丽星球,觉的地球更象水球。而人们生活在陆地上,过去以为海洋是陆地的边缘,甚至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陆地的中心,并未认识到海洋比陆地大。因此,起名地球。这反映了人们的认识的不断发展)
(读图对比)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上,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总结: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即是一块陆地,无论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提问:我们仔细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就会发现地球表面的海洋是连成一片的,陆地呢?和海洋一样也是连续的吗?
不是。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块,有的是大陆、有的是岛屿、半岛。
你能把他们区分出来吗?
(学生活动)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并让学生在初中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学生活动)读“东、西半球图”和“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
看看地球上共分为哪几个大洲?并牢记七大洲的名称。并回答:
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的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3)掌握下面几条洲际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学生活动)读图比较: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让学生说出哪个洲的面积?哪个洲的面积最小?并按面积大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可按以下顺口溜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总结板书)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我们总结了陆地有七大洲,各洲的大小、轮廓都是不同的。那么浩瀚的海洋呢?
它被大陆分割了四大洋,下面通过读图了解它们的基本情况。
(学生活动)读图讲解“东、西半球图”读图比较“四大洋面积比较图”
看看地球上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哪几个彼此相通的大洋,
找出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比较四大洋的面积大小。
(3)指图讲解:在图上结合具体的洋、海、海峡,讲清它们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实例加以区别。(洋,海洋的中心部;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一般靠近大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总结板书)四大洋:大洋、海、海峡
我们已了解了世界的海陆分布,即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和大小。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地球表面的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自古就是这样分布的吗?先讲一个故事。
(学生活动)p28读一读“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启示,然后,坚忍不拔的追求,形成科学假说,读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科学既需要大胆的想象,又要小心求证,更重要的是要有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决心和毅力)现在,我们用这种精神来探索一下这个科学假说。
(板书)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选学)
(组织讨论)任何学说都要有依据,请你看书,列举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p28“想一想”
总结证据:(1)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2)各相邻大陆,特别是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相吻合,说明在地质时期,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3)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缓慢地变化着)
(学生活动)读图回答:地质时期的三幅海陆分布图。
说出两亿年来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的位置有了些什么变化?(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
总结:海陆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
(学生活动)读图讲解:读“六大板块示意图”,讲解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
(1)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
(2)板块都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
(3)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总结板书)1.六大板块2.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总结)通过本节学习,我们认识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对地表的海陆轮廓的形成即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地表的差异,即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设计思想〉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三个方面的要求,本节课设计了三个主要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在第一章地球知识和地二章地图知识的基础上,本章教材的特点是配备大量的图,海陆分布的状况以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都是通过读图获得的。如何使学生在图中能直接概括描述、分析比较、进而独立说明,摆脱背诵定义文字的记忆概念的学法。是本节重要的任务。要读图较多,难度并不大,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问要具体、明确,避免重复、罗嗦。把能由学生完成的尽量让他们来做,变成学生活动。
第二个环节,充分挖掘教材中,开放性的可供讨论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地球还是水球”,“难道仅仅是巧合吗?”都为学生提供了宽阔的探索空间,增强了求知的欲望。第三个环节,有关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教学,充分利用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挖掘其中丰富的教育因素,通过让学生读后谈感想,引导他们象魏格纳一样对科学抱有好奇心的进行探索,设计了为大陆漂移学说“找证据”的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在探索的过程中,又受到了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这一环节的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完成。
地理中考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篇六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关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当前我国粮食、肉类、棉花、花生等产量已居世界首位
b.我国谷物人均占有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
c.农业条件日益改善,但农业生态环境还较差
d.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郊农业蓬勃发展起来
2下列商品基地,主要生产春小麦的是()
a.成都平原b.松嫩平原c.江汉平原d.江淮平原
3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是()
a.川、湘、豫b.渝、鄂、贵c.晋、鲁、冀d.陕、甘、宁
4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西藏的纺织工业主要应为()
a棉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c麻纺织工业d丝纺织工业
5我国目前的石油基地是( )
a胜利油田 b大庆油田 c华北油田 d克拉玛依油田
6目前我国正在建设中的“西气东输”工程是使用( )
a 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 内河航运 d管道运输
7.既是长江中下游沿岸重要港口,又是钢铁工业和纺织工业城市的是( )
a.武汉 b.重庆 c.成都 d.马鞍山
8我国的第二大能源是( )
a煤 b石油 c水能 d天然气
9.我国矿产能源工业主要集中的地区是 ( )
a.西北和东南 b.华北和东北
c.西南和东南 d.华北和西南
10高技术制造业中第一大部门是( )
a 生物医药制造业 b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
c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d新材料等其它高技术制造业
11 北京通往香港的铁路干线是()
a京广线b.南昆线c.京沪线d.京九线
12.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
①高寒缺氧 ②冻土广布 ③生态环境脆弱 ④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北京中关村成为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中心的优势条件是( )
a水陆交通便利 b.科技力量雄厚 c自然资源丰富 d经济发达
14以下产业中属于高技术产业的是( )
a汽车制造 业 b能源工业 c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d纺织工业
15、下列沿海航线中,经过我国4个临海的是()
a、天津-福州 b、青岛-广州
c、秦皇岛-海口 d、天津-宁波
二综合题(20分)
1、比较南方与北方的地理事物差异填空。(每空1分,共5分)
地区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耕地类型人们主食
北方花生旱地
南方水稻甘蔗大米
2、写出下表中最合适的运输方式;(在表中用“√”表示)5分
货物类别和数量起点至终点河运海运铁路公路航空
紧急文件北京-拉萨
1吨活鱼密云水库-北京
100吨钢材鞍山-哈尔滨
5000吨海盐天津-广州
10万吨大米九-上海
3.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 008年4月1 8日,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预计五年建成,
建成的京沪高铁运营后,正线全长约1318千米,设计时速为350千米,共设置21个客运车站。从北京前往上海只需5个小时,年单方向运输旅客8000余万人,建设京沪高铁70﹪以上的技术依靠自主创新。
材料二 京沪高速铁路示意图
(1)由图可知:京沪高速铁路经过的两大地形区分别是 和长
江中下游平原。(1分)
(2)下列省份中京沪高速铁路不经过的是(1分)
a.河南 b.安徽 c.江苏 d.山东
(3)京沪高速铁路某段选择在下图中的黑色区域通过,主要原因是( )。(2分)
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 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
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 d.该部位岩层疏松,易于开挖
(4)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 (2分)
a.展现我国世界一流的铁路修建技术水平
b.节约东部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
c.投资大,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d.防止环境污染
(5)你认为修建京沪高速铁路有什么重要意义 (4分)
参考答案
一选 择 题 答 案 栏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babbdabbc
题号1112131415
答案dcbcc
二综合题
1、(每空1分,共5分)
地区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耕地类型人们主食
北方小麦花生甜菜旱地面食
南方水稻油菜甘蔗水田大米
2、(每格1分共5分)
货物类别和数量起点至终点河运海运铁路公路航空
紧急文件北京-拉萨√
1吨活鱼密云水库-北京√
100吨钢材鞍山-哈尔滨√
5000吨海盐天津-广州√
10万吨大米九-上海√
3答案:(1)华北平原 (2)a (3)c (4)b
(5)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缓解京沪铁路的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