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教育调查工作计划六篇(汇总)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中教育调查工作计划篇一
摘要:本文根据高中新课改要求,针对当前高中美术教育诸多不适应新课标的环节进行分析,调整思路,理顺美术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对策,为更好的开展美术教育指明方向。
关键词:美术教育课时分配自主能动性弊端创新
在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价值大潮的推动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了诸多新的变化。一专多能的人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基本标准。美术教育作为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已在很大程度上被绝大多数学校和越来越多仁人志士所重视,高中美术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喜人变化。随着《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决定》的颁布与实施,美术教育也必将会迎来她光辉灿烂的春天。
然而,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诸如地域之别、城乡之别、校与校之别,重视程度等种种主、客观因素,致使高中美术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甚或有些学校领导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比较肤浅,致使美育教育在整个高中教育中淡出了学校、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视野,美术教育作为基本的艺术修养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1、学校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美术教育的目标难以实施。
绝大部分中学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没有足够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片面认为开设美术课会耽误学生学习时间。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把美术课当成可有可无的课程来开设,教学中只重视高考必考课程,无形之中淡化了素质教育的渗透,美术教育的目标落实更无从谈起。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成为高分低能,整体素质不高,与社会完全脱钩的书呆子。试问,目前社会上一些“应考”能力很强,而实际工作能力极差的人还少吗?当前我国青少年诸如理想、信念、情趣的缺失,难道与不重视美育教育就不无关系吗?所以,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开展审美教育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达到规范言行,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目的就显得何等的重要!素质教育的落实应体现在对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同样也包括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而不是只停留在高考必考课程的教学中,即各门学科都要相互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整体素质。
2、高中美术课程开设的课时相对不足,教学内容无法深入细致。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新课标要求新高一要开设美术鉴赏课,并有诸多美术模块供学生进行自主选择。然而,在某些中学里能够开美术鉴赏课就已经很庆幸了。甚至有的高中鉴赏课只能到高二分科后,只有文科同学才有幸上美术鉴赏课,况且一个班一周只有一节课,一学期最多上16节课,实际上只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学生大部分时间被主要学科占据,学生对美术教学内容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根本无法深入的领悟美术课的精髓。长此以往,必将会对学生造成一种审美上的缺失!严重偏离了《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3、高中美术教学主要以学生对古今名师名画的鉴赏为主,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高中美术鉴赏课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史中的建筑、绘画、雕塑、工艺设计等领域进行鉴赏与学习为主,在启发学生立体空间性思维,联想性思维、逆向思维、开启智力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众所周知,美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只有建立在一种长期的动手动脑及艺术实践与艺术体验的基础上,怀着一种对艺术深深的情愫,方可领悟其所蕴含的美的真谛与奥妙。
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受繁重文化课及大量课外作业影响,学生全部时间都被占据,致使学生根本没有充沛的精力来真正的了解美术,更不用说实践了。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说停留在美术的表面,夸夸其谈,那显然是纸上谈兵,学生的审美能力根本无法提高。我们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干任何事情都需要亲自实践,全身心地投入,方可获得美的启发和感悟,否则一切讲解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4、学生对于美术课的重要性理解不到位。
大部分学生总认为美术与高考无关,他们将来又不走艺术类专业,美术课成了他们的消遣课。课堂上有的学生将课本闲置在一边,想听就听,不听就继续沉浸在题海里;有的家长认为搞艺术的就是文化课学不好的,素质比较低下的,对美术缺乏足够的、理性的认识。甚至整个社会舆论的导向,只是极力的炒理科状元,对美术成绩优秀的学生只字不提。
5、学校对高中的美术教师的培训程度不够,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彰显不足。
美术教师在学校教育的舞台所扮演的始终是配角,未能得到应有的理解与重视,没能给专业教师一个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有的学校认为美术教师可有可无,几乎忽视了他们的存在,严重挫伤了部分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以致他们在工作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甚至一心向钱,教学成了第二职业。即使开设美术课,也是单纯的技能教育,只是作为落实课程标准的形式而已。这些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审美教育就只会停留在表面上,也将会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落实。
以上这些现象是对美育教育的严重忽视,学生、家庭、社会对美育如此态度,中学美育教育的开展就显得步履维艰,审美教育在中学的顺利开展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了。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没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未来的国民素质如何提高!
鉴于以上状况,要着力从根本上扭转和改变此类现状,笔者以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齐课程,教师要勇于创新。
作为高中美术教育,每所学校都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保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满足学生在该学科的知识及审美需求,为学生终身着想。同时,作为新时期的美术教师更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课堂教学要勇于探索与创新,以便为更好地进行美术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更有效的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术教育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以为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它包括一个人的心、身、意、德、志、言、行、知、能等诸方面。所谓素质教育应是在以上诸方面对受教育者以系统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身心健康、有道德、有知识、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有用之才。学校开设的一切课程和活动都应将美育教育渗透于其中,才能真正达到落实素质教育的目的。那种把学校只开设了美术课就算是落实了素质教育的认识是片面的、甚或是错误的。素质教育应该是一个综合教育的具体体现,美术教育在落实素质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每个受教育者来说自然是不可缺少的。
由此可见,只有面向全体学生,着力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把握审美教育主线,美术课方能发挥其最大的育人功能和作用,才能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审美教育会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受到美的启迪和陶冶,从而塑造美的心灵,提高其审美能力,开阔其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从课堂教学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美术课的积极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在其中,学生对美术课才会有兴趣,才能真正地让学生的思维进入美的艺术境界,才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也只有如此,新课程标准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中学美术课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以为首先应重视课堂的导入,它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美术老师还应注重课堂导入技巧的训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其次还应注重美术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谓美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是对社会生活、对世界的一种重新认识。在美术教学中应把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鼓励学生走进生活,激发灵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还应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最后,在美术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应注重美术课的多样性与综合性,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将其转移到生活与美术的联系点上,只有把握主线,使课堂真正的活跃起来,才能使美术课堂充满无穷的魅力、活力、使学生拥有更多更新颖的兴趣点,充分调动他们情绪,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进入学习美术的境界,真正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
3、切实加强美术教师的专业培训,努力提高其专业水平。
首先,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更加重视,学校也应遵循以教学为本,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思路抓好教学工作。真正落实审美教育,关心专业教师的成长,提高专业教师的地位(包括晋级、评优、提干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大改进、提高的措施力度,加强正确引导、支持和鼓励。通过函授、进修及外听名师讲学等手段,促进教师间的一种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与研究教学教法,丰富课堂教学艺术。
其次,美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具备一专多能的美术才能。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只要我们在这其中一个方面取得成就性的突破,那另一个方面也必然会豁然开朗,向前迈出一大步。
有人进入中学美术教育的领域,就彻底的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试想一个经过多年打拼而最终毫无结果,连自己都不热爱绘画的老师,能教出优秀的学生吗?作为美术教师,我们一年能创作出多少幅优秀作品?能参加几次美术展览?都获得了那些荣誉奖项?自己对于美术专业究竟专不专?广度、宽度、深度究竟如何?不要总是将客观原因归在学校或他人身上,一个没有紧迫感、危机感、时代感及使命感的老师,一定不是一个好老师。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学生会喜欢平平庸庸,在学术上没有任何建树与成就的老师吗?打铁先要自身硬,作为一名专业性的老师,我们务必要拿出证明自己实力的真正好作品;如果整天不思进取、游手好闲,即使把你放在美术高校也未必会受人重视。徐悲鸿为什么能够成为真正的美术教育家与优秀的画家,他当年不也是从中学教师做起的吗?白雪石、魏紫熙为什么能够在山水画领域大展宏图呢?而他们当年都是从中学教育中走出来的绘画大家。一直以来,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孜孜不倦为中学美术教育事业而献身的前辈都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作为新时期的我们,在平凡的美术教学工作中,要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画理画论,锤炼笔墨语言,探索绘画规律,发现美术教育的真谛!
相信不久的将来,在美术同仁的携手努力下,必定会造就出一批能胜任新形势下高中美术教育的优秀师资队伍。那么,以审美教育为主的高中美术教育一定会落到实处,并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同时也将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爱学,教师爱教,教学相长,才能提高教师的审美水平和技能功力,培养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专业教师更不能自暴自弃,应振作精神,因陋就简,创设条件,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深入研究审美教育及其规律。树雄心着眼长远,争朝夕狠抓当前,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美术教育事业,为自己所钟爱的职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高中教育调查工作计划篇二
本次调研的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课堂教学情况;二是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三是低年级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情况。调研听课4节,查看教案6本,查看作业100多本,与教师座谈一次,个别谈心三人次。比较全面地把握了一年级教育教学的情况,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1、探索出了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语文课都有相当量的识字任务,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反复认读来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但在听课中没有这种机械单调的教学行为,教师都能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来设计教学。我校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在实践中逐渐总结了多种识字方法:即以听读识字为主,拼音识字、分析字型识字、趣味识字为辅的方法。还应用拆字合字、找朋友、编谜语、编顺口溜、等识字方法,课堂上以“谁来当当小老师”“编个字谜大家猜”“我给生字找朋友”丰富多彩的识字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生字。
2、以表扬激励为主的课堂评价机制已经初步形成。教师的评价既有激励作用又有指导功能。例如在赵霞老师执教的《秋天到了》一课中常听到这样的话语:“马乐乐小朋友她用小手指着、小眼睛盯着、小耳朵听着这样才知道谁的对了谁读错了”“这位小朋友表现不错,他知道回答问题要举手告诉老师”等语言在一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听到。在写字本上教师或用小红旗、语言,或用小红花、小金星等,及时记录学生精彩的表现,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四位语文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用了你读我听、男生读女生听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课堂气氛民主化,教师非常注重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不论是陈莉老师的课还是何杰老师的课都注重从创设情境入手,以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始终是微笑的,课堂评价基本是以激励与肯定为主,甚至敢于让学生来评价老师,比较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2、学习素材生活化。两位教师都能将课本中比较陌生的题材改编成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例,是本次调研数学课堂的一个亮点。生活素材的引入,使学生能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使同学们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3、内容呈现多媒化。两位教师都能充分应用学校的网络资源,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其动态化、形象化是本次数学教学课堂上的可喜局面。如陈莉老师执教的《左右》、何杰老师执教的《分类》都把丰富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使画面生动有趣,从而创设了吸引学生积极思维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静态知识过程化。教师能将教材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将这些信息通过教师转化成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活动,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这方面,陈莉老师更胜一筹,她鼓励学生画画、摆摆、贴贴,创造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使喜欢数学的同学更多了。
1、让课堂“活”起来和课堂常规要求的问题。调研中我们发现,课堂上学生活动起来了,而课堂秩序就乱掉了。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活动化,不是不要课堂秩序,我们认为小学一年级正是学生各种学习习惯打基础的时候,必要的课堂常规还是要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其次小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首先得学会“倾听”,不会“倾听”怎能“合作”,课堂上教师必须训练学生专心听老师的讲解,专心听同学的讲解,要让学生学会包容别人意见,养成不打断别人发言的习惯。
2、教师的组织教学缺乏技巧教师不能用自己巧妙的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艺术、恰当的体态语言来吸引学生,而是采用哄、吓的手段来组织教学。表现在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安静不下来,教师只能用“一、二、三看谁坐得端又端”这种方法来组织教学,对于不听讲的学生,碍于我在听课,教师只能到学生面前一个又一个的唤醒学生的注意力。这种低效的、呆板的组织教学的方法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年轻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表现在课前学习用具摆放不整齐,书、作业本保持不好。指导学生书写时教师的示范作用发挥不够,学生读书写字的姿势不能经常强化,有爬着写字的、有跪在凳子上写字的,学生发言或老师讲课时只有四分之一的同学在听讲,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有说话的、有转过身子打人的、有从凳子上掉下来的,课堂秩序显得特别混乱,由于忽视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致使教学效率低下。
4、自主、探究怎样与教师讲解有机地结合的问题。新课程反对过度、过滥的教师讲解,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教师的讲解该处于一种什么地位,该怎么把握好最佳的结合点?我们认为新课程反对过度、过滥的教师讲解,是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的。适时和适量的教师讲解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当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还无法解决问题时学生相当渴望教师讲解,另外,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还尚在起步阶段,还十分需要有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引导,优秀、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全盘抛弃。调研中我们发现,要把握好这两者最佳的结合点是十分困难的,几堂课中或某些环节中或教师讲解太多,或者教师引导不明,学生兜圈太远,探究不到点子上。
5、小组合作指导的问题。在新课程实验中许多教师喜欢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因为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但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大有文章好做。一是什么时候进行小组合作,是否先让学生独立地“想一想”、“做一做”,然后再参与小组讨论,没有经过个体精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是否是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其次是小组怎么分,几个同学围在一起,小组内无明确的责任分工,是否会造成速度快的学生总是抢在问题前面回答,或者教师的讲解转换成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对学习水平低的学生讲解,掩盖后进生的学习不投入或不深入,给人以“表面的积极性”造成新的两极分化。调研中的几堂课显然在小组合作的指导上还是不够的。
6、部分教师对低年级的教学尚处在适应阶段由于教师没有认真挖掘教材,致使教学设计极不科学合理,教具的使用不恰当,没有起到突破重点难点的作用。硬是把两种不同类的事物相加,阻碍了学生进行有序思维;没有让学生动手摆、动口说,忽视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1、班级学生数过大,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新课程倡导合作探究,但是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大多,教师无暇顾及全体学生,尤其是好动的学生,往往出现放得开,难收拢的局面,学生两极分化有提早、加剧的苗头。2、学生家长不配合,容易造成学生两极分化。新课程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体现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一种理念,学生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这就需要家长在学生学业上配合学校,作一些基本的辅助指导,而孩子的家长一方面在意识上存在着把孩子送入学校,一切就由学校教育的不正确思想,另一方面,在客观上由于进城打工等多种原因,而没有时间对孩子加以辅导,从而使自觉的学生能主动学习,不自觉的学生不能较好的自主学习,致使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3、教师的教学和教研基本功还不够。一方面新课程在信息技术的操作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们一部分教师在操作上还不够熟练,总嫌麻烦,感到不实用。另一方面,新课程在许多方面需要教师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这对教师在教科研方面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提高教科研的基本能力,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4、不布置书面的家庭作业教师都为教学质量担忧。由于科教版识字量大,在校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练习写字的时间少,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很难落到实处。
5、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各科教师不能协同培养。出现的问题是语数教师苦心培养的良好的习惯在活动类社科类课上不但得不到有效的巩固而且起到了负面效应。
6、一年级学生的作业本不配套。由于一年级学生小、作业本又过大,既浪费了作业本也不利于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
1、继续深入地开展课改理论的学习。实验教师要经常以课改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及教学成果,努力提高其理论水平及教学实践能力。
2、要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研组要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探讨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寻找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办法,诸如:如何解决教材识字量大的问题,如何让家长配合学校教学的问题等,经常交流实践的经验,尤其要做好课改实践的课题研究工作,把课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3、在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方面狠下功夫。
(1)耐心教育,认真疏导,严格管理
(2)积极并且及时组织教学,做到严格要求与表扬、鼓励相结合,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验成功,体验快乐。知道和懂得自己的存在,珍惜机会。
(3)跟班要紧,手口要勤,处理要妥。
(4)各学科任课教师协同管理。
4、在贯彻新课改理念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学习惯培养,切实保证教学质量。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获得知识又要重要得多。
(1)要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
(2)加强读书习惯的训练;
(3)加强写字习惯的训练;
(4)加强坐姿的训练;
(5)加强注意力的训练;
(6)特别加强听、说的训练;
(7)加强动手操作的训练。
5、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传帮带作用,教科室、教导处要经常关注年轻教师的成长。经常听课并进行及时的指导,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事他们尽快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6、进一步加大教学管理力度,在严、细、实上下功夫。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围绕教学常规工作,体现一个“细”字,尤其在教师备课的实用性和学生学习的科学性方面,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二是要加大过程性管理检查力度,体现一个“严”字。不定时听课、座谈、查看材料,对于备教不一的问题、学生常规落实不够的问题,一经发现,督促学校立即整改,决不姑息。三是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体现一个“实”字,可有可无的内容一律删去,重点内容在分值上予以强化,突出视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用新课程的新理念管理教学,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逐步提高新课程教学的效益和质量。以上是对一年级教育教学调研后一些粗浅的认识,若有不妥之处,请领导指正。
高中教育调查工作计划篇三
与城区高中相比,农村教育在上班下班是很不方便的,在没有学校班车的情况下,有车一族至少也需要半小时左右,没车一族,就拿做公交车来说吧,比如:从南华苑开始坐车,就要先做206或者16,然后半道转成6路,下了6路车还有大约10分钟的路程,如果坐车非常顺利,也几乎1小时,如果加之等车时间,就有可能1各半小时至2小时,加入早上第一节有课,那就要6点就走,比起城区7:30,要浪费1个半小时在路上;万一有个什么急事,打车都需要将近30元钱的;另外班主任看班,城区的班主任可能晚上熄灯后就可以回家,而农村的班主任特别是女班主任由于时间太晚就要睡在学校,甚至一周都不能回家;虽然现在很多都是有车一族,还有一个安全更值得重视,每天穿行于204国道,车水马龙,不分心还好,分心时真让人后怕。(何况每天有多少事情需要思考,需要及时解决,需要和平处理),而这一方面,农村教师没有任何补助和特殊的照顾,依然毫无怨言地穿行于忙碌的工作和家庭之间。
除了交通,还有一个大的问题那就是吃饭问题,民以食为天,对于农村学校的老师,中午是没法回家的,孩子要不送给老的,要不就是托管,不像有些单位中午伙食进行补贴,这一项农村学校是没有,老师们都得自己掏钱的,一顿饭两种平常的菜和一个馒头就是5元钱,这是对教师进行优惠了,要改善生活一般就是接近10元了,现在一切从简,说实话教师的福利也几乎为零了,如果能每月给教师一定的补助,提供对教师的福利待遇。这样更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我们今年一共来四中20多名支教教师,可见农村的教育严重师资不足,师资流失的原因:1.上班下班不方便,2.孩子上学不方便,3.城区教育机会多,4.职称评上了该进城享福了……;现在扩招学生,造成了师资力量不足,而且很多老师的上课很不规范,严重缺乏培训过关,有些已经评为高级的教师退居二线,不再兼任教学工作,这样造成教学师资的匮乏,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招收新毕业教师之外,还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做好传帮带,做好互助组的工作,实施奖罚政策,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对于教课成绩不理想的老师要及时谈话、鼓励,做好组内的问题查找。
农村的教育不仅需要软件的“扶持”,更需要硬件的“帮助”。政府应该给农村学校配备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现在四中配备先进的讲课仪,教师上课比以前的效率提高,让很多课堂精彩绽放。现在微课教学日新月异,如潮水般涌入课堂,但是现在我们没有一个好的地方进行开发微课,一没有高级的电子备课室,二没有高级的电子阅览室,也没有高配置的微机室,这让很多教师没有开发微课和学习的机会,如果能得以配置,教育又会升一台阶。
由于农村学校,学生生源质量不高,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很多教师只是靠着吃老本生活,这样就会抑制教学的前进,政府能够多提供一些机会让农村教师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学习相关的先进的理论知识,开采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添彩的“他山之石”,相信教师不会出现日久倦怠的思想,反而会时刻想着创新。
当然,这些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和资金,希望领导们重视,同时希望农村的教育能迎来美丽的春天。
高中教育调查工作计划篇四
调查时间20xx年7月15日~7月30日
调查方式网上调查、摘集资料
调查结果
⑵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一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
3.比较热门的网站
搜狐、新浪等;
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
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
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
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
6.(非中学生)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
7.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
⑴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⑷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8.网络对中学生的坏处
⑴容易上瘾。
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觉的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⑵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⑶容易荒废学业。
许多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上网经常着了迷,晚上经常拖得很晚,不但影响了这一天的写作业和复习,还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⑷网吧问题。
现在网吧的数量日渐增多,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网吧。许多中学生在放学后、节假日和同学一起去网吧上网联机打游戏、聊天等等,,且上网时间很长。这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在网吧里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接受调查的人都表示,很多网吧里电脑上的主页就是不良的网页。
⑸网上交友问题。
许多中学生在网上都有网友。而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网上许多人说的都是谎话,很容易是中学生说谎、受骗,甚至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9.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⑴许多网络游戏都含有暴力的内容。很多中学生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经常接触这些游戏,就有可能使一些中学生掺入恐怖、暴力、以强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较大危害。
⑵在调查中发现,聊天室中,许多人几乎句句不离脏话,而且经常谈论一些不良的内容。许多中学生长期沉迷于聊天室,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⑶在网上,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一些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有的人就会逐渐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于别人沟通等性格。
分析
由调查可以看出
1.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处于好奇心和爱玩。
2.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但是调查表明,受到网络影响的中学生并不太多。一般中学生上网是出于好奇和网络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绝大部分中学生上网还是非常正经的。
少数由于网络而出现问题的中学生,他们的问题一般是出在了“玩”上。网络吸引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其他他们所看到的事物。中学生好奇心强、爱玩,自控能力又不太强,这使这些过于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乃至思想上出了问题。而且,促成他们出现了问题的不只是在于他们本身,其根源问题是在于,现在针对中学生乃至青少年的网站实在太少。一般上网,如果不是有明确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学生眼中的网络世界的,更多的还是过于成人化的东西。真正能让中学生感兴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有益的专门网站寥寥无几。正因为如此,许多感到寂寞、无聊而上网的中学生,才会被吸引到网络游戏、聊天室中来,或是在无意的浏览中,被不良信息所影响。而且,玩游戏、聊天时都很容易上瘾,时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这样就使一些中学生的身体受到影响,还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⑴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⑵缺少可以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有益的免费活动场所。
许多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因此在节假日,都很想去外面放松一下。但现在正是缺少能真正让他们放松而且能在玩中学到知识的场所。而像科技馆等场所,虽然比较好,可是门票往往很贵,而且展品也很少更新,中学生不可能经常去。所以,正是这种“真空”使网吧得到了机会。而且网吧为了增加顾客,上网的价格不贵,还增加了许多能满足学生们“爱玩”性格的游戏,这更使中学生经常“光顾”网吧。
⑶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不够。许多非法网吧已转到了“地下”,这更使执法人员无法清除它们。
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1.中学生自己要加强自控能力,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间,不要太长。
2.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用网络,并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的使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
3.应多多建立一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
这些网站不应该是说教式的,而应该是非常有趣味,能吸引住中学生,并能使中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应该调查中学生更喜欢什么样的网站,更喜欢什么内容的网站,并将这些有益的内容加到这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中,使它们能真正贴近中学生,把他们从网络游戏、聊天室中吸引过来。
可以在这些网站中加入一些论坛,是中学生能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对网站,对老师、家长、学校的看法和建议,倾诉自己的想法和苦恼,这样就能用许多中学生都喜欢的方式,不但是中学生远离不良网站,还能更实际的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改进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改进网站的内容、效果。这样做往往是事半功倍。
4.应该努力监督网络中网站的内容,净化网上环境,如果发现对中学生思想、行为有误导作用的网站,应该把它们清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针对网吧的问题,应该加强对非法网吧的监管力度,一发现非法的网吧,就要坚决清除。可以发动中学生“举报”非法网吧,给监察网吧提供便利。
其实,只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中学生上网,不久以后,网络必将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必要工具。
高中教育调查工作计划篇五
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绥阳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追求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
很明显,如此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7%准备考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高中教育调查工作计划篇六
知识守护生命,知识是一片无穷无尽的大海洋,热爱知识就是热爱生命。课堂上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求知欲。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乘通往知识海洋的小船去探求真理。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对课外书籍的阅读情况,特做以下调查:
1、你对课外知识了解多少?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2、你喜欢哪种类型的课外书?
3、你的课外阅读频率是
4、你每月约看课外书几本?
a、零本 b、一本 c、二本 d、二本以上
5、你购买书的钱从哪来?
6、每天阅读课外书和报刊的时间有多少?
7、你的课外阅读形式是
a、网上浏览 b、报刊杂志 c、书籍
8、老师或家长希望你课外读哪些书?
9、你认为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a、很大 b、一般 c、不大 d、没有
10、当前你读课外书的主要目的:
a、备考 b、扩大知识面 c、充实自己 d、兴趣
11、你每天花多长时间去读课本以外的书籍?
a、4小时以上 b、3 –4小时 c、1—2小时 d、1小时以下
12、你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课外书?
13、你一般买书会去哪个书店买书?
a、新华书店 b、购书中心 c、中城书店 d、其他
a、第一本 b、第二本
15、四大名著中你最喜欢哪部作品?
a、《水浒传》 b、《西游记》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本次调查问卷共印100份,收回100份)
针对“购买书的钱从哪来”这一问题,我们了解到许多学生还没有自己筹钱买书的意识,75%的学生是从父母那里得到买书的钱。或者说,买书看在一定程度上是老师或家长的意愿而不是学生自己强烈的愿望。学生还没有产生对知识渴求的欲望,所以我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来阅读书籍,安排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创造一定的场所开展课外阅读。
针对“每天阅读课外书和报刊的时间有多少”,有60%的学生选每天读课外书报30分钟,而无时间阅读的竟占到xx年的心。第三、要积极创设各种有利条件,要给学生阅读的时间。朱永新说:“在学校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与图书。学校提供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这个空间有软硬之分。软空间指的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宽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硬空间指的是一个学校应该要拥有一个好的图书馆 。
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推荐有益读物。
在课外阅读的初始阶段,学生大都带有随意性和消遣性,他们关注的是人物的悲欢离合,欣赏的是情节的离奇曲折,贪得多而嚼不烂。要他们不仅多读书,而且要读好书,读健康的、科学的,深浅适宜的,分量适当的课外读物。每学期开始,师生们应共同商讨、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并规定每生每学期读两三本书,平均每天写一百字左右的读书笔记,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向学生推荐新近较有影响的作品。